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3177|回复: 4

《内经》与佛教也有关系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6/4 05:31: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河间金栋 于 2017/6/4 05:33 编辑

《内经》与佛教也有关系吗?
金栋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主任中医师
《健康报》2017年1月12日发表了山东中医药大学张志远教授的文章“攻读经典 力求实用”。文章说:
中医的思想受佛、道两家思想的影响,尤其是佛家的思想。《黄帝内经》包含《素问》《灵枢》两个部分,《灵枢》《素问》都包含八十一篇。《难经》也是八十一篇,这些都是受佛教的影响。佛教认为,人生要度过八十一个关口,《西游记》中唐玄奘也是经历了八十一难才取回了佛教真经。而佛教思想也渗透到了医学、药学的领域,比如君主之官、相傅之官虽然都是外界词汇,但却渗入了中医学说中。
从张教授这段文章看出,《素问》、《灵枢》和《难经》各八十一篇这个数目,源于“佛教认为,人生要度过八十一个关口”,而“君主之官、相傅之官”是“外界词汇”,似乎与佛教也有关系。
对上述说法,我不敢认同。
首先谈谈八十一这个数字是否与佛教有关。
佛教何时传入我国,大约在西汉后期传入。据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考证,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博士弟子景卢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授《浮屠经》,当为佛教传入我国之始。当代学者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第五卷)就是采纳了汤用彤先生的说法,而任继愈主编《中国佛教史》(第一卷)也认同这个说法。
《浮屠经》,即佛教经典。《浮屠经》的具体内容,《史记·大宛列传》的《正义》引文有记载。据百度介绍,这部佛经主要讲述释迦牟尼的故事,包括释迦牟尼是哪儿的人,父亲叫什么名字,母亲叫什么名字。经中叙述释迦牟尼的母亲因梦见白象而怀孕。说释迦牟尼是从他母亲的右肋出生的,一生下来就能走路,向四方各走了七步等等。这些故事在后来传入的佛传故事中非常普遍。从这个介绍可以看出,西汉哀帝时期,传入我国的《浮屠经》没有说“人生要度过八十一个关口”。
佛教虽在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但一直到东汉,人们对佛教的理解还是很有限的。一般将佛教理解为类似汉初的黄老之学,都是主张清静无为。经过佛经的大量翻译,人们对佛教的理解才逐渐得到提高。我国最早流传的佛经是东汉时期的《四十二章经》,据相关史籍记载,是由摄摩腾、竺法兰二人翻译。《四十二章经》的版本虽有十数种之多,而且文字也有出入,但是通览《四十二章经》这部佛经译文,也没有发现有“人生要度过八十一个关口”这句话。
据史料记载,佛教开始在社会上广泛流行,当始于汉魏之际。成书于汉魏之际的牟子《理惑论》,则集中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佛教的理解,但是此书中也没有“人生要度过八十一个关口”这个说法。
由此可见,无论认为今本《内经》(《素问》和《灵枢》)成书于战国秦汉时期,还是成书于西汉中期以后至东汉时期,与早期流传于我国的佛教经典如《浮屠经》、《四十二章经》及《理惑论》等对看,八十一这个数字与佛教无关。怎么能说《素问》、《灵枢》八十一篇这个数字是受佛教的影响呢?据史料记载,唐代高僧(唐玄奘)西行到印度取经,前后十七年,行程数万里,虽历尽坚辛苦难,然由其口述、弟子辩机笔录而成的《大唐西域记》也未见有九九八十一难之说。明代吴承恩小说《西游记》第九十九回“九九数完磨灭尽,三三行满道归根”中说“佛门中‘九九’归真。圣僧受过八十难,还少一难,不得完成此数”,唐玄奘西行取经之事实,并非如此。这是吴承恩从小说的角度杜撰的,佛门中从未有“九九归真”之说。以后出的明代吴承恩《西游记》中唐玄奘历经八十一难而取回佛教真经为例,认为成书于两汉时期的《素问》、《灵枢》和《难经》各是八十一这个数目,源于佛教,显然不合适。
读读司马迁《史记·律书》、刘安(食客)《淮南子·天文训》及班固《汉书·律历志》等两汉典籍,则会发现“八十一”这个数字,在汉代非常受重视。这是因为“八十一”与汉代尊崇“黄钟数”有关。因黄钟是六律之首,为制事立法、典章制度之准则。
司马迁《史记·律书》说:“王者制事立法,物度轨则,一禀于六律,六律为万事根本焉。……百王不易之道也”,“律数:九九八十一以为宫……黄钟长八寸十分一宫”。
刘安《淮南子·天文训》说:“故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天地三月而为一时,……以三参物,三三如九,故黄钟之律九寸而宫音调。因而九之,九九八十一,故黄钟之数立焉。黄者,土德之色;钟者,气之所种也。”
班固《汉书·律历志上》说:“数者,一、十、百、千、万也,所以算数事物,顺性命之理也。《书》曰:‘先其算命。’本起于黄钟之数,始于一而三之,三三积之。……黄钟:黄者,中之色也,君之服也;钟者,种也。……故黄钟为天统,律长九寸。九者,所以究极中和,为万物元也。”
黄钟,六律之首,声调洪大响亮,为古代矫正音律的乐器。黄钟长九寸,每寸九分,共计八十一分。即黄钟数八十一,由九而来(九而九之),以此引申为事物的标准、典范,凡制事立法、典章制度等必须遵照执行。汉代有这样的典章制度,而《素问》、《灵枢》等各九卷、各八十一篇,就是在自然不过的事了。所以《灵枢·九针论》说:“天地之大数,始于一而终于九。……夫圣人之起天地之数也,一而九之,故以立九野,九而九之,九九八十一,以起黄钟数焉。”张介宾《类经·针刺类二》说:“自一至九,九九八十一而黄钟之数起焉。黄钟为万事之本,故针数亦应之而用变无穷也。”
古人认为,九为数之极、数之大,取最多至广之义。且又为万物之本元,用变无穷,凡制事立法、典章制度等必须遵照执行,所以,九针乃应“天地之大数”九及“黄钟数”八十一(九而九之)天人相应、取象推演而来。因“圣人之起度数,必应于天地”,故而有“九针、九篇,夫子乃因而九之,九九八十一篇”(《素问·离合真邪论》)之圣训典范说。故九和八十一在汉代有很重要的意义,《素问》和《灵枢》都是各九卷、各八十一篇,是西汉中期以后的统治思想给《内经》留下的烙印。这怎么能说是受佛教的影响呢?
其次谈谈“君主之官、相傅之官”是否为“外界词汇”?
按照张教授这篇文章理解,“君主之官、相傅之官”好像源于佛教而成了“外界词汇”。
“君主之官、相傅之官”,不但不是佛教外界词汇,而且是正宗的汉语词汇。如先秦典籍《荀子·解蔽》篇说:“心者,形之君也,神明之主也,出令而无所受令。”同书《天论》篇又说:“耳、目、鼻、口、形,能各有接而不相能也,夫是者谓天官。心居中虚,以治五官,夫是者谓天君。”再如西汉典籍《淮南子·原道训》说:“夫心者,五脏之主也,所以致使四肢,流行血气。”这不正是《素问·灵兰秘典论》所说“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的版本渊源吗?“相傅之官”,史书无此官名,《内经》言之,应该是相和傅的连称——相和傅都是官名。相,汉代诸侯国官名,秦、汉朝叫做丞相、相国。古有太傅,傅,颜师古注说:“相也。”
《史记·孝景本纪第十一》说:“中五年夏……更命诸侯丞相曰相。”
安作璋、熊铁基《秦汉官制史稿》说:“汉初,天子置太傅以辅王,成帝时,太傅但曰傅。……汉天子代诸侯王国置相。初名相国,惠帝元年更名丞相,景帝中五年,复更名为相。”
《汉书·卷十九上·百官公卿表第七上》说:“相国、丞相,皆秦官,金印紫绶,掌丞天子助理万机。秦有左右,高帝即位,置一丞相,十一年更名相国,绿绶。”
最后谈谈《内经》是受佛、道两家思想的影响,还是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今本《内经》的成书时间应该是西汉中期以后至东汉时期,这个时期佛教还没有在我国广泛传播,上面已经谈了这个问题,与佛教思想无关。但是,有人还错误地认为,《内经》和道家关系最密切,有必要略说一下,儒、道两家谁对《内经》的影响更大。
唐代开始编纂的《道藏》收入了《黄帝内经素问》,有的古人可能据此认为,《内经》属于道家书。近来还有学者说:“《内经》之学,出于道家,故古代以黄帝与老子并称。”(胡天雄《素问补识》)《内经》出自道家说之谬误,不必费力驳斥。因为西汉学派中,儒、墨、道、法、阴阳家都属于社会政治思想流派,而《内经》是研究人体生命现象的,她不属于、也不会出自政治思想流派。只是她援用的哲理和当时的学术流派会有关系。
看一下《汉书•艺文志》就更清楚。其中道家和方技,互不相干,完全不是一家。后世著名医家,也没有人认为《内经》出于道家。今本《内经》,虽然经过“弱龄慕道”的唐代人王冰整理流传下来,却不能据此说《内经》属于道家书。如果说《内经》中有道家思想,那是对的。今本《内经》把道家思想较多的的《上古天真论》作为第一篇,就是王冰重新编次的结果。显然把道家思想排在最前面,以示尊崇。其实,也不过是王冰尊崇而已。因为,对《内经》体系影响最大的,是儒家思想。赵洪钧《内经时代》说:“《内经》体系中,有以下四个自然哲学理论。即:①阴阳学说②五行学说③天人相应学说④气和气化学说。”
以上四个自然哲学理论,都早被汉代儒家全面吸收而且是两汉的主流思想。汉儒中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董仲舒。《汉书·五行志》说:“汉兴,承秦灭学之后,景武之世,董仲舒治《公羊春秋》,始推阴阳为儒者宗。”正是他促成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局面。董氏的代表作《春秋繁露》就充斥着阴阳、五行、天人相应和气化思想。正如近代著名学者梁启超《梁启超论中国文化史》所说:“两汉所谓今文家经说,其能脱阴阳五行臭味者十无二三,大率自仲舒启之。”所以,可以毫无疑义地断言:《内经》体系受董仲舒思想的影响最大,因而带有典型而深刻的汉代儒家思想烙印。

发表于 2017/6/4 11:15:15 | 显示全部楼层
教授无文化不奇怪.
发表于 2017/6/4 13:41:48 | 显示全部楼层
        九九八十一明显源于洛书九宫以及河图五音六律之数。先生所引《史记.律书》、《汉书.律历志》所言即是。这和佛教教义十万八千里,八竿子打不着,不过是今天贬低中华文化思潮下,认为中华自古没能产生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宗教,是我们文化的一大缺陷,这在公共知识分子中间几乎形成了共识,甚至连军队将军也有此种认识。例如那位以报告文学出名,最早写出《唐山大地震》的刘亚洲,就历数我们没有宗教情怀,唯物主义导致贪腐作恶,毫无顾忌,后传佛教,求神拜佛不过是中国人实用主义大暴露;欧美的宗教情怀引领高度文明等。
发表于 2017/6/4 14:00:39 | 显示全部楼层
        全世界的人们都认为中华文化的独特,然而她究竟独特在何处,仅仅是五千年从未中断吗?却不是人人都明了的。在研究中医学的根本问题——阴阳五行究竟是什么,为何音律能够进入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等问题时,即已经清楚地意识到,骨子里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正是阴阳五行的思想方法核心内容,因而早在2012年就写出了《天人合一琐谈.导言》一文,作为研究这个问题的总纲。以下是原文。

    五行说木——《天人合一琐谈》之


                                                                                              导言




      世界上每一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的基因(根)文化,决定着每个民族群从物质到精神生活方式直到社会组织、行为特点,总之方方面面的历史、现实和走向 。自然,中华民族也不例外。那么,中华文明的基因(根)文化又是什么呢?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要回答由根文化决定的中华文明的特质这个现实的问题。
      迄今为止,中华民族也许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依赖行政或其他强权规定或者曾经规定过统一信仰的宗教的民族,更没有实行过曾经广泛存在,且直到现在还存在的政教合一的社会制度的民族。这就是中华民族根文化特质的第一个表现——源自内心的唯物精神,其凝聚人心的是祖先和先贤崇拜以及对于自然的敬畏,并作为一种文化传统,形成追根溯远、不忘来路的心理表达,其最重要的文化表现就是从文字产生之后三千余年绵绵不绝的史志传统,其行动则是尽人事而任天命的百折不挠精神,也才有那些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所谓明知不可而为之的人和事。
      第二点就是源自《易经》的辩证思想,《道德经》的祸福相倚、有无相生、高下相倾、后先相随是其经典表述。
      三是源于阴阳五行的道法自然的养生之道,中医中药是其成功运用的范例。
      四是源于五行之木,以生生为使命,尊重生命,不必假于宗教劝化,不需忏悔,更无需贿赂的内圣外王的修身之道。根据字源,所谓王者,上承天命,下立地极,中主人事之谓,以上天好生之德,化育万民,抚绥四方,海纳百川;普通人的王道则是承天好生之命,点燃自己,照亮他人,以自己的生命之火,之行动,矗立于天地之间,达成人生的价值与使命,是谓每一个人的王道,出之于自然之要求,是以孔孟主张人性本善。<自按:人性果善果恶耶?从上帝造人,则人性必恶;而人源自自然,为生物链上之一环,则人性必善。汝谓人性果善恶乎?>
      五是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乾坤之道,亦即人生之道。
      唯物精神、辩证思维、道法自然、内圣外王、自强不息,即中华文明基因之特质,之显性表达。那么,这基因究竟是什么?<自按:此五者犹如人手之五指:唯物辩证法,纵横相交,最为强大,是为拇指与食指;亭亭正直,通彻天地,道法自然,是为中指;内外双修,不断强化自我,为无名指;人生如逆水行船,不进则退,更需不断加强修炼,不断完善自己,是为小指。此五者,在人则为双手双拳,可为我中华之双拳乎?>
      简单说就是近成于春秋战国之阴阳五行,远劭于七千余年前之河图洛书,而这一切,皆肇基于中华农耕文明这一深厚土壤。
      设无此土壤,即使渔猎游牧民族走进农耕或进入工业文明、后工业文明,即使位于超强,其来路、史迹昏暗不明,凝聚、强大精神,一是假借神灵,二是凭借外物——经济、军事、技术。除了会做上帝之子,上帝选民,不会平等待人(其他民族国别),更不会平等待物。即如贩运黑奴时视黑人如动物,饮食上自居于食物链顶端,曾经拒食蔬果,视薯类玉米为非人类之食,归其食者为下等贱类,此皆距今日科学昌明不过百数十年至几十年前,与其推崇之科学精神大相径庭,更与所倡平等正义之普世价值毫不相干。反观我中华,远于数千年前,即已经解决了人与自然、与世间各种有生之类的平等关系——人为自然界之一分子,是自然的产物,生于自然,食于自然,逍遥于自然,最后归于自然,乃本文写作之主旨,亦是内容重点。所以命名为《五行说木》,以畅衷曲。
发表于 2017/6/4 14:07:44 | 显示全部楼层
      所引《律书》《律历志》原文,也是我写作中要用的资料。本文分享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2/22 14:4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