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山野人

十多年久病如何医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8/18 10:41:46 | 显示全部楼层
hhbffq 发表于 2016/8/17 22:30
这是一部当代奇书,更是当代一部救命书,只要你认真地把他读完,你的临床辨证论治水平必将达到一个新的境界 ...

求问这书哪里可以买到呀?
发表于 2016/8/18 12:26: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hbffq 于 2016/8/18 12:30 编辑
Susan9855 发表于 2016/8/18 10:41
求问这书哪里可以买到呀?
以下是当当网的网页链接与书目详情。

http://search.dangdang.com/?key=%E5%8D%81%E5%B9%B4%E4%B8%80%E5%89%91%E5%85%A8%E6%81%AF%E6%B1%A4&act=input QQ截图20160818122239.png

http://search.dangdang.com/?key=%E5%85%A8%E6%81%AF%E6%B1%A4%E6%96%B0%E7%A0%BA&act=input

QQ截图20160818122817.png
 楼主| 发表于 2016/8/18 19: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先谢谢:hhbffq!
      今天,他又发来舌苔图,说还有两症:一是脐上腹动脉跳动明显,二是小腿上“肌肤甲错。”
9676973896581170.jpg
QQ图片20141123112201.jpg
QQ图片20160731191039.jpg
发表于 2016/8/19 04:31: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hbffq 于 2016/8/19 04:33 编辑
山野人 发表于 2016/8/18 19:16
先谢谢:hhbffq!
      今天,他又发来舌苔图,说还有两症:一是脐上腹动脉跳动明显,二是小腿上“肌肤甲 ...


肌肤甲错
证名。皮肤枯燥如鳞甲交错之状。因于血内结、肠痈脓滞,或温邪久留,阴液耗伤,津血不能荣润皮肤所致。《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五劳虚极羸瘦,腹满不能饮食,食伤,忧伤,饮伤,房室伤,肌伤,劳伤,经络营卫气伤,内有干血,肌肤甲错,两目黯黑,缓中补虚,大黄(庶^虫)丸主之。”《诸病源候论·肠痈候》:“肠痈者,由寒温不适,……血气蕴积,结聚成痈,热积不散,血肉腐坏,化而为脓。其病之状,小腹重而微强,抑之即痛,小便数似淋,时时汗出,复恶寒,其身皮皆甲错,腹皮急,如肿状。”《温病条辨·下焦篇》:“邪气久羁,肌肤甲错。干血内结者,用大黄(庶^虫)虫丸;肠痈脓滞者,用薏苡附子败酱散;温邪久羁伤阴者,用复脉汤等。”
------------------------------------------------------------------------------------------------------------------------------------

谈 专 方
岳 美 中
  徐灵胎说:一病必有一主方,一方必有一主药。这是徐氏临床心得,医家不传之秘。
  现在的人,动辄讲辨证论治,漫无边际,让人抓不住重心,这是没有真正读懂读遍中医有典籍,还限于一知半解之中。无怪治起病来,心无定见,越旋越远,处方用药,朝更夕改,寒热杂投,以致影响疗效。
  目前中医学界存在两种倾向:一是不辨证论治,只强调专方、单药;一是只强调辨证论治,随证下药。两者均有所偏,未能称是。
  余谓中医治病,必须辨证论治与专方专药相结合,对于有确实疗效的专方专药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
  宋代局方,虽然收录很杂,由官药局统一方药剂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医药的发展。但是,对于提倡专方专药起了重要的作用。我们今天常用的至宝丹、逍遥散、苏合香丸、藿香正气散等都来源于局方。
  此外民间采风,也是发掘整理专方专药的重要途径,这项工作不重视起来,就会使祖国医学的宝贵经验丢失。专方专药能起沉疴大病,古人就有“气死名医海上方”之说,所以习医者也不可不讲。
  专方专药的好处是:一、收效快;二、药味少,价廉;三、一般用法都比较简便。即具有效、廉、便的优点,有很高的价值。下面举几个例子来说明专方的重要性。
  小儿伤食,临床最为常见。邑中友人高聘卿曾传一方,治小儿伤食,鼻下人中两傍发炎,垂两条如韭叶之红线,有时发热,不喜食,或有口臭者。用黑、白牵牛子各等分,炒熟,碾筛取头末。以一小撮合红糖少许服下,大便微见溏,红线立消,喜进饮食而愈矣。余得此方,屡经投治,其验如鼓应桴。
  又如小儿慢性肾炎,日久病深,面部多白无血色,或浮肿,精神萎靡不振。用玉米须每日30-60克,煎汤代茶,连服六个月,有较好的效验。
  再如鹤膝风,膝关节红肿疼痛,步履维艰,投以《验方新编》四神煎恒效。药用生黄芪240克,川牛膝90克,远志肉90克,石斛120克,先煎四味,用水10碗,煎至2碗,再加入金银花30克,煎至一碗,顿服。历年来余与同人用此方治此病,每随治随效,难以枚举。
  他如疟疾用常山剂、达原饮,胸痹用栝蒌薤白剂,肺痈用千金苇茎汤,胃痛用小建中汤,均有良效。
  凡此都说明专方治专病,疗效确实。传说孙思邈著《千金方》,内有30首得自龙宫的秘方,是《千金方》的精髓,孙氏杂合于群方之中,后人莫辨。
  这个传说虽属无稽,但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古人十分重视疗效确实的专方,甚至视为治病的特效剂;一是要摸索出一个病的专方,必须在众多方药中去粗取精,不断筛选,才能得到,唯其如此,才更觉其可贵,为医者欲使医业精进,还必须在专病专方上认真下一番功夫。
  专病专方是医学的基本思想,《伤寒论》各篇皆标明“病脉证治”。何谓病?保谓证?病者本也,体也;证者标也,象也。有病始有证,辨证方能识病,识病然后可以施治。六经皆有主证、主方。如桂枝证、白虎证、承气证等。此皆有是证即用是药,故一证有一证之专方。
  又如《金匮要略》中百合病,尽管见证不同,而有百合知母汤、百合地黄汤、百合鸡子黄汤、滑石代赭汤之异,但都以百合剂为专方;阴阳毒用升麻鳖甲汤为专方,血痹以黄芪桂枝五物汤为专方。此皆有是病即用是药,故一病有一病之专方。这种专方专药与辨证论治相结合的治疗方法,正是中医学的根本所在。否则不能辨病,焉能识证,不能用方,焉能施治。可见研读经典,必须入细,对其精神,差之毫厘,则廖以千里。甚望学习中医者,当随时留意专方,才不负仲景“博采众方”之意。
---------------------------------------------------------------------------------------------------------------------
按全息汤的用药思路,全息汤是辨证论治基础方,再加针对疾病的专方专药(岳美中老中医论述),就能治愈临床疑难病;这一方法简化了临床辨证论治难度,提高了临床疗效。但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临床具体运用还是需要 运用者的学术积淀与临床经验的融会贯通,才能达到预期疗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2/22 17:1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