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1406|回复: 5

道解伤寒论 第6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6/8 10: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6条: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这一条讲温病。我们之前说过,伤寒和中风是气血功能呈不足反应的证型,温病是气血功能呈亢盛反应的证型。伤寒和中风的区别在于汗与不汗。温病分普通温病和风温,区别也是汗与不汗。其实汗只是个现象,它的本质是看津液有没有丧失。

仲景的整个辨证体系就是以津血的盛衰来作为阴阳判断标准并组方用药的。温病的纲领是“发热而渴,不恶寒者”。“渴”是内有热的渴;“不恶寒”说明气血虽往体表走,里面却并不空虚,所以发热而不恶寒。既然是温病,为什么不直接说怕热呢?这就要说一下温病的原理了:我们如果平时吃多了饮食,身体消耗不掉,人体就要烧掉这些多余的能量,如果一时不能完全代谢,这就产生了有热上火的反应,就是温病。温病不一定要有外邪诱发,自体也会发病。如果再感受外邪,毛孔一闭塞,温病就会加重,这就是“热伤风”的道理。如果汗出而解了,也就没有温病了,所以温病往往是里面热,体表感觉并不一定热,如果热烧不出来,一般只是不恶寒;当然,严重的温病是表里俱热的;轻微的温病,病人甚至有怕冷的现象,只是这种怕冷并不感觉需要多穿衣服。

“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温病若出汗,说明里面的能量从体表排出来了,体表自然会感觉到灼热。一般情况下,汗出了病也就好了,如果身体持续灼热,说明热邪还没有排除完。外汗耗散了津液,加上里热也烧灼津液,便产生了津液不足的现象,这就叫风温。

中风和风温,只要带个风字的,都有津液不足。

风温的症状是“脉阴阳俱浮”,说明病在表,所以“自汗出”;因为要不断自汗出,肌肉里会积累过多津液,所以“身重”。“多眠睡”也是温病的表现,因为热往大脑走,人就昏昏欲睡,春夏天人爱犯困,一坐有暖风的车人就犯困,也是这个道理。

当身体里有过多的热,呼吸自然要加重以帮助排出热能,所以“鼻息必鼾”。这一条在儿科很有用,幼儿不能摸脉,也不能问证,感冒了怎么辨别是热证是寒证呢?一般来讲,呼吸粗重,大便臭,打屁多,面色赤红,鼻孔干的是热证。幼儿的阳气是最旺的时候,加之家长生怕饿着了,不停的喂食,肠胃容易囤积,多发热证。现在很多家长一见孩子感冒,不分寒热就急着添衣服捂被子,于是造成高烧肺炎进医院。

下面讲的都是典型的津液虚的反应,“语言难出”,当人体津液虚的时候,首先就是筋膜结缔组织缺少滋养了,因为这里面的血管少,容易缺少津液,舌头里面主要是筋,所以就不灵活了,说不出话了。若医生再误治,下泻药,更伤津液,于是便产生“小便不利”,已无尿可下。再严重则“直视失溲”,眼睛直了,眼睛里的筋络失去滋养;膀胱也是结缔组织,膀胱失去滋养,约束力丧失了,便“失溲”,也就是小便失禁。


来源:大家中医


发表于 2016/6/8 22:48:33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伤风感冒,直流清鼻涕,打喷嚏,病理是什么?
发表于 2016/6/16 16:48:30 | 显示全部楼层
       “仲景的整个辨证体系就是以津血的盛衰来作为阴阳判断标准并组方用药的。温病的纲领是“发热而渴,不恶寒者”。“渴”是内有热的渴;“不恶寒”说明气血虽往体表走,里面却并不空虚,所以发热而不恶寒。既然是温病,为什么不直接说怕热呢?”

       这是大家中医关于温病的纲领性解说。我们都知道,仅凭此一条,后世的温病学家们就因此创建了温病学派,其标准阴阳判断核心思想正是“津血的盛衰来作为并组方用药的”。所以你看现今那些深受温病学派影响的医生们不出手则已,一出手,你看吧,无论多么重的伤寒,体温也仅仅是38°多一点,用药绝对少不了麦冬、郁金、玉竹、玄参之类的养阴滋阴药物,甚至连桂枝汤都嫌其于温燥。不用说,这位中医大家先生也是一位温病专家了。
      
       在此,我们见识了“仲景的整个辩证体系”就是两个字——津血,以此判别阴阳,并以此组方用药,这就是这位中医大家对于《伤寒论》的理解。这样,《伤寒论》书名应该改为《津血论》了。


       我虽然是一个中医的后学,但坚信自己对于仲景《伤寒》的理解是不会错的,凭什么?就凭阴阳是宇宙的“大法”(借用法轮功的一个自吹自擂词语),贯穿于从微观到宏观乃至真空的无所不在,自然也贯穿于仲景的《伤寒》!

       所以仲景的整个辨证体系中的阴阳不会是别的,一定是寒热,而不是津血。试想,津血一旦离开了生命体,还会存在、贯穿于其他的无生命体吗?更别说离开地球了。


       其实这位中医大家,也是整个温病学派中医的最大问题就在于其思维,这是典型的因果倒置了,即
       本来是发热引发津血的亏耗,而不是相反;中医大家、温病学派理解成津液亏耗引发发热。

       这就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发表于 2016/6/16 16:54: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四月天1 发表于 2016/6/8 22:48
请问:伤风感冒,直流清鼻涕,打喷嚏,病理是什么?

       你理解了发热的同时,往往还存在着恶寒的症状,有的是上热下寒,手足冰冷等,也就想通了流清涕、打喷嚏的原理:那鼻腔正是伤寒的受寒区,寒冷的反应区,也是身上的寒区!
发表于 2016/6/16 16:58:52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上医求真先生转发的文章,让我有机会就中医的根本问题发表也许是不合时宜的见解——得罪一大批温病专家们,但也印证了我对伤寒论和中医基础理论的思考方向大局是正确的。
发表于 2016/6/16 17:07: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unjingxin1955 于 2016/6/16 19:36 编辑

       在此,在治疗温病风温上,温病派是正确的,所以,才有温病学派影响至今的地位,但效果的正确,并不代表其理论的正确,其问题就在于温病学派:

       认错了阴阳!

       也因此,温病学派在治疗伤寒病方面往往是失败的,至少是不成功的。成功率即使比较高的大师级人物,那也是正确遵循了伤寒理论,而不是温病理论的结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5/1/15 23:0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