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5690|回复: 5

【转帖】痤疮的辨证施治与研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6/3 14:35: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痤疮中医药研究概述


北京中医院 王萍




在传统肺热、风热、血热、湿热等痤疮发病理论的基础上,部分医家提出冲任不调、肾阴不足、血瘀痰结等观点。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中医面皰可以归类为一种多发性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


  痤疮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多发性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发病因素复杂,主要与雄激素水平升高、皮脂分泌增加、毛囊皮脂腺腺管过度角化、痤疮丙酸杆菌及炎症等有关,相当于中医的“粉刺”、“肺风粉刺”、“痤痱”、“酒刺”、“面皰”等。因有碍面容,使患病者心身健康受到影响,为损容性皮肤病。
一、在中医古籍中早有相关记载
  
   《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记载:“汗出见湿,乃生痤痱。”“劳汗当风,寒薄为皶,郁乃痤。”《诸病源候论·面皰候》中记载:“面皰者,谓面上有风热气生皰,头如米大,亦如谷大,白色者是也。”《外科正宗·肺风粉刺酒齄鼻》中记载:“肺风、粉刺、酒齄鼻三名同种,粉刺属肺,齄鼻属脾,总皆血热郁滞不散。”《外科启玄》中记载:“肺气不清,受风而生,或冷水洗面,热血凝结而成。”《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肺风粉刺》中记载:“此证由肺经血热而成。每发于面鼻,起碎疙瘩,形如黍屑,色赤肿痛,破出白粉汁,日久皆成白屑,形如黍米白屑。”由此可见,先人对该病已从病因病机、临证表现上有所认识。
二、近代中医对痤疮病因病机的研究
  在传统肺热、风热、血热、湿热等发病理论的基础上,部分医家先后提出冲任不调、肾阴不足、血瘀痰结等观点,进一步补充、完善了痤疮的发病机理。
  先天不足,肾阳亏损,同源之肝脏疏泄失于条达,致冲任不调。冲为血海,任主胞胎,则血海满盈不得时,月经前后见虚火上炎之象,痤疮加重。
  肾为先天之本,主司人体生长、发育、生殖之功,若原本肾阴不足,其阴阳平衡失调,会导致女子二七、男子二八相火亢盛,天癸过旺,早期发育,面生粉刺。
  素体阳盛,易热易火,灼伤津液;肾阴不足,阴液失于濡养,日久炼液为痰,痰凝气结,血瘀不通,发为结节、囊肿。
三、痤疮的分型

   各医家以己对该病的认识,或从肺经风热、脾胃湿热以两型辨证;或从肺经风热、脾胃湿热、气滞血瘀以三型辨证;或从肺经风热、脾胃湿热、肝郁化热、冲任不调以四型辨证;或从肺热、心火、肝郁、脾湿、血瘀以五型辨证;或从肺热、胃热、血热、毒热、痰凝、冲任不调以六型辨证;或从肺经风热、脾胃湿热、肝郁气结、瘀血阻滞、痰湿凝结、热毒蕴结、冲任不调以七型辨证。此外,还有从肺胃、从脾胃、从肝脾、从肝胆、从肝肾、从血、从痰湿、从瘟病等单一证型以分辨者。
四、痤疮的治疗方法
   (一)内治法
   1.辨证治疗
   依据所分证型,从肺胃、脾胃、肝郁、痰湿、血瘀、冲任不调、毒热等以清热、凉血、解表、散结、祛湿、益气、活血、解毒、补益、泻下、通调、养阴等治则选用经方加减,或经验方进行治疗。常用药:生地、丹皮、赤芍、枇杷叶、桑白皮、黄芩、知母、生石膏、大黄、金银花、连翘、公英、地丁、虎杖、夏枯草、浙贝、陈皮、红花、莪术、海藻、桃仁、苡米仁、茵陈、黄连、土茯苓、苦参、茯苓、扁豆、白术、益母草、旱连草、当归、女贞子、香附、柴胡等。
   2.单方化裁
   依所辨证型,守一方据临证而加减用药。多以经方或经验方或合方论治。
   3.中成药
   根据其药性、药效、功能主治分选对证的成药进行治疗。常用黄连上清丸、栀子金花丸、连翘败毒丸、防风通圣丸、清热暗疮片、丹参酮、新癀片、散结灵、清开灵等。
   (二)外治法
   1.外用药
   单味或组方制成溶液,用于湿敷、薰洗、涂擦等。也可鲜品直接外用。常用药:芦荟、马齿苋、姜黄、金银花、野菊花、枇杷叶、苦参、龙胆草、丹皮、大青叶、地肤子、公英、菟丝子、丹参等。
   单味或组方制成搽剂,直接涂擦患处,多为内部制剂,据各家经验而制。常选药:黄连、大黄、姜黄、丹参、虎杖、芦荟、苦参、鱼腥草、白芨、白芷、僵蚕、茯苓等。
   2.中药倒膜面膜
  中药倒膜面膜在痤疮的治疗中应用较早、较普遍。此方法是集中药、按摩、理疗于一体的外治法,具有清洁、消炎的作用,且经透皮促进药物的吸收。常用单味或组方药物:石膏、黄连、黄芩、黄柏、白芷、僵蚕、苦参、当归、侧柏、公英、白芨、丹参、浮萍、珍珠层粉等单味或组方而用。
   3.针灸治疗
   在痤疮治疗中应用广泛:针法、灸法、耳穴、穴位注射、挑治、放血、埋药等,可一种方法也可内服、外治联合使用。常用穴位中体穴有:足三里、曲池、合谷、迎香、印堂、三阴交、血海、肺俞、胃俞;大椎、委中、夹脊等;耳穴有:内分泌、肾上腺、皮质下、神门、肺、肾、脾、大肠。
   此外,还可应用推拿按摩手法等进行治疗。
五、痤疮的调养
   痤疮多是青春发育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生理现象,诊疗时在注意心理辅导与用药并举的同时,日常维护也很重要。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清洁:
  患处皮肤的清洁要保持,注意掌握正确的洁面方法。温水洗涤,用含有硫黄、石碳酸等成分的药皂较好,保留数分钟后冲洗,每日洗脸不要超过3次。
   (二)减少人为刺激:
  对所生包块儿切勿自行压挤、抓抠,容易继发感染或落疤。
   (三)精神状态:
  调整好心理负担过重的状态。有部分女性患者但见面部长一小包儿,均不能忍受,用手抠抓,从而在颞、颊、下颏、口鼻周围部位发生炎性丘疹、表皮剥失等损害,这种表现称为人工痤疮或表皮剥脱性痤疮。另有部分患者工作时间精力高度集中,紧张而繁忙,在特定部位亦可出现破后溢乳酪色分泌物的小脓肿,故注意精神状态的调整,对缓解压力,减少患病及减轻患病程度有很重要的相关性。
   (四)起居:
  对于工作强度较大的人来说,规律的生活尤为重要。劳逸结合,定时起居、适当运动,保持大便通畅,心身健康,对疾病的抵抗力就会增强。
   (五)环境:
  湿度、温度高的地区和季节,大量、剧烈的运动往往促进皮脂腺功能活跃,已患痤疮的患者,皮疹炎症更趋严重。要注意到环境对本病的影响因素,对可避免的情况,尽量不使其发生。
   (六)化妆品:
  进入青少年以后,部分女性开始注重外在的美,护肤是其中当然一项。但选择了不恰当的化妆品使用后,有人会因肤质与品质不匹配,粉质、油性强的护肤品堵塞毛囊,影响皮脂腺的正常代谢而生痤疮,即化妆品性痤疮。为消除由此带来的痛苦,要了解自己的肤质适合用何种类型的化妆品,再作打算。
   (七)饮食:
  重视食膳,营养配餐,一直被中医界推崇。痤疮患者的复发或病情加重均与饮食得当是否具有相关性。一般来讲,油炸的、甜腻的、动物脂肪类、辛辣刺激类,冷食饮料类,例如各种煎炸物、糖果、巧克力、冰淇淋、羊肉、肥肉、蟹、乳酪、牛油、咖喱、辣椒、酒、部分坚果都会不同程度刺激皮脂腺的分泌,如嗜食无度,必加重病情。
  提倡平时注意蔬菜、水果的摄入,如芹菜、菠菜、白菜、黄瓜、冬瓜、丝瓜、西红柿、胡萝卜、菜花、绿豆芽、黄豆芽、柿子椒、菜心、苦瓜等,水果如苹果、葡萄、梨、草莓、柑、橙、香蕉、西瓜、山楂、柠檬及适量的坚果,补充身体必须的营养及维生素甲、乙、丙等,是预防痤疮的重要环节。
 楼主| 发表于 2006/6/3 14:37:20 | 显示全部楼层
痤疮的诊断及辨证分型


北京中医院 蔡念宁







皮脂溢出旺盛,代谢增强,恣食肥甘厚味者,中焦蕴湿,上蒸头面居多。心情烦急或足不出户者,心理负担过重,阻扰气机,郁结居多。




病例分析:
  丁某,女,21岁,面部散在红色丘疹,以前额、颊、颏部为主,偶伴有痒痛感,其它部位无类似丘疹。月经前期加重,大便秘,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请分析该病例的西医诊断及中医辨证分型并写出依据。   
   痤疮俗称“暗疮”、“青春痘”,是好发于青春期毛囊皮脂腺部位,以面颈、胸背部为主的慢性炎症。中医又名“粉刺”、“肺风粉刺”、“酒刺”、“面皰”、“粉花疮”、“面渣疮”、“面粉渣”等。其特点为颜面和胸背发生针尖或米粒大小的丘疹,或见黑头、脓疱、结节,有时可挤出白色碎米样粉渣样物。根据临床表现、诱发因素及程度的不同,可分为寻常性痤疮、重度痤疮和其他型痤疮。


一、流行病学
  
  痤疮的发病年龄可在出生时,也可晚至30-40岁。约85%的适龄青少年在12-15岁年龄段有不同程度发病。女性患病最高峰为14-16岁,男性则为16-19岁,且症状大多较女性为重。约80%患者一般在20岁以后病情减轻,也有持续至40岁左右者。
二、发病因素与机理
  
  痤疮属多因素致病。近年的研究不断在证实其发病机理及使病情加重的诱发机制,主要与性激素、皮脂分泌、脂质成份、免疫功能、毛囊角化、微生物、炎症因子、维生素、微量元素等有关。此外,遗传、精神状态、胃肠功能、饮食、某些化学物质(矿物油、碘、溴、锂等)、环境、化妆品、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均可与发病有相关性。
  痤疮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所致的毛囊皮脂腺疾病。毛囊皮脂腺的阻塞是发病始因。非正常脱落的皮屑、丝状物与脂质小滴混合堆积,形成微粉刺。毛囊内可充满脂质、细菌和角质碎屑,即临床见到的白头、黑头粉刺。如痤疮丙酸杆菌增殖并产生炎性介质,则可发展为炎性丘疹、脓疱、结节等损害。
三、临床表现
  
   (一)寻常性痤疮
   多发生于面颊、前额,亦可见颈、胸背部。皮疹多以皮脂溢出、白头及黑头粉刺、丘疹、脓疱为主,可伴见结节、囊肿等皮损。
   诊断要点:
   1.多见于青春期,20岁后逐渐减轻。
   2.皮损好发于颜面,以前额、颊、颏部为主,其次为胸背、肩胛间部或臀部。
   3.皮疹初起为与毛囊一致的丘疹,顶端色灰白,不易用手挤出脂栓的称白头粉刺;顶端色黑的称黑头粉刺,为毛囊口脂栓氧化所致。疾病发展可出现炎性丘疹、脓疱性丘疹。少数见结节或囊肿,深于皮下,红色或暗红色,愈后易遗留凹陷瘢痕。
   4.多伴有皮脂溢出增加,毛孔扩大,头发光泽油亮等。
   5.多无其他自觉症状,但心理负担过重,刺激性、甜腻性食物,月经前期等可加重皮损。
   (二)重度痤疮
   是痤疮中较重的类型,包括聚合性痤疮、暴发性痤疮等。
   聚合性痤疮以男性为主,女性偶见。皮损面积较广泛,以脓疱、结节、囊肿为主,囊肿内常含有脓性粘液物质,溃破伴恶臭,愈时落疤。可伴全身症状,顽固不易愈。
   暴发性痤疮为突发重型皮损,伴发热或兼见关节痛、贫血、血沉、白细胞异常、体重下降、肌炎等。
   (三)其他型痤疮
   包括药物性、职业性、机械性、剥脱性、坏死性及婴儿、月经前、热带痤疮等多型。
四、鉴别诊断
  
   1.酒渣鼻:多发生于中年,妇女多见。好发于颜面中部,以鼻尖、前额、下颏及双颊部多见,对称分布。患处皮肤潮红,伴有毛细血管扩张,但无粉刺。
   2.职业性痤疮:有长期接触煤焦油、石蜡、机油史。损害除颜面外常侵犯手背、前臂、肘膝附近等接触部位。多数皮疹密集,伴毛囊口角化。
   3.颜面播散性粟粒狼疮:损害多为暗红色或略带棕黄色丘疹及小结节,与毛囊并不一致,在眼睑下缘皮损呈堤状排列的特征。玻片压诊可见苹果酱色改变。
   4.痘疮样痤疮:多见于年龄偏大的患者,慢性过程,因患者多见神经症,故认为是人工皮炎的一种。自觉瘙痒,皮损处可见血痂,消退后常遗留痘样瘢痕。
   5.口周皮炎:常见于女性,丘疹、脓疱以口周为主,疹形较单一。 五、病因病机
  
   中医对痤疮的成因早有认识。在《黄帝内经》、《诸病源候论》等综合性论著及外科论著、外科专著中都有记载。其中的成因至今仍被应用于临证分型并指导治疗。近代医家在承袭前人病因病机理论的基础上,综合社会、环境、气候、心理、饮食、体质等多方面因素,分别提出了一些证型,补充和完善了痤疮的中医成因。
   (一)禀承父母
   禀承有二:一为禀受敏感之躯,意即《诸病源候论·漆疮候》说:“漆有毒,人有禀性畏漆,但见漆便中毒……。” 一为禀受寒热之躯;或素体遗热而易生火、生燥、生风,肺经风热熏蒸、心火上炎于肌肤;或素体遗寒而易湿蕴、痰结;或遗弱之体,肾阴不足,不能上滋于肺,或冲任失调,或正气不足,易感外邪。
   (二)饮食失节
   饮食为后天之本,生化之源之必需。但偏食、暴食或过食日久,均会导致正常生理功能的紊乱。生冷、肥甘厚味、辛辣刺激损伤脾胃运化转枢,大肠积热,上蒸于肺胃,或湿热蕴结,或失于健运,阻碍中焦或上蒸头面。
   (三)情志内伤
   喜、怒、忧、思、悲、恐、惊属于正常的生理反应,但持续的、过度的、失常的兴奋或抑制,以及长期过度疲劳、紧张、生活不规律均可影响到脏腑功能,使之上下、疏泄、转运、条达失司,气机失畅,气血失和。表现为直中脏腑,气机受阻,病情受情绪影响而发生变化。
   总括痤疮病因,源于禀承体质,后天调养不当,起居、饮食无规律,精神、心理状态不佳,调整不适度,造成脏腑功能失调,或肺胃湿热感毒,或脾湿痰凝不化,或阴虚火旺上蒸,或冲任气血失和的病理现象。
六、辨证分型
   痤疮多采用脏腑辨证进行病症的分型。在分析过程中,要注意参考年龄、体质、皮损、兼症、心理等诸多因素,综合判断,确定证型。
   年少者,病多实。多病者,病多虚。白头粉刺,热多于湿,黑头粉刺,湿多于热;脓疱多为热毒或湿毒而致;结节常为气滞血瘀;囊肿则为痰瘀互结。辨证时要注意从热、湿、郁、瘀入手。肺与大肠相表里,肺热则易下移至肠;胃热盛则可灼伤津液,使大肠失润;阴虚火旺者,阴液亏虚,大肠失养,蠕动乏力,三者都可导致大便秘结。女性的痤疮,还要考虑到生理周期的变化,对疾病的影响,是否有郁还是瘀。皮脂溢出旺盛,代谢增强,恣食肥甘厚味者,中焦蕴湿,上蒸头面居多。心情烦急或足不出户者,心理负担过重,阻扰气机,郁结居多。在临证辨析时要仔细分析后确定证型。
   中医对痤疮的分型各有不同。在新版国标未正式出台前,仍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皮肤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为依据

一)肺经风热证
丘疹色红,或有痒痛。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本证型患病较轻,多以丘疹为主,可伴见白头粉刺、颜面多脂,口干渴,大便秘等。
  
(二)湿热蕴结证
皮疹红肿疼痛,或有脓疱,口臭,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本证型皮损多以丘疹、脓疱为主,皮疹与肤色相同或呈红色,顶端可见黑头,能挤压出黄白色粉渣样脂质。
  
(三)痰湿凝结证:
皮疹形成囊肿,或有纳呆,便溏。舌淡胖,苔薄,脉滑。
   本证型患者皮损较重,以结节、囊肿为典型皮疹。皮疹密集或散在分布,有些患者皮疹可扩大成黄豆或蚕豆大小,部分皮损消退后会形成瘢痕。
   各证型在临床中可相互移行,还可伴见睡眠、月经、饮食、情绪、精神等方面失调的症状,应根据每个患者的发病情况审识而定。
 楼主| 发表于 2006/6/3 14:38:04 | 显示全部楼层
痤疮的中医辨证治疗


北京中医院 曲剑华

痤疮虽多发于青春期,但临床也见有中年人始发者,与其生活压力、工作紧张、精神焦虑等内分泌紊乱有关。

在确定痤疮分型后,要根据临床表现按辨证原则施药。遵证守型,而不拘泥,视情做变,加减用药或合方治疗均以临证为依据。
一、内治法
  
  (一)肺经风热证:治宜清肺散热。
  1.药物治疗:
  枇杷清肺饮加减:
  枇杷叶10g,桑白皮10g,黄芩10g,栀子10g,
  野菊花10g,白茅根30g,黄连10g,赤芍10g,
  生槐米15g,金银花20g,当归10g,苦参10g。
  方解:枇杷清肺饮原方出自《医宗金鉴》,本方取枇杷叶苦平,性善降泄;桑白皮甘寒性降,二药俱入肺经,清肃肺热为君药。黄芩、黄连、金银花、野菊清热解毒燥湿为臣。当归、苦参、栀子、赤芍、白茅根、生槐米清热凉血共为佐使。
  有脓疱加公英、地丁;口渴加生石膏、知母;便干加生大黄。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饭后分温服。
  2.饮食调养:
  枇杷薏苡仁粥:生薏苡仁100g,鲜枇杷60g(去皮核),枇杷叶10g。先将枇杷叶洗净切碎,煮沸10-15分钟,捞去渣后,纳入薏苡仁煮粥,粥熟后切碎枇杷果肉,放入其中搅匀即可。
  (二)湿热蕴结证:治宜清热化湿通腑。
  1.药物治疗:
  茵陈蒿汤加减:
  茵陈30g,栀子10g,黄芩10g,益母草15g,
  大青叶20g,白鲜皮20g,大黄6g,甘草6g。
  方解:茵陈蒿汤出自《伤寒论》。本方中茵陈蒿味苦性平,清热利湿,擅治湿疮、疥癣、风疹等皮肤病,故用为君药。栀子、黄芩、大黄清热燥湿,通腑泻热为臣。大青叶、白鲜皮、益母草清热解毒,疏风活血为佐。甘草调和诸药为使。
  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饭后分温服。
  2.饮食调养:
  凉拌三苋:鲜苋菜、鲜冬苋菜、鲜马齿苋各100g,分别用开水焯至八成熟,捞出后浸入冷水中5~10分钟,取出控水,切段,适量加入调料后拌匀即可。
  (三)痰湿凝结证:治宜消痰软坚,活血化瘀。
  1.药物治疗:
  化瘀散结丸加减:
  桃仁6g,红花6g,益母草12g,夏枯草10g,
  当归6g,海藻10g,炒三棱10g,赤芍6g,
  银花12g,昆布10g,炙半夏10g,陈皮10g。
  方解:海藻、昆布咸寒,化痰软坚散结为君药。桃仁、红花活血化瘀散结,炒三棱破血逐瘀消散共为臣药。炙半夏、陈皮化痰散结燥湿,当归、赤芍养血活血共为佐药。益母草、夏枯草、银花清热解毒散结为使药。
  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饭后分温服。
  2.饮食调养:
  桃仁山楂粥:桃仁、山楂、贝母各9g,荷叶半张,粳米60g。先将前四味药煎汤,去渣后加粳米煮粥。每日1剂,日服3次,服30天。
二、外治
  
  肺经风热证
  1.颠倒散(《医宗金鉴》):大黄、硫磺等份。研细末,用凉开水或茶水调敷,每日1-2次,或配成30%的洗剂外擦,每晚涂。注意:对硫磺敏感者慎用!
  2.洗面退油方(《普济方》):牵牛、白及、甘松、三赖子、海金砂。将上药等份为末,用鸡蛋清调擦,每晚涂面。
  3.毫针:主穴:百会、尺泽、曲池、大椎、合谷、肺俞、委中。配穴:四白、颧髎、下关、颊车等病变局部四周穴。便秘配天枢、支沟。泻法,中等刺激,留针半小时,每日针1次,10次为1疗程,症状好转后改为隔日1次。
  4.刺络拔罐:取大椎穴。常规消毒后,三棱针或梅花针点刺出血,然后拔火罐,10-15分钟,出血1-3毫升。3日1次,10次为1疗程。
  5.推拿法:如无脓疱且丘疹散在不多,可行面部美容经穴按摩常规手法全套。若丘疹密集有脓疱,仅点按面部穴位,叩击头部并点按百会穴。耳穴加揉心、肺、内分泌、肝、交感、面颊等局部穴。体部点按合谷穴、阳陵泉、足三里;由指端到上臂,逆向叩击手太阴肺经3遍;由下而上拿足阳明胃经3次,叩击3次。
  6.气功法:站、坐、卧姿均可,双眼微闭,舌抵上腭,头面、上肢、胸背、腰腹、双腿、双足全部放松。呼吸为鼻吸鼻呼,缓、细、匀、静、绵、深、长。意念先在头部,然后意念面部光滑、痤疮消失。反复默念10-15分钟。每日早、中、晚各练10次。

  7.美容法:中药面膜:生黄芪、生地榆、土鳖虫各100g,当归、丹参、生大黄、白芷、银杏、槟榔、青蒿、皂角各60g,冰片30g,研极细末,与适量大豆粉混合,加基质调成稀膏。
  先行美容常规步骤:净面、蒸面、针清粉刺、经络按摩,然后涂上药膏,以超声波导入10-15分钟,强度0.5W/cm2,由轻逐渐加重,连续波。药膏当底霜,以硬膜粉或优质医用石膏调成糊,敷于面上,15-20分钟后揭去,清洗面部,涂收缩水。7-10天1次,4次为1疗程。 三、临床经验
  
  本病诊断不难,因多发于青春期患者的颜面,且易遗留色素及疤痕,故及早治疗才能预后良好。笔者认为本病的发生与遗传素质、饮食习惯、生活方式、胃肠功能失调、内分泌紊乱及精神因素等多方面有关。因此,建议医患双方积极配合,才能有效的治疗痤疮。首先患者应克服焦躁情绪,禁用手去抚弄和挤压,以免引起继发感染和留下凹陷性瘢痕;少食油腻、煎炸,忌食辛辣和糖类食品;宜用温水洗脸,每日3-4次;生活要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心情开朗,避免焦虑;饮食上要多吃新鲜蔬菜,多食豆制品及粗粮、瘦肉等。并希望患者发现痤疮后及早就医,在正规医院的专科医生执导下规律用药,如粉刺较多时要选择医院的美容科或美容室配合面部的清理治疗。本病虽多发于青春期,但临床也见有中年人始发者,与其生活压力、工作紧张、精神焦虑等内分泌紊乱有关,所以要调整心态、适应环境、舒缓压力,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与习惯,及早就医对症治疗。
四、中医研究进展
  
  中医对痤疮的研究,近年来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病因从过去较单纯的肺热、血热学说发展成为多因素学说;治疗上采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研究探讨性治疗增多,主要是运用现代药理学手段针对病因筛选运用中药内服,及针灸、倒膜、中药外用等多种手段治疗痤疮。现代医学认为痤疮的发病与内分泌失调关系最为密切。有关实验研究证实,痤疮的发病与雄性激素水平增高有关,女性病人尤其明显,主要是血清睾酮水平明显增高。迟发型痤疮和持续不愈的痤疮与雄激素分泌持续增多有关,少见的绝经期后痤疮和男性痤疮的发病与雌激素水平下降,雄激素水平相对增多有关。另外,痤疮患者存在着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的异常。此外,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过度,皮脂腺分泌异常,一些微量元素,如锌、硒的缺乏,个性情绪特征和遗传等因素均参与了痤疮的发病。
 楼主| 发表于 2006/6/3 14:38:21 | 显示全部楼层
--------------------------------------------------------------------------------

痤疮的现代医学治疗研究与现状


北京中医院 曲剑华



不应将雌激素或抗雄激素疗法作为痤疮治疗的常规疗法。痤疮治疗的关键是有针对性地选择药物,并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要有维持治疗的概念。


  目前西医治疗痤疮的临床常用药有哪些?   
  痤疮是一种皮肤科的常见病,其病程为慢性过程,容易复发。现在认为本病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所致的毛囊皮脂腺疾病,其中包括皮脂分泌过多、毛囊口过度角化、痤疮丙酸杆菌增殖、过度的免疫反应等。此外,它还与遗传及心理因素有关。毛囊皮脂腺的阻塞是导致痤疮的初始因素。不正常脱屑与丝状物和脂质小滴混合堆积,形成微粉刺。毛囊内继而充满脂质、细菌和角质碎屑,呈现出肉眼可见的白头粉刺或黑头粉刺。若痤疮丙酸杆菌增殖并产生炎性介质,进而发展为炎性丘疹、脓疱、结节及肉芽肿性损害。
  痤疮的严重程度分级如下:
  轻(1级):粉刺为主要的皮损,可有少量丘疹和脓疱,总病灶数少于30个。
  中(2级):有粉刺,伴有中等量的丘疹和脓疱,总病灶数在31-50之间。
  中(3级):有粉刺,伴有大量丘疹和脓疱,偶见大的炎性损害,分布广泛,总病灶数在51-100之间,有少数结节。
  重(4级):除上述皮疹外,又伴有结节与囊肿,多数有疼痛并形成囊肿,结节囊肿在3个以上。
一、治疗现状
  
  据国外研究,在12-24岁的青少年中,痤疮发病率高达85%。痤疮不仅是一种躯体疾病,其在社交、心理、情绪等方面对患者的影响,不亚于严重的哮喘、癫痫、糖尿病、腰腿痛、关节炎等疾病。痤疮患者也容易情绪低落,易于焦虑和愤怒。因此,痤疮是一种不容忽视的心身疾病,可能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学习、工作、运动、人际关系和社会生活,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目前,国内正在进行痤疮患者心理社会方面的研究。
  选择治疗痤疮的方案就要针对上述致病环节:
  (一)外用维A酸:
  维A酸能针对痤疮发病的多环节发挥作用,抗角化,促进正常脱屑,不仅可清除成熟粉刺,而且能抑制微粉刺,预防复发,维持痤疮缓解状态;有中度抗炎作用,能治疗炎性皮损;提高其它合用抗痤疮药物的穿透力。外用维A酸(三代)是痤疮的一线治疗药物,是轻、中度粉刺性痤疮和炎症性痤疮的首选治疗药物。在皮损有效控制后,要坚持维持治疗,预防复发。
  口服维A酸,如异维A酸,主要适用于重度痤疮,如聚合性痤疮、结节性囊肿性痤疮、瘢痕性痤疮等。推荐剂量为0.1mg/kg·d,持续4-6个月。注意致畸、血脂、肝功能和皮肤粘膜干燥等不良反应。停药后需外用维A酸维持治疗,以防复发。
  (二)抗微生物治疗:
  主要通过抗菌、抗炎和免疫调节来实现其治疗作用。用于治疗痤疮的外用抗生素主要有过氧苯甲酰、红霉素、克林霉素、四环素。应与维A酸类药物合用,不应单独使用,不应与口服抗生素合用。皮损改善后应停药,或2-3个月后无效也应换用其它抗生素,以防耐药。其中过氧苯甲酰可快速杀灭痤疮丙酸杆菌,且无抗菌耐药性。主要用于轻、中度痤疮的治疗。但应从低浓度开始使用。口服抗微生物治疗主要用于中、重度炎症性痤疮,常用四环素、红霉素、米诺环素,也可使用磺胺类或多西环素。
  (三)联合治疗:
  可针对痤疮发病的不同环节,因此起效更快,疗效更强,适用于粉刺性痤疮和炎症性痤疮。轻中度患者一般为外用维A酸与外用克林霉素或过氧苯甲酰等抗生素药物联合应用;中重度患者为外用维A酸与口服抗生素联合应用。
  (四)其它:
  目前认为雄激素在痤疮发病中起重要的辅助作用,并可使病情加重,但它并不是根本原因。由于应用雌激素或抗雄激素疗法的副作用较多,所以,不应将其作为痤疮治疗的常规疗法。雌激素和抗雄激素类药:对雄激素水平过高的女性痤疮患者效果好。如达因-35等。另外,小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5mg/d,可抑制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造成的雄激素过高产生的痤疮。糖皮质激素短期口服用于聚合性痤疮或暴发性痤疮。
  (五)光疗联合应用:
  蓝-红光照射可通过光动力学破坏痤疮丙酸杆菌及减轻炎症反应而对痤疮有较好的疗效且可避免UV的潜在放射性危害。痤疮丙酸杆菌可产生内源性卟啉,其主要成分是粪卟啉Ⅲ,粪卟啉Ⅲ主要吸收415nm波长的可见光,从而在蓝色可见光照射后可产生光动力学反应。在体外,用蓝色可见光照射痤疮丙酸杆菌显示其内源性细菌卟啉的光激发、单线态氧(singlet oxygen)产生及细菌被破坏。理论上蓝色光是对痤疮丙酸杆菌内源性卟啉的主要光活化波长,但蓝色光透皮深度很浅;红色光对光活化卟啉效果较差,但透皮深度较深,且通过影响肥大细胞释放细胞因子而具有抗炎活性。
  最近的一项单盲对照研究比较混合应用蓝色光(415nm)及红色光(660nm)与单纯应用蓝色光对轻到中度痤疮的疗效,并以冷白光及5%过氧化苯甲酰作为阴性及阳性对照。结果治疗组均有效,但联合应用蓝-红光疗效优于单纯应用蓝光。副作用轻微。机制可能是抗菌及抗炎两者的综合,除光动力学损害痤疮丙酸杆菌外,该治疗可能直接减轻了炎症反应。
  痤疮治疗的药物和方法很多,关键是有针对性地选择药物,并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要有维持治疗的概念,控制临床复发率。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和生活指导也是非常重要的,痤疮患者的心理及情绪变化、饮食、睡眠、化妆品的使用、职业、环境等多种因素,都会影响痤疮发病的病理过程,故常会影响痤疮的病情、病程和对治疗的反应。因此,除药物治疗外,对患者的有关健康教育也是痤疮治疗的一部分。 二、治疗展望
  
  从实验到临床
  (一)细胞因子的致粉刺作用:
  ⅠL-1α是由淋巴细胞和角质形成细胞(KC)受到不同刺激后产生的一种炎症因子。研究者们已在体外用人的毛囊皮脂腺片段建立模型研究毛囊的过度角化(粉刺形成的关键部分)。Gay等发现给毛囊片段中增加ⅠL-1α引起与粉刺中所见相类似的过度角化。ⅠL-1α诱导的过度角化可被ⅠL-1受体拮抗剂所阻断。认为皮脂分泌率的改变或相应的成分改变可刺激并促进ⅠL-1α自基底KC释放,从而刺激粉刺形成。从治疗的观点来说,阻断细胞因子如ⅠL-1的释放或阻断其在皮脂腺囊上的作用的制剂将对治疗痤疮有效。
  (二)毛囊皮脂腺单位中的雄激素代谢:
  1.毛囊漏斗下部的5α-还原酶活性:5α-还原酶为睾酮向二氢睾酮(DTH)的转化所必需的,而DTH调节皮脂的分泌量。将自无痤疮的人中分离的完整毛囊漏斗下部均质化,测定5α-还原酶活性,5α-还原酶的Ⅰ型同工酶在均质化的毛囊漏斗下部有活性,且在毛囊漏斗下部的KC中活性高于自毛囊之间的表皮培养的KC。提示毛囊漏斗下部KC较表皮KC有较高的产生雄激素的能力。是否局部产生的雄激素影响毛囊角化尚待研究。
  2.皮脂腺中5α-还原酶活性:痤疮好发部位皮肤的皮脂腺中5α-还原酶活性较非痤疮好发部位高5-10倍,主要为Ⅰ型5α-还原酶,表明5α-还原酶的Ⅰ型同工酶在人类皮肤中占优势,并且其活性集中于皮脂腺,尤其是在痤疮好发部位(如面部)的皮肤中,而且,痤疮好发部位的皮脂腺具有局部产生雄激素的内在潜能,这种增高的产生雄激素的能力可能在痤疮的发生中起作用。临床研究证明Ⅰ型5α-还原酶抑制剂可降低血清DTH。如果皮脂的产生主要由DTH介导,5α-还原酶抑制剂可能将在痤疮的治疗中有益。
痤疮的最新研究
 楼主| 发表于 2006/6/3 14:38:48 | 显示全部楼层
痤疮及相关性损容性皮肤病的调护与养生


北京中医院 陈凯






痤疮及相关性损容性皮肤病需重视机体内部的调护,从精神、情绪、饮食、睡眠等多方面、全方位进行整体调养。



  您知道过敏源一般分为几种吗?   
  皮肤病虽形于外,而实发于内,它跟内脏气血的失衡,阴阳的失调,经络的阻隔是息息相关。饮食、水分和情绪影响着皮肤的健康状况。


  春天皮肤应该防过敏,过敏原大体上分为三种,一种叫吸入过敏,一种叫食入过敏,还有一种叫接触过敏。避免食入过敏的方法是尽量把吃的东西煮烂,尽可能少吃海鲜和避免吃动物的头蹄部位等。患有过敏性皮肤病的朋友最重要的是尽可能远离过敏原。患了痤疮以后饮食上应该注意:
  1.少吃甜食;
  2.少吃油腻的食品;
  3.少吃辛辣食品;
  4.少吃坚果。
  同时,患了痤疮以后应该注意洗脸的方法:
  1.用温水洗脸;
  2.选择带硫磺或者有碱性的肥皂;
  3.洗脸时要逆向清洗。
  患有黄褐斑的女性要保持一份乐观的心情,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在饮食方面应该多吃黑喝黑。发宜常梳,面宜常磨。按摩皮肤也是皮肤养护的方法之一。 一、皮肤的亚健康
  
  皮肤是人体健康的镜子,皮肤也有亚健康状态。
  中医诊法有望、闻、问、切四诊。望诊,望面色,望神色,望步履,这都能反映出一个人健康的情况。作为一个皮肤科医生基本且最重要的是望诊——学会望皮肤。一望患者的容貌,美与丑;二望患者的年龄;三望患者的精神状态、情绪,来掌握他或她的神志动态;四望健康,通过皮肤状况,观察是否有五脏六腑疾病的表现。
  健康的皮肤和病态或处在亚健康状态的皮肤是大不一样的。健康的皮肤:第一,有光泽;第二,有弹性,是否衰老,主要观察皮肤弹性好不好,皮肤松弛皱纹增多,就显得苍老,皮肤光洁,就显得年轻;第三,有色泽,健康的皮肤白而红润,病态的皮肤则或晦暗、苍白,或萎黄;第四,健康的皮肤光洁,病态的皮肤粗糙,干燥。
  没有内乱,不得外患。皮肤病虽形于外,而实发于内,皮肤病与气血的失衡,阴阳的失调,经络的阻隔是息息相关。皮肤更需重视机体内部的调护,从精神、情绪、饮食、睡眠等多方面、全方位进行整体调养。首先应该调整日常饮食,嘱咐患者要饮食有节。这个“节”有两个意思,一叫节制,一叫清洁。
  饮食有“节”,适量为度。注意补水,主食占三成,饮水占六成,营养的东西占一成。给皮肤补水很重要。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重量占人体的体重15%到16%,面积约为1.5到2平方米,是人体一个最大的蓄水池。如果水喝得不够,动用皮肤的水,人就会出现皮肤干燥。要多饮水,多补水,频饮,少饮,细水长流。不能一下喝两三杯,5-6个小时没想起来,就不喝;或白天不喝水,到晚上喝很多水,这叫喝顿水,对身体不好。水要一点点喝,如果等到渴的时候再补水,其实已经晚了,皮肤的水分已经被夺走了,怎么还谈得到美?
  保护皮肤的重要环节是每天认认真真清洁皮肤。用洗面奶或香皂清洁,不要用刺激性太强的东西,同时拿毛巾多捂一会儿脸,使毛孔开大,促使脏东西排出。还有一种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在水杯里放点热水,用热气蒸一蒸,熏一熏,它等于是直接给皮肤补充水分,对皮肤大有好处。
  起居有时,“时”是定时的意思。白天精气神充足,中午略为休息。不要白天睡得太多了,影响晚上的睡眠。晚上不要熬夜,最晚也应该在12点以前睡。人应该遵循生物钟的规律,不能阴阳颠倒。
  饮食调摄:建议40岁左右的女士多食豆类品,豆制品。按中医的说法,多吃豆制品,使人皮肤光滑,有去湿的作用。实际上多食豆类品还有替代、增加雌性激素的作用。
  要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让大便保持通畅,需要多喝水;多运动,促进血液循环,促进肠蠕动;多吃粗纤维食品;以及按摩脐周的腹部,帮助肠被动蠕动。
  人的心态也与皮肤的亚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有四样东西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空气、阳光、水和时间。因此,我们应该好好地享用这四样东西,把它投到健康上。如果在年轻的时候,是为了生活而奋斗、而斗争,那么到了年老的时候,应该为生命、为健康而奋斗、而斗争。不要把精神这根弦绷得太紧了,一张一弛,张弛有度。古人云:弛而不张,文武不为也;张而不弛,文武不能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同时,人的情绪也是重要的。面对压力,面对各种挫折,要乐观而坦荡的面对,换一个角度去想。年轻的朋友,如果想让自己的容颜靓丽漂亮,让青春保持得长久一些的话,就一定要保持一份乐观的心情。 二、皮肤春天防过敏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饮食结构的改变,还有环境污染,20世纪过敏性疾病在发达国家就比较多。现在有人预测,到21世纪在发展中国家也要多,而且有全球流行的趋势。所以,国际上很关注过敏性皮肤病的防治问题。在春季过敏性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的是湿疹、异位性湿疹、荨麻疹和药疹。
  过敏性皮肤病,与过敏原有很大的关系。过敏原多分为三类:吸入过敏、食入过敏和接触过敏。
  患了过敏性疾病以后,在查清过敏原,进行对症治疗的基础上还应注意日常生活的调理。
  饮食的烹饪方法:老中医强调吃东西要特别注意,对鸡、鸭、鱼、肉、辣椒、酒,全都禁忌。全不吃,没有营养。患有过敏症的患者应该把食物充分烹调,很多食物煮烂了后可以照吃不误,但还是有选择的。肉类当中,鸡肉过敏得少,可以将鸡炖得时间长一些。鸡蛋,蛋白容易过敏,蛋黄就相对来讲好一点,过敏得少一点。少吃煮得不透的鸡蛋,做一个鸡蛋羹,多蒸一会,就会减少过敏的机率。
  长湿疹的孩子最好把奶粉兑上水后,煮开,再晾凉,再煮开一次,再晾凉,来避免牛奶过敏。
  海鲜为发物,因为很多人吃海鲜都喜欢吃“生猛”这两个字。而吃海鲜,却一定要避免生吃或涮一下就吃。海鲜过敏得相当多,因为海水为阴,冰冷的海水压力大,温度低,生存环境很不好,而海中的生物,生命力旺盛,属于阴中之阳,阳气特别旺盛,所以吃海鲜热气特别大,容易引起过敏。
  中医强调动物的头蹄是一个发物。如猪的拱嘴、猪手、猪脚,即猪蹄,这些东西,吃完了以后,皮肤病容易复发。
  患了皮肤病的患者避免“食复”,即吃过敏性的东西,引起皮肤病的发作,需注意食物禁忌,避免摄入过多的化学制剂、色素、香精等非自然的物质。少饮用碳酸饮料,多喝一些白开水。
  避免食入过敏的方法是尽量把吃的东西煮烂,尽可能少吃海鲜和避免吃动物的头蹄部位等。
  注意起居环境的天然和简单。患有过敏性疾病的患者贴身不要穿带颜色衣物,避免衣服染料过敏,穿纯白色的,纯棉的,穿丝绸的更好。居室装饰也宜简单。装修不要太豪华,避免应用污染大的材料。
  在生活中,患有过敏性皮肤病的患者,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远离过敏原。 三、消除痤疮的烦恼
  
  青春痘的好发年龄,可分为青春型,青春期的时候患病,随着年龄增长自然而然就好了;持续型,就是从青春期一直长到更年期还不好,患病的时间非常长;成年型,青春期的时候皮疹不出现,到了一定年龄,40来岁,才会罹患。
  青春痘俗称壮疙瘩,但实际上应该叫虚疙瘩,这是皮肤的一个信号,提示人体的内分泌出现了一些问题,并不是身体特别强壮,与这些人深入地交谈,会发现很多外强中干的表现,如胃肠功能紊乱,或者一些全身不舒服的症状。
  西医认为,痤疮是雌激素和雄激素比例失衡。在男性患者,常是雌激素偏高;女性患者,常是雄激素偏高。痤疮生长在面部口鼻周围,中医认为肺开窍于鼻,脾开窍于唇,脾和胃互为表里,肺胃实热导致痤疮。
  饮食宜忌:少吃甜食,少吃油腻的食品,少吃辛辣食品,少吃坚果。
  患痤疮后不要挤,“防伤手”。“手”包括两个意思,是守卫的“守”和手掌的“手”。皮肤是一个屏障,不要用手去搔抓,破坏它的屏障。从而引发感染,留下瘢痕。尤其是面部危险三角,更是不能搔抓,以免引起颅内感染。
  患痤疮的人应该注意洗脸的方法。洗脸,第一要正确选择水的温度。不要用冷水,冷水毛孔是收缩的;太热水对皮肤有刺激,用不冷不热的温水洗。第二选择肥皂的酸碱度,肥皂最好选用一些带硫磺或者稍微有点碱性的,可去除油脂。第三是清洗的顺序,要逆向清洗,从颜面下部向上清洗。为什么逆向清洗?因为皮肤是鳞状排列,就跟瓦片似的一块盖一块,只有逆向清洁,才能把藏污纳垢的地方洗得干干净净的。另外清洗的次数,最少两次,早上一次,晚上临睡觉一次,洗脸是治疗痤疮最重要的环节。
  不要乱用药。患痤疮的人注意不要使用激素药膏或者含有激素的药膏,以免患上激素依赖性皮炎。医生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判断皮肤类型的最简单的方法是:拿面巾纸擦一擦。如果面巾纸变油,衣领爱脏,头皮易痒,则可能是油性皮肤。
  花是美容的佳品,很多花类药都能够往面上走,起到美容的功效。可起到美容的功效。
  颠倒散调均外用是简便易行治疗痤疮的方法,颠倒散包括大黄和硫磺。大黄大苦大寒,也称将军之冠,性凉;硫磺是火中精,性大热,二者等量压成细粉,称颠倒散。以温水调配。中医称温水为阴阳水,它也是颠倒了。用法:温水调配,晚上洗完脸后,薄薄地涂一点,大约1~2个小时以后就清洁面部。这种方法,仅限于油性皮肤痤疮的患者。 四、黄褐斑
  
  黄褐斑,中医称为肝斑,因肝郁气滞所致;又称黧黑斑。
  黄褐斑与五脏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医五脏为心、肝、脾、肺、肾,五色为红、黄、青、白、黑。红色入心,黄色入脾,青色入肝,白色入肺,黑色入肾。肾主黑,黑为肾色,黑色是肾损的一个信号——肾虚或肾盛均可表现为肾色。
  中医以天癸来代表女子的肾气。女子七岁的时候,肾气就开始兴盛,齿更发长,开始换牙,头发长得浓密。二七就是14岁的时候,天癸至,月经出现。到了七七,也就是49岁的时候,天癸竭,肾气衰落,绝经。《黄帝内经》以七,一七、二七、三七……来描述女子一生的病理和生理。
  中医对黑有两种认识。一种叫做肾盛黑,与女子正常生理活动有关系。女子妊娠时肤色较黑,表现为肾盛黑,这是正常的黑色。肾病也能变黑,如黄褐斑。女子一生与肾气都有着很密切的关系,到40多岁,肾气衰落,水不济火,阴阳失衡,就会出现黄褐斑。
  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在饮食方面应该多吃黑喝黑。五种黑色的食品是黑木耳、黑芝麻,黑豆,还有黑米,黑枣,这些黑色食品对养肾气有好处。中医有取类比相的方法,其中有一种即为以色治色法,比如黑颜色的病,就食用黑色的药或者黑色的食品来治疗或食补。
  发宜常梳,面宜常磨。花费些时间好好按摩皮肤,做皮肤的养护。以玉石棒按摩皮肤,一是取它洁白如玉的质地,一是考虑到玉石含有很多对皮肤有益的微量元素,经常按摩,对皮肤有营养作用。古代的帝王嫔妃配外用颜面的药物时,都是把药最后用玉制的研磨锤,仔细研,研的时候,让一点玉石的粉子,加入到外用药里头。
  在日常生活的皮肤护理中,还可用揉——拿手从颜面下部顺着皮肤的方向往上面揉;或弹——以手指在皮肤上弹;或啄——似啄木鸟似的啄皮肤;或是拍——以手拍击面部等多种按摩方法。



推荐一些痤疮治疗方   
  1. 浙贝母、白附子、菊花叶、防风、白芷、滑石各15克,皂角10克。将6味为细末,用皂角蒸熟去筋膜,同药捣为丸,早晚擦面。
  本方祛风清热,适用于痤疮、雀斑,其来源于《疡医大方》。
  2. 赤小豆20克,细辛6克,麻黄3克,银花10克,泽泻8克,茯苓15克,车前子8克,神曲15克,红花3克,甘草6克。煎汤代茶,1日1剂,并用药液清洗患部,早、晚各1次。
  本方出自《云南中医杂志》1989.10期,功能消疮,适用于痤疮。
  3. 白果适量。将药洗净,切开,绞汁,取汁频涂患部,干后再涂,直至汁尽,每日再2—3粒。
  本方解毒排脓,平痤除皮,适用于痤疮患者。



 痤疮给许多人带来了烦恼,作为大夫,应如何在调护方面向患者提出合理而有意义的建议?

参考文献
楼有益 妨碍美容的皮肤病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88,3
李树莱,张超英保健美容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1
张胡德实用美容大全人民军医出版社 1996,6
发表于 2006/6/3 17:14:27 | 显示全部楼层
多多益善,治痤疮的方子有点少了,分析的理论似乎还不够透彻呀。希望再多发一些与此相关的文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2/29 15:5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