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一贴:
针刺肝脾经合穴对健康大学生关脉图参数影响的研究
作 者: wk 来 源: 不详 发表日期:2005-10-25 阅读(94)
夏卫东:中医副教授 专家鉴定:该项研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创新点:实验抓住了中医诊断学中的难点之一“三部九候”诊脉法来开展研究,用数理的方法来进一步论证中医三部九候诊脉法的正确性,为中医脉诊客观化、标准化提供进一步的实验研究依据;通过观察左右手关部脉象的变化与肝脾生理功能的关系入手研究脉象与脏腑的对应关系,先搞清楚生理现象,才能以此为参照而诊断病理现象;通过研究将脉象由模糊的定性描述向精确的定量分析转化,这符合中医现代化的要求。 脉诊研究是一项艰巨而有意义的工作,脉象也将由模糊的定性描述转向精确的定量分析。但尚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如在脉象仪研制方面,虽类型众多但尚难以全面反映中医切脉的丰富内容;脉图的实践应用方面,仅停留于实验研究阶段,并未统一标准,而不能作为正式检测指标使用,成为临床诊断的依据。寸关尺分候脏腑的研究仍需大量的严格实验来证明它的存在与否,但因“三部九候”能提供更多的生理病理信息,所以脉象机理的研究可能在“三部九候”的理论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深化,或许能得到更可靠的脉图特征与脏腑的对应关系。总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个多途径、多方面、多层次、多学科协同的脉诊研究正逐步形成,必将使脉诊客观化研究有一个质的飞跃 课题介绍:中医脉诊起源古远,但由于“脉理精微,其体难辨”,虽经历代医家发微解难,仍难免“在心易了,指下难明”。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以及西医学、数学、生物力学、工程学等多学科在中医领域的渗透,中医脉诊研究在各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在中医诊断学的难点之一“三部九候”诊脉法的研究尚缺乏深入,特别是寸口六部分候脏腑理论,即两手六部脉象的变化与脏腑病变有无对应关系,存在何种对应关系,历代医家存有争议,对其价值也褒贬不一。否定者认为该理论缺乏科学依据,感性认识靠不住,认为“五脏之脉分,五脏之部不分”。肯定者认为该理论有理论根据,对临床有一定的指导价值,并通过一些实验使“三部九侯”的理论基础得以进一步论证。 本实验研究采用现代技术,根据中医脏腑经络理论,分三组对照观察180例针刺肝经合穴曲泉穴,脾经合穴阴陵泉穴,经外奇穴阑尾穴前后正常大学生左右手关脉图参数变化,来说明左右关部脉象的变化与肝脾生理功能及特点有无对应关系,左关与肝,右关与脾在生理功能上是否存在相关性。
结果表明通过针刺肝脾经合穴调节肝脾的生理功能在寸口关部相应脉位上有不同表现,即支持寸口六部分候法,但与传统的脏腑配属法,即“左关候肝”,“右关候脾”不完全吻合。该结论对于中医脉诊理论的“弃其糟粕,取其精华”,推动中医脉诊理论的“解构”与“重建”,推动脉诊理论在21世纪的发展及临床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