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hhbffq

介绍一本价值连城的好书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8/9/6 17:36:22 | 显示全部楼层
1979年之前,工薪阶层只要工作满8年,因病不管需要住院医疗与休息多长时间,都可以免费接受医疗,并且领取100%的额定工资,只是没有奖金;这就是当时虽然低工资,却仍然能够生存的很好的原因,现在这样的好时光已经只有离休干部才有这个待遇了!
 楼主| 发表于 2018/9/6 19:49: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hbffq 于 2018/9/6 20:22 编辑

学医体会
按照经典理论的解释,社会只有发展到物质财富充分发达阶段,人的知识才能才会得到全面的发展;现在要求每个家庭都要有人、最好是人人都学习中国传统养生文化,这是不是乌托邦想法——不可能办到的事?其实这是工薪阶层面对昂贵的医疗费用与医院对慢性病根本没有什么有效医疗办法的严峻局面而提出的预防自救之路,中国古代许多著名医家也是这么走过来的!例如:孙思邈-自幼患疑难病,荡尽家产;朱丹溪-老师与母亲患疑难病,时医无法治愈;吴鞠通-侄儿患病不救!孙思邈不仅自救成功,而且年享143岁高龄,这是多大的人生成就?现在利用网络,可以及其方便地免费下载各种中医药著作与中医养生著作以及翻译成中文的国外有价值的生命科学著作,只要肯把业余时间充分利用起来,从对中国传统文化与国外有价值的生命科学著作充满敬畏到游刃有余地阅读运用这些知识为保障我们的健康长寿服务,少去甚至不去医院,就能随时自救,永葆身体健康状态;真正做到: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人生的境界自然就超越了,医疗自我保障的目的就实现了,一年花上一千多元钱就完全可以达到自我保健的目的;至于体检,那是西医药促销的手段,我是不信他有什么作用的。中医的脉诊、舌诊学会了,比体检要高明的多,而且自己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不花一文钱!

 楼主| 发表于 2018/9/6 21:04:57 | 显示全部楼层
潘朝曦:中医:解读生命的中华大智慧
——潘朝曦教授在上海“东方讲坛”的讲演
•潘朝曦
标签: 中医
http://www.cssm.org.cn/view.php?id=23123
    【作者简介】
    潘朝曦:中医学家。先后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和上海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师从当代中医泰斗张伯臾教授。擅治各种疑难病症。医余广涉社会、人文、古代天文、军事等诸多学科,并有一定建树,尤精于诗文书画。著有医著十余部,艺术类著作三部。发表医学及文化类论文几十篇。现任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上海名医特诊部特邀专家,上海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导师,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文化研究室主任,上海诗词学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浦东美术家协会会员。
     
    中医,是我们中华民族祖先的一大发明,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大奇迹。然而,由于历史政治等多种原因导致近百年中华传统文化的衰落,加之西方文化的强势涌入,造成人们认识上的偏盲,中医的价值一直没有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和充分认识,甚至还出现了一些误解。
     
    地球上有很多奇迹和奥秘,人的生命现象则是奇迹中的奇迹,奥秘中的奥秘。解读生命的规律,揭示生命的奥秘,不仅是古代人探索的主题,更是现代科技研究的中心议题。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公认的历史最悠久的古老民族之一,有着灿烂的民族文化,纵览中国文明史,大约在六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对生命科学的探索和生命规律的把握做出了许多杰出贡献,尤其在农学、医学、药学、天学和生命关系等领域,其贡献更是走在世界的前列,至今仍闪烁着夺目的光辉。
     
    何谓大智慧?大智慧就是“形而上”层面上的智慧,通俗地讲,就是对事物发展变化及其规律的把握具有根本性的、主宰性的智慧。
     
    探索生命,与智慧何干?为什么要讲大智慧?道理很简单,生命只属于人一次,人来到世上,总想活得好、少生病、生活质量高、生命时间长。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呢?不同智慧的人可能作出不同回答。大智慧则能给予我们最根本性的回答。
     
    中华民族在解读生命现象、把握生命规律方面有哪些大智慧呢?现从大体上归纳如下。
     
    一、大智慧之一:生命当顺于自然
     
    自然一词有多种含义,这里的自然指天然,乃非人为的自然,即自然界原本存在的状态与规律。顺应自然即顺应这种天然状态及其规律。自然状态举不胜举,如日东出西落,冬寒夏热等。人的生命需要氧气,缺氧必然生病,无氧顷刻死亡,等等,举不胜举。人由大自然产生,是大自然提供了人们得以产生和存在的时空等条件。
     
    顺应自然还指顺应天地之间的大规律。何为天地大规律?这得先从天地谈起。天地间最大的实体就是太阳和地球。正是因为太阳提供的巨大光能、热能,才使地球产生生命,才使生命得以维持和繁衍,可以说,太阳是我们天地间光明和温暖的总施予者。我们所使用的一切能源均直接或间接来源于太阳,我们赖以生存的所有食物也均直接或间接来源于它。
     
    反过来,光有太阳,没有地球,生命也不可能发生。没有了地球,一切生命也将失去依存的处所。地球上的四季形成主要与地球围绕太阳运转有关。古人认为四季对生命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生、长、收、藏,即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是人人都可感知的天地间的一种规律。
     
    中华文化的重要特征是极其重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经过亿万年的摸索,通过总结人在天地间生存的经验,探索天地运转与生命间的关系,我们祖先终于找到了许多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方法,例如,春天当如何调整人体机能,顺应环境,减少疾病;夏天又当如何……除了要人们具体怎么做以外,还总结出了许多极为精辟的天地运转与生命活动的规律,这些规律在中医是用阴阳这一学说加以阐述的。现在看来,这些观点和方法的提出十分精辟合理,这和西方一些哲学家提出与天斗的观念正好相反。试想,自然规律即大自然的伟力,是人能违抗得了的吗?大自然的规律不可违的道理十分简单。然而,昧于此理者却大有人在。例如,以所谓现代文明,用空调把夏令变成秋令或冬令,把冬令搞成春令或夏令;或把自己变成“电烤鸭”,整夜在电热毯上烤;或日出而息,日入而作,天天夜生活,所谓“春眠不知晓,不怕鸟骚扰,睡到午饭后,起来吃个饱”,直至把自己活活整出病来者,在现实生活中就并非少见。其实,不仅人,鸟兽百虫也都顺应自然,秋天雁南飞,春到燕北归,春夏百虫活跃,冬令蛰藏冬眠。现代社会,人们的所谓“文明病”越来越多,不正体现了大自然对人们违背自然规律的惩罚吗?这同时也就从反面证明了我们先人的诸多思想的真理性。
     
    二、大智慧之二:尚中、尚和
     
    “中”、“和”二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中”,即不偏不倚,适中,正好;“和”,即和谐、协调。
     
    先说“中”。有人把“中”理解为中间、中点、一半、正中。这是不对的。“中”,当是时空交合中的最佳点,或是事物组合中的最佳状态,而不是一半对一半。为了便于理解,不致误解,有人干脆把它比做美学上的黄金分割率(0.618)。这有些道理,但“中”的含义与应用范围比黄金分割率大多了。“中”,既属于道(规律),又属于方法论,因而“中”又称为“中道”。
     
    “中”的思想在我们中华民族历史上起源很早,既是我们中华民族认识世界和把握世界的主体思想,又是中华大智慧的具体体现。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早在氏族社会帝喾高辛氏治理国家时,就“溉执中而遍天下”,而致天下“日月所照,风雨所至,莫不从服”(风调雨顺,天下归顺)。后来到尧舜禹执掌天下的时代,当尧把帝位传给舜,舜把帝位传给尧,他们托付天下时所传授的治国安民的要诀,就是“十六字心诀”:“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十六字心诀”的中心要义,就是要继承者“允执厥中”。“允执厥中”也就是后来说的“允执其中”。允,作诚信解;“允执其中”,就是真诚遵守不偏不倚的“中道”。何以“中道”如此重要?原因在于“允执其中”不仅寓意深刻而且意义重大,它道出了天地万物的常道,且这种常道,贯穿于事物发生、存在、发展乃至消亡的全过程。不仅与自然、社会有关,而且与生命密切相关。首先,生命的产生就必须阴阳二气的适中,光有天不行,光有地也不行,孤阳不生,独阴不长。阴太多不行,太少也不行,只有适中才行。生命的维持与存在也是如此,天太热不行,否则万物将枯死不生,天不热也不行。热到什么程度为好?就是适中。适中贯穿于生命活动的始终,在人的生命活动中处处都有体现。人生理上,阳太亢不行,太弱也不行;阴太盛不行,太少也不行。动和静得有“度”,这个“度”就是“中”。饮食亦如此。好东西有营养,一下子吃得太多不行,全不吃也不行,适中即行。人的身体怎样才算健康?健康的人,中医称之为“平人”。什么是“平人”?按《黄帝内经•平人气象论》所说:“平人者,不病也。”那么,具体讲什么是“平人”与“不病”?唐代王冰注解“平人”“不病”,就是人的“脉气无太过不及”。“无太过不及”,就是适中。脉气反映人的全身状况,所以诊病先诊脉。脉气“无太过不及”,就是人的身体阴阳气血“无太过不及”,也就是一个“中”,这样才算健康。那么怎样才能做到人体阴阳与气血“无太过不及”呢?作为人,就应当对生命进行自身调整,这种调整包括调心和调神两方面。调心包括调情志和调心性。在情志上,人有七情是正常的,但不管是喜怒还是其它情志,无情感,面肌固定,不行;太过也不行。总的原则是不能走极端。范进中举,喜过了,所以疯了。大怒,导致脑溢血,也是过了。所以调情志,就是调到使它合乎“中道”。调心性也如此。心性范围很广,包括人对道德、情操、理想、志趣、心理等多方面的理解与追求。不管其中哪一方面,追求太过不行,没有也不行,说到底也还是一个“中”字。
     
    究竟怎么调形?调形不外乎慎起居、适寒温、节饮食几个方面。具体说来,慎起居就是作息有时,太劳作、太动不行,太安逸也不行;夜来熬夜,夜以继日不行;天天蒙头睡也不行。总的原则是奉行一个“中”字。适寒温、节饮食,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关键还是一个“中”字。
     
    再看医学。什么是生病?生病的本质就是气血阴阳有偏。阴在人体偏多(包括阴邪),就一定会得阳病,阳在人体偏多(包括阳邪),就一定会得阴病。我们的医生干什么来着?医生的职业从本质来看,就是用药物或器械手法去帮助病人损有余补不足,使其阴阳气血恢复到“中道”状态。
     
    只是需要说明的是,这个“中”是复杂的、变化的,不是如上面所说的那么简单。比如睡眠,人在其一生中,婴儿时睡眠时间长,每天要睡18个小时左右,儿童时则12个小时刚好,成年后则睡8小时刚好,老年时则每天5-6个小时就够了。此外,因身体状况、劳作的程度不同,时间还会有所调整。吃饭也是如此。医生用药,总的要求是合乎“中道”,因为是补药,大用、乱用肯定会出错,因为是攻伐药而当用不敢用或不顾病情体质超量猛用,肯定也要出事。所以,好医生不容易做,知常要守“中道”,达变也还得守“中道”才行。
     
    再说说“和”。前文已说,“和”即和谐、协调。最早给“和”下定义的是周朝末的史伯。面对周朝即将灭亡,周王朝当政者问史伯为什么会造成这种局面,史伯回答说,周朝违反了一个“和”字。他认为:“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又说,和“能丰长而物生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这里从事物另一个侧面揭示了物质世界的本源与基本规律。所谓“和”,即承认事物的多样性、个性,又承认多样性和个性之间必须统一和互相制约。同,与之相反,变差异为同一,则不能生物,反而害物。这方面的例子太多了。假如这世界上都是阳,没有阴,生命将不能发生。社会也同理,不能人人都是农民,也不能13亿人都是工人,不能人人都是老板,也不能人人都是打工者。在生命活动中也同样。人生了病,不能人人都用同样的药,人要健身,也不能无分长幼男女强弱,天天都去长跑等等。否则,就是同,没有差异,从而不能生物。所以史伯说“以同裨同,尽乃弃矣”(以相同去助相同,一切就完了)。
     
    “和”,承认差异、个性,又承认差异和个性的协调,这才符合自然大道。天地间有阴阳两种气,两气不协调,不是偏阴,就是偏阳,则万物不生。《黄帝内经•生气通天论》说:“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人想繁殖下一代怎么办?《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篇也说了,“阴阳和,故能有子”。“五行”分别代表五种不同属性的事物,五行俱备,且生克协调,才能长养化生万物。凡一方偏亢或不足,事物即不能正常繁衍发展。人有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不同情志,这是自然规律,不能少,不协调也不行。如何才算正常?孔老夫子在这方面曾作过论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庸》)老夫子既顺应人的心理又对人的情感作了有必要的节制,使人情得到恰当表达,即“中节”,这样才能达到心理的和谐与健康、自然与人文的统一。这正是从心理与理性方面给“和”下了科学的定义。
     
    需要说明的是,“和”并非无原则的调和,或者“和稀泥”。为了达到“和”,有时也需要斗争和调控。例如,社会富人太富,穷人太穷,这社会就必定会失和。怎么办?执政者就应该进行平抑协调,社会才能安宁。这在医学上的运用,可以说是举不胜举。某一方面偏胜,损之使其和;某一方面偏衰,补之也是使其和。中医在治疗上,有一种和法,实际上是对某部分出现的特定症状采取的治疗方法。其实,从纠偏扶正角度来看,和法可以说无处不用。比如,疑难病症的辨治中,无处不体现一个“和”字。又如,在一个处方中,有多种不同的药物,要根据药性配伍得当,使各药各展所长,又统一协调,这样才能治好病。在养生中,也是处处事事使生命机能协调、和谐。从这些方面看“中”“和”,不正是我们认识生命、把握生命规律的一种大智慧吗?
     
    三、大智慧之三:恒变不居
     
    《易•系辞》有言:“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恒变不居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应对事物矛盾变化最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也是我们祖先伟大智慧的体现。中华民族文化史上第一本对后世有很大影响的哲学书就是《易经》。《易经》讲什么?就是讲变化。有人解《易经》的“易”为蜥蜴一类的变色龙,身体颜色能随环境而变化,古人有蜥蜴一日十二变之说。又有人说“易”字的写法上边日下边月,即表示天地之变。当然还有其他一些解释。但不管书名怎么解,《易经》处处讲变化倒是事实。书中由八卦演变为六十四卦,继之再推演卦象达千种,每卦都有着不相同的卦文和爻义。古人为什么要强调变化和应变呢?现在看来,这种强调正好符合事物运动的一些基本法则。从哲学角度去看,世间万物变化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人从出生走到老年,其间就经历了一个不断运动和变化的历程,即使天天静坐不动,其呼吸、心跳、新陈代谢也一刻不会停止。
     
    这种道理,我们祖先早就强调了,并且我们祖先还十分强调应变,反对不变。成书于战国末年的《吕氏春秋•察今》就借三则寓言来阐明这个道理。第一则说的是荆人欲攻宋,但中间隔着一条叫澭水的河,为了攻宋时能顺利渡河,他们在河中插上线路标志。后来水涨变深了他们不知道,仍按标志走,结果淹死很多人。另一则故事就是刻舟求剑,这个故事大家都知道。还有一则故事,就是说一个妇女在河边把她的婴儿往水里推,路人问其为什么这么做,妇女说孩子爸爸会游泳,这孩子一定会游泳。这三则虽均是讲不知应变,然而角度又各有不同。
     
    在不懂这类应变智慧的医生中,犯上述三种寓言所述错误的还真不少。比如,有一个医生给一位老人看感冒,他用一层不变的套路给老人用阿斯匹林之类的药物去发汗。病人第一天吃药发了点汗,果真病状减轻。第二次请他看,他不知病情由外感较重已变成虚多实少,仍用上次他认为有效的发汗药,病人服药后出一身大汗并出现心慌气喘症状。第三次请他看,他认定感冒还未好,仍用发汗药,结果病人在大汗淋漓中心脏衰竭。一层不变的僵化思维真的能害死人啊!目前大多数医院的门急诊,不管什么病来了就挂水,医生也是不管什么病,凡来就诊即先输液,输生理盐水、糖水,或水中加三素(抗生素、激素、维生素),且已成定式。以致大小医院吊瓶架一字排开绵延很长,成为一种景观,医生则统统成为名实不符的“抗旱排涝工作队员”,他们离开“水”就干不起来了。这种对不同病或相同病不同人(老人、小儿、体弱或孕妇)不加区别对待的做法,可能害人。
     
    中医的思维就不同。中医学术的灵魂,就是强调知变、识变、应变。中医名家常说:“医者,易也。”又说,医易同源、同理。同什么呢?就是同变化之理,也就是中医常说的辨证施治。什么是辨证施治?说穿了就是恒变不居,也就是辩证法中不同质的矛盾应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法。有人说,在这个世界上绝对一样的两个人或两个动物或两棵植物是没有的,这是对的,因为即使外表长得非常像,其内脏、心跳、呼吸速率、激素水平、健康状态也肯定不一样,因而治疗也应该有所差异,这才符合事物的本身规律。强调知变、识变、应变,就是强调事物间的差异,强调个性,这不仅符合事物的本来面目,也符合辩证法中处理矛盾的一般法则。从其性质来讲,不仅是智慧的也是科学的。具体怎么运用呢?如一群人,同样都是感冒,有的人表现为怕冷、流涕、无汗、舌淡,就给他用辛温发汗解表药,日常生活中的生姜也可代用;有的人则表现为发热、口干、面红、咽喉肿痛,这时就要用银花、大青叶、草河车、板蓝根一类辛凉解表、解毒药;有的人表现为寒热不显但气短乏力、脉弱,就要补虚和解表药一起用去扶正解表……举不胜举。这仅是一种病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疗法药物也各不相同。这样一类推,大家就大概可感知中医是如何治病的了。而由于受西方医学治病有分型、套路、定式的影响,现在大众中也有个通病,一遇到感冒,病人即主动要求吃板蓝根冲剂,医生也往往不加区别辩证,处方随手一挥。殊不知板蓝根是清热解毒药,只对有咽喉红肿疼痛或兼有其他热毒等热性症状的病人才有效,其他均无效。看来,我们的医生尤其是西医不知应变、思维僵化的通病,已经“传染”给大众了。中医有一本被称为“方书之祖”的、学医人必读的著作《伤寒杂病论》,就是教人用恒变不居的思想去辩病治病。该书治疗思路、应对方药,如神龙出没贯穿全书,可以说把恒变不居这一智慧运用和演绎到了极致。
     
    上述仅列举了中医大智慧的一小部分,可谓鼎之一脔,限于篇幅,难以尽述。其实,西方文明与东方文明是人类文明史上并峙的双峰,中华文明的独到与精辟,毫不逊色于西方。
     
    智慧,是人类文明史上的明珠,是点燃希望的火种,是开启认识迷雾的灯塔,是照亮未来的阳光。我爱中医,并非仅仅因为我血脉里流着中华民族的血液,更因为我爱真理,我爱智慧的阳光。

■ 本文责编: jiangxiangling
□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文汇报》,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楼主| 发表于 2018/9/6 22:08:23 | 显示全部楼层
KOYN~)1]3J0C(NC80}L}[[G.png
 楼主| 发表于 2018/9/6 22: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QQ截图20180906141436.png
 楼主| 发表于 2018/9/6 22: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QQ截图20180906141602.png
 楼主| 发表于 2018/9/6 22:13: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hbffq 于 2018/9/6 22:18 编辑

国医大师颜正华:勤于临证 医药兼通 奠基中药学科[size=1.5]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颜正华,男,汉族,1920年2月出生,北京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1940年7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都国医名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颜正华:奠基中药学科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颜正华(左一)为患者看病、带教

◆他主编新中国第一部《中药学》讲义,构建了《中药学》教材理论框架

◆他是孟河学派第四代传人,谙熟本草,医药兼通

8月29日,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在药王孙思邈塑像旁,一个古色古香的诊室内,6名身穿白大褂的学生团团围在一位精神矍烁的老人身旁。老人时而凝神定志为患者诊脉问病,时而引经据典为学生讲解方药。这位和蔼可亲的老人便是北京中医药大学的终身教授、国医大师颜正华。每个周六,他都在这里一边出诊,一边带教徒弟。他以89岁高龄,行医70载,治愈病人无数;从教53年,桃李满天下;创建中药学学科,医药贯通。

熟读经典 师从名医

他14岁步入岐黄,拜两位名医,背四大经典,是孟河学派第四代传人。20岁悬壶应诊,27岁中县中医状元。

“老师,补血方中除了补血药一般还用什么?”学生问。颜正华随口而出:“血不自生,须得生阳气之药,血自旺矣”,此句出自李东垣《脾胃论》,可见颜正华对医经典籍造诣之深。

1920年生于江苏省丹阳县的颜正华,14岁拜同邑著名儒医戴雨三学习中医,他是从背诵经典条文开始,步入岐黄的。戴先生要求徒弟必须熟读四大经典。其间,颜正华背诵了《内经》的大部分内容、《伤寒论》全部内容及《金匮要略》中有处方的条文等,因此打下了坚实的中医学理论基础。都说“童子功终身受益”,颜正华少年时代诵读记忆过的四大经典,很多条文烂熟于心中,伴随他一生从医之路,耄耋之年仍能流利背诵。

回忆年少时的学医历程,颜正华说:“当时是为了学习一门技术,维持生计,后来便越来越喜爱中医。”

谈到对他影响最大的人,颜老说,当数杨博良。“如果我没有跟随杨博良先生学习,在临床经验的积累方面还可能要摸索更长时间,所以直接向名医学习是学习中医的绝佳路径。”

颜正华17岁师从江苏省名医杨博良,杨氏为清末“孟河学派”著名国医马培之的再传弟子,名震江、浙、皖数省,门庭若市,求诊者日逾百人。颜正华师从杨博良3年,白天随师侍诊,晚上就住在杨老师家,整理病例、背诵医经、练书法、习古文。颜正华以其颖悟和勤奋,深受杨氏赏识,因此得“孟河学派”真传,成为孟河学派第四代传人。

颜正华20岁师满归里,悬壶应诊,誉满丹阳。1947参加丹阳县中医统考,名列榜首。

创业两校 创建学科

他开创了两所中医院校的中药学科建设;主编了新中国第一部《中药学》讲义,主持编写了我国中医药高校第一版《中药学》教材,主编了第一部《高等中医院校教学参考丛书·中药学》。

成为中医状元的民间郎中,没有想到自己会成为大学教授,更没想到会成为我国新中国高等教育中药学学科的创始人和奠基人之一。

颜正华回忆,“读大学对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中国人来说可不是一件普通的事,只有很少的人才有幸能进入大学校门。”无疑,颜正华是幸运的。1955年3月,他以优异成绩考入刚刚成立的南京中医进修学校(南京中医学院前身)师资进修班深造。

1956年他在南京中医进修学校毕业后留校任教,担任中药教研组组长。当时,我国刚开始建立中医学院,还没有中药学教材。颜正华昼夜奋战,数月内主编了适合中医本科学习的第一版《中药学讲义》,为南京中医学院(南京中医药大学的前身)的建立及开设中医学课程创造了条件。

1957年北京中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前身)刚刚成立,颜正华奉卫生部之命,调入北京中医学院任教,当时全校只有4位老师。颜正华一来就开始讲中药学课程,并负责组建中药学教研组,是教研组第一任组长。1958年,颜正华负责组建中药系,该中药系两年后发展成为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是我国最早创建的中药高等教育院系之一。颜正华任中药教研室主任;1985年成立了中药研究所,颜正华任中药研究所名誉所长。

颜正华在中药教学中,以药物功效主治为核心,用性味归经等药性理论加以阐明,并结合临床讲授药物的配伍、用量、用法及禁忌等。他带领教师摘录文献卡片、编写中药学讲义、筹建了学校最早的中药标本室;还带领学生上山采药、制作标本。他的教学理念及方法,奠定了北京中医学院中药学科的教学基础。

在中药界,有“南凌北颜”之誉,说的是颜正华在上世纪60年代与成都中医药大学凌一揆教授共同构建了我国《中药学》教材的理论框架,拟订了我国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1959年,颜正华和凌一揆等主持编写了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第一版《中药学》教材。1963年颜正华主持修改审定该教材,习称“二版教材”,“五版教材”由颜正华担任副主编。《中药学》教材的问世,确立了当代高等中医院校中药教学的基本框架与内容,也奠定了颜正华成为我国新中国高等教育中药学学科的主要创始人和奠基人的地位。

从教53年,颜正华始终是我国编写、修改、充实、提高《中药学》教材的领军人物。1986年,他主编的《临床实用中药学》出版,成为全国医药人员学习中药的重要参考书。1991年,他主编的《高等中医院校教学参考丛书·中药学》出版,已经成为中药学专业权威范式。2008年,他主编的《颜正华中药学讲稿》出版,奠定了临床中药学的基本内容。现今,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十一五’国家级本科规划教材”版本的《中药学》教科书,也是由颜正华主审的。他在长期的从医执教过程中,笔耕不辍,已出版的著作达600万字以上。

颜正华非常注重中药学科教师队伍的梯队建设,对身边工作的每个中青年教师都精心培养,在备课、试讲、编修讲义、撰文著书、临床治疗及实验研究等方面指导他们,使年轻教师迅速成长,中药教学整体水平居全国领先行列。2007年,这支教学队伍获得教育部国家级中药教学团队和北京市中药学优秀教学团队。

前些年,在北京中医药大学,时常可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端坐在课堂上认真听讲、记笔记,老人正是颜正华。几十年来,他的每一个研究生、博士生或中药教研室的青年教师试讲,他都要坐在课堂上亲自听课、指导。

济世育人 繁茂杏林

执教53年,他带教徒弟及硕、博学生39人,培养的数以千计的中医药学子已成为杏林栋梁之才。他传岐黄薪火,堪为国医师表。

“看到自己的学生成为中医药事业栋梁之才,是最幸福的事情。”谈到学生桃李满天下,颜正华的脸上写满了自豪。

颜正华执教53年,为培养中医药人才呕心沥血。颜正华从1962年晋为副教授、1978年晋为教授、1979年为硕士生导师、1986年为博士生导师,先后为中医药专科、本科、西学中班、中药研究生班等数十个班次的几千名学生讲课及带临床实习;同时,颜正华先后带教了7名徒弟,培养了硕士研究生19人、博士研究生13人。

颜正华执教严明有方,不仅传授书本知识,还结合科研工作培养中药事业继承人。

在药性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颜正华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中医药专家,如徒弟张冰是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博士生郑虎占是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徒弟高云艳、邓娟等学术造诣颇深,研究生王育杰、周平安、刘玉德、王志斌等均成为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领军人物。

在中药延缓衰老研究方面,颜正华认为,人的衰老与机体的阴虚血瘀有关,遂主张补益肝肾之阴与活血化瘀并行的延缓衰老学术思想,他指导博士生郑虎占、黄晖从事该课题研究,现在黄晖是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副研究员。

在中药防治疑难病证研究方面,他指导博士生王志斌、苗明三、孟杰等及徒弟张冰、邓娟、高承琪等进行脾胃病、呼吸病、高血压等疑难病的中医药防治研究。

这些学生秉承颜正华教授的学术思想,都成为了优秀的中医药专业人才,在中医药学的传承中发挥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颜正华悉心培养学生,在学业上力求于严,在生活中宽厚仁爱,待学生如慈父。师从颜老多年的徒弟常章富,后来成为北京中医药大学的教授,60岁还经常陪颜老出诊抄方。常章富至今还记得20年前老师亲自下厨做的红烧鱼的美味,“那时每到周末,颜老的家就成了学生们改善伙食的‘大食堂’。 ”

颜正华1990年被国家人事部、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继承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的指导老师”;2007年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优秀指导老师”称号。

颜正华之所以成为我国著名的中医学家、中药学家、中医教育家,源于他对中医药事业的执着和热爱。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高校停止招生,但为了培养中医药事业继承人,颜正华在河南下放劳动时,积极与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沟通,要求开办中药学习班。劳动之余,给学员讲中医药课程,尽自己的力量减少文革对中医药事业的损失。另外,颜正华要求自己的子孙学习中医,如次子从事中医,小女儿从事中医图书管理,外孙女高琰于2006年以高分考入北京中医药大学七年制本硕连读班。中医药事业在学校、在家中得以传承,是颜正华最欣慰的事。

外孙女高琰从入大学开始,每周六都跟随姥爷侍诊抄方。她对记者说,我自幼与姥爷同住,记忆里姥爷总是坐在桌前手捧书籍,时而做着笔记,时而像古人一样吟唱,有时又会拿起笔挥毫书写。得知我考入北中医时,姥爷喜悦于心,挥笔写下陆游诗作:“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勤于临证 医药兼通

他精通药性,勤于临证。用药主张四两拔千斤,不投猛剂,不用大剂,平中见奇,处方可见孟河医风。

“我得了肾病,两个月前慕名找颜老看病,非常见效。今天我第二次来,没想到颜老像家人一样熟知并询问我的病症,真受感动。”一位刚从诊室出来的患者对记者说。

颜正华在中药教学的同时,从未丢掉中医临床。他说:“要成为中药名师,首先要成为中医名医,两者相得益彰。”如今他89岁高龄,仍然为患者看病,并且每次出诊均要记录每个患者病情、诊断、用药,坚持写医案。每个患者,颜老都记挂在心上。

怎样才能成为名医?颜正华回答:“要想成为名医,必须谙熟药性,并合理应用之;必须早临证、多临证,揣摩体会,积累经验。”颜正华弱冠之年就独立行医,之后的70年来从未中断,即便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下放到河南省商丘地区劳动,他也坚持在劳动之余为当地群众诊治疾病。勤于临证,探究药性,使颜正华成为医药兼通的救疾国手。

“医之本,精于术。”颜正华遣方组药,崇尚平和,通常达变,多有奇功。

内蒙古一位40多岁的患者,因经常吸烟喝酒吃羊肉,咽喉形成1厘米×1厘米的溃疡面,严重影响进食,辗转多家大医院,始终不见好转,经朋友介绍找到颜正华。吃了两个星期的中药,就可以吃饭了,不久溃疡面神奇般不见了。

还有一位患有子宫出血症的中年妇女,在北京某大医院住院治疗3个多月,血一直余沥不尽,后来只服用颜正华开的几服中药即控制了出血。

像这样屡起沉疴的病例,在颜正华的医案中比比皆是。

“用药当知药,知药才能善用。”颜正华总结开方用药经验:巧用多效药,善用平和药,慎用毒烈药,分用同名药,不拘成方,因证遣药。

治疗复杂病症,颜正华常根据治疗需要,将数个成方融为一体。如治感冒发热、咳嗽痰多、头痛、鼻塞流涕、咽痛喉痒、胸闷不畅,颜正华将银翘散、杏苏散、止嗽散三方合为一体,加减应用,名为治感冒发热咳嗽方,疗效奇佳。

看病、教学、科研,颜正华样样精通。自1986年起,他着手研究治疗小儿热证的新中药制剂“黄栀花口服液”,该药1997年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批准的新药证书,投放市场后,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谦和精诚 德艺双馨

他为人仁和真诚,言必信行必果。“德近于佛,术近于仙,品术俱端,德艺双馨。”人们这样评价他。

患者至上,是颜正华高尚医德的体现。2003年4月,“非典”肆虐,83岁的颜正华仍然坚持出门诊。学生们打电话劝他停诊几天,他说:“作为一名医生,这点病就吓得不敢出诊,那我们的病人找谁看病?”一天,本校一学生发高烧找他就诊,他认真地辨证施治,使学生病情得以控制,颜正华建议他转入医院系统治疗(该学生后来被确诊为北京中医药大学唯一一名“非典”患者),学生不久痊愈,而颜正华和家人均因此被医学隔离。

颜正华是患者的知音,不仅给予患者心理安慰,处方开药也尽量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以治病需要为前提,不开与治疗无关的贵重药和检查单。

颜正华始终秉承“精于专业,诚于品德”的大医精诚风范,虽为名老中医,但他淡泊名利,对同事同仁谦让团结,共谋发展,学术不相诋毁,地位不相拼争,在荣誉地位面前向来很低调。

当年的青涩少年,如今已成为 “国医大师”,他谦逊地说:“我就只是做了一名医生和教师应该做的工作,没想到得到很多荣誉。我有责任继续培养学生和医治患者,只要我的身体情况允许,就会继续工作下去。”颜老身体力行的奉献精神,闪耀着国医大师的人格魅力,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很多人都感慨:看颜老开的处方,如同欣赏一幅美妙的书法作品。颜正华自幼酷爱书法,他开处方常以毛笔小楷行之,患者每得必珍藏,不仅因为处方技术高明,还因为书法艺术高超。

颜正华之所以高寿,与其健康的心态、生活习惯和饮食有着极大的关系。他擅长古代文学,时常作诗以抒志,如戊子年除夕作诗:“炮竹声中岁月迁,国强民富过新年;合家共聚天伦乐,无限风光在眼前。”他喜爱运动,坚持晨慢跑,或打太极拳,做自己编的健身操,练习气功;他不抽烟,偶尔饮少量黄酒或葡萄酒,以流通血脉而不伤脏腑;惯用熟软、易于消化的饮食,又常用补益之品以辅助正气,如服用人参茶等,使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颜正华曾3次出国考察与讲学,去过朝鲜、柬埔寨、日本。“我最难忘的是1976年去柬埔寨半年执行援外任务,为当地举办中草药学习班、帮助组建药厂,还编著了《柬中常用草药》和《柬埔寨验方集》两本书。”他曾谢绝多个国家的优厚待遇及高薪聘请,为我国中医药事业兢兢业业地工作。他无愧于国医大师的称号。

采访结束时,记者问颜老的最大期望是什么,他在记者的采访笔记本上认真地写下:“用现代科学技术进一步研究中药,实现中药现代化,国际化!”苍劲有力的字迹,印证了这位89岁的国医大师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信心与期望。

颜正华小传

1920年,生于江苏丹阳县;

1940年,悬壶济世;

1956年,在南京中医学院任教;

1957年,调入北京中医学院任教;

1990年,被国家人事部、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继承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的指导老师;

2008年,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2
[url=]赏[/url]




 楼主| 发表于 2018/9/7 08: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hbffq 于 2018/9/7 08:12 编辑

                     养生十要歌
                                (2013-05-1309:40:37)
  
         成都中医药大学  宋兴  题
   
    一要心理不失衡,阴阳调和气血宁。功名利禄难均等,成事在天不在人。
    辉煌腾达莫忌妒,恨伤肝脾怒伤心。勤奋进取谋幸福,自强自乐勿自轻。

    二要心情常乐观,肝气畅达肺气宣。人生原本多磨难,谋事在人不在天。
    祸乱坎坷莫沉沦,悲伤肺脾忧伤肝。振作精神看未来,退后一步自然宽。

     三要饮食有节制,脾健胃和中气实。五味五谷须并用,三餐守时不偏嗜。
    果菜宜鲜肉宜少,肥甘生痰气血滞。调养滋补有禁忌,保健药食莫乱吃。

                 

    四要戒烟莫贪杯,气血清宁神不亏。气血清灵脏腑安,元神充沛容颜美。
    欲从烟酒求快乐,酒乱神明烟伤肺。肺伤喘咳成顽疾,神乱招祸活得累。

    五要动静有限度,血脉流畅气自舒。或言静中享龟龄,或言动中增寿数。
    太过不及都有害,劳损元气逸损骨。因人制宜才科学,切莫偏信犯糊涂。
               


     六要起居有规律,元气充沛精血足。早睡早起身体好,无病无痛得幸福。
    昼夜颠倒阴阳乱,耗血伤精元气虚。延年妙诀在清心,益寿仙丹是寡欲。

    七要看淡名与利,恬养阴血静养气。身心健康是根本,荣华富贵一张皮。
    舍生忘死苦拼搏,劳伤肝肾思伤脾。若用健康换名利,富贵加身又何益。

    八要看淡儿孙情,血自畅达气自宁。少生少育身体好,多生多养最累人。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瞎操心。传统观念要改变,心理超脱好做人。

    九要看淡丑和美,气不郁结血不亏。整形易容要慎重,一旦失误难挽回。
    桃李容颜如朝露,腹中锦绣才永垂。形美不如灵魂美。自信自强不自卑。

    十要看淡生和死,心神不乱气不滞。既然有生必有灭,只是来早与来迟。
    恐惧气乱多怪病,身心煎熬不如死。在生过好每一天,无论短长也都值。
http://blog.sina.com.cn/s/blog_b2963c400101p9sq.html
病家十忌歌
成都中医药大学  宋兴  题
一忌有病怕人说,犹豫隐忍苦蹉跎。就诊不愿吐真言,难怪称为方脑壳。
等到症候加重了,倾家荡产难救活。凡人哪个不生病?死要面子划不着。
二忌有病不就诊,自买药服假精灵。常见病因千万种,还有千万不知名。
临床症状是外像,须经医生辨真情。切莫为了图方便,得不偿失最害人。
三忌观念犯糊涂,错把治病当享福。检查越精越高兴,用药越好越满足。
求医所重在疗效,不是吃喝穿衣服。只有技术价值高,而非仪器和药物。
四忌喜欢吃补药,以为越补越快活。须知病性有虚实,乱服补药害处多。
热证越补火越旺,闭证越补气越弱。一旦误补补关起,十倍功夫难去脱。
五忌爱贪小便宜,求医购药图价低。良医应手渐渐起,庸工越治越离题。
好药用后见功效,劣品愈服愈伤脾。劝君仔细算算账,到底哪个省财力。
六忌不听医生话,想做啥来就做啥。吃不得的偏要吃,耍不得的偏要耍。
治疗刚刚见功效,乱吃乱耍又恶化。票子浪费一大砣,前功尽弃最可怕。
七忌生性太固执,以为聪明有知识。药量服法乱改动,科学面前不诚实。
配伍用量有深意,专家方案要坚持。一知半解最害人,自以为是讨苦吃。
八忌性急求速效,各种治法都想要。西药中药及偏方,胃肠成了药品窖。
须知病来如山倒,去如抽丝莫浮躁。客观规律要尊重,治疗不是玩心跳。
九忌轻信小人言,道听途说白花钱。果真奇功治百病,国家何必办医院?
媒子骗子一伙子,得手又换新地盘。等到醒过神来时,自悔自恨已枉然。
十忌迷信求鬼神,赔钱误事害死人。天上神灵谁见过?地下何处收鬼魂?
治病必须靠医药,切莫糊涂瞎折腾。一旦病情耽误了,九泉之下目不瞑。
http://blog.sina.com.cn/s/blog_b2963c400101pgrx.html
 楼主| 发表于 2018/9/8 09:26: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hbffq 于 2018/9/8 09:28 编辑

周平安 以和为贵病证结合
                                (2018-09-05 08:17:22)                  
转载▼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fc7197d0102y3zf.html
                               周平安:以和为贵,病证结合
                刘清泉 王玉光 北京中医医院 姜苗 北京中医药大学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2018-08-23

       周平安(1939—2017年)是我国著名呼吸病、热病、疑难病专家,长期担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专家委员会专家,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第三届首都国医名师。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周平安强调要在完整继承、熟练运用中医辨证论治思想和方法的基础上,充分借鉴现代医药学乃至现代科学的知识和方法,主张中西医结合是中医药学术发展的重要途径。晚年进一步凝练其学术思想,以“和法”统领临床诸法诸病,诊疗范围逐渐扩大至传染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风湿免疫病、肿瘤等并取得良好疗效。值先生逝世周年之际,谨作此文以资纪念。
以“和”思想通观疾病,健运枢机,调和升降
       周平安曾得到秦伯未、董建华、颜正华、宋孝志、印会河、方鸣谦、焦树德等著名中医专家的悉心传授,并在长期实践基础上,提出中医学即“中和之医”的学术观点。和是对正常的天人关系与人体正常状态的总概括。“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阐释了人体生命活动中存在的对立、统一规律。无论是形体结构还是生命活动,人体生命整个过程就是阴阳对立双方在矛盾运动中此消彼长、此盛彼衰,不断维持动态和谐的过程。“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是对正常生理活动的概括。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和法的本质是通过健运人体枢机、调和病机关系,针对表里上下失和、阴阳气血营卫失和、脏腑气机失和、寒热互结或寒热格拒等病机矛盾病证的一类治法。枢机是气之升降出入有序运行的关键。表里出入、上下升降、气血调达、水火既济、脏腑安和,皆本于枢机。枢机一旦失利,则破坏阴阳气血、表里上下的和谐关系,往往表现为:少阳表里失和、太阳营卫不和、肝胆脾胃脏腑气机失和、心肾水火升降失和、气血失和、寒热不调等。无论治疗还是预防、保健、康复、养生,无论采取药物内服还是针灸、导引、推拿、外治等不同手段,其基本的原则就在于恢复或促进人体“和”的状态。
       不同于汗、吐、下、清、消之法专主攻邪,亦不同于温、补之法的专主扶正,和法包括和解法与调和法。和解法主要有和解少阳法、开达膜原法、和解营卫法;调和法包括调和脏腑法、调和气血法、平调寒热法。和法适用于少阳病枢机不利、太阳病营卫不和、肝胆脾胃气机失调、心肾水火升降失常、气血失和、寒热互结于中焦或寒热格拒于上下等多种病变。
       和法立足调和人体处于一种阴阳、表里、气血、脏腑之间关系相对稳定的状态。周平安认为健运枢机,调和升降出入,是和法的理论内核和基本原理。“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是和法的内在要求。
1998年北京地区流感大爆发,根据北京地区的气候和人群生活习惯特点,周平安提出北方流感表寒里热的基本病机,力倡表里和解的治疗方法,创制“感冒双解合剂”“预防感冒合剂”,以麻杏石甘汤合柴葛解肌汤、银翘散合用,疗效卓著。2009年甲型H1N1全球大流行,以周平安为主创制的“金花清感方”也来源于此。
辨病辨证结合,深化中西医病证认识
       周平安对中西医结合进行了深层次的思考,强调正确评价辨病与辨证在认识疾病本质方面的不同作用和二者的互补,倡导借鉴病理生理学等现代医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以更深刻地认识病人各种临床表现的发生机制。将辨病与辨证有机结合,赋予西医病理生理以中医病证内涵,坚信辨病与辨证的有机结合将会促进中医学术的发展与进步。
      借鉴西医病名系统和病机理论,深化中医病证认识   中医药在其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孕育了丰富的有关病的理性认识,从历代中医著作中可以看到庞杂的病名系统以及很多因病而设的方法和方药,体现出古代医家以病为纲研究疾病实质,进而把握共性、探索规律的努力和成就。其中汉唐医学治疗杂病,大多是在针对专病设立专方、专药的前提下,进一步分析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特性,进行相应药物加减。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共记载疾病52类,100余种;《黄帝内经》中论述的病名有300多个,以病名为篇名的有“疟论”“痹论”“痿论”“热论”等;《神农本草经》中所载的常山截疟、海藻治瘿、黄连治痢等,都是针对病治疗;张仲景《伤寒论》则将外感疾病分为太阳病、阳明病等6大类,《金匮要略》以病名篇,成为辨病论治的典范;《千金方》《外台秘要》集隋唐经验方之大成,专方专药见有“治瘿方”“治消渴方”“疟疾方”等。辨病系统在明清又得以发扬,对于不同温病的治疗,首先应区分暑温、湿温、温毒、秋燥等不同的病种,辨病论治。古人众多关于病的科学认识和历代医籍中大量针对专病的专方专药,值得后人认真总结和发掘。
       中医学著作中关于疟疾的记载,即使现在看来仍然是基本正确的。但由于历史条件和中医学对疾病认识方法的限制,中医药有关“病”的认识水平未能普遍达到与疟疾认识同样的高度。作为疾病的归纳方法,中医学所称的“病”,如“黄疸”“咳嗽”“伤寒”“中风”等,常常是以典型的体征、症状或病因命名的,除少数明显由特定病因所致者外,大多不够具体、准确,内涵模糊,外延宽泛,不能全面反映病因、病位、病变、病程等临床特征,不能深刻揭示特异性疾病的本质属性。因此,中医的辨病系统需要甄别和完善。
       西医的病名反映了疾病的病因、病位、病变器官的病理变化、整体机能的反应状态、病程演变的阶段和预后等多方面的本质问题,人们可以通过病名基本了解病情轻重、病程演变、预后转归,从而可以采取更加有效的方法,积极主动地治疗、预防甚至消灭某种疾病。
       周平安坚决反对抛弃中医学传统的疾病理论体系,单纯或主要采用西医辨病的临床模式,但也不赞成只知中医辨证、排除西医知识的纯中医临床模式。他认为现代中医应该在娴熟运用中医传统理论和方法的同时,借鉴必要的西医西药知识,中医药治疗疾病,不只是改善疾病症状,让患者感到舒适,更重要的是针对疾病的病理改变,使疾病从根本上得到好转。因此现代中医不仅应学习疾病的现代医学诊断体系,更应努力学习病理、生理等方面的知识,努力探索疾病症状、体征的发生机制,这样才会有助于充分挖掘中医学对于疾病认识的科学内涵。西医疾病理论与中医疾病理论相互融合、相互借鉴,才能有助于汲取中医几千年来宝贵的临床经验,从而在更深层次上把握疾病的本质,真正达到治病求本的目的。
辨病与辨证有机结合,提高临床诊治水平   辨病可以把握疾病的本质、特点、转归、预后,以解决疾病的主要矛盾。疾病状态下,病的本质从根本上决定着证的变动和表现形式,辨证的目的是认识和解决疾病某一阶段的主要矛盾,而解决疾病某一阶段主要矛盾,必须服从于解决疾病整体过程的主要矛盾,因此辨病是纲,辨证是目,临诊时不能停留于辨识证候层面。周平安坚持先辨病、后辨证的临床诊疗原则,每每取得显著的疗效。
相对于辨病而言,周平安认为辨证论治是中医药的主要特色,中医学的辨证是从机体的反应性角度来认识疾病,从分析疾病当时表现的症状、体征来认识临床表现之间的内在关系,中医主要通过辨证体现对于疾病的临床思维过程。周平安还深刻认识到辨证论治的主要精华在于不仅关注人的病,而且更加关注得病的人,辨证不仅辨别疾病本身表现的证,还包括病人的体质情况,患病原因,以及时令、季节、环境等。临床医生要把自己的基点放在认识每一个具体不同的病人身上,而这就是以人为本,就是个体化治疗,就是临床医生诊治病人的最高境界。
辨病可以把握疾病的本质和发展变化规律,有助于提高辨证的预见性、准确性,重点在全过程;辨证可以抓住疾病现阶段的具体特点和个体内环境状态,又有助于辨病的个体化、针对性,重点在现阶段。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在辨病的基础上进一步辨证,既有全局观念和整体认识,又有阶段性、现实性和灵活性认识,从而可以动态把握疾病发生、发展的变化规律,准确辨别疾病性质、病位,明确所患何病、何证,据此进行有针对性的个体化治疗。
       治疗慢性咳嗽 辨病辨证疗效好
       原因不明的慢性咳嗽(除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癌等疾病),是呼吸科门诊最常见的病证。俗语称“诸病易治,咳嗽难医”,而慢性咳嗽尤为难治。周平安认为,《黄帝内经》所言“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即言咳嗽病因繁杂,而且涉及病种颇多。他在实践中发现,慢性顽固性咳嗽大多为咽喉源性咳嗽,表现以干咳少痰为主。中医历代治疗咳嗽的辨病处方中,治疗干咳的方药也大多明确提出突出的咽喉部症状,如止嗽散和金沸草散。结合现代医学慢性咳嗽的疾病谱系可知,鼻后滴综合征、咳嗽型哮喘、变应性咳嗽、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等疾病,多以咽喉部症状为突出表现,缓解咽喉部不适,消除咳嗽的诱因,是治疗此类疾病的关键环节。西医辨病可以了解鼻后滴综合征、咳嗽性哮喘、食管返流性咳嗽等形成的病理生理机制,而中医辨证则认为病位有在肺、肝、脾、胃的不同,在辨病的基础上,加强咽喉部的寒热虚实辨证,注重调肝、和胃、健脾,可首先使咽喉部刺激感减轻,之后痰块顺利咯出,咳嗽也随即迅速缓解。
       周平安临床治疗慢性咳嗽时,还特别注重患者的体质因素和既往病史,如糖尿病患者感受邪气之后易化燥伤阴,阴虚燥咳常见;高血压病患者咳嗽则多表现为气火;肥胖患者痰湿突出;慢性胃病患者在外感邪气袭肺致咳嗽的同时,胃肠症状加重,肺胃失和较著;冠心病患者发生咳嗽之后,胸部闷胀、夜间咳重等气滞血瘀特点也较明显;儿童咳嗽,或肺气偏虚,易感外邪,或饮食不当,食积化火者。针对体质因素和宿疾制订比较全面的治疗方案,也是提高疗效的重要环节之一。
       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周平安认为肺主气,司呼吸,其性轻虚,肺病病机总体为气机失调,气血不和,故用药宜以调理气机为主;同时主张肺居上焦,其位最高,用药宜轻,令药力轻清上行易达病所,不宜重浊;肺为娇脏,不耐寒热,用药宜平,不宜大寒大热、偏过偏峻。
                                     剔藓归真 踵事增华
                                                           ——评《本草纲目影校对照》
                                     王振国 山东中医药大学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2018-08-23
                                       
       2018年是李时珍诞辰500周年、《本草纲目》撰成440年的时间节点。500年前,诞生了一位伟大的博物学家李时珍。他用毕生的精力,历时近30载,书稿凡三易,为全人类留下了一份挥之不去的记忆,那就是被明代文学家、史学家王世贞誉为“性理之精微,格物之通典”的中国医药学巨著《本草纲目》。成书既艰难,出版亦不易。1596年,李时珍之子在将《本草纲目》进献朝廷的奏疏中提到:“甫及刻成,忽值数尽”,可见直到李时珍逝世之时(1593年),《本草纲目》金陵版(金陵胡承龙刻)才正式在南京出版刊行。
       在各种隆重的纪念活动中,我尤为关注的是《本草纲目研究集成丛书》的编纂。近十年来,张志斌、郑金生两位教授谢绝诸多社会活动,深居简出,带领团队孜孜汲汲,焚膏继晷,致力于这一浩大工程。在纪念李时珍诞辰500周年之际,终于得见这一工程的核心与基础——《本草纲目影校对照》。细细捧读,心中涌上莫名的感动。这份感动来自于对李时珍以及对校注者张志斌、郑金生在《本草纲目》这部巨著上所挥洒的心血与汗水。诚如校注者所言,作为《本草纲目研究集成丛书》之一,《本草纲目影校对照》的主要任务为“存真”与“便用”。所谓“存真”,即存《本草纲目》古籍原貌之真、显李时珍原意之真。“便用”,即方便现代读者阅读理解及使用。要做到这两点,谈何容易。
       在无数传世的中医药古籍中,《本草纲目》无疑是一座丰碑。但显而易见的事实是,不管是李时珍,还是其代表作《本草纲目》,在经历了500年悠悠岁月、漫漫风雨之后,未免苔藓斑驳,迷雾重重,给后来的研究者留下了一系列课题。剔除苔藓,重现本真,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本草纲目》的“存真”“便用”方面取得了若干进展。例如《本草纲目》金陵本已多次影印,简体校点本亦有多种。如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刘衡如校点本、华夏出版社出版的刘衡如与刘山永父子校订本,是其中影响较大的。此外,前辈学者尚志钧、钱超尘所校《本草纲目》亦都具有很高的学术水准。张志斌、郑金生两位教授,踵其事而增华,采用影印与校点相对照的方式,通过在双页展示彩色金陵本书影,单页给出相应的校点文字并出示校记,在同一视野中展现影印、校点页面,可最大程度弥补单一校点或影印之不足,取相得益彰之效。从《本草纲目影校对照》,我读到了校注者在前辈的研究基础上,为“存真”与“纠误”所做出的新的努力。我为校注者复《本草纲目》之本真的孜孜以求点赞。
存李时珍之原意
       《本草纲目》的编写,李时珍仿效了唐陈藏器编《本草拾遗》“博极群书,精核物类”,采集资料宏丰。故在引用资料时,“重复者删去,疑误者辨正,采其精粹”(凡例),此特点又被归纳为“剪繁去复,绳缪补遗”。李时珍是一名医生,他依据自己的临床经验和理解,经常改动前人方中的用药剂量,萃取主治病证,简化炮制、制剂过程。和儒士注经不同,作为民间医生的著作,这样处理资料没有什么问题。因此,校注者自然不应求妄复其“原文”,不是“逢异必注,逢错必改”。
       如《本草纲目》禽部四十八卷,在“鸡”条目下有卵黄,附方项有“消灭瘢痕”方,其法简至“炒黑,拭涂”四字。溯及原文,则是出自《太平圣惠方》卷四十的取鸡子熟煮取黄,“于铛中炒如黑脂成膏,以布先揩破疮瘢,然后涂膏。”简洁而实用。如果校注者为其补上原文,那绝非时珍的本意,否则《纲目》非李氏《纲目》矣。故而作为校点本,见有引文与原文不合处,则必注其原始,显然也是不可取的。若注文繁复甚至超过正文,则未免喧宾夺主了。
纠刻工之俗误
       金陵版是《本草纲目》的初刻本,巨著的刻版是从李时珍在世时就开始了。然而,承刻的是明代万历年间一家不很有名的书坊。该书坊的坊主胡承龙也因《本草纲目》而名标史册,然而除《本草纲目》外,后世再也难找到该书坊还刻过哪本书。从金陵刻本的刻工来考查,存有明显的粗疏之处。本次的校注,既以金陵本为底本,纠刻工之俗误就成为必须。
       校注者首纠刻工的“缺笔字”,诸如缺首字、缺字头笔的万(方)、十(千)、白(百)、埋(理)、人(大)、夫(失)、忐(志)、弱(蒻)、止(芷)、容(蓉)等。还有如缺少偏旁的,情形更多,如占(帖、贴)、分(粉)、卜(朴)、京(凉)、页(顷)、令(冷)、争(净)、咸(减)、皮(波)、酉(酒)、辟(澼)、未(味)、山(仙)、先(诜)、畏(煨)等。
       正是基于对此等缺笔的认真考究,所以校注者才能合理地更“万家”为“方家”这一很难发现的错误:卷一中有“仰天皮、灯花、败扇之类,皆万家所用者。若非此书收载,何从稽考?”此处若确为“万”,何以不用繁体“萬”呢?《本草纲目》江西本就将此“万”改成了繁体,然而却是误改。方家,即医家,如此才是原有之意。
       缺笔、加笔甚至简繁体互用,或造成更复杂的错误。校注者由此而纠错,每找出一处,或有令人忍俊不禁。“兵郎”,原是“槟榔”,“也锦”当为“地锦”。“方年草”(卷三十橘条)却是“万年草”(萬年草)。
       寻出硬伤与本误
       李时珍是一个后人难以逾越的高峰。然而,不能否认《本草纲目》中存在着来自作者因自己的短板与无心之失而造成的错误。对此,校注者采用了“指误加注”或“改误加注”不同的处理方法:前者针对引文出处的常见重要失误,明确属于笔误的疏漏则采用“改误加注”;而属时珍观点或尚有可疑之处,则采用“指误加注”。
如“十剂”本是陈藏器《本草拾遗》内容,时珍误其作者为徐之才,此者校注处理给以“指误加注”。《救荒本草》《普济方》的作者乃周定王朱橚,而时珍误为周宪王朱有燉(朱橚之子),由于这是李时珍的观点,校注者采用的也是“指误加注”。
       校注者辛勤的劳动,为学习研究《本草纲目》这部百科全书提供了引领与帮助,更有助思考。一如,草部卷十二“人参”条目下,金陵本两处“出心州”,校注语“古无心州,有沁州”。此种情况可否归入刻工缺笔——心(沁)?这是值得思考的。在校后记中,未见将此列入缺笔字举例中,或许校注者对此还是较为慎重的,未明确指误,对此值得肯定。再如,草部十二卷“黄耆”条目下,有改“白水者”为“白水耆”。是处文本指出黄耆药材有绵黄耆,还有其他“数种”——白水耆、赤水耆、木耆。“木耆功用并同,而力不及白水者”。显然此处时珍意义不误,刻工亦不误。若用“白水者”,则白水地名之意义得到彰显。如处何处理更为恰当,是值得思考与比较的。
       本书的校注者,回归青灯黄卷之下与李时珍进行着跨时空的心灵对话,认真聆听李时珍的心声,将那些挥不去的记忆索隐显明,呈现于世。《本草纲目研究集成丛书》中,还设计了《本草纲目引文溯源》《本草纲目详注》《本草纲目辞典》等子书,承担起《本草纲目》引书原文追溯、名词、术语及相关难点解释等功能。我们期待着这几部力作尽快以完璧呈现在世人面前,树立起《本草纲目》整理研究史上新的里程碑。
 楼主| 发表于 2018/9/8 13:36: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hbffq 于 2018/9/8 13:45 编辑

《中医藏象辨证学》:中医辨证学的里程碑著作
                               (2018-09-07 07:35:43)
转载▼
                《中医藏象辨证学》:中医辨证学的里程碑著作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2018-08-27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重要的特色与精华,从《伤寒杂病论》首开先河,到历代医家不断补充丰富,每一步的前进都是前贤大量心血的结晶。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南京中医药大学吴承玉教授潜心研究四十余年,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抽样调查、计算科学等方法,在参阅大量中医理论文献并调查古今医案及临床21206份病案的基础上,创建了统一、规范的辨证体系——中医藏象辨证体系,著成《中医藏象辨证学》,实现了辨证理论的创新与发展。该书由国医大师王琦教授主审,获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已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分为总论、各论两大部分:总论分为6章编写,概述了藏象辨证学的理论基础、研究思路及方法、理论体系、应用与研究意义等;各论分为心系统、肺系统、脾系统、肝系统、肾系统5章编写,内容包括藏系统的相关概念、生理功能及特性、藏象病位与病性特征、藏象基础证、藏象复合证、现代研究等。
       中医辨证理与法的返本开新
       朱良春 (国医大师)中医藏象辨证体系以中医藏象理论统摄中医辨证方法,创造性地提出规范而灵活的藏象辨证思维模式,体现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思路方法,是中医辨证理与法的返本开新。通过掌握中医藏象辨证体系,从而解决辨证不一、辨证不准等问题,在中医内外妇儿各科的临床诊疗中都将执简驭繁,得心应手。
对中医临床诊断价值巨大
周仲瑛 (国医大师)中医藏象辨证体系的构建研究,通过梳理历史源流脉络,综述现代研究进展,并通过2万余例临床病案调查以及全国30余位知名中医专家意见征询,总结归纳了藏系统的病位特征及常见基础证与复合证的概念、证候特征、组合原则、治则治法、代表方药等,明确主症、次症、舌脉表现、现代医学指标四方面临床信息,创建辨证思维模式,构建藏象辨证体系,是中医诊疗思维和方法创新性发展,对中医临床诊断价值巨大,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为中医辨证学的里程碑著作
      王  琦 (国医大师):“医家审证越千年,济生津梁赖先贤,于今指归成体系,藏象辨证更无前,玉承风馨蠲厄苦,国医名医薪火延,仁心施泽春意暖,吴门世代宝壶悬。”著书要立说,“立”就是确立、创立,“说”就是主张、学说。如果我们写一本书,没有主张,没有见解,没有学说,这本书就缺少了相应的价值。《中医藏象辨证学》这本书使辨证融为一个体系,成为指归、纲领,意义重大。其价值就在于把中医的诊断和中医的治疗连接在一起,成为一个嫁接的桥梁,可称之为中医辨证学的里程碑著作。
       中医学的辨证论治走过了非常漫长的时期。在《内经》时代,没有明确提出辨证论治概念,只有病。到了《伤寒论》的时候,提出来辨病辨证,如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但后来概念被偷换了,叫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其实张仲景并不这么讲。此后相继出现了八纲辨证、三因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等若干辨证方法,都有各自的视角和研究范畴。但是临证看病的时候,我们不会说表证或者里证来了我给你开方,一定是辨为“风寒袭肺证”“脾胃虚寒证”,才能找到落脚点,藏象辨证就是落脚点。即使有了落脚点,要构建成规范的学术体系也是很难的一件事情。编著此书的人必须要有深厚的中医理论基础、较高的临床水平以及前沿的调查研究。所以这本书看似几年写成,实际上经过了数十年的积淀。正如《中庸》所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我们中医人现在太需要这五句话。
       中医学要成为充分体现自身贡献度的医学。《中医藏象辨证学》无论现在与未来一定是一部案头必备书,我们要为大中医能够有这样一些著作的出现而欢呼。
实现精准辨证价值巨大
       邹燕勤 (国医大师):吴承玉教授及其团队历时40年,呕心沥血,数易其稿,编撰完成《中医藏象辨证学》著作。该书在中医学藏象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临床诊疗对辨证思维进行凝炼、升华、创新,创立了以五脏系统为核心的藏象辨证新体系。书中对心、肝、脾、肺、肾各藏系统的病位、病性特征进行了细致的剖析,首次提出藏系统的基础证、复合证的概念,并对各藏系统的证型及其辨治方法溯源讨流、条分缕析,是中医辨证方法学前进的重要一步,体现了中医辨证理论的创新性发展。综观全书,精彩纷呈,中医藏象辨证体系能做到执简驭繁,化难为易,解决临床辨证的复杂性、多样性难题,对提升中医诊断水平、实现精准辨证价值巨大,有利于中医学的传承和发扬。
数十年临床、医疗、科研的结晶
       陈涤平 (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教授):吴承玉教授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中医辨证体系研究,数十年如一日,潜心藏象辨证研究,硕果累累,带领研究团队发表相关学术论文一百余篇,多项成果获得国内外科技奖项。这本书可以说是吴承玉教授数十年临床、医疗、科研的结晶。她把自己长期教学积累的经验、临床积累的经验、科学研究所积累的成果,浓缩于这本书,是她心血的结晶。这里面一字一句都渗透着吴老师对中医药事业的追求,渗透着丰厚的人文精神,渗透着多年的临床经验,是一本难得的中医学巨著。
临床各科诊疗的指导范式
       袁肇凯 (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中医藏象辨证学》梳理中医辨证源流脉络,返本还原,回归辨证的原本思维——“以象测藏、从症辨证”,突破了长期“以病套证、以证套症”的模式化思维,创造性提出统一规范的藏象辨证思维方法,既具有原则性又具备灵活性,体现中医圆机活法、“因人制宜”的个体化诊疗模式特点,为临床各科的辨证奠定理论基础。中医藏象辨证体系以病证结合为辨证原则,引入西医学检测指标,既注重明确疾病所处阶段病理本质的“辨证”,又注重明确疾病病种的“辨病”;汲取计算机科学、统计学、循证医学等现代研究的最新成果,是临床各科诊疗的指导范式。
      中医辨证规范化的样板
单兆伟 (江苏省中医院主任医师):《中医藏象辨证学》是中医辨证规范化的样板,吴承玉教授写成这本书非常不容易。虽然大家都会看病,但是如何达到规范化诊断,是一个难题。吴教授在这方面花费了大量的心血,大家遵循这样的辨证思路与方法,就能解决临床的大问题。这本书提供了一个比较规范的辨证方式,无疑对中医将来的发展有很好的价值,在教学、临床、培养研究生等方面都是一部很好的参考书。
融贯中西的辨证新体系
       李  飞 (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吴承玉教授的藏象辨证新体系,不仅实现了传统辨证八法的统一和规范,还创造性地将辅助检查纳入辨证体系,实现了辨病与辨证的结合,符合中医辨证现代化发展要求,是融贯中西的辨证新体系。这本书浓缩了吴承玉教授数十年藏象辨证研究的精华,不仅可以作为中医学子的教学用书,还可以指导内、外、妇、儿各科的临床实践,是一部可以流传百世的佳作。
为整理学术体系提供了标杆
       季  光 (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中医藏象辨证学》以五脏为纲,各举生理、病理、发病特点、复合证,条分缕析,纲举目张,融入现代研究,使中医学者有所依托,不至于临证迷惘。中医之发展离不开一代又一代年轻人的努力,梁启超先生有《少年中国论》,其中有云:“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之少年,少年强则国强”之说,中医的学术体系亦是如此。吴承玉教授的新书,不仅为我们临床提供了极好的参考标准,也为我们如何整理学术体系提供了标杆。
基础扎实、创新性强的研究
顾武军 (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以往有“废医存药”的风气,认为中药是好的,对中医基本理论不重视。现在习主席非常重视,党中央非常重视,迎来了我们中医发展的又一个春天。但是我们怎么来重视和发展?关键在落实。吴承玉教授的《中医藏象辨证学》是基础扎实、创新性强的研究,体现了中医辨证理论的发展与创新,是以中医理论指导临床的一部重要著作。
中医藏象辨证学是创新创举
张民庆 (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吴承玉教授做事是一步一个脚印,通过参加诊断学的学术会议、教材的编写、教学科研工作,最终写出这样的一本书,是一个创新、创举。这本书对于我们中医来说非常重要,只有进一步深化理解才能驾驭临床。它对中医教学、中医临床以及热爱和学习中医的人都非常有指导意义,所以是非常适时的一本重要著作。
体现中医理论的发展与创新
      梅晓云 (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中医藏象辨证学》建立了“临床信息—藏象病位、藏象病性—藏象基础证—藏象复合证”的思维过程,厘清了复杂证型的组合逻辑,实现了辨证的层次性、逻辑性、规范性和灵活性,并且引入现代医学检查指标,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是体现中医理论在当今时代的发展与创新的重要著作。(孙鹏程 整理)
       中医认为体质决定了人类对某些疾病的易感性和患病之后的反应形式及治疗方案,但是准确的体质辨识有时比较困难,中医体质辨识机器人是否能对中医诊断有所帮助——
                         中医体质辨识机器人的研究和实现
                   文贵华 华南理工大学 王昌俊 广东省人民医院中医科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2018-08-27
                                   
                                                       图1 中医体质辨识机器人的总体结构

                                    
                                                     图2 中医体质辨识机器人的体质辨识流程图
       中医认为体质是个性化的,决定了个体对某些疾病的易感性,决定了患病之后的反应形式及治疗效果和预后转归。例如有些人感觉身体不适,出现头晕头疼、两眼干涩、疲倦乏力、食欲不振等,到医院检查指标都正常,但通过中医诊断,体质上却表现出偏颇,因而可通过中医治疗和饮食调理来纠正偏颇的体质,从而恢复正常。对每一种偏颇体质,中医都有对应的治疗和调理方案,通过中医体质测评,就可以为疾病的预测和健康指导提供依据。现在,中医体质测评已有国家标准,由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教授率领团队完成,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目前,绝大多数的中医体质辨识系统就是根据这个标准,通过回答一组标准的问题来判断体质类型,这类系统属于中医问诊。除此之外,中医还采用望诊方法来辨识体质。实践证明,面部和舌苔的变化,能够客观地反映气血、病情、疾病、脏腑等,这些变化蕴含着大量的人体体质信息,但是望诊辨识体质需要中医专家丰富的专业经验,对没有经验的医生及普通人就比较困难,因此需要采用先进的人工智能方法来辅助识别。
已有的一些初步研究,主要采用图像处理方法和经典的机器学习算法,存在的问题是相关的样本数据库太小、质量不高。其次,实用性不好,需要专门的使用环境或者借助专业设备。再者是自动化程度不高,需要专业人员辅助测试,测试速度慢。因此我们采用不同的方法,研究实现了体质辨识机器人,其采用先进的认知深度学习算法实现舌苔和面部的自动检测和体质辨识,速度快,准确率高,不受被试者的主观影响。它配备自动调光系统,不需要配置专门环境,实用性强。中医体质辨识机器人不仅能够辅助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提高体质辨识的准确性,还能提高普通人的体质辨识能力,以便预防疾病,这有利于中医的传承和创新,对推动中医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体质辨识机器人总体设计
      中医体质辨识机器人的总体结构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三大部分:机器人硬件系统、自动调光系统和体质辨识软件系统。机器人硬件系统采用目前通用的架构设计,且不包括运动控制系统,因为它的用途非常专业,一般安放的位置相对固定,不需要自由移动。
       自动调光系统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主要解决两个问题。首先中医望诊对采集样本的光照强度和稳定性有较高要求,体质识别在很大程度上依靠机器视觉,视觉的灵敏度将直接影响机器人的体质识别速度和识别质量。我们自主设计的光照自动调节系统,会根据机器人环境的光照情况自动调节到合适程度,从而增强机器人对环境的抗干扰能力。其次,中医体质辨识机器人工作时,采用摄像机解决被试者的位置问题。因为每次被试者出现在拍摄现场时,很难要求被试者高精度出现在目标位置,而且光线变化,目标位置也会变化。而被试者位置差距太大,识别结果有时会有较大偏差。我们的方法是首先采用传感器检测是否有被试者。其次,通过深度学习算法检测人脸。最后,采用深度学习算法检测被试者是否伸出舌苔。中医体质辨识软件系统是机器人的大脑,它控制自动调光系统将光源强度调到合适的程度,控制机器人硬件系统完成摄像头的控制和语音控制,采集人脸和舌苔图像,获取对应的体质类型和调理方案,然后显示体质类型的症状、发病倾向和调理方案。
       中医体质辨识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体质辨识机器人检测到被试者到来时自动启动体质辨识流程,发出体质辨识请求,然后控制摄像头采集人脸图像,进行人脸检测,检测到人脸图像后向中医机器人平台发出人脸体质辨识请求,并等待结果。同时控制摄像头采集舌苔图像,进行舌苔检测,检测到舌苔后,将采集的舌苔图像发送到中医机器人平台进行舌苔体质辨识,并等待辨识结果。当获取到两个辨识结果后,进行融合计算,得到最终的体质类型(最多三个),并将体质类型及相应的调理方案输出。
       体质调理方案主要包含体质辨识结论和个性化健康指导方案两大部分。体质辨识结论给出具体的体质类型及偏颇程度,并对发病倾向详细解读。个性化健康指导方案包括精神调养、环境调摄、运动处方、生活指导、饮食建议、穴位按摩、药膳调补、药物养生等。
深度学习体质辨识方法
       我们采用深度学习方法实现体质辨识,深度学习能从大量数据中自动提取初特征。深度学习依赖于大数据学习样本,可以解决一些高度复杂的分类问题,识别准确率大幅度提高。因为增大训练数据的目的,就是使得训练数据与现实中的测试数据有更大概率保持一致,这就是深度学习的优势。我们选择VGG、GoogLeNet、ResNet模型,然后比较它们在体质辨识上的效果。这三个模型都是ILSVRC竞赛历年表现出色的模型。ILSVRC竞赛的任务目标是实现1000类图像分类,公开126万张训练图像和5万张验证集图像,比较算法在未公开的10万张测试集图像上的效果。通过比较发现GoogLeNet的模型参数更少,运算速度更快,效果也与VGG接近,因此中医体质辨识机器人选择GoogLeNet实现基于舌苔的体质辨识,选择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实现了基于面部的体质辨识。但是深度学习需要大量的训练样本,这给我们带来了现实的问题,用于中医体质辨识的临床样本属于比较小的样本集。另一个问题是,即使有大样本,深度学习也不一定能获得更好的泛化能力,会产生一些奇怪的对抗样本问题,特别是这些样本与真正的反例不同,它们是非常简单的正常样本,但深度学习没有办法识别。
       深度学习面临的困难来源于几个原因。首先,它们采用同一个深度学习模型处理同一个问题领域的所有对象,这与人类的认知是矛盾的。人类的感知服从简单性原则,简单对象的识别只需要简单方法,只有复杂对象的识别才需要复杂方法。训练数据越大,深度模型越复杂,模型过度复杂的代价便是过拟合,使得学习模型过于精细化,缺乏泛化能力。其次,虽然深度学习增加了大量的训练数据,但数据量足够只是能更完整地描述数据的正确分布,分布有简单的,也有复杂的,特别是还可能是混合分布的,这由问题的本质决定。最后,深度学习的学习结果都保存到神经网络的权重和辅助参数上,那么这些权重及参数必须同时兼顾简单对象和复杂性对象的识别,当存在冲突时,难以同时满足。这些困难使得我们重新研究人类对小样本情况下的思维问题,实际上人类在小样本下也可能处理得比大样本好,我们从认知规律角度提出了认知机器学习方法,提出了复杂性感知和逆向思维,并实现了更加高效的体质辨识算法。
中医体质辨识机器人系统实现
      中医体质辨识机器人采用深度神经网实现舌苔图像和人脸图像的体质辨识,需要大量的已标记数据库,但是目前没有公共的数据库。我们直接从医院获取大量的临床样本,每个样本都有对应的体质类型,用于构造训练图像数据库,并采用了我们提出的图像索引算法建立索引,支持训练数据库的快速增长。其中体质类型是采用王琦教授的研究成果及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体质类型分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九个类型。
       中医体质辨识机器人的实现采用现有的深度学习框架,然后是我们提出的人脸检测、舌苔检测和人脸舌苔体质辨识算法,自动检测出的舌苔图像效果很好。中医体质辨识机器人的对体质辨识的速度非常快,每次测试不超过1分钟,而且测试的准确率高。
        中医体质辨识机器人的设计与实现方法,主要贡献在于构造了第一个较大规模的自然条件下的舌苔和面部数据库,提出了基于深度学习的效果很好的舌苔检测方法和人脸检测算法,采用深度学习方法和自主创新的认知机器学习方法实现了效果较好的体质辨识结果。中医体质辨识机器人的测试表明,体质辨识是有共性的,表明中医能够客观化、标准化,未来的工作是积极引入更多更先进的科学技术,在有限训练样本的情况下,根据认知机器学习方法获得更好的体质辨识准确率。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fc7197d0102y5kw.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2/23 09:4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