[ 本帖最后由 更新 于 2019/5/18 16:17 编辑 ]\n\n​​ 无论是《论语·乡党》中的“不时不食”,亦或是《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的“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都可看出古人依四季节律而食,即是我们所说的吃应季食物。要想做到依节律而食,最重要的是要清楚明白何为“应季”。 “应”,指对应。“季”指古人根据二十四节气划分而来的“季节”。分别是春三月寅卯辰、夏三月巳午未、秋三月申酉戌以及冬三月亥子丑。 “寅卯辰”是古人为了使每个时段都能统一于不同的季节和天象,从汉朝开始就以“六十甲子”循环往复作为年、月、日、时的时序,也就是沿用至今的干支历法。那么,何为干支历法?干支历法就是从甲子、乙丑到癸亥的“六十甲子”,循环往复贯穿于每年、每月、每日、每时、每刻当中,构成了自然界“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吕氏春秋·慎大览》)的“大数据”物候生态体系。 例如白萝卜“属于半耐寒性蔬菜,味甘辛而凉,能下气宽中、消食化滞、清热生津、通利两便,对戊申(秋季)干支所藏之壬水(冬季)应时不足诸症有食用价值和辅助调理功效,常表现为咽痛、口腔不适、气逆于上、燥热咳嗽、便秘等”(《天地药食》)。 由干支历法可知,白萝卜不仅是秋冬两季的“应季食物”,而且在其它季节中的申/壬日、时也同样适宜食用。 再者,由于某些食物的食性比较中和,可以跨季栽培,其季节性并不明显,亦适宜在不同的季节里食用。因此,我们常说的“应季”也只是相对而言。 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经典方言:“吃好不如吃对,应季当造营养高,美食不愁味回春,只愁过季憾终老”。食用新鲜营养的应季食物有益于身心健康,而根据每一种“应季食物”的不同食性差异,再具体地、精准地对应到每一天的膳食中,这就是我们所倡导的“应时膳食”了。 宜早不宜晚,请尽早搭上“应时膳食”的班车,健康你我每一天! 作者:【应时膳食】自助群 晓琪
【精品阅读】 为了记录10个手指所计的数(量),古人通过临摹某些动植物、自然现象或生产工具的形态创造出十个象形符号作为对应标记。即:甲[jiǎ]、乙[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 十天干由此而生。 为了记录每次月相的圆缺晦明变化周期,古人又通过临摹某些动植物、自然现象或生产工具的形态创造出另外十二个有别于天干的象形符号作为对应标记。即: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 十二地支由此而生。 由于十天干记录“日”与十二地支记录“月”经常出现混用,古人遂将标记数列的“天干”与标记数序的“地支”依次两两搭配,循环反复,并随着文字变迁及生活实践不断丰富其意蕴。 六十甲子由此而生。 ——摘录自《象数理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