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1711|回复: 0

中医大家张锡纯:论治中风有特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0/10 15:47: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导读:近现代中医大家张锡纯,是我国“中西汇通四大家”之一,也被称为“中国近代医学第一人”,出身书香门第,儒、医基础扎实,医术精湛,悬壶济世,敢于创新,颇有医名。对于中风的治疗,更是独具特色,以理论衷中为前提,医疗实践为基础,继承前人用药经验,并有所创新与发展,对后世学者不无启迪。详情请看正文!

近代著名医家、河北盐山张锡纯先生,精通医理,勤于实践,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集前贤中风证治之大成,论治中风独具特色,现采摭其要,探析如次。

1.引血下行,导气血归其源

张锡纯上溯《内经》“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之理,下合西医“脑充血”之说,认为中风乃气血上冲脑部所致,治疗宜导引气血下行,使之归于平复。他创制镇肝息风汤与建瓴汤时,即立论于此,重用牛膝引血下行并以之为君,意取高屋建瓴,以利上冲之气血下行。指出:“牛膝……善引气血下注,是以用药欲其下行者,恒以之为引经……愚因悟得此理,用以治脑充血证,伍以赭石、龙骨、牡蛎等诸重坠收敛之品,莫不随手奏效。”张氏论治中风以引血下行为法,与平肝镇逆之品相伍,既导引气血归源,又能提高疗效,较单纯平肝潜阳治法有新的突破,开中风证治又一蹊径,使《内经》的有关理论在指导中风证治的实践中成为可能。


2.平肝潜降,直折亢盛之阳

张氏指出:“因肝木失和,风自肝起……于斯,脏腑之气化皆上升太过,而血之上注于脑。”强调中风证肝阳上亢,肝风内动与气血上逆互为因果,治宜平肝潜降,直折亢盛之阳。张氏之前中风证治虽有平肝潜阳之法,然用药上较为单纯,如清代叶天士常用牡蛎、鳖甲、磁石、龟板、石决明、龙骨等,但在每方中仅选其一二味,且以牡蛎、鳖甲选用率为高。显而易见,其平肝潜降之力较逊。


张氏对此有所完善与发展,一是平肝潜阳药用量较大,药每多在五钱至一两之间,且系生用;二是集大队平肝潜阳药于一方,以增强疗效;三是平肝潜降与引血下行法相合,而收相辅相成之功。诸如镇肝息风汤、建瓴汤等,方用生赭石、生龙骨、生牡蛎、生龟板、生杭芍等大队平肝潜降之品,直折亢盛阳气,体现了张氏这一用药特点。现代中风证治专立平肝潜阳之法,无不凝聚着张氏学术思想与用药经验。

3.滋阴敛液,清金以制肝木

中风证之肝阳上亢、气血上逆,乃肾阴虚,不能制约阳气而成。清代华岫云指出“肝阳偏亢,内风时起,治以滋阴息风,濡养营络,补阴潜阳”(《临证指南医案》)。在病机上强调阴虚,治疗上突出滋阴。张氏有所不同,他在组方用药上,针对中风证标急本缓的病机,以引血下行、平肝潜阳为主治其标,滋阴敛液、清金制肝为辅治其本。如镇肝息风汤与建瓴汤,滋阴敛液为平肝潜阳药量的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融平肝潜阳与滋阴息风为一体,而有标本兼顾之妙。尤其在滋阴敛液的选药上,突出清金以制肝木,则为前贤所未逮。张氏认为中风“实由肝木之气上升,肺金之气又失于肃降,则金不制木,肝木之横逆遂上”。故在镇肝息风汤中用“玄参、麦冬以清肺气,肺中清肃之气下行,自能镇制肝木”。可见张氏用玄参、麦冬,既清肺金,又滋肾水,以达殊途同归的镇肝抑木之功。此外,张氏于脑充血门医案中,常用龟板、白芍、生地黄、枸杞、沙参等,扩大了滋阴敛液药的选用范围。


4.疏肝理气,顺遂肝木之性

肝脏体阴而用阳,藏血而主疏泄。张氏在中风证治中,十分注意照顾肝脏的生理特点,强调于引血下行、平肝潜阳方内,适当配伍疏肝理气药,以顺遂肝木之性,有利于肝阳的潜降与气血的下行。张锡纯初拟镇肝息风汤所用牛膝、代赭石、龙骨、牡蛎、龟板、玄参、天冬、白芍八味潜镇清降、滋阴柔肝之品,照理则药病相当,但却间有初次服药,转觉气血上攻而病情加剧者。张氏“加入生麦芽、茵陈、川楝子即无斯弊”。并分析指出:“盖肝为将军之官,其性刚果,若但用药强制,或转激发其反动之力……方中加此三味,而后用此方者,自无他虞也。”后经反复验证,最终制出配伍有疏肝理气、顺遂肝木之性的镇肝息风汤。近年来,有人应用柴胡为主的疏肝方法治疗高血压病,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进一步揭示了平息内风方剂配伍疏肝理气药的重要性。


5.行气活血,调理气血郁滞

中风因肝阳上亢,气血逆乱,每寓气血郁滞之病机。所以张氏常于镇肝息风方中,佐行气活血之品,调理气血郁滞,且“欲以化脑中之瘀血”。他配用行气活血药有三个特点。一在引血下行、平肝潜阳的同时,配伍小量行气活血药,治疗脑充血较重者,所谓“引血下行药中加破血之药以治之”。因此时肝阳上亢,气血上冲为主要病机,故行气活血药用量宜轻,药味宜少,多用当归、丹参、鸡内金等药性平和之品。二在引血下行、平肝潜阳之后,配用大量行气活血药,治疗脑充血证较轻或兼偏枯者,即“投以拙拟建瓴汤一两剂后,头痛眩晕即愈。继续服之,更加以化瘀活络之品,肢体亦可渐愈”。因此时气血郁滞、经脉瘀阻为主要矛盾,故行气活血药用量与药味均较前为多,常用乳香、没药、红花、土鳖虫等药性峻猛之品。三是根据体质不同配伍行气活血药,即“凡脑充血其身体脉象壮实者,初服建瓴汤一两剂时,可酌加大黄数钱,其身形脉象不甚壮实者,若桃仁、丹参诸药,亦可酌加于建瓴汤中”。现代临床治疗出血性中风,少配凉血活血之品,寓止血于活血之中;治疗缺血性中风,多用活血化瘀之品,以提高疗效。可见张氏能根据病情,区别使用行气活血之法,确实难能可贵。


6.降胃安冲,复利气血下行

胃气以下行为顺,冲气以敛藏为常。张氏认为中风证“因肝火上升,恒引动冲气、胃气相并上升,是以其脏腑之间觉有气上冲也……此宜治以镇肝、降胃、安冲之剂,而以引血下行兼清热之药辅之”。因此,在治疗上除用镇肝降逆药外,十分注重降胃安冲,复利气血下行。其降胃安冲首选生代赭石,盖“其重坠之力能引胃气下行……更能引胃气直达肠中以通大便……兼能镇安冲气使不上冲……能制肝木之横逆,使其气不上干……更能引浮越之相火下行……其力能降通便,引火下行,而性非寒凉开破,分毫不伤气分”。一药而具平肝、降胃、安冲之功,为中风证治不可多得之佳品。其次选用生龙骨、牡蛎,因两者“皆善镇肝敛冲……敛正气而不敛邪气”。以上三药,降逆而不伤正,敛冲又不留邪,值得借鉴。


7.消食化痰,斡旋中焦气机

中焦为气机升降枢纽,故脾胃升降之功协调与否,对中风发病有一定影响。张氏指出“胃腑之气不能息息下行传送饮食,胃气不能下行,且更转而上逆,是以有种种诸病也”。说明中风证肝阳上亢,气血上逆,与脾胃升降密切相关。因脾气不升,胃气不降,失其转化饮食水谷之功,则停食生痰在所必然。鉴于此,张氏在中风证治中,常配伍生鸡内金、苏子、生山药等消食化痰之品,以斡旋中焦气机。推测其用意有二,一则通过消食化痰,使中焦气机升降复常,有利于肝阳平潜及气血下行,二则在于复健中气,避免大剂金石药重伤胃气,具有运脾健胃,斡旋中焦气机的治疗作用。对于临床习用金石类药而又忽略胃气者,应从中受到启迪。


8.清热泻火,抑制肝火上冲

中风证治以火热立论者,首推金元刘河间。张氏认为河间主火之说,“实激发于外感之风生热,内外两热相并,遂致内风暴动……所以河间独借白虎汤,以泻外感之实热”。与肝火上冲之病机有所不同。并进一步指出:“肝为将军之官,不治则易怒,因怒生热,煎耗肝血,遂致肝中所寄之相火,掀然暴发,夹气血而上冲脑部,以致昏厥。”因此,张锡纯在中风证治中,亦配伍清热泻火药,抑制肝火上冲。如镇肝息风汤方后注云:“心中热甚者,加生石膏一两。”即是其例。此外,张氏用镇肝息风汤,常酌加龙胆草、生地黄等,以增强疗效。可见,中风证治以清热泻火为法非张氏首创,但于镇肝息风方中配伍清热泻火药,则别开生面。


9.补气扶正,以助血脉流通

张氏认为中风偏枯有“脑中血管充血过度”与“胸中大气虚损过甚”的不同,故对王清任以气虚立论,重用黄芪峻补气分的观点,持一分为二的态度。指出:“若遇脉之虚而无力者,用其方(补阳还五汤)原可见效,若其脉象实而有力,其人脑中多患充血,而复用黄芪之温而升补者,以助其血愈上行,必至凶危立见,此固不可不慎矣。”强调补气活血法在中风治疗中有所针对,避免其以偏概全之弊。张氏运用补气扶正法有三个特点。一是辨证论治,首分标本缓急。主张脑充血兼偏枯者,先“将脑充血之病治愈,而肢体之痿废仍不愈者”,才能补气扶正,以助血脉流通。二是配伍补气扶正药,并非完全用于补虚,乃借方中行气活血之力,相辅相成,而达流通血脉之功。三是补气扶正与镇肝平冲、引血下行法合用,相反相成,而收流通血脉之效。张氏指出脑充血兼偏枯者,“欲化其瘀塞,通其血脉,正不妨以黄芪辅之。特是其脑中素有充血之病,终嫌黄芪升补之性能助血上升,故方中仍加生赭石、牛膝,以防血之上升,即所以监制黄芪也”。不难看出,张氏较王清任补气活血法有所发展,与其重用黄芪四两大补元气不同,若能结合运用,则相得益彰。


综上所述,张锡纯中风论治的特色,以理论衷中为前提,医疗实践作基础,继承前人用药经验,并有所创新与发展。因此,张氏提出的中风治疗大法,以及创制诸多行之有效的方剂,迄今仍有很大的实用价值,对现代心、脑血管疾病的研究与治疗,不无启迪。

本文选自《中国现代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柴瑞霁》(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柴瑞霁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5/1/22 12:3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