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305|回复: 0

《九 极 药 食 论》之糯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7/2 21: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b]【拼音】 [/b]Nuòmǐ
[b]【别名】 [/b]江米等。
[b]【形态辨识】 [/b]糯米是禾本科植物稻(糯稻)的去壳种仁。在我国南方称为糯米,在北方则多称为江米。其中,长糯米生长在南方,属于籼糯,米粒呈长椭圆形,略扁,表面平滑,呈浅白色,不透明,长4-5毫米,宽1.5-2毫米,一端钝圆,另一端歪斜,质坚硬,断面粉性,煮熟黏性强,气微,味甘;圆糯米生长在北方,属于粳糯,长3-4毫米,宽1.5-2.5毫米,形状圆短,口感甜腻,黏度稍逊于长糯米。
[b]【生长特性和适用干支及功效】 [/b]糯米主要分布于江西、湖北、浙江等地,南北各地均有栽培,适宜在地势向阳、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的带沙壤土中生长,以旱地育秧为佳,故与地支未的五行方位相类;不适宜寒冷的气候,故与天干丁的五行属性相类。未属土,类脾;丁属火,类肾;故糯米性味甘温,秉性补中益气,健脾暖胃,对丁未所藏之己土应时不足诸症有食用价值和辅助调理功效,常表现为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四肢欠温、便溏泄泻等。
[b]【适用鉴别】 [/b](略)
[b]【性味】 [/b]味甘,性温。
[b]【用法用量】 [/b]食用适量,不宜多食。
[b]【药食禁忌】 [/b]糯米与丁火和未土相通应,秉性温脾固肾,故肺胃热结、胸胁胀满、大便不通、咳嗽、发热等勿食用;慢性病患者遵医嘱。
[b]【贮藏】 [/b]置阴凉干燥处。

[align=center][b]上述内容若有修订,以《九 极 药 食 论》纸质书为准。[/b][/align][align=center]----------------------------------------------------------------------------------[/align][align=center][b]原创首发,转载请保留原标题并注明出处![/b][/align][b] [/b]
[b]
[/b]
[b] [/b]
[b][b]【精彩回放】有了它,冬日再也不怕冻疮了![/b][/b][align=center]——————————————————————[/align]       冻疮是人体对外界气温低下的异常反应,常见于冬季。因为冬季气候寒冷,局部裸露在外的皮肤容易出现红斑或是肿胀性的损害,更有甚者还会出现水疱和溃疡。
       冻疮的病程缓慢,持续时间长,气候转暖后可以自愈,但也易于复发。尽管冻疮算不上什么大病,但痒起来也足够让人难受。再加上冻疮通常会长在裸露的皮肤上,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他人而言,都是极其不美观的。
       因此,今天特地给大家送上一款能够防治冻疮的营养粥,希望大家在这个冬天不再遭受冻疮的折磨。
[align=center]——————————————————————[/align][b]所需食材[/b]
[align=center][b]猪皮、糯米、小米、生姜[/b][/align][size=17px][align=center]http://s16.sinaimg.cn/mw690/006elxFogy6YVc1eShF7f[/align]
[/size]
[b]制作方法[/b]

①  准备一块猪皮,刮去猪毛,去除白色的脂肪部分,洗净(素食者可用适量银耳代替猪皮);将等量的糯米和小米洗净;
②  将猪皮(银耳)、糯米和小米一同放砂锅内加水煲粥至熟烂;
③  熄火前3分钟放入三小片生姜,稍加食盐调味即可(可以偶尔用红糖代替食盐,但不适宜摄入原糖过多)。建议阶段性每周食用1-3次,[color=#cc00][b]但感冒、发热或急性病期间勿食用糯米。[/b][/color]

[b]健康功效[/b]
       糯米健脾和血;小米健胃和表,猪皮(银耳)滋养肌肤,生姜升散透达。冬季食用此粥对防治冻疮有益。

[align=center]——————————————————————[/align]       有了冻疮,除了要记得吃防治冻疮的营养粥,还应该要注意我们的饮食和保暖问题,因为冻疮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人体对外界气温低下的异常反应。因此,在冬季的日常生活中应该多喝温水,饮食要尽量以清淡为主,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在保暖方面,要注意防冻防潮,穿着舒适温暖,不要穿过紧的鞋袜。
       除此之外,还应该加强适合自身条件的体育锻炼,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自身对寒冷的适应能力和抵御能力。
[align=center]——————————————————————[/align][align=center][b]【九 极 时 空】[/b][/align][align=center][b]专属于独立版权的九 极 中 医原创性理论体系,[/b][/align][align=center][b]欢迎读者分享或转发到朋友圈,[/b][/align][align=center][b]但任何公众号未经许可不得私自转载或抄袭![/b][/align][align=center][b]如有侵权,本订阅号将保留法律追索的权利![/b][/align][align=center]----------------------------------------------------------------------------------[/align]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2/23 06:0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