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hhbffq

介绍一本价值连城的好书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8/7/16 14:16:17 | 显示全部楼层
QQ截图20180716135601.png QQ截图20180716135730.png
 楼主| 发表于 2018/7/16 14:18:20 | 显示全部楼层
QQ截图20180716140831.png QQ截图20180716140904.png QQ截图20180716140927.png QQ截图20180716140951.png QQ截图20180716141008.png
 楼主| 发表于 2018/7/18 18:50:46 | 显示全部楼层
QQ截图20180718185013.png
 楼主| 发表于 2018/7/19 11:56:39 | 显示全部楼层
QQ截图20180719115423.png QQ截图20180719115459.png
 楼主| 发表于 2018/7/19 11:59:59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人有“同气相求,同声相应”之说,大慨就是如上之意!
 楼主| 发表于 2018/7/19 12:13:10 | 显示全部楼层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典故与来历?全部答案(共3个回答)·                                        1【语译】 声调相同的能互相应和,气质相同的能互相聚合。·                                        【注释】 气:指天地万物。·                                        【出处】 《易经·乾》:“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 ·                                            “水流”两句:水往低湿处流,火往干燥处烧。 “云从”两句:云跟随龙,风跟随虎。 “圣人”句:圣人的作为,使万物自然而然的感应,真情得以显露。 “本乎”三句:以天为本,向上发展,以地为本,向下扎裉,这就是万物各依其类别相互聚合的自然法则。·                                        【说明】 《易经》,即《周易》,简称《易》。是一部影响中国思想文化数千年的古老典籍,其辞古奥艰深,其象难以蠡测。“易”有变易(穷究事物变化)、简易(执简驭繁)、不易(永恒不变)三义,相传系周人所作(一说“周”有周密、周遍、周流三义),故名。内容包括《经》和《传》两部分。《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yao摇),卦、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占卦之用。《传》是对《经》最早的解说,共十篇,统称《十翼》。《易经》通过八卦形式(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推测自然和社会变化,认为两种势力的相互作用是产生万物的根源,提出了一些富有朴素辩证法的观点。·                                            “乾卦”是六十四卦中的第一卦,所节引的一段话,是孔子对此卦中爻题为“九五”、爻辞为“飞龙在天,利见大人”的解释。这一段解释在《周易》中是十分有名的,以物与物相互感应,引申到“圣人作,而万物睹”,得到“各从其类”的结论。古代帝王被称作“九五至尊”,以龙象征,比拟成圣人,就是源于“圣人作,而万物睹”。·                                            所节之句原指天地万物之间相互感应,后人用以比喻志趣相投者会自然地结合在一起的意思。·                                        2·                                        “同声相应”与“同气相求”,语出《周易·乾》,都是指世间万物具有“各从其类”的特性,引申为志趣相同的人会自然地走到一起。同声相应,从物体因振动而发声的物理特性看,是因物体振动频率相同或相差一定倍数所发之声可使别一物体产生共振,这种一种物理的声学现象。早在汉代的《淮南子·览冥训》中对同声相应的 ·                                        现象就有形象的记载:“今夫调弦者,叩宫宫应,弹角角动。此同声相和者也。” ·                                          “同声相和”与“同声相应”同义,即在瑟(或琴)这类乐器的音高调准后,弹“宫弦”会使“宫弦”产生共鸣,弹“角弦”会使“角弦”产生共鸣。汉代高诱对此解释说:“叩‘大宫’则‘少宫’应,弹‘大角’则‘少角’动。”进一步说明在瑟上弹低音的“宫”音则使高音的“宫”相应,弹低音的“角”音则使高音的“角”互动。少宫、少角,分别比大宫、大角高一个或两个“八度”:假设“大宫”每分钟的振动频率为256赫兹,“少宫”则为512或1024赫兹;如弹“大宫”弦时,这两个“少宫”弦中的任何一个都会与之产生共振。同理,“少角”与“大角”亦然。这是物体共振的自然现象。 ·                                          物体按稳定的周期产生振动,即可产生固定的音高,我们称之为“乐音”。乐音在有规律的组织中,则可以产生音乐所用的乐音体系,如《礼记·乐记》说:“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意思是说“声”与“声”相应,可以产生“变化”;这些变化有一定的规律后,就产生了“音乐”。又说:“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音乐的产生来自“人心”,由人心发出的“情感”产生“宫、商、角、徵、羽”这些乐音,经过有规律的组织,就产生了音乐(或是表现音乐的音阶,包括今天演唱、演奏所用的do、re、mi、sol、la这些唱名所表示的音阶内容)。 ·                                          从某个角度来看,人们在对自然界的发音方式有目的、有组织地利用,形成有特定的乐音运动形式,用以抒发情感,这就是音乐表现手段的产生而导致音乐产生的原因。由于国家的不同,民族的相异,甚至地域的差别,在对相同发音手段的利用中产生不同的乐音组织手段与不同的乐音组织形式,因此也产生出不同的音乐风格。因而,同“声”可能不同“音”,同“声”也可能不同“乐”,这才构成了五彩缤纷、风格各异的大千音乐世界。 ·                                        3·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                                        tóng shēng xiāng yìng,tóng qì xiāng qiú ·                                        注 释: ·                                        同类的事物相互感应。指志趣、意见相同的人互相响应,自然地结合在一起。 ·                                        出 处: ·                                        《易·乾》:“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 ·                                        例 子: ·                                        此外都是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日夕过从,纵谈甚乐。(清·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第一回)
 楼主| 发表于 2018/7/20 04:36:36 | 显示全部楼层
QQ截图20180720043543.png
 楼主| 发表于 2018/7/20 11:45:03 | 显示全部楼层
QQ截图20180720113054.png QQ截图20180720113239.png
 楼主| 发表于 2018/7/20 12:40:18 | 显示全部楼层
QQ截图20180720122618.png QQ截图20180720122657.png QQ截图20180720123057.png QQ截图20180720123126.png QQ截图20180720123205.png
 楼主| 发表于 2018/7/26 03: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QQ截图20180721212539.p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2/23 19:2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