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1060|回复: 2

该给阴阳五行一个科学的定义了(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2/22 12: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sunjingxin1955 于 2019/2/24 17:17 编辑

                                                                  

                                                             “三生万物”非虚言玄言

      说五行观念早已经在中国大地上流行的证据,还有春秋中期老子《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以及据传为周文王所做,孔子编纂作注的《易.系词》之“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等文献,所包含的科学原理,其实早已经在在中华大地上以非文字的形式流传了数千年。但对于这些话,一直以来,除了“两仪”“四象”有较为一致的具有具体的实指:二至、四季的理解,其余都是至多作为哲学层面的命题,少有实际的现实意义。但经过以上的分析解读,我们不难得出,其中三生万物说的就是——
      从农耕要素抽象出的五行概念,是农业科学极为精准的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抽象演变为后世的“三才”概念有二:
      一、天地人(启蒙教材三字经继承了这个思想)
      二、水火土
      而老子的本意说的是“水、火、木”,即河图上天地生数1水、2火、3木,由于火有“气”之性,水含金之类,因之水火两者即可为生命之源——地球生命诞生于水中,且老子曾经担任周王家图书馆馆长之职,在图书还没有散失前极有可能见过其真实原貌,加之雷打不动的天子诸侯按照年月天时的祭祀军政仪礼与生活仪节,孔子按照鲁史资料编纂的《礼记》,更完整的版本肯定是在周天子的藏书档案当中,以老子的悟性,理解其本义不会存在任何问题,所以老子“三生万物”的“三”,应该指的是水火木。
      地球上有了水火土三行,就有了可以孕育,或者说承载生命诞生成长的最基本物质基础:不仅是土中有金属非金属等植物所需的,还有只是作为生物生活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内的一切元素(地球和宇宙观测到的约有108种化学元素,不算今天人工制造的短命的化学元素),而且土里还有微生物,地上有植物、动物(包括人类)生长活动;水还是所有生命诞生的摇篮,至今已经进化成无数微生物、水生植物、动物的家园。因此,水土又一起成为了地球生命体——“木”的共同家园。之所以此三者能够孕育承载生命,就是因为水土二者包含了所有已知的自然元素,水火又为“木”提供了生存生长不可或缺的温度与三态水环境(又是一个三!)。
      不仅如此,水火土三者,也是地球非生命现象——地质地理气象活动的重要推动力量和参与者:大陆漂移碰撞、火山活动、岩石的生成与风化、四季水汽空气气象运动、沧海桑田的水陆变迁、矿物乃至地球土壤的形成……
      如果走出地球,三生万物是否也成立呢?前述水火的概念还包含了温度高低的意义,这样,在阴阳的作用下,那些不适合生命生存的行星,不是水之不存——水星、金星、火星、月球等,就是温度极寒或极热——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等,不适合生命存在,但这不影响其他星球在不同温度环境之下产生自己的“地理”“地质”。恒星则由其水素(氢)核聚变产生高温高压,以及超新星爆发而生成各种宇宙元素(已知108种),成为下一代星际演化的材料——水金土;无水行星如金星水星,其岩石土壤的化合物则不乏水的元素——氢元素与氧元素等参与岩石矿物的生成与“风化”。
      至此,老子所说的“三生万物”的命题,绝不是一句虚言玄言,而是实实在在的真实的地球、宇宙全生态场景。由于“三”的概念最大范围的周延与确立,因日地运行而立的五行概念自然也就包括了全部宇宙在内的生命非生命现象的一切物质现象。至此,如果需要为此建模的话,可以图示如下:

                             水火土相互运动场景图示
      (一个大圆为火,其中包含水、土两个有交叉的圆,其交叉部分为金、木)图示说明文字:

      1.地球上非生命现象:各种生命非生命元素、地质气象活动、海陆变迁、矿物形成、岩石风化… …

      2.生物现象:水生微生物、植物、动物;陆生微生物、植物、动物、人类……

      3.宇宙中:推动或参与运行类似地球各种非生命运动以及恒星演化化学元素的创造生成… …



 楼主| 发表于 2019/2/22 12:15: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unjingxin1955 于 2019/2/24 17:20 编辑

                                        阴阳五行是多种古代科学模型的综合体      

        I.地球物理生化模型
       从以上“三生万物”概念哲学命题的落实,知道宇宙中水火土(水土含金)三者能生所有非生命之物,在太阳类的恒星上,则是存在大量的构成水的元素——H与O以及各种构成土的金属和包括C元素在内的非金属的离子;在地球上则主要是生生——产生、促生生命,图示就是:

       图一.三生万物图(上农耕五事生生图)

          水
    (含金)火(太阳) >木     
         土

        或者表示成图二

        火 > > > >…(按相生关系排列)

        2、阴阳八卦——天地创生模型

       上述《周易》的“易有太极[url=]B[/url],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段话所要表述的真正含义:
       易理太极在天(温度)生成两仪——阴(- -)、阳(—),在地则为二至冬(水)、夏(火),谓之‘太阴’(﹦﹦)‘太阳’(—),其符号来源如前述,实则为冬夏二至表影于圭尺上的刻画线。此乃农耕观天之行为必然之演化而已;二至再两分——春分谓之‘少阳(初生还未曾长大长老,下秋分谓之少阴仿此)’(下图中间下阴上阳两爻),秋分谓之‘少阴’ (下图下阳上阴两爻),这个一年之间两次平分圭尺上的冬至表影,实际是一年当中平分昼夜而引发重视,特予命名亦属当然;以上合为四象,以东方春季青龙、南方夏季朱雀、西方秋季白虎、北方冬季玄武四种动物作为四季之代表;又将绕日黄道扩大投射到天球上,为周天二十八星宿按四方四季四分之,布列在天球上,仍用四象动物象之;二分二至作为其四季的概念,最原始的符号表达应该就是这个大“十”字:一纵则为二至——冬至夏至线;一横则为二分——春分秋分线(贾湖出土的刻画符号就有“十”字加了圈的刻画);由此抽象出的阴阳观念的符表达;

      胡大军先生推理演示八千年前贾湖人太极阴阳八卦生成图
                    1  2  3  4   5  6   7  8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上图除了数字,出自胡大军先生《伏羲密码》

      在四象之下方(!)分别再加上阴(- -)阳(—),于是就得到四象加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是为八节;对应八个方位——东、西、南、北加东北、东南、西南、西北,同时也是将地球黄道大致均分成八个等分,画图示意就是一个大“米”字;在此基础上产生的二十四节气概念,完全是为了农业耕作服务的历法安排,成为中华特有的天文学成果;将四时八节的黄道数值投放到整个天球之上,北斗置于天球的中央,北极星投放到天极的顶端,于是黄道二十八宿、帝车北斗、天帝北极星君的天文体系建立了起来;在八方、八节历法安排基础上,进一步推演出阴阳八卦(中医学偶有用到八卦易数的,其数理先天八卦的卦序是:1乾、2兑、3离、4震、5巽、6坎、7艮、8坤),最终形成上述具有三爻的符号,再根据方位、季节、物象等阴阳特性分别命名,作为术数和哲学,乃至命理的推理推算工具,仍然不失其科学的内涵。
       以上内容,不难得出,这是地球绕日运行的时间(季节)、方位(位置)的极为严谨的天文地理科学的符号化,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八卦,其中的每个阴阳爻,其本质是在每一个瞬时所发生的天时、地理所规定的天气气象符号,活动于其间的人和事物,就演变为能动的、人的活动环境、条件、规则、适宜、禁忌、吉凶等社会生活场景,其前提无疑就是天体运行和地球气象所成的自然规律的决定性影响及其规定性。由于阴阳五行八卦其出发点是属于纯自然的事物,反映的亦是自然,是天道,本身就不是百分百必然发生,有一定范围变动之或然性,例如每年太阳南北回归线的度数就有一个千分率的摆动,经过上万年之后又回到当初的度数,加上其他宇宙星际运动之影响,因此,自然规律就成为了一个概率问题,例如根据天气过寒或者过热,预测温病伤寒发生的几率范围等,并非是决然确定的;到了作用、应用于社会、人事,已经是几重概率因素的乘积,其概率已经跌破对半以下,所以此时再应用起来,不效已经是常态,如殷商时代的甲骨占卜,卜问外出经商、战争、治国理政等,其测算就失去了其原生的科学意义,代之而用的则是自然与社会领域相关的规则规律,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再如汉代的谶纬学之兴起,五帝德之兴替理论,已经更不具有科学价值了。然而即使如此,作为更加抽象的哲学理论工具,应用于社会生活领域,亦非谓为不可,如各种哲学学说,不论是唯物唯心辩证非辩证的,其原理来自客观规律与自然现象的抽象概括与总结,较之纯粹的、先验的心造的理论、哲学概念,例如创世说,哪一个更符合社会生活实际,则一目了然。
       这就是《易》理之科学基础,也是古代天文地理科学的精准概括的表达!同时也表明,《易经》八卦绝非今日“八卦一下”的意蕴,而是那个时代天文学的最高成就之扩大应用。到了战国末期,一并为阴阳家所集成。
       传说八卦源于原始社会之“结绳记事”,其事之真伪虽难于确定,但一个科学传统形成文字记载之前,在没有文字的时代流行数千年,在中外考古学上,已经不是个例了,例如河南舞阳贾湖村出土八千年前的有着完整七声音阶的骨笛,到有明确文字记载七音的《国语.周语》、《管子》、《吕氏春秋》、《礼记.乐记》,已经历时六千年之久!那么,八卦的图案所要表达的科学原理,长期在没有文字的原始社会流行,并且有着长久的神话和历史传说——伏羲创制八卦作为其背书,到了周文、武王时代成书于《易》、《尚书》,实在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



 楼主| 发表于 2019/2/22 12:40: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unjingxin1955 于 2019/2/24 18:01 编辑

      3、由水火抽象出的“阴阳”概念,其物理模型是物质世界无处不在的“1——温度”

       如上,阴阳五行不仅是天文气象应用于农业科学的模型,而且以太极两仪(阴阳 )四象八方的概念,作为生化模型创立中了医学,作为数理模型创立了于今天仍有意义的宇宙学。
       阴阳五行作为中医学的基础理论,一直遭受着科学界,甚至从事中医职业的人士的否定与质疑,其关键的一点就是本身的科学性。经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初步认识了阴阳五行作为一种理论的初始模型,完全符合其全面周延的范围,概括宇宙物质现象及其规律:自从宇宙爆发,其最大,最重要的事件就是太阳系的行星——地球诞生了生命,无可怀疑,这是无限的宇宙物质现象及其规律的最高表现。所以,以地球生命形态表现出的物质现象及其规律,完全有资格代表全部宇宙的所有物质现象,包括中子星、黑洞、宇宙射线以及动辄以光年为尺度计算的原始星云等极端物质现象,无不可以包含在木、火、土、金、水的物质概念当中,缺一不可(三生万物如前所述,实际是阴阳五行水火土金生木的另外一种表述),否则就会陷入古希腊“四元素说”,古代印度“四大说”的理论歧路,最终创生出宗教,成为宗教国家(另有专论),也就不可能产生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中医学,以及屹立不倒,绵延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如果多一个即为无谓的冗余,形同用108种化学元素思考问题一样,将是不可完成的碎片化的今日西医的理论与实践局面。
       本文写作的最重要任务就是论证阴阳五行的科学性,如上文,已经充分论证了阴阳五行有着深厚的生产生活原型,但这些还不足以证实其科学性,还必须有着坚实的数理理论的支撑,而以上的数理论证还不够,所以,以下我们继续认识阴阳五行还有着怎样的数理理论的支持。
       前述中国古代对于阴阳五行的认知源于对于农耕五事的认识,而对于立足中原大地之上的华夏先民,事关农耕的最为重要的两个要素,无疑就是水利和温度了。而二者的关系,无疑“温度”又是起着主导的地位,是随着相对于太阳的视运动,有着周期规律性的变化,这就是每年地球绕日形成的二至——冬至夏至、二分——春秋分、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以上谓之为“八节”),我们的祖先更是将其细化成二十四节气,更有将其再分为七十二候(每候大约五日,地球绕日运行5°)这个不大为人所知的历法概念。而其中对于地球影响最为重要的节候无疑就是二至——冬至、夏至了,不仅是这两个节候是原始先民最早认知的,是地球上日照时间最短和最长,日影最长与最短,从天文气象上,也是一年当中极寒与极热的开始的时间段,而受影响程度之大,无疑是      
       以“水”为最:滴水成冰——水汽湍流。水与温度对于农耕有着这样重要的地位,相互之间又有这样显著密切的关系,由此抽象出在地——“水火”的概念,进一步转化为在天——寒热、“阴阳”的概念,可以说,水、火就就是通过寒热的形式化身为在地之阴阳(《金匮要略》运气歌诀“五行质气生克制化歌:天地阴阳生五行 ,各一其质各一气,质具于地气行天,五行 顺布四时序。”)。水火二者之中,“火”又起着主导作用:“火热”的程度决定了“水”的“流动状态”。那么,在没有水的情况下,就没有阴阳的存在了?我们看月球和水星金星火星这四个类地星球上,都没有水,其朝向太阳一面,温度可达几十数百度,“夜间”就降至零下几十一百度,在这些没有水的星球上,受影响最大的由水变为金、土了,后二者取代了水,成为了最大的“火的烤验者”。其他有水的类木行星及其卫星,其表面温度都在冰点以下一二百度,直至没有任何物质粒子的宇宙深空,还有着高于绝对零度—— -273.15°高出3k(-270.15°)的所谓微波背景辐射。我们再看如太阳的恒星,表面温度6000多度,内部要高达几千万度到上亿度,恒星爆炸后的残骸——白矮星、中子星的内部温度更是可达数亿度或更高,黑洞——物质粒子被“揉碎”的温度更是达到无限高度。可以说,宇宙中,有物质就有温度,温度的高低决定了物质的性质和状态;没有物质的空间也有温度——微波背景辐射。以上可以认为是我国古代哲学中所谓的“太极是生两仪”:


       温度贯穿全部物质形态、决定物质性质示意图

无限高度  数亿度   数千万到上亿度  不同频谱  -80°— +70° —100°— —200°—270.15°

  黑洞﹥ 中子星等——﹥太阳等 —— 各种物质  —— 地球  ——    类木行星——   虚空

       中国古代哲学阴阳之所以无处不在,背后是温度的无处不在,高阳低阴——太极生两仪!一即太极、太一、太乙,即温度,是以“一生二——阴阳”;阴阳生水火土——三;水火土三者即为五行,五行生万物!老子“道生一”之论不予欺也!
    按:通过考察贸易交换诞生经济学,深究生产方式生产力诞生社会科学,中国古代通过仰观日月星辰,俯察四象农耕而诞生河洛之图书,阴阳五行之学说,周易八卦之术数,而成中医生命之科学,又有何不可能,又有何不可行之理?
    如果说,时间空间是物质运动存在的形式,那么由以上事实,温度则是时间空间存在的形式,即时空存在于温度之中,例如二至,每年大致阳历六月二十日和十二月二十二日,这是其时间点,同时又是地球绕日之黄道90°和270°(春分为0°,秋分为180°)之空间位置——两仪生四象!
    在数个此时此地,时空并不是地球观测者的重心,温度才是于地球即时的最重要的物理量。因此,此时时间与空间是统一的,而不管物质是如何运动的(有或无,分别对应动与静),此可以认为是我国古代哲学(见《金贵要略.运气歌诀》)中所谓的“太虚”,温度则可以看做是古代哲学中的“无极(无所不容)”。示意如下:
   
      图三、无极.太虚.太极.阴阳示意图

              太虚(静)
温度(无极)∈            阴   五行    时间
              太极(动)∈           ∈     四象
                          阳   物质    空间

    我们不难将阴阳太极图还原为水火、寒热、四季等等与温度相关的事物。由以上分析,可以认为,阴阳是宇宙中物质存在的根据,时空则是其基本形式。由有物质就有温度,温度高低决定物质性质状态,亦即阴阳的消长决定物质的性质状态,那么,温度可以视作阴阳的物理模型。因此,中华古代的阴阳概念才能够作为一切物质运动(包括人类的精神活动)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人类社会运动的最为基本的哲学概念,而得以广泛的使用,成为人类社会最为基本的哲学范畴。更因此,才能作为中华医学最为基本的科学名词概念,贯穿于全部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体生理病理之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2/22 15:0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