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灶心土

当代名人批判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4/22 17:08:11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fo.ifeng.com/fojiaomeiwen/detail_2013_07/11/27398181_0.s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4/28 16: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内容转载之地藏论坛
净空法师被众非议,其部分信徒和弟子有绝大责任

说句实话,净空法师的光盘我原来也看过一些,法师早年讲法对名相讲析还是很清楚,很博通的.

到后来在大众的拥蠹下,慢慢讲法就有些变了味道,这也不能怪法师,既要随顺众生,又要顺情而化.那些人崇拜偶像,痴迷于外功德,就是这样的业感,这样的根机,让谁去给这样的信众去讲法,难免不跑偏,本无可厚非.或者有人指出来,也是无可厚非,就算是谤,何能息谤,曰无辩.

但是部分执着于有为功德,执着于名望的净空信徒和弟子,有一种要保护自己的山头的狭隘思想.见不得别人说自己的一点过失,即使是师父的过失,他也见不得,我执心之重,比未学佛的人还要大得多,真是修行修得反了.要知道弟子规有言亲有过,谏使更;若是没有过错呢,弟子规有言: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等等,诸位大力抬高弟子规的地位,难道只是拿来要求别人的吗?佛法中诸供养众,法供养最;既然把弟子规看做佛法,也应该法供养啊,何为法供养,如说修行供养,随顺众生供养等等.可能有的信徒自己都没读过弟子规吧,把弘扬弟子规当作功德,当作往生的条件.实可怜悯者.

要知道学佛的人没有人会反对弘扬孝道,要知道戒经即是孝,孝三世父母,弟子规等世间孝经不能比.孝道之大扩充极致,自可发大菩提心入道,我从来也不反对弘扬弟子规,但是要有度;把落实弟子规看成往生的条件,就有点小题大做,而且无视念佛法门的宗旨了,要知道净土念佛法门以信愿行为宗,往生不退为力用.就算你把弟子规这世间孝道落实了,若无往生之信愿,也不能生,就算登地菩萨,若不愿生西方,也难生,要知道是信愿才能与阿弥陀佛及四十八大愿及诸佛如来护念大愿感应道交,感应的缘故,才能蒙佛接引,不是你自己功德大的够了,阿弥陀如来才来接引,执着有为功德,不知他力之殊胜,实属不知净土法门宗旨.藕益大师说:得生与否,全凭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乃千古之定论,古佛再来亦不能改.何独净空法师要改呢.

或者我看见这些文字只是一些不明理的弟子冒充净空法师来宣传的,因为信众中良莠不齐,邪见深者,也不少见,有无良行为的,也时有耳闻,这些事呢,理上本就不对,何必还要执着的去强辩呢.就算法师本是随缘方便开示,属于权法,但是你们这一种我见甚深的弟子非要出来给他当作实法,如奉纶音,如面圣旨,岂不可笑吗?

至于说释迦牟尼佛不知道吃蒜能治病,知道的话,会允许吃蒜的,我有点不相信这是净空法师说的.或者即便有说,也不会是在公开场合,是在对个别初机权宜引导.而你们部分信徒,把权法皆会作实法,出来跟人家辩,辩什么,你否定释迦牟尼佛,承认净空法师,甚至达到盲目崇拜的地步,就如同那个刘素云,我说你不但谤佛,谤法,还谤师,其苦报何有底极,思之不寒而栗,令人悲悯无尽.

关于会集本,教界多数的看法是,可以参考学习,但不宜受持,就是这个参考学习,也是为了体谅夏莲居老居士的辛苦,上智读其或能唯取其益,不染其弊,这在宗舜法师,济群法师等一些大德的论述里面已经讲的很清楚了.至于有人就要受持那个会集本,也是善根嘛,你自己受持就好了,不要把这个本子凌驾于祖师钦定的五经之上,要知道祖师鉴机无谬,知其普被三根,圆收利钝的利益,是为后末世长远利益着想,岂是你等我见深重,盲目崇拜偶像的人所能想到的.

你们最不应该做的就是不应该常常要推举净空法师做净土宗十四祖,让天下人皆以为净空法师好名好利,要知道真修大德于名利皆认为是障道因缘,远离尚且不及,哪有自己张罗要做十四祖的,或者说做什么开宗初祖.这都是你们信徒在瞎胡闹吧.而且净土诸祖,皆不是由自己弟子眷属所推,而是由天下大德,有的甚至要经多世验证,严谨之极,岂有像你们这么大张旗鼓的还搞唯一候选人,蔑视天下大德知识,真是井底之蛙,可笑之极.

至于2012,灾祥异变开示,极易造成外道谤法的缘由,会说你看他们佛门说四大皆空,无常,苦,空,最后还不是怕地震啊,怕火山,净空法师究竟在什么场合下说2012或者其他灾难,可能都是无奈的对机说法,有些法师说法,因为不能见于佛齐,尚不能圆融,只好行方便.但是部分信徒又会做实法,到处效仿宣传,搞世界末日说,如同邪教FLG.

总得来说,净空法师说法五十三年(看刘素云说的),比释迦牟尼佛所说正法还多四十九年,虽然或有偏颇,但其弘法利生功德或也不为小,但竟被众非议为邪师,若果真众乃谤僧,法师亦因此受过.此一切虽有法师讲法求圆融不得,而多行方便之故;更由于其弟子中有一部分人本是从FLG转过来,搞盲目崇拜的业感,自赞毁他之习气,把法师一步一步推向正法的反面形象,我今非为批判,实为净空法师不平,对其追随者中一部分盲从盲信,不知教理者深感怜悯,怜鄙是佛尚未成,而今更要沉迷待何时.

在百度,其他一些論壇經常看到推舉十四祖的倡議
吾人以凡夫業障無德淺慧,何敢妄議祖事,而自招妄自菲薄,謗佛法僧之過.
十三祖印光祖師雖已示滅,其印光法師文鈔乃修行淨土之寶典,絕可依從.
或有覺得文辭古樸,不易通讀,這也不是非要搞個十四祖的理由啊.
現代善知識以廣欽老和尚舉世欽服的修行,懺云老法師精嚴的戒律,道證法師弘揚淨土的善巧圓融,一一言皆流自大光明自性.哪一位不值得我們取法學習,非要一葉障目不見泰山呢?
即如國內夢參老和尚講華嚴,弘地藏法門,語言通俗,正見昭彰,東林寺淨宗祖庭,傳印法師,大安法師弘法唯依祖言,不越雷池.淨宗法師專弘善導思想,各依祖訓.這些人的開示都方便易得聽聞,哪一個不能取益呢,實在是眾生現成的福報,而不自取,盲目崇拜一人教執一見而無視全部善知識,吾謂其愚之極也,業感之深,能障聖道,非虛語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4/28 16:34:04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内容转载之知乎

为什么网上很多人说南怀瑾是骗子,这种印象是源于哪些因素?
个人比较推崇南怀瑾老先生的书,读来很有感悟,但是为什么在网上看到那么多人说他是骗子呢?不知道这种印象到底是源于什么,希望有人可以给予解答

首先:
1、南怀瑾的学问水平很差劲。看过南怀瑾的《金刚经说什么》,里面错漏太多了。
2、南怀瑾让人尊敬的地方在普及国学,而非专业知识。国学中的释永信。
3、请割裂的看儒释道。儒学是世俗学问,佛道则不然。

其次,以半个宗教圈子的人来谈谈我的看法:
有人说南怀瑾的功德在于普及宗教知识,说出这种话的人本身就不了解宗教。佛教中有“知见障”,错误的观念会阻碍你理解正念。所以我认为,普及错误的观念是没有功德的。

真正学佛的人才知道名师有多难得,南怀瑾在宗教上是一名伪师,只能说和释永信是一个类型的、世俗的传道人。

南怀瑾最大的错误是标签不准确,如果人人都认为他是说书的,自然没那么多争论,甚至还会觉得他比普通说书人更有专业知识。
可惜,偏偏有的人要给他安上“国学大师”的名头。
这是捧杀。

南怀瑾的评价普遍是两极分化。真正有专业知识的,并不认可他的专业水平。通过南怀瑾而入门的,视他为名师。

有这种争论并不是好事,国学不是流行文化,这种争论本身就是现代社会浮躁心理的一种折射。
----
如果南怀瑾单纯的研究儒学就好了,儒学谁都可以说的嘛!佛道两家却不然,你说错了,是有大问题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4/28 16:36: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灶心土 于 2016/4/29 08:22 编辑

羊城晚报记者何晶

文言阅读能力连初中生都不如
羊城晚报:您什么时候读到南怀瑾的书?有什么感觉?
徐晋如:这个问题体现出一种根深蒂固的误解,以为对拙劣之作的批评也需要花费很大气力阅读,其实劣作之所以是劣作,只需扫一眼就一目了然。只有经典之作才需要认真研读,常品常新。《聊斋志异》卷八有一篇题为《司文郎》,里面说到一位盲和尚,能以鼻嗅文章焚烧后的气息,辨识文章高下,这其实并不神秘。每一位真正的读书人都有这样的本领。一本书略翻数页,其高下工拙,自然了然于胸。尤其是南怀瑾的书,错谬荒悖满篇,真称得上是“满纸荒唐言”,如果谁还花时间去读,那可真是笨伯了。只需要略翻一翻,就知道其人其书,毫无价值。
我最早知道南怀瑾,是在刚从清华转学到北大的时候。因为我每天穿长衫,有一位同学就说,台湾也只有两位先生穿长衫,一是李敖,一是南怀瑾。李敖的书,也是略翻过数页,就非常反感。过些天正好在万圣书园看到南怀瑾的书,信手一翻,就知道这是一个妄人。
羊城晚报:有资料称,1976年,根据南怀瑾演讲辑录的《论语别裁》在台湾出版,受到狂热追捧,到1988年时已再版高达18次之多;1990年,复旦大学出版社将《论语别裁》等南怀瑾著作引进大陆,同样掀起“南怀瑾热”。
徐晋如:《论语别裁》被浅俗不学之辈吹捧,这能说明什么呢?只能说明南怀瑾命好,碰上一个文化堕落无底的时代罢了。南怀瑾能热得过东京热吗?能说东京热的出品是电影经典么?
一千个无知相加,不等于一点点的有知。我们要看追捧南怀瑾的是些什么人,有没有硕学之辈?有没有研究、践行传统文化的学者?孔子早就指出,大众的评判作不得数,贤士善人的评价才真正有价值。那些在性情和智识上双重懒惰的人,他们的人数再众,也只是一时的趋向,就像流行病发作,改变不了文化发展的路向。
有的人尽管承认南怀瑾没一丁点儿学问,却总是为南氏辩解:“南老至少让大众亲近《论语》呀”,“南老至少让人了解传统文化呀”,等等。其实《论语》文字又非十分艰深,从前只要读过两年私塾的,谁不曾读过《论语》呢?非要通过一个文言阅读能力连现在的初中生水平都不如的人去亲近《论语》?说这样话的人可能都是不肯读书的。


《论语别裁》可谓“错误万出”
羊城晚报:《论语别裁》有什么硬伤?
徐晋如:南怀瑾的《论语别裁》,曾被台湾的学术前辈称作是一本“错误万出”的书。老先生们当时是当笑话看的,没想到文化堕落的加速度太大,他们鄙视的东西,却被当代文盲们奉为玉旨纶音。你问“有什么硬伤”,这个问题真难倒我了。古龙先生的武侠小说里,曾说有人一身的空门,就变得没有空门了,你要是问南怀瑾《论语别裁》一书中有哪些话是对的,我或许还能勉强找出几条来。其实以初中生的文言水平,都不可能不在南氏的这本书里找出一大堆错误。我在2012年9月30日的博文《南怀瑾何以被称作“大师”》中举过一些例子,兹照录如下:
比如“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古人皆谓旅是祭祀之名,季氏到泰山作祭,是僭越之行,孔子对他的弟子也是季氏的家臣冉有说:你不能补救了吗?答曰不能,孔子于是作了一番感慨。但南氏把旅字硬解成是旅行,又把“女弗能救与”解释成你不能救季氏一家了吗,这种神奇的想象真是让人天雷滚滚。
但最荒谬的,则是对暴虎冯河的解释。暴字通搏,暴虎是赤手空拳对付老虎的意思,冯河是不凭借工具,徒涉过河之意,南怀瑾竟然能解释成“像一只发了疯的暴虎一样,站在河边就想跳过去,跳不过也想跳”,想象力之奇卓如此,不知何以不去写玄幻小说,偏要来作践经典?
南粉读到这一定会嚷嚷了,凭什么古人的注疏就是对的,凭什么南老不能有自己的解释?这么说吧,古人写了错别字,那叫通假字,但小学生写了错别字,那就是错别字。学问总是有一个客观标准的,不是说今人不能提出新解别见,你的新解别见必须能驳倒古人,方可立说。清代儒生孜孜矻矻,皓首穷经,在训诂上做出的成绩远过汉、宋儒生,但那都是有强大的证据支撑的,没有证据的新说,不如说是胡说更恰当些。


尊南怀瑾为南师的必系文盲
羊城晚报:为什么说南怀瑾赶上了好时候,在大陆被当做国学大师?
徐晋如:南怀瑾和于丹所处的时代,是民粹主义日益侵饰中国的时代,整个社会弥漫的是反智仇学的论调。而民粹主义正是南于二人最好的土壤。民粹主义的本质是在思想上性情上的自甘下流化,你不是要讲高雅,要讲学问吗,我偏要跟你反着来。你不是要讲学而时习、道学自修吗,我偏喜欢不用动脑筋的东东。
羊城晚报:台湾作家杨照在微博上说,“被问到台湾有谁能评论南怀瑾,我只能回应:‘难啊,他最近二十年在台湾几乎没有读者。’台湾知识界这点评断能力幸好还有。”香港作家廖伟棠也说,“南大师这些事,港台知识界皆知。这就是为什么大师去世一事在港台几无反响,因为我们早已不当他大师。”为什么两岸三地的态度如此不同?
徐晋如:台湾、香港与大陆的最大区别在于,这两个地区都未经过暴力革命,不曾被新文化运动和“文革”破坏过,传统文化根基仍在,所以社会舆论对打扮成国学大师的江湖术士,尚有基本判断能力,而大陆文化的根本迭经摧残,早就气息奄奄,就像肉眼凡胎的唐三藏,到了小雷音寺,识不得妖,辨不出魔,以为见到的真是如来佛祖。这实在是中国文化的悲剧。内地很多开口必言南师的,其实很多连他的一页书都没翻过。这些人只是要充空心大佬,让人觉得他不是那么没文化而已。其实,在有文化的人看来,尊南怀瑾为南师的,必系文盲。
羊城晚报:有人说,一方面他打通了庙堂和江湖,让普通大众对传统文化有了亲切感,为大众提供了一种入门的可能性。这样看,南怀瑾也有可取之处?
徐晋如:学问之道,在己不在人。想通过终南捷径亲近传统文化的,永远不可能达到目的。因为他们在未学之前,先就有了惰逸心。南怀瑾迎合了民粹的思想和庸众懒惰不学的习气,这与于丹是一样的。真要想亲近传统,我觉得最好的方法是锁定中央十一频道,多听多看京剧音配像。这比“南大师”、“于大师”可靠太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4/29 13:0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前面转载的文章说”南怀瑾的《金刚经说什么》,里面错漏太多了。“ 今天特意找了一本来看看。

先说一下总体感觉。第一就是,对于那些看书少,自己不看原著,特别是不看古人名家书的人来说,南怀瑾确实给你感觉知识渊博,好像什么都知道,什么都懂。但我只能说,这些真的只是知识而已,或者说只是信息,和你在网上可以随便找到的东西没什么本质区别。可以说他只是让人节省了自己去百度的时间。所以南怀瑾被追捧,基本可以反映当下的这两个问题,一是现在人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修养实在低,二是现在的人都很浮躁、懒。
第二就是常常将佛教和道教混为一谈,佛法说着说着就变成了佛道,然后就是用各种道教的概念来套佛教的概念,然后再杂以儒家的一些理念,最后就天马行空,古代现代、中国外国,科学人文地理无所不包了。

再来说说书中有问题的地方。先说知识性的。比如说,将须菩提说成是西游记里面菩提祖师的原型。明眼人一看都知道,菩提祖师是以道教的人物为原型,怎么就和佛教扯上了呢?就因为都有“菩提”两个字?如果非要扯的话,也应该扯目键连啊!菩提祖师神通广大,目键连在佛的弟子里面神通第一,还算有点共性。

然后就是比较严重的佛法见解问题了。这样的错识还很低级,不仅贻笑大方,而且还会让学习佛法的人误入歧途。比如说对寿者相的解释。南怀瑾竟然把寿者相解释为寿命长短、健康长寿的问题。真是可笑至极!

其实在《圆觉经》里面,就有这个问题的说法,”善男子,云何寿命相?谓诸众生心照清净觉所了者。一切业智所不自见,犹如命根。善男子,若心照见一切觉者,皆为尘垢。觉所觉者,不离尘故。如汤销冰,无别有冰知冰销者。存我觉我,亦复如是。” 我无法用文字来向你解释这段文字的准确含义,但毋庸置疑的是,寿者相说的是一种境界,而不是一种状态。《金刚经》里面多次说到“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菩萨要“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光从这个句的排列方式来看,就可以很清楚的明白,这其实是修行过程中逐步提升的四层境界。而“无寿者相”应该是最高的菩萨境界,二乘罗汉未达到的境界,菩萨在通往成佛之间的一种境界。有一种解释是““寿者相”就是涅槃相。无寿者相,就是无涅槃相。小乘人他以为自己入了涅槃,入是入了,但入了涅槃他又执著涅槃,他以为他所证的那个涅槃是永恒的涅槃,所以住在那个涅槃里面出不来了,这个就是“寿者相” 的意思。他只要停在涅槃的境界里面不出来,他就不能去度众生,他就成不了菩萨。” 这也是可以参考的一种说法。但不管如何,寿者相都不可能是寿命长短、健康长寿的问题。

对于那些已经执迷于南怀瑾的人来说,说这些基本也是废话。因为当南怀瑾的说法与其他人的说法不一致的时候,他们会毫不犹豫的站在自己的偶像一边,根本不愿自己花点时间研究或者思维一下,其实也正是这个原因,让这些人成为南怀瑾的粉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29 14:24:11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冷鹿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1093820/answer/2643698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个问题引来那么多人抓着南怀瑾先生讲课记录里的一些口误不放,如断句之误差,解释之误差,记忆之误差,来大肆攻击,实在让我开心,为什么?抛开只能体会的修行不谈(讽怀师之人大部分可能连盘腿都不会), 南先生的书,基本都是他讲课的文字版,由先生的常随众,如刘雨虹老师等人通过录音整理成书籍,先生亲手写过的书只有一本《禅海蠡测》,以他们的水平根本没有办法从那《禅海蠡测》严密的逻辑里面找到攻击点,所以只能从口误下手咯,并且绝不提那是口误,一提不就拆自己的台咯?注意!南先生从来不备课的呀,并非如大部分学者,要各种参考,提前一晚备课云云,南先生讲课旁征博引,想起什么讲什么,文辞章句开口便来,全凭记忆,实乃学问,因为光记住你是没法应用的。涉及内容之广,不亲自看看书你是无法体会的。暂且不表记忆,当今大学的某些教授对着PPT念都有念错的时候把?为什么他们每人找茬?因为他们不是南怀瑾,因为他们的书没人看,因为没人眼红他们,

怀师是不是骗子,根本没什么可谈的。

就说一个吧。南先生以一己之力修了金温铁路(详见专书《南怀瑾与金温铁路》),什么概念?修完之后温州这个鸟不生蛋的穷地方,成了中国经济的一个G点。 这条铁路 国父孙中山没修成,伟大的我党没修成,怀师修成了。修成之后,还路于民,一分不取。什么概念?要知道这个利润可大了去了,别说铁路,公路都够肥,我大天朝某些路收费都收到 2114年了。这算骗子? 天!让这个世界上充满骗子吧~~~~~~~~~~~~~~~~~~~~~~~~~

    铁路已铺成,心忧意未平。世间须大道,何只羡车行。——南怀瑾先生六年修成百年路之后,掷下此四句话,再不过问
作者:冷鹿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1093820/answer/2643698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大部分人以为南怀瑾是佛教的,实际不是,正如曾仕强先生所言,怀师并非哪家,他是杂家。他是什么都通的。当初怀师马走康藏,他凭借对道家的深入理解,获得了西藏活佛的赏识。所以让怀师同事成就了显密两教。不仅是虚云大和尚的弟子,更有贡嘎活佛亲自印证,这是有史料记载的。更甚者,他是红、黄、花、白教,东密的大阿阇黎。阿阇黎,就是教授,大阿阇黎,就是大教授。同样的人,请阁下你能再给我请出一位么?

掐科技硬伤的,请您歇歇吧。科技是有时效性的。科学是日新月异的,你以为每一个新发现都是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哪怕是万有引力定律都跑出个爱因斯坦来打脸吧)?怀师讲那些东西的时候都是几十年前了啊,几十年前的研究成果放到今天,出现许多谬误,应该感到开心啊,人类进步了,要是某些高等科学怀师几十年前说的,现在还仅仅是这样,这才是悲哀。呵呵,其实别说几十年前了,你去2000年跟人描述IPad试试?

哦,还有“大师”一事呢。这个话题弹性很大,每个人对大师的理解都不一样。但是如果有那么一个人,他从小精通诸子百家,出口成章,并通晓儒,释,道,医,武,易,连旁门左道也都尽数知晓,甚至他还游历欧美,对西方哲学也深入透彻,这么多都还只是学问,知道未必做得到,还有身体力行呢。日本侵略华夏大地时,他以一腔热血,满身武艺跃马边疆,冲上前线。晚年以一己之力抢救传统文化,生活中他修建了金温铁路,文化上他留下了等身著作。 这么多,够么?不够,还有一门学问呢,做人。很多大能人都不会做人,当这个人行走在国共之间,游离于两党之外,国共解冻的第一条桥梁就是他。特务皇帝戴笠的坐上宾客,蒋委员长的台上讲师,厚黑教主李宗吾的忘年交,西藏贡嘎活佛印证的大阿阇黎……我能说的人名还很多,不是吹抬身份,能交际这么多人,是本事。做人做到这份上,还配不起“大师”这个称号?非得是大学的教授不可么?嘿嘿,没事,南怀瑾先生也教过博士的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29 14:25:13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冷鹿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1093820/answer/2643698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引用一篇文字,诸君自断:


“南怀瑾去世半年了,偶尔,还听到有人批评他。相较于批评者,尊敬他的人,当然更多。南怀瑾的粉丝,层面甚广、范围颇大,三教九流都有。骂他的人,倒很集中,不外乎知识分子、学院学者,以及受他们影响的年轻人。这些人,均雅好读书,也都颇有学问。不过,他们从不认为南怀瑾有学问,或者说,他们总觉得南怀瑾的学问大有问题。


南怀瑾有无学问,其实是个伪命题。真正的关键在于:他们和南怀瑾,本是迥然有别的两种人;所做的学问,更压根不是一回事。


首先,南怀瑾读书极多极广,却绝非一般所说的学者。他没有学问的包袱,也不受学问所累。南怀瑾素非皓首穷经之人,更非埋首书斋之辈。他不以学问为专业,也不让学问自成一物。他对实务的真实感极强,对生命之谛观与世局之照察,均非学者可望其项背。他是修行人,也是个纵横家。他是传奇人物,也是个在世间与出世间从容自在出出入入之人。因此,他的影响力,不只在于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兴趣之人,更遍在于民间的三教与九流。


再者,学院一向专业主义挂帅,逢人便问,研究的是什么专业?南怀瑾没啥专业,是个通人。在学问的路上,他没太多师承,也没明显的路数。他自私塾读完书后,参访四方、行走江湖,既俯仰于天地,又植根于中华大地,然后,向上一跃,直接就“走向源头”(林谷芳先生语),再从学问的源头处立言。因此,气魄极大,视野也极辽阔。他将文史哲艺道打成一片,不受学术规范所缚,也不受学术流派所限,更不管枝节末微的是非与对错;他行文论事,总信手拈来,左右逢源;言说之方式,更是不拘一格。因此,他的书可风动四方,也可让没啥学问的人读之欣喜。于是,明白者,知其汪洋闳肆、难以方物;不知者,便难免有“随便说说”、“野狐禅”之讥了。


南怀瑾直承汉唐气象,兼有战国策士的灵动与活泼,同时又出入于儒释道三家。于禅,独步当今;《禅海蠡测》,尤其精要。但他的《论语别裁》,却风靡无数,最是脍炙人口。究其原因,或以其通俗易懂,但更紧要的,其实是全无宋儒以降之酸腐味也。当然,以专业角度来看,《论语别裁》细节上的谬误,其实甚繁;章句的解说,更多差池。正因如此,向来强调专业主义、执着于细节真伪对错的两岸学者均不以为贵;不仅长期忽视之,甚至还一直蔑视之。只要谈起《论语别裁》,几乎就是不屑一顾。然而,《论语别裁》的价值,本不在于细节的是非与对错。该书之可贵,是在于跨越了宋以后的格局,直接再现中国学问该有的宏观与融通。有此宏观与融通,便可使学问处处皆活,立地成真。


南怀瑾讲佛经、说儒典、谈老庄,此外,也颇涉谋略之学,分别讲过《素书》、《反经》、《太公兵法》;其人有王佐之才,其学堪任王者之师。尝被举荐于台湾当局,亦曾为蒋经国所重视。但作为一个领导者,蒋经国好忌雄猜,其实容不下有王者师姿态的人;他喜欢的,是忠诚勤恳之技术官僚。南怀瑾为人不羁,且大才盘盘,门人又多一时显要,旋即遭蒋经国所忌。南见微知渐,遂毅然离台赴美。


南怀瑾善谋略,也通于诸艺。他学得一身武艺,平日不轻易显露,但仍教过国民党大老马纪壮、刘安祺等人打太极拳。他又通医术,会帮学生开方子。南之门人孙毓芹,古琴界尊称“孙公”,乃数十年来台湾最重要之琴人,其在台湾的古琴因缘就是由南怀瑾而起。此外,南怀瑾也写诗填词,另有一手清逸的好字。直到九十三岁,他还示范吟唱杜甫《兵车行》,声若洪钟,音正腔圆,据现场与闻者形容,“气势如壮年,音清如少儿”。


当然,南怀瑾最突出的,还是他的修行。他的修行,与他的学问,从来就是一体的。南怀瑾对于修行,不仅知得,更能证得;体道之深,当世鲜少有人能比。可当代的知识分子,恰恰离修行最远;甚至连什么是“道”,他们都只有概念的分析,却从来无有生命之实证。知识分子因不知修行,常常书读得越多,越把自己搞得满脸浮躁、一身郁结。结果,这些读书甚多、自认一身学问却又不时为躁郁所苦的读书人,竟对年逾九十都还神清气爽、满脸通透的南怀瑾大肆批评。这真是件怪事。不是吗?”
—— 薛仁明说南怀瑾:直把通家做学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29 14:45: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wanglu1 于 2016/4/29 14:48 编辑

呵呵 贴谁不会  有本事把知乎关于争论南师所有的贴 全都贴过来  有意思吗 比如这人 徐晋如:《论语别裁》被浅俗不学之辈吹捧,这能说明什么呢?只能说明南怀瑾命好,碰上一个文化堕落无底的时代罢了。南怀瑾能热得过东京热吗?能说东京热的出品是电影经典么?
从逻辑的角度说这儿说话有问题 东京热当然是电影经典 但是色情电影的经典 星球大战热 说明这个电影就是经典 圣经全球销量第一 它热所以圣经也是经典 书中的经典  徐姓此人此话的逻辑有严重问题  而且有故意之嫌 好像老百姓所谓民粹都是傻子 好诱导
再说民粹 为什么一说民粹就是堕落 民粹是资本主义的产物 而资本主义又是历史的产物 老是吃饱撑的职责百姓这堕落那不好 是不是性徐的精英 水平不行 不知道这都是资本的附带
其实人家是不是名人 有没有道不重要  关键是自己有没道行  自己不行就是佛在眼前 也认不出来不是
此贴真是无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4/29 15:34: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灶心土 于 2016/4/29 15:36 编辑
wwanglu1 发表于 2016/4/29 14:45
呵呵 贴谁不会  有本事把知乎关于争论南师所有的贴 全都贴过来  有意思吗 比如这人 徐晋如:《论语别裁》被 ...

这位网友不必激动,是金子总会发光,是大海,我这个无名小辈的一点脏水也污不了他。

我前面说了《金刚经说什么》的一点问题,其实里面也有一些讲得不错。比如说“善护念”,”好好照应你的心念,起心动念。“ 如果让一些与自己毫不相关的言论影响到自己的心情,甚至产生嗔恨的心理,就得不偿失了。不知道你看了这本书没有。南怀瑾应该算是个讲究实际修持的人,实际修持,就是你看过了,知道了这些道理,还要自己能做到才有用,否则也只是一些文字知见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29 16:50:3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5/2/23 05:0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