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王海峰

古典本草药理学及其于经方之应用举隅 (转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1/13 23: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酣畅淋漓!
发表于 2006/11/14 15:39:49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王兄多贴一些这样的帖子,JT先生的帖子还有吗
发表于 2006/11/14 20: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5 21:36:55 | 显示全部楼层
陰陽應象


我們接下來,講〈陰陽應象大論〉,這個東西啊,今天可能講不太完,我們要留幾句最重要的話下次再講,就是「陰平陽密」的問題,那個問題實在是太難講了。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篇第五》(節錄):


◇積陽爲天;積陰爲地。陰靜陽躁,陽生陰長,陽殺陰藏……
◇陽化氣;陰成形……
◇故清陽出上竅;濁陰出下竅。清陽發腠理;濁陰走五藏。清陽實四支;濁陰歸六府……
◇水爲陰;火爲陽。陽爲氣;陰爲味……
◇陰味出下竅;陽氣出上竅。味厚者爲陰,薄爲陰之陽;氣厚者爲陽,薄爲陽之陰。味厚則泄,薄則通;氣薄則發泄,厚則發熱。
◇壯火之氣衰,少火之氣壯。壯火食氣,氣食少火,壯火散氣,少火生氣。
◇氣味辛甘發散爲陽,酸苦涌泄爲陰。
◇陰在内,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
◇形不足者,温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

它說,「積陽爲天,積陰爲地。陰靜陽躁,陽生陰長,陽殺陰藏……」,這話是什麼意思啊?
大體上來講,就是比較屬於能量、比較動態的是「陽」;比較屬於靜態、比較固著在那邊的東西叫做「陰」。把一切大約作一個二元的歸類,來形成陰陽的基本定義。
那之前的課就講過「陰陽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對不對?所以「五臟」和「六腑」相比,六腑是陽,五臟是陰。可是,四肢跟六腑相比呢?四肢的動態大於六腑,於是六腑就變成是陰,四肢是陽──就像這樣子,一種表記法的概念。定義上不說「絕對」。
那「陽化氣,陰成形」,這當然比較根本。中國醫學是一種「氣化」的觀念。氣化是什麼意思?就是:有很多東西,我們知道它存在,可是透過肉眼或現有科技不能觀察;可是,雖不能觀察,卻可以驗證。
就像現在,都已經核能發電了,有誰看過電子長什麼樣子啊?還不是科學家用數學推算出來的東西,哪個人用肉眼看過電子?不可能的嘛,肉眼根本看不了。所以我們看到書上畫的電子,那都是想像圖哦。
承認這個世上有我們看得見的有形的東西,同時也承認這個世上有我們看不見的無形的事物,不會因為看不到、不能觀測,就駝鳥埋沙似地逃避、甚至否定它的存在。
「氣化觀」其實就是「科學的精神」,一面窮究我們可以知曉的事物,一面對未知的世界保持敞開的胸懷。因為科學,因為邏輯,所以更能夠承認:我們所能觀察的一切加起來,仍不足以解釋這個美妙的宇宙。像英國作家勞倫斯就說:「公的孔雀那麼漂亮,怎麼會是繁衍種族的基因所需?母孔雀根本看都不看它一眼的!」
所以,用邏輯去思考、推導,而承認「未知的世界」的存在,這個過程,也就被稱作「唯物辯證法」。用「物」的世界的一切,去證明「一定還有『心』的世界的存在」。發明「唯物辯證法」的神學家黑格爾,證明了這個「物」的世界之上,一定存在著上帝(超越的意識);而早在兩千年前,《莊子.齊物論》也用幾乎是一樣的方式,證明了「人類在肉身之外,一定有靈魂!」
大家不要以為中國大陸是唯物思考的國家,都不承認心靈、上帝的存帶,這也只是現階段的狀況。唯物思考訓練得很好、邏輯能力很強的人,要承認形而上的心的世界,其實比誰都快啊。
而中醫的「陰陽」之中,其實也就一直嚴守著這樣的底蘊。

然後呢,它就說,「清陽出上竅;濁陰出下竅。清陽發腠理;濁陰走五藏」,這話不僅是指人的陰陽之氣,它也在說人吃進去的東西。
這當然只是一個概略性的論點。
如果你吃的藥物是比較屬於陽的,什麼叫陽?其實後面有一條有講,「氣味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涌泄爲陰」有沒有看到?它就說,如果你吃了這個食物是又甜又辣的,那這個藥性就是比較屬於動態的。那你會問:「為什麼辣是比較動態的?」我說:「這非常簡單,因為它動態,所以你吃起來會覺的它是辣的。」也就是說,人的味覺是這樣子形成的,不要把它搞反掉,不是辣的東西就有動態,是我們人類身體用味覺在歸類東西。所以絕大部分的洩火藥都是苦的,因為,任何會損耗你元氣的東西,身體都要有一個警戒訊號,所以你會感覺成苦味。當你吃了這些辛甘發散的東西,他的氣就會比較往頭上衝啦,像剛剛有同學吃了桂枝湯,那別的同學就看到你的臉變得比較紅了,因為它的藥性比較往上面跑啊。那如果是酸苦涌泄呢?就是如果你吃了很苦很苦的東西,那可能它就比較往下面走。
藥的「氣味」的「氣」這個東西,可以分兩個層面來說,一個是它溫涼寒熱的藥「性」,另一個是指它「聞起來的味道」,你會聞得到它的味道,代表它的分子比較活潑,能夠跳躍到空氣中,這種的成分,當然就具有較高的動態,比較偏「陽」。
聞起來氣味比較芳烈的的東西,比較會往上面走;吃起來味道比較重的,比較往下面走。像清朝唐容川就講,除了上下之外,還有所謂的「清濁之竅」。比如說哦……辣椒,吃了麻辣鍋第二天,你是哪裡在痛啊?……排便的時候,因為辣是一種「味」,所以它會走濁道,就是穀道;可是如果你吃了很多大蒜呢,大蒜味道會從小便出來,就是因為大蒜味道較偏在聞得到的氣味,而不是嚐的到的氣味。大蒜的味道有一部分是用鼻子感覺;辣椒的味道全都靠舌頭來感覺,紅紅的辣油,你用聞的,沒有辦法把人辣倒。那大蒜吃了以後,你覺得很美味,你去呼一口氣,對面的人就……聽說劉雪華第一次跟秦漢拍瓊瑤劇《幾度夕陽紅》的吻戲時,就故意吃很多的大蒜去玩弄秦漢……
每一種食物偏於氣或是偏於味,對人體的作用點都是不一樣的,而除此之外,它還講「濁陰走五藏,清陽實四支」,如果你吃的東西,它的氣性比較屬於陰而凝聚的,它比較會沉到身體的裡層;如果你吃的東西比較粗、比較有動態的氣的話,它會比較往末端、往外走。那「清陽發腠理,濁陰走五藏」用腠理跟五臟來對舉:比如說我們感冒藥多半是比較辛辣的藥,它從體表發汗把病邪推出來;而補藥都是比較有味道的藥,讓它能夠補進去。那我們說養陽、養陰也是這樣子的。
四肢跟六腑相對來講,那當然比較陽的藥比較偏四肢,比較不夠陽的藥比較偏六腑。但是,五臟跟六腑來相比呢?的確是有些藥比較偏到六腑,有些藥比較偏到五臟,比如說有一味藥叫做「黃耆」有沒有聽過?我們平常用來補氣的,吃了黃耆後,人會覺的好像比較容易餓,因為胃是腑,脾是臟對不對?黃耆的藥性比較外浮,比較補在胃腑,比較不補在脾臟。所以你會覺得容易餓,可是呢,吃了三天黃耆,胃口就開了,可是你吃下去以後還是覺得消化能力不夠好,因為它氣味比較向外,比較偏腑不偏臟。那你要補脾臟的話,可能要找那種比較柔潤多汁、更有味道的,比如說「白朮」這味藥,它的藥性就比較柔潤多汁一點,還有人說再加一點點西瓜汁、甘蔗汁之類的柔潤甜膩的東西,或者有人會加一些地黃,反正就是比較陰濁濃厚的那種東西,讓它比較能夠補到脾裡面去。
不是說脾跟胃都是消化器官,所以都一樣對待就好,不是的。消化器官的動態跟消化器官的形質,這兩種東西都還要分陰陽。
除了分「陰味出下竅,陽氣出上竅」,它又講:「味厚者爲陰,薄爲陰之陽;氣厚者爲陽,薄爲陽之陰。」你說嘗得到的味道是陰對不對?可是如果這味道又很淡呢?那這樣它還是屬於陰,但它在陰分裡面具有一種動態,是「陰中之陽」,會「通」。那同樣的,你聞的到那種氣味是陽,若它聞起來很淡呢?那它是走在陽,可是它陽裡面又有一些輕飄飄的調子,就是「陽中之陰」,不像純陽那麼猛烈。不過這幾句話也不能說是絕對,並不能涵括一切的藥性,氣性方面的溫涼寒熱還是佔著主導的地位。
中藥裡面有一味藥,我們說是最平和中正的,就是米。米是中藥之中,最不偏寒、不偏熱、不偏陽、不偏陰的食物。可是,米這個東西啊,你說它真的不偏嗎?這要看米的品種,就像日本人,吃米吃得很挑哦,我們台灣米他們吃不下去。日本有一陣子鬧米荒,進口很多泰國米,可是那些日本人竟然寧願餓死也不吃泰國米,他們對米的精緻度要求很高。我一直到最近這一次去日本玩的時候,我吃他們的壽司才開始覺得他們的米比台灣的米好吃,有一種米的香甜的味道。我從前不曉得,我從前在學校讀書的時候,有一個日本朋友,跟我交情還不錯,他要回日本的時候,就把他的小電鍋送給我,還送給我一包米,他說:「這是我從日本帶來的米,在台灣自己蒸飯自己吃用的。」他不吃台灣的飯。然後他說:「你也要記得拿這個米蒸蒸看吃吃看!」──這樣才能知道你們臺灣人有多可憐!那,我蒸了、吃了,仍是一點都不知道我有多可憐,那時候還沒有養出那種品味。
這樣子的日本人,他們的米當然就吃得很精,是比我們的蓬萊米還要好的精米。於是乎,日本人會怎麼樣呢?日本人他們吃的米太精了,所以呢,他們一到感冒的時候,一定手軟腳軟。他們那個米的氣太陰柔,只守中,不走四肢,所以日本人每天都要喝一碗味噌湯來代替這個東西,讓它能夠運行到位,不喝味噌湯的話,一感冒,手腳都快要不能動了。那台灣人就比較不會腳軟,因為我們的蓬萊米比他們的粗;但是還不夠粗,你要完全不會腳軟的話,你要吃再來米,如果吃再來米的話,感冒就不太會手腳軟了。米的精粗不一樣,它氣的運行方式就不一樣。所以古時候的平和中正的米,是再來米類的糙米。可是呢,你說精米吃多會手腳軟對不對?可是得糖尿病的人,就是要吃精米。因為糖尿病,就是細胞裡面的糖不夠,於是那些細胞發了瘋似地拉警報,然後全身就提高血糖,好讓它吃得到,可是那細胞還是吃不到糖。這種時候,人就需要吃什麼?蓬萊米,最精的蓬萊米。蓬萊米吃了分解成糖的時候,因為那種米具有陰柔之氣,所以能夠引導糖份到細胞裡面去。相反地,如果你吃再來米、甚至有人說麼糖尿病養生要吃五穀米,那樣糖尿病會惡化的。這樣懂嗎?當你什麼地方需要那營養的時候,你要調整那個食物的精粗,它才能去到該去的地方,甚至一個細胞膜都還要這樣子挑食的,這是很沒有辦法的事情哦。
關於糖尿病要怎麼醫,不是這個課程的理論範疇,大家知道一下就好了。糖尿病的飲食就是要多吃蓬萊米飯,要把糖補到那個細胞之中,才不會拉警報啊,怎麼會是一直降血糖呢?你降血糖,那細胞一直餓著,最後就壞死啦。所以說不給西醫搞的糖尿病,拖二十幾年也只是「人容易累」而已;交給西醫搞的,就變成要截肢了。
當然,這種話,同學聽聽就好,如果家裡有糖尿病患者的,回去不要講!他們習慣西醫的說法,聽你這一套「謬論」,很難接受的。如果你硬要叫他多吃飯,他會覺得你要謀殺他。





發表於 2006/11/14 02:34 AM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8 17:50:55 | 显示全部楼层
五行,是中医表象的东西 [原创 2006-11-17 16:53:38 | 发表者: 喜塔拉]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其实完全的停留在唯物的形而下的水平上真的就是无法去领会中医的精髓和真谛的,我不知道为什么现在的很多人为什么都在那里拿不是那回事的东西去故意的与那回事的东西相比较,就觉得那可真的是一种纯粹的贪图形而下的获得所进行的对于形而上的东西的诬蔑了。
就比如说,有一个人竟然拿中医五行里的这个“金”去和化学元素周期表里的“金”去相比较,这真的是让人感到很无奈的一件事情。因为很明显,中医里的“金”和实质上的金几乎就完全是两码事情,我只能说,提出这个观点来并把这两个不是一个性质的东西混合在一起乱弹的,那就真的是对于中医一窍不通的人,并且是一个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都相当的差的人。
当然了,我不可以这样恶毒的去说人家,因为这本身又不是他的错,而是因为中国眼下实行的教育,可以说甚至包括中医院校在内的教学方法都会使很多人的水平仅仅停留在唯物质或者唯物资的水平上,而没有了更深一步的精神领域的探究和追求。
其实学习中医的过程,是一个培养人的中央感官的过程,最主要的就是一种关于人本身的抽象概念的培养,最重要的是,中医的感知认识程度是凌驾于人体本身的那五种感觉之上的,单一的触觉,嗅觉,味觉,视觉,听觉,是不能够将中医的这种对于表象上的诊断治疗淋漓尽致的体现出来的,中医的最主要的特点,其实就是调动治病者自身的主观的能动反应,来测知生病者身上的病症状况,并且通过病人在当时当地所表现出的表象,以使治病者能够按照自身所能够认同的当时当地当人的病症来进行治疗。这是一个标准,而这个标准其实就隐藏在这种感知之中,它确实的是包括了医生诊断的手段和多年经验共同认证的结果,所以一般情况下,中医确实在诊察治疗上都混杂着这中对于表象的感觉在里边。
所以这五行的问题,就是一种表象的问题,而并不是一种实质上的“东西”上的感知问题。
在这里不妨多来做一下关于五行的像的解释,使愿意研究表象的人们有一种更加深刻的感觉。
五行的排列顺序是木,火,土,金,水,对应的五脏是肝,心,脾,肺,肾。那么我就来说说这五行和五脏之间的对应为什么是这样对应的吧。
首先是木,在中医上讲,肝的对应属性是木,一般情况下,中医的解释是肝喜条达而恶抑郁,并且认为肝喜欢疏通和泻下。这就和一棵大树的原理一样,如果他的树根吸收能力强,根的通畅程度好,那么这棵大树就会蓬勃的生长,如果吸收能力差,而根的通畅程度不好,他就会出现吸收障碍,而后就会出现那种类似抽不上来水而全身抽到一块的样子,如果这样不够形象,就请大家想想人用吸管喝酸奶,到了底下抽不上来,于是脸上出现那种抽吸时的褶皱的样子。所以肝的这条树根,一旦不能够吸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则必然也会出现同样的状况,而后就会发病了。
其次是火,中医上心对应着火,火这个东西,活跃,跳动,发光放热,提供能量。想想以火烧水,水就会蒸腾发散,心脏就和这个一样,在燃烧的过程中,出现这样的征象。于是促进了血液的循环,是人体的动力系统的中心环节。
然后是土,脾在中医上被认为是土,这是因为脾的生长环境中蕴藏着土一样的潜质,在表象上,他给了中医人一种可以用来培养其他东西,滋生其他物质的土壤的形象,所以被比喻为土。
接着就是金,在中医上是肺,这个要重点说一下,因为金这个东西,在中国的古代一直就是包含了金属,武器在内的含义的总称,所以关于金的这个性质,他就是属于那种可以雕琢其他器物,可以约束其他东西的东西,可以把它想像成一把斧头的刃,也可以把他想像成一根束缚的铁丝,这样的话这个就固定了。
最后是水,这个肾水的问题就不用多说了吧?因为肾主水这个问题大家都知道了,一旦肾有了问题,整个人都可能因为身上全是水而肿胀起来,这可就不用再去抽象了,这样严重的表象已经足够可以证明肾与水有多大的关系了。
至于这五行之间的相克,则更好说了,比如木克土,那就可以看成是肝抽多了土里的水,把土抽干了,于是土就要散架变成一堆渣子。然后是土克水,把土混进水里不就和稀泥了吗?人当然就有病了!水克火,这不用说啦,得了肾病的时候,心也会不舒服,这个就问问糖尿病人们的感受好了。火克金,心里难受的时候,肺也跟着难受,因为俩都是在一个腔子里的,所以就不用说了。而金克木,就是砍的意思,肺有病了,最让人难受,所以人就觉得心情不好,肝也会跟着难受,其实也是这个道理。
先说到这里,等大家一起侃一侃在继续添油加醋。
作者喜塔拉 呵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2 22: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JT叔叔的中醫春田花花幼稚園.第三講(3)
壯火食氣


再來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幾句話:「壯火之氣衰,少火之氣壯,壯火食氣,氣食少火,壯火散氣,少火生氣。」啊……這實在是很能讓人感到《黃帝內經》的偉大的幾句話吧。它說:我們身體的整個機能,最好是處在「少火」的狀態,不要處在「大火」的狀態……那,能不能處在沒有火的狀態?沒有火的稱為死人哦,那可不行,生命是在靠「陽」在運作的。
那,什麼叫「少火」呢?就是說,最好你一年四季都能夠手腳溫暖,最好你五臟六腑都能夠完滿地運作,不要一點動力都沒有嘛,這樣子維持它好好運作的動力,就稱之為少火。
那「壯火」是什麼呢?以西醫的字彙來說,就是某個地方在「發炎」;在我們中醫的講法,稱之為「上火」。我們說哪裡在上火,比如搭一個脈:「哦,你肝火很旺哦。」──肝火很旺怎麼把出來的?你脈象上面搭到一點尖尖的浮上來,就是發炎的脈──當某個地方在發炎的時候,那個地方就是有一大堆白血球、免疫細胞在那邊大戰爭。那,戰爭會怎麼樣啊?會勞民傷財,只要你某個臟腑裡面一直在上火,它就會一直消耗其中的種種質素,然後那個臟腑就會怎麼樣?會燒成陰虛。陰虛是什麼?就是營養不良。那會不會造成陽虛呢?當然也會呀!「累壞了」能說不是陽虛嗎?所以,有一些西醫研究「人的內臟為什麼會老衰」,他們說:不保養的人,他的內臟一直常年累月,處在一個「微微發炎」的狀態,這個微微發炎的狀態,它會失去功能嗎?不會,可是年紀一到,最先壞掉的就一定是那個臟。一個臟腑長期微微發炎的話,那個臟腑的生命力一定最先耗盡。不是說陽氣越旺越好,就你旺到在發炎的話,它會把你的氣消耗掉。其實我們台灣的夏天,也是「壯火食氣」啊,太熱了,所以氣都散掉、被消耗掉了。
那「氣食少火」是什麼意思呢?它是說:你內臟正常運動的那個動力,其實就是你的氣的來源。所以,你要把你的內臟保養到都運作得很好、很調和,這樣才會有「氣」,元氣才會出來,調和的內臟是氣的肥料。
聽過傳聞說有人練內功練得太急哦,結果練到整個人面黃肌瘦,骨髓都抽乾掉。因為他內臟還沒有練到可以生氣的地步,他就強迫讓自己有氣,那種氣會把內臟都吃掉。也就是說,你內臟必需練成有「少火」的內臟,才能夠拿去練氣。
基本的保養守則就是:你要內臟的功能都很旺,可是不可以燃燒過頭到上火。
像「壯火食氣」,一個人長口瘡痛得要命,上火,你說那個人的精神會很旺嗎?不會的,口乾舌燥牙齦腫嘴巴破,人會覺得很沒有精神。因為光是這樣上火,就會把你的元氣耗掉了。
那再來它說「陰在内,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它說,陰跟陽這個東西,在一個正常的人體內,其實是「陰陽互根」,什麼叫做陰陽互根?就是你有一具物質的肉身,你的靈魂,才能藉著這個肉身產生現象。否則就像很多鬼片一樣,男主角跟他女朋友擁抱,她女朋友感覺不到,因為他已經沒有肉身了嘛。所以呢,一定要有這個肉身當作你這條靈魂固定的所在。但是呢,你也要有這個動力,你的肉身才夠做出行為,不然就是屍體。靈魂固定在肉身上面就是「陰在内,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的一個面向。這是一個普徧化的通則,你可以說它是一具人體和一條靈魂的關係,也可以說是一點能量與一個細胞的關係,它是普徧性的哦,所以從大到小,自己可以推演,我就不必把所有的例子都舉完了。
然後呢,它說「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這裡的陰陽對舉,它又拿「形」跟「精」來對舉,形跟精來對舉的時候,形比較偏陽,精比較偏陰──形是我們的肉身「看起來的樣子」,長得高不高、有沒有精神之類的;精是肉身裡面儲存的那些更深一層的營養。
那它就說,如果你形不足:長得不壯、黃皮寡瘦、人沒有力氣,就要多吃補氣藥,多吃補氣藥才能夠開胃開飯,才能夠健壯起來。那如果有一個人他的精不足呢?這裡的精不足比較是說五臟裡面的營養都不夠,那要吃什麼?要補之以味,就是比較滋「陰」的食物。
比如說,中國人認為羊肉比較補,因為羊肉吃起來有味道比較重──當然羊肉也有「氣」(聞起來的氣味)──所以陰陽兩方都很夠,所以中國人就會覺得吃羊肉比吃牛肉補,會有這種觀念存在。而實際在臨床,的確是吃羊肉比較補。
所以我們在有些時候要挑聞起來芳香的東西吃,有些時候要挑吃起來有味道的東西吃,看身體的需要。
前面說的只是一個大原則,關於日常中怎麼用,還有很多空白地帶。不過,像我們前面已經教了一個生脈散了,我們之後還會再教一些方劑,隨著方劑的推演,我們會越來越熟悉它講的這些道理,等到以後多學了很多方劑,我這個地方亂七八糟講的東西你們再回頭看,就會覺得比較了解它了。

現在我們再岔題講一點本草的理論哦:藥物的陰陽。一味藥怎麼分陰陽啊?我上次也講過一點:凡是這味藥是中國人所謂的「滋陰藥」的時候,你送去做科學的檢驗,一定可以找得到它的「有效成分」,滋陰藥,例如「地黃」,為什麼可以那麼補血?因為地黃含有大量的鐵質還有什麼的啊;或者你說什麼吃大魚大肉可以補陰?因為它有很多蛋白質啊;山藥有女性荷爾蒙、甘草近似類固醇……都有成分可以講。因為「陰」就是「物質成分」嘛。那,「測不出來」的是什麼呢?就是「陽」的部份:這個藥到底有多補氣?吃了以後會增進幾年功力?那這怎麼能從成分裡面測出來?不要說測不出來那個成分了,連幾年功力是什麼東西都不知道啊!武俠小說中的天山雪蓮說不定什麼成分都沒有,就是會增加三十年功力,那也沒有辦法啊,對不對?
就是因為陽的部份是如此的曖昧,所以我們用成分去看一味藥就會不準。比如說中國人最代表性的美容藥是「白芷」,敷了臉會白。可是白芷的化學成分,驗出來都是會促進黑色素生成的成分,所以僅看驗出來的成分,你就會覺得中國人拿它來美白是一種不符合事實的迷信。可是它真的有效啊!中國人的一些最代表性的美容藥,都是疏通臉部經絡的藥,白芷、白附子是通足陽明胃經的藥,藁本是通足太陽膀胱經的藥,如果以治病而論,它們是頭痛藥、是治療臉部中風的藥。但也因為它們能疏通臉部的經絡,所以可以讓人的臉部恢復活性、容光煥發。而這些,都是它們「陽」的部分,從化學成分是驗不出來的。而前面也說了,這個世界是一個陽占到百分之九十六而陰占到僅百分之四的宇宙,你不能僅以那百分之四來斷定一切。
說個最白痴的例子:你不要說人就是人啊,人也分成活得很快樂的人和活得很痛苦的人,這兩種人,你跟他相處起來的感覺,怎麼會一樣!那,食物、藥物,也是這樣啊。
學了中醫,就會覺得只以成分論是非的思考好薄弱哦,因為不是這樣的,實際的人生體驗會讓我們知道不是這樣的。
就像永和豆漿很有名,住在那裡的人就曾傳出這樣的話:「奇怪?十幾年前,晚上熬夜弄到很累,來一碗豆漿就覺得整個人很舒服、復活了。現在的豆漿,怎麼吃都沒有那個效果。」那你說現在的豆漿偷工減料嗎,黃豆放少了嗎?並不會。那比較是因為現在的黃豆是基因改造的,一年長很多次,成分都還有,成分上沒有問題,可是它就是沒有辦法蘊足一年春夏秋冬的氣。可是如果在健康食品店買到非基因改造的豆漿粉沖來喝,就會有十幾年前永和豆漿的效果。
那像大陸那邊的郝萬山教授也說,從前的附子,能夠在冰天雪地裡開花,有一股陽氣穩固它的能量,吃了很補。後來人工種植的附子,種到第三代,從前吃了說會補到七孔流血暴斃的大熱藥,現在的附子農煮了當洋芋在吃──當它失去了那個生長環境、生長週期,它的藥性就已經不一樣了。
用有效成分來看這些東西,到底準不準哪?就像是有兩種水果是蠻傷身的啦,一種是蘋果,一種是草莓。它們的成分都很營養、都很好啊,可是它們是一種沒有子房、直接從花托長成水果的東西,所以它在生長過程裡面,就是缺了一段氣。而少了那些氣,就會變成:你吃它的時候,你吃蘋果一口,蘋果也吃你一口──它會吃掉你的功力。中國歷代本草書,你去查蘋果(林檎),就會發現:再也沒有水果比它更壞了,久服會「束百脈」、「細百脈」、「閉百脈」,一身功力盡失,簡直就是武俠小說中的「十香軟筋散」,難怪西洋人的聖經裡面說太古不死人亞當、夏娃吃了這玩藝兒就變成會老會死了。可是它成分上一點問題都沒有,好得不得了啊!那,這要怎麼檢證?就是,你們都去吃一年蘋果,然後再去把脈,就會發現:怎麼脈弱了那麼多!嬰兒時代被長期餵過蘋果泥的人,二十八歲都還把得出來這個人的脈特別細弱。
就像這樣,很多東西沒辦法用化學成分論是非,因為很多對身體很有破壞力的東西,化學成分都是非常健康的。


發表於 2006/11/21 01:01 PM
发表于 2006/11/22 23:05:30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王海峰 at 2006/9/1 11:04:
"鼻鸣"辩

沙丘沙


《伤寒论》桂枝汤证有鼻鸣一症,〈〈伤寒论讲义〉〉五版教材将鼻鸣释为鼻塞。并进一步指出:“病人鼻塞,呼吸气粗而似鸣”。临症即久,对鼻鸣的理解,不敢苟同〈〈讲义〉〉。 ...



       王海峰先生转帖的许多帖子都很有质量,本人读后获益良多,在此表示感谢,只是48楼的帖子不敢苟同,想和大家再讨论一下.
       赵洪钧不知是谁,但他对桂枝汤的认识我觉得很有见地,看医案,桂枝汤被大量应用在补中补虚方面,反而治疗发热的表症极为少见(麻黄汤就很多),到是治疗自汗一类的不发热的表症居多,依据大多是桂枝症里有自汗一条,而且自汗属营卫不和,桂枝汤能调和营卫.
       平时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伤风感冒,打喷嚏、流鼻涕,但不太发烧的症状,这种伤风感冒用经方治疗很少见,大多因为病轻被西医和温病时方治疗了,论坛好像提倡用麻附细汤治疗,我感觉好像有些大炮打蚊子,听说病是能治好,但副作用也挺大, 这种症状是否就是桂枝汤症所说的鼻鸣呢?假如是,能否用但见一症便是的思路运用桂枝汤进行治疗呢?如果成功,无疑能为经方的推广使用起到极大的作用.
 楼主| 发表于 2006/12/7 15: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药药理学应说清中医特色
      ——评新世纪《中药药理学》
        赵洪钧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白伏村,054700)


新世纪《中药药理学》教材(下文简称“新世纪”)编者非常谦虚,希望就其中的问题提出批评[1]。读过之后,确实自觉有些别人没有说过的话要说。于是不揣寡陋,先不说该教材的优点,单就不尽人意处提出一些粗浅的见解,供“新世纪”编者和读者参考。
此文要表达的中心意思就是题目所说:中药药理学应说清中医特色。换言之,如果现代中药药理不能满意地解释传统用法,作为中医药专业教材,缺点就比较大。
“新世纪”就有不少此类缺点。
编者也自觉有不满意之处。
如说:“传统理论认为,大多数辛温解表药具有较强的发汗作用,但除麻黄、桂枝、生姜等被证实有促进汗腺分泌或扩张血管促进发汗之外,其它解表药则未(或尚未)被证实有促进汗腺分泌作用。”[2]
不过,这样提出问题,说明编者对辛温药和发汗法的传统认识和现代理解都不准确。说“大多数辛温解表药具有较强的发汗作用”,没有充分的文献依据。扩张血管未必促发汗。把发汗理解为药物促进汗腺分泌,尤其不妥。有关浅见,下文会提到。
实际上,“新世纪”的缺点远不止对辛温药和发汗法认识不请,也远不限于解表药。所以,尽管教材对每一味药都先列出“与功效主治相关的药理作用”,却不等于说清了传统用法——尤其某些特色用法,使用的是什么药理作用。
由于编者已经隐约意识到解表药的问题,全面指出并说清“新世纪”各方面缺点,又远非一篇文章能够容纳,本文先就麻黄、桂枝和柴胡三味药,简略地谈谈具体看法,以后再看情况指出某些其它类似不足。
1 关于麻黄
麻黄药理研究是上个世纪20年代,陈克恢氏所作的极有成就的工作。[3]自纯西医角度看,他给后人留下的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很少。可以说,至今为止,麻黄仍然是研究最彻底的中药。然而,陈氏出身化学和生物学家,他未能满意地解释中医使用麻黄发汗,通过何种麻黄药效,是可以理解的。问题是,“新世纪”仍然说不清中医的这种特色用法,甚至使麻黄药理更加复杂化,就值得深思了。主要问题有四:
一是关于发汗;二是关于解热;三是关于抗病原微生物;四是如何理解麻黄有那么多作用。
以下逐一说明浅见。
1.1 关于麻黄发汗
这个问题的关键是:《本经》明言麻黄“发表出汗”,历代本草对此无异说。最为人熟知的发汗经方是麻黄汤。此方只有四味药。甘草、杏仁不可能发汗。桂枝暂且不论。作为君药的麻黄应该能够发汗。然而“新世纪”说:“麻黄发汗作用机制尚不清楚”。[4]于是,无法解释为什么麻黄汤发汗。
看来,尽管发汗是人人都有过的切身经验,多数人也有一定的观察常识,说清发汗法治热病的医理却不容易。这也许是为什么药理专家至今闹不清麻黄发汗的作用机制。
笔者以为,麻黄确实能发汗,而且是唯一发汗力强的辛温药。不过,它的发汗作用不是直接的,更不是直接促进汗腺分泌。
麻黄到底怎样发汗呢?
为了让非药理专家也便于理解拙见,有必要结合麻黄发汗,较全面地说一下关于发汗的理论问题。
旧作《伤寒论新解》,第三章、第二节“麻黄汤新解”,[5]对有关理论问题曾作了比较详细的说明。下面以简明问答方式,扼要说一下拙见,并结合中西医有关药理和热病临床,说明“新世纪”的缺憾。
1.1.1 问:什么叫发汗?它的生理意义是什么?它对热病有何意义?
答:作为一种疗法,发汗指通过某种方法,使无汗的病人在较短的时间内出汗,而且出汗较多。中西医都曾经使用过物理方法发汗,本文不讨论。有的生理书上,把正常人出汗也叫做发汗,不大准确。但是,无论生理状态的出汗,还是病理情况下的自行发汗和用药发汗,都关乎体温调节。它是人体快速散热的主要手段。除了体质性局部多汗(汗脚等)、休克时的大汗淋漓和精神性出汗(如严重疼痛或恐惧时),出汗都是人体为了快速散热。所以,它必然和热病关系密切。患热病时,出汗的状态关乎病情判断和治疗原则。始终无汗,热病必然难愈。出汗过多,常使病情复杂。热病初起,是否有汗,尤其重要。中西医处理热病初起,都常设法促使汗出。中医称之为“发汗法”或“汗法”。汗法是中医治病八法之首。
不过,需要牢记,尽管发汗的结果是散热而降低体温,麻黄发汗却不是为了解热。热病初起,也不是见发热就应该发汗。
1.1.2 问:发汗都是药物所致吗?恰当发汗,热病就能痊愈吗?
答:显然不是。比如,正常人处在高温环境或强力劳动时,一般要出汗而且较多。治热病时,中西医也都用过烤火和热浴发汗。热病初起,不用任何药物,是否也会自行发汗(有汗而且相当多),大概是多数人都清楚的。恰当发汗,不一定病愈,但大都能缓解痛苦。
1.1.3 问:现代人发热似乎都要用药,可否举一个热病不用药而出大汗的典型例子呢?
答:最典型的例子是疟疾。患者一旦恶寒,立即无汗、蜷缩、毫毛毕直并寒战,体温迅速上升。大约40分钟之后,患者转而恶热。这标志着体温升至顶点,随即是大汗出。其它热病,不这样典型,但是,从恶寒到恶热,进而出汗的原理一致。如果没有切身体会,又没有临床经验,不大熟悉疟疾,请自己看看书。
1.1.4 问:热病表证都类似疟疾吗?
答:只有典型表实证(即表寒实证)类似疟疾。恶寒、无汗、蜷缩、毫毛毕直,是典型表实证必有的,也有的有寒战。这时体温正在上升,多数情况下,不用药也会转而恶热,随即出汗,只是恶寒阶段一般远比典型疟疾长。
1.1.5 问:只有表寒实证才需要发汗吗?麻黄汤怎样发汗呢?
答:是的,只有表寒实证才能发汗。发汗属于攻邪法,表寒虚证不能用此种攻邪法治疗。关于麻黄汤发汗的详细拙见,并请参看旧作“麻黄汤新解”。
  简单说来,麻黄汤发汗,并非其药效像解热镇痛西药那样,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更不是直接促进汗液分泌。相反,其主要有效成分麻黄碱,有轻微抑制汗腺分泌的作用。但是,麻黄碱的拟肾上腺素作用加速产热过程,从而使体温迅速达到顶点——比不用麻黄应稍高。这时,体温调节的散热中枢兴奋(不是麻黄所致),故汗出且较多。口服麻黄碱或麻黄煎剂,其药动过程大致与表实证发热过程相对应。简言之,麻黄汤发汗,是它的拟肾上腺素作用,激化或强化表实证的急性发热过程的结果。
  再强调一下,麻黄发汗不是直接的。如果麻黄能直接发汗,使用麻黄后,应该立即出汗。出汗最多的阶段,应该在麻黄有效成分在血液中的浓度最高的时候。实际上不是这样。
  1.1.6 问:西医生理和药理说:肾上腺髓质激素的作用是使人体适应应激状态。表实证用麻黄这种拟肾上腺素药,莫非是让人体处于应激状态吗?
  答:据我看,是的。比如,上面所举的疟疾寒战期的一系列表现,就酷似人体遇见外部环境紧急事件时的反应。这是由于大量致热原突然进入血液,人体必须紧急适应。因为典型疟疾应激反应已经很强,故麻黄不适用于治疗疟疾(本经说可以治温疟,说明曾经用过,但疗效不好或多意外,后世不再用)。表实证的反应,接近应激状态。这时用麻黄强化应激状态,就有利于病愈。其前提是,人体必须有足够的物质基础,器官功能足以耐受这种激化。此即中医所谓正气充实或未衰。表实证正是这样。
  1.1.7 问:西医有发汗疗法吗?
  和中医一样,近代以前的西医曾经使用过物理发汗疗法。自从解热镇痛药发明后,一般不再使用物理疗法。使用解热镇痛药,西医不叫发汗法,但用而有效,也常见大汗,称之为发汗法亦无不可。此类药物,也有轻微的加速产热作用。但其发汗解热机理,还是不同于麻黄汤。笔者不尽赞同解热西药的理论假说,但不宜在此讲。
1.1.8 问:按以上所说,发汗只是为了快速散热而降低体温,麻黄或麻黄汤等为什么能治好热病呢?
答:麻黄的直接作用不是发汗,也不是解热,按中医理论是为了驱寒,更不是为了解热。它为什么能促进病愈,上文已有部分说明。其余机理,见下文。
1.1.9 问:汗液不是汗腺分泌的吗?为什么麻黄发汗不是促进汗腺分泌呢?
答:毫无疑问,汗是汗腺分泌的。但是,这不等于麻黄发汗是药物直接促进汗腺分泌。有关机理,上文已经交代。其中提到,麻黄不但不能直接促进汗腺分泌,它的主要成分麻黄碱反而能轻微抑制汗腺分泌。真正直接促进汗腺分泌的药物,在西药是多数拟胆碱药。它们是不能用于治疗表证的。道理也许不必再讲了。
至此,关于发汗和麻黄如何发汗基本说清楚了。
不过,显然有必要说一下,是否辛温药大多有较强的发汗作用。
旧作中曾经指出,按仲景原意,只能把麻黄汤、大青龙汤和葛根汤看作发汗方。这三个方子,都含有麻黄而且用量较大。据此,只能说麻黄发汗作用强。特别是,大青龙汤有“发之”之说。[6]此方用麻黄六两,用量是麻黄汤的2倍,故“发汗”法更是只限于重用麻黄的方子。中药教材也只说麻黄发汗力强,没有说还有比较强的。遍查历代本草,也没有此说。故“新世纪”说“大多数辛温药具有较强的发汗作用”,不知何所据。
  1.1.10 问:如此说来,麻黄发汗,就是麻黄碱的拟肾上腺素作用,促进快速产热的结果吗?
  答:按照拙见,至少主要靠这种作用。
鉴于近现代中药研究,至今说不清麻黄如何发汗,有必要顺便讨论一下“新世纪”和中药学的有关见解。
2002年版《中药学》教材说,麻黄发汗是其中挥发油的作用[7]。此前各版,也多有此说。这大概是由于不能说明麻黄的主要有效成分L-麻黄碱(占麻黄总生物碱的80%以上)怎样发汗,就找其它成分说明。其实,麻黄中挥发油含量很少,而麻黄素适可略抑制汗腺分泌。这且不说。《伤寒论》讲麻黄汤煎法,要先煎麻黄(含麻黄的经方均先煎麻黄),而且要“去上沫”并煎较长时间。这样的煎法,不是挥发油更少了吗?
“新世纪”采用了近代研究说法。说:“麻黄水煎剂、水提取物、甲基麻黄碱和挥发油都有发汗作用”,[8]却说不清为什么。于是,为什么表实证用麻黄汤发汗就更加说不清楚。
如果认为,麻黄发汗的上述拙见有理有据,这个80多年说不清的问题就基本上解决了。
1.1.11 问:近代生药学家曾经说,麻黄素发汗需达到中毒剂量。麻黄汤中的麻黄不应该达到中毒剂量,似乎不能发汗。这个问题该如何解释呢?
答:麻黄碱中毒,确实会出现大汗并伴有高热等。解放后亦有报道。[9]不过,据此说治疗量的麻黄不能发汗,是脱离热病临床看问题。表实证患者用麻黄,与非热病患者误用大剂量麻黄碱的前提不同,目的不同。用动物实验结果,反证治疗量麻黄不能发汗,尤其不妥。上文已经说明,麻黄治表实如何发汗,按说问题已经解决了。如果坚持以实验为依据,那么,古今人已经作过无数次的人体直接试验,证实麻黄确可加速表实证发汗,应该比动物实验更可靠。如果还认为麻黄碱必须达到中毒量才能发汗,只能说持此论者缺乏临床经验,不懂中医,故摆脱不了西医药理学和治疗学的思维定势。这在近代纯西医药理学家,不很奇怪。现在还这样看问题,就有些不可理喻了。
  看来,发扬中医特色,不仅要精通中西医理论,还要有足够的临床经验。否则,即便像麻黄研究这么彻底,仍然不足以解释有关方法。
  总之,麻黄并无直接发汗作用。麻黄汤治表实,是促进正邪斗争,加快产热过程,最后机体为快速散热而出汗。这一过程,以大量、快速消耗正气为代价。这样我们才能明白,为什么表虚证不宜用麻黄汤,桂枝麻黄各半汤证等非典型表实证均用极小量麻黄。
  拙见充分借鉴了麻黄实验药理研究结论,而且没有发现前人未知的药理作用。但是,不了解中西医发汗的理论和临床实践,不能对麻黄汤临床应用做出现代解释。笔者认为,上述解释没有漏洞,也毫无强词夺理之处。
  1.2 关于麻黄解热
  近代研究似乎没有提及麻黄的解热作用,至今西医也从没有这样用过。为什么会有麻黄解热之说呢?这大约是照搬西医解热药理的结果。解热镇痛西药是在发汗的同时解热。于是,人们猜测,麻黄既然能发汗,也应该能解热,并且通过动物模型实验证实(模型之不当,从略)。于是,有关理论愈理愈乱。
  其实,如上文所说,使用麻黄之初,不但不能发汗解热,反而加速体温升高。即便正常人,服用治疗量的麻黄或麻黄素,体温也应该略见升高。表实证用麻黄汤,首先是快速升高体温。表虚证忌用麻黄,如果误用,也应该体温升高,但是常出现过汗等危重情况。
  或问:为什么恰当使用麻黄汤等,有时可以一汗而热退,不再反复呢?
  答:上文已经说明,麻黄的直接作用不是发汗,也不是解热,按中医理论是为了驱寒,更不是为了解热。服用麻黄汤后的出汗,不是此方可以改变体温调定点或兴奋散热中枢,而是体温快速达到顶点,于是散热中枢兴奋而出汗。人体快速散热的主要方式就是出汗,通过汗液蒸发带走热量,于是体温下降。所以,发汗后虽有不同程度的热退,却不是麻黄的直接作用。麻黄真的能直接解热,西医早就这样用了。
或许有必要说明,人体加速散热的另一种方式是皮肤血管扩张。故无论是否用药,凡热病初起急性发热,出汗前必见面色发红。若面色苍白而汗出不止,就是将要虚脱,即中医所谓过汗伤阳或虽非过汗而有严重表虚,这时要用桂枝加附子汤。
需要顺便指出的是,麻黄碱有收缩皮肤血管的作用。故至少服用麻黄之初,是不利于解热的。
  故恰当使用麻黄汤,一汗而愈,是因为这种表面看来的发汗法,还暗含着其它作用,使热病在表证期结束病程。
  或问:所谓暗含的作用,是指促进产热,体温升高,进而发汗,就能消灭病原体吗?
答:产热进而发汗本身不能直接消灭病原体。但须知,发热只是最容易发现的,正邪斗争或机体抗病反应的宏观表现或表面现象。发热的背后,是直观看不到的免疫机能活跃。热病早期,体温与免疫机能高低大体对应。加速产热因而体温升高的背后,是强化免疫机能。麻黄汤就是调动人体抗病机能,促使病愈的。
总之,麻黄发汗是因为它促进机体产热。一旦机体感到热量过多了——迅速产热使体温达到顶点,人体转而恶热,于是散热中枢兴奋而出汗。古人只能看到它的发汗结果,不能说清中间过程,就说麻黄发汗。古人也企图说明麻黄可以直接发汗,猜测性假说有开腠理、解肌、开鬼门等。开鬼门略同促进汗腺分泌。现代研究证明,麻黄适有轻微抑制汗腺分泌的作用,它还收缩皮肤血管,故不能开鬼门、开腠理、解肌。
  不过,即便典型表实,也不一定用麻黄汤一汗即愈。如果没有一汗而愈,这种大量快速消耗正气的治法就不能再用。即使仍有表证或高热,也不能再按表实治。故桂枝汤可以反复使用多次,麻黄汤却不能一用再用。由此可知,麻黄和麻黄汤治热病的目的和药动过程都不是直接解热。
  又,临床经验不足者,往往认为病愈或症状缓解只是药物的作用。其实大谬。这也是不能理解麻黄发汗和误说麻黄解热的重要原因。任何药物,只是协助机体抗病。若机体完全失去抗病能力,什么药物也没有用。
  以表实证而言,并非必须服药才能发汗。不服药的自然病程发汗,只是体温升高慢一些,发汗出现得晚一些,发汗可能较少。麻黄汤不过是强化或激化这一过程而已。
1.3 关于麻黄抗病原微生物
强调麻黄的抗微生物作用,也是企图完全用西医药理解释中药。人们想象:外感病既然是微生物所致,麻黄汤治外感初起,很可能有较强的抗病原微生物的作用。于是多方设法寻找实验依据。但是,有关研究不可能证明,麻黄汤那样的麻黄剂量,在活体内达到的各种药理成分浓度,在试管内会有西药抗菌素或清热解毒中药,那样明显的抗微生物作用。“新世纪”只提到麻黄挥发油的此种作用,尤其不足以解释传统用法。
有的研究证明:麻黄汤浓度为1000μg/1ml时,呼吸道合胞体病毒的噬菌体噬斑数减少到50%以下。[10]且不说其可重复性如何。需指出,这是0.1%的浓度,相当于多大剂量在活体内达到的浓度呢?
假如,2—10g麻黄煎剂口服,在人体内达到的有效成分最高浓度,体外实验具有比较强的抗病原微生物作用,拙论即自动全部推翻。
其实,强调麻黄的体外抗微生物作用,反而更难理解其用法。
如上所说,麻黄汤发汗治热病只能用一次。如果中医利用的是它的直接抗微生物作用,就应该多次使用,而且不仅适用于表实证。
  1.4 麻黄为什么有那么多作用
“新世纪”,列述了麻黄的9种作用,分别用不同的机理来解释,结果弄得非常混乱。先生这样讲,学生怎么能够听明白呢!
其实,包括抗病原微生物作用,教材中所列都是麻黄碱的拟肾上腺素作用。所谓抗微生物作用,首先应该用麻黄促进产热并调动机体免疫能力来解释。
什么叫麻黄碱拟肾上腺素作用呢?就是麻黄碱类似肾上腺髓质激素——特别是副肾素的作用。副肾素有哪些作用?肾上腺素能神经兴奋会作用于哪些系统和器官,出现什么反应?详说请查西医生理和药理书。
简略说来,副肾素的作用,正如常人遇见特别紧急情况时的一系列表现。副肾素的生理作用就是使人体具备这种“应激”能力。如果读者曾经仔细观察过,临床使用副肾素时(最多用于治疗严重支气管哮喘)的表现,就知道此药的一系列作用了。
麻黄素分子结构酷似副肾素,药理作用也酷似副肾素,只是比较温和、持久。所以,麻黄平喘(暗含镇咳但作用必然不强)、强心、利尿、加速心跳、升高血压、收缩血管(暗含抗炎、抗过敏)和中枢兴奋作用都是拟肾上腺素作用所致。有的壮阳药含麻黄素,它还是运动员禁用药物,就是因为它强化机体应激能力的缘故。
看来,不少人没有弄清什么叫拟肾上腺素作用。比如,所谓麻黄碱抑制肠平滑肌收缩,[11]就是拟肾上腺素作用必然伴有的现象。离体肠管同样受神经介质作用,肾上腺素对抗乙酰胆碱是已知的。特别列出这种作用,读者必然感到无所适从。
在此必须指出,只有用麻黄发汗治表实时,是充分利用了它的全部药理作用。此外,大多利用它的一种作用,其它作用就成了副作用。故使用麻黄时,必须弄清虚实、全面考虑。比如,小青龙汤,见喘要去麻黄,就是顾忌喘家正夺。今日虽然不必完全尊经,却不可完全按西医理解,见喘即用麻黄。外感痰喘或老慢支,不能耐受麻黄者,并不少见。
可见,治表实用麻黄,是最有特色的中医用法。纯西医很难理解这种“煽风点火”或“推波助澜”的外感初起治法。后世医家,顾忌麻黄桂枝有汗无汗、表虚表实之戒难于掌握,创制了其它辛温解表方剂。这些方子不但不含麻黄,大多也不含桂枝,发汗作用远不如麻黄汤。局方虽重辛温,用量多小。据笔者的理解和经验,不含麻黄的方子中,只有至今常用的藿香正气水(含有较高浓度的酒精等),略有麻黄汤意,正夺明显时,当慎用。此方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方剂学每归入祛湿剂,显然也适于解表。
总之,包括所谓抗病原微生物作用,教材所列都是拟肾上腺作用。中医用麻黄治外感初起,并非因为它具有较强的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否则,此方就也适用于里热虚证,西医也该用它的此种作用了。
也许应该顺便指出,中医治阴疽的阳和汤也用麻黄。所用药理,略同治疗表实证。《本草纲目》中附有几个类似方剂。详说从略。
值得称道的是,虽然“新世纪”在解表药概述中提及此类药物的镇痛、镇静作用[12],表5—1[13]也注明麻黄的镇痛作用,麻黄正文中,却没有说它有镇痛作用。这是不盲从某些“实验”结果的明智之举。伤寒初起,表实证的头痛、身痛、骨节烦痛最严重。如果照搬西医解热镇痛药理,必然认为麻黄更应该镇痛。
2 关于桂枝
桂枝汤是中医第一方,在仲景书,也是治表证的。不过,尽管麻黄汤、桂枝汤两方都有桂枝,桂枝汤却是另一种最有中医特色的,治疗伤寒初起的方法。所以,若按照纯西医思路,像研究麻黄那样研究作为君药的桂枝,必然会更加误入歧途。“新世纪”就是按照麻黄思路讲桂枝药理的。故先说思路问题。
2.1 纯西医思路不可取
“新世纪”讲桂枝药理,首重发汗、解热,遵循的还是西医思路。
其中说:“桂枝促发汗、解热、镇痛、抗炎、抗过敏、抗病原微生物等作用,是其发汗解肌功效的药理学基础,而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是其温通经脉功效的体现。桂枝主要有效成分是挥发油。”[14]
自西医看来,这种解释天衣无缝。自中医看来,则漏洞很多。
关键是,以麻黄为君的麻黄汤治表实,以桂枝汤为君的桂枝汤治表虚。表实证应该发汗,表虚证禁忌发汗。于是,说桂枝促进发汗,立即陷于矛盾境地。
不少人会说:《伤寒论》不是明言桂枝汤发汗吗?为什么不能说桂枝促发汗呢?实际上,《伤寒论》对此方功用的说法有9种之多,却没有一种能解通它治表虚。发汗说尤其自相矛盾。
比如若问:桂枝汤证本来有汗,甚或汗多,为什么还要用桂枝促发汗呢?我们大概无话可说。
若再问:如此说来,桂枝不是完全可以治疗一切外感,或感染性疾病了吗?中医何必使用那么多复方治外感初起呢?为什么治表实不以它为君,治表虚时又要配伍芍药、生姜、大枣和甘草呢?为什么桂枝汤倍芍药、加胶饴竟称建中汤呢?为什么汗漏不止还要用桂枝(桂枝加附子汤)呢?(按:桂枝加附子汤治汗漏不止是几乎必效的)
特别是最后这一问,按教材所说的桂枝药理根本无法回答?
不少人可能说:复方中用桂枝,不能和单味桂枝相提并论。
那么再问:为什么“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15]还要用桂枝加甘草汤呢?此方只两味,桂枝用四两,比桂枝汤用量还大。总不能说桂枝一加甘草,药理就大变了吧?据此,只能说桂枝是能止汗的,是能补益的。(按:此方也是几乎必效的)
不少人也许觉得从未听说过仲景还有这样的用法。实际上,中医出身的教授们都学过此条。但是,思维定势会使人视而不见,充耳不闻。这并不是很奇怪的事。
于是桂枝药理研究思路,一开始就是错误的。中药药理学是总结近代以来的研究结果而成,必然说不清中医使用桂枝的特色。
那么改变思路,证实目前流行的中医成说,就没问题了吗?答案是,也不行,因为有关成说错误很多。
2.2 中医成说有误
桂枝药理研究误入歧途,不能全怪药理学家。误说桂枝汤和桂枝功用的,首先是方剂和中药学——自然包括伤寒学。方剂教材说,桂枝汤的功用是“解肌祛风,调和营卫”。自从第一版教材至今,只有2002年版改为“解肌发表,调和营卫”[16]。实则越改越不对。早期中药教材说,桂枝的功效是“发汗解表,温经通阳”。[17]2002年版《中药学》改为“发汗解肌,温经通脉,助阳化气”[18],等于没有改。药理研究和中药药理教材很难不受其影响。
笔者认为,方剂和中药的说法基本上是错误的。
总之,受西医束缚,按照麻黄思路研究桂枝固然不可取。按中医成说证实桂枝发汗、解热等功效也必然自相矛盾。
按说,上文已经说明,只有重用麻黄的方子才属于发汗法。表虚证禁忌发汗,不应该强调桂枝的发汗作用。问题算是基本上解决了。即桂枝汤法不属于发汗法,研究桂枝不应该首重发汗、解热等。
不过,积久之观念一般根深蒂固。加之学术之外的原因,常常使一些人坚持成见,错误认识就很难改变。积久之观念必然居于主导地位。药理学家处在这样的环境中,一般又不大熟悉伤寒学和热病临床。让他们摆脱旧说,接受新说不是很容易。笔者不得不先就桂枝汤多说几句。
2.3 从桂枝汤说起
到底怎样看桂枝的药理呢?这要从桂枝汤功用说起。
旧作《伤寒论新解》第三章,第一节[19]曾经花了很大篇幅新解桂枝汤,自信纠正了很多传统误说。拙见不仅早有同调,而且近来渐有影响。有关要点如下:
2.3.1 《伤寒论》关于桂枝汤功用的解法最乱。计有发汗、解肌、解外、解表、调和营卫、救邪风、和解等9说。其中以发汗说条文最多。
2.3.2 桂枝汤证本来有汗甚或汗多,宋代人已经认识到此证属表虚。有汗或汗多不应再发汗,表虚更应忌发汗。故发汗说解不通桂枝汤。
2.3.3 解肌与发汗同义,自然也解不通桂枝汤。
2.3.4 解表、解外同义,但不涉及具体功用。即没有说如何解表、解外,不足以解释此方功用。
2.3.5 调和营卫之说,略同调和气血,过于宽泛,也不足以解释此方功用。
2.3.6 救邪风说是祛风说的依据,是针对病因的,但不能说中风即致表虚,因为判断虚证以正气为准,故也解不通。
2.3.7 桂枝汤很接近小建中汤,故拙论以补中而固表解此方。
2.3.8 《本经》无一字言及桂枝发汗、解肌,而有补中益气之说。拙论更有了经典依据。
2.3.9 按拙见可以解通桂枝汤类方,否则,桂枝汤类都解不通。
以上要点,将旧作概括无遗。但详细了解拙见最好还是读一下旧作。
总之,拙见以为,桂枝汤“解肌祛风,调和营卫”的成说不可取。改为“解肌发表,调和营卫”,尤其不可取。其实,按照中医理论,本来不应该这样说桂枝汤功用。桂枝汤证本来是表虚,怎么可以再解肌发表呢?这不是无视虚虚之戒吗?简言之,桂枝汤是以温补为用的。这是中医治外感最有特色的治法。后世补中益气、甘温除热的方法就源于桂枝汤。
值得指出的是,拙见在古人那里也有同调。
徐大椿《伤寒类方》就说:桂枝本不能发汗,故须助以热粥。
如果说,徐氏所说桂枝指桂枝汤,请看尤在泾的说法。
他说:“后人不能尽桂枝之用,而求之人参归地之属,立意则同,而用药悬殊矣。”[20]显然,尤氏以为,单味桂枝主温补无疑。尤氏之书是很有名的,我们的方剂和伤寒学家却不得其要。
元代的王好古更是和笔者一样,看出了桂枝发汗之说不妥。
他说:“桂枝甘草汤,此又用桂枝闭汗也。……桂枝汤下发汗字,当认作出字,汗自然发出,非若麻黄能开腠理,发出其汗也。”[21]看来,王氏也不认为桂枝的功效是发汗。
可惜,伤寒学发展近2千年,解放后整理50多年,关于桂枝汤和桂枝的认识仍死守成无己之说,反而不如元明清代学者的见解进步。
2.4 参考桂枝汤类方研究桂枝
单据关于桂枝汤的浅见,还不能肯定单味桂枝的功效就是补中益气(暗含温法)。但是,不采用此说,桂枝汤类方都解不通,拙见就值得重视了。按归纳法原理,桂枝汤类方,不采用温补之说都解不通,只能得出桂枝主温补的结论。比如,发汗过多,心慌不稳的那一条(64条),用桂枝甘草两味治疗,用中药学的“发汗解表,温经通阳”完全解不通,按拙见就解得很通。据此,说桂枝的功效是“补中益气”,毫不勉强。何况《本经》确有此说呢!再如,若桂枝之用为了发汗、解热,本来有汗的桂枝证,服桂枝汤之后何必温覆、啜热粥而仅求微似有汗呢!
又,除芍药外,桂枝汤是由食品大枣和调味品桂枝、生姜、甘草组成的,真正的全方还要加上热稀粥。显然这是病人需要营养,需要热量。营养和热量主要从热稀粥来。作为调味品的桂枝主要是促进消化吸收。通俗地讲补中益气,不过如此。桂枝增加热量,不是快速产热,而是通过促进消化吸收,增加产热的物质基础,因而,不是使体温快速升至顶点而发汗。
  2.5 如何看“新世纪”所列桂枝药理
  细看一下“新世纪”所列药理,便会发现,不但多有自相矛盾,而且至少发汗和解热不是编者自信无疑的。(本标题引文俱见“新世纪”30—31页,不再出注)
  比如,桂枝促发汗竟成了“扩张血管促发汗”,莫非生理书上有此说吗?其实,即便桂枝真能扩张皮肤血管,也不一定促发汗。西药阿托品就扩张皮肤血管,却明显止汗。反之,麻黄能收缩皮肤血管,发汗作用却最强。
又说:“桂枝单独应用发汗作用弱,若与麻黄伍用,则发汗力增强”,联系讲麻黄发汗时也说,伍用桂枝后发汗作用明显增强。那么,麻黄发汗作用也不强了吗?如果麻黄发汗作用强,桂枝伍用麻黄则发汗力增强,就能说明桂枝本身发汗作用增强了吗?初学者大概很难理解编者想说清什么。在下的理解是:只能说麻黄发汗力强,它是唯一发汗力强的,桂枝即便有发汗作用,也很弱,而且和麻黄发汗机理完全不同。
  再如说:“解热和降温作用,可能在于扩张皮肤血管,使机体散热增加以及促进发汗的结果。”其实,桂枝真的能扩张皮肤血管并促进发汗,其解热和降温作用就不是“可能”,而是“必然”,因为除了发汗和扩张皮肤血管,人体再没有快速散热的手段。
  至于抗病原微生物体外实验,没有说什么样的浓度和多么强的抑制作用,几乎没有意义。如果能肯定,桂枝汤那样的桂枝剂量,在人体内达到的有效成分浓度,体外实验有明显的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关于桂枝主温补的拙见就该收回了。然而,“桂枝的主要有效成分是挥发油”,这种成分是很容易煎跑(挥发之意)的,血液内的浓度尤其难测量。故有关实验很难设计、操作。
  总之,“新世纪”所列桂枝药理大概只有一种是确切无疑的。即“桂皮醛能促进胃肠平滑肌蠕动,增强消化机能”。编者把这一作用列在“此外”当中,笔者则认为它是桂枝的主要药理作用。其它作用都是这一作用衍生的。
  有人可能会说:不是有“桂枝水煎剂注射给药,能增加冠脉血流量”吗?拙见以为,这一作用可以发掘或发扬,但桂枝煎剂口服,与注射给药之间大概差别很大。不能据以肯定传统用法有这样的作用。
  2.6 扶正祛邪——最有特色的中医治法
  桂枝证是表寒虚证,治法自然应该温补以固表。伤寒第一方,就是通过温补扶正祛邪的。创制补中益气汤的李东垣,比较明确地承认受桂枝汤和小建中汤启发。后人也重视扶正祛邪法,而且形成明清两代的温补学派,然而却无人明确说过桂枝汤也是扶正祛邪的。原因大约有二。
  一是《伤寒论》本身即多说此方发汗,古代环境下,即便发现此说不妥,愿意正面指出经典和医圣错误的人也极少极少——尽管如此混乱的解法必非出自一人之手。
  二是清代温病学比较盛行,这个学派是从注重祛邪的寒凉派发展来的。扶正祛邪法是易水和温补学派发扬的。吴鞠通用桂枝汤治温病初起,颇遭时人诟病。悉心研究桂枝汤的人少了。
  总之,桂枝属于辛温药,却不峻烈。否则,桂枝汤不可能再三连续使用,而仅求微似有汗。桂枝的主要功效是补中益气,也就是“新世纪”中说的“增强消化机能”。由此衍生的作用可以很广泛。《本经》说,桂枝可以治呼吸困难等,倒是值得注意。
3 关于柴胡
苏颂说:“后人治寒热,此(按:指柴胡)为最要之药。”[22]故宋代之前,治外感时,柴胡就远比麻黄常用。
宋代医家,曾经广泛使用柴胡汤甚至单味柴胡治热病初起。现代中医治外感,使用柴胡的频率也应该高于麻黄,治内伤尤其多用柴胡而少用麻黄。故柴胡是很常用因而重要的中药。
传统认为,柴胡有哪些功效呢?
《本经》所说主治很多,其中包括(除)寒热邪气。后世本草大多也强调它的除热作用。唯甄权、日华子说可以补五劳七伤。自寇宗奭痛驳此说后,不再有人强调其补益作用。如果归纳历代本草见解,柴胡的主要功效就是除热。
宋代之前,并无柴胡疏肝解郁、升举清阳之说。由于本文已经很长,不再讨论这两种功效的来历和浅见。
由于解放后的有关教材,长期摆脱不了成无己解小柴胡汤的错误见解。柴胡的功效长期说不清。
1978年版《中药学》教材说,柴胡功效为:透表泄热、疏肝解郁、升举清阳。[23]
2002年版《中药学》教材说,柴胡功效为: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24]
“新世纪”说:柴胡具有和解表里、疏肝、升阳之功效。[25]
看来,《中药学》和“新世纪”对柴胡功效的说法出入较大。关键出入在,柴胡到底是和解表里还是解表、透表。笔者以为,2002年版中药教材说得最准确。“新世纪”最不准确。不知道为什么,一套系列教材,对同一味药物,说法不同。
说柴胡和解表里,是照搬了柴胡汤全方的解法。这说明,“新世纪”对柴胡的传统理论把握明显不足。所以,必须首先说明“和解表里”问题。
3.1 关于和解表里
  一提和解表里,就会涉及柴胡汤。拙见以为,说柴胡汤主和解表里至少是不准确的。
如何理解柴胡汤主和解之说呢?详细拙见请参看旧作《伤寒论新解》第三章,第四节“柴胡汤新解”。[26]
要而言之,柴胡汤主“和解表里”之说,始于成无己。《伤寒论》并无柴胡汤主和解之说。经文中“和解”二字连写的只有一条,却是关于桂枝汤的。[27]仲景明言小柴胡可“解外”、[28]“和胃”。[29]据此,“和解表里”应改为“解表和里”。同样还是这四个字,含义却大别。其确切含义是“解表”、“和胃”。这样理解不仅符合仲景原意,解通《伤寒论》,而且更便于解释后世用法。所以,拙见并非有意死守经典。
柴胡汤不象麻黄汤、桂枝汤那样分别单纯以发汗和补中为用。即便小柴胡,也是温清并用,攻补兼施。所以,此方虽以柴胡命名,却不可企图完全或基本上用柴胡功效解释全方。“新世纪”却有此意。
“新世纪”说:“柴胡的解热、抗病原微生物、抗炎、促进免疫功能等作用是其和解表里的药效学基础。”[30]
假如这样,柴胡汤中的其它药物就可有可无了。
实际上,小柴胡中至少黄芩、人参、生姜、半夏不可少。黄芩的抗微生物作用远比柴胡强;人参则是促进免疫功能的主要药物;生姜、半夏为解除心烦喜呕必须。单讲柴胡,它的作用只是“解表”或“解外”,而不能“和里”。
由于和法(即和解法)后来成为中医治病八法之一,此说必须概念准确。
如何理解和法或和解法,并见旧作“柴胡汤新解”。
简言之,和法是最一般意义上的治疗,略如今所谓“调整”。和解法总是寒热并用、补泻兼施、表里兼顾等,不是单一疗法。
总之,说柴胡汤主和解就很不恰当,说单味柴胡主和解表里更是错误的。研究柴胡药理时,要首先弄清这一点。
3.2 关于柴胡解热、抗微生物和利胆
“新世纪”分8个题目列述了柴胡的12种主要作用,又列述了3种次要作用,还有2种更次要的作用。若问:主要作用是平行或互不相干的吗?次要作用有值得发掘的吗?传统用法使用的主要是哪种作用呢?中药教材曾说它有抗疟作用,为什么“新世纪”不提呢?
本文不再讨论和升阳有关的药效,也不再一一回答上述问题,只就解热、抗微生物和利胆作用略谈浅见。
3.2.1 关于柴胡解热
柴胡确实有西医解热镇痛药那样的解热作用,“新世纪”也大体上是这样解释的。对此似乎不必多说。实则不然。
比如若问:柴胡解热是否可以解表呢?假设如此,古人曾用小柴胡通治四时感冒不是大体正确吗?
回答问题之前,再说一遍,“和解表里”,不等于解表,也不等于“解表和里”。如上所说,柴胡是不能“和里”的。
“新世纪”仍然说,柴胡适用于:寒热往来的半表半里之热。于是,柴胡不能用于解表。
拙见以为,古人和当代中医用柴胡治热病,首先用的是“解表”作用,即仲景所谓“解外”作用。
那么,柴胡解表是什么意思呢?
简言之,这时柴胡相当于阿司匹林等解热镇痛西药。
尽管,按中医概念,解表不等于解热,柴胡“解表”却是用的“解热”作用。中药教材早已把柴胡列入解表药的发散风热药,就是在理论上承认柴胡可以用于温热初起,因而,完全可以解表,也可以解热。在这个问题上,“新世纪”应该和中药学保持一致。据此,小柴胡通治四时感冒,虽非完全正确,也只有寒象明显和典型表实证不宜用。这就是为什么,热病初起用柴胡注射液或小柴胡,不算大误。早已上市的柴胡注射液,就注明其功能主治是清热解表。只是,严格辨证论治治热病初起,还是要弄清寒热虚实,使用相应复方。
3.2.2 关于柴胡抗病原微生物
“新世纪”说:“体外实验显示,柴胡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霍乱弧菌、结核杆菌、钩端螺旋体有一定的抑制作用”[31]
笔者无条件重复有关实验,但基本相信有关实验结果。但据我理解,“一定的抑制作用”就是作用不强。这应该是为什么柴胡不属于清热解毒药,柴胡汤中必须有黄芩。
此外,笔者想谈谈,柴胡与结核杆菌的问题,因为,《本草纲目》记述了,古人曾经广泛使用柴胡治痨病。由于,西医也曾经认为,阿司匹林可以根治结核病而广泛使用,这个问题值得药理学家了解。中药药理学家,显然应该精通中药学和西医药理学。提供一个双方都曾经出现过的史实,应能加深对柴胡药理的理解。
《本草纲目》说:“[宗奭曰]柴胡本经并无一字治劳,今人治劳方中鲜有不用者。呜呼!凡此误世甚多。……劳者牢也。当须斟酌用之。……热去即需急止。若或无热,得此愈甚,虽致死,人亦不怨,目击甚多。”(论述颇长,摘要引出)[32]
寇宗奭所说的“劳”(按:即痨)不一定都是结核病,但应该结核病居多。寇氏提示我们,柴胡治劳,主要用于解热。但无论如何,可以肯定柴胡不能治愈结核。后世中医也不再注重柴胡治痨病。所以,不能据体外实验,证实柴胡有抑制结核杆菌的作用,就认为它可以治疗结核病。“新世纪”对许多药物都列出一系列药理作用,这虽然是药理书的常规做法,却不能认为中医使用这些药物时,同时利用了所有药理作用。也不能认为,凡是列出的药理作用,都可以据以临床应用。
阿斯匹林发明(1899年)之初,也曾经广泛用于结核病,而且一度认为,可以根治结核病。此种用法,一直持续到1920年代。我国医界老前辈傅连璋先生,就曾在那时的《中华医学杂志》上,撰文介绍过自己的经验。后来经过长期观察,证明此药可以缓解发热等不适,却不能延缓死期,才否定了它根治结核的作用。
总之,柴胡的作用非常广泛,一般读者,不容易得其要领。在笔者看来,中医实际上使用的是它的解热、利胆两种作用。
3.2.3 关于柴胡利胆
利胆中药不以柴胡作用最强,柴胡汤中的黄芩,利胆作用就更强。典型的利胆方茵陈蒿汤既不含柴胡,也不含黄芩。拆方研究自然可以确定何者最强。不过,由于阻塞性黄疸和混合性黄疸大多伴有发热,柴胡兼有两种作用,而且解热作用为其它药物所不及,它对肝胆病就更加重要。假如是没有黄疸的胆汁分泌不畅(笔者认为,中医所谓肝气不舒,多有此种病理),不宜于使用典型利胆方,柴胡往往是首选药。柴胡疏肝解郁大概应该这样理解。

参考文献:

[1.2]侯家玉.中药药理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编写说明,21.
[3]张昌绍.现代的中药研究.上海:中国科学图书仪器公司,1953.4-5.
[4]侯家玉.中药药理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28.
[5]马堪温,赵洪钧.伤寒论新解.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6.196-202.
[6、15]见《伤寒论》第29、64条.
[7]高学敏.中药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53.
[8]侯家玉.中药药理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28.
[9]上冠芳.麻黄碱中毒3例报告.中华内科杂志,1993,11[2]305.
[10]王润生,杨淑坤,王继红.中医复方研究和应用.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328.
[11、12、13、14]侯家玉.中药药理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29、26、27、31.
[16]邓中申.方剂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33.
[17]成都中医学院.中药学.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78.38.
[18、24]高学敏.中药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53. 83.
[19、26]马堪温,赵洪钧.伤寒论新解.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6.175—191. 215—226.
[20]尤在泾.伤寒贯珠集.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21.
[21、22、32]李时珍.本草纲目.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4.342.
[23]成都中医学院.中药学.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78.51.
[25]侯家玉.中药药理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31.
[27、28、29]见《伤寒论》第387、104、230条.
[30、31]侯家玉.中药药理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30. 31—32.
 楼主| 发表于 2006/12/7 15:25:28 | 显示全部楼层
赵洪钧答黄煌教授和大同先生
黄煌教授和大同先生提的问题可以归结为。
一 不同的麻黄甘草配伍是否影响发汗?
二 桂枝甘草汤证的“欲得按”是否消化道痉挛?
三 桂枝止后服,是否为控制剂量?
下面依次谈谈拙见。
一 关于麻黄甘草配伍与发汗
这似乎是一个比较简单的问题,实则不然。三个问题中,这个最难回答。如果彻底解决,就是全部拆方研究的问题。因为有甘草配伍的方子太多了,单单研究麻黄和甘草配伍不能完全回答。这里先把问题弄简单——最简单。即
1 单用麻黄是否可发汗?
从拙文找答案,也是可以的,或者是肯定的。
文中有的就是:
A正常人单用麻黄或麻黄素,体温也应该升高,当环境温度较高时,出汗比不用麻黄多。
B用量大到一定程度,就是中毒剂量。这时的表现就是高热伴大汗(其它从略)。
不过,前一个(A)是我的假说,相信可以证实。文中也提到别人做的不太严密的实验,而且被“新世纪”采用了。即大体上已经证实了。
后一个(B)在拙文中,是批评中毒说的,即不能说表实证用麻黄不是中毒量,就不能发汗。但是,中毒说还是有助于理解麻黄发汗。即这时是:麻黄+人体发汗之势,促进了发汗。可能理解上还有点困难,请仔细考虑。
2 关于麻黄甘草配伍
如果承认,单用麻黄就能发汗。剩下的就是:
2.1甘草是否抑制或对抗麻黄发汗呢?
如上所说,问题颇复杂。先说简单的。
2.1.1 甘草是否对抗或制约麻黄。
拙见以为,传统上虽然有君臣佐使或制约之说,却不能把配伍理解为对抗。那样理解,就是要救火却一边泼水,一边加油。古人的配伍至少主要不是这样。比如,大承气汤中的四味药,就是它们从不同环节上共同促进攻下。即目标一致。从甘草干姜汤到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药味逐渐增加,也是此意。小柴胡寒热并用,不能理解为互相对抗,而是各有各的作用。只有小青龙用石膏应该是热药太多,加上它制约。但此种制约,不是抵消小青龙平喘,即还是不是对抗用此方的目的。
以麻黄汤而言,拙文中讲过,甘草和杏仁主要为止咳。它们是否能止咳,很清楚了。早年西医用的止咳合剂,主要是这两味。近年的“新”成药吹得很大,其中大概无不有这两味。
2.1.2 甘草作用很大吗?
强调甘草的作用重要,很说不过去。
《伤寒论》用甘草的方子有70方。发汗方要用;攻下方要用;清热方要用;和解(暂按旧说)方要用;理中、四逆类要用;补益方(暂除外桂枝等)要用;利水方要用。总之,不管方子的主要功用是什么,都可以配伍甘草。其中制约最明显的,大约是黄芩汤,也不能说为了对抗黄芩清热。
所以,后世称甘草为“国老”,能调和诸药。我的理解大概是调味为主,调中之说大意也如此。仲景时代没有蔗糖等,甘草之甜超过食糖,不然,很可能加糖的。有些病人服药困难,问我可否服前加糖,大都说可以。没有见过因此坏事的。糖自然能补中,说他调中也可以。然而,又有甘草解毒之说,也曾经用它单煎解毒,效果如何不能肯定。麻黄中毒时,用它效果不会大。
很峻烈的攻下方如大承气、十枣不用甘草。也不足以说明少用点就不攻下。只是急症不必要而已。
2.1.3 甘草的类激素作用
确实有,但不能理解为短时期用小量也是用的此种作用。除实验结果外,张锡纯书有个很好的例子,尽管先贤的理解不大对。总之,较长时间,用较大的量,而且没有其它制约,才会明显出现此种作用。
若以为,只要用干草就是类激素,则桂枝五物汤治溃疡病就不可解。我读书时,附院里就用甘草和另一味(?一时忘记)制成散剂治溃疡,而且效果比较好。
总之,皮质素能发汗(不是直接的,请看我的声明主题下),配伍麻黄似乎不能理解为用此作用。
2.1.4 仲景书中最简单的用甘草方
甘草汤,只用干草,量也不大。治的是嗓子痛。如何解呢?旧说且不论,大概不能说直接止痛。我看会有效,不过,这是很轻的病或证,不仔细研究也可以。
包括甘草只两味的方子有:
桂枝甘草、甘草干姜、芍药甘草和桔梗汤(漏掉的请指出)。
桔梗汤显然比甘草汤好。按新旧知识理解,对嗓子痛都更应该有效。只是这还是轻症,即不能作为典型治法。
甘草干姜用甘草四两、干姜二两,甘草用量算是很大了。不过不能逆推凡用量小者就不重要——细辛、草乌等要非常谨慎。此方是用以回阳的,故我看还是干姜为主。试看四逆汤,一加附子甘草就减半可知。
芍药甘草治脚挛急,略如抽筋,故有人说甘草缓急。如果那样,单用干草即可。芍药是很重要的药物,既可补益,又可缓急,故此方治挛急主要靠芍药。但不要认为是同一种成分所致。它的缓急,有时要避免,桂枝去芍药就是它不利于胀满。前贤说:中满不喜甘,故甘草可能缓急,但作用不强。
桂枝甘草见下文。
三味及以上的方子不再说。
总之,由以上所说,不能把干草看作特殊功用很强的。麻黄则极特殊且强。
3 如何看麻黄甘草配伍
按拙见,仲景发汗方只有麻黄、葛根、大青龙三方。分别配甘草1、2、2两。对看麻黄和大青龙,成正比,即麻黄加倍,甘草也加倍。对看葛根汤,似乎不是必须3比1。且不说实际上药品的质量(即不同质量的3比1,不等于有效成分3比1)、称量不准等问题,现代煎剂,分两煎,不能说都是3比1。
  略为扩大一点发汗方,还有桂枝麻黄各半、桂枝二麻黄一和桂枝二越婢一等。至少前二者为了小发汗。其中麻黄甘草之比依次为1比1,1比1.5左右,1比1。
  须知,此种小发汗,不是因为麻黄用量迁就甘草,而是因为失治等日久,不再是典型表实。尽管也要发汗,麻黄却要用小量,而且有桂枝二等做后盾。
  可见,麻黄是否发汗与甘草用量大小无必然关系。
  当然,即便上述拙见逻辑上无误,也要尊重实验结果。比如,麻黄汤去杏仁、甘草,发汗作用更强。就值得仔细思考(不是盲目相信)。比如若问,再去掉桂枝呢?那就是单味麻黄是否更强了。
二 关于桂枝甘草汤证的“欲得按”是否消化道痉挛
  这个问题比较好回答。“欲得按”紧接“心下悸”,故不能理解为肠胃痉挛。况且,仲景描述肠胃痉挛很准确,见100条“腹中急痛”,279条“腹满时痛”。仲景书说“心下悸”还有5、6处,均不可理解为阵发性腹痛。他说的“脐下悸”有可能是肠子蠕动异常,那是类奔豚证。
  不过,大同先生的确很用心。麻黄是可以引起消化道蠕动严重异常的。中毒时尤其如此。奔豚证类,大都有此类现象。但似乎不是痉挛。看一下我提到的那个中毒报道,更能说明问题。
  当然,如黄煌教授所说,此事最好进一步观察。
三 关于止后服是否“可能就是为了控制其剂量,以免走向反面--即抑制了肠蠕动,减弱了消化机能。”
  一剂桂枝汤,不大可能走向反面。单单桂枝,更不会这样。上面说过,芍药抑制肠蠕动的作用更强。但是,只用一剂,也不会。当然,上面说过,本来有胀满,就要去芍药,即用桂枝去芍药汤。
  仲景还有桂枝加桂汤,即桂枝加倍。治的就是中气虚所致的消化道蠕动严重异常。
  总之,任何事物都可能走向反面,桂枝量过大,可以抑制蠕动,这虽然不是很大的问题(胀满为主,并不危险),也应该注意。
  总地来说,桂枝相当平和,用量稍大一些,没有危险。现在的桂枝质量,大都不很好,但我有点偏爱它,加之常常不用戥子,方上开20克,取药可能25甚至30克,没有见过意外。

[ Last edited by 王海峰 on 2006/12/7 at 15:41 ]
 楼主| 发表于 2006/12/7 18:35:52 | 显示全部楼层
麻黄汤去桂枝即为三拗汤,宣肺止咳而不发汗,前人有“麻黄汤中不能无桂枝”的说法,如何理解?与赵老师的观点是否矛盾?


赵老师回答:
三拗汤这个局方,教材上就有,而且附在麻黄汤下,说明属于一类。其主治也是伤风感冒,不过恶寒等不明显,而咳嗽、吐痰、气短较明显。此证是否可以用麻黄汤原方呢?我看也可以。这时主要就不是为了发汗,而是为了治痰喘。若按伤寒法,应该麻杏石甘更好。故用麻黄的方子,不是都为了发汗。所谓麻黄发汗,正是借机体自行发汗之势。不具备此势,特别是正虚,就不能用此法。即便用麻黄,也不是为了发汗。不用桂枝,却加生姜,我看和麻黄汤无大区别。生姜主要促进消化,特别是防治呕恶。仲景法见呕吐要加生姜半下,略有实热也如此。
至于去节、去皮尖等,不很重要。
另,赵文提及“只有用麻黄发汗治表实时,是充分利用了它的全部药理作用。此外,大多利用它的一种作用,其它作用就成了副作用。故使用麻黄时,必须弄清虚实、全面考虑。比如,小青龙汤,见喘要去麻黄,就是顾忌喘家正夺。今日虽然不必完全尊经,却不可完全按西医理解,见喘即用麻黄。外感痰喘或老慢支,不能耐受麻黄者,并不少见。”请再看有无不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2/29 14:5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