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hhbffq

何绍奇医论随笔瓜蔞紅花治帶狀疱疹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9 04:42:50 | 显示全部楼层
QQ截图20161109043957.png QQ截图20161109044024.png QQ截图20161109044053.png
发表于 2016/11/10 17:39:5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而时习之。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7 01:49: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hbffq 于 2016/11/17 01:53 编辑

最簡單有效的識人用人之道!
(2016-06-21 17:01:26) http://blog.sina.com.cn/s/blog_1430156fe0102wkzj.html
原文地址:最簡單有效的識人用人之道!作者:曉妍鳳平
  我們應該承認,《帝王學》中,重視人才,任人為賢,攻心治人等智謀,都給我們提供了一筆可供學習、借鑒的寶貴財富。想成大事,得學會識人用人,人才就是財富。
嚴格說起來,領導者的主要工作就是識人、用人,也就是知人善任而已。如果真的很有把握,不但知人而且能夠善任,我們建議領導者其他的事情其實都不必做。這不是不勞而獲,而是坐享其成。
識人之道
識人首先要從個人的形象識別著手,所以觀人術就成為領導者的必修課。不識人最可悲,這是領導者不可忽視的警語。最要緊的是人不可貌相,不應該僅憑第一印象就論斷人,以免看錯了,痛失良才。領導者識人,至少要把握三大原則。
第一、從外見內
觀人不是泛泛地看,而是深入地體會、觀察。識人要從一個人外在的表現看出他的內在實質,這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外在表現包括精神、筋骨、氣色、儀容、言行等,以此來瞭解一個人所具有的內在性情。人情的變化,相當繁雜,幾乎人人各不相同,必須進一步分析利弊,以供知人善任之用。
第二、由顯見微
處世的原則,在由微見著。識人的要領,剛好相反,應該由顯見微。有些人東張西望,有些人則氣定神閑。前者常常拿不定主意,後者可能是臨危不亂的高人。一個人的氣質,很容易從他的容貌和姿態上看出來。但是如何從這些明顯的特徵看出來細微的性格,這就需要豐富的經驗和學識。領導者識人,看到一個人的大體形態之後,還要深入瞭解,從細微的動作上,研判這個人的修為和言行,便不至於看錯人。
第三、識同辨異
人看來看去,似乎只有那麼幾種類型。然而再細加分析,同一類型的人,又有不同的性情。從同中發現差異,殊為必要。比如王莽和諸葛亮,有很多相同的地方,結果王莽篡位,而諸葛亮鞠躬盡瘁。領導者若是不能識同辨異,把王莽看成諸葛亮,豈不是自尋倒楣? 當年,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下山,那也是經過大量的資訊收集,方方面面的瞭解,才決定請他下山的。我們看,劉備第二次去拜訪諸葛亮的時候,諸葛亮不在,童子以為在家,就請他們進去了。進去以後,劉備才發現在家的並不是孔明,而是他的三弟諸葛均。可是劉備並沒有表現出很洩氣的樣子,反而想趁機瞭解一下孔明。他在臥室、書房這些地方看到很多孔明表白自己心跡的東西,比如牆上掛的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的題字。雖然劉備沒有這種心境,但並不妨礙他欣賞這樣的境界。通過孔明所看的書來大體瞭解孔明的為人,是個不錯的方式。
我們要瞭解一個人,最要緊的是看他看什麼書、交什麼朋友、說些什麼話。可劉備畢竟還沒有親自跟孔明談過,所以這三個指標,他只得到兩個。劉備從這僅有的兩個指標中感覺到孔明一家人都很親切豁達,從而進一步增加了對孔明的良好印象。後來把諸葛亮請下山,經過一次一次的考驗,一步步的重用,到最後,白帝城托孤,將大權交給諸葛亮。種種事實證明,不能不說,劉備在識人用人方面是相當高明的。
其實,自古迄今,識人的原則大致相同。唯有細心、用心,才能真正識人知心。
用人之道
領導者的難題很多,需要人來協助解決;領導者的策略很好,也需要人來努力執行。可見經營實業,根本離不開人。而領導者最大的責任和困難,則在於如何有效地用人,即善任。知人已經非常不容易,善任更難。賢明的領導者,只要具備知才、覓才、聘才、任才、留才、育才、用才和盡才的本領,才稱得上真正會用人。
第一、用人的最高標準在於平淡
劉邵在《人物志》中探討人的品質,認為“中和”最為珍貴。他認為“中和”的特質,就在於“平淡無味”。平淡的人,並不是不聰明,而是在聰明之外,加上“勁氣內斂”,所以顯得大智若愚。平淡就是中庸而不偏執,他們不但隨遇而安,而且能夠圓滿而命中目標。平淡的人,會盡力實踐平常的德行。平日說話時會力求謹慎,如果有不周到的地方,會力求改善。說話時會顧到能完成的事,做事也會顧到所說的話。這種人不但聰明而且可靠,遠比那些聰明卻不可靠的人,穩當得多。
平淡的人多半是聰明人,而聰明人卻未必平淡。領導者當然都喜歡用聰明人,辦事比較有把握,然而聰明人若是不能平淡,就會偏執一端,而且稍有不滿,便會興風作浪,弄得領導者苦惱萬分。所以,“先求其平淡,再求其聰明”,應該是比較合適的用人標準。
第二、不能重用偏才
偏道性格容易造就偏才,這類人喜歡自以為是,一方面畫地自限,把自己局限在小圈子裏;一方面黨同伐異,用小圈子限制外人的進入,表現出強烈的排他性。領導者若是重用偏才的人,會逐漸牽引同類的結果,使得整個公司文化失之一偏。但是有時候非用偏才不可,所以必須理性地調和各種偏才,使其既知有己,也知有人,彼此互相尊重,擇善去惡,以收互助合作之效。
第三、通才最為可靠
通才就是兼才之人,兼有多種不同的能耐。本身平淡無味,才能夠調和五味。有能力、有能耐,加上無可無不可,不拘泥、不固執的態度,這樣才有足夠的資格來擔當重要的主管。但是現代講求專業分工,就算領導者確實欣賞通才,卻由於通才嚴重缺乏,而很難找到合適的人。所以領導者如果能夠自己培養通才,不需外求,自然可以帶出一班能幹而可靠的人才。
總而言之,領導者最大的責任在用人,用得其人,萬事都因而化解。什麼時候領導者能夠自信到人才就在公司內部,確信公司員工都經過慎選,各具專長,而且能夠因應環境、自動自發;公司也能適時培育,提供相關的訓練,使其與日偕進、不斷成長。那麼,在這種氛圍之中,員工定能各盡其才,樂於工作,而且領導者也有資本坐享其成。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6 18:19: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hbffq 于 2016/11/26 18:22 编辑

血饮揭秘黑幕中美生化大战血腥悲惨让世界震惊
(2016-11-26 09:30:46)
转载▼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adb5340102y3x7.html
  二〇一六年七月五号,罗伯特盖洛博士,这位声称在一九八四年发现艾滋病病毒的科学家在“SeanAdl-Tabatabaiin健康”上承认他发明了艾滋病病毒来削减世界人口。
  
  这已经是五个月前的新闻了,之所以要现在提出来是因为这个新闻揭露了两年前发生的马航MH17客机坠毁背后可能隐藏的重大秘密。当年这架客机坠毁以后大家的注意力都被吸引到了乌克兰局势上,很少有人注意到这场灾难背后也许不仅仅只是为了栽赃俄罗斯和东乌民兵。二〇一四年七月十八号,也就是这架客机坠毁的第二天,福布斯中文网发布消息,坠毁客机上超过三分之一的乘客都是前往悉尼参加国际艾滋病大会的艾滋病科学家以及卫生工作者和活动家,他们的总人数为一〇八。这些人本计划飞往墨尔本参加第二十届国际艾滋病大会。这项将于七月二〇日举行的大会的参加者还包括美国前总统克林顿。
  
  遇难乘客中包括阿姆斯特丹大学学术医学中心的全球健康部门主管乔普兰戈。乔普兰戈是一位著名的艾滋病研究专家,同时也是国际艾滋病协会的前任主席。自从艾滋病从一九八三年爆发开始,乔普兰戈就开始研究艾滋病治疗方案。他是推动几项关键的抗逆转录病毒疗法的关键性人物,这些抗逆转录病毒疗法研究项目包括对阻断母婴间艾滋病传播的研究。在前往参加这次会议之前,乔普兰戈主管领导下的团队在非洲的艾滋病防治取得了重大突破,三个通过母婴传播感染艾滋病的孩子,体内艾滋病病毒被治愈。乔普兰戈的妻子也在这次坠机事件中丧生。这次坠毁事件直接导致乔普兰戈本人及其团队的覆灭。乔普戈兰死后,他之前研究发现的通过母婴传染的三个孩子艾滋病病毒消失的病历和相关研究的工作资料全部消失。业内人士在坠机事件发生前都知道他在艾滋病治疗方面取得了重大发现,本来是准备在第二十届国际艾滋病大会上宣布的。这次坠机事件已经过去两年多了,最新的调查报告表明飞机坠毁是遭到了外力打击,被导弹击落的可能性极大。下图为乔普兰戈。
  
  事情过去两年多了,到底是谁击落了这架飞机一直没有定论,而今年七月五号盖洛博士却爆出猛料,承认是自己创造了艾滋病病毒来削减世界人口。我们只要对盖洛和他背后势力进行分析,就能知道是谁要置乔普兰戈于死地,谁又通过乔普兰戈的死获利巨大。盖洛博士承认自己创造了艾滋病病毒,并且还是联邦特殊病毒研发项目的项目官员。艾滋病就是由这个研究机构设计的复合产品,从一九六四年到一九七八年,秘密的联邦病毒研究项目花费了五点五亿美元来制造艾滋病。接着这个病毒经过伪装成疫苗进入曼哈顿和非洲的黑人接种系统中,这就导致后来艾滋病在非洲爆发。其实早在艾滋病被发现之前的一九七一年,盖洛博士就为艾滋病申请了专利。不过当时没有艾滋病这个名称罢了,他申请的病毒与后来发现的艾滋病病毒一模一样。一九八四年在法国的蒙太尼生成发现艾滋病病毒以后,盖洛也申请艾滋病病毒专利,究竟是谁先发现了艾滋病,这引发了一场将法国和美国总统都牵扯进来的撕逼大战,这就是著名的盖洛事件。最后以盖洛和蒙太尼握手言和告终,实际上艾滋病的真正发明者是盖洛,法国巴斯德病毒实验室的蒙太尼不过是这种病毒的发现者而已。
  
  盖洛博士承认自己创造了艾滋病病毒,这就说明艾滋病病毒就是在实验室里发明出来的。而不是很多人以为的那样是起源于非洲中部地区。起源非洲这个说法本身就是盖洛博士自己发明的,散布这个消息就是掩盖这个病毒真正的起源地美国。到目前为止,世界各国科学家也已经百分百确认艾滋病确实就是起源于实验室,这是一种人工制造出来的病毒。
  
  明明是艾滋病这种致命病毒,但是美国却把他伪装成疫苗。有人在这里会问,伪装的话你没有直接证据也仅仅只是猜测啊。下面血饮就来公布下中国的证据。众所周知,中国的艾滋病类型是欧美型的,这是公认的。也就是说中国的艾滋病是从西方传播进来的。中国是什么时候发现艾滋病的呢。一九八五年,一名美籍阿根廷男子以旅游者身份进入中国,不久因为病发住进了北京协和医院的加强治疗病房。各种抗感染治疗均无效,最后在血清检测中发现艾滋病病毒,这是中国在境内发现的第一例艾滋病病例。一九八九年北京协和医院在六十七份梅毒血清中发现第一例艾滋病病毒。同年南京市在进口血液制品中检测出艾滋病病毒。也就是说中国的艾滋病是通过进口西方的血液制品被带进中国境内的。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的艾滋病都是欧美类型的原因。美国在舆论攻击中国方面坚持不懈,但是他很少以艾滋病话题来攻击中国政府,就是因为艾滋病本身就是美国故意传播进中国的。这点上,如果美国掀起论战,那么艾滋病幕后的黑手就会进入公众视野。
  
  盖洛承认自己蓄意传播艾滋病病毒,目的是为了削减世界人口。但是让盖洛一个人做到这点几乎是不可能的。盖洛只是美国联邦特殊病毒项目中的一员,将更多的病毒传播出去也不可能是盖洛一人所为。美国将艾滋病病毒伪装成疫苗和血液制品出口到别国的时候,这种行为本身就是一种生物病毒攻击。艾滋病诞生以后,因为其治疗难度巨大,西方大型制药公司在该领域占据了制高点。目前世界医药市场主要由这些大公司控制,医药行业是公认的暴利行业,基本被犹太资本控制和垄断,每年攫取的利益都极其庞大。今天说到了艾滋病,那么我们就来看看艾滋病治疗药物的潜在市场和暴利有多大。去年八月份,图灵制药创始人马丁什克雷利以五千五百万美元价格从益邦实验室收购了一种叫做达拉匹林的药物的所有权。达拉匹林主要针对的就是艾滋病和癌症患者。该药的成本只有一美元,但是什克雷利收购这个药物所有权以后将该药品价格从十三美元提高到七五〇美元约合五一〇〇人民币,上涨了五十五倍。
  
  特鲁瓦达作为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批准的预防艾滋病病毒的药物。一年的购买费用约为一五〇〇〇美元约合十万人民币。这笔钱别说中国病人就是美国民众都负担不起。实际应用中特鲁瓦达和艾生特是组合使用的,艾生特每年购买的费用约合人民币四万两千元,两者加起来一年的费用就是十四万,而中国人人均年收入也只有五万多,根本负担不起。
  
  血饮说的这类药物还只是众多艾滋病治疗药物中的一种,单一药物就如此昂贵,那么整个艾滋病药品产业链有多暴利就显而易见了。据独立分析公司DatamonitorHealthcare二〇一四年发布的报告,随着新药推出及全球艾滋病患病率增加的刺激下,艾滋病药物市场将经历一个强劲的增长期,并在二〇二〇年达到一七三亿美元的峰值。目前掌握艾滋病治疗药物专利最多的就是欧美的几大制药企业。也就是说艾滋病产业链上获利最多的就是控制着欧美医药产业的犹太资本。目前抗艾滋病药物多替拉维纳已经获得中国国家药品与食品管理局新药审批批准,他的生产公司是由葛兰素史克和辉瑞制药于二〇〇九年合资成立的VIIVHealthcare公司。去年葛兰素史克营业收入下降,但是该公司的年收入却增长了百分之十五,其中新药多替拉维纳就贡献了接近三亿英镑的利润。
  
  前面说过乔普戈兰因为在艾滋病在治疗方面取得了重大发现,如果在第二十届艾滋病大会上公布研究成果,将会使得人类在治愈艾滋病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乔普兰戈的成果会成为推倒整个西方艾滋病医药产业链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同时也毁灭了盖洛背后的黑手削减人口的目标。马克思说过资本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会铤而走险,如果有百分之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人间一切法律,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下任何罪行,甚至冒着被绞死的危险。艾滋病产业链上犹太资本的利润何止三倍,杀头的风险都愿意冒,何况弄死个把人呢?所以有理由相信乔普兰戈是被美国灭口的,当年邀请兰戈团队赴会的就是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这张邀请抗艾英雄的英雄帖,最终成了乔普兰戈的招魂幡。
  
  当年客机坠毁事件大家关注的都是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的战争冲突。当时乔普兰戈等一〇八名为抗艾做出卓绝贡献的英雄们,他们逝世的消息被隐藏在铺天盖地的信息之中,直到今天才被发掘出来。背后黑手利用热点局势达到了一箭四雕的效果。首先,隐藏了这次行动最大的目的,就是灭掉兰戈团队及其抗艾滋病成果。其次,直接栽赃给乌克兰东部民兵身上,激化欧盟和俄罗斯之间的紧张关系。第三点,兰戈是荷兰人,荷兰又是最坚定支持德国的小弟,这必然反过来激怒欧盟核心德国对俄罗斯采取强硬态度。第四点,失事飞机隶属于马航,这是在对靠拢中国的马来西亚的一种警告。
  
  说完了马航事件,我们来看下欧美医药企业的丑陋面目,二〇〇五年英国观察家报披露,葛兰素史克和辉瑞卷入一起利用利用孤儿监护权方面的漏洞,在纽约一家儿童中心的艾滋病孤儿,进行抗艾滋病药物试验的丑闻,其中有些试验对象竟然是只有几个月大的婴儿。在一九九五年到一九九七年间,他们多次在该孤儿院儿童身上进行药物试验,其中一名只有六个月大的婴儿曾经被注射双倍剂量的药物。对于上述报道,葛兰素史克认为并不存在不当之处。失去了父母的孤儿已经是社会之中的不幸群体,何况又身患艾滋病更是不幸中的不幸。而这家跨国公司却利用这些孤儿来进行药物试验,简直就是一种禽兽行为。资本为追求利润罔顾人伦道德的嗜血性,在这家公司身上得到了生动的体现。
  
  二〇一三年七月葛兰素史克中国行贿事件被曝光,葛兰素史克利用贿赂手段谋取不正当竞争环境,导致药品价格不断上涨,通过查明案件细节,葛兰素史克这个商业贿赂利益链条逐渐清晰,将药价推向虚高的幕后黑手浮出水面。不仅在中国,在波兰、阿联酋、黎巴嫩、约旦、韩国等国也被控行贿。通过行贿受贿,向目标国家兜售高价药物,然后将公关费用平摊进去,最终由目标国国民买单。
  
  从上述两个事件可以看出,资本在利润面前根本无道德节操可言。对这类公司就要进行严厉惩罚,以保卫国家经济利益不受掠夺。二〇一四年,该公司因为行贿案被中国开出创纪录的三十亿罚单。通过前面艾滋传入中国以及中国对嗜血资本进行严厉处罚都可以看出,只有中国建立强大的医疗卫生体系和独立司法体系才能够保护国民生命财产免遭掠夺,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那么没有这两个体系会怎么样呢?
  
  我们来看下日本的遭遇,二〇〇九年,日本批准葛兰素史克发明的宫颈癌疫苗上市,截止二〇一六年四月份累计接种八九三万例,累计报告六百三十多起严重不良事件。不少女性接种该疫苗以后出现了影响肢体运动的神经系统损害,日本目前已经暂停了接种推荐。宫颈癌疫苗不良事件受害者已经正式起诉日本政府和疫苗供应商。号称科技发达的日本,也只能使用英美两国提供的疫苗,但是疫苗在临床接种后产生的不良后果却要本国居民来承担。如果再联想到美国刻意将艾滋病传播到世界各国,可以说日本这类国家根本无法为国民提供任何有效的生物防护。
  
  宫颈癌疫苗上市后,在日本引发的严重不良事件导致的安全隐患可能使中国没有批准进口葛兰素史克公司疫苗的主要原因。本月十五号,厦门万泰沧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研发出国产的宫颈癌疫苗,这同时也是除是默沙东和葛兰素史克疫苗之外的第三种疫苗。明年,这种国产疫苗就将批量生产。生物医学防护我们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来维护,依赖外国疫苗总有一天艾滋病被传入中国的套路会重新上演一次。今年年中山东疫苗事件爆发后,非法经营疫苗对潜在接种人群造成了二类疫苗失效感染的潜在风险。但公知狗和慕洋犬却将矛头对准了国家严格管控的一类疫苗,但失效的其实是二类疫苗。很多公知号召民众去国外给孩子接种疫苗,甚至开始鼓吹医疗私有化,请问,没有国家提供的生物医学防护,你去国外接种就一定能保证是安全的吗?资本逐利的嗜血性是医疗私有化能够解决的吗?山东疫苗事件后,国家将二类疫苗也纳入省级疾控一类强制疫苗采购平台,同时不再允许药品批发企业经营疫苗,这些都是国家强化对国民生化防护的表现。嗜血的资本最害怕的就是国家权力,这能够让是嗜血资本无处遁形。
  
  在医疗卫生系统和研发系统建设上,中国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有了〇三年非典事件的教训,中国在过去的十三年来大力加强医疗卫生的资源投入。在医学研究上也开始大规模投入,那么这些投入的效果如何呢,在经历了非典之后,中国对来自西方的生物病毒威胁的应对能力有没有得到飞速提高呢?
  
  二〇一四年八月底,非洲国家塞拉利昂部分地区埃博拉病毒快速蔓延。九月份中国人民解放军三〇二医院的三十名医护人员抵达塞拉利昂首都弗里敦,协助当地抗击埃博拉疫情。中国医疗卫生团队的到来为塞拉利昂对抗埃博拉病毒带来了希望,疫情被逐步控制。更可喜的是,埃博拉病毒疫情爆发四十天后,由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陈薇研究员带领团队自主研制的重组埃博拉疫苗,在相继获得塞拉利昂伦理与科学评价委员会伦理许可、药学理事会临床许可后,正式启动了在塞拉利昂的二期临床试验。中国抢先西方,首次研制出了埃博拉病毒疫苗,而且是在塞拉利昂当地研究出来的,同时研究速度非常快。到目前为止,除了中国还没有任何一款公认有效可行的埃博拉病毒疫苗,西方的疫苗几乎都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包括犹太人的葛兰素史克和辉瑞制药也没有。
  
  如果说真的有类似于〇三年那种生物病毒战的话,战场上比拼的就是双方医学水平的高低,谁能抢先拿到病毒解药谁就能占据制高点,并且反向威慑对方,在这方面中国无疑走在了前面。〇三年是美元由强势转换到弱势的关键年份,中国爆发了非典,一三年H7N9禽流感爆发后四个月后美元指数急速拉升。这些都是为了配合美国的整体金融战。目前美国也在中国周边不断搞事,在美联储加息拉升美元指数的紧要关头会不会再来一次飞沫传染病呢?只是希望这个飞沫传染病不要再出现为好。货币战争看不见硝烟弥漫,俯视之下却是血流成河。胜利者权杖上的红宝石摇曳着嗜血的光芒,却不见王座之下尸骨累累。
 楼主| 发表于 2017/1/5 23:59:24 | 显示全部楼层
QQ截图20170101085655.png QQ截图20170101085730.png QQ截图20170101085751.png QQ截图20170101085814.png QQ截图20170101085842.png QQ截图20170101085912.png QQ截图20170101085935.png QQ截图20170101085955.png QQ截图20170101090018.png
 楼主| 发表于 2017/2/4 04:14:27 | 显示全部楼层
◎译  名 中国健康调查报告
◎原  名 The China Study
◎出版时间 2006-9-1
◎国  家 中国
◎类  别 资料 电子图书
◎版  本 2006年9月第一版
◎语  言 简体中文
◎文件格式 pdf
◎文件大小 21.8M
◎页  码 361
◎作  者 [美]T·柯林·坎贝尔博士 [美]托马斯·M·坎贝尔Ⅱ
◎译  者 张宇晖

编辑推荐
☆营养学有史以来最全面的调查
☆膳食与疾病关系的惊人发现:牛奶中的酪蛋白具有极强的促癌效果……
坎贝尔教授认为:以动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会导致慢性疾病的发生(如肥胖、冠心病、肿瘤、骨质疏松等);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最有利于健康,也最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慢性疾病。即多吃粮食、蔬菜和水果,少吃鸡、鸭、鱼、肉、蛋、奶等。
本书是流行病学研究的巅峰之作。
——《纽约时报》
T·柯林·坎贝尔是世界营养学界的权威之一,营养科学的从业者能够站在这一巨人肩上定会获益匪浅。这是迄今为止最为重要的一本营养学专著,阅读本书能够挽救你的生命。
——迪安·奥尼什(医学博士、预防医学研究所创始人及所长)
T·柯林·坎贝尔的《中国健康调查报告》是一部人类试图了解健康与饮食关系的奋斗史,这一努力迄今仍在继续,永无休止。
——马理林·詹森(美国癌症研究所所长)
对于那些关注肥胖流行病、自身健康以及西方饮食对环境和社会影响的人来说,《中国健康调查报告》提供了精辟而且实用的解决方案。
——罗伯特·古德兰德(世界银行集团首席环境科学咨询专家)
《中国健康调查报告》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它无可辩驳地证明: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调整膳食来防治心脏病、癌症和其他西方式疾病。这本书不仅适用于经济发达国家,也是那些因经济快速发展而导致饮食习惯发生巨变的发展中国家的首选图书。
——君石(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
T·柯林·坎贝尔的《中国健康调查报告》不仅在营养学图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文字本身亦具有高度的可读性。本书对膳食和疾病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其中提出的动物蛋白对人体有害这一结论是令人惊奇的。中国健康调查本身就是一个值得仔细品味的故事。
——罗伯特·C·理查森(诺贝尔奖得主、康奈尔大学教授)

内容简介
科学证据确凿无疑,研究结论令人震惊:动物蛋白(尤其是牛奶蛋白)能显著增加癌症、心脏病、糖尿病、多发性硬化病、肾结石、骨质疏松症、高血压,自内障和老年痴呆症等的患病几率。而更令人震惊的是:所有这些疾病都可以通过调整膳食来进行控制和治疗。
“中国健康调查”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庞大的关于膳食、生活方式与疾病死亡率的流行病学研究,它是美国康奈尔大学、英国牛津大学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20年精诚合作的巅峰之作。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陈君石研究员这样评价此书:
“《中国健康调查报告》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它无可辩驳地证明: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调整膳食来防治心脏病、癌症和其他西方式疾病。这本书不仅适用于经济发达国家,也是那些因经济快速发展而导致饮食习惯发生巨变的发展中国家的首选图书。”
诺贝尔奖得主、康奈尔大学教授罗伯特·C·理查森博士说:
“柯林· 坎贝尔的《中国健康调查报告》不仅在营养学图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文字本身亦具有高度的可读性。本书对膳食和疾病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其中提出的动物蛋白对人体有害这一结论是令人惊奇的。中国健康调查本身就是一个值得仔细品味的故事。”

作者简介
T·柯林·坎贝尔博士,康奈尔大学终身教授,被誉为“世界营养学界的爱因斯坦”,40年来,他一直身处营养科学研究的最前沿。他还是二恶英发现工作的主要参加者之一。1982年6月,他为美国国家科学院撰写的报告——《膳食、营养与癌症》发表后,震惊了全美国。接着,他又组织参加了长达20多年的膳食与疾病发病率的大规模调查研究。这次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营养健康调查研究,被《纽约时报》称为“世界流行病学研究的巅峰之作”,几乎不可能再重复。

中文版序言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研究员 陈君石

我与坎贝尔(T. Colin Campbell)教授的相识始于1980 年,当时我在康奈尔大学营养科学系坎贝尔教授实验室作访问学者。通过八个月十分繁忙的实验研究,我在逐步适应美国的工作和生活方式的同时,对坎贝尔教授也从不熟悉到熟悉,并由此开始了我与他长达20 多年的科研合作和个人交往。其主线则是本书的题目——中国健康调查。

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坎贝尔教授、英国牛津大学理查德•佩托(Richard Peto) 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黎均耀和刘伯齐教授与我的共同主持下,1983到1989年间,在中国的24个省、自治区的69个县开展了三次关于膳食、市、生活方式和疾病死亡率的流行病学研究。这项研究开创了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营养流行病学研究合作的先河。应该说,这项国际合作对我国营养与慢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有趣的是,这项研究虽获得了卫生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但其在国内的知名度远不如国外。这项称之为“中国健康调查”的工作不但发表了数十篇被广泛引用的论文,而且还被不少国家的电视和报章杂志专题报道过。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美国出版社坚持要把书名定为中国健康调查报告

其实,这本书中关于中国的研究篇幅有限,而大量的篇幅则是在描述坎贝尔一生从事营养学研究的经历以及他对营养与慢性疾病关系的研究成果。

坎贝尔教授是一位国际知名的营养学家,他对营养学,特别是对膳食、营养与慢性疾病关系的研究成果引人瞩目。坎贝尔教授在本书中的一个贯彻始终和十分明确的观点就是:以动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会导致慢性疾病的发生(如肥胖、冠心病、肿瘤、骨质疏松等);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最有利于健康,也最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慢性疾病。用通俗的话讲就是:多吃粮食、蔬菜和水果,少吃鸡、鱼、蛋、鸭、肉、奶等。书中以大量的科学证据从多方面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研究成果。

更难能可贵的是,坎贝尔教授由于坚持这一观点而受到来自有钱有势的美国畜、禽、奶等养殖、加工业的强大压力;一贯执著的坎贝尔教授并没有屈服,始终坚持己见。现在,这一观点已为越来越多的营养学家所认同。我相信各位在读了此书后一定会认同坎贝尔教授“少吃动物性食物、多吃植物性食物”这一观点。与一般科普读物不同的是,本书列出了大量参考文献,表明书中所说的并非空穴来风,而且有兴趣者可以查阅原始文献。本书中还有一部分是描述坎贝尔教授的个人经历的;这也许没有普遍意义,但却颇具趣味性,也很值得一读。

本书是坎贝尔教授自康奈尔大学退休后花了大量精力反复修改写成的。作为严谨的科学工作者往往只善于写学术论文,而写不好科普文章,难能可贵的是坎贝尔教授颇有文才的小儿子托马斯•坎贝尔(Thomas Campbell)毅然推迟了研究生学习,帮助父亲完成了这一夙愿。

作为坎贝尔教授的一个有数十年交情的老朋友,我为这本书中文版的问世感到十分高兴。 我愿意向广大读者推荐此书,无论是营养工作者,或是对营养与健康有兴趣者,读了此书一定会大有收获。我也衷心希望这本书的中文版会像英文原版一样成为一本畅销的科普著作。

2006年9 月1日于北京
视频:CCTV2《健康之路》栏目孙小梅采访陈君石教授,介绍《中国健康调查报告》一书


【视频】美食与疾病关系的惊人发现:
http://v.blog.sohu.com/u/vw/164335

视频的文字稿:
美食与疾病关系的惊人发现访谈(上)

嘉宾:

陈君石:营养与食品安全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T . 柯林 . 坎贝尔博士:美国康奈尔大学终身教授、被誉为“世界营养学界爱因斯坦。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光临搜狐嘉宾聊天室。

主持人(关春芳):由中华医学会科普分会主办、搜狐健康频道协办的美味与疾病关系的惊人发现专家访谈现在开始。首先让我来介绍现场的嘉宾:

世界著名营养学家、美国康奈尔大学终身教授,被誉为医学界的爱因斯坦,发现二恶英的坎贝尔教授;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陈君石院士;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校长助理、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助理、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黄建始教授;
中华医学会副秘书长韩晓明女士;
中国记者协会新闻发展中心主任王大龙先生;
中华医学会科普部主任钱越女士;
中华医学会科普分会工作秘书、健康报医学科技编辑部主任王玲玲女士;
还有在下面就坐的为坎贝尔教授出版《中国健康调查报告》一书的总编辑、吉林文史出版社社长徐潜先生;
吉林文史出版社北京公司总经理涂道坤先生。

今天的访谈由我和搜狐健康频道主编何波女士主持。

何波:各位媒体朋友、各位网友大家好!我们以前的访谈间更多是跟疾病有关系,今天非常特别,请来美国的教授、中国的教授以及在座这么多的记者,非常荣幸跟关春芳老师一起主持这次访谈,这次访谈是在关春芳老师的大力支持下促成的,感谢中华医学会科普分会的支持。

主持人(关春芳):今天除了北京演播室来了很多媒体,全国有二百家主流媒体,包括中国所有的省会主流媒体包括地市媒体的朋友和我们一样在线参加这次访谈。

对两位演讲的嘉宾做一下简要介绍,陈君石教授是营养食品与安全的专家,他是我国食品毒理学学科的创始人之一,对我国率先在国际上起草食品安全条例做出贡献,为我国入世做出很大贡献。坎贝尔教授在美国的奶牛场长大的,是农场主的儿子,从小喝牛奶吃奶酪吃油炸食品,从他从事几十年的蛋白质的研究当中,发现菲律宾的研究中一项儿童患肝癌的研究,富家子弟吃蛋白质更多的,吃动物蛋白的孩子得肝癌的更多,由此他开始了一个艰苦的研究。我们访谈正式开始。

首先问一下陈君石教授,中美两国的餐桌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国家相距万里,你们两位教授怎么走到一起,怎么样坚持27年完成这个项目?这个项目得到了卫生部的科技进步一等奖,被国外媒体称之为流行病学的巅峰之作。它的意义到底在哪儿?它向人们传达了一个什么声音?告诉了我们什么?

陈君石:各位网友大家好,很高兴有机会跟我27年的老朋友坎贝尔教授一起作为嘉宾跟大家传递一下有关营养膳食和慢性疾病的预防控制方面的信息。1980年我在康奈尔大学做教授,在坎贝尔教授实验室从事膳食与肿瘤的研究,我们共同设想在中国开展一项大规模的流行病学的研究来探讨一下人们的饮食到底跟我们所发生的疾病特别是癌症和其它的各种心血管病和糖尿病到底有没有什么关系。于是我们在1981年在中国的24个省的69个县开展了第一次大规模的调查,我们的调查包括了69个县的上万人的膳食情况问卷和血和尿的样品分析,还有大量的各种研究手段,研究了各种各样的指标,完成了我们第一步的作品。接着在1989年做了第二次的重复调查,同样的24个省的同样的69个县扩大到社会学、经济学的一些指标。

通过这样一次空前规模的调查,我们得出的结论只有一个,那就是用中国的膳食跟疾病状况和美国的膳食和疾病状况进行对比的话,我们一致同意中国人所特有的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也就是说粮食、蔬菜、水果、豆类为主的膳食比起美国传统的典型膳食,以动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鸡、鸭、鱼、肉、蛋、奶为主的膳食更有利与人们的健康,更有利与预防和控制慢性疾病,包括癌症、糖尿病、高血压、中风等等。当然营养缺乏的个别地区是另外一件事情,不是我们研究的重点。我们研究的重点是发现了这样一个对比,发现了中国比起美国当前的膳食结构在健康方面有很多优越性。

主持人(何波):优越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主持人(关春芳):坎贝尔教授和陈君石教授的著作被世界多家媒体登在报端,而且称之为是流行病学的巅峰之作,说这个报告有着惊人的发现,到底有什么惊人的发现?请坎贝尔教授给我们解释一下。

坎贝尔:中国饮食更好的原因是因为中国饮食的营养特点令所有的食物都有营养,中国饮食的营养特点就是它是植物性食物为主,所以更好。植物性为主的食物和动物性为主的食物营养是不一样的,它有各种不同的食物性的纤维素,同时它有许多抗氧化剂和其它的化学元素,同时还有不同类型的蛋白质和其它各种不同的脂肪等等。当我们考虑到植物性食物各种不同营养素的特点,它和动物为主食物的营养性是不一样的。当我们比较各种不同的食物营养特点和疾病之间关系的时候,我们就发现植物性食物的营养比动物性食物的营养要好。

主持人(何波):是不是可以说吃植物性食物为主更有利于健康?

陈君石:是的。我可以把坎贝尔教授的回答再延伸一下,他已经清楚描述了中国和美国膳食的不同特点,假如我们再结合中国和美国的人民所发生的疾病来看,就可以显出中国膳食的优势,也就是说中国起码在上世纪80年代我们冠心病的患病率是很低的,冠心病和胆固醇有关系,中国农村地区胆固醇的平均水平要远远低于美国。为什么?就是由于中国人吃的是以植物性食物为主。中国的糖尿病、中国女性的乳腺癌、男性的结肠癌等等这样一些重要的癌症都是中国的发病率比美国少得多。

我们的结论其实很简单,就是比较,一个地方和一个地方比较是没有说服力的,我们用了中国69个县的具体资料来比较的话,那就很有说服力。所以说为什么说过去人们没有发现,不是过去没有认识,而我们第一次提供了这样比较充分的证据来说明这样一个差别,是造成我们两个国家慢性病发生情况不同的很重要的原因,也许它不是全部的原因。

主持人(何波):植物性食物为主是不是等于吃素?

陈君石:植物性食物为主是不是等于吃素?坎贝尔教授有比较独特的见解。

坎贝尔:素食者吃的东西里面通常来说除了蔬菜、水果、玉米这些植物性食物,还包括蛋、奶制品这些东西。植物性食物主要包括蔬菜、谷类、玉米类、水果等等,不包括鸡蛋和奶制品,所以我是不喜欢用素食这个词的,而愿意用植物性食物。

陈君石:我可以进一步解释一下,他为什么不喜欢用吃素。吃素这个含义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人当中意思是不一样的,你经常会碰到很多人吃素,比如印度,印度人很多是吃素的,但是他是喝奶的,所以按照我们科学上的分类吃素的人可以分为纯吃素的也就是说不吃任何动物性的,不喝奶、不吃鱼,还有一种就是所谓吃蛋吃奶的吃素的人,甚至有人吃鱼也称自己是吃素的。所以从科学的说法,吃素的概念不好界定,所以他喜欢用以植物性食物为主,那就很清楚,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可以有不同程度,以百分之百的植物性食物为主。

主持人(关春芳):今天上午坎贝尔教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做了很精彩的发言,讲了四个发现,陈君石院士翻译得也很精彩,今天有很多媒体在,希望坎贝尔教授可以讲得更通俗一些,关于他的发现。

陈君石:关于吃素的问题,我愿意再进一步来阐述一下,坎贝尔教授今天上午所发表的观点。他说我们已经有充分的证据证明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对于预防慢性疾病是有好处的。是不是一定要,到底吃百分之多少的植物性食物是好的,这个取决于你自己的选择。他以自己的情况为例,他愿意吃百分之一百的植物性食物。从刚才关春芳老师的介绍,大家可以知道坎贝尔教授是农场出生的孩子,是喝奶吃肉长大的,研究之后不再吃任何动物性食物了,因为他不但从理念上认识了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对健康有好处,而且他身体力行觉得我不太在乎动物性的美味,我不觉得好吃。我也觉得这样对我的精神面貌、身体体力活动都很有好处。假如我吃90%植物性食物的话很难掌握,既然没有什么不合适不舒服的,很容易实行的,为什么不吃百分之百的植物。

但是并不等于说我就提倡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吃百分之百的植物性食物,假如人们愿意根据自己的口味、自己的习惯、自己的爱好来选择的话,这是无可非议的。但是关键就是植物性食物为主这个理念这个原则是不能变的。

主持人(关春芳):坎贝尔教授讲完四个发现之后一石激起千层浪。

坎贝尔:关于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角度,从科学的角度来说,我愿意说你吃得越靠近植物性食物你就会越健康。也就是说膳食的组成里面植物性食物占的越多,越健康。但是当我说吃食物中的植物性越多越健康,并不是说百分之百吃指物性食物就越健康,而是根据目前的研究,根据许多相关性研究,越多吃植物性的食品越健康。当我在说植物性食物好的时候,我是基于自己实验室的科学研究发现,同时基于医学界许多我的同事临床上的发现,以植物性为主的食物,从我的研究以及从我朋友们临床研究的过程中我发现有令人不可置信的很好的效果,我愿意做一下解释。

关于植物性食物健康的特点,首先它是对不同的疾病在不同的程度上都有不同的健康效果。

陈君石:也就是说同样的植物性食物,粮食、豆类、水果、蔬菜,同样的这些植物性食物,它们很惊人的相似对于不同的慢性病都有保护作用以及预防作用,肿瘤、冠心病显然不是一种病,有不同的病因,但是类似的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对于完全不同的慢性病,病因不同的慢性病都有不同程度的类似的好处。

坎贝尔:刚才讲到的是植物性食物为主的食物对健康有益作用的广度,不但是广度,它还有深度。深度的意思就是说,比如对于心脏病,植物为主的食物可以逆转原来的心脏病的进化程度,甚至于在某些情况下还能治愈已经发生的心脏病。同时植物性食品还能够逆转90%—95%的二型糖尿病,我知道现在二型糖尿病在中国也成为一个严重的健康问题。

我有一个朋友在美国做医生,他做医生35年了,两天前我正好跟他有一个对话,他治疗一些二型糖尿病的病人,这些病人都吃很多药,他让病人停止吃药,经过几天之后就出现效果了。我是一个科学家,在我的实验室里面我发现了在动物实验中,植物源性食物可以促进或者减慢癌症的发生,使疾病的进展减慢,这就是我所举的例子说植物性食物对于健康影响的深度和广度。

同时我说植物性食物对健康影响的深度还包括植物性食物有能力控制对于疾病的一些基因表达。

陈君石:关于基因的问题,可能需要一点解释。我们所有的疾病不管哪种肿瘤,冠心病、中风、糖尿病,都是人们的身体里面的基因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最终的某种基因的表达导致了疾病的发生。坎贝尔教授讲到的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有利于抑制或者是减慢甚至停止某些敏感基因的表达,也就是说用老百姓的话来讲,你有对于某种病的易感基因并不可怕,关键是它表达不表达,假如不表达你有这个基因也没关系,那是隐藏的,潜伏的是不可怕的,可怕的是表达。

基因表达还是不表达是由很多因素影响的,他的研究发现,起码在老鼠身上发现了,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这样一些膳食对老鼠来讲,你喂老鼠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饲料,那么它能够抑制或者延缓对于这样一些肿瘤的易感基因的表达,从而少发生癌症,这是一个例子。不仅仅是癌症,其它的病也是一样的。

有易感基因并不可怕,假如你用健康的生活方式特别是这次强调的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的话,那么你潜伏的易感基因可以不表达或者延缓表达。

坎贝尔:第三个例子,植物性食物对控制一些化学物质毒性和致癌作用具有巨大的作用。关于植物性食物对于健康影响的广度和深度,同一类型的食物可以预防疾病,可以产生巨大的健康影响。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植物性食物对于健康影响的广度和深度,特别是在生化水平上可以看到这个影响。尤其是植物性食物的某些化学特点对于疾病的预防和健康的影响是很普遍的,而且这些影响还被我和陈君石院士在中国做的研究所搜集的证据进一步支持。

主持人(何波):刚才我们通过半个小时的讨论,包括网友和我们的专家也都明确了植物性食物跟疾病的一些关系,那么健康的理念不仅仅在于疾病方面特别对于中国人来说,我们现场就有一个网友问了这样一个问题,健康除了不生病叫健康,那么身体强壮也是健康的一种表现,外国人都是吃肉的,他们个子长得很高,很有力气。中国人都是植物性食物为主,这种状态是不是不健康的?我们是不是应该向外国人学习,应该多摄入一些肉食,让自己长得更高一点,特别是青少年不要发展成豆芽菜的状况?请陈教授给这位网友解析一下这个问题。

陈君石:这是一个普遍的问题,今天上午用了一个更生动的例子,有人问中国足球队冲不出亚洲就是因为肉吃少了,等一下我想坎贝尔教授可以用生动的事例来给大家说明。世界上有为数不少的体育方面的世界冠军,用我们刚才的话来说是吃素的,大家可能不信,他可以有名有姓的告诉你。

另外我们不能光看肌肉发达,我们还要看长远的,刚才讲对健康真正的影响,也就是说对慢性病的影响。因为现在我们绝大部分人甚至于中国的绝大部分人,包括农村在内,70%几以上的人是死于慢性病,是死在肿瘤、糖尿病、高血压、中风,城市80%几的人死于慢性病。我们要看看对这些病的影响,而不能看一时的肌肉发达,假如你不是准备去做健美冠军的话。

坎贝尔:我支持刚刚陈院士说的观点,我们运动员可以通过吃植物蛋白有多一点的肌肉,这个肌肉并不一定意味着是好的肌肉。我今天上午的演讲中也提到一个例子,在美国的专业橄榄球运动员的确有很强的肌肉,因为老是吃动物性食物,但是他们要付出很大的代价,也就是说他们中间得癌症、心脏病的几率比普通人高得多,这是不值得的。美国的橄榄球是世界上最好的,橄榄球运动员平均寿命只有53岁。相反来讲,很多世界级水平的运动员由于是吃植物性食物为主,肌肉的张力很高,而且也很健康,不需要付出那么高的代价。

美国橄榄球运动员平均寿命只有53岁的话是指通过吃肉来增强肌肉的运动员,不是所有的美国橄榄球运动员,如果不是以吃肉为主的要活得长一些。从植物性食物对健康的广泛影响来看,从医学的角度来看,我们现在可以用食物来控制疾病和促进健康,而不仅仅是依靠药物,这是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我的这些观点很重要的就是我和陈君石院士长期工作,受到许多中国传统医学和哲学影响的结果。

陈君石:具体地说,中医的理念是治人,西医的理念是治病。假如西医不能做诊断不能开处方,中医没有说不能开处方的,它是对人的健康状况的一种调节,当然不是说中医不要现代化。这就是他说的他认为中医中药的这种理念很适合于他前面讲到的这样一个植物性食物为主来防病,把自己肌体的力量调动起来跟疾病做斗争。

坎贝尔:我想强调的是,采用整体的观念、全面的观念就是食物和其它因素在一起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这是和中医的整体观是一致的。

主持人(关春芳):我们现在很多朋友都遇到这样的问题,不知道是多吃粮食多吃菜还是多吃肉,如果要是多吃肉就怕脑满肠肥,但是如果多吃菜又怕面有菜色,想起苦行僧,一顿没有肉,饭食无味感觉很痛苦。是不是请陈院士给我们讲讲,经过东西碰撞之后,我们认为中国的传统膳食好,那么我们的膳食宝塔是怎么来回答这个问题的?陈院士说过,吃素也是有学问的,让他给我们介绍介绍这个学问。

陈君石:我们今天话题的主题是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对健康有好处,刚才我们已经谈到了为什么,有哪些好处。我们也谈到吃素的问题,也就是说是不是要吃百分之百植物性食物。对于一般的老百姓来讲,我们做什么样的推荐?中国营养学会所推出的中国居民的膳食宝塔是一个很重要的工具,也体现了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因为这个宝塔是对于一般人所用,这个宝塔的最底层假如大家看见的话就是粮食,再上面一层是水果和蔬菜,大家知道宝塔是底大,越往上越尖,那么在粮食和蔬菜、水果再往上走的话,那就是一些动物性的食品,再上面是油和糖。

这个宝塔给大家的指导性意义与我们刚才讲的指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结构是一致的,动物性食物应该是少的,植物性食物应该是多的。这是对于所有人来讲的,但是对于一个人来讲,你自己可以选择,到底你这个底要比顶大多少,刚才前面已经讲过了。植物性的食物比较多一点是好的,动物性食物从营养学上来讲不是绝对必须的,但是还是要以个人来选择。这个宝塔的含义我想说明这一点,宝塔是对于全民适用的,在理解了以后到底怎么灵活运用膳食宝塔的原则,那你就要根据自己的情况。

比如坎贝尔教授讲到植物性食物越多越有利于健康,所以我想这两层意思要相辅相成相结合。宝塔是对大家,自己根据这样一个原则,根据自己的喜好和自己的健康情况来进行调配和选择。

主持人(何波):陈教授,我们刚好有一个现场网友想请教您一个问题——“陈院士您好,我曾经看过一个理论说中国的科学饮食五句话:五谷为主,五畜适量,不宜失豆,五蔬色杂,瓜果辅之!--此乃全营养结构平衡的学说。我们做到这些,我们的营养是否就够了?”

陈君石:是的,这个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说法。那么根据刚才坎贝尔教授讲到的,最近的科学研究,对这样一个理论做了进一步的阐述,因为这里面没有看见以哪个为主,五谷在里面,水果在里面,蔬菜也在里面,鸡肉鱼肉蛋奶都在里面,我们世界上的食物就有这么多,到底搭配的时候选择什么样的合理搭配,根据我们今天反复谈的,在这样一个理论当中我们还是要多选择植物性食物,也就是说五谷以外还有蔬菜、水果和豆类。

主持人(何波):如果达到这样个膳食平衡还需要添加一些营养的补充剂比如现在的一些保健品包括维生素的补充剂。

陈君石:这个问题原则上来讲,我们营养学家永远是把合理的食物搭配作为第一条,这就是坎贝尔教授所说到的,假如把粮食、蔬菜、水果、豆类搭配好了的话,它有数以千种的营养物质在里面,营养是很齐全的。一般的情况之下不是说你必须要用营养素补充剂,更不要说保健食品,那是另一类的事情。但是我想也不能说要一棍子打死营养补充剂,因为人有不同的情况,比如在人们怀孕的时候可能铁的需要会比较多,这是一种特殊的生理时期。

某些人由于某一些特殊的情况可能会缺少一些东西,缺少某些微量营养素也好维生素也好,那么他可能需要补充一点。我们一般的从营养上来讲并不是主张靠维生素矿物质的补充剂来保证你营养的充分,而是要靠食物的多样化的合理搭配。

坎贝尔:我想说一下关于吃素会导致身体虚弱的这个问题,历史上我们常常会把身体虚弱和吃素联在一起,这主要是由于在过去吃素的人大部分都是比较穷,吃不起肉,同时大家可能没注意到往往在贫穷的地方公共卫生条件也比较差,因此由于这些原因容易生病容易身体虚弱。但是现在情况不同了,在现代国家里,吃素的人植物品种摄入很多,不会单调造成营养不良,应该是很好的。

同时我想对营养补充剂也就是中国讲的维生素和保健品做一个补充,在过去的几年里已经有许多研究信息证明有的营养补充剂是没有用的,有的甚至是有害的。通常来说营养补充剂都是一种元素,在一个片剂里面,看起来好像能补充某一种东西很好,但是其实这不是营养,这是药品药物,因为我们人体是很复杂的,要求全面系统的补充,这个实际上补充某一种是不起作用的。

主持人(何波):谢谢两位教授,我们现在的生活也非常丰富了,能够吃到的食品也是多种多样了,包括五谷、水果、奶制品也很多。现场有一位网友请教两位教授,“我是一位营养师,在我日常工作中经常会碰到一些拜访的客户问到我这样的问题,牛奶到底能不能喝?鸡蛋能不能吃?听说吃鸡蛋容易导致高胆固醇,这个结论到底是什么? ”

在坎贝尔教授和陈院士的书中提到,牛奶的蛋白当中有87%的酪蛋白,在动物实验其中有一组小白鼠导致了高发肝癌。我们想请教一下坎贝尔教授,这个结论告诉我们什么?是不是不可以喝牛奶了?包括鸡蛋是不是不可以吃了?

坎贝尔:基于我的实验室的研究,的的确确我发现酪蛋白促进了癌症的发生和发展,但是我们现在讨论的是人,人是不一样的,关于酪蛋白从西方的科学文献中的的确确牛奶是存在问题的,它可以升高胆固醇,它的效果甚至比饱和脂肪酸还厉害,它可以造成人体内的酸性环境因此损伤我们的身体,蛋白质促进身体某些激素的分泌,引起不同的疾病,这些有新的研究证据,也有一些是老的研究证据。我们不能完全理解的是,所有的这些证据都是基于西方科学文献研究的,关于在中国吃的牛奶的量很小,在中国这个量是非常小的,所以我没有说中国不能吃牛奶,但是我可以很清楚地告诉大家,在西方确实牛奶是一个问题,我觉得这是需要让大家知道的。

我本人是在奶牛场长大的,是吃牛奶吃牛肉长大的,我很不愿意看到这样一个事实。但是我必须要告诉大家,这是事实。

陈君石:这里面有两个问题,第一个是不是像有些媒体所说的,看了《中国健康调查报告》这本书里面提到的,在坎贝尔实验室里面做的老鼠实验就得出了牛奶能够促发癌症的这样一个结论?这是一个问题。另外一个问题是牛奶和鸡蛋能不能吃的问题,我想尽管这两个问题有联系,最好还是分开来深入分析一下。

第一个问题,实验室比较,一组老鼠吃酪蛋白也就是说牛奶里面的蛋白,另外一组老鼠吃植物蛋白,然后两组老鼠同时给它致癌物就是黄曲酶毒素这样一个致癌物,这是一个响当当的致癌物。实验结果发现,吃酪蛋白的老鼠长的肝癌比吃植物性蛋白这组老鼠的肝癌长得多的多。我觉得不能简单说牛奶促发了癌症,科学地说,是在这样一个动物模型当中,什么模型?有黄曲酶毒素。

假如没有黄曲酶毒素,不管是牛奶还是植物蛋白都不会导致任何癌症,但是在这样一个动物模型研究手段的情况之下,很明显酪蛋白能够增加黄曲酶毒素的作用,也就是说增强它的作用,促进了癌症的发生。要说促发那就是不对的,你说它增加了发生癌的几率,那是对的。这是一个动物实验。这个动物实验的意思酪蛋白不仅仅是一种手段,更重要的是引起整个动物性食物,是不是多吃动物性食物对于癌症有增强的作用。

第二个问题是关于鸡蛋和牛奶能不能吃的问题。我同意坎贝尔教授刚才讲的,他引经据典的这些证据都是根据美国的膳食情况,美国人的膳食情况是70%的蛋白质是动物性蛋白质,在这里面有一多半或者至少一半是来自于奶和奶制品,也就是说35%—40%美国人吃的蛋白质来自于奶制品,所以发现了牛奶对于健康的不利作用。任何事情都有一个量,对中国人什么样的量不知道。

应该说,牛奶里面除了蛋白质以外还是会有一些好东西的,但是我们今天不是来全面评价营养,这个信息我能够同意坎贝尔教授的,假如中国人的牛奶和奶制品有一天要吃到像美国人这么多的话,那我们不提倡,我们绝不提倡,中国人仿效美国吃到70%的动物蛋白以及里面有35%—40%来自于牛奶,也就是说大量消费。回过头来我们还是要坚持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牛奶假如是3%—5%,那没有什么不可以,但是西方给我们的启示是很重要的。因为我们现在是兜里有了钱了,我们的膳食西方化的趋势是很明显的。他们的信息给我们敲了一个警钟,我们不能走他们的老路,我想这个就是正确对待,世界上没有任何事情是绝对的能或者绝对的好得不得了,没有任何毛病,不可能。

坎贝尔:根据我们做科学研究的人来看,信息是来自于不同的来源,但是科学研究得出的结果不能基于个人的喜欢不喜欢,相信不相信,也不能决定我准备怎么做,而是根据客观来的,不能说科学研究对于每个事情都能得出绝对的答案。但是从我自己做的研究和我自己了解的科研结果来看,我是趋向于不吃奶制品的,我自己和我的太太还有我的五个儿子、五个孙子,我们都不吃奶制品,这是我个人的爱好和倾向。

尤其对于孩子我是不鼓励他们吃奶制品的,如果小时候吃了养成习惯,养成习惯大了也会吃,而且越吃越多,这是不好的。这是我个人的看法。我在这里还要说一下牛奶的好处,至少是许多人相信的或者在议论的说牛奶的好处。说牛奶有好处至少有两个原因,第一说牛奶能够促进孩子的成长使孩子长得更快、长得更高大。第二,我们每个人都需要钙,牛奶是可以提供大量的钙,长得高以及有了钙,骨头和牙齿更坚固,这是关于牛奶的第二个好处。许多人是这么相信的,实际上孩子长得高、长得快会带来许多问题的,所以这不一定是好的。长得快、长得高可以导致性早熟,性早熟是一个问题,还有女孩子月经来的早,月经来的早造成女孩子的性激素水平高,大家都知道性激素水平高是和乳腺癌和子宫癌是有关系的。

我们是不是需要钙?我们比较了钙的摄入就发现,许多钙都是来自于奶制品,现在已经发现钙的高摄入实际上带来了骨质疏松的高发生率。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至少有20多年的科学研究文献在这里,证明摄入的钙多反而造成骨质疏松的发生率高。最后我想说一下,我不是唯一知道这个事情的人,我相信这个是基于我知道的科学研究成果,但是我们或需要更多的讨论,让大家都能理解这些东西,大家能够达成共识。

陈君石:我想我现在要提出一些不同的观点,为了活跃这样一个气氛。我完全同意现代的营养学有充分的证据来证明,儿童的生长发育不是越快越好,就在我们还处于发展中国家比原来经济状况好得多的时候,我们现在已经发现有越来越多的巨大的新生儿,也就是说小孩生出来体重太大。我们经常说这个小孩越大越好,就如同我们几十年以前说胖得挺富态的,现在已经没有人说胖是好、胖是富态。

同样我们现在在妊娠期间使劲给孕妇增加所谓的营养,造成了小孩出生体重太大,这个对于小孩成年以后的肥胖、冠心病、中流是非常不利的,同样正常出生体重的小孩假如喂的营养太好,让他的生长比别人更快的话,同样对他成年以后的慢性病的发生是很不利的,这一点我和坎贝尔教授的意见是完全一致的。问题出在不同的意见在于他说是牛奶,我说不完全是牛奶,是整个动物性食物。否则可以说反正中国人不喝那么多牛奶,可是中国人吃很多猪肉,那同样导致这样的后果。牛奶在中国现在还不是问题,小孩吃牛奶越吃越多,不是? 因不一样,中国小孩吃牛奶可费劲了,美国小孩有爱吃牛奶的基因,中国人不爱吃牛奶,所以要宣传教育。

我们20几年一起做研究的时候和现在女孩子月经来潮的时间比大概差了四岁,也就是说提前了四岁在二十年间。提前了四岁,意味着女孩子身体里面雌激素的水平提前,而且绝经期又延迟,说明整个整个女性雌激素在身体里面处于高水平年代的延长,这个肯定对于乳腺癌的发生是很不利的。我们现在已经看见乳腺癌的升高,这个是整个生活方式的改变,从膳食来讲是动物性食物吃多了,再加上缺乏体力活动,精神紧张。这种所谓现代的西方的生活方式导致了这样一个变化。

关于钙的问题,刚才黄教授的翻译有点不太准确的地方,你说牛奶带来了骨质疏松,多吃牛奶带来了骨质疏松发病率高,不是这样说的。他是说世界上越是牛奶喝得越多的国家,骨折的发生率越高,这个是事实。美国喝那么多牛奶骨折率比中国高,中国没喝那么多牛奶。这是故事的一方面,但是应该说中国人的骨密度比美国人要低得多,这个也是事实。由于中国人的钙吃的少,所以坎贝尔教授也不否认,钙是很重要的。

至于骨质疏松以后骨头不会断,这就是中国人的特点。这个因素是很复杂的,比如说中国人起码到目前为止他的体力活动比美国人要多得多,中国人的体重比美国人要低得多,所以这样一些因素可能还有更多的其它因素造成了中国骨折率低。反过来讲,仅仅讲牛奶是没有意思的,我们还是着重在整个动物性食物。而在美国来讲,减少奶和奶制品对于保护健康和慢性病的发生非常重要。刚才已经讲的原因,已经占了整个膳食很重要的比重,小孩牛奶当水喝,而现在中国的情况我觉得我们的主要问题是肉吃多了,油吃多了。

肉吃多了、油吃多了的情况下,不符合我们前面所倡导的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结构。这是我想告诉各位网友主要的观点和理念。

坎贝尔:我同意陈院士的观点,我说牛奶并不仅仅指奶制品,我很高兴陈院士提出来,动物源性食物和植物源性食物的问题不仅仅只是牛奶,我很高兴陈院士纠正了这一点。但是我关于奶制品的观点主要是基于西方的证据,西方因为的的确确吃的很多,在中国没有这种情况,所以这是无关的,现在没有这样一个证据。

主持人(关春芳):东西方不同的观点今天在这里碰撞是非常正常的,有一个问题恐怕两位专家都可以思考,我们今天两位专家提出的观点对于现在的产业结构,对于产业链会有哪些影响,甚至可能会有冲击。从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方面想听听两位专家有些什么样的谏言献策,上午坎贝尔教授谈到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很多发达国家过度养牛导致全球变暖,请两位专家讲一讲。

坎贝尔:关于植物性食物的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健康问题,实际上它还涉及到许许多多的其它问题。比如养牛业和环境的问题,联合国粮农组织最近有一个研究报告指出,现在全球变暖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由于养牛业的发达,实际上粮农组织应该说是鼓励养牛的,粮农组织提出减少牛群的数量是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产生。所以说植物性食物这个问题还有和其它环境因素有关,和土壤的变差和水土的流失等等都有关系。

陈君石:我来补充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确实人们吃什么,你的膳食结构是什么样子的,会指导农业生产的规划和实施。大家知道我们有13亿人口,现在基本上解决了温饱,我们还要提高我们的食物质量,我们的农学家认为我们能够生产足够的食物来持续提供我们13亿人口,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我不能说做不到,也不能说他们没有信心,但是他们始终觉得是一个面临的重大挑战。因为我们人口的基数大,都要吃饭。而我们原来倒退20多年以前,我们生产的所有粮食、蔬菜、水果够人们吃就行,现在不了,现在大量用于工业性。

这个问题跟我们的植物性食物的膳食结构有什么关系?这是由于动物不管是鸡、鸭还是牛还是猪都是要吃饲料的,饲料都是由粮食来组成的。特别是中国人爱吃的猪肉,一斤饲料所消耗的粮食是很高的,好像是1:4,起码比鸡多得多。假如中国吃肉继续增长的话,按照经济的不断发展,从我们营养调查的趋势来看,整个动物性的消费并没有达到顶点,还在继续往上升。这给我们的农业生产提出很大的挑战,我们现在是猪吃粮食人吃猪,假如是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我们人不就直接吃粮食了吗?跳开了猪这个环节,当然也不是说绝对不能吃猪肉,我也不是百分之百吃素的人。假如我们大家都能够遵循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结构,这样能够付诸实践的话,不但使健康状况好了,医疗费用下降了,而且有助于环境保护,不但如此,保持刚才关春芳老师提出来的,我们的可持续发展就有更好的保证。因为确实从我的观点来讲,要是我们的吃肉如此持续发展下去的话,我们中国的耕地越来越少的情况之下,能否供应这么多的农产品作为饲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主持人(何波):感谢两位教授,今天我们在短短的时间里面谈了东西方有关营养学,有关健康,有关饮食文化的碰撞,也从微观的餐桌营养甚至到了宏观的涉及到饮食影响到的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下面的半小时时间留给现场的记者,包括很多在外地的记者。我现在已经收到江苏金江晚报、无锡江南晚报、上海新闻晨报的留言,我先替外地的记者问一个问题。“陈教授你好,我是江苏金江晚报的记者,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饭吃得越来越少,他们认为碳水化合物会长胖,长胖会带来一些疾病,这个问题该怎么认识?是不是一个饮食的误区?

陈君石:谢谢。假如这是你的观点的话,是一个很正确的观点。也就是说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一些白领阶层的人粮食越吃越少,他的借口之一就是粮食是碳水化合物做成的,碳水化合物吃多了人会发胖。大家知道我们今天的主题是讲中国和美国的对比,所以我们比较一下,就拿很简单的例子,我们不讲复杂深奥的科学道理,我们就讲简单的比较,中国人吃的粮食比美国人多得多,我们说的主食这个名词在美国是不存在的,因为他们主要的食物是动物性食物。可是中国人吃那么多粮食,怎么中国人的体重比美国人少得多?按照能量来算,坎贝尔教授自己算过,按照每公斤体重来算,中国人总的能量摄入比美国大了三分之一,但是中国人远远没有美国人胖。所以粮食吃多了绝不是发胖的主要原因,美国人现在拼命想减少动物性食物,减少动物性食物就要增加粮食,这是明摆着的事情。

有一种误区来自于美国的所谓“阿丁斯膳食”就是不吃饭,对于一些人,假如不吃饭光吃肉的话,短期之内肯定体重会下降,也就是说有效,但是“阿丁斯膳食”的热心追从者没有能够坚持到一年以上的。即便要长期坚持下去的话,那对他的健康是很危险的。多吃肉多吃油那成什么了?我们刚才讲到对所有的慢性病的发生都很不利,而且很有讽刺意义的是阿丁斯这位博士在前年死掉了,我们还是坚持中国的宝塔,底层是粮食。

现场提问:中国饮食里面烹调用油太多,我们用的油也是植物油,植物油是不是植物类的饮食里面的一部分呢?对于这个问题怎么看?

陈君石:是的。植物油从结构组成上来讲,总体来讲,植物油的脂肪组成相对于动物油来讲要好得多,也就是说有益于健康得多。但是我说的问题是,动物油也是油,植物油也是油,每一克油不管动物还是植物吃进去以后就给你增加了九千卡的能量。所以不要说植物油好就拼命吃植物油,那你的能量就上去了。

假如你吃进去的能量不消耗掉,那不还是一样会摄入大于支出,还是要胖起来的吗?所谓的肥胖不就是摄入大于支出吗?讲到脂肪首先是总量控制,然后再考虑吃哪一种。植物性食物为主,还是要看宝塔,橄榄油也是植物油,不要说橄榄油好就使劲吃橄榄油,橄榄油一克产生九千卡热量。地中海膳食里面的水果、蔬菜也很多。不仅仅是吃油,而是相对而言的,你要吃同样的动物性的油来讲,动物性油的胆固醇比较高,植物油里面没有胆固醇,但要胖了以后身体里面也会产生更多的胆固醇。

现场提问:现在中国的孩子大量都在喝饮料,很大一部分是碳酸饮料,碳酸饮料里面糖份比较大,孩子喝了之后是不是垃圾食品?

陈君石:我们从营养学来讲,起码我本人不主张用“垃圾食品”这样一个名字。垃圾食品这样一个名字是从西方传过来的,很可能来自于美国,它的真正的含义指的是一些能量高度密集而没有更多的营养素,很大程度是没有坎贝尔教授说的植物性食物里面所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所以为了不提倡这种食物称之为垃圾食品。这个名词一传到中国就扩大化了,中国人爱赶时髦,什么都扩大化了,什么都愿意带上一个“垃圾食品”。红烧肉是不是垃圾食品呢?这样推广的话,那可不得了。

其次我来回答关于碳酸饮料的问题。碳酸饮料的问题确实在于它的糖,什么东西都有一个适度,糖吃多了肯定不好,尽管从我们现在假如拿中国和美国比较的话,中国对于糖的消费量现在还是比较低的,比起美国来讲,但是我们糖的消费量也在增长。假如是着眼于中国全国的少年儿童来讲的话,不管是碳酸饮料还是糖的消费量都比较少,但是在城市里面特别是在富裕地区的城市里面,确实出现了碳酸饮料喝的比较多的问题,尽管我们这个量比起美国来讲还是小巫见大巫,他们是当水喝,牛奶当水喝,碳酸饮料也当水喝。所以我觉得认识这个问题的本质就在于糖,碳酸饮料里面没有任何别的营养,就是糖,糖就转化为能量,能量多了之后导致肥胖等一系列问题。

但是,是不是碳酸饮料不应该存在,不能喝了呢?这就是我为什么不同意用垃圾食品这个概念,垃圾食品是不能吃的,垃圾能吃吗?垃圾不能吃。我不认为碳酸饮料是绝对不能吃的。什么事情都有一个量,偶然喝一罐没有什么不可以的,关键在于家长对于小孩的教育。不能一罐又一罐,达到美国的水平一天五罐七罐,那就有问题了。另外碳酸饮料不是铁板一块,现在有一些无糖的。假如无糖的使劲喝也不好,因为里面没有什么营养,但是它比有糖的减少了能量的摄入。所以我想不能一棍子打死,但是我们不鼓励小孩喝含有糖比较多的碳酸饮料,里面的糖含得确实很多,不是一点点糖,一点点糖形不成碳酸饮料。

现场提问:我想请问两位教授一个问题,每个人的身体条件和吸收条件都是不一样的,我们怎么能够来衡量出自己膳食营养是不是合理?有没有一个标准或者方法来测量?谢谢。

陈君石:这个问题提得非常科学,也就是说人不是一样的,有胖有瘦有高有矮,口味、生活习惯都有不同,你怎么来选择?我们今天讲的是一个原则,不管你是胖人还是瘦人,不管你是喜好什么样,我们都推荐你采用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这里面假如你身体已经胖了,你即便是植物性食物也得少吃,假如你营养不够丰富就要合理搭配。所谓的合理搭配是根据情况来合理搭配的,比如说蔬菜也不是铁板一块,所以我们营养学有一个最大的原则就是食物多样化。蔬菜也要吃不同的蔬菜,粮食也要吃不同的粮食。

我们宣传吃粗粮,而且宣传吃多种不同的粮食,当然不是说一顿里面一定要吃多种不同的,但是你是可以搭配来吃的,很重要的是你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和你的喜好来搭配。搭配的原则根据你自己的喜好,但是你吃的多少是根据你的胃口和你的健康状况来决定的。你说你已经很胖了超重了,你的胃口还那么好,那你要强迫自己少吃点。假如身体比较虚弱,我觉得你就需要更加注重搭配。比如说在儿童生长时期按照坎贝尔教授的说法我们不喝那么多牛奶,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多吃一点豆和豆制品,假如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那我们说服小孩吃豆制品需要花一定的时间。植物性膳食为主的倡导是一种风气,在中国来讲还是初级阶段,用一句我们的政治术语来讲,还是初级阶段。要真正深入人心,要告诉大家你在口袋里面有钱的情况下也不去买那么多的肉吃,这个是需要艰苦努力的工作。尽管还没有到结束,我提前说结束语,很感谢中华医学会科普分会和搜狐网站有这样高瞻远瞩来举办这样一个活动,这个确实应该转变成为广大居民的认识。

当然假如你能够身体力行,能够让自己尝到的甜头,我相信这种信息传播出去会很有意思。

我希望坎贝尔教授能够给我们举两个生动的例子,因为他这本书出版以后,他在美国做了150次的报告,几乎是巡回大使了,宣传这样一个理念。有很多反馈的信息,反馈信息里面很多是健康人,很多是胖人,也有相当不少的是病人,我们是不是可以请他来进一步讲一讲他所看见的人们实际上体会到的好处,而不仅仅是空谈。

坎贝尔:我很高兴收到这么多的评论,假如你们能够到亚马逊的网站去看,我的书至少有250条评论,大多数的评论打的都是五星,说明这本书的好处。还收到很多电子邮件,我还做了150多场讲座。许许多多人都告诉我,在植物性食物中不但能够控制糖尿病、心脏病和癌症,同时还有许多其它的好处,比如说降低了血压,减少了某些疾病的过敏,我原来没有期望这么多的好评,但是的的确确有这么多好评。

现场提问:我想问一下,您在书里面提到了对于中国妇女营养状况的调查,目前中国妇女的营养状况如何?

陈君石:这个问题太过与笼统了,我要很简单回答你一句话,中国妇女的营养状况跟其它所有不是妇女的人同样都在改善,但是这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稍微多说两句,我们总的营养状况是在改善,营养缺乏的越来越少,中国妇女的贫血率还是很高,即便是在发达地区像江苏南部、太仓、常州这样发达的地区,甚至北京市,成年妇女贫血的患病率可以高达30%—40%,北京在现场做调查的时候,电视台几位记者也来凑凑热闹,现场检测血红蛋白,查出来都有问题。说明生活好了,物质丰富了,并不能做一个均衡的多样化的膳食搭配,也就是搭配是不够的,不合理。假如光吃方便面而不吃豆制品的话,我们不说吃肉,当然会有这样一些问题。

同时我刚才已经指出来了,另外一个倾向,白领少吃,生活紧张。另外就是怀孕之后吃太多,不仅自己的体重增长过快,结果就是胎儿的体重增长过快,这个是非常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在整个公共卫生领域里面还没有提到足够重视的议事日程上来,但是我已经感觉到这是一个问题了。

现场提问:请问陈院士,中老年人的一日三餐怎么吃,怎么合理搭配对身体更为营养?
上海新闻晨报:中老年的心血管疾病和骨质疏松怎么用饮食进行调节?

陈君石:中老年有点稍微大了一点,从慢性病的预防来讲,从中年开始已经是稍微晚了一点,所以中老年一起说是可以的。但是老年有老年特殊的问题,我先简单说老年的问题,老年的问题是食物的摄入量越来越少,不像年轻时吃下那么多东西,而且胃肠道的消化能力日益变差,所以这个时候需要特别注意一些食物搭配。植物性的食物里面,还是注意一下,不能说到了老年一天三顿红烧肉。

假如我们在年轻的时候一天搭配不好没有关系,你可以两天三天之内搭配得比较好,今天没有条件吃蔬菜了,那我明天补吃,对于老年人不行,因为你没有那么多伸缩余地了,就得天天最好顿顿进行适当的搭配,根据身体的情况来选择。中老年的慢性病的预防问题实际上到了中老年为时已晚,要从小孩时期开始。假如你妈妈的营养不良,出生的小孩身体是不好的,是虚弱的,将来赶上以后,最后得慢性病的机会也是多的,小孩过胖,得慢性病的机会也是多的。从小孩时候就很重要,从青年时候也很重要,骨质疏松,如果在年轻的时候骨头里面钙含量不高的话,你的本钱就比较少,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你的骨质会丢失的,这是不可避免的。储备高一点的话,储备多一点,丢失得少一点。等到中老年了,妇女已经绝经了,钙的丢失越来越多了,为时已晚,怎么补钙也够呛了,不要说牛奶,钙片什么都不行。

高血压、糖尿病都是从年轻时代开始预防。回到刚才坎贝尔教授再三强调的这句话,以植物性食物为主,从小就要这样,有利于你中老年的健康。中老年的病不是中老年才得的,只是那个时候才表现出来的。

现场提问:请问一下坎贝尔博士,刚才陈院士提到坎贝尔博士提出以植物性食物为体的这一观点跟我国的中医药的理论是相符合的。你以前是否对于中国中医药的理论进行过研究?这一观点在中国古代一些养生的著作中也都提到过,以素食为主能够长寿。请坎贝尔博士对中国古代养生方面的理论谈一下看法。

坎贝尔:在我的研究中我没有研究中医,但是中医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美妙的东西,中医关于食物整体营养的观点和我提倡的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基本是一致的,我很尊重在中国已经有几千年历史的中医,的确比单个的化学元素或者营养素对健康要好很多,通过整体来调节更好。

陈君石:以植物性为主的膳食理念,为什么不是包括某种植物、某种食物而是一个全面的观点,是多种植物性食物的搭配。这个和中医当中的整体观念特别是药食同源是非常一致的,这比起单独的化学合成的单一的药要高明得多。因为很多东西有效的成份混在一起能够发生更好的作用,中医中药很多是植物的提取物,是一个混合物,所以和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有益于健康这个理念十分一致。

“美食与疾病关系的惊人发现”访谈(下)

中国保健杂志:两位专家的结论是少吃奶制品有益于健康,但现在在城乡大多数的婴幼儿包括儿童都在使用一些奶粉,甚至用一些含奶制品的营养补充剂,怎样理解儿童健康与奶粉的关系?

陈君石:首先含奶粉的营养补充剂这个名词是不存在的,我们就说奶粉好了。我们现在的问题是这样的,小孩母乳喂养这是没有问题的,六个月以内完全母乳喂养这是世界卫生组织和中国政府所倡导的。在母乳喂养期间不存在任何营养问题,也不存在将来慢性病发生的危险性问题,这个是没有异议的。

在这个期间中国儿童的健康状况包括生长发育和全世界的儿童都一样,没有问题。我们的问题是在断奶以后,中国儿童断奶以后的食物营养状况是很成问题的,特别是在农村和贫穷的农村。刚才说到城乡,这个问题就很大了,城乡问题很不一样。我们的农村就是大米或者是玉米糊糊之类的,大人吃什么,六个月的小孩也吃什么,假如有点鸡蛋吃点鸡蛋。我们儿童的生长缺陷一断奶之后就跟不上国际水平了,这个曲线就慢了,我说的生长不是越快越好,但是也需要一个正常范围,中国的儿童就慢了。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假如你有一个配好的东西,也就是说不是简单的奶粉,作为六个月到两岁之内婴儿的辅助食品,假如是营养均衡配好的,或者以奶粉为基础,或者以豆粉为基础,对于儿童的生长发育是有保证的,特别假如家长没有足够营养知识的情况下,这个是好的。至于用豆基的还是奶基的这个都有,到目前市面上的都有,有一些儿童还是不能吃牛奶的,由于乳糖不耐受的问题或者过敏的问题不能吃牛奶。我觉得这是一个很特殊的生理阶段,也就是六个月到两岁,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要吃食物的,不是完全靠奶粉。

六个月以内完全是靠母乳,六个月以后增加一点含有奶粉的辅食,不是单纯的奶粉,单纯的奶粉也不解决问题,但是不一定要奶粉。结合坎贝尔教授今天讲的信念,你要是相信你愿意从小给你的孩子吃植物性食物为主的,避免奶粉没什么不好,那就用豆基的配方食品。从营养上来讲,奶粉不是必须的,豆粉完全可以取代奶粉作为辅助食品,但是也不是说你在六到两岁的时候用了以奶基为主的辅助食品就会对你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

只要你在整个生长发育期间坚持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也许原则了一点,但是太具体化了就不好。我并不想说这样一个量的牛奶是一定不能吃的,我们应该给大家有一个选择的余地。假如你真的信了,只是信念还是不一样的。为什么有的中国人说吃素,他是一种信念,而且养成一个习惯。今天来宾当中有一位来自吉林文史出版社北京公司的涂总,他是看了坎贝尔教授的书稿从大量吃肉变成不吃肉,他现在精神焕发,脂肪肝没有了,血脂下来了,精神很好,不想吃肉了。这不也挺好吗?当然我不是说中国13亿人都会这样,但是从信息来讲,这是一种有益于健康的信息。

坎贝尔:我想补充一点,像涂先生这样的例子至少我知道几百个,很明显吃了植物性食物有很明显的健康效果,不管你是怎么想的,你不妨试一下,就像我书里面讲的试三个月、三个星期、一年也好,除了心脏病、癌症,除了糖尿病之外,还有其它许许多多的健康问题也是能解决的,比如青少年的青春痘,比如偏头痛,比如疣耳朵,这些都是吃了植物性食物发生明显的改善,大家都来试试吧。

主持人(关春芳):我们大家都来试试吧,今天可以说两位教授跟我们讨论了两个多小时,这么亲切,非常具体的访谈,让我们知道吃什么怎么吃确实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决定着一个家庭的命运,也决定着一个民族的命运。回去我们试一下,去挑战我们的美味餐桌,爬上我们中国人的膳食宝塔。请大家以热烈的掌声感谢两位教授,如果大家还有更多的问题需要交流,请继续关注本次访谈的页面,可以继续留言。我们将把广大记者朋友还有网友的问题经过梳理,让两位专家给大家做一些焦点性的回答。谢谢大家,今天的访谈就到这里。


2009年7月,因为好莱坞要给坎贝尔教授和《中国健康调查报告》拍摄一个记录片,因此整个摄影团队来到中国。谦逊和孩子气的坎贝尔教授接受了乐活俱乐部的采访。右二为坎贝尔教授,左二为严格素食者、乐活女王歌星龙宽。
能够有非凡成就的科学家,几乎都在研究之外也有对心灵和宇宙的探索。坎贝尔教授也是这样。他在一次采访中说过:
如果你能爬入细胞中⋯⋯
我有时感觉自己可以做到!
聆听整个身体,绝妙的交响乐⋯⋯
它是和谐的。

坎贝尔教授和乐活俱乐部成员营养师朱奕伟先生在一起,朱手中的书即为《中国健康调查报告》

陈君石院士和乐活俱乐部成员营养师朱奕伟先生在一起

内容页截图:

出版信息页截图:

[General Information]
书名=中国健康调查报告
作者=(美)坎贝尔著
页数=361
SS号=11697972
出版日期=2006年09月第1版
出版社=吉林文史出版社


目录:
导言
第一部分 中国健康调查
第一章 我们面临的困境和需要的解决方案
第二章 蛋白质之屋
第三章 关闭癌症表达
第四章 中国健康调查的经验
第二部分 富贵病
第五章 破碎的心
第六章 肥胖
第七章 糖尿病
第八章 常见的癌症:乳腺癌、前列腺癌、大肠癌(结肠癌和直肠癌)
第九章 自身免疫病
第十章 广泛的影响:骨病、肾病、眼科疾病和脑病
第三部分 良好的营养指导
第十一章 吃得合理:有关食物与健康的八项基本原则
第十二章 怎样吃
第四部分 为什么你从来没听说过这些信息?
第十三章 科学——黑暗的一面
第十四章 科学简化主义
第十五章 产业界的所谓科学
第十六章 医药垄断:在保护谁的健康?
第十七章 历史总在重复自身
附录A:调查问卷及答案分析:大鼠实验研究中的蛋白质效应
附录B:中国健康调查的实验设计方案
附录C:与维生素D有关的关联关系
参考资料
◎译  名 中国健康调查报告
◎原  名 The China Study
◎出版时间 2006
◎国  家 美国
◎类  别 特色类别-进口原版
◎版  本 N/A
◎语  言 英文
◎文件格式 PDF
◎文件大小 5.8MB
◎页  码 425页
◎作  者 Dr. T. Colin Campbell
Thomas M. Campbell II
Introduction

Port I: The Chino Study
1. Problems We Face, Solutions We Need
2. A House of Proteins
3. Turning Off Cancer
4. Lessons from China

Port II: Diseases of Affluence
5. Broken Hearts
6. Obesity
7. Diabetes
8. Common Cancers: Breast, Prostate, Large Bowel (Colon and Rectal)
9. Autoimmune Diseases
10. Wide-Ranging Effects: Bone, Kidney, Eye and Brain Diseases

Port III: The Good Nutrition Guide
11. Eating Right: Eight Principles of Food and Health
12. How to Eat

Port IV: Why Haven't You Heard This Before?
13. Science-The Dark Side
14. Scientific Reductionism
15. The "Science" of Industry
16. Government: Is It for the People?
17. Big Medicine: Whose Health Are They Protecting?
18. Repeating Histories
eMule下载链接[用迅雷、eMule等软件下载]
[url=[中国健康调查报告].The.China.Study.扫描版.[美].T·柯林·坎贝尔博士.[美].托马斯·M·坎贝尔Ⅱ.pdf (21.8 MB)][中国健康调查报告].The.China.Study.扫描版.[美].T·柯林·坎贝尔博士.[美].托马斯·M·坎贝尔Ⅱ.pdf[/url]
21 MB
[url=[中国健康调查报告.1-9章.电子书].The.China.Study.[美].T·柯林·坎贝尔博士.[美].托马斯·M·坎贝尔Ⅱ.exe (851.82 KB)][中国健康调查报告.1-9章.电子书].The.China.Study.[美].T·柯林·坎贝尔博士.[美].托马斯·M·坎贝尔Ⅱ.exe[/url]
0 MB
[url=[中国健康调查报告.1-9章].The.China.Study.[美].T·柯林·坎贝尔博士.[美].托马斯·M·坎贝尔Ⅱ.doc (450 KB)][中国健康调查报告.1-9章].The.China.Study.[美].T·柯林·坎贝尔博士.[美].托马斯·M·坎贝尔Ⅱ.doc[/url]
0 MB
[url=[中国健康调查报告].The.China.Study.The.Most.Comprehensive.Study.of.Nutrition.Ever.Conducted.pdf (5.8 MB)][中国健康调查报告].The.China.Study.The.Most.Comprehensive.Study.of.Nutrition.Ever.Conducted.pdf[/url]
5 MB
[url=[中国健康调查报告].The.China.Study-The.Most.Comprehensive.Study.of.Nutrition.Ever.Conducted.rar (265.82 MB)][中国健康调查报告].The.China.Study-The.Most.Comprehensive.Study.of.Nutrition.Ever.Conducted.rar[/url]
265 MB
[url=[中国健康调查报告].The.China.Study-The.Most.Comprehensive.Study.of.Nutrition.Ever.Conducted.pdf (5.8 MB)][中国健康调查报告].The.China.Study-The.Most.Comprehensive.Study.of.Nutrition.Ever.Conducted.pdf[/url]
5 MB
[url=[中国健康调查报告].The.China.Study.柯林坎贝尔.托马斯坎贝尔.扫描版.[美]T·柯林·坎贝尔博士.[美]托马斯·M·坎贝尔Ⅱ.pdf (21.8 MB)][中国健康调查报告].The.China.Study.柯林坎贝尔.托马斯坎贝尔.扫描版.[美]T·柯林·坎贝尔博士.[美]托马斯·M·坎贝尔Ⅱ.pdf[/url]
21 MB
[url=[中国健康调查报告].The.China.Study.柯林坎贝尔.托马斯坎贝尔.[美]T·柯林·坎贝尔博士.[美]托马斯·M·坎贝尔Ⅱ.doc (450 KB)][中国健康调查报告].The.China.Study.柯林坎贝尔.托马斯坎贝尔.[美]T·柯林·坎贝尔博士.[美]托马斯·M·坎贝尔Ⅱ.doc[/url]
0 MB
[url=[中国健康调查报告].The.China.Study.柯林坎贝尔.托马斯坎贝尔.扫描版.[美]T·柯林·坎贝尔博士.[美]托马斯·M·坎贝尔Ⅱ.pdf (21.8 MB)][中国健康调查报告].The.China.Study.柯林坎贝尔.托马斯坎贝尔.扫描版.[美]T·柯林·坎贝尔博士.[美]托马斯·M·坎贝尔Ⅱ.pdf[/url]
21 MB
[url=[中国健康调查报告].The.China.Study.柯林坎贝尔.托马斯坎贝尔.[美]T·柯林·坎贝尔博士.[美]托马斯·M·坎贝尔Ⅱ.doc (450 KB)][中国健康调查报告].The.China.Study.柯林坎贝尔.托马斯坎贝尔.[美]T·柯林·坎贝尔博士.[美]托马斯·M·坎贝尔Ⅱ.doc[/url]
0 MB
全选
 楼主| 发表于 2017/2/4 04:25:34 | 显示全部楼层
hhbffq 发表于 2017/2/4 04:14
◎译  名 中国健康调查报告
◎原  名 The China Study
◎出版时间 2006-9-1

QQ截图20170204041645.png QQ截图20170204041752.png QQ截图20170204041820.png QQ截图20170204041920.png QQ截图20170204042057.png
 楼主| 发表于 2017/3/18 21:44:52 | 显示全部楼层
QQ截图20170318214044.png 猪苓汤加味治疗泌尿道结石,此医案价值连城!
 楼主| 发表于 2017/4/4 18:37: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世界最不务正业科学家排行榜
04-04 08:56:32 来源:楚天都市报
http://www.cqcb.com/personage/2017-04-04/286928_pc_6.html
不久前,一组照片爆红网络。在清华的大学教室内,一位男教师穿着一件紧身T恤,凸显的肌肉线条在课堂让人有些“热血贲张”
这位61岁的清华教授杨晓京,是当红演员杨幂的大伯,不仅第一作者发表80多SCI论文,而且热爱健身,精通三国外语。
还有一位科学家最近也很火,肯定刷爆了你的朋友圈,就是陈涌海博导,937首席科学家,中国杰青,也是窦唯新专辑的吉他手。
作为物理系的博导,却和窦唯煮酒论英雄,拿起吉他迷倒万千人!
话说现在的科学家们都是这么“不务正业”吗?
今天小编就和你一起来膜拜一下,科学家们在各种领域的乱入。
第五位 海蒂·拉玛 Hedy Lamarr
学术指数:87
“不务正业”指数:85
首先要说到了众多野生科学家的女神,容我喝口水先。
上图是海蒂·拉玛在1941年申请的一项专利技术,据说灵感来自于音符。其中的无线电跳频技术,成为今天 CDMA 和 WiFi 的基础。所以大家把拉玛亲切地称为:“CDMA 之母”、“WiFi 之母”。
听上去好像有点浮夸……
可谁叫这位通讯专业出身的姑娘,不仅会写诗,会数学,会跳芭蕾,还胆敢长成这样呢
1932年,18岁的拉玛出演了电影《神魂颠倒》(Ecstacy),成为人类史上首位全裸出镜的明星。
然而万恶的性别歧视,完全配不上这位女神。性感为她带来的不是赞美,而是诋毁。不仅在影坛被骂作花瓶,她的专利技术也得不到重视,被美国军方封存。尽管她的六任丈夫都自惭形秽,尽管她的680个香吻为反抗纳粹筹足1700万美元,但一切还是不可避免地走向了庸俗。
2014年,在诞辰一百周年之际,海蒂·拉玛终于入选了美国发明家名人堂。
她留给这个世界的一句嘲讽,至今依然适用:
Any girl can be glamorous. All you have to do is stand still and look stupid.
任何女孩都能变得迷人,只要你站在那儿,看上去蠢蠢的。
第四名 尼尔斯 玻尔Niels Bohr
学术指数:88
不务正业”指数:85
话说足球运动,自古就出人才:
比如二十年前的世界足球先生维阿,明年很可能当选利比里亚总统。
比如世界杯冠军利扎拉祖,转过头又去拿了个欧洲柔术冠军。
比如阿森纳中场弗拉米尼,与好基友共同创立了化工企业 GF(名字有点怪怪的……据说是两人结合的象征),员工400多号,市场估值200亿英镑(估值机构:《太阳报》……),被誉为“创业型后腰”。
比如阿尔及利亚竞技大学队的门将加缪,因肺病含恨退役,只好寄情于文字,创立了“荒诞哲学”,于1957年夺得诺贝尔文学奖。
比如 AC米兰名宿卡拉泽,刚刚以格鲁吉亚副总理兼能源部长的身份,会见了中国国家副主席李源潮。
比如前国脚李毅大帝,退役后华丽转身如同“蚌埠回旋”,一举统治了我国的互联网。
比如北宋足球先生高俅,官至殿前都指挥使,。
还有一位,被所有当事人认定为“长沙最好的足球守门员”,退役后干了一票大买卖,至今还能在天安门城楼上见到他的照片……
那么,有没有球员能够当上科学家呢?
著名爱国青年钱伟长,从小痴迷于中华文化,导致物理只考了5分(百分制),数学、化学加起来20分,英语更是直接0分…… 幸好文史方面表现出了超人的天赋,被清华破格录取。不多时,九一八事件爆发,历史系学生小钱出离愤怒了!他决定要制造出飞机大炮,强我中华!于是这位物理只有5分的文艺青年,开始天天去物理系蹭课。后来他在史书上的身份是:中国力学之父。
讲这么多无非是想说明:人类根本无法阻止钱伟长!尽管长得既不伟,也不长,身高只有1米49,与郭小四难分高下,被记载为“清华历史上首位身高不达标的学生”,但小钱夏练三伏,冬练三九,仅仅在入学两年之后,就以13秒4的佳绩夺得全国大学生跨栏季军!随后,一直想要为国争光的钱伟长苦练左边锋技术,终于入选了中国国家足球队,前往菲律宾参加远东运动会,并展示出不俗的力学底蕴,穿过对方门将的小门攻入一球!
要想在足球和学术上同时镇住钱伟长,只好有请丹麦的玻尔兄弟。
上世纪初,丹麦足坛的霸主是AB俱乐部。该球会的主力中有一对亲兄弟,哥哥尼尔斯·玻尔是门将,弟弟哈那德·玻尔是前锋。1908年伦敦奥运会,弟弟代表丹麦夺得了足球银牌;而哥哥只能候补,作壁上观。据说哥哥的主要问题是在球场上不够专注。有野史记载,在一场迎战特维达队的比赛中,德国人外围远射,而尼尔斯·玻尔居然靠在门柱边思考一道数学题!
挂靴之后,弟弟哈那德在剑桥大学当上了数学教授,建立起周期函数研究的主要基础;而哥哥尼尔斯·玻尔则开创了哥本哈根学派,成为科学史上,与爱因斯坦一时瑜亮的超级巨星。由于对量子力学作出的巨大贡献,他在1922年获得诺贝尔奖,终于完爆了弟弟的奥运会银牌。据说当时丹麦报纸普遍采用的标题是:《著名足球运动员尼尔斯·玻尔被授予诺贝尔奖》。
第三名 西蒙斯 James Simons
学术指数:90
“不务正业”指数:90
西蒙斯是个数学天才,20岁毕业于 MIT 数学系,23岁在 UC Berkeley 拿到 PhD,24岁去 Harvard 任教,26岁被国防分析研究所(IDA)请到 Princeton,表面上搞研究,实则为军方破解密码。后来因反对越战而离职,30岁在 Stony Brook 当上数学学院院长…… (PS: 唉,我已经不想再继续写下去了。所以说做人啊,最重要的是开心,千万不要攀比!道可道,非常道;人比人,气死人。)
1998年,Simons 60 岁,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的某个会议上展示 Simons 早期生活的海报。
37岁那年,西蒙斯获得了几何学界的诺贝尔奖:韦布伦奖(Oswald Veblen Prize)。
感觉差不多刷到头了,是时候换个行业,开启新一轮的人生。
于是西蒙斯成立了一家名叫“文艺复兴”(Renaissance Tech.)的对冲基金。从名字上看,这是要挑战文艺复兴时期那批通才的跨界难度。不幸的是,他又成功了。西蒙斯在基金界的地位,就好比武当张三丰,他在华尔街之外开创了一个新的投资流派。这么说吧,现在基金风格分为三种,分别叫:巴菲特、索罗斯、西蒙斯。
为了纪念当年的韦布伦奖,西蒙斯将旗舰产品命名为“大奖章基金”(Medallion Fund)。这个基金就像印钞机,二十多年来一直在赚钱,年均收益率大概是巴菲特的两倍。一般的基金收费按照“双二标准”,管理费2%,分成20%;但西蒙斯有钱任性,非得管理费5%,分成36%。即便如此,大奖章依然遭到疯抢,最后不得不停止对外发售,只受理自己人的钱。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基金界哀鸿遍野,但大奖章依然盈利了80%,而西蒙斯个人收入25亿美元。美国国会召开危机聆讯,第一个通知的就是他,要求当庭发誓没有乱来:
如图所示,那个打着红领带的老头。他的右侧是大家比较熟悉的 George Soros,左侧是 John Paulson 和 Philip Falcone ——这两位的基金后来也挂掉了。只有西蒙斯稳稳地赚到退休:我人都走了,基金还在那赚钱,这让我觉得自己并不重要,有点失落……
Simons 博士和他的妻子 Marilyn。Marilyn 是一位经济学家,也是他们基金会的主席
值得一提的是,西蒙斯先生跟中国颇有渊源。他有两位好友,分别闪耀在数学界和物理界,一位叫陈省身,一位叫杨振宁。
西蒙斯这辈子最大的成就,不是一年赚到数十亿美元,而是和陈省身合作的“陈-西蒙斯定理”——这后来成为微分拓扑学的基础性理论。就在西蒙斯前往 Stony Brook 掌舵数学的时候,杨振宁也正好去 Stony Brook 掌舵物理。当时杨振宁已经通过“宇称不守恒”拿到了诺贝尔奖,正试图建立一个更加强大的规范场理论,但在纤维丛等数学细节上遇到了困难。西蒙斯引入和乐群帮他扫清了数学障碍,从而建立了近代物理的基础——“杨-米尔斯理论”。这是一个相对论量级的成果,区区诺贝尔奖已不足以表彰其伟大。所以我们看到今天 Stony Brook 的物理学机构,名叫“杨振宁理论物理研究所”;而几何学机构,名叫“西蒙斯几何物理中心”。
因为陈省身出自清华数学系,而杨振宁出自清华物理系,所以在清华百年校庆之际,西蒙斯以福布斯土豪的身份跑来捐了一座楼。有意思的是,小楼冠以陈省身之名,然后供杨振宁住在里面。
第二名 富兰克林 Benjamin Franklin
学术指数:93
“不务正业”指数:93
相对于西蒙斯,富兰克林并不陌生,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都知道——不仅知道,应该还同时知道好几位,比如:雷电之夜跑出去放风筝的科学家富兰克林,写出了中学课文《哨子》的文学家富兰克林,领导了美国独立战争的政治家富兰克林,等等等等。
然而有可能不知道的是,以上皆为同一人。
作为金融家,这个人还被印在了最大面额的美钞上:
法国经济学家杜尔哥充满诗意地评价道:
“他先从苍天那里取得了雷电,再从暴君那里取得了民权。”
作为科学家,他发明了双焦眼镜,发明了蛙鞋,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院士。
作为政治家,他参与起草了《独立宣言》和美国宪法,被誉为“国父”。
作为教育家,他创建了宾夕法尼亚大学,以及以他命名的富兰克林·马歇尔大学。
就是这个一生开挂的家伙,墓志铭上却写的是:印刷工富兰克林。
确实,这个富兰克林是一个成功的打印机,出版商,科学家,发明家,外交家,公民领袖,政治家和哲学家。太多头衔加身!他也是大陆会议的成员,并且,除了签署独立宣言,签署了美国宪法和巴黎条约。本杰明开始了第一次图书馆,医院,消防部门和保险公司在费城的城市,并作为一个科学家是在美国启蒙运动为他的调查结果和有关电力建设理论的杰出人物之一。在他的许多发明是避雷针,双光眼镜,富兰克林炉,一辆马车里程表。
然而这个一生开挂的家伙,墓志铭上却写的是:印刷工富兰克林。
第一名 西蒙 Herbert Simon
学术指数:95
“不务正业”指数:95
表面上看,西蒙斯(Simons)是西蒙(Simon)的复数形式。
然而跟西蒙斯相比,西蒙乱入过的领域才是真正的复数形式。
1975年,西蒙得到了计算机领域的最高荣誉——图灵奖。这比较符合父亲对他的期待,毕竟他爹是德国的一名电气工程专家。然而作为美国的一名钢琴家,母亲总想用艺术气息熏陶他。在这样的合力作用下,西蒙考进了芝加哥大学……政治系。后来执教于卡内基梅隆大学,担任心理学教授…… 并获得了美国心理学杰出贡献奖。如果说硅基生物也有心理活动的话,那么图灵奖还可以理解。可他为什么又因为组织经济学研究,获得了1978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西蒙一辈子都没闲着,他总共拿了九个博士学位:
芝加哥大学政治学博士(1943年);
凯斯工学院科学博士(1963年);
耶鲁大学科学博士(1963年);
耶鲁大学法学博士(1963年);
瑞典伦德大学哲学博士(1968年);
麦吉尔大学法学博士(1970年);
鹿特丹伊拉斯莫斯大学经济学博士(1973年);
密歇根大学法学博士(1978年);
匹茨堡大学法学博士(1979年)……
然而他最大的成就,却来自没有学位的卡内基梅隆大学。在那里,西蒙创办了工业管理研究生院,建立起组织行为和管理科学两大学术领域的研究体系,证明了不搞人工智能的法学博士不是好心理学家。
这让我想到了 GEB 的作者——侯世达。作为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的儿子,侯世达的身份是斯坦福大学数学学士、俄勒冈大学物理博士、印第安纳大学计算机教授、密歇根大学心理学教授……以及美国文理科学院院士。他在 GEB 中试图证明:哥德尔的数学、埃舍尔的版画、巴赫的钢琴曲……内核其实是相同的。凭借此书在逻辑学、语言学、人工智能、生物遗传、音乐、美术以及禅宗等方面的研究,他最终获得了普利策文学奖……
计算机科学里有一本奇书,它的作者是人工智能领域里不可忽视的人物;这本书的名字叫《哥德尔、埃舍尔、巴赫:集异璧之大成》,这个人就是侯世达。
生命真美好,依然充满着无限的可能性。
原标题:世界最不务正业科学家排行榜:足球门将改行获诺贝尔奖,WiFi发明者居然是好莱坞艳星……看完三观都碎了!
 楼主| 发表于 2017/5/1 12:13:29 | 显示全部楼层
邹德琛专辑
仪表堂堂老中医,相由心生一圣人;
从来春秋难返回,不废江河万古流!
邹德琛(1930-。 。 。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中医专家。从. 事中医临床及中医教育40年,中医理论功底深厚,熟读经典医著,极力推崇仲师的辩证论治规律,应用于临床,对《伤寒论》“存津保胃”的理论尤多理解,临证中本着“病久难愈,宜调脾胃”的经验,认为病久乃邪气已衰,正尚未复,若后天之本得旺,气血生化有源,则正胜邪祛,疾病可愈,所以治疗中多注意养护脾胃,每获奇效,治愈不少沉荷顽疾。擅长中医内科、妇科、儿科疑难病的诊治,突出中医药. 特色,经验丰富。发表论文多篇。继承人邹纯信、高丽君,. 均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工作。联系地址;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邮编:150040.
邹德琛专辑:1上德若谷 大音希声;2 我所知道的邹德琛先生
发表者:赵宏利
1上德若谷 大音希声
——侍诊邹德琛教授感略杭州市中医院中医妇科赵宏利
赵宏利(杭州市中医院)
邹存信(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赵永山(山东中医药大学)
   我虽不敏,但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求学十余年期间,除了跟随我的硕士及博士导师马宝璋教授六年以外,还有幸先后侍诊于省内多位名老中医,如:邹德琛(伤寒大家)、张琪(国医大师)、段富津(方剂泰斗)、王维昌(妇科大家)等,深慕他们的医术医德,其中从邹老尤长,收获最大,感触最多。现观母校中医学子多只仰识张老张琪教授,段老段富津教授,而渐淡忘伤寒元老邹德琛教授,故不揣浅陋勉为此文,以略抒心意。
   一、邹师寡于言利  唯有仁义而已
   古人云:穷不学医,富不参道越是师承有名望的医生,则学费愈高,如李东垣捐千金从张元素学,昔之学医多如此。而从学邹老的人数虽众,但多为囊中羞涩的莘莘学子。诊室内常学生多于患者,众人将邹老层层围住,空气也时常混浊,然先生从未埋怨。同许多老中医一样,邹老对现今中医教学科研思路有很多质疑,对中医内部信仰中医者日少十分痛心,故先生对求学者来者不拒,对于热爱中医,学有体会者,更是喜爱有加。许多医生是密数方而不传,遮遮掩掩,生怕被别人看到学去;邹老却是有问必答,毫无保留,唯恐中医后继乏人。先生常谓:都是古人的东西,没有什么好保密的。古人之论浩如烟海,邹老能将一生研究所得、经验体会和盘托出却如此谦虚,此种胸襟怎不让人钦佩!
   我国现行医疗体制、医疗观念落后,医生的诊费过低,技术价值体现不出,医院和医生的生存只能靠药物收入等来弥补,而这种情况反过来又刺激医生开大方、用贵药。个别医生甚至不管病情是否相符,每方必书甲珠、虫草等价格昂贵的中药。在门诊的工作人员都知道邹老处方药廉味寡,处方一般在12味药以内,其患者量虽然最多,但是药物收入却排名靠后。先生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可用可不用的药尽量不用,能用少量者则不用大量,能用廉价药则不用高价药 ,尽量为患者减轻药费负担,为后人节省药源。比如,邹老用药注重脾胃,素喜用砂仁,然因其价格上扬而改用药性相似,但相对便宜的白蔻。近来白蔻价格亦上涨,没有恰当的药可替换,先生时常念及。又如,龙骨龙齿乃古代大型哺乳动物骨骼之化石,药源有限,虽现今仍价格低廉,但决不多用。受先生影响,我也习用经方,每每用及龙骨,然从不超过20,身体力行之是尊敬邹老先生的最好方式。对于外地患者,邹老每虑其旅途不便,常另抄方,嘱于当地购药。对于本院学生和家属,无论认识与否,只要得知,则坚决让其退掉诊费。对于官员的宴请则力辞之……,以上事例偶尔为之尚易,而象邹老这样淡泊名利、持之一生者,岂是敬佩二字所能表达的呢?
   二、效佳不可尽言  可堪最上等医
   岳美中曾将中医分为五等,依次为:开方医生、用药医生、辨证医生、 入细医生和最上等医生。相类似的,干祖望把中医分为六个水平,即懂、通、熟、精、化、神。以他们的标准来审视的话,多数中医碌碌一生也就为辨证较熟的医生,下过一番苦功者,方可达出精入细之水准,可称名医。当然我们也不鲜见某些“××名中医临证用药编方只依据《中药现代药理研究》之类书籍来按图索骥,文革时期的赤脚医生在看病时也是按照《常用中草药》之类的图书来依样画葫芦,他们都属于初通中医的用药医生,我个人认为不可效法。
   邹老学验俱丰,辨证准确,临证分析,丝丝入扣,取方用药,左右逢源。不论病情多么繁杂,都能抽丝剥茧,理清头绪,屡起大证。邹老不仅为患者所信赖,为学生所膺服,也为同行专家所推崇,一些经验丰富的教授也时常把疑难病患推荐给邹老诊治。如母校一老师病肺炎X片示:肺野有大片阴影,有湿罗音,表现为:发热、咳嗽气喘、痰多胸闷。前医虑其炎症较重,多用苦寒清热解毒之属,而服之未效。转荐邹老,辨其为寒饮停胸之小青龙汤证,复问病史,知其因乘坐空调火车车厢过冷,且饮凉啤酒而致,遂书原方,一剂而热退咳止、啰音消失。此正和《内经》形寒饮冷伤肺之说。
   又如强某,女,200084因唇肿时时溃疡20年,久治不愈而求诊,患者纳可,食凉则腹胀,腹部有一鸡卵大小包块,推之可移,月经提前45天,舌淡苔白。先生书
   川朴10 陈皮15 茯苓20 山栀 炮姜 草蔻各10 胡连 黄连 肉桂各5,麦芽 山药 炙草各10
五剂唇肿溃疡痊愈,腹部包块消失。此乃东垣厚朴温中汤去耗气之木香,并易走而不守之干姜为能温能守之炮姜,以免加重溃疡,合山栀、胡连以清上炎之阴火,复合交泰丸以引火归源,药证相合故能捷效。凡此种种,不能尽举。
   三、善用仲景方药  学术推崇东垣
   仲景不尚空论,方药质朴,法度严谨,历来为后世医家所推崇。成无几谓:仲景之方,最为众方之主,张元素说:仲景药为万世法。经方如方证药证相合则效如桴鼓,此以为千百年人体试验所验证。邹老十分重视后天脾胃在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因此在临床上重视培补后天,善于调理脾胃。邹老虽不斥时方,但尤喜用仲景东垣方药。
例如见汗不治汗一例:裴某某,女,53岁,991228日初诊,患者感冒1周,现不发热,盗汗,咳嗽有痰,纳呆食少,眠差少寐,舌淡苔白,脉弦缓。
   邹老书白参、柴胡、黄芩、半夏、甘草、白蔻各10,冬花20,紫苑、杷叶各15 栆仁、交藤各15,白芍10三付。
   2000年1月4日复诊,自诉上方三剂盗汗大减,咳嗽亦减,尚有痰,
遂书桂枝、白芍各15克,杏仁、川朴各10克,白参10克,桔梗、甘草各10克,冬花20克,紫苑、平贝、陈皮各15克,茯苓20,五剂而愈。
   邹老谓:内伤盗汗属阴虚,外感盗汗属少阳证。我细查《伤寒论》未见少阳病有盗汗之论。复遍查柴胡诸条,仅见《金匮要略》有产妇郁冒,其脉微弱,呕不能食,大便反坚,但头汗出… …小柴胡汤主之之述,《伤寒论》大柴胡汤有治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硬,呕吐而下利者165)及柴胡桂枝干姜汤治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呕而不渴,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两处可见汗证,心中甚为不解。一日翻阅《王旭高医学遗书六种》见其云:下后盗汗者,表有微邪也… …如其三五日不止,小柴胡去半参投又云:疫邪不论自汗、盗汗,有热为实,无热为虚,此为要诀。心中豁然开朗,佩服先生读书之广,且活学活用。
   四、术业精于儿内  余科亦可逢源   
   邹老为母校建院之初,从各地抽调的中医骨干,家学深厚,师承渊源,尤精于儿科、内科,对妇科、外科亦每旁及,多有验案,前已略述。儿科古称哑科,最为难治,盖因小儿不能言语且形质柔弱,易虚易实,毫厘之失可致千里之谬,正如《医宗金鉴》所谓:儿科自古最为难,毫厘之失千里愆,气血未充难据脉,神识未发不知言。能深谙儿科,很能反映先生深厚之中医功底。邹老效案无数,现略举两种疾病以管窥邹老的辨证思路。
   1、小儿厌食
   小儿厌食是儿科临床最常见的病证之一,非但未随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而减少,反有渐多之势,最为年轻父母所头痛。该病临床表现为小儿长期厌食纳呆,择食偏嗜,大便不调,脘腹时痛,面色少华,形体消瘦,体弱易感,舌淡脉缓。邹老认为此多因小儿形气未充,脏腑娇嫩,易于受伤,如乳食失节或寒温失调,皆可致脾胃受损、饮食停滞,传化失司而发病。针对这种常见病机,邹老立小儿健胃消食汤以治之:白参10  焦术15  茯苓15  焦山楂15  槟榔15  胡黄连5-15克  炮姜5-10克  砂仁10  炙草10方中参苓术草四君相协以健脾益气;砂仁(或以白蔻易之)芳香醒脾;焦楂、榔片以消食导滞,快气悦脾,此二药尤以槟榔消导力大,许多医家虑其力猛,对成人尚不敢多用,而邹老虽两三岁小儿亦常用此量,取效甚速且从未见到毒副作用,我想这可能与其处于大队补气药中共用有关,真是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再加炮姜、胡连一寒一热,一升一降,炮姜味辛、能温脾阳、散寒邪、助脾升清,胡连味苦、能坚肠胃、清疳热、助胃通泄。全方补泄兼施、寒热并用、能升能降,共奏健脾开胃之效。
   方随法定、药随证出,临证本方尚须加减,以获足效。禀赋不足,气虚明显者宜加黄芪、山药补其元气;便溏腹泻者,可仿参苓白术散之意加扁豆、莲肉、桔梗之属,亦可加葛根以升阳止泻;便秘者,加增液汤,并改焦术为生白术,量20以上;腹痛俯卧者加元胡以止痛;腹胀不舒者加川朴、枳壳以调气;外感寒邪者加紫苏、荆芥以散寒解表;暑令感湿或饮食不洁者,可合不换金正气散以除湿正气。如小儿两岁以内或不愿服用汤药者,可以给服母校生产的消乳散或保和散,亦可达开胃增食之效。
注意因本病偏于虚寒,患儿多喜食寒凉,故临证时一定要嘱其父母,少给病儿食用寒凉饮食,并尽量限制无用辅食,如小食品,未病儿童也应注意,此实属经验之谈,信之勿疑。
   现举一例:刘某某,女,3岁,9946初诊,该患厌食时作,每厌食则颜面手臂起红疹而痒,时便干腹痛,皮肤干,面少泽,口角溃疡,舌淡苔白,脉缓。处以健胃消食汤,白术生用20,加白蒺藜、荆芥各105剂而纳增便调,惟身痒未止,后以藓皮、全蜕、薏米等味加减出入而愈
   2、外感咳嗽
   咳嗽病因复杂,内伤外感均可诱发,五脏六腑均可涉及,《内经》所谓: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然临床以外感咳嗽为多,外邪不去,咳嗽日久,则耗伤肺气;肺脾气虚,卫外不固,则更易感邪伤肺,两者互为因果,故本病多见于体虚之人,且缠绵难愈,尤以小儿发病为多。
   邹老针对本病发病的不同阶段而有相应处置。对于体弱易感之人在未病之前常用玉屏风散和四君子汤加减,以培土生金、益气固卫,五六剂后常可保其两三个月免受流感之扰,可达上工之意。
本病初起,外邪正盛之时,先生每在辨证基础上加用冬花、紫苑、桑皮、贝母四药下气止咳,作为对病(症)药以提高疗效,无论何证均可施用。属营卫不合者,恒与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气虚外感者,多投参苏饮加减以治之;正气不虚,感寒较轻者,常以紫苏、荆芥、杏仁、桔梗加上前述对病四药;如上方未效及感寒较重者,则去紫苏易麻黄,即三拗汤,或直投麻黄汤以宣肃肺气;挟饮者,常施小青龙汤以散风寒、蠲里饮;挟热者,时以大青龙汤以散风寒、清里热;入里化热明显者,则用麻杏石甘汤加减治之;入冬应寒反温或春季病温者,酌加双花、菊花等味;长夏伤暑者,喜用半夏、霍香、白蔻之属;秋感燥热,及素体阴虚易化热者,常用清肺汤加减治之。
   案一:李某某,男,3岁,99427因咳嗽发热两天而求诊,患儿咳嗽有痰,咳甚则呕,身热无汗,纳呆,舌边尖红,苔白,脉略数。处以蜜麻黄5,杏仁、桔梗各10,生石膏15,川贝、甘草、薄荷、双花各10,菊花15,三付而愈。一月后又感冒咳嗽,有痰流涕,无汗,身不热惟手足心热,与上方去麻黄、石膏,加紫苏、桑皮、荆芥各10,三剂又愈。
   案二:耿某,女,5岁,9986初诊,西医诊断为支原体感染性肺炎,发热咳嗽一月,西药未效,现发热隔日一作,体温38C,咳嗽有痰,恶心,前额痛,腹时痛,喜凉食,形瘦,脉略数。邹老书霍香15,白蔻10,桂枝、白芍各15,杏仁、桔梗各10,冬花20,紫苑、桑皮各15,贝母、甘草各10,黄芪20,五剂热止咳愈,后调理脾胃而善后。
外感咳嗽后期,虽外邪渐清,但多正气亦伤,痰邪阻肺,邹老每以橘半六君汤加减以益气化痰,善后复旧;如属热病后期,壮火气衰者,可用小柴胡汤或柴胡桂枝汤加减治之。邹老治疗外感咳嗽用方甚广,遣药颇活,我虽勉强整理,将其条理化,但总有挂一漏万之感。中医高校教育日益规范化科学化,而培养出的中医却疗效日衰,亦有相似原因,值得深思。
   五、我慕师德能若谷  我叹大音多希声
   邹老验案无数、经验良多,在学术上有很多独到见解,尤其是对《伤寒论》研究颇深,但先生很少发表论述。很多人请求邹老出经验集,先生总是以全是古人的东西而婉拒。杜甫诗云: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现今许多人涉学未深便著作等身、科研硕果累累,其价值可想,其质量可知,在整体浮躁的学术气氛中,邹老始终慎言笃行,甚为可贵,伤寒大家胡希恕先生也曾说:轻易发表文章,易有谬误,殃及后人,罪莫大矣,孰正孰误,后人可断,其间得失,心中自知。
(邹德琛专辑·第二篇)
我所知道的邹德琛先生
不亦快斋
   得到先生去世的消息,距八月间先生辞世已近一月。
   不禁觉得很惭愧。最后一次见到先生还是年初过春节的时候,七月初本该到先生府上拜望的,因假期过短,诸事纷杂,加之实验周期的限制,竟未及探望先生(其实现在想去,难道真的一两个小时的时间也没有吗),孰料世事无常,春节时与先生一别,竟成永诀。
   学校的网页上找不到先生去世的消息,这似乎也很正常吧,先生既非某某长,也非某某带头人,此次中风之后更是失语数年,不可能发表什么“重要讲话”,是以在诸多“资助”、“获奖”和“阶段成果”、“重大进展”之类的“宏大叙事”中间,一位老先生的辞世恐怕是微不足道的吧。
   人确是很容易忘记很多东西的,多年前某次学科建设检查的时候便颇有人对先生仍算作学科的组成人员表示不满,理由便是先生年事已高,数年未曾发表文章,未获得课题资助,于是按现行的评价体系,在计算学科组成人员的平均年龄、人均论文数量和科研经费上便吃了亏。可我却记得,学科介绍资料里面是要写上本学科拥有伤寒名家邹德琛教授的。本科生上课的时候也常常听到我们学科的前辈……”之类的话——虽然给人的感觉颇有些类似于阿Q们的我们先前……”。先生那一代人确曾使得学科先前阔过,如今提到邹伤寒,年轻的学生们是有些隔膜了,四五十岁的人却还有着颇多的回味与赞叹。
   其实我侍诊于先生仅数月而已,非但无缘得列于先生之门墙,恐私淑弟子也算不上的,于先生之学问实体会不多。我们念大学的时候先生的身体便已不甚康健,不再给本专科生上课。1996年是先生最后一次招收硕士研究生,我最好的朋友一直因为没能抓住最后这次机会嗟叹不已,但他毕竟是本专业的学生,先生恢复门诊之后便一直侍诊于左右。而我由于时间冲突,直到2000年硕士毕业之后才开始跟先生抄方,然未及半年,先生便再次中风,也未再出过门诊,直到去世。
   讲到体会,恰如朋友的文章中写到的那样,先生给后辈最直接的言传身教便是医德高尚,寡于言利,唯有仁义,这几个字讲起来似乎平常,更会频频出现在各种级别名医的表彰材料里,似乎德艺双馨者满目皆是了,但内骨子里究竟如何,恐怕只有圈内人才会明了。朋友的文章里也提到了目前的医疗体制下,医生的生存只能靠药物收入等来弥补,而这种情况反过来又刺激医生开大方、用贵药,而邹老处方药廉味寡,其患者量虽然最多,但是药物收入却排名靠后,而先生却始终坚持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尽量为患者减轻药费负担,为后人节省药源,此类事例偶尔为之尚易”,持之一生则难之又难。我很同意他的话,但还想说的是,当前体制下,医生的药费提成至多不过是所在门诊或医院收入的三分之一,即或个人不计较药费收入,若某位医生始终患者盈门而创造的效益却少之又少,恐怕就难免管理者们心中不悦了,如先生一样始终坚持不用代号、别名,不设协定处方者,实属不易。
   朋友的文章中还提到先生应诊时,诊室内常学生多于患者,众人将邹老层层围住,空气也时常混浊,然先生从未埋怨,尤其对学生中热爱中医,学有体会者,更是喜爱有加。此确为实情,我虽侍诊时间不长,于此也颇有体会,不大的诊室里常有十数个学生围在先生左右,但先生从不问学生来处,也从不限制学生数量,只要侍诊时能保持安静即可,管理人员有时干预,反倒是需要先生替学生们讲讲情。门诊结束,我们便陪先生缓步回家。先生也的确对现今中医教学科研思路有很多质疑,甚至颇有微词,我们有次谈及医院针灸科如何如何,先生微笑着说:现在人家不叫针灸科,叫神经内科了。先生长于儿科,我们讲到治疗小儿厌食应该主以健脾消积时,先生也微笑着说:现在不叫健脾了,都叫健胃,广告不是总有的吗
   说实话,刚刚开始给先生抄方的时候甚至觉得,先生的辨证用药也并无甚奇处,常用药不过参、术、芪等等数十味;底方不过四君、补中、六味等几十个,从未见过什么秘方之类的,而疗效却很好。日久方悟得,此正所谓至言惟常,至味仅淡也。我更佩服的是先生辨证的准确和自信,记得有几个病例,初几次复诊时患者的症状并未见明显减轻,我们不免着急,先生却仍旧守方治疗,并在详细问诊和斟酌后,说:辨证没错。果然,再有几次复诊时,病情便大有改观了。
关于先生的临证经验,每个学生的体会自然也有不同,比如先生治疗小儿外感咳嗽的经验,我看到的总结文章就不止一篇,朋友的文章里面也讲到了,更有将其总结为辛开苦降方者。而在我看来,底方应为《医学心悟》之止嗽散,原方只荆芥、桔梗、紫苑、百部、白前、陈皮、甘草六味,但温润和平,不寒不热,既无攻击过当之虞,大有启门驱贼之势,可通治诸般咳嗽。先生常用紫苏、荆芥、杏仁、桔梗、冬花、紫苑、前胡、枇杷叶、陈皮、甘草,应该是止嗽散的加减方。按我的理解,方中用紫苏、荆芥是为宣肺以散外邪,因外邪侵袭,肺气郁闭为外感咳嗽最基本的病机;杏仁、桔梗一升一降,是为恢复肺的宣发肃降生理功能特点而设;冬花、紫苑长于止咳宁嗽;前胡、陈皮专主降气化痰,枇杷叶入肺、胃二经,不但降气止咳,且降逆止呕,用于儿科患者常见之咳极则呕症状甚为切合。此方可于临证时根据病情不同加减变化,以我的学习应用体会(有时非先生原本用法),若偏于风寒,可用原方,若寒邪较重,可加用生麻黄(小儿可用蜜麻黄或麻黄绒);若偏于风热,可减紫苏而易以防风,甚或将紫苏、荆芥易做双花、蝉蜕;燥邪偏重者可加麦冬、沙参等等。病机简单者,可于四剂内收效。
   现在治疗小儿厌食和咳嗽,用的仍然是从先生那里学到的思路和方药。尤其是小儿感冒咳喘,开方两到四剂,患者问是否需要复诊时,也大多可以如先生一般胸有成竹地讲,吃完这四付药应该就好了,不必复诊。能有此把握,实当拜先生所赐。只是先生不喜笔耕,每次我们建议总结出版经验集医案集之类的,先生总是说没有什么可说的,都在古人的书上写着。这或许应该算是另一种述而不作吧,我不知道。
   据说先生年轻时颇为幽默开朗的,比如先生名德琛,校中另有一位与先生同姓而名德才者,先生曾开玩笑地说,我不及他,因为他德才兼备。但于此我们却都不大觉得,我想也许是在晚辈学生面前没有表现出来吧,只是有一次到先生府上拜望,就是出院后不久,适逢先生偶感风寒,虽精神尚佳,但较前次见时似又清减了许多,思路尚敏捷,但失语明显,我们都说比以前像是瘦了些,先生努力了好一会儿才说出两个字:减肥,说罢便笑起来,典型的中风患者的苦笑面容,我们也笑,心里却都有些酸。
   在我的印象里,先生就是一位仁厚长者,偶尔说两句玩笑话,温而不厉。
   毕业之前最后一次到先生那里去,算是告别吧,是下午,只先生和保姆在家。知道我们都要走了(赵宏利注:这里指我们博士毕业时都离开学校到外地工作或继续深造,而没有留校任教。邹老可能觉得我们几位是真正热爱中医、是真正懂中医的可塑之才,因此十分希望我们能留在母校工作,希望中医药大学多些中医味道、薪火传承。虽然我们也想留下,但当时由于种种原因母校不接收我们,邹老对此不理解、不了解)颇现出疑惑的眼神,以手指地,努力了半晌,问:留?!,保姆替他翻译,是问我们为什么不留在这里,我们相视苦笑,如何对先生讲呢?于是最终也没有说出什么,只是默默相对,苦笑。先生似乎很急切地要说些什么,但努力了很久,仍难以讲出。半晌,我们只听到含混不清的两个字:中医!!说罢,战抖着回转身,指向身后的老式衣柜,衣柜门是一幅老旧的玻璃画,郑板桥的竹子和题画诗: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我们明白了。
   告辞出来,我们都没再说什么,只低着头走路,我走在最后,回头望去,保姆扶着先生站在窗边看着我们,看不清先生的眼神和表情,但应该是可以想见的落寞吧。
欲哭无泪。
   写到这里的时候忽然想到,先生已经走了,那间算是书房的屋子应该会重新装修的吧,不知道先生那些线装书会放在哪儿,那块有着郑板桥的竹子的玻璃画是不是还会保留着。
   愿先生安息。
不亦快斋
200511月-12月陆续写成
200810月改定
赵宏利按:我所知道的邹德琛先生系好友所作,应其要求隐去真名。文章可以与拙作上德若谷 大音希声——侍诊邹德琛教授感略相参看。我们曾一同侍诊邹老,但对于邹老学术经验的理解还是有所差异,由此可见中医学习之不易、师承道路之艰难。我想每一位曾经跟随邹老学习过的人对老先生医术理解都会略有不同,但对于邹老人格的由衷钦佩却肯定是相同的,而且会随着大家侵染于社会越久、见到的名医越多,对邹老的感念就越深。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邹老虽已仙逝多年,既没有头顶诸多光环,也没有出版个人经验集,但先生的高尚人格、精湛医术不会也不应该被忘记!得先生教诲,我们着力于伤寒六经辨证、喜用传统经方,时常获得特殊疗效。受先生影响,我们尽量减少随波逐流、追逐那些虚假光环的次数,因为这些虽然能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和荣誉,但同时也必然会大量浪费时间和精力。中医理论博大精深,文献浩如烟海,但是人生有崖,时间短暂,因此要想成为真正好中医,必须坦然面对这些得失荣辱,因为这是成为真正中医的唯一道路。
在此,希望通过邹德琛专辑这种形式,与所有曾跟随过邹老学习的同行共同缅怀邹老先生!            
赵宏利 201121日(农历腊月29日)于杭州
附录:邹德琛教授简介:
邹德琛
仪表堂堂老中医,相由心生一圣人;
从来春秋难返回,不废江河万古流!
黑龙江青冈县人,1930年出生于中医世家,弱冠即悬壶北疆,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建院之初奉调来校任教,曾任校伤寒教研室主任,第八、九届省人大常委,中华中医学会理事,全国第二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指导教师,从1979年起倾心指导了多名伤寒专业硕士研究生。邹老理论深厚,疗效卓著,德高望重,澹泊名利。
照片为2000年作者硕士毕业时与邹老合影,邹老不是我们的学位导师。
左起:赵永山、邹德琛老先生、赵宏利 符强
QQ截图20170501103745.p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1/20 23:3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