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了一些帖子,大部分人都在走火神派的路子。这让我想起了金元四大家,我想,一种学术的存在和发展,肯定有培养它的土壤。附子干姜的运用,必须有它适应的症状,但这并不说明这种治法适于百病。不然,中医发展这几千年,何必产生如许多的学派和千千万万首不同的方子呢?中医的灵魂,在于能够把握阴阳的平衡,只有具备娴熟的理论功底,才能做到正确的辨证施治。中医的思路是活活泼泼的,如果只限定了一种思维,那和一潭死水没有什么区别。火神派的用法,也只是中医辨证思路的一角罢了。一种思路,如果用得多了,就会形成习惯,考虑事情,就容易出现误差。附子在神农本草经里是属于下品,气味辛温有大毒,所以临床运用必须久煎,大量用有伤阴之弊。并不是用量大就有效的。中医的用药剂量,首先源于经验,其次是源于辨证用药。所以,我在这要说的就是,初学中医的朋友,建议你用药时还是从小剂量用起,日本人用药,一剂药的量也就几克而已,确收到很好的疗效。朋友们可以去了解一下日本和韩国的汉方医是如何用药的,当会有所体会。附子干姜小剂量用也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关键在于你是否辨证施治正确,这才是中医的不传之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