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1201|回复: 0

如何学中医?给初学中医和中医爱好者的一点建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2/19 11: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导读:很多人因为爱中医而学中医,甚至从事中医职业;也有很多人爱中医,但只是作为一种业余爱好。对于这些有一颗爱中医的心且想学中医的人,他们所需要的就是如何学中医的方法了。小编在回复后台留言时,发现不少人想学中医,却不知从何下手,今天,小编就分享一篇给初学中医和中医爱好者的建言,或能有益!
中医学流传之广,影响之深远的原因,我认为还有一点应当提及的是,中华文化成就、总结和传承了中医学理论,反过来中医学理论又充实了中华文化。历史上的一些著名医家有先从士儒之学而后转学中医的,如皇甫谧、朱丹溪;有既是政府官员又懂医学的,如王冰、徐大椿,而且大都有医著传世。这种现象与中国文化同中国医学在某些典籍中相互串联不无关系,以致当时在文人中流传有“为人子者不可不知医理”之训。也许受这种环境的影响,以前一些文人往往把中医学作为业余爱好学习、玩味。其实,中医学除了解释人体生理、病理与疾病治疗外,其内容还包括古代的天文、地理、哲学、心理学、社会学、古汉语学等。我们学习它,除了自我养生祛病外,还会学到其中蕴含的众多国学知识。所以若有闲情逸趣,不妨以此研究之。

自学中医自然要读中医书籍,而中医书籍浩如烟海,如何选择入门读物和有序的阅读,无疑是关系到时间和成效的。我现以个人多年的的经验和领悟,提出一些自己的见解。

一、中医基础理论类

本书是中医理论的总框架,从这本书开始,首先使我们了解中医是如何阐述人体的生理、疾病的发生和对疾病的认识的。书中提到的中医名词、术语将充斥于所有的中医书籍中,故先读懂此书,后来便知其所指。书中理论贯穿于其他各书、各科之中,总体指导着中医的各种诊疗行为,必须读懂读透。由于中医学充斥着古代的哲学思想,很抽象,而整体观和逻辑性又很强,所以我们读它时仅凭文字直解是不透彻的,而要将它立体化地思维、推演,不仅要达到融会贯通,还要能运用自如。


二、中药类

通过历代的发掘整理,目前的中药已达1 万余种,而现今的一些中药教材基本上还是围绕《神农本草经》略作增加,载药仅在400 味左右,而且功效多系沿袭,这对于从事多科临床诊疗的专业中医来讲是不够用的。另外,因历史条件所限,书中还有对药物的功效认识有误的,或言过其实的,或有其他功效尚未发现的,所以临床应用时还必须参考现代的一些药学专著充实之。我从背药性歌诀启蒙学医,至今行医五十余年,仍在看新出版的中药类书籍,为的就是“再发现”,然后结合临床实践,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筛选使用以提高疗效。所以对药物的性、味、功用、炮制、用量都必须确实掌握,对其副作用亦须了解,特别是毒性药物。


三、方剂类

方剂学是阐述和研究药物组方配伍规律和临床应用的一门学科,是临床各科的基础学科之一。由于它以药物为基础,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所以必须在掌握中药学和中医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才能学好它。

中医书籍中所载的方剂很多,粗略统计在明代以前就达6万多首,加之后来创新的还有很多。现在的方剂教科书多按照治法、功效分类各取一些代表方剂进行阐述,只选方400 首左右,有的已经很少用或完全不用了,而临床各科还有很多方剂没有选入。因此,初学者可请临床中医师指点取舍。

学习方剂学除了要掌握方剂的基本知识,还要熟记临床常用的方剂和书中未载方剂的药物组成、功效、主治。前人之方是其治疗经验的总结,有的经历两千余年仍在使用,所以需要花功夫背诵。

四、中医诊断类

本类阐述的是从整体出发,运用辨证的理论与方法识别病证,推断病情,为治疗提供依据,是临床各科不可忽略的基本课程。


中医诊断的基本手段是望、闻、问、切四诊,四诊不可偏废。在望诊中舌诊尤为重要,有“证不辨凭诸脉,脉不辨凭诸舌”之说,说明凭舌诊可在疑似中做出正确的判断。切诊以切脉让人感到玄而复杂难学,以前一些中医往往以此来炫耀技能,三指一触便滔滔不绝地讲出患者的症状。其实这并非全凭脉诊所获,而是因为有患者或家属的主诉在前,加上诊脉的同时默默施行望、闻,参合而得。古代的脉诊专著因限于历史条件或为音韵之需,多有夸大其作用或失之武断之说。我们不可单一迷信脉诊而废其他,必须四诊合参。

其实切脉并不难,书中27 (一作28)种脉象可先从便于掌握的入手,如以脉位深浅而分的沉、浮脉,以脉息快慢而分的数、迟脉,以脉搏力度强弱而分的实、虚脉,以指下振幅盈亏而分的洪、微脉,以脉管搏动超过或不及寸、关、尺三部而定的长、短脉,以脉波流畅与否而分的滑、涩脉,以脉搏节律改变而分的促、结、代脉等,其他脉象经反复实践后,久之便也得心应手了。

四诊的过程是检查的过程,也是取其病态证据的过程。把四诊所得的证据归纳起来,运用中医理论进行综合分析,从而推断出患者的病因、病机、病位、性质、病势等,这就是“辨证”。中医治疗是“因证施治”,所以辨证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治疗的成败。这也是衡量医技高低的重要标志。而熟练与否则取决于对中医理论的掌握与临床经验。

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前人为我们总结了一套系统的、行之有效的辨证方法,诸如病因、八纲、脏腑经络、六经、卫气营血、三焦辨证等。这本是不同时期的医学家们根据自己的经验和针对不同疾病创造的辨证手段,它们各具特点又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如今合到一起正好互补不足。在临床诊断中,并非对每一种疾病都用各种方法进行一次评判,而是要按疾病类别有所侧重。

五、《伤寒论》《金匮要略》

这两本书均被奉为经典之作。两书总结了前代医家的医学理论、证治经验及张仲景的临床心得,使理、法、方、药有机结合,并使辨证理论系统化。其中一些方剂因疗效卓著而延用至今,有的还被制成了成药。这两本书为习医者的必读之著。


《金匮要略》为杂病专著,章章互不相连,比较易读。而《伤寒论》连及后面的霍乱、劳复章虽只有398 条13400 余字,但自传世以来,历代医家为其注释、解析的著作多达几十部,反而越解越纠结,如今亦然。究其原因就是围绕着伤寒病必有的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这六个层次的证候和传变的观点而欲圆其不可圆之说使然。须知本书原与《金匮要略》合在一起名为《伤寒杂病论》,既讲伤寒(外感)又讲杂病,是王叔和先选取伤寒部分为一书,后人又将残存部分而为《金匮要略》。所以,就其分开后的《伤寒论》一书而言,它是以外感病为主,借助《素问·热论》之“六经”对疾病进行归类,并叙述其辨证方法和治疗原则。“传变”之“传”是病情循着一定趋向发展,“变”是指不循一般规律而变化。

“直中”是相对于“传”而言的发病方式,即一开始就直接患什么证候或是不循常规的急剧变化。《伤寒论》中有的疾病与原发病无关,更与伤寒(外感)无关,所以也就不存在循序渐进的问题,只是在归类时划分在其经之中罢了(有的兼顾了脏腑的经属关系)。所以读《伤寒论》,“六经”可作为一个学说,但不要囿于“六经”,更不要困于“六经传变”之说,而是要领会其辨证施治的法则。

六、《温病学》

温病学是研究四时热病病因、病机和辨证施治的一个临床学科。我之所以把它作为基础学科的书籍推荐阅读,一是因为书中的一些理论、辨证施治方法、疗效显著的方剂为他书所未及;再则我们作为一个医生不可能不见到四时发热性疾病,况且现在发热性传染病的发病率在逐渐上升,还不断有新的病种出现,这就更需要我们全面掌握温热病的辨证诊断和治疗原则方可适应临床之需。因此,我们既应把温病学作为专门的学科,又应把它作为习医者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来认真学习,切实掌握。

【本文选自《诊余絮语》(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孙嘉霓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5/1/22 13:1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