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6153|回复: 9

[转帖]久服地黄暴脱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8/16 17:38: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久服地黄暴脱证

                      清 陈修园  正龙 译注

    久服地黄暴脱证,当元气还没有外脱时,患者的起居规律与以前没有太大的区别,只是精神有些萎靡,有时微微有些咳嗽;有时腰间和膝盖有些无力;有时偶然会咳出一点儿血来,不久也就自动恢复了;有时偶尔会出现便血的情况;有时也会因痔疮发作而疼痛出血;有时小便偶然变色,而且大便有时溏泄或秘结。这些症状出现时,完全可以不用服药。
    而那些过于惜命、注重保养的人,每天都会请很多医生到自己的家里来为自己诊病。这些医生中间不乏趋炎附势的逢迎之辈,自称能够使用不寒不热、不会出现剧烈反应的所谓“王道”平补之法,来投患者之所好。他们主要以“六味地黄丸、八仙长寿丸、七味地黄丸、大补元煎、人参养荣汤”等药方为主,时常会加入鹿角胶、阿胶、鹿茸、海参胶、淡菜胶、紫河车之类的滋补药物,有时也会令患者服“归脾汤、逍遥散”,但也要加上地黄之类的滋阴药物,这样服用很长一段时间,虽然见不到对恢复病情有什么好处,却也见不到什么害处。然而在身体脏腑之中,全都是阴寒重浊之气弥漫其中,极大地触犯了《周易》所谓“履霜坚冰至”的警戒【注1】。
    这些患者,有时偶尔因为生气发怒,有时偶尔因为男女房事,有时偶尔因为宴饮而暴饮暴食,或偶然稍有劳动而疲劳,没有注意躲避寒风或烈日,由于这些情况为诱因,从而出现突然昏厥、不省人事,甚至出现痰涎壅盛,吐、泻、大喘、大汗等症状,与中风的症状没有差异。此时医生就会把责任推给患者,说这都是因为患者涉及了前面所列举的种种禁忌而自己造成的,然而医生和患者此时却不知道,前面所列举的种种情况,都是平常人所不能避免的,怎么可能会因为出现了一点小病或疏忽而造成危及生命的证候呢!
    造成这种危候的原因只有一个,这就是平时所服都是滋阴补肾的药物,辅助了寒邪凝滞之气而抑制了脏腑和真元的生发之机,天长日久,就造成了寒邪凝滞之气过于强盛而引发出“龙雷火动”的危及生命的证候,这种证候一旦发作,几乎就是不可救治的【注2】。治疗这种危症的方法只有三种:
    一种方法叫做“拨云见日”,就是用大剂量的通脉四逆汤为加减;
    一种方法叫做“急筑堤防”,就是用大剂量的朮附汤加姜汁半盏;
    一种方法叫做“导流归海”,就是在前两药方的基础上重加茯苓。
    倘若医生能够坚信这种方法而患者又毫不疑虑,这种患者的治愈率也只有十分之二三而已。待症状稍有缓解之后才能加入人参【注3】。如果在发病的当时就使用人参,反而不能回阳救逆。医生必须明白这个原理,千万不可在“阴阳”方面出现失误!
    总之,此类的症状一定都是由于长期错误地使用了滋阴寒凉的药物所导致的【注4】。

    【注1】:履霜坚冰至——比喻寒上加寒、雪上加霜,使恶劣的情况更加恶化。长期服用滋阴的药物,必然增加收引的功能,从而抑制了人体的生机,就是《内经》所谓的“若冬无夏”(只有收藏而没有生长)。长此以往,就会造成“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的局面。
    【注2】:这就是由量变而达到质变的“突变”过程。寒邪凝滞之气逐渐强盛,生机便被压制而不能发动,就不能驱邪外出,也就暂时不会表现出症状,就是说:平常人长期没有症状就一定不是好事情。所谓“龙雷火动”,就是过于强盛的阴寒之邪侵占了真阳元气的“居所”,致使极度虚弱的真阳元气被阴邪格拒而突然脱离人体脏腑的表现。
    【注3】:人参属阴,性寒而不温,为纯阴之品。如果患者阴邪未去,开始就用人参,就会收敛或助长阴邪,等于雪上加霜、促人死亡。只有待阴邪去掉一半以上,生机有所发动,方可用人参之类的滋阴药物以滋脏腑之阴。
    【注4】:医生在用药时必须注意这个问题,而解决医疗纠纷的专家们更要注意这个问题。因为此类问题绝不可能是最后为患者诊治的医生一个人的责任。倘若患者纯粹都是自己经常服用滋阴药物,便是咎由自取,只能由自己来负责,或由错误的医学理论宣传媒体来负责。

             久服地黄暴脱诗

      补水酿成水巨灾,命痰命汗势难还。
      茯苓泄去群阴气,姜附回阳春又来。
发表于 2005/8/18 21:30:25 | 显示全部楼层
六味地黄本无罪过,全凭庸医所赐
发表于 2006/2/2 06:51:34 | 显示全部楼层
....................................
发表于 2006/4/13 19:56:16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参是纯阴之品没听说过,先生能解释一下吗?先行谢过。
发表于 2006/4/14 17: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陈修园神农本草经读

陈修园神农本草经读
1、人参
【性味】气味甘,微寒,无毒。
【功效】主补五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
陈修园曰:
        本经止此三十七字,其提纲云:「主补五藏」,以五藏属阴也。精神不安,魂魄不定,惊悸不止,目不明,心智不足,皆阴虚为亢阳所扰也。今五藏得
    甘寒之助,则有安之定之止之明之开之益之之效矣。
        曰邪气者,非指外邪而言,乃阴虚而壮火食气,火即邪气也,今五藏得甘寒之助,则邪气除矣。
        余细味经文,无一字言及温补回阳,故仲景于汗吐下阴伤之症,用之以救津液,而一切回阳方中,绝不加此阴柔之品,反缓姜附之功,故四逆汤. 通脉
    四逆汤,为回阳第一方,皆不用人参。而四逆加人参汤,以其利止亡血而加之也。茯苓四逆汤用之者,以其在汗下之后也。
        今人辄云以人参回阳,此说倡自宋元以后,而大盛于薛立斋. 张景岳. 李土材辈,而李时珍本草纲目尤为杂沓,学者必于此等书焚去,方可与言医道。
        张仲景一百一十二方中用人参者,只有一十七方,新加汤. 小柴胡汤. 柴胡桂枝汤. 半夏泻心汤. 黄连汤. 生姜泻心汤. 旋覆代赭石汤. 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 厚朴生姜半夏人参汤. 桂枝人参汤. 四逆加人参汤. 茯苓四逆汤. 吴茱萸汤. 理中汤. 白虎加人参汤. 竹叶石膏汤. 炙甘草汤,皆是因汗吐下之后,亡其阴津,取其救阴,如理中. 吴茱萸汤,以刚燥剂中,阳药太过,取人参    甘寒之性,养阴配阳,以臻于中和之妙也。
又曰:自时珍之纲目盛行,而神农之本草经遂废,即如人参本经明说微寒,时珍    说生则寒,熟则温,附会之甚,盖药有一定之性,除是生捣取汁冷服,与蒸哂八九吹,色味俱变者,颇有生熟之辨,若入煎剂,则生者亦熟矣,况寒热本属冰炭,岂一物蒸熟不蒸熟间,遂如许分别乎?
        尝考古圣用参之旨,原为扶生气,安五藏起见,而为五藏之长,百脉之宗,司清浊之运化,为一身之橐钥者,肺也,人参惟微寒清肺,肺清则气旺,气    旺则阴长而五藏安,古人所谓补阳者,即指其甘寒之用,不助壮火以食气而言,非谓其性温补火也。
        陶宏景谓功用同甘草,凡一切寒温补泻之剂,皆可共济成功。然甘草功兼阴阳,故本经云:「主五藏六府」。人参功专补阴,故本经云:「主五藏」。    仲景于咳嗽病去之者,亦以形寒饮冷之伤,非此阴寒之品所宜也。
发表于 2011/6/28 10:06:55 | 显示全部楼层
此非地黄之罪,乃医不善用之罪。
发表于 2011/6/28 11:40:52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参是纯阴之品没听说过?井蛙之见!
发表于 2011/6/29 08:36:07 | 显示全部楼层
六味地黄本无罪过,全凭庸医所赐
发表于 2011/7/17 13: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难怪中医那么难学。中医不中,偏来偏去,结果不是脱阴就脱阳,哎!
发表于 2013/3/10 18:25:44 | 显示全部楼层
用药是得谨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5/1/10 16:1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