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杏园春晓 于 2016/8/25 22:46 编辑
第五讲:四诊技巧之闻诊
老 师:上次讲望诊,望诊呢,就是一切看得到的都要看,你们要重视。目前,一般医生问是主要的,脉呢,有两个极端,一些人很注重脉,摸很久,摸得很细;一些人则完全是做样子,这时两个极端。我觉得随便什么东西,极端了都不好,中国文化讲中庸之道,不主张极端。刚才吃饭时,又在谈到用附片,用干姜,重用30克、4 0克、50克这种,我认为不能极端,该用才用,不该用则不用。举个例子,砸核桃,砸不烂,是不是要换榔头呢?大多数认为该换榔头,但可以掉方向,照样用原来的榔头和力量,换个方向,核桃就砸开了,你们回去试试。 弟子甲:就是多方面考虑问题,用巧力不用拙力。 老 师:对,望诊呢,平时大家都要去用,才操得出来。比如,我看电视,问你们师娘:你看安倍有啥子病没有?她问:啥病?浮肿,肥胖,眼袋下垂——脾肾阳虚!很早我就这样说,最近,有一个报道,就证实了我的判断。说安培十多岁时就得了慢性结肠炎,一直都在拉肚子,直到现在。安培在竞选的时候,随从都要先调查好厕所的通道,在国会演讲常常稿子没念完,中途就要去解手。在日本被称为“厕所首相”。这个,我很早就通过望诊看出来了。所以,这个望诊很重要,一切能看到的地方,都可能给诊断提供一种依据。 今天晚上讲闻诊。闻诊,可能大家也没注重,更用得少了。四诊中我晓得大家主要是问。望与闻相比,在我的经验当中呢,要摆的次一点,但是也很重要。因为中医认为,凡有病都有外在表现,所谓“有诸内必形诸外”。你看得到的你可以捕捉,望诊来解决,最厉害的是扁鹊望齐桓公之色,一看就说你有病了,再过五天来看,就说你的病已从皮毛到血脉了,再过五天,说已经到脏腑了,再过五天,说你已病入膏肓了,没治了,一诊就解决了。看不到的,看不真实的,咋个办呢?闻呢,也算一个侦查手段。闻,包括两样:闻和嗅。耳朵闻到的是声音,鼻子嗅到的是气味。问诊呢,也是耳朵听到的,为啥不合到闻诊里呢?问诊问到的是语言表述的内容,闻的是文字语言表述以外的声音信息。声和音是两个不同的内容,一切震动发出的声响都是声的范畴。有节律的声响则称音。 闻诊,也要先入静,我有时也没办到,我那儿人多,一直都是闹麻麻的。你们人少的时候,一定要尽量注意这个。临诊入静,每个环节都是需要考虑的。病人发出的声响,包括:声音,语言,呼吸,咳嗽,呃逆,呕吐,太息,肠鸣,关节响,走路声,放屁声等等。这些声响中,要分出是自发的声响和提示发声。比如,看病时,病人坐在你的面前,你感觉到他在呻唤,不自觉的发出来。你要辨别,他是呻吟呢,还是太息,二者是不一样的,善太息往往是肝气不舒,肝气虚;呻吟则是属懊恼一类,是心的问题,是栀子豉汤这一类的。又比如他说话,一听就是沙声沙气的,你叫他发个音看,前面自然发出的是自发声,后者叫他发的是提示发声,将自发声和提示发声对照起来看,如果自发声就是沙哑的,说明病程比较长或比较重,若提示发音才出现沙哑,则病较轻。平时要注意这方面的比较和练习。 闻诊对儿科尤为重要。比如,听娃儿咳嗽,干咳和有痰要听;声音沙不沙哑要听;声音明不明亮要听。你们看我,有时娃儿哭的时候,我叫大人别制止他,任他哭,有时我甚至故意把娃儿整哭,扳倒他的嘴巴,扯住他的鼻子硬要看,让他哭就是想听声音。故意让娃儿哭后再听,就属提示发音。听声很重要,可以听他声音沙不沙哑,有梗阻没有,有痰涎没有。哮和喘,也要通过发声来听。(对弟子甲说)上次你和我探讨过哮喘,你给大家说说。 弟子甲:具体讨论的过程不清楚了,我记得哮和喘的区别是:哮是呼气时受到阻碍;喘是吸气有困难。 老 师:哮和喘有一个共同的地方,即都是呼吸有点困难,如果从望来看,喘是呼吸急促,短暂,鼻翼煽动,甚到张口抬肩;哮是呼吸短促,发声的时候有痰鸣声。有痰鸣音和无痰鸣音是区别哮和喘的标准,这个应从闻来区别的。 以呼吸来讲,哮喘是一个,另外还有少气,短气等。短气是呼吸急促,相对于哮,比哮声低,没有痰鸣音。相对于喘,没有张口抬肩的现象;少气呢!是呼吸细微,无力。 弟子丙:说穿了就是一个中气不足。 弟子甲:少气是虚证,短气则有可能是实症,比如肺大泡,肺上有痰阻等。 老 师:哮鸣都可能有虚有实。你想,这些都需要用听来解决,如果平时你脉又整不清楚,尤其是看娃娃,娃娃的三关脉包含信息并不多?实际上,三关脉只能看得出病的轻浅,寒热,很窄,而且他还属于望诊范畴。所以,对娃娃听声音很重要,要好好听,另外,还有一个需要重视听诊的是休克病人,实际上就是中风病人。他的语言已经是说不清楚了,嘴巴歪了,那么,又去听什么声音呢?大家认为呢? 弟子丙:中了风的吼痰,隔几间屋都听得到。 老 师:休克病人或中风病人,现在我们常常是一出现中风,就想到用王清任的【补阳还五汤】,中风就是这一种病机呀!显然不是,朱丹溪认为中风——四肢不仁,他就认为是痰,不纯是血瘀;王清任认为中风是气虚血瘀,若完全昏过去了,就是痰蒙清窍;若还没有完全昏过去的时候,我们听到他有痰鸣音的时候,就要以痰论治,就不要扭倒【补阳还五汤】不放。 弟 子:意思是临床上两种情况都有,也可能有挟瘀挟痰的。 老 师:完全可能的。这个医家这样说,那个医家那样说,我们则要在临床上多实践,不是医家说的不对,知识认识的角度不同。王清任是从气,血,瘀来说;朱丹溪是从气,血,痰来说的。朱丹溪的处理很简单明确,血虚补血——四物汤;气虚补气——四君子汤;有痰——二陈汤。二陈汤对全身的痰都管,都可用,只是要引经,要用引经药。还有治痰的药物不一样,痰有风痰,湿痰,热痰,顽痰。有很多治痰的药物,用药要变通,脑梗塞的痰是风痰,风痰要用的是白芥子。 听声音之后是听语言,不对头的语言大致包括哪些呢?大家认为? 弟 子:错语,谵语,郑声。。。。 老 师:三样了,还有独语,诳语,謇言都包括在内。谵语是神志昏迷的情况下,语无伦次,说胡话;郑声还是神志不清,声音有点突发性;独语不存在神志不清,就是自己一个人在说,就像鱼别人摆龙门阵的样子,气息低微。这些发声,往往表示病都还是比较重,病人病重了,说不清楚话了,听声音就比较有意义了。 弟子甲:这些都是比较病危的了。我们临床上常碰到的是病人说话重复,说同一件事情,往往要说很多遍,又不是独语,反复的给你说,我认为这多半都有精神忧郁症。 弟子丙:独语我曾遇到过,一个问题要说无数次,后来疯了。 老 师:再说咳嗽,认真去听,才能区分咳与嗽。咳嗽有犬吠声,声音重浊;鹭丝声,扯回声,水鸡声等。有的孩子说不清楚,咳声听着不清楚,咳的扑扑的,说明喉咙都是肿的。 弟子甲:水鸡声我有一个经验是,看他咳着咳着回抽一口气,犹如鸡鸣,我就把他当成水鸡声,此时用射干麻黄汤或小青龙汤加减都能行。 老 师:还有就是有的人干咳,他说没有痰,我就让他咳一声,若喉间有痰鸣声,说明是有痰咳不出来,不是没痰,病人表述不清楚,这时听他咳一下比他跟你说还稳当。 弟子甲:老师,我觉得干咳有两种情况需要区分一下。一是干咳无痰,而且有口渴的现象,明显是阴虚肺燥;还有一种是拼命的想咳痰出来,也是干咳。我后来观察发现,是肺下有水饮,不是痰,是水饮激发他咳,但咳不出痰来,感觉到咳的深一点,不是喉咙干燥引起的干咳。水鸡声不易碰到,这个要多一点。 老 师:咳嗽还有没有?你们说咳嗽很难撒!刚才大军都在说。 弟子丙:确实很难。人说:木匠怕疙蔸,医生怕咳嗽。 老 师:还有个说法是:跑马医伤寒,坐地医咳嗽。现在就是时行病。 弟子丙;看看袁健这种咳嗽是啥子咳嗽? 弟子戊(袁健):我觉得我的是咽炎咳嗽。 弟子丙:我觉得他是风寒咳嗽。 弟子甲:你说一下你的症状,大家来讨论。 弟子戊:最开始是感冒,周身痛,喉咙也痛,痛的很厉害。晚上我起来在少商和少冲两个穴位放血,喉咙就没那么痛了。早上起来,咳黄的浓痰,我按热来整,认为是寒郁而化热,结果喉咙没那么痛了,但咳嗽加重了,坐着一阵阵的咳,我就快点换成麻黄附子细辛汤来吃,那付药吃下去后,周身痛,出汗就解决了,喉咙痛也基本解决了,这个咳嗽呢(还在),我想把他熬过去。 弟子甲:你现在的症状是啥子? 弟子戊:我现在一个的喉咙痒,咳,有异物感,想把他咳出来。 弟子甲:喉咙痛不痛? 弟子戊:喉咙不痛了,无痰。 弟子甲:你咳时感觉是咽喉部呢还是肺部? 弟子戊:喉部。 弟子丙:这是典型的干祖望的喉源性咳嗽,他刚才咳,咳声较清脆,我的看法偏风寒,不知老师怎么看。 老 师:如果是我,不会象那样用方。你想,你是新感,新感动辄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是不对的,这是一个。你用了,起作用了,但是现在的问题出来了,因乱用药导致久治不愈,尽管是受凉了,肯定是风寒,但是风寒引发伏热才有喉咙痛,那么,既然喉咙痛了,说明那儿有热有毒,是热重毒重。我常用的,可以说没有副作用的就是银翘马勃散,才不会带来后面的后遗症。 弟子戊:我当时也用了银花,连翘清热解毒,但是我又加了一个桂枝汤。 老 师:乱加,这种就是乱加,象这种情况怎能用桂枝呢? 弟子戊:我想寒热并用。 老 师:寒热并重,如果表寒,用点荆芥防风就够了,轻描淡写的就解决了。 弟子戊:是不该这样用。 弟子丙:确实如此。 老 师:咋个会用桂枝哟!桂枝是走血分的。 弟子甲:老师说这个很重要。你这个实际上是风寒引发了伏热,有咽喉痛一定是有伏邪被引发。 老 师:嗯,要清热为主,清热利咽,解毒。 弟子甲:没有伏邪,纯粹风寒引起咽喉痛的情况很少。 老 师:有的人认为,脱了衣服感觉很冷,觉得这是风寒,就去用风寒药,就出问题了。病机没抓住!这次大家深刻一点了吧?(众笑) 弟子戊:我尤为深刻。 老 师:尤其是,你还在有点勿冷勿寒的感觉,你用点防风,用点柴胡都可以。 弟子甲:老师,他现在喉咙不痛了,也不干了。。。。 弟子丙:刚才听到他那种咳嗽呢?我认为还是风寒,遇到我用方我会怎样用呢?以三拗汤为主,但是不用麻黄用麻绒,然后加射干,加蝉蜕。 弟子甲:现在他还一样的有热,老师已说清楚了,实际上他那个情况,应该用银翘马勃散加荆芥防风,这是正治。 老 师:我给你(弟子丙)讲,那个三拗汤,不外乎麻黄,杏仁,甘草,咋会用得到它上面去哟!麻绒只是说不发汗,是平喘的,你平喘做什么?(这病)用不得! 弟子甲:还有(对弟子丙),刚才你的判断是喉源性咳嗽,三拗汤是针对肺的,是对风寒入肺咳嗽的,你的辩证和用药就没配合好。 老 师:记倒,苏敏(弟子丙),不要想到一个处方,就总想往上去套用,这是败着。 弟子甲:苏师兄可能不纯是想用三拗汤,可能还会加上其他的,他用后也可能会有效果,但不是正治。 老 师:这儿你强调三拗汤就是错的呀!(治病)又要有效又要讲得通。比如他(弟子戊)整来整去,还是好转了呢,但好转了就对了吗?(弟子戊:还是咳。)埋下了后遗症了,问题出在后面,留下尾子了,久治不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