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6/6/16 16:48:30
|
显示全部楼层
“仲景的整个辨证体系就是以津血的盛衰来作为阴阳判断标准并组方用药的。温病的纲领是“发热而渴,不恶寒者”。“渴”是内有热的渴;“不恶寒”说明气血虽往体表走,里面却并不空虚,所以发热而不恶寒。既然是温病,为什么不直接说怕热呢?”
这是大家中医关于温病的纲领性解说。我们都知道,仅凭此一条,后世的温病学家们就因此创建了温病学派,其标准阴阳判断核心思想正是“津血的盛衰来作为并组方用药的”。所以你看现今那些深受温病学派影响的医生们不出手则已,一出手,你看吧,无论多么重的伤寒,体温也仅仅是38°多一点,用药绝对少不了麦冬、郁金、玉竹、玄参之类的养阴滋阴药物,甚至连桂枝汤都嫌其于温燥。不用说,这位中医大家先生也是一位温病专家了。
在此,我们见识了“仲景的整个辩证体系”就是两个字——津血,以此判别阴阳,并以此组方用药,这就是这位中医大家对于《伤寒论》的理解。这样,《伤寒论》书名应该改为《津血论》了。
我虽然是一个中医的后学,但坚信自己对于仲景《伤寒》的理解是不会错的,凭什么?就凭阴阳是宇宙的“大法”(借用法轮功的一个自吹自擂词语),贯穿于从微观到宏观乃至真空的无所不在,自然也贯穿于仲景的《伤寒》!
所以仲景的整个辨证体系中的阴阳不会是别的,一定是寒热,而不是津血。试想,津血一旦离开了生命体,还会存在、贯穿于其他的无生命体吗?更别说离开地球了。
其实这位中医大家,也是整个温病学派中医的最大问题就在于其思维,这是典型的因果倒置了,即
本来是发热引发津血的亏耗,而不是相反;中医大家、温病学派理解成津液亏耗引发发热。
这就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