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6/6/13 16:3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unjingxin1955 于 2016/6/13 16:31 编辑
寒热同时出现,更是家常便饭。我曾经用桂枝麻黄各半汤经治过一个上身温度38°9,从屁股往下摸上去发凉的两岁多感冒患儿。这个汤名你也应该知道是为何用的,盯着的不是那38°9,而是下边那摸上去冰凉的屁屁。一个多小时分五次用喂药器温服,尽剂时正好孩子屁屁不凉了‘还微微出了点汗。原来我是准备着要多出点汗,甚至大汗的,结果是一段一段地,直到屁屁到大腿、膝盖脚丫依次温热起来,最后才出点汗,因此我得出——麻黄剂不是为解表的,而是为驱寒而设的,是祛寒重剂;发汗重剂是在高热的情况下,与桂枝联合,乘着高热的东风实现的发大汗,配合石膏解大热的。所以,只要是寒证,就可以大胆用麻黄桂枝的组合,不必顾虑大汗淋漓,你想,他身上还冷着呢,你用发汗重剂,温度不到,他发的哪门子汗?这就是阴证也!阴阳可以轻忽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