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洞翁晚年方总结了仲景方之常用药五十四味,出版《药证》一书。关于《药证》之征,其义有二,一则证也,一则验也;以己试方之实践,考诸仲景之方证,而征验药之主证与兼治也。药证既明,则方证益明矣,而方之加减亦了然矣。汤本求真所言之药物“医治效用”大半本乎东洞翁,而完善之、阐明之。举二例以明之。东洞翁通过对使用石膏为主药的方剂的总结,再参以己之实验,定其主治为“烦渴也”,旁治“谵语、烦躁、身热”、“发狂、齿痛、头痛、咽痛”等。凡见上述“旁治”之证,而见“烦渴”者,皆可投以石膏。方膏主治既明,则木防己汤之主证于“喘满、心下痞坚、面色黧黑、其脉沉紧”,又加一“烦渴”矣,如此木防己汤证始定。然而汤本求真通过大量实践得出不必定见“烦渴”,而凡见“口干舌燥、小便赤浊”者,不拘苔之黄、白、厚、薄,皆能用之而其效得核焉。关于其药理,则东洞不言,而汤本亦曰难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