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四木木 于 2017/2/6 13:49 编辑
“自从上次用了小柴胡之后, 我认为热已经清除了。我的体会是,热发展是比较迅速的, 假如不处理, 症状是会很快加重的。但现在已经过了2个月了,所以我认为热的可能性不大,只有寒,会长期的凝聚。而阴虚燥咳,则是因为阳虚所造成,大汗亡阳,利尿亡阳。我认为而早晨的咳嗽,是阳气不能生发所至。假如用药的话, 我会用小建中汤, 或者桂枝汤加附子,这些偏于阳而又能补津液的药,跟您的思路, 刚好相反呢。”
我们来分析一下:
1,“用小柴胡后,热象已除”?您 是从何种症状判断而来的结论?
2,“热发展是比较迅速的,假如不处理,症状是会很快加重的。”您 这句话的依据是什么?是因为孩子身体上的症状发生了变化吗?热不单纯会永远是热,一段时间后,在人体这个重重包裹,除了皮肤毛孔九窍能出气的密闭体内,热很快加重,造成高烧,造成体表温度高,造成口渴,流鼻血,这时人会主动寻找冰凉物来平衡,喝冰水,吃冰淇淋,又比如,打抗生素或用牛黄蛇胆熊胆羚羊角等药物来降温,当然,您 也可以对比较强壮的小孩子使用石膏大黄等性烈的药物。如果您 使用了寒凉药物,而不是微凉的平和药物,那就会造成胃的寒凉,和小肠(消化之器官)的寒凉。这就是寒热的相互转化,非人有意为之,而是身体的自然需求。
3,“寒会长期凝聚”这句话,对了一半。还是是那句话,在相对密不透风的环境下,寒冷会使人体智能需要大量的脂肪来保暖,这时人会吃热物,比如火锅,比如吃肉,比如用桂枝等热药。但就用药来说,完全是用药者的性格使然,寒则热之,热则寒之,固然对,但未免太绝对也太简单了,而是渐进式地使用微凉微温的食物或药物来调整,这样不致于偏颇。还是那句话,您 儿子吃下去的任何东西,都是肠胃的工作量,肠胃功能的能力是有限的,因为人的胆汁,即消化液,这种东西的供应,来源于肝的质量,来源于肾水,即先天,就是您 和您 爱人的元气。
4,“阳虚燥咳,是因为阳虚造成的”,这句话,可否细讲一下?我不太能理解阳虚和阴虚,我理解的阳虚是气滞,阴虚是血太少。但您 说的“大汗亡阳,利
尿亡阳”,是对的,汗,NIAO都是人体的津液,都是胃肠工作而化,可以说,汗属心,心属火,火主血,而NIAO属二阴,属肾,属肾,肾主血海,说倒底,还是造血的功能能否跟得上是个关键问题。只要有好的血液,化成汗化而尿都能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您应该见过同样大汗淋漓,但有人有事,有人就没事,所以,只有后天的正气”即胃气“好,都不致于“亡阳”这么严重的身体症状。但胃气是什么呢?我的理解是胆汁。即消化用的酶或酵素,都由胆汁而来。至于造血功能,更是胆汁直接参与的。如果您 吃肉,消耗胆汁比较多,自然提供给造血的余地就小了。
5,“早晨的咳嗽,阳气不能生发而至”,这句话有确切的证据吗?只能说是其中一个可能性比较大的猜测吧。小孩子生发力比较强,晨起主大肠,胃经,这些都 是消化功能发生作用的工作时间表。我读书时,应该是“庄子”一书,其中提到,人体的五脏六腑,是由一个主宰呢而是分别有主宰?大概是这个意思,您 想一想这个问题。我自己也在考虑,”心主神明“这句话的含义。
6,”小建中汤“,桂枝汤加附子,这些偏于阳而能补津液的药”,理也对。但问题是这些方中,谁在补津液?偏于阳没有错,桂枝和附子都 是大阳,但您 真的坚信孩子没有“寒”象吗?所以我一直建议您 去医院做一个中性科技(不是西医专用的,西医是西药的使用者,这些科技的发明者与西医无关。)如果您 孩子的胆红素有异常,那您 孩子的胆汁就不好,有些东西,吃下去也是不能够被人体有效使用的。比如补血用的大枣,就有粘NI之嫌,意思是难消化。其实小建中汤,在今天用的话,就是逍遥丸,我是这样认为的,欢迎您和我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