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易道

到底什么是“气”!!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6/5/23 09:42:0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看看这幅图,以前也发过,其为道家对人体内部经络气血运行之图,比中医中的理论更为复杂与精确,而这些都是 道家在修炼内丹过程中,通过内证,体会的实践方法才发现了这些内在的复杂规律和机制的!!

现在的中医 只知道 阴阳气血经络五行,这些前人研究的“结果”,而不知道古人的“研究方法”!!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楼主| 发表于 2006/5/23 10:00:44 | 显示全部楼层
慢慢看,内丹,中医,易学,在道家中是“浑然一体”的!!!

道教內丹學揭秘

胡孚琛

  內容提要:本文介紹了道教內丹學的發展歷史和流派;從現代科學和哲學的角度剖析了內丹學基本理論的秘密。同時,對男子單獨靜坐的清修丹法、女子獨自修煉的女丹程序,乃至男女雙修的陰陽栽接丹法都作了剖析,初步揭示了這種在道教中師徒口訣秘傳的內丹學的真相。

  作者胡孚琛,1945年生,哲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

  內丹學是道教的主要修持方術,是一種綜合道教文化的宇宙論、人生哲學、人體觀、修持經驗為一體的理論體系和行為模式。內丹學追求人與宇宙的自然本性相契合、同道一體化的仙人境界。仙人境界是一種至真、至善、至美、最能體現生命價值的人生最高藝術境界,內丹學便是通向仙人境界的一條隧道。內丹學是寓道於術的文化體系,古代內丹家前仆後繼、百折不撓地經過多少代人的修持實踐,留下了數以千計的丹經,就是他們實施人體系統工程的實驗記錄。然而這些丹經多是用隱語、詩詞寫成的,內丹工夫的法訣只在師徒間口口秘傳,這客觀上起到了保護知識產權的作用。金丹大道是參天地、同日月、契造化、返自然、還本我、修性命的天人合一之道,而今學術界已視內丹學為千古絕學,社會上流傳的功法及對丹經的解釋歧義百出,真正洞察內情的學者寥若晨星。現在我們應努力揭開籠罩在內丹學上的神秘面紗,用現代科學和哲學的手段對內丹資料進行整理和研究。

一、內丹學的發展源流

  內丹學源於先民的氏族原始宗教巫史文化,是神仙家將自古流傳的王子喬、赤松子的行氣術,彭祖、容成公、玄女、素女的房中術,羨門高、安期生的服食術相互融匯昇華而成的。《楚辭·遠遊篇》可以看作早期的內丹學文獻,其中透漏了王喬功法可以激發人體先天真氣的信息。在內丹學中,先天真乙之氣寫作「氣」,以同後天的呼吸之氣相區別,能否激發先天的精、氣、神是內丹學同一般行氣之術(氣功)的分界線。

  先秦時期的《老子》和《莊子》是為內丹學的理論和功法奠定基礎的著作。老莊學派的思想體系和「道」、「虛」、「靜」、「無」等範疇,精氣神等概念不僅為內丹學所沿用;而且其中「致虛極,守靜篤」,凝神、守一、坐忘、心齋等修持工夫也被汲取為內丹法訣;老莊倡導的聖人、真人、仙人的境界更是成了內丹家遵循的行為模式和理想的目標。《老子》、《莊子》不僅有理性思維的哲學境界,還有直覺思維、回歸自然的藝術境界,而且有清靜無為、與道合一的功夫境界。《老子》書中有「專氣致柔」、「抱一」、「音精」、「玄扎之門」、「谷神不死」、「長生久視」等內容,這和《列仙傳》謂「老子好養精氣,貴接而不施」之說相合,是兼綜行氣和房中的內煉工夫。《老子》云:「含德之厚,比於赤子。毒蟲不鰲,猛獸不據,攫鳥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化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終日號而不嘎,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氣曰強」(五十五章)。這說明《老子》的修煉功夫已簡要反映了陰陽丹法的境界。《莊子》書中的內煉功夫偏重清修,具體功法多見於《養生主》、《刻意》、《在看》、《達生》等篇。《在餚》篇述守一之術云:「無視無聽,抱神以靜,形將自正。必靜必清,無勞汝形,無搖汝精,乃可以長生」。《人間世》述「心齋」之法云:「若一志,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耳止於聽,心止於符。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虛。虛者,心齋也。」「瞻彼閩者,虛室生白,吉祥止止。」這些話,突出反映了內丹清修的功夫境界。《大宗師》云「墮肢體,黝聰明『,離形去知,同於大通,此謂坐忘。」又有「外天下」、「外物」、「外生」、「朝徹」、「見獨」、「無古今」、「不生不死」而成道的功夫境界。老莊之學為後世清修派和陰陽派內丹家所宗決非偶然,老莊書中有關煉養的名句一直是內丹法訣的綱要。

  先秦時的內丹學文物,還有天津歷史博物館所藏一塊傳世玉器,上面的銘文陰陽和清淨丹派有不同理解。《行氣玉器銘》云:「行氣一吞則蓄,蓄則仲,伸則下,下則定,定則固,固則萌,萌則長,長則退,退則天。天幾春在上,地幾春在下。順則生,逆則死。」依清淨丹法,謂行氣之法,當凝神聚氣,運降丹田,入定凝結,萌生真氣,逆轉督脈,上升泥丸。以天(首)為鼎,以地(腹)為爐,依陰陽之機而修煉。順此道者便延年,反之則損壽。另外,著名的《黃帝內經》和《黃帝陰符經》,其中也隱含有內丹法訣,今人尚少鑒別。歷史資料證明,秦漢方仙道已秘傳內丹修煉之術,這也可在《太平經》、《老子想爾訂》等道書中找到蹤跡。

  東漢魏伯陽著的《周易參同契》,是第一部專門論述內丹法訣的仙學著作。《參同契》以周易象數學的卦爻作符號,以日月運行的規律作理論框架,以外丹爐火的鉛汞反應作模型,來論述陰陽交感男女合氣的秘術。《參同契》之學認為爐火燒煉的地元丹法、陰陽栽接的人元丹法、清淨孤修的天元丹法是相通的,可以統一在《參同契》的體系之中。《參同契》將男女雙修的陰陽派丹法秘訣用隱語記載下來,貫通清修丹法和外丹爐火,被後世丹家尊為「萬古丹經王」。《參同契》的傳世標誌著內丹學的形成。

  魏晉時傳世的《黃庭經》和葛洪的《抱朴子內篇》,都隱藏有內丹法訣。《黃庭經》已開始將內丹稱作「子丹」、「玄丹」,重點研習了存神、意守三丹田、內視、調息為主的清修丹法。《黃庭外景經》強調了頭部泥丸宮在煉神功夫中的作用。其中「中有真人巾金巾,負甲持符開七門,此非枝葉實是根,晝夜思之可長存」,和瑜伽術修七輪功夫暗合,為中黃直透丹法。《抱朴子內篇》中亦隱有兩段丹訣,一為《微旨》篇中的「真人守身煉形之術」,屬清修丹法;一為《微旨》篇中的「二山求生之道」,屬陰陽丹法。《黃庭內景經》已有「玄丹」之名(「若得三宮存玄丹,太一流珠安崑崙」),《抱朴子內篇·微旨》也有「中丹」之說(「中丹煌煌獨無匹,立之命門形不卒」),實際上已將真氣運行法稱作煉丹了。《南嶽思大禪師立誓願文》中天台宗三祖僧人慧思引道入佛,「為護法故求長壽命」,「借外丹力修內丹,欲安眾生先自安」,使外丹、內丹之名見於史籍。

  隋唐時期,《周易參同契》在社會上公開傳佈,促進了內丹學的發展。據《羅浮山志》載,青霞子蘇元朗於隋開皇中.來居羅浮,歸神丹於心煉,「自此道徒始知內丹矣」。唐代丹家以張果與司馬承禎對內丹學之發展貢獻最著。

  自唐末、五代至北宋初年,內丹學突放異彩,在道教修煉方術中佔據統治地位。著名內丹家崔希范、鍾離權、呂洞賓、陳傳、劉操、施肩吾、陳樸、譚峭等高道以內丹學傳功度人,使內丹功法趨於成熟和完善。崔希范所著《崔公入藥鏡》歌訣,為歷代丹家推重.實是陰陽雙修秘訣。鍾離權和呂洞賓之事跡被後世道士神化,各派丹家多認鍾、呂為開山祖師,內丹學的歷史捨鍾、呂則無從談起。施肩吾為呂洞賓弟子,撰《鐘呂傳道集》、《西山眾仙會真記》述鍾、呂丹法,對後世影響甚大。另有《靈寶畢法》、仗破迷正道歌》等,皆題名鍾、呂所作。其中相傳呂洞賓所著《敲爻歌》,為陰陽雙修功夫法訣。鐘呂丹法為性命雙修、形神並煉的人體系統工程,以凝結精、氣、神為基本功,以攝取先天一氣為要訣,次第分明,步步有驗,吸引了不少修道者終生去從事這項人體實驗。件說鍾離權得丹訣傳呂洞賓、陳樸等人,呂洞賓之徒又有劉操(海蟾真人)、麻衣道者、施肩吾、何昌一、張中孚等。陳樸著有《陳先生內丹訣》,收入《道藏》,其法訣直指玄關,九轉成功。呂洞賓之徒劉海蟾又傳張伯端、曹迥、馬自然、藍元道、王庭揚、張繼先等,為內丹大師。內丹學史上的關鍵人物,還有著名道教學者陳傳。陳傳字圖南,自號扶搖子,賜號「希夷先生」,得麻衣道者所傳鐘呂丹法,又從何昌一學鎖鼻術,隱居華山。陳拎之學傳種放、張無夢、火龍真人等,譚峭亦與陳傳相師友。陳傳著《指玄篇》並傳《無極圖》,奠定了「順則生人,逆則成丹」的還丹原理和「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的基本步驟。陳傳又傳「蟄龍法」,後世各派丹法俱受陳傳影響。

  宋代以來.內丹學在發展中產生出許多流派,功法逐步達到爐火純青的境界。要之,成熟的內丹學,由呂洞賓、陳傳、劉操傳開,而後又有天元、地元、人元之分,門派有南、北、中、東、西之傳。天元丹法,後世一般指北宗龍門派的清修功夫,但傳統上將服食後可立地飛昇的外丹稱天元神丹。人元丹法,後世一般指南宗男女栽接的陰陽雙修功夫,但也有人將南北宗性命雙修的丹法統稱為人元大丹者。地元丹法,一般指外丹黃白朮,稱地元靈丹。內丹各門派,皆推源於伏羲黃帝一、王喬、赤松、老子。一派自稱傳自關尹子(文始真人),號文始派,由陳傳傳火龍真人。另一派依托東華紫府少陽帝君王玄甫(漢代人),稱少陽派,自稱由王少陽傳鍾離權,鍾離權傳呂洞賓,後開南北宗諸丹派。文始派以虛無為宗,屬無上至真之妙道,頓超直人,修性麗兼修命,乃天元丹法。少陽派主張性命雙修煉養陰陽,以有為法而至於無為法,次第分明,便於入手,流傳甚廣,故丹家有以文始派最高,以少陽派最大的說法。實際上這些眾多的門派,從丹法上講,略分兩類.其一是陰陽雙修的栽接法門,其二是清淨孤修的胎息法門,其他不過是清修派和陰陽派的結合體而已。

  內丹學南宗以張伯端為開山祖師。張伯端(987一1082年)又名用成,字平叔,號紫陽真人,天台人,晚年得道,著《悟真篇》,將《周易參同契》的內丹秘訣公諸於世。張伯端傳石泰(號杏林),石泰傳薛道光(法號紫賢),薛道光傳陳楠(號翠虛,人稱陳泥丸),陳楠傳白玉蟾(號海瓊子,封紫清真人),被後世尊為南宗五祖。張伯端又傳馬自然、劉奉真等;劉奉真即劉永年,字廣益,號順理子,傳丹法於翁葆光,翁葆光又傳若一子,為陰陽雙修法門。薛道光為修丹功,由僧還俗,所習亦為陰陽法訣。而白玉蟾之丹法則為清修派,門徒甚眾,形成教團,其徒以蕭廷芝、王金蟾、彭耙、留元長、洪知常、桃源子、林自然等較為著名。

  南宗丹法與北宗相較,在性命雙修的前提下較重命功,其丹法先修命後修性,先術後道,形成一套次第分明的人體系統工程。南宗所傳陰陽栽接功夫,在煉精化悉一步,主張由彼家身上採取先天一氣之坎中陽爻,和自家離中真陰合而成丹。陸彥孚、戴同甫、陸子野、甄九映、陶素相、李文燭、彭好古、仇兆鰲、傅金銼等皆主陰陽丹法,尊奉《參同契》和《悟真篇》,遂使陰陽丹法成為南宗特色。

  北宗創自金代全真教祖王重陽。王重陽(1112一1170)名品,字知明,號重陽子,陝西人,於甘河鎮上遇異人授丹訣,煉養三年丹成。後王重陽東遊山東半島傳道,收馬鈺(號丹陽子,創遇山派)、譚處端(號長真子,創南無派)、劉處玄(號長生真人,創隨山派)、丘處機(號長春子,開龍門派)、王處一(號玉陽真人,開箭山派)、郝大通(號廣寧真人,開華山派)、孫不二(馬壓之妻,號清靜散人,開清靜派)。王重陽所創內丹為禪道結合的清修法訣。北宗丹法先性功後命功,重在性功.以丘處機的龍門派為代表。其法訣在於降心煉性,把斷眼耳口鼻四門,不令外景入內,使心如止水,性似明鏡,凝合神氣,回光寂照,以改造人體素質。王重陽及全真七子皆用了數年時間靜坐修道,道成之後皆開發出人體潛能,箇中秘訣,大約就在「活死人」三個字上。全真道乃融匯儒釋道三教之道,內丹北宗亦汲取了禪宗、密宗、瑜伽功夫的長處,對南宗內丹功夫有所革新和發展。然而南北宗丹法既同源於鐘呂內丹系統,則在本質上是統一的,都是對人體精氣神的凝煉工程。實際上北宗馬鈺、劉處玄皆習過男女雙修丹法。自馬鈺、宋德方、李雙玉、張紫陽,到趙友欽(緣督子)、陳致虛一脈相傳,為北宗主陰陽雙修的支派。

  元初全真道士李道純,字元素,號清庵,別號瑩蟾子,住揚州儀真長生觀,著《中和集》、《三天易髓》等書,創內丹中派。中派以內丹學解《中庸》、《心經》等儒釋之書,採用禪宗打坐、參究諸手段,追求明心見性。李道純以「守中」一著為丹法要訣,認為這「中」字便是玄關,識得中字,守中致和,自然虛極靜篤,明心見性,直超圓頓。中派丹法乃是一種明心見性的清修功夫。清末道士黃元吉,著《樂育堂語錄》、《道德經註釋》、《道門語要》,以守中為一貫功夫。黃元吉認為漸法修煉自煉精化氣入手,捨守中一著功夫,別無二途可循。明代所傳丹經《性命圭旨》,亦含守中要訣。

  明萬曆年間,又有揚州興化縣陸西星創立內丹東派。陸西星(1520一1606)字長庚,號潛虛,以扶亂託言呂洞賓降其草堂,親授丹訣。陸西星著《周易參同契測疏》、《玄膚論》、《金丹就正篇》等書,收入《方壺外史叢編》中,解開了《參同契》、《悟真篇》的丹法之秘。東派丹法力主男女栽接成丹,是中老年人修煉的上乘功夫,適宜夫妻雙修雙成。

  清代道光年間,又有四川樂山縣人李西月、字涵虛,號長乙山人,自言得呂洞賓與張三豐內丹之法,創立西派。李西月以陸西星的後身自居,著有《三車秘旨》、《道竅談》、《後天串述》等書,亦傳男女雙修的陰陽丹法。西派丹法以清淨自然立基,以陰陽妙用成丹,用彼家之鉛,煉養我家之汞,使彼我相資,同類相補,達到返本還元的目的。

  明末龍門派第八代弟子伍守陽,號沖虛子,江西南昌辟邪裡人,得虎皮張靜虛真人經李虛庵至曹還陽所傳之丹訣,著《天仙正理直論》、《仙佛合宗》,倡導一種儒、釋、道三教圓融的清修丹法。至清代柳華陽出佛入道,著《金仙證論》、《慧命經》,對伍守陽丹法加以系統化的整理與發展,世稱伍柳派。直至近世又有趙避塵著《性命法訣明指》,得柳華陽之徒了空禪師和劉名瑞之傳,開創千峰派。

  元民間道士張三豐,是可和呂洞賓、張伯端相比肩的著名內丹家。張三豐的丹法據稱傳自火龍真人,稱為隱仙派,其法訣采清修派與陰陽派之長,著有《無根樹詞》、《大道論》、《玄機直講》等,清代祖述張三豐的丹派有自然派、日新派等十多家。元末道士王道淵,著有《還真集》、《道玄集》等,亦為一代內丹大師。另有清代高道劉一明,號悟元子,著《道書十二種》,以儒家理學拴釋內丹學。龍門派道士閔小良,道名一得,隱於金蓋山中,撰成《金蓋心燈》及《古書隱樓藏書》,闡述先天氣循脊縫中直升直降的中黃直透丹法。南無派丹師劉名瑞,號盼蟾子,著《盼蟾子道書三種》傳世,亦為近世內丹大家。

  漢唐以來修煉有成的內丹大師還多,內丹學著作亦不下千餘種。就內丹門派而論,還有青城派、崆峒派、南宮劍仙派以及雷法的神霄派、清微派、天心派等,皆有獨自的特點。

二、內丹基本理論揭秘

  歷代內丹家多為文化層次較高的知識分子,他們在內丹修煉中創造了豐富的理論。在此,我們概要地闡釋內丹學的理論,並予以必要的發展和深化。

  (1)先後天人體三寶說。內丹學將精、氣、神稱作人體的「三寶」,又分為先天和後天。所謂先天,是從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初始狀態看,那些無形的,自然本能狀態的,功能性的,超越時空界限的東西。所謂後天,是指從物質世界和世俗社會的現實狀態看,那些有形的,人為的,實體性的,同熵增的物質規律相一致的東西。精、氣、神是人體生命要素的三個層次,不僅有先後天之分,還可互相轉化。後天的精,是指人性交時射出的精液,廣義上還包括人體內分泌的多種激素。先天的精,是在無為狀態下自然而然本能地產生的,又稱元精、真精,主要指人在不受淫心刺激下自發的性功能,廣義上還包括內分泌系統、生殖系統、循環系統等激發生命活力的自然功能。後天的氣指呼吸之氣;先天的氣為元氣、真氣,寫作「氣,'(由煉精化氣而來,是精、氣凝煉為一的代號),指人體生命運動的機能,體現為高度有序的能量流和軀體活力。後天的神為思慮之神,稱識神;先天的神稱元神(由煉氣化神而來,是氣神凝煉的結果),呈一種極清醒的無思維狀態。精、氣、神又是修煉內丹的藥物。

  (2)順則生人逆則成仙的內丹學原理。按照道家與道教的宇宙創生演化及人體生成說,宇宙和人體生命的生成皆源於道。道自虛無狀態中化生出元始先天一氣(亦稱太乙真氣),又從一氣中產生陰陽二性。由於陰陽二性的交會、激盪,產生物質、能量、信息三大元素,再由三元演化成萬物紛紜的世界。這就是老子《道德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宇宙演化圖式。人的生成也和宇宙的創生圖式相感應,宇宙中的元始先天太乙真氣,在父母陰陽兩性交合時被招攝進母腹之中,形成胎元,將性命寓於其中。直至十月期滿,胎兒長成,出離母腹,「哇」的一聲,先天祖氣斷開,後天氣生。以後每32個月。生元氣64銖,由復卦、臨卦至16歲乾卦,得384銖元氣,為純陽之體。其中父母初交,於恍惚之中,合成一氣,生長出形體未具,神氣未判,處於混沌狀態的胎兒,為人道的「第一變」,由心腎成形,神氣始分,到十月胎圓,嬰兒降生,為人道的「第二變」。由初生兒至16歲少年,陽精成熟將洩,情慾始萌,為人道的「第三變」。而後識神用事,情慾傷身,每96個月,則生一陰,由24歲姤卦,經32歲遁卦、否卦(40歲)、觀卦(48歲)、剝卦(56歲)、至64歲坤卦,元氣耗盡。內丹學修煉功夫是一種人體返還工程,即由坤卦返回乾卦的返老還童之術。內丹學的基本原理是認為宇宙演化和人體生命都可以從逆的方向上進行反演的思考。順則生人生物,逆則修煉成仙。內丹家以「三關修煉」阻止人體熵效應,通過「煉精化氣」的初關仙術將精化盡只剩下羔和神.為「三歸二」的過程;然後「煉氣化神」的中關仙術為「二歸一」的過程,最後「煉神還虛」的上關仙術返還於虛無之道。這樣人體沿著逆的方向由「第三變」返到「第二變」,再從「第二變」返到「第一變」,直到虛無之道,內丹就修成了。

  (3)虛無之道和先天一氣說。內丹學要追求一種長生不死、永恆不滅的狀態,而根據自然科學定律凡是產生的東西最終都要滅亡,僅有虛無是不生不滅的。這樣,返還虛無之道就成了內丹學追求的目標。《唱道真言》云:「夫道之要.不過一虛,虛含萬象。世界有毀,惟虛不毀。道經日形神俱妙.與道合真。道無他,虛而已矣。形神俱妙者,形神俱虛也。」內丹學認為在宇宙未創生之前,是一片虛無。當宇宙創生之時,虛無之道化生出元始先天一氣(太乙真氣),這種先天一氣被認為是宇宙萬物運動的一片生機,也是生命運動的源泉。因之,陰陽雙修和清淨孤修兩派丹法都以招攝先天一氣為目標。我們推測,先天一氣大概是宇宙大爆炸之前的初始信息,是時間和空間還沒展開的宇宙本源,是自然界最根本的內在節律。初始的宇宙中隱藏著秩序,存在著產生普適的宇宙節律的信息源。內丹家通過一種將人體節律和宇宙節律調諧的技術,使人體精、氣、神等元素充分激發,在量子層次上和自然界的本源相互作用,將這種殘留在宇宙中的初始信息招攝到體內。內丹家將人體和大自然的內在節律相調諧,使自己的身心與混沌的宇宙融匯為一體,返回先天的初始狀態,才能同宇宙的自然本性契合,進入道的境界。

  (4)意識的三層次說。根據我們對內丹學的研究,發現人的意識的器官不僅是大腦皮質,還包括丘腦、網狀結構,甚至還有心臟等,中國古醫家認為心主神明,肝出謀慮,膽主決斷,腎出伎巧等是有根據的。這就是說,思維和情感活動在軀體層次上是以人腦及內臟器官等相互制約的複雜生理系統為基礎的。人體的內分泌激素,後天和先天的精、氣、神也是一個系統,是可以相互影響,互相轉化的。人體生命運動的精、氣、神恰好和物理化學運動中的熱、力、光三種效應相互對應.它們都是生命運動的存在形式,其中最要害的是神。人的心理也是有結構的,是一種過程的秩序。意識是生命運動的最高形式,它可以凝聚為一種有著超微結構的高度有序的客體。人的心理系統中的意識活動和無意識活動都是人類在進化過程中大自然賦予的重要心理功能,其中無意識活動決非無足輕重的自然現象,而是一種深層意識,是人類改造自然和社會的重要潛能。意識活動的生理機制主要在大腦順葉,無意識活動的生理機制在大腦的網狀結構和丘腦。隨著人類進化,人的大腦皮質日益發達,網狀結構的範圍相對減小,但網狀結構中的核體卻日益複雜和分化,人的深層意識也愈加顯不其重要的調節作用。我們可以斷定人的意識共分為三個相互聯繫的層次,即常意識舊常的認知、思維活動,、潛意識(隱藏在心理深層的慾望)和元意識(遺傳的本能意識)。常意識是心理表層的理性思維活動,內丹學家稱之為「一識神」,它包括人們的感知、判斷、推理等一系列心理程序。內丹功夫中識神的活動分為正念和邪念(即不利入靜的雜念和游思、妄念等),內丹家要排除邪念,凝聚正念(意守丹田.歸根覆命之念),集中人的意念力透入深層意識之中,增強常意識的可控度,使之以意念力的形式得到凝煉和陞遷片潛意識是一種非理性的意識層次,包括人們平常不易覺察的童年記J憶(特別是心理未成熟時期的刺激)和隱藏的各種人生慾望、性慾、心理創傷等印痕。日常生活中的重大刺激往往會透過表層常意識在潛意識中留下痕跡。這些潛意識的印痕反過來又在背後強有力地影響著人們表層的心理程序,人們可以從夢境、幻覺、靈感、直覺、精神病等心理狀態中破譯出潛意識的原形,內丹功夫中出現的不良心境、惡劣情緒、各種魔境、幻覺等都是潛意識作怪內丹功法要淨化潛意識,自我清洗自胎兒期以來鍵入的各種印痕,並通過一定方式(如熟讀丹經、牢記師傳、背誦口訣、默唸咒語、反覆訓練等)將煉丹的程序編碼輸入潛意一識之中。這種潛意識中的煉丹程序編碼就是「真意」,它被稱作勾引精、氣、神等生命要素相互化合作用的「黃婆」。潛意識可以在內丹修煉中逐步人格化,凝煉為「陰神」。陰神是人格化了的潛意識,可以如夢中之身般的脫體而出,具有遙感、透視、預知等超常的人體潛能。人類心理的最深層次是「元意識」,在內丹學中稱作「元神」。內丹修煉到元意識顯現時,呈一種極端清醒卻毫無思維的心理狀態,這說明元意識是比潛意識更深一個層次的意識,相當於佛教唯識學指的阿賴耶識,丹家亦稱為宇宙和人體發生之初的「一點靈明」,是一種遺傳的本能意識。元意識是人類在漫長的生物進化中遺傳在頭腦中的尚未開發的信息庫,它包藏著生物進化史上曾經有過的智慧和能力,是人身真止的「自我」,因之丹家稱為「主人公」元意識在人體工程中通過開發和凝煉,可以逐步人格化為「陽神」。幾乎所有的煉丹家都以其親身經歷表明陽神是元神的凝聚體,有成熟的人格,是有形有相的自我,可以脫體存在,具有突破時空障礙的巨大神通。丹家將人的軀體稱作「色身」,將陽神稱作「法身」,也叫身外之身,出陽神是內丹人體工程的重大目標,也是內丹學研究中最棘手的一項課題。實際上,內丹學是一項凝煉常意識、淨化潛意識、開發元意識的系統工程。它只有在自然科學能夠充分地解釋人的大腦神經的奧秘時,才可能在實證的層面上獲得突破性進展。

  (5)取坎填離術。內丹學認為後天的坎、離二卦是由先天的乾、坤二卦中間的陰、陽兩爻互換位置造成的。《漁莊錄》云:「先天八卦,乾南坤北。因男女交媾之後,乾體破而為離,坤體實而為坎。故後天八卦,謂離南坎北,蓋以離代乾,坎代坤也。」內丹學要從後天返回先天,變離為乾,變坎為坤.因之丹功修煉要求將坎卦中的陽爻再抽回來,填入離卦中陰爻的位置上,使之回復到先天乾卦的純陽之體,內丹家稱之為「取坎填離」。離、坎二卦在陰陽雙修丹法中是男女的代號,意思是以男子離器中的真陰(又稱真汞、砂中汞、龍從火裡出)攝取女子坎戶中的真陽(又稱真鉛、水中金、虎向水中生),從而陰陽交媾而成丹。清淨孤修丹法,又以離、坎二卦為心、腎的代號,或以離喻心神,坎喻元氣、真精。這樣,取坎填離術在小周天中指心液下降、腎氣上升,又稱還精補腦;在大周天中指消陰煉陽、氣定神純,又稱抽鉛添汞,《悟真篇》講「取將坎位中心實,點化離宮腹內陰。從此變成乾健體,變化飛躍總山心」,將取坎填離術看作內丹學的基本功夫。丹家稱「取坎填離」、「抽鉛添汞」、「還精補腦」、「心腎相交」等,用現代的語言說,實際上就是從自我調節人的性激素及內分泌入手,通過增強人的性功能來恢復大腦的青春活力。再確切點說,就是從調整人的內分泌入手改善整個神經系統的狀況,協調人體性腺和丘腦的負反饋機制,由生理的和諧推進心理和諧及人體潛能的開發。道教醫學本來就有補腎可以健腦的思想,內丹學則更突出了腎(中醫的腎包括整個內分泌系統、生殖系統的功能.稱作「先天之本」)和腦、包括神經系統及心理層次)的聯繫。內丹學初關仙術以精為基礎,氣為動力,神為主宰。人在高度入靜的狀態中,性腺、松果體、腦下垂體的內分泌相互激發,從而使全身在生理和心理上都達到一個和諧有序的新水平。這就是取坎填離的效果。

  《參同契》云:「三五與一,天地至精。可以口訣,難以書傳。」《悟真篇》云:「三五一都三個字,古今明者實然稀。」方壺外史·悟真篇小序》云:「三五與一,天地至精;龍從火出,虎向水生;二物歡會,俱歸中宮;三家相見.懷胎結嬰。」這些話被稱為丹家之秘。實際上,水金和木汞通過真意(土)化合成丹,也是取坎填離的意思。心肝脾肺腎五氣朝元,精氣神三華聚頂,都不外是攝取先天一氣與元神凝煉成丹而已。

  (6)黑、赤、黃三道關竅說。丹家認定人身真氣運行的經脈主要有三條,一稱赤道,即脈;一稱黑道,即督脈;一稱黃道,為中脈。《洩天機》載閔小良曰:「丹家理氣,原有二道,曰赤,曰黑,曰黃。赤乃任脈,道在前,心氣所由之路。心色赤,故曰赤道,而赤性炎上,法必制之使降,則心涼而腎暖。黑乃督脈,道在後,腎氣所由之路。'腎色黑,故日黑道,而黑性潤下,法必制之使升,則髓運而神安。原斯二道,精氣所由出,人物類以生存者,法故標曰『人道',丹家、醫家詳述如此。黃乃黃中,道介赤黑中縫,位在脊前心後,而德統二氣,為闔辟中主,境則極虛而寂,故所經駐,只容先天。凡夫仙胎之結之圓皆在斯境,雖有三田之別,實乃一貫,法故標曰仙道。」赤、黑二道丹家稱為人道,兼容先、後天之精氣運行,黑道有尾間、夾脊、玉枕三關,過三關才入泥丸宮;赤道有上田、中田、下田三竅,此外尚有天門(眉心)、重樓(氣管)、絳宮、黃庭、生門(臍門)等要穴。黃道只容先天真精、元氣通過,稱仙道,自虛危穴(一名陰蹻)透入,過中黃,直達頂骨(天靈蓋、囟門)。陰蹻穴乃黃道之天關,關乎人之生死,故又稱生死竅、覆命關;真氣歸黃,必須純為先天,否則清濁混雜,易生「闖黃」、「鬧黃」之症。囟門蓋骨乃人身生氣所凝結,上應鎮星(位於中天,乃五星之中,高出日月星辰之上),丹家稱為「人鎮」,其光華稱「意珠」,可衛護嬰兒(未成熟之陽神)。

  (7)玄關一竅說。玄關一竅為丹家之秘,又有玄竅、玄扎、玄扎之門、虛無窟子、偃月爐、西南鄉、戊己門、谷神、天地根等異名。丹家因師傳不同,對玄關一竅理解不一,有無定位和有定位兩種說法。然而攬諸丹經,我們可確定玄關一竅的特徵:這一竅,不在身內,不在身外;亦在身內,亦在身外;無形物可覓,無方所可指。丹書謂「此竅不著於幻身,亦不離乎幻身。不著於幻身者,非一切有形之物;不離乎幻身,非可於身外求也。」「著在身上即不是,離了此身向外尋求亦不是。泥於身則著於形,泥於外則著於物。」這一竅,全自虛無中米,自虛無中生,自混沌中求,自虛寂中得。丹家謂「先天一氣,自虛無中來」,欲一識玄關,須窮取生身受氣之初,尋找乾坤闔辟之祖,陰陽互抱之根。這一竅,功到機現,時至神知;機發則露,機息則隱;只可以無心得,不可以有心求。《唱道真言》云:「玄關者,萬象鹹寂,一念不成,忽而有感,感無不通,忽而有覺,覺無不照,此際是玄關也。」李道純以一個「中」字為玄關,須丹家心領神會。玄關一竅無體有用,丹家身心靜定,方寸湛然,虛極靜篤,於真機妙應處,將動未動,未發忽發時,自然見得玄關。此竅一開,百竅俱開,全身八萬四千毛孔,三百六十骨節,一齊爆開,百脈流暢,神氣衝動,先大藥物隨之化生,內丹仙術便可自然運行。

  內丹學三要件。藥物、鼎爐、火候為內丹三大要件。《規中指南》說:「身中之藥者,神、氣、精也。」丹家先煉後天精、氣、神促生先天藥物。精氣初生時稱「外藥」,外藥先生而後采。活子時到來初生元精又稱「小藥」、「真種子」,采入爐中生為「內藥」,故內藥采而後生,為先天精氣。經小周天煉化為「大藥」,「大藥」又稱丹母。煉丹時意念為「火」,呼吸為「風」,火候指煉丹時意念及呼吸運用的程度。急運稱武火,緩運稱文火,停住吹噓稱沐浴。火候之妙在於真意的運用,用意緊則火燥,用意緩則水寒。丹家用十二消息卦表示十二時火候,有進陽火、退陰符之分,以卦又株兩計算呼吸次數。內丹火候所用時辰是人身這個小天地裡的時辰,實是藥物在體內運行的部位、景象的代號。小周天功法小藥生時陽物無念而自舉為「活子時」,大周天功法大藥生時有六根震動之景為「正子時」。陰陽派丹法採藥時機為火候不傳之秘,有「聖人傳藥不傳火」之說。清淨派丹法以神為火,以氣為藥,神氣相抱,一任天然,則藥物、火候俱在其中。鼎爐為丹家煉藥的地方,藥物起止之處為爐,升上之處為鼎。清淨派丹法有大鼎爐與小鼎爐之分,煉精化氣用大鼎爐.鼎在泥丸宮,爐在下丹田;煉氣化神用小鼎爐,鼎在黃庭中宮,爐在下田氣穴。陰陽派丹法以女子為鼎器,又有所謂後天鼎、先天鼎、金鼎、玉鼎、水鼎之分。要之,陰陽丹法以少女為鼎器,以天癸為藥物,以庚甲為火候;下乘丹法以身心為鼎爐,精氣為藥物,心腎為水火,年月日時行火候;中乘丹法以乾坤為鼎器,坎離為水火,烏兔為藥物,一年寒暑為火候;上乘丹法以天地為鼎爐,日刀為水火,性情為龍虎,以心煉念為火候。還有最上一乘至真妙道,以太虛為鼎,太極為爐,清靜為丹基,無為為丹母,性命為鉛汞,定慧為水火,洗心滌慮為沐浴,中為玄關,見性為凝結,性命打成一片為丹成,打破虛空為了當。

  實際上,內丹功法是仙學家數千年來同死亡作鬥爭積累下的知識。內月一學的思想,或是從老樹嫁接獲得新生而創立出添油接命之術;或是從恆溫動物(如熊)冬眠而創認出總停脈住的活死人功法;其他如龜息、蛇蛻皮、嬰幾握固,無不成為仙學家模擬的句一象。

三、丹功修煉程序述要

  關於清淨孤修派丹法的步驟,一般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為築基入手功夫,稱為道術築基階段主要是補足全身生理機能一虧損,同時初步打通任督和三關的徑路,直至氣通、全身經絡通暢,達到精滿、氣足、神旺,為內丹仙術作準備。第二階段為煉精化產,稱為初關仙術(百日關)。這段功法以元精為藥物,包括調藥、採藥、封爐、煉藥、止火幾個步驟,屬小周天功夫。第三階段為煉氣化神,稱為中關仙術(十月關)。這段功法先要經過「大死七日」的入圜(釋教稱坐關或閉關)過渡步驟,隨之「采大藥」、「養胎」,進入無為的入定功夫。第四階段為煉神還虛,稱作上關仙術(九年關)。煉神還虛純為性功,約九年,前三年神超內院、哺乳溫養;後六年調神出殼,直至虛空粉碎,合道成仙。下、中、上三關仙術各約需百日、十月、九年等時日。但亦因人而異。今依《上品丹法節次》簡述如下:

  (一)煉己存誠。其要訣為懲忿窒慾、虛寂恆誠;掃除後天之習染,獨露先天之真體;使識神退位,元神呈現;息斷俗緣,退藏於密。丹家收拾身心,凝神定慮,即歸中宮祖竅,養自我本來一點靈光,常應常靜,二年三年,積久益善,促開玄關一竅。

  (二)築基培藥.其功法為擇地入圜,身心意不動,收攝精氣神三寶歸於中宮,時時覺照.刻刻規中.借假修真,以玄關一竅立基斂藏神氣,行抱元守一之訣。此法純熟,更復坐忘內視,行凝神入氣穴之功,活子時至元陽生,勃然機發,於恍惚杳冥之中,先天一氣自虛無中來。龍生於離,虎生於坎,當虛極靜篤之時,將元神沉於羔穴.聽其自呼自吸,采有氣無質之壬水(坎中真陽),以真意攝入中宮,與離中真陰會合。

  (三)坎離交靖。其功法要心息相依,身心不動,神羔凝結,於虛極靜篤中,忽覺海底蠕動有光透出,似初三新月.或如粟如珠,照在腹部,乃金氣初現之象。而後以真意引藥穿尾間,經夾脊,透玉枕,入泥丸,游九宮,自上腮滴下鵲橋,似醒酗甘露,沿赤道復歸氣穴,行歸復法,為胎息入手功夫。

  (四)採藥歸鼎。丹家於虛寂杳冥、淵默混沌之際,頓起雷聲如裂帛,丹田火熱,兩腎湯煎,即將藥物聚於海底,以真意引轉尾間,雷聲轟轟透過三關,翁聚泥丸宮。此時月窟風生,絳宮月明,兩眉間內湧圓光,藥物不知不覺由鵲橋下重樓,涼如冰片薄荷,沁人心脾,送歸土釜。此為煉取谷神之法,取坎填離之功。

  (五)周天火候。丹家循任督運小周天煉藥,自子時至巳時進陽火,應乾之策二百一十六數,除去卯時沐浴三十六策不用,實行一百八十息。自午時至亥時退陰符.應坤之策一百四十四數.除去酉時沐浴二十四策不用,實行一百二十息。連同沐浴六十息,閏余二十四息,合計三百八十四息,故日周天息數微微數。丹家須於平時調準,臨爐煉藥之際,只要心息相依,自然運用,不可唱籌量沙,刻意追求。小周天功成,得玉液還丹,補足後天破漏虧損,復歸童真之體。

  (六)乾坤交靖。丹士行足周天火候,填回先天乾坤之位,於凝神大定之中,勃然機發,玄關一竅大開,頓覺虛靈空朗,進入齊天地、泯人我、混混冥冥的境界。此時先天氣復,凝為大藥,一點落黃庭,遍身酥綿暢快,只覺圓陀陀、光灼灼,如珠在玉盤,為虛靈獨露的金液還丹。

  (七)十月養胎。神氣凝結為聖胎,又名嬰兒,須洗心滌慮、綿密寂照、常定常覺,如龍養珠,如雞抱卵,暖氣不絕,始得靈胎日漸堅固。十月養胎是大周天煉羔化神功夫,其火候要爐裡自溫溫,鎮日玩真空,念不可起,意不可散,十個月如一日,方能神全胎化。十月養胎為入定功夫,如遇丹田火熱,可存想兩眉間有一黑球如碗大,收攝入神室,其熱自退。

  (八)移神換鼎。頭部泥丸宮,又名天谷,乃陽神本宮。靈胎純為先天凝結之陽神,乃人之法身,嬰兒現象,須出其胞,由下田氣穴移至泥丸宮,行煉性之功。陽神能超越時空障礙,透金穿石,隱顯隨心。移神天谷後,丹士應端拱無為、正位居體、寂以定之、慧以鎮之,繼行入定之性功。

  (九)泥丸養慈。泥丸為全身至清至靈之地,上應太空之鎮星,丹家法天象地,以真心合天心,要居塵出塵,須入塵磨煉,靜以養慧,動以煉慧。法惟冥心寂定,訣在一「誠」字,誠於靜者神自明,誠於動者性自徹,天下無撇不下之凡情,無識不破之物理,乃由誠而明之性功。丹家於此際,靜極生動,定極生慧,開發出人體潛能,得大智慧、大神通。

  (十)還虛合道。內丹學煉至陽神脫體,未為究竟,軀體仍在,終難脫生死。丹家於具神通後,不可常動不還、用慧神疲,更應於群動之中.獨抱靜觀自得之趣,一如得魚而忘荃,行物我無間的還虛功夫。便進一步,粉碎虛空,真幻兩忘,道合自然,神證太虛,與天地同其闔辟循環,渾化與無垠,動與天俱,靜與天游,則為天仙功成。

  清淨丹法的步驟在《大成捷要》、《伍柳仙蹤》中記載詳而且明。此處所述《上品丹法節次》可視為各派丹法之總綱,非止清淨派而已。下面再據仇兆鰲《悟真篇提要》,簡述陰陽雙修派的丹法:

  (一)凝神定息。男女雙修功夫,亦要把凝神定息的踵息術貫徹始終。其訣要萬緣放下,心息相依,虛極靜篤,一念規中,行玉液煉形之功。

  (二)運氣開關。其法有積氣開關與聚氣開關之別;積氣開關功遲,聚氣開關功速。開關為得藥作準備,欲採藥上運,必須關路通暢。積氣開關乃貫通任督二脈的逆轉河車功夫。聚氣開關續死用女鼎薰蒸,外提玉莖,蛇嬰含吐,使管通關透。

  (三)保精煉劍。元精堅固,則劍鋒剛勁;鍛煉有方,則劍氣通靈。劍要剛、通、靈;金水相資,剛柔迭用,屈伸如意,呼之立應,則可明強弱而出入,用提吸以回陽,或側身修道,或顛倒行功,順逆皆可用之。

  (四)採藥築基。鼎佳劍良,須按寅申子午氣動時刻,按地天泰卦,採藥築基,以前短後長之作用行動,使民安國富,身雄力健。築基用後天鼎器,每日兩番,乃滋培溫養之功。

  (五)還丹結胎。訣用先天金鼎,待其天應星,地應潮,唇紅如拍,瞳黑如漆,五千四八卷白虎首經當產,急忙下手,如磁石吸鐵,隔礙潛通,采此先天虛無真一之氣,送歸土釜,配以流珠,到口香甜,遍身沉醉,便是一得永得之金液大還丹。此羔肇自混沌鴻朦,霎時乍來,惟此一度,三家相見結嬰兒,片晌得丹。

  (六)火符溫養。此乃陰陽派抽鉛添汞、取坎填離之功,屬煉氣化神階段。其功法與築基相似,須用陽火陰符,抽彼之鉛,添己之汞,務要天君泰定,對境無心,三百日朝暮行六百卦,周天數足,十月胎圓,嬰兒現象則通神入聖。此段功夫須守滿持盈,防止陰佞陽驕,妄作走丹;更要慎密火候,防危慮險,功成則將丹房鼎器善遣之。

  (七)抱元守一。十月功完,陽神出殼,須行哺乳溫養、入定寂照之功。此段還虛合道功夫,乃無為之性功,訣在絕慮忘機、逍遙靜觀、虛寂恆誠,便可達天仙境界。

  陰陽丹法之功程,開關須三七,煉劍用百日,築基在期年,還丹只片時,溫養經十月,抱元歷九載。內丹學本是仙家虛無大道,中間琴劍鼎爐,乃搭橋借徑之方便法門。此術乃封建宗法社會之舊陰陽丹法,可知而不可修,需經研究改造取消其荒謬之處才有用。以上為男子丹法,下面再述女子丹法。

  內丹學注意到女子在心理與生理上與男子不同,男子外陽內陰為離卦,女子外陰內陽為坎卦;男子以精為基,女子以血為本。因之內丹功法在築基入手功夫和初關仙術。男女有別。女子先煉形質,後煉本元,以乳房靈脂變化氣質,斬斷赤龍(月經),使乳房縮如男子,再依男子功法依次修煉。丹家主張女子金丹先要收心養性,意守兩乳間擅中穴(亦名乳溪,乃女丹之氣穴),以「太陰煉形」之法煉血化氣,采血海(子宮部,相當男丹下田)中真氣上透氣穴弋擅中)煉藥以完成初關仙術。初關仙術男子修成不漏精,女子修成不漏經。男女丹法.要在一個「『中」字,丹家在變化男女體質的命功上求其「中」,在性功上也求「中」。「中」即是陰陽造化的樞機。曹文逸《靈源大道歌》傳上乘丹法,元和內運,男女皆可修習。女子體性陰柔,比男子更易成道。女丹只要修成胎息,玄關一竅展開,由後天轉為先天,三年五載可抵男子十年之功。今據《坤元經》闡述女丹步驟:

  (一)靜養化悉。女子入坐時萬緣放下,清心寡慾,意默血海,二目返照兩乳中間氣穴。兩手交叉捧乳揉摩三十六遍,自下田血海微微吸氣二十四口(童貞少女不必用揉吸之法),而後仍雙手捧乳,回光照定氣穴。如此寂靜自然,直至虛極靜篤,不知不覺生機觸動,丹田血海中有一縷清氣升至氣穴。復凝神照定氣穴,元和內運,舒散週身,一片渾圓景象,方可下坐。

  (二)知時煉形。女子月經一月一來,分為壬水、癸水。壬水生時,信先至,至癸水生,潮立至,經三十個時辰,潮將止未止之時,癸淨壬現。丹家宜於信到時行化氣養形之功,經止時行煉形和氣之功。兩日半行經赤龍正旺,不可妄行采煉,應安心靜養為妙。化氣養形之法:預先算定信至之期,焚香靜坐,呼由丹田起意上照神室,吸由羔穴回返下籠血海,少刻覺生清氣一縷上升氣穴,復引下血海,丹田生熱,血化之氣引動真一之氣,速回光聚氣於海底,用意引過尾間,穿夾脊入泥丸,復透上胯,舌引生液,嚥下重樓,至乳間氣穴運液化氣,經兩乳舒散週身百脈,以養形體。月經將止未止之期,真陰忽又發動,如魚吸水,急照前法行煉形和氣之功。

  (三)斬龍立根。女子斬龍之功,一是內煉丹田與氣穴間之氣,接乎外來之氣,融成一片,並將口中所生津液和清氣下嚥丹田,並沿帶脈運息烹化,靜守自然,稱玉液煉形之功。二是意照血海,煉液化氣,沿督脈過三關入泥丸,復化為津液滴下經重樓入氣穴,在氣穴烹液化氣,經兩乳流通全身,稱金液煉形之功。三是信至潮未至前,采血海之氣入氣穴煉化,稱索龍頭之功。四是癸盡千生之際,煉血海之氣過尾間轉督脈下降氣穴,舒散週身,稱擒虎尾之功。如此壯者二年,弱者三年,經血由紅而黃而白而無,赤龍斬斷,乳頭縮如男子,丹基始立。

  (四)採取生藥。女子斬龍功後繼之採取之功。其功法即虛極靜篤,凝神入氣穴,逆升頭頂為進火,進火即為採取;順降腹部為退符,退符即烹煉。先采心腎之氣煉之促生外藥;再采外藥煉之引生內藥;終采內藥煉結而生大藥。丹士靜坐覺丹田溫熱,心腎之氣足,採取穿尾間沿督脈、任脈入氣穴復降丹田,日日加工,一年之間.便有生外藥之象。丹士一覺藥生氣到,趁其生機,采而聚之,轉河車煉之,後藏於丹田,溫養日久,力一生內藥。

  (五)煉結還丹。女子覺生內藥,速采而勿失.即行煉結之功。吸降心中真火以養之,呼升腎中真水以溫之,子前進火,午後退符,行小周天火候,漸聚漸凝。當煉之時,定息運氣以抽鉛,行火煉形以添汞,以呼吸輪轉,河車搬運,周天火候不差,先天大藥結成紫金丹,方可移爐換鼎。大藥穿尾間沿督脈經泥丸降至乳間氣穴,還乎先天本位,稱作還丹。

  (六)會合胎息。還丹功成,大藥入氣穴,先行乾坤交媾,神氣會合之法,後以胎息養仙胎,為十月溫養之功。法以真意引元神下入氣穴,和元氣在氣穴內相包歸一,意引息運,交合融化,結成珠胎。然後行大周天火候,如雞抱卵,如龍養珠,靜養胎中生息。而後化後天呼吸為先天呼吸.化真息為胎息,以胎息養胎神.於先天大定之中,氣息悠悠綿綿,覺有終無。

  (七)調養出神。百日神氣大定,再以五臟真氣,隨息入胎中凝煉,百日藥力漸全,為五氣朝元之功。復加百日,化去胎中之息,氣化為神,神定陽純,胎神堅固,煉氣化神之功全。三百日胎神大定,謂之胎圓神全,又稱滅盡定,至此須將此太和元靈真性之胎神,由氣穴上移泥丸宮。陽神在泥丸宮盤結數周,衝開天門,霞光三耀,電閃雷鳴,嬰兒出胎。

  (八)合道成仙。陽神出殼,嬰兒現形,須經三年哺乳,九年絕陰,方始成熟。初出嬰兒幼嫩,恐迷失不返,應即放即收,漸放漸遠,煉到出在定中,入在定中,嬰兒老成,得大神通,還虛合道,漸至仙人境界。

  內丹學是一門正待研究的學科,它的學術成果,將有助於促進哲學、生理心理學、心身醫學、腦科學、宗教學等多種研究領域的進展。

《世界宗教研究》
 楼主| 发表于 2006/5/23 17:38:10 | 显示全部楼层
裘正堂·

  内丹术的健身、祛病、长寿之效验,正日益受到气功爱好者的重视,然而,作为一种流传千年、至今不衰的功法,其健身祛病的机理究竟是怎样的 ? 内丹的本质又是什么 ? 这些问题至今没有满意的答案。笔者试图透过其外部表象,去芜存著,探究其真气发生之源,健身祛病之秘。

  内丹是什么 ? 对此众说不一。是一粒玄珠吗 ? 的确,当元气发生,元性显现时,先天一点灵光圆陀陀,光灼灼,活泼泼地不断显现。若排除后天的识念,一点灵光常湛然,出现次数越多,则状态越佳。若以后天求之,则倏然逝去。这,的确是有丹的表现,然这仅是内丹的表象,尚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内丹应当是具有物质性的,有实证可验的。

  内丹是能量流吗 ? 是药与火的体验吗 ? 确实,内丹术修炼到一定层次,体内有如热汤倾注,这是一种存在于体内的生命能量。当内丹修炼达较高层次时,体内自有真气频频发生,中、下丹田温热之“自然真火”左旋右回,浑身酥软,美快无比,腹内如活龙动转升降。丹家谓此“卯酉周天”。凡炼内丹得验者,命门之火常燃,丹田火炽,两肾如汤煎,此谓得大药之效验,有了这种体验就说明你真正人门了。凡此时,往往口中真水如潮,不断灌人下丹田及脏腑,身如沐浴之方起,春意融融,尤其在寒冷的季节,如阵阵春风在体内微微吹过,每日身轻体健,神清气爽,这一切确实是有丹的体验,对于健身有着无限的意义。但是如果把这些说成是内丹的话,也仅仅是罗列现象,不能概括为本质。因为只有探究真气发生之源,才能把握内丹术的健身奥秘。

  真气发生在何处 ? 我们观察各类气功功法,发现其都注意人体的下丹田,即脐下 3 寸之处,认为该处乃真气产生之源。命门为后丹田的标志,是肾精所藏之处。明·张景岳云:“命门为原气之根,为水火之宅,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这说明命门为阴阳二气发生之源,命门火旺,阳气生发,能滋养五脏六腑,故此处为生命之根本。当内丹修炼至一定层次时,丹田温热之真气升起,命门亦有大量的真气产生。毫无疑问,这是精窍之阳精与肾精所化的真气。值得注意的是,此种景象在密宗功法“拙火定”中也可见到,所谓“拙火”是指脐下 3 寸处升起命火,以此命火温养敷布全身,谓之“拙火”升腾。拙火的真源发自于丹田下极,无疑是生殖之源。

  从上我们可以认识,内丹术是一种把潜藏于人体的能量开发出来,从而达到健身、祛病、长寿目的的修炼术。这种未知能量实际上是人的生殖能量,亦即丹家称为“长生药”、“真种子”的元精。清·柳华阳曰:“仙道炼元精为丹。凡炼丹下手之初机,即炼肾中之元精。精满气自然发生,复炼此发生之气,收回补其真气,补到气足,生机不动,是谓丹也。”人人都知道元精能顺出生人,但要使其逆返回去,转而化气,用此真气补先天之气,最后生机不动,容颜不衰,阳精成体,修成金丹,这对于一般人来说是不可理解的。正因为如此,人人都使元精顺出,由盛转衰,情少气弱而成病。精有先后天之分,明·陈眉公在《宝颜堂秘岌》中言:“精在先天时藏于五脏六腑,氮氢而未成形,后天之念一动,则成后天之精。”后天之精为顺出时的浊精,但在未顺出时却氮氛于脏腑之间。元精不能直接转化为先天之精,但却能炼精化气,用此真气可以补足先天之精,补到气足是为丹也,这就是内丹术炼精化气的根本出发点。其实是以实证为前提的,步步有验证,现举实证于下。

  内丹术炼精化气的实证之一是马阴藏相。当炼养达一定阶段,在能量补足后,明堂间时有电光闪烁之景,并出现马阴藏相。所谓马阴藏相,是指阳物缩回体内如童子,这一现象往往出现在小周天行满之时,说明精窍内无精而导致阳物缩回,此时元精往往转化为真气,汇聚于黄庭之间,因而真气充足,体内温热。这种药与火的体验正是精化为气的明证。炼精化气的实证之二是不漏。所谓不漏并不是寻常意义上的保精不泄,而是比其高出许多,不漏也是精化为气的明证。不漏者已是大周天的景象,此时气足精满,完全不同初时的马阴藏相,动则为精,静则为气,只要心静,元精已能不断地转化为真气,因而是不必漏,这是生命逆返的关键一步。古人云:留得阳精,神仙现成。内丹术炼至神府坚固,阳精成体,精足气满,是丹成的表现,是由自在状态转为自为状态的良性循环,也是内丹修命的意义所在。那么,内丹术的健身意义何在呢 ?

  一、内丹术与其他气功方法有所不同,在于独重炼养先天一气,元精为生命原质,内丹术的方法就是把元精转化为真气,以此真气来滋养全身。张伯端曰:“人人都有长生药,只是迷徒枉摆抛。”这种长生药就是元精,《证道仙经》曰:“修长生者,首节以保固真精为本,精旺自然精化为气,气旺自然充满四肢。”元精若被过度地消耗,故而氮氢于脏腑的先天之精也将逐渐衰竭,生命力由旺盛转为枯竭。现代科学认为,人的寿命约在 120~175 岁,其所以夭寿是多种原因造成的。丹家认为是元精消耗太过所致,这是很有道理的。古人曰:“态情纵意,散失元阳,耗损真气,年高憔悴,则曰老矣。”故而修炼内丹术,以添油接命,还其健康。

  二、内丹修炼是一种逆返的方法。对于寻常之人来说,精满则泄,天经地义,而内丹修炼能达到不漏,不仅如此,还将元精转化为真气,以此真气穿夹脊,贯尾间,流通于脏腑之间,驱除身中阴邪,荡涤秽浊,以身内已有之大药,为自己健身祛病。此种方法确实意义非凡,久久行之对于健身有极大的作用,难怪不少人通过炼内丹出现逆返的种种景象,甚至出现白发转黑,容颜返老还童,这是值得我们探讨的现象。

  内丹术修炼是属于性命双修之法,它决不仅仅是生殖能量逆返的修炼术,而是要达到身心的高度和谐与统一,一种完整意义上的健康。内丹有成者只要做到身心虚明,真气自能频频发生,同时内心处于高度愉悦状态,以天地无限之元气,续我有限之形躯,久久行之,自有无限天然妙处,吕祖曰:“塞精宜急早,接命莫教迟。”人生气数有限,如盛不知保,衰不知救,则诸疾蜂涌,至命将丧。生命枚关之事,宜急下手修炼就是了。
 楼主| 发表于 2006/5/25 09:46:20 | 显示全部楼层
道医论  

作者:龚鹏程


道医论

【提要】
  中国医学的发展,应起于早期巫祝之禁咒祈禳,其后则用汤醴草药,并逐渐采用针法与灸法。在战国以迄秦汉之际,经脉理论渐认形成,鬼神祟人之观念,渐为邪气致疾论所替代,因而发展出以「补泻」为基本原则的调经理气治病法,并由针灸运用到汤液方面,导致医术发生典范转移的现象。古之巫医,分化成为巫与医。
巫者,自然仍以其禁咒祈禳,从事着奉侍鬼神的工作;医者,则除了讲调经理气的一支以外,似乎还有另一支「道医」的传统。由《马王堆医书》、《太平经》、《素问》的道教传本以及《素问》的注解中,我们即可窥知有一种根据道教思想,并广泛吸收禁咒、存思、服气、按摩诸术法的医传统在发展着,与医者之间,亦颇有交集。
宋朝以后,医者之传承渐渐依附于儒学体系,出现「儒医」的观念,不但以《易经》等儒家经典来解释医籍,排斥禁咒、服食、辟榖、调气诸法,且不承认神仙家及房中术可列入医学传统中,形成另一次典范转移的变革。「道林养性」之说,渐成「儒门事亲」之业。
本文旨在说明这个医学的传统变迁的历程,并考察彼此内部之关联,说明宋代以后仅以儒医观念去解释医学史所造成的偏失。文分七节。

【一、中医传统的变迁】
元代名医王好古曾着有《此事难知》二卷,清陈念祖则撰有《医学实在易》八卷。到底医学难不难呢? 恐怕是难的。古今聚讼,盖有数派:或以针为主,如《灵枢》号称针经。唐王焘着《外台秘要》,则谓误针之害甚大,凡针法针穴,皆删不录,仅主灸法一门。其后西方子《明堂灸经》八卷承其说,言灸不言针,是针与灸之分也。
明朝汪机又有《针灸问对》,云古人充实,病中于外,故针灸有效;今人虚耗,病多在内,故针灸不如汤液。其治病亦皆以药饵攻补,无仅用针灸奏功者。认为针灸能治有余之病而不能补不足。则便是针灸与汤液分途了。
像这样,医家或主汤液或施针灸,医疗手段的不同,其实也正是医学观念的差异。
由于医家见解互殊,对经典的认知遂不相同,故亦常移易古书、改易窜乱,如朱熹改《大学》为一经十传,分《中庸》为三十三章之类。儒者辨《古文尚书》之真伪、考《大学》之版本,医家亦复如是。所以《四库提要》卷一○三说:《伤寒论》自金成无己之后,「注家各自争名,互相窜改,如宋儒之谈错简。原书端绪,久已瞀乱难寻」,又说:「明方有执作《伤寒论条辨》,则诋叔和所编与无己所注,多所改易窜乱。并以〈序例〉一篇为叔和伪托而删之。国朝喻昌作〈尚论篇〉,于叔和编次之舛、序例之谬,及无己所注及林亿等所校之失,攻击尤详。皆重为考订,自谓复长沙之旧本」「《伤寒论》为诸医所乱,几如争《大学》之错简,改本愈多而义愈晦」。
批评别人所依据的经典有错误,其实正是因为不同意对方的观点。宋朝以后,河间金人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张从正《儒门事亲》力申泻火之说。元朱震亨《局方发挥》、明张介宾《景岳全书》则主滋阴温补。一谓诸病皆属于火,故多用凉寒之药;一谓阴虚火动,故宜滋阴补益。两派争执不已,而另有主理脾胃者,如金李杲《脾胃论》,重点在于补中益气,补土生金,升清降浊(注1)。
凡此分歧,不独可见于由《内经》及《伤寒论》发展下来的传统中,在宋代以后才逐渐发展起来的痘疮症治法门,也同样有类似的情况:「其间以固元气为主者,谓元气既盛,自能驱毒气使出。以攻毒气为主者,谓毒气既解,始可保元气无恙。于是攻补异途,寒温殊用,痘家遂分为两歧,龂龂执门户之见」(《四库提要》卷一○四)。
这就是医家的「门户」。另一种门户之分,则是儒医与道医之不同。
  所谓儒医,是说医术在宋以后,渐与儒业合流。据《宋史》,医学初隶太常寺,崇宁间改隶国子监,分上舍内舍外舍,属于太学,亦有科举。且儒者从事医学者亦渐增多,如今传《苏沈良方》八卷,即是沉括所集药方,而后人又以苏轼医学杂说附之者。苏轼有友人庞安时则着有《伤寒总病论》六卷。安时弟子张扩之侄孙张杲又着《医说》十卷(注2)。同时金张从正则撰有《儒门事亲》十五卷,谓医道为儒者奉亲必备之知识与技能。至元朝朱震亨,乃许谦门人,以医为儒者格致之学,着《格致余论》,为一代医宗。嗣后如明朱崇正作《仁斋直指》附遗,崇正即字宗儒。儒者本其格物致知之态度以究探医学,并藉以表达仁人爱物之意,医儒一体,朱震亨与朱崇正这些例子,都具有典型的意义。后世「儒医」成为一个常用词汇,便是由此而来的。
  但医术在此之前,与神仙方伎或道教的渊源恐怕更为密切。孙思邈《千金翼方》卷二九〈禁经上〉说:「医方千卷,未尽其性,故有汤药焉、有针灸焉、有禁咒焉、有符印焉、有导引焉」。这些医术方法,不仅禁咒、符印、导引与道教有关,汤液针灸也一样。道教《太平经》中即已叙述针灸之法;采药烧制为汤液,也往往与道教之观念有关。如《千金翼方》中说云实味辛苦,可止痛除寒热,其花「主见鬼精物,多食令人狂走。杀精物,下水烧之致鬼。久服轻身,通神明」,列为草部上品之下。诸如此类,所在多有,孙思邈说:「原夫神医秘术,至颐参于道枢」(〈序〉),是一点也不错的。古之医师,往往又被称为巫医,孔子所谓:「南人有言,人而无恒,不可以为巫医」。医术与巫祝关系密切,是有其历史渊源的。
  儒医出现后,巫医或道医的传统便屡遭质疑。像《四库提要》一方面说:「方药之事,术家能习其技,而不能知其所以然,儒者能明其理,而又往往未经试验」,把医儒并论;另一方面则把接近巫医者贬为方伎术数,或别收入术数类中,不承认它属于医学论着(如《太素脉法》列入术数类杂技术之属,王冰《玄珠密语》列入占候之属),或虽仍视为医书,却持批判之立场。
  例如说明朝李中梓《删补颐生微论》四卷:「兼及道书修炼,如去三尸、行呵吸等法,皆非医家本术也」,说明朝吴正伦《养生类要》二卷:「上卷载导引诀、卫生歌及炼红铅秋石之法。下卷分春夏秋冬诸证宜忌合用方法,盖兼涉乎道家之说者也」。又说陈会撰、刘瑾补辑的《神应经》:「前有宗派图一页,称梓桑君席宏达九传至席华叔、十传至席信卿、十一传至会。会传二十四人,嫡传者二人,一曰康叔达,一即瑾也。又有席宏达誓词,谓传道者必盟天歃血、立誓以传,当于宗派图下注其姓名。如或妄传非人,私相付受,阴有天刑,明有阳谴云云,是道家野谈耳」......。凡此之类,显然都是严格地把医家和道家区分开来,认为医书中不应杂有那些道家方伎,如或有之,亦属「兼涉」。如此一来,医巫相关之关联性就被切断了。其实质相关的部分,要不就隐匿成为视而不见或无关宏旨的东西,要不就成为可批判的对象。
  换言之,在西医尚未对中医传统形成全面挑战和巨大冲击之前,中医内部已出现了传统的变迁。古重伤寒,宋以后重温热;古重针灸,宋以后重汤液;古为巫医道医,宋以后为儒医;亦犹儒学之有汉宋也。至于河间丹溪泻火滋阴之争,则仅如汉学中有今古文之争,宋学中有程朱陆王之别。其中涉及全面医学观念和体系变动的,当然仍应推巫医道医和儒医的区别了(注3)。
【二、由巫医到巫与医】
  上古巫祝实施医疗工作,是普遍存在于世界各角落各民族中的事。其术法各不相同,但有一个基本观念是相同的,那就是巫祝常以鬼神邪魔来解释病因。故治病其实也就是驱邪赶鬼镇煞的过程,此一过程既是巫仪,也是医术。
  孙思邈所说,医术的「禁咒」「符印」,指的就是这类巫仪。古称为祝由。《内经素问.移精变气论》载:
    黄帝问曰:「余闻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今世治病,毒
  药治其内,针石治其外,或愈或不愈,何也?」歧伯对曰:「往古人居禽兽之
  间,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内无眷慕之景,外无伸宦之形。此恬淡之世,
  邪不能深入也。故毒药不能治其内,针石不能治其外,故可移精祝由而已。当
  今之世不然,忧患缘其内,苦形伤其外......所以小病必甚,大病必死,故祝
  由不能已也」。
说古人治病,仅用「祝由」。后祝由已无用,才采用汤液药剂及针灸之法,原因则是古人淳厚,今人多虚耗。实情当然不是如此。实情是:古治病以祝由为主,然祝由并非完全不用药石针灸,只是其施药用针均在一种巫祝的仪式中,共同构成疗效(详下文)。至《内经》则单独使用药石。治法不同,代表观念不同。不同在于:祝由疗法对疾病起因的解释,以鬼神邪魅为主;《内经》开始,却把「邪」解释为「邪气」。气,包括内气,五脏六腑之内的血气,或外气,如寒暑燥湿风热。气若邪逆不顺,身体就会生病。治病之法,遂仅是去除病人之风邪而已,不必祝由。这是中国医学上第一次大转变,时间则正好在周秦之际,是整个古文化在春秋战国发生剧变的一部份。
  经此变动后,《内经》所代表的「调经理气医学论」,成为医术正宗。循其术者,竟渐不知祝由为何物。隋全元起注,乃谓:「祝由,南方神」,竟误以祝由为蚩尤了。
  但祝由之法,毕竟不可磨灭,禁咒符印,药王孙思邈尚且不废其道,民间传习者当然不会断绝。因此宋淳熙戊申十月,修理黄河堰时就掘出了一方石碑,上勒符篆,人皆不识,谕招能辨识者。有关内云外道人张一槎出面辨认,说这是黄帝轩辕碑记医学祝由十三科。碑当然是伪造的,但把祝由上推于黄帝,实有与《内经》一别轩轾之意。《内经》号称黄帝内经,祝由也就说是黄帝祝由神科,方能分庭抗礼
。据涵谷山人体真子〈轩辕黄帝祝由科序〉说:
    昔神农尝百草以治病、歧伯因病以制方,黄帝深原五行,详察五脏,内因
  外因之感,人邪已邪之触,虑病者一时不得其药,医者又不能详乎脉理,以致
  病因药深。又或贫不能办参苓,更虑学道者不能广修药品以救沉痾。因仰观天
  文、俯究人理,告于羲农,立为此法。以尚字为将,食字为兵,各字为先锋,
  施之百病,无不应手立愈。此咒治百病之所由起也,故曰祝由科。
称为科,是说它可以成为医术中的一科,其实内含大方、诸风、胎产、眼目、小儿、口齿、痘疹、伤劳、耳鼻、疮肿、金疮、书禁、砭针十三科,涵括了几乎所有医疗科目。其法仅用咒语和符字。凡治病时,向轩辕老祖祝祷,说明病由;医者对症施咒,画秘字符章一道。患者将之烧化,配合医者所开的药方一齐服用。其符多由尚、食两字再搭配另一文字构成。例如头痛,画一符:「尚 尚 尚 」,与川芎汤同服。喉痛,则书「尚 尚 尚 」,与薄荷汤同下故曰尚字为将、食字为兵,各字为先锋。
  祝由虽重咒祝符章,但所用药,确有道理。如治火眼目痛用黄连汤、治饱食伤胃用山楂汤、治饱胀气郁用陈皮配酒服下、治刀伤用血竭草捣和纸灰合搽......,显然都会有疗效。其为民间所信用,自非无故。但这是否代表了那一套咒祝符章只是炫人耳目之伎俩,或仅能提供病人心理慰藉之用,真正疗效仍仰赖这些药物呢?
  那又不然。因为祝由科中颇多不用药石,仅依禁咒章符者。例如患无名恶疮,即念咒曰:「赫赫扬扬,日出东方,断绝恶疮,劈除不祥」,并书「尚 尚 尚 」三字于患处。祝由之秘字及符章用法多如此。故这是以咒术治病,药石只是搭配着咒术来使用的。
  所谓《轩辕黄帝祝由科》当然是宋朝以后的东西,所以其中才会叙及五雷天心正法。可是禁咒厌胜自然界的毒虫猛兽或辟鬼驱邪、祓除一切灾祸不祥,乃是古来旧法。《后汉书.方术传》载徐登、赵炳善禁咒越方。《抱朴子.至理篇》亦记修行人如何利用禁咒辟除天灾、防止山精鬼魅、趋避虎豹蜂蛇、治刀伤金疮之事甚详。这些禁咒,范围至广,并不限于医疗,但医疗占了重要部份,后世所谓「禁方」,其实正是指这些东西(注4)。
  然而禁咒治病既被儒者斥为无稽之谈,医书中所录禁方,遂被去神圣化,予以解咒了。亦即原本是与禁咒配合使用之药物或疗法,被删除了禁咒章符的部份,独取其药物及疗法;「禁方」一词,被等同于一般所谓的「秘方」。以致这些秘方所记载的药物和疗法往往十分怪异,难以索解。如《四库提要》云:
    《旅舍备要方》一卷,宋董汲撰。......内如蚰蜒入耳,及中药毒,最为
  险急,而所用之药,至为简易。其杂伤五方,古书中不少概见,今亦罕传,尤
  见奇特。盖古所谓专门禁方,用之则神验。至求其理,则和扁有所不能解,即
  此类也。

    《卫生十全方》三卷、《奇疾方》一卷,宋夏德撰。......如肝胀离魂、
  眼见禽虫飞走,及眼赤浑身生斑、毛发起如铜铁、鼻中毛长五尺、口鼻腥臭水
  流有铁色 鱼等证,皆罕见之变怪,而治法甚为平近。盖本于相传之禁方,不
  主寻常之轨辙。
它所说的禁方,均指秘传之药方,殊不知此皆与古禁咒有关。祝由用药,都极简易,只一味两味,甚或完全不用,因为主要的疗效在其符咒。以符咒发药,用之神验。舍其符咒,而仅推求药理医理,当然要难以理解了。
  今存最古老的禁方,乃是马王堆出土的〈杂禁方〉。孙思邈《千金翼方》卷廿九、三十〈禁经〉上下论禁咒则最详。它的前面两卷就是针灸上下。以所占篇幅和编次来看,他是把针灸和禁咒放在差不多相当的位置的。其后《外台秘要》所收,也「多古来专门秘授之遗」,如以千年梳治虱瘕、以念珠取误吞渔钩之类,可见后世医家之术,尚存禁咒之遗。
  禁咒所用,多为厌胜或物类感应原理,另有一些则涉及文字和语言崇拜,对鬼神精怪能惑人害人也深信不疑。《内经》虽提出了风邪致病说来解释病因,但鬼物祟祸之观念也并没有从医学中拔除,隋朝巢元所编我国第一本病因论著作:《诸病源候论》,便在风病诸证候中收录了〈鬼邪候〉〈鬼魅候〉两种,将「鬼魅害人论」吸纳进「邪气致病论」的体系中去(卷二)。又其书卷廿三论〈鬼击候〉〈猝魇候〉〈魇不寤候〉、卷廿四论〈风注〉〈鬼注〉、卷廿五论〈猫鬼〉〈野道〉,亦皆用鬼物致疾说。其它各处或不用此说明症候,但仍间采禁咒法,如卷廿七言欲治头发秃落,须于理发时,向东方梳理之,叩齿九通,念咒曰:「太帝散灵,五老返真,泥丸玄华,保精长存。左拘隐月,右引日根,六合清炼,百神受恩」,咒毕,咽唾三次。卷二八说要治视力昏茫之病,在早晨起床后,把食指弯起来,摩眼而咒曰:「西王母女,名曰益畅,赐我目,受之于口」。这些,不就是祝由法吗?卷三六更说:「蜂类甚多,唯地中大土蜂最有毒,诸药治之,皆不能卒止,旧方都无其法。有禁术封唾,亦微效」,可见禁术仍在隋唐医家施术的一般范围之内。宋代医学科考,以《素问》《难经》《针经》为大经,以《诸病源候论》《千金翼方》为小经,禁咒之说,自然也仍被研读医科的准医生们所承袭了,想要完全袪除,当然甚为困难。
  也就是说,巫医的禁咒章符治病法,到了秦汉间已丧失了它的典范地位,《素问》《灵枢》《伤寒论》所代表的调经理气治病法取而代之。但所谓替代,可能更恰当的说法乃是融摄与分裂。旧传统一部分被新传统取代了,一部分保存下去,继续发展,一部分则被吸收进新的体系中。在体系中的禁咒章符,称为医学,在体系外的则被视为道家之方伎。医巫分家,而又秘应潜通,既是分裂的又是相融摄的。不过,既已分家,则两边相通的东西,在两处终究是要有些不同的地位和份量,才能显得出彼此的区别来。所以在医家这边,禁咒符章只能算是小传统;在道教或民间巫俗那边,祝由却是大传统了。

【三、经脉理论的形成】
  《素问.移精变气论篇》载黄帝语云:「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中古之治病,汤液十日,以去八风五痹之病。十日不已,治以草苏草荄之枝。今世治病,毒药治其内,针石治其外」。所谓上古、中古、今世,其实就是说医学的演变史。古以巫祝治病为主,其后则用汤醴草药,又其后乃发展出针灸之法。《素问》《灵枢》就是以阐述针法为主的。
  运用针灸治病,与经脉的发现有密切之关系。在《素问》中,对十二经脉的描述,已非常详尽。与其搭配的《灵枢经》,阐释针法,论脉尤为缜悉。据传为战国时期名医秦越人所撰《难经》,原本即是为了解释《内经》等书之疑难而作,故除了更加详细地解说十二经脉之外,对「奇经八脉」也有充分的说明。
  可是,从马王堆出土了另一批经脉理论的文献。其一,整理者题为「阴阳十一脉灸经」,另二本题为「足臂十一脉灸经」,有甲乙本。两者所说的经脉状况却与《内经》等书颇为不同。推测其原因,可能是时代的差异。马王堆帛书所叙述的脉法与脉象,均较粗糙,或许是经脉理论初起时的东西。《内经》等则时代较晚,体系遂较详晰。但也可能是流传异地的缘故,经脉理论或许是在不同地区发展起来的,因此导致了马王堆医书与《内经》之理论并不相同。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性,那就是由针法与由灸法分别发展出来的经脉说,导致了它们的差异。其差异,我制了个表如下:

  ┌─┬─┬─┬─┬─┬─┬─┬─┬─┬─┬─┬─┬─┐
  │马│肩│齿│耳│臂│ │臂│钜│阳│少│大│厥│少│
  │王│脉│脉│脉│钜│ │少│阳│明│阳│阴│阳│阴│
  │堆│ │ │ │阴│ │阴│脉│脉│脉│脉│脉│脉│
  │阴│ │ │ │脉│ │脉│ │ │ │ │ │ │
  │阳├─┼─┼─┼─┼─┼─┼─┼─┼─┼─┼─┼─┤
  │十│起│起│起│在│ │起│出│出│出│是│出│出│
  │一│于│于│于│手│ │臂│于│胫│于│胃│足│内│
  │脉│耳│次│手│掌│ │两│踝│骨│踝│脉│大│踝│
  │灸│后│指│背│中│ │骨│中│外│前│也│指│,│
  │经│,│与│中│,│ │之│,│,│,│,│丛│穿│
  │:│下│大│,│出│ │间│夹│穿│上│出│毛│脊│
  │ │肩│指│出│内│ │,│脊│孔│出│鱼│之│,│
  │ │,│上│臂│阴│ │出│,│,│鱼│股│上│系│
  │ │乘│,│外│两│ │臑│出│穿│股│。│。│肾│
  │ │手│出│两│骨│ │内│于│颊│,│ │由│,│
  │ │背│臂│骨│间│ │阴│项│,│出│ │足│夹│
  │ │。│入│之│,│ │。│,│环│目│ │入│舌│
  │ │ │肘│间│出│ │ │入│颜│前│ │小│。│
  │ │ │中│,│臂│ │ │目│。│。│ │腹│ │
  │ │ │,│出│,│ │ │内│ │ │ │,│ │
  │ │ │穿│肘│入│ │ │眦│ │ │ │止│ │
  │ │ │颊│,│心│ │ │。│ │ │ │目│ │
  │ │ │入│入│。│ │ │ │ │ │ │大│ │
  │ │ │齿│耳│ │ │ │ │ │ │ │眦│ │
  │ │ │、│中│ │ │ │ │ │ │ │旁│ │
  │ │ │夹│。│ │ │ │ │ │ │ │。│ │
  │ │ │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马│臂│臂│臂│臂│ │臂│足│足│足│足│足│足│
  │王│太│阳│少│太│ │少│太│阳│少│太│厥│少│
  │堆│阳│明│阳│阴│ │阴│阳│明│明│阴│阴│阴│
  │足│温│温│温│温│ │温│温│温│温│温│温│温│
  │臂├─┼─┼─┼─┼─┼─┼─┼─┼─┼─┼─┼─┤
  │十│出│出│出│循│ │循│出│循│出│出│循│出│
  │一│小│中│中│筋│ │筋│自│小│于│大│大│内│
  │脉│指│指│指│上│ │下│外│腿│踝│指│指│踝│
  │灸│,│间│,│廉│ │廉│踝│骨│前│内│间│,│
  │经│循│,│循│,│ │,│,│,│,│廉│,│入│
  │:│骨│循│背│出│ │出│上│由│贯│骨│交│腹│
  │ │出│骨│上│腋│ │腋│贯│小│腋│际│太│,│
  │ │肩│上│骨│,│ │,│目│腹│,│,│阴│出│
  │ │,│,│,│之│ │凑│眦│上│出│由│脉│眦│
  │ │出│之│凑│心│ │眦│,│之│目│膝│,│,│
  │ │项│口│耳│。│ │。│之│鼻│外│内│由│系│
  │ │至│。│。│ │ │ │鼻│。│眦│出│股│舌│
  │︵│目│ │ │ │ │ │。│ │。│股│内│根│
  │甲│外│ │ │ │ │ │ │ │ │内│上│。│
  │、│眦│ │ │ │ │ │ │ │ │。│入│ │
  │乙│。│ │ │ │ │ │ │ │ │ │脞│ │
  │本│ │ │ │ │ │ │ │ │ │ │间│ │
  │︶│ │ │ │ │ │ │ │ │ │ │。│ │
  ├─┼─┼─┼─┼─┼─┼─┼─┼─┼─┼─┼─┼─┤
  │灵│手│手│手│手│手│手│足│足│足│足│足│足│
  │枢│太│阳│少│太│厥│少│太│阳│少│太│厥│少│
  │十│阳│明│阳│阴│阴│阴│阳│明│阳│阴│阴│阴│
  │二│ │ │ │ │ │ │ │ │ │ │ │ │
  │经├─┼─┼─┼─┼─┼─┼─┼─┼─┼─┼─┼─┤
  │脉│小│大│三│肺│心│心│膀│胃│胆│脾│肝│肾│
  │:│肠│肠│焦│ │ │ │胱│ │ │ │ │ │
  │ ├─┼─┼─┼─┼─┼─┼─┼─┼─┼─┼─┼─┤
  │ │起│起│起│起│起│起│起│起│起│起│起│起│
  │ │小│大│小│中│胸│心│目│于│于│大│大│于│
  │ │指│指│指│焦│中│中│内│鼻│目│指│指│小│
  │ │之│次│次│,│,│,│眦│,│锐│之│之│指│
  │ │端│指│指│循│出│下│。│入│眦│端│际│之│
  │ │,│之│之│胃│属│膈│ │上│,│,│,│下│
  │ │出│端│端│口│心│,│ │齿│上│入│循│,│
  │ │肩│,│,│,│包│络│ │中│头│腹│股│表│
  │ │上│入│循│出│络│小│ │,│,│,│,│足│
  │ │,│肘│手│腋│,│肠│ │循│下│上│抵│心│
  │ │入│,│上│下│下│。│ │颊│耳│膈│小│,│
  │ │缺│上│肘│,│膈│︵│ │,│后│,│腹│上│
  │ │盆│肩│,│下│,│起│ │上│,│注│,│股│
  │ │络│,│入│肘│历│中│ │耳│至│心│上│,│
  │ │心│下│膻│中│络│指│ │,│肩│中│贯│贯│
  │ │,│入│中│,│三│之│ │至│上│。│膈│脊│
  │ │循│缺│,│出│焦│端│ │额│。│ │,│。│
  │ │咽│盆│下│大│。│︶│ │头│ │ │循│ │
  │ │下│,│膈│指│ │ │ │。│ │ │喉│ │
  │ │膈│络│,│之│ │ │ │ │ │ │,│ │
  │ │,│肺│循│端│ │ │ │ │ │ │上│ │
  │ │抵│下│属│。│ │ │ │ │ │ │入│ │
  │ │胃│膈│三│ │ │ │ │ │ │ │头│ │
  │ │。│。│焦│ │ │ │ │ │ │ │,│ │
  │ │ │ │。│ │ │ │ │ │ │ │与│ │
  │ │ │ │ │ │ │ │ │ │ │ │督│ │
  │ │ │ │ │ │ │ │ │ │ │ │脉│ │
  │ │ │ │ │ │ │ │ │ │ │ │会│ │
  │ │ │ │ │ │ │ │ │ │ │ │于│ │
  │ │ │ │ │ │ │ │ │ │ │ │顶│ │
  │ │ │ │ │ │ │ │ │ │ │ │。│ │
  └─┴─┴─┴─┴─┴─┴─┴─┴─┴─┴─┴─┴─┘
由这个表看来,马王堆的三份资料,很明显可分为两个系统,〈足臂十一脉灸经〉已与《内经》《灵枢》相似。除了缺少臂厥阴之外,基本上符合三阴三阳分属手足的架构。〈阴阳十一脉灸经〉则完全不同,只有臂钜阴与少阴,其余三阴三阳并不指明是属于足。其中,接近《灵枢》所说的足太阴脉,只称为大阴,且明说它是胃脉。胃脉之说,又应与它谈到的肩脉、齿脉、耳脉合看。如此,则其架构应是臂二阴,足二阴三阳,加上胃、肩、齿、耳,共十一脉。
  这是架构的不同。其次,则为脉络不同。由上表可以看到,对每一条脉络的描述,彼此是不相同的。即使暂时撇开差异较大的〈阴阳十一脉灸经〉不说,马王堆〈足臂十一脉灸经〉与《灵枢》也仅有表面的相似性。臂太阳,由小指到眼睛内侧;手太阳却由小指到胃;足太阳,或起于眼睛内侧,或起于外脚踝,路线之差异极大。起止之处也常颠倒,如臂太阴是由手到心,手太阴却说是由中焦到大姆指。足阳明,一说起于鼻,一说止于鼻;足少阳,一说止于目外眦,一说起于目外眦;足太阳,或起于足外踝,上贯目眦,入鼻,或说起于目内眦。都刚好颠倒了。〈阴阳十一脉灸经〉所述肩脉,起于耳后者,更与其它经脉难以匹俪。
  经脉数目不同,或十一,或十二;架构不同,或归手与臂,或否;经脉路线也不同。此外,更有经脉与脏腑关系认定上的不同。
  将五脏六腑与经脉相配合,是《内经》的杰作,马王堆医书显然尚未如此处理。《素问.金匮真言论篇》说:「肝、心、脾、肺、肾五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皆为阳」,但十一脏腑配十二阴阳经脉是配不起来的,因此心必须配两脉。马王堆两类灸经都没有谈到脏腑与经脉相配的问题,也没有手厥阴经,故无《内经》之配属,亦无其困难。具体指明的胃脉,更与《素问》《灵枢》所说的胃足阳明脉迥异。
  至于奇经八脉,所谓阳维、阴维、阳蹻、阴蹻、冲、督、任、带,不仅不见于马王堆医书,《素问》《灵枢》亦罕道及。《灵枢》描述足厥阴脉循喉咙上入头,与督脉会于顶,可见已有督脉之观念;但因其理论之重点在于三阴三阳之离合,故对奇经八脉并不强调。但马王堆〈足臂十一脉灸经〉说厥阴所交会者乃太阴脉,根本不谈督脉之问题。彼此差异,实极明显。
  由这六大不同看来,战国以迄汉初,应当仍是经脉理论初起之际,或分流竞进,或踵事增华,故彼此之间,尚莫衷一是。自古相传,谓《素问》《灵枢》来源甚古,《难经》则为战国间秦越人所作,恐怕都不确。像《难经》那么详密的经脉理
论,最早也要到西汉中叶才能完成。
  当时的经脉理论,乃是与针灸相配合的。其基本原则,在于「补泻」。马王堆〈脉法〉云:「治病者取有余而益不足也」,《素问.调经论篇》云:「余闻刺法言,有余泻之,不足补之」,讲的都是这个道理。先观察受病部位属于什么脉,阳盛者济之以阴,阴盛者补之以阳,而以针或灸做为补泻的手段。
  以针灸补泻,其方法是刺或灸经脉上的穴位。穴位之说,马王堆医书所无,始见于《素问》的〈气穴论〉〈气府论〉〈骨空论〉〈水热穴论〉等篇。穴、府、空,都是对于身体上这种特殊的空隙处之形容词。在其它篇章中,也常以「陷」来描述。因此这个时候虽对全身三百六十五穴位已有定说,却并未以「穴」来总称,所以具体谈到某某穴时,都直呼其名,如关元、涌泉、风府之类,或详言其位置,而不说涌泉穴、风府穴等等。
  至张仲景时,经脉阴阳补泻之说,才运用到汤液方面。所谓:「阳盛阴虚,汗之则死,下之则愈。阳虚阴盛,汗之则愈,下之则死」,发汗用神丹,下泻用甘遂,与《素问》以针为主者不同。换言之,至张仲景《伤寒论》出,一套全新的医学体系始建构完成。调经理气之说,被全面运用到针灸汤液各个方面,成为医学上的基本理论;经脉,也成了我们对人体内部关系的主要解释系统。而祝由之术,遂遭取代,其典范地位,不复存在了。

【四、道医传统的出现】
  舍弃祝由之术,而以经脉来解释身体内部之构造、以针灸来治疗身体的疾病,是战国以迄秦汉间极重要的发展。医学与巫祝传统逐渐分离的轨迹,明显可见。
  但在此同时,是否还有另一支医学传统在发展呢?马王堆医书对人体经脉的看法,既与《素问》《灵枢》不同,是否暗示着当时医术发展的多元性格?由《素问》这一面看,固然可以发现医学脱离祝由而发展的现象,可是是否也另有一种与祝由等其它术法仍相结合而发展的医学呢?
  太平道的表现,正因如此而格外值得我人注意。
  太平道本身即为一治病寓言,谓天地人均有疾,故它要来治疗疾病,使天下太平、人民安乐长寿。其具体治病之法,甚为善巧复杂,有用草木禽兽为方药者,也有用祝念之法的,更有以灸针治病的。其中〈神祝文诀〉云:
    天上有常神圣要语,时下授人以言,用使神吏,应气而往来也。人民得之
  ,谓为神祝也。祝也,祝百中百,祝十中十。祝是天上神本文传经辞也。其祝
  有可使神伭为除疾,皆聚十十中者用之,所向无不愈者也。但 以言愈病,此
  天上神谶语也。良师帝王所宜用也,集以为卷,因名为祝谶书也。是乃所以召
  群神使之,故十愈也。十九中者,真神不到中神到,大臣有也。十八中者,人
  神至,治民有也。此者天上神语也,本以召呼神也。相名字时时下漏地道,人
  得知之,传以相语,故能以治病。如使行人之言,不能治愈病也。夫变事者,
  不假人须臾。天重人命,恐奇方难猝成,大医失经脉,不通死生重事,故使要
  道在人口中。此救急之术也。欲得此要言,直置一病人于前,以为祝本文。又
  各以其口中密秘辞前言。能即愈者是真事也,不者尽非也。应邪妄言也,不可
  以为法也。或有用祝独愈,而他傍人用之不决效者,是言不可记也。是者,鬼
  神之长,人自然使也,名为孤言,非召神真道也。
本段大旨有三,一是说祝念治病为救急之术;二是说祝念之所以能治病,是因咒语乃天上神圣之用语,可以召唤神吏来替除疾;三则讨论咒语祝念的效力。咒语其实就是神的名字,要真正懂得呼唤其名字,神才会来替人治病,若念错了或念其它咒语,便无此效果。当然,神的大小及其神力各不相同,能召呼到大神,治病的效果自然也就会更好。这是太平道对咒语的独特见解。它对它本身这套咒语也深具信心,因此它说此术可以实证,找一位病人来,祝念即愈者,是真正有效的咒语,若祝念无效,便是「应邪妄言」。
  祝念在太平道中之重要性,由上引文献即可充分得知。然此非其唯一治病之法,太平道亦用草木禽兽合成药物,床菽痉骄鳌邓担?
    是乃救死生之术,不可不审详。方和合而立愈者,记其草木,名为立愈方
  ,一日而愈者名为一日愈方,二日而治愈者名为二日方,三日而治愈者,名为
  三日方。一日而治愈者方,使天神治之。二日而治愈者方,使地神治之。三日
  而治愈者方,使人鬼治之。不若此者,非天神方,但自草滋治之,或愈或不愈
  ,名为待死方。慎之!慎之!此救死命之术,不可易事,不可不详审也。
草木能治人病,禽兽也一样,它说:「生物行精,谓飞步禽兽跂行之属,能立治病。禽者,天上神药在其身中。......比若凤凰麒麟,着德其身;比若蜂虿,着毒其身」(生物方诀)。对于这些能治病的草木禽兽,平时即应多予注意,了解其疗效。这是它与一般医家相同之处。但用草木禽兽治病之术,在《太平经》中乃是与神灵信仰相结合的,如此便使得它和一般医家极为不同。
  以灸针治病也是太平道甚为强调的,其法则与其用神咒或草木药类似:
    灸刺者,所以调安三百六十脉,通阴阳之气,而除害者也。三百六十脉者
  ,应一岁三百六十日,日一脉持事,应四时五行而动。出外周旋身上,总于头
  顶,内系于脏。衰盛应四时而动移,有疾则不应度数,往来失常,或结或伤,
  或顺或逆,故当治之。灸者,太阳之精,公正之明也,所以察奸除害国也。针
  者,少阴之精也,太白之光,所以用义斩伐也。治百中百,治十中十,此得天
  经脉谶书也。实与脉相应,则神为其驱使。治十中九失一,与阴脉相应,精为
  其驱使。治十中八,人道书也。人意为其使。过此而下,不可以治疾也。反或
  伤神,甲脉有病,反治乙,名为恍惚。不知脉,独伤绝,故欲乐知天道,神不
  神相应与否也,直置一病人前,名为脉本文,比若书经道本文也,令众贤围而
  议其病,或有长于上、或有长于下,三百六十脉,各有可睹,......集众行事
  ,愈者以为经书,则所治无不解诀者矣。天道制脉,或外或内,不可尽得而知
  之也。所治处十十治诀,即是其脉会处也。人有小有大,尺寸不同,度数同等
  ,常以陷穴分理乃应也。道书古今积众所言各异,名为乱脉也。阳脉不调,反
  治阴脉,使人被咎,贼伤良民,使人不寿,脉乃与天地万物相应,随气而起,
  周者反始,故得其数者,因以养性,以知时气至与否也(灸刺诀)。
本段文字非常重要,它所显示的经脉观,与《内经》颇不相同。一、论脉不论经。二、论脉亦非十一脉或十二脉的架构,乃三百六十脉。三、依《内经》,脉虽系脏腑,外则系于手足,亦不总会于头顶。太平道反是,谓脉总于头顶,而不系属于手足。可见它们对于脉的路线与脏腑联系关系,见解殊异。四、兼用灸与刺,说灸为太阳之精,针为少阴之精,与《内经》以针为主者不同,《内经》亦无针乃少阴之精的讲法。五、太平道的脉理,除了用以治病之外,亦可用于养性。以脉应四时五行之气,呼应一年三百六十日的度数,便可以养生。此「调气安脉以养生」之说,为《内经》所不及论。六、针灸,在此处并不视为纯医疗技术问题,所以说针灸时「实与脉相应,则神为驱使。治十中九失一,与阴脉相应,精为其驱使」。针灸仍是与其精神信仰相结合的。它说它的治法效果好,其书为《天经脉谶》。「谶」这个名称,就显示了它具有与神相呼应的关系。
  由本段文字,我们还可以发现当时用针灸、论脉象者,其实有非常多派别或类型。太平道主张博采兼蓄,找一位病人来,令各路医者共议其病,集合其脉论及疗法,并依其疗效,取其应验者,录为经典。这固然与它本身的整体哲学立场有关(太平道是主张「集议」的,这个办法,通贯其各领域,不独论医法如此),但亦可见彼时论脉实仍莫衷一是,对脉之理解亦无绝对的把握,故才会说:「天道制脉,或内或外,不可尽得而知之也」。
  假若我们把《内经》视为由「巫医」到「医」的发展,那么,太平道就可以当做「道医」的代表。其论脉用针,俱与《内经》不同,不废祝由、兼用方药,影响与《内经》同样深远。
  《道藏》太平部收有孙思邈《千金要方》、《急救仙方》、《仙传外科秘方》等药书多种。《道藏》之编次,夙称凌杂,归类尤多可议,但将此类药书纳入太平部,却无形中透露了太平道和医学的关联。
  事实上,太平部中还有《太上灵宝净明天尊说御瘟经》,以及模仿佛教维摩诘故事而作的《洞玄灵宝太上真人问疾经》等与医学有关之书。太上真人问疾,而得治耳、眼、鼻、口、手、心诸疾之神通,更能体现道教与佛教宗旨上的差别。另外,《太玄真一本际妙经》亦云世人「应当听受是经,识医良术,乃能疗诸妄惑之病,遇度成仙」「此经非但能治惑病,亦能发生妙喜之法」。凡此均以医为说,显见太平部与医药之关系确然不浅。道医传统,自太平道以降,似乎也已是非常明晰的一大宗了(注5)。
【五、道医流传与发展】
  汉代道医传统应已形成,除了《太平经》以外,另一个辅佐性的证据,其实正是《内经》。
  《内经》在唐以前不显,唐朝王冰予以修订重编并加上注解后,才渐流通。但王氏传本,本身便多可疑,一是修订幅度太大,其自序云:「其中简脱文断、义不相接者,搜求经论,有所迁移以补其处。篇目坠缺、指事不明者,量其意趣,加意以昭其义。篇论吞并、义不相涉、缺漏名目者,区分事类,别目以冠篇首」,几乎是全面重新整理过了,如此整理或整容以后,到底还保存有多少原貌,后人不无疑问。二是其中补了他自己师传的七篇文字,宋朝林亿《素问补注》说这七篇可能是《阴阳大论》的文字,并非《内经》原文,可见自宋以来,对其所补皆不敢信任。
  而正是这七篇,可以让我们看到汉魏南北朝以迄隋唐这段期间医学与道家道术间的关系。
  王冰所补七篇,是〈天元记论〉〈五运行论〉〈六微旨论〉〈气交变论〉〈五常政论〉〈六元正纪论〉〈至真要论〉。其中〈五运行论〉说:「黄帝坐明堂,始正天纲,临观八极,考建五常,请天师而问之曰......」,这里讲黄帝问天师,与其它各篇多说黄帝问歧伯问雷公不同,而天师也者,当然立刻令人想起它与道教的关系。果然,接下去,文章描述黄帝与歧伯的对谈,歧伯就谈到他看《太始天元册》,有丹天、苍天、?天、玄天、素天之说:「丹天之气,经于牛女戊分。紟天之气,经于心尾已分。苍天之气,经于危室柳鬼。素天之气,经于亢氐昂毕。玄天之气,经于张翼娄胃」。?天,就是黄天,太平道起事时曾有口号云:「苍天已死,黄天当立」。此五天说,正表明了它与道教的联系。〈六微旨大论〉则讨论到「太一」的问题,说「太一,天符之会也」。又说六气应五行,「天气始于甲,地气始于子,子甲相合,命曰岁立」,这都显然属于道教之说。
  这些篇章,王冰将之补入《素问》,自然是认为它们具有理论上的相关性,可是宋代林亿等人却觉得「所载之事,与《素问》余篇略不相通」。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落差呢?依我看,只能说《素问》的传习,在汉魏南北朝间,往往与道教徒有关,故王冰师传文献,被认为足以与经文相发明相匹俪,甚且更可能另有一种道教传本的《素问》。宋代以后,林亿等人,代表医与道分途的观点,认为王冰所补,均与医术无大关系。但在此同时,道教中仍沿续道医传统之观点者,则似乎尚未完全遭到弃置。二者分流而进,足觇世变,故下文谨略述之。
  汉魏南北朝间可能另有一种道教界传本的《内经.素问》,最直接的证据即是所谓「素问遗编」。王冰本中缺〈刺法论〉〈本病论〉二篇,明赵简王居敬堂刊本《素问》则有此两篇。有些论者认为:「刺法大义见〈六元正纪大论〉中,但彼则引而不发,至此二篇,始有下手处」,颇为推崇;有些人则批评它:「辞理鄙陋,无足取者」。事实上,这两篇文献乃是道士所传,故施沛跋云:「一日独坐静寄轩下,有羽士顾余而问所读何书,答以:『素问』,乃备析疑义,因出逸篇二,以授余曰:『此长生诀、神现方也』,随谢去。后访之,不可踪迹,始知异人也」。本出于道流,其内容当然会与王冰所补之〈六元正纪大论〉等有关啦。
  今考〈刺法论〉,除以针刺手足诸脉以外,并有净神咽气之法:「其刺已毕,又不须夜行及远行,令七日洁,清净斋戒,所有自来,肾有久病者,可以寅时面向南,净神不乱思,闭气不息。七遍。以引颈咽气顺之。如咽甚硬物,如此七遍后,饵舌下津,令无数」。这是在针疗之后,辅助其疗效的办法,但也有单独使用的疗效。此即可见该文仍然肯定精神性的力量,故另有存思之法云:
    欲将入疫室,先想青气自肝而出,左行于东,化为林木。次想白气自肺而
  出,左行于西,化作戈甲。次想赤气自心而出,南行于上,化作焰明。次想黑
  气自肾而出,北行于下,化作水。次想黄气自脾而出,存于中央作土。五气护
  身之毕。以想头上,如北斗之煌煌,然后可入于疫室。
此乃藉存思法以避疫,是以精神性的力量来抵御病疫,这种对精神的强调,导致它特别重视「守神」,说:「人虚即神游失守位,使鬼神外干,是致夭亡」「人病心虚,又遇君相二火,司天失守,感而三虚,遇火不及,黑尸鬼犯之,令人暴亡」。人患疾病,是因鬼怪干犯,乃古老之信仰,此处仍用此巫俗传统之信念,但认为人只有在虚弱时、精神耗失时才会遭到鬼神的干犯。〈本病论〉说:「人气不足,天气如虚,人神失守,神光不聚,邪鬼干人,致有夭亡」,即是此意。另外,其说另一个特点,是参合了丹田的讲法,说:「失神守位,即神游上丹田,在帝太一帝君泥丸君下。却遇火不及之岁,有黑尸鬼见之,令人暴亡」。以上这三点,鬼神致邪说、守神却病说、丹田泥丸说。都是由道教传统中得来的。到底是有人采撷道教之见解而构撰此三篇文献呢,抑或因其所述乃道教之谈,故为道流所传习呢?
  〈刺法篇〉又提到以小金丹却疫之法,说:「小金丹方,辰砂二两,水磨雄黄一两,叶子雌黄一两,此金半两,同入盒中......。埋药地下,七日取出,顺日研之,三日,炼白沙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日望东吸日华气一口,冰水下一丸,和气咽之,服十粒,无干疫也」。可见本篇对道教术法吸收极广,存思、金丹、针灸、鬼神致疾、吞咽、守神诸法,靡不包摄。
  这个例子,足以充分证明《素问》的传习过程中,确有道教人士参与,且对该书有不甚同于一般医家之见解与处理。据施沛说,逸篇二篇,乃羽士所传;实则王冰亦为道流,其号为启玄子。宋代以后,林亿等人持医道分途之见,不以道医混同为然。但传《素问》者仍多道教人士。邵博《见闻后录》说:「郝允......月夜行山间惫甚,憩一树下。忽若大羽禽飞上其上。熟视之,一黄衣道士也。允拜手乞怜。道士曰:『汝郝允乎?』因授以医术。晚迁郑圃,世以神医名之」,这位郝允就曾撰有《内经笺》。又《通志.艺文略》着录冲真子《内经指微》十卷,亦是道教中人所为。《金史.刘完素传》说刘氏字守真,「尝遇异人陈先生,以酒饮守真,
大醉。及寤,同达医术,若有授之者」,曾作《素问玄机原病式》,号通玄处士。其事迹更是与郝允若合符节了。
  《素问》是医家最重要的典籍。也是巫与医分途的里程碑,但是在《素问》问世及流传之际,同时却也存在着由巫医发展来的道医传统。而且可能还不只是双峰对峙、分流竞进式的发展,而是颇有交集的,《素问》本身被道教人士传习并予以发展之事实,足以让我们对此状况有所了解。今本《素问》显得较为纯粹,纯为医家之说,巫俗道术,不如《太平经》等道籍之多,焉知不是林亿等人删汰清理的结果?林本修改王冰本文字六千多字,增注二千多条,足以使早期道与医相融合的痕迹完全遭到抹杀。像「素问遗篇」那类道教素问,就更难见容于宋代以后声势渐大的儒医传统了。明吴昆《素问注》自序说:「最下异为一途,叛经行怪,类如《伤寒钤法》《素问遗篇》,则妖氛尔、孛彗尔、白虹尔、薄蚀尔,非惟羲和忧之,具目者之所共忧也」,可以代表这些儒医对巫医道医的鄙夷,一付道不同不相为谋的口吻。这在讨论医术时,固不妨有些坚持;若论史,那可就忽略了汉魏南北朝时期医与道事实上仍难析分的境况了(注6)。
【六、道医儒医之纠葛 】
  事实上,唐朝王冰注《黄帝内经素问》,已广引道家道教语。如〈上古天真论篇第一〉引老子曰:「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弱其志,强其骨」「持而盈之,不如其已」「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甚爱必大费」「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圣人曰:我无欲而民自朴」「不见可欲,使心不乱」「圣人为腹,不为目也」「我独异于人,而贵求食于母」,引庄子曰:「全汝形,抱汝生,无使汝思虑营营」「执道者德全,德全者形全,形全者圣人之道也」「无为而性命不全者,未之有也」「神全之人,不虑而通,不谋而当,精照无外,志凝宇宙,若天地然」「体合于心,心合于气,神合于无,其有介然之有,唯然之音,虽远际八荒之外,近在眉睫之内,来于我者,吾必尽知之。夫如是神全,故所以能矣」「圣人之于声色滋味也,利于性则取之,害于性则捐之,此全性之道也」,又引老子河上公注曰:「有欲者亡身」,引广成子曰:「必静必清,无劳汝形,无摇汝精,乃可以长生,故圣人先之也」,引《真诰》曰:「常不能慎事,自致百痾,岂可咎怨于神明乎?」
  一篇文章,不过数百字,而注解却引用了这么多道家道教语来诠析文本,并不特别令人感到奇怪,因为整体《素问》所表现的人生态度,也确实近于道家。不但其所用术语往往与道家相同,恬淡守朴、去世离俗、积精全神之主张,也正是道家所强调的。王冰引用道家乃至道教言论来诠释它,应该说是颇能切合其肌理。
  但只以老庄来解释《素问》并不够,老庄论阴阳甚少,大约只有「万物负阴而抱阳」等语,又不论五行、不谈音律,故为了说明《素问》「和于阴阳,调于四时」、五脏配五行、五音、五方的理论架构,王冰又必须引用《易经》论阴阳乾坤、《尚书.洪范》论五行,以及《礼记.乐记》的部分,来做些补充。
  王冰注征引儒家典籍者,仅此而已,它引用《易经》时也是非常谨慎、非常有节制的,只有〈金匮真言论篇〉论五脏配属时说:「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开窍于鼻,藏精于肺,故病在背,其味辛,其类金,其畜马」时,它才牵引易象云:「畜马者,取干也,《易》曰:干为马」。另外,〈天元记大论篇〉说:「天有阴阳,地亦有阴阳,木火土金水,地之阴阳也,生长化收藏,故阳中有阴,阴中有阳」,它注:「阳中兼阴,阴中兼阳,易之卦,离中虚,坎中实,此其义象也」。论卦论象者,仅此而已,连汉人易学中流行的四正卦、十二月消息卦,在他讨论人如何调四时之气时,本来是最容易征引使用的,他也没有这么做。
  王氏如此处理,在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素问》与《易经》的关系。除了谈阴阳的部分可与《易》关联起来外,它与易卦易象都没有太多干系。王氏偶尔引《易》之处,也都显得牵强附会。如〈阴阳离合论篇〉:「帝曰:『愿闻三阴三阴之离合』,歧伯曰:『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所谓广明,下文有解释,云:「中身而上,名曰广明」,指身体正面的上半身。可是王冰注却说:「南方丙丁,火位主之,阳气盛明,故曰大明也。向南治物,故圣人南面而立,《易》曰:『相见乎离』,盖谓此也」。这比用坎离来解说天地皆有阴阳之理,更为荒谬。
  然而,这也可以看到一种趋势:《素问》本身和《易经》没什么关系,可是却有人总想替它们牵牵线、作个媒。这种倾向,在王冰之后越演越烈。
  宋林亿《重广补注黄帝内经》即以《易纬.干凿度》来解释《素问》为什么称为「素问」,谓:「干凿度云:『夫有形者生于无形,故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气形质具而痾由是萌生,故黄帝问此太素,质之始也。《素问》之名,义或由此」。这实在也是牵合附会之谈。太素之说,起于《易纬》,黄帝时怎么可能用此为书名?设若书名乃汉人所题,故用《易纬》之说,称其书为《素问》,那么书中又为何完全没有讲到太始太素之类事?因此我认为:林亿之所以会如此征引,其实正显示了他欲将《易经》与《素问》相关联的用心。故〈阴阳应象大论篇〉说:「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林氏等新校正便说:
    阴长阳杀之义,或者疑之。按《周易》八卦布四方之义,则可见矣。坤者
  阴也,位西南隅,时在六月七月之交,万物之所盛长也。安谓阴无长之理?干
  者阳也,位戍亥之分,时在九月十月之交,万物之所以杀也,孰谓阳无杀之理
  ?以是明之,阴长阳杀之理可足矣。
以《周易》八卦分布四方来解释阴阳消息,实为王冰所不及论,但此风既开,四方八卦之说便泛滥于医学之中了。《灵枢.九宫八风》说「太一」在一年之中依次移居九宫;太一,是北极星,北极不动,北斗之斗杓则随季节旋转,古来均依斗杓所指十二辰来区分节气,一年分为廿四个节气。斗杓所指之辰,则称为月建。例如冬至节,月建在正北。这是十二月与辰、方位、节气的配合。另外,一年三百六十五日,分属八个方位,称为八宫,每宫得四十六日,天门地户两宫各仅四十五日。如果再将这八个方位跟上面所说的十二月、十二辰、廿四节气配合起来,即是所谓太一移居,八宫各分配三个节气;加上中央,共为九宫。
  这种天文与节令的配合,本来是因医学理论重在「调四时,合阴阳」而设,故八宫又配以八风。谓各节令有符合节气的实风,主资长万物;也有与时令节气相反的虚风,主收杀万物。所以人应注意驱避风邪。但它谈八宫八方位,却给了以四方八卦来论医理者一个好机会。
  其实《灵枢》原文根本不曾谈到八卦,八宫分别是叶蛰、天留、仓门、阴洛、上天、玄委、仓果、新洛。后人勉强以八卦与之配属,遂只好刻意去解释为什么叶蛰宫是坎、新洛宫是干。例如倪仲玉说艮居东北,主立春、雨水、惊蛰,「艮为山,正而不动」,故名天留宫。离居南,主夏至、小暑、大暑,「日月丽天,主离明在上之象」,故名上天宫。干位西北,主立冬、小雪、大雪、「新者始也,洛书载九履一、一乃干之始」,故名新洛。凡此等等,都属显然可见之误说。
  换句话说,《素问》《灵枢》可能在早期较近于道家义,道家人士也是两书的主要传承者(日本多纪元胤《医籍考》甚至认为:「《道藏》中有玉枢、神枢、灵轴等之经,而又收入是经。则『灵枢』之称,意出于羽流者欤?曰灵枢、曰九虚、曰九灵,并是黄冠所称,而九卷《针经》为其旧名也」)。可是越到后世,它与儒家的关系就越来越紧密。由道医逐渐发展为儒医的轨辙也由此可见。
【七、道林养性与儒门事亲】
  道教观念具存于医学中,而其后转为儒家立场,其实是一种趋势,并不仅表现在对《素问》《灵枢》的解释上。如隋太医博士巢元方等所编《诸病源侯论》,为我国第一部全面性的病因学专着,其中卷廿三即有〈尸病诸侯十二论〉。什么叫做「尸病」呢?
  这完全是道教中的一个观念,说:「人身内自有三尸诸虫,与人俱生。而此虫忌恶,能与鬼灵相通,常接引外邪,为人患害」。三尸,又称三虫,据说上虫居住在上丹田,名彭倔,色白而青,使人嗜欲痴滞,又伐人眼。中虫住中丹田,名彭质,色白而黄,使人贪财,好喜怒,浊乱真气,魂魄失常。下虫居下丹田,名彭矫,色白而黑,使人耽酒好色,伐人胃命。因三虫都姓彭,所以又称为三彭。道教人士认为这三虫不但会作祟让人速死,更会窥人罪过,每逢庚申日就上天去打小报告。因此想修炼成仙的人,必须要「守庚申」「杀三尸」。唐张读《宣室志》云:「凡学仙者,当先绝其三尸。如是则神仙可得。不然,虽苦其心,无补也」,讲得非常明白。
  但三尸云云,其实是个寓言,清代西崖《谈微.事部.三尸神》说:「此身本空洞洞地,安得有三尸在内?盖彭之一字,字书一训作近,而倨傲之性,质见之性、矫戾之性,人人有之。其所谓守庚申者,正欲人断除此三种情性,方可入道也」。也就是说,把断除不良情性的伦理要求,用一种宗教式语言来表达而已,身体内部是不可能有这样三条虫,也不可能因为有这三条虫作祟而形成之疾病的。
  可是,在深受道教影响的医学传统中,三尸不但被认为是真实存在的三条虫,也认定了有些病侯即是三尸所引起的。巢元方《诸病源侯论》之所以会列出〈尸病诸侯〉,就是由于这样的背景。
  据巢元方说,尸病包括诸尸、飞尸、遁尸、沉尸、风尸、尸注、伏尸、阴尸、冷尸、寒尸、丧尸、尸气等各种情况,症侯各异。这些症侯,在其它医书中可能会以邪风邪气来解释,但在此书中都以尸虫作恶为说。其治疗之法,除了汤熨针石之外,也采用道家的导引法,例如治伏尸法,即须叩齿二七次,咽气二七次,反复做三百通,做满二十天。
  采用道人导引法治病,不仅此一处,如治牙痛,它主张于生日梳发时,叩齿九通,默念咒云:「太帝散灵,五老反真。泥丸玄华,保精长存。左拘隐月,右引根。六合清练,百神受恩」,咒毕,咽唾三过(卷二九)。足见导引及咒术之治疗功能,是它所充分肯定的。
  这种情况,在孙思邈《千金要方》中一样存在。逊思邈本人即被道教尊为「药王」,其著作收入《道藏》中,均非偶然幸致。卷一〈大医习业第一〉开宗明义便说:
    凡欲为大医,......又须妙解阴阳禄命、诸家相法,及灼龟五兆、周易六
  壬,并须精熟,如此乃得为大医。......不读老庄,不能任真体运,则吉凶拘
  忌,触涂而生。至于五行休王、七曜天文,并须探赜。
这是指医生的修养方面,在医法部分,他也很重视「养性」。卷廿七专就养性的问题,列了道林养性、居处法、按摩法、调气法、服食法、黄帝杂忌法、房中补益等项。其内容则完全是道教观点,认为养性才是无病长寿之本,去名利、除喜恶、戒声色、绝滋味、存精神,然后再用存思、按摩、调气等法。其说颇可与陶宏景《养性延命录》之说互参。
  《千金翼方》中同样保存了这个讲法,卷十二〈养性〉卷十三〈辟谷〉卷十四〈退居〉卷十五〈补益〉,可说即是《千金要方.养性》的扩大与延续。卷二九及三十的〈禁经〉上下篇,更是咒禁治病的重要文献。
  宋朝以后,儒医之说兴起,「道林养性」逐渐不被医家重视,医生以「儒门事亲」自附于儒林,对于鬼神致疾说大肆批评(如《儒门事亲》卷一云:「疟之甚者,则归之怪祟,岂不大可笑耶?《内经》谓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何世俗之愚而难化耶?」),也指责方士「谬说鬼疾,妄求符箓,神祷辟匿,法外旁寻,以致病人迁延危殆」。道林养性之说,概不叙及;按摩、调气、服食、存思等法,亦极少采用了。
  整体趋势虽然如此,道教医术仍间存乎其中。如金张从正《儒门事亲》卷五谈到治疮疖肿瘤、疮肿丹毒、金疮、鱼刺入喉,以及妇人乳痛、小儿身瘦肌热、疟疾不愈,乃至禁蝎,都用禁咒之法。其中治鱼刺入喉之咒,明言出于《道藏》,是让病人念:「吾请老君东流顺,老君奉敕摄摄,摄法毒水,吾托大帝尊,不到称吾者,各各现帝身,急急如律令,奉敕摄」。另外,最有趣的是疟病不愈则念禁果咒,请疟鬼来吃桃子杏子枣子梨子。它原本是反对疟鬼致疾之说的,可是在没药或久疟不愈的情况下,也不得不采用禁咒之法。又,其书最末尾部分还谈到辟榖绝食的方法,提供了一些辟榖的药单。这些,都是它顺着整个医学传统讲下来,而尚未能以儒家观点完全扫除道教医术渊源的痕迹,他在理知面、医理主张上,固然反对鬼神禁咒等法,儒门事亲,也用不着辟榖绝粒,但终究不免仍有因循旧说的地方,道教医术,间或存身于其中。
  情况类似的,是北宋元丰年间刊布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此书以方剂为主,其中即颇有道教祖师所传之药方,如纯阳真人养脏汤、南岳魏夫人济阴丹之类。另有用符者,如催生符;用禁咒者,如产妇将生产时,用体玄子借地法,念咒向鬼神借地安产;又铺产地草及床褥,念禁草咒,产时贮水念禁水咒。编者并相信方位宜忌之说,收录了「胎神游方」「推妇人行年法」「逐日产母生子宜向方」「逐月产母宜忌向方」「逐日日游神」等并非方剂的治法。
  其后,政和年间奉敕编的《圣济总录纂要》后面也有三卷谈神仙服饵之法,或烹炼砂石,或咀嚼松柏,或吐纳,或斩三尸。情形亦略与《局方》相似。故真正能由道医转入儒医,恐怕要迟到元朝的朱震亨。朱氏撰《格致余论》,自序谓:「古人以医为吾儒格物致知之一事,故名其篇目格致余论,未知其果是否耶?」虽推源于古人,语意上却看得出是自立新说,故又云:「《素问》载道之书也,词简而义深。去古渐远,衍文错简,仍或有之,故非吾儒不能读」,句句扣紧儒家,将医道纳入儒者事业中来。
  其《格致余论》开宗明义,仿孙思邈《千金要方》,先谈养性之要,但将道门养性之理论,转为儒家的去嗜欲、收放心:
    传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余每思之,男女之欲,所关甚大;
  饮食之次,于身尤切。世之沦胥陷溺于其中者,盖不少矣。苟志于道,必先于
  此究心焉。因作饮食、色欲二箴。
这两篇箴文,与稍后的〈养老论〉〈慈幼论〉,把医术和儒家的伦理观完全结合起来了,其书及《丹溪心法》也都全然不用禁咒、存思、服气、辟榖、符箓诸说,影响所及,几夺道医之席。明成化年间程敏政替其《丹溪心法》作序,竟说:「医之先,谓出神农黄帝,儒者多不以为然」,对医的传统,儒者几乎要重新构造了。
  到了《四库提要》,遂把医家与神仙家的关系断然切开,说:「汉志,『医经』『经方』二家后有『房中』『神仙』二家,后人误读为一,故服饵导引、歧涂颇杂、今悉删除」。其实《汉书.艺文志》所载,乃将医经、经方、房中、神仙合为「方伎」,说:「方伎者,皆生生之具,王官之一守也,太古有歧伯俞拊,中世有扁鹊秦和。盖论病以及国,原诊以知政。汉兴有仓公。今其技术晻昧,故论其书以序方伎为四种」,明明说这四种都是治病生生之方伎。后世如南齐褚澄《遗书》一卷,论受形、本气、平脉、津润、分体、精血、除疾、审微、辨书,发挥人身气血阴阳之理,《百川书志》就将之列为房中类,可见后人对于医经经方和房中之分,也未必十分严格。四库馆臣之说,本诸儒医的偏见,颇乖史实,故为辨正如上(注7)。
【附注】
(注1)刘完素传张从正,称为河间派。张元素、李杲、王好古则为易州派。两派多在北方。南方朱震亨,号丹溪。
(注2)宋许叔微曾仿《本事诗》之例,将所用药方配合本事,编为《类证普济本事方》十卷。
(注3)以上所述,是对《四库提要》的辩驳及补充。中国古无医学史,《四库提要》可视为第一部医籍史论或医学史论。且它以儒学发展史来架构医学史,对后人启发甚大。但四库馆臣论医学,处处将儒医并论,却说:「〈汉志〉医经经方二家后,有房中与神仙二家。后人误读为一,故服饵导引,歧途颇杂,今悉删除」,抑扬甚为明显。不知儒学之中亦分汉宋,彼推扬汉学而沮抑宋学,正如论医学时贬服饵导引等术,而称举儒医也。仅得一偏,未为通方之论。且谓:「儒之门户分于宋,医之门户分于金元。观元好问〈伤寒会要序〉,知河间之学与易水之学争。观戴良作〈朱震亨传〉,知丹溪之学与宣和局方之学争」,不知此类争执皆宋明理学中程朱陆王之类,医学史上更大的传统变迁不只在这些小「门户」上,而在从巫医到儒医的转变上。
(注4)唐代太医署及尚药局仍设有咒禁师,《新唐书.百官三》:「令掌医疗之法,其属有四:一曰医师、二曰针师、三曰按摩师、四曰咒禁师」,足证禁咒治病仍是正式被政府承认的医术。
(注5)我们不要忘了,太平道还有一个「身中神」的观念。后来上清道以《黄庭经》《上清大洞真经》为主,所发展的内视、服气法,构成了道教养生学极重要的部分。这个部分,通常不视为「医学」,但无可否认它具有明显的医疗效果,可以却病延年。因此,我认为这其实就是由太平道所开启的道医传统之一部分,对身体采「内景」之说,而与用「经脉」理解身体的《内经》系统,分为两条路子,但不能说只有用经脉解释身体构造的才是医学。
(注6)明朝程敏政〈丹溪心法序〉刻意把巫与医分立。说:「医之与卜,并见于《周礼》,曰:医师隶冢宰,筮人隶宗伯。并称于孔子,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巫,筮字,古通用也。然卜之先,实出于羲文周孔。则医之先,谓出于神农黄帝,亦必有所从来」。
(注7)唐朝以后,医书之涉于道术者,如《银海精微》,旧题孙思邈撰,以目为银海,乃道流之说,此书亦必为道教中人所作,托名于药王耳。药王《千金要方》颇录禁方,唐王焘《外台秘要》亦复如是,且多载服食钟乳石法。宋以后,世传师巫《颅经》,专论治小儿之法,而托名师巫,殆近于《银海精微》之例,渊源所在,尤可征见。至于方剂之书,如《博济方》,其中往往杂以方术家言,如云彭祖夏姬商山四皓曾炼杏仁为丹,服之可以长生飞仙。《圣济总录纂要》与此相同,亦有神仙服饵三卷。旧题东轩居士撰《卫济宝书》则自称其方传之不老山高先生,与宋国桢《涌幢小品》谓许叔微梦见神人而通医学,着《类证普济本事方》者,亦复类似。然此仅谓其医术由仙家术者传授而已,另有凿指方剂乃仙家降示者,如《急救仙方》六卷,收入《永乐大典》,其实即《道藏》太玄部中书也。明朝医籍,孙一奎《赤水玄珠》三十卷,顾名思义,本出于道家,故附论方外还丹,说以人补人采炼之法。其《医旨诸余》二卷,亦发明太极阴阳五行之理,以论心身脏腑,且引《黄庭经》以证朱震亨谓相火属右肾之误。熊宗立《素问运气图括定局立成》,亦为医卜之书,以天符运会之说,用人生年甲子,观得病之日,而推断生死气运吉凶,乃医道之近于筮者也。董说《运气定论》一卷,亦有此意味。清魏之琇着《续名医类案》六十卷,所载名医,多属道人。徐大椿着《神农本草经百种录》《兰台轨范》,则颇信服食之说。凡此之类,皆存道医之遗迹者。又有陈士铎《石室秘箓》六卷,自称遇歧伯公等人于京师,亲受其法,歧伯且自称中清殿下宏宣秘箓无上天大帝真君,显系道教中人扶乩所得。另有《四库提要》断为依托者,如题杜光庭着《杜天师了证歌诀》,题太师刘真人着《大本琼瑶发明神书》、题紫虚真人崔嘉彦着《崔真人脉诀》等等,亦均为医学而涉于道术者。四库所集医书,限于清初以前,清代医籍,似此者仍然不少。如祝登元《心医集》即为道教养性功法之发挥。天休子《修昆仑证验》,阐内景黄庭「子欲不死修昆仑」之说,主张以「揉」「晒」治病。而柏鹤亭等人所辑《神仙济世良方》二卷,则全为神人所传医方,凡一百二十七门病症方论,乃神授方系统中集大成之作,论道医者,俱可取资。
发表于 2006/5/25 10: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几次看到您的贴子,很感兴趣,不知道能不能介绍一个最基本的入门练法.
 楼主| 发表于 2006/5/25 10:57:5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5/28 23:37: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國傳統道家文化資料下載

http://wyx.nbtvu.net.cn/jmm/index1.htm
发表于 2006/5/29 08:40:11 | 显示全部楼层
易道厉害啊!

恳切请教易道,要做到“精神内守”有什么要点?
 楼主| 发表于 2006/6/12 21:29:18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一下!
发表于 2006/6/13 11:40: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阳化气,阴成形。

[ Last edited by 吴向阳 on 2006/6/13 at 11:41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5/1/7 19:1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