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6/12/6 09:40: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水中火 发表于 2016/12/5 21:20
患者使用的是防己黄芪汤。防己黄芪汤 甘草黄芪大枣味甘,生姜味辛,防己白术味苦,此方的主要作用脏腑定位 ...
1.本草经上面记载防己是味辛,平。名医别录则是味苦。这只是其中的一个例子。关于药的药味,先生是以哪个书作为参考标准的?
防己(木防己)
《神农本草经》:【防己】味辛。平。主治风寒。温疟。热气。诸痫。除邪。利大小便。一名解离。生汉中川谷。
《名医别录》:【防己】味苦。温。无毒。主治水肿。风肿。去膀胱热。伤寒。寒热邪气。中风。手脚挛急。止泄。散痈肿恶结。诸蜗疥癣。虫疮。通腠理。利九窍。文如车辐理解者良。生汉中。二月八月采根。阴干。(殷孽为之使。杀雄黄毒。恶细辛。畏萆薢。)
2.
陶云:脾德在缓。故经云:以甘补之,辛泻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
陶云:肾德在坚。故经云:以苦补之,甘泻之;肾苦燥,急食咸以润之,至津液生也。
先生对此方的分析,3甘1辛2苦,甘补脾,辛泻脾,关于这个苦燥湿,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肾主水,以苦坚之,达到燥湿之目的?肾德在坚,这个坚字该怎么理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