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5320|回复: 23

中医舌、脉、症辩证秘诀与经方面授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8/18 15:01: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qhzjliu 于 2016/8/18 15:03 编辑

主要内容:

见病知源话伤寒——经方医学的理论核心         
舌象、脉象、症状与脏腑表里寒热虚实

临证心法

经方方证  


时间2016年9月22号到24号,上课3天,地点:山东潍坊市

收费:3000元人民币(上课3天,食宿自理)。

六、报名方式:
准备一份简历发到刘志刚的邮箱(1833535557@qq.com
咨询加群:临床中医师培训学习班 437512858  
                                                扶生堂中医教学基地办公室



 楼主| 发表于 2016/8/18 15:05:39 | 显示全部楼层
QQ图片20160818150433.jpg
 楼主| 发表于 2016/8/18 15:07:30 | 显示全部楼层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楼主| 发表于 2016/8/18 15: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讲课通俗易懂,不管你是初学者还是爱好者,还是具有多年临床经验的中医师,都会受益无穷,使临床辨证变的简单而精准,用药精炼而确切。此次面授班有两位不远万里来自美国的临床中医师学习,我感到非常钦佩,同时也要对得起他们的厚爱。
 楼主| 发表于 2016/8/18 15:25:54 | 显示全部楼层
面授班前言:

我所讲的中心内容便是舌诊和经方与临床,这两个是中医最为核心的诊疗技术,也是现在教授级别的中医都没有掌握的正确的中医核心机密,当下的教科书,完全不是真正的中医理论体系,致使学者茫然,临床不得要领。我在探究仲景原意,明其本源,并在古代中医理论指导下归纳而形成了一套适合临床中医师的实用中医诊断治疗学,具有和教科书完全不同的辨证思路,是以舌诊、脉象、症状为重点,以六病表里脏腑寒热虚实辩证为根本,以症候为用药准则的一套完整的、易用的临床治疗学说。内经言望而知之谓之神。以舌诊观诸疾,易学易懂,我所归纳的舌诊与所有舌诊书籍教材完全不同,更加准确而易学,使其更加完善和方便于临床运用。尤其对于疑难病,更加易于正确辨证和用药,大大提高临床疗效。
中医治病的主要手段是调治机体阴阳的不平衡,脏腑之间的相互制约是人体平衡的根本。现在的教科书多认为张仲景继承和发展了神农本草经,而写成伤寒杂病论,为经方派。华佗主要是黄帝针灸一派,而素女脉诀又是难经一派。前人的考证虽然如此,但从《素问》以及华元化中藏经来看,伤寒论是已知最远古的中医辩证体系。
张仲景的辩证体系,后来因为诸多原因逐渐消失了。从唐代的孙思邈记述:江南诸师秘仲景要方不传来看,仲景的辩证体系,当时也只有少数人掌握,随着时代的原因随之消失,所以在历史上形成了一个断层,张仲景、华佗等古人的东西到王叔和整理时,已经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中。我们从唐代以及宋代陈言的《三因极一》及很多书籍中可以看到,普遍认为伤寒论主要论述的是伤寒,其次才是杂病。后来的伤寒论的注解书籍,也都认为是以阐述伤寒热病为主。至此,错误的引导已经不能还原伤寒论的本质了,因为偏离了方向,导致伤寒论的很多东西争论不休。当仲景的辩证核心消失的时候,或者说是医学的发展不再以仲景学说为主导的前提下,出现了后来的各个流派,这些流派在各自的经验积累后逐渐形成了多种分类的经验医学。多种分类的经验医学百花齐放,各成体系,对祖国医学各有发展,细化程度越来越多。但细化下的中医学,越来越让人摸不着头脑,由复杂到简单是一个很难的过程,这就出现了同一病症有若干相类似的药方,让人无所适从。不同派别的时方,从不同的侧面论述疾病,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导致学医者真正达到了学到老还没明白过来中医本源的是什么,这更让初学者望书兴叹。时方各门派,因为师门传授,各承其说,对病的病机认识不同,导致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后代的诸家学说以及方剂,是一个由简到繁的发展过程,越搞门派越多,越不得要领。所以后来研究经方的许多医家,由探讨外感的辩证,发展到内伤辩证,也就是从单纯的伤寒辨证,发展到杂病辩证,逐渐认识到无论外感内伤,都是机体的阴阳不平衡所产生的病理特征,虽然是主论伤寒,但其原理和杂病没有分别,这也是经方适应于万病的根本原因,张仲景有言: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尽管认识到伤寒论的价值所在,但是这本被王叔和编著的书籍,没有了传承的理论指导,仅靠肤浅的方证对应,或有少许的发挥与经验,但并不能探究仲景本源。因为仲景的原义和阐述的阴阳病机不完全明了,导致后来出现各种不同的观点:伤寒六经,或谓六气,或谓经络,或谓表里,或又以部位、阶段述言。用经方的,或方证对应说,或体质分类说,或病机探讨说,或分经治疗说等等,都是从一些肤浅的层面去学用伤寒论,尽管临床效果时有神奇之处,但会用者还是寥寥无几。经方家刘渡舟曾告诉我:学习伤寒论,悟出言外机,病机便是我们学习伤寒论的根本所在,也就是见病知源,不知其源,终不得其要旨。经方学派逐渐认识到经方的内涵,走进了一个由博返约认识过程,逐渐回归到真正的中医辨证之本,但失传的仲景学说导致后人只能探及皮毛,而不知其源。
经方是远古的最真实的、最有效的辩证体系,自古就秘而不传的伤寒论,也有其不足,后世的医家在临床实践中,从不同的角度补充和发展了许多疾病的辩证治疗方法,仲景后的时方是对伤寒论的补充和发展,也是经验医学的发展,二者的结合是我们治愈疾病的核心,古医学伤寒论就像一棵树的主干,而其他各派的经验就像枝叶。如果把伤寒论搞通了,再参考各家学说和经验,就是一棵大树。
学不好伤寒论难成大医,舒诏《伤寒集注》自序:不通仲景之书,不足以言医,经方之经,在于变通,不知变通,固守经方,不知随症加减,实未得经方之旨,也未得经方之要,故仲景强调: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那些持经方而不明其理,在药物或剂量不知随证加减的,正如古人所言持古方治今病,就像拆了旧屋盖新房,是没有学好学会伤寒论的,但一些乱改经方,肆意加减,标榜独创,更是孟浪之辈。学会伤寒论,则伤寒以及一切杂病都可以治,且必药效如神。
表里脏腑寒热虚实的变化是仲景伤寒论贯穿于始终的的核心思想,伤寒论是已知最远古的最基本的辩证施治方法,它的辨证施治框架是最基础的也是最核心的,它揭示了最原始最基本的脏腑病理关系,受时代的局限性,它并不是完美无缺的,仲景也说过:寻余所集,思过半矣。但是,如果连最基本的核心都不能掌握,那么很多疾病的本质就不能明晓,临床疗效就会降低。比如,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也。我看过很多解释,都是错误的。思维的错误导致错误的理解,又因为有多种解释,更加说明直到今天也没有一个明晰的正确答案。一脏腑之热,可影响其他脏腑,同样一脏腑之寒,也可以影响其他脏腑,脏腑之间的相互影响会产生多种病症和外在表现,简单的易知,这就是方药对应。复杂的病症是不可以很容易判断的,这就必须了解脏腑之间的多种关系和影响的程度,进而去判断疾病的病理变化。伤寒论从外到内、从上到下、从六腑到五脏的寒热虚实都有详细的论述,但要完全掌握,就需要认真探究,仅仅停留在方证等简单的思维上,是永远也掌握不了仲景核心思想的。
我基地的建设,致力于舌诊和经方研究与临床,回归中医之本,造福百姓,欢迎大家一起学习交流。
                                                                                                                           通真子刘志刚写于扶生堂教学基地
                                                                                                                                            二零一六年八月

 楼主| 发表于 2016/8/18 16:30:17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校学生学费减一千。
 楼主| 发表于 2016/8/20 11:51:16 | 显示全部楼层
面授函授班教材目录

第一部分:中医学概论
第二部分:辨舌秘法与脉象要旨
第三部分:药物与用药
第四部分:伤寒论阐释
第五部分:经方与临床
第六部分:临证心法
第七部分:临证备要与经验方(包括高齐民、宋孝志从未公开的秘方)
 楼主| 发表于 2016/8/21 10:29:06 | 显示全部楼层
QQ图片20160821102633.jpg QQ图片20160821102640.jpg
 楼主| 发表于 2016/8/21 10:31:24 | 显示全部楼层
QQ图片20160821102355.JPG QQ图片20160821102745.JPG
 楼主| 发表于 2016/8/23 12: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df

df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2/23 00:0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