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紫极先生

伤寒,瘟疬与杂病的辩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5/21 14:38:16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同意紫极先生的观点,在温病的治疗上我是有切身体会的,我年幼时被抗生素,激素所害,以后每年一遇换季之时都会出现口渴、咽痛,甚至溃烂,之后才出现鼻流清涕、发热恶寒等证,甚至高热不退,唇焦舌烂,最后见咳嗽,咯痰,即使注意不感冒,一到时间也劫数难逃,从学医开始每次发病皆以叶氏之法治之,百无一效,最后痛定思痛,还是回到六经辨证的路子上,应手即效,而且今年也未见复法。
     所以认识温病,首先就得承认“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如果不承认温病是伏气为病,那肯定会和“远进若咸”的瘟病相混淆了,只知外感温(瘟)邪,不从六经气化上探求,如果大家受叶氏的影响太大,思想不容易转变,何不拿自己实验一下呢?一直争论下去可能还是不会有结果。
发表于 2006/5/21 16:53:02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紫极先生 at 2006/5/21 13:49:


此论非人人可以得闻,我还要遵古训,匪人弗传。
紫极先生并非与众不同,只是治温病之法,与叶派不同而矣。我所治的温病,亦不计其数。
所谓温邪犯肺,逆传心包之理,错之又错。即便是疫证之传(流行性感冒等 ...
不说就算了。
至于“对于感冒来说,今人的体质确为麻黄汤证少,为什么?就是温病派与西医狼狈为奸的结果。” 不对吧?有些矛盾。既然今人的体质都被温病派害得麻黄汤证少,那当遵从紫极先生的治法才是。怎么这个论坛还教育人感冒了就要喝麻黄汤和桂枝汤呢?请问其详,不知这个能不能说。

[ Last edited by 一行 on 2006/5/21 at 16:58 ]
发表于 2006/5/21 17:13:1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各位观点一一拜读了,晚清民国两派相互攻击者甚众,但我还是想尊重温病学诞生和发展的史实及贡献。我很欣赏伤寒和温病兼于一身的大家,譬如蒲辅周,就中医妇科来说,一个化症回生丹运用的出神入化,给我好多启迪。我这几个问题,一直没人回答:
2、远的不说,近代名医中,蒲辅周、岳美中、邓铁涛等人都是兼学伤寒和温病的大家,并无排斥温病之说,并且临床中常用温病方取得大验,不知紫极先生对此几人有何评价?为什么伤寒和温病学说能在这些人身上和平共处呢?

3、就瘟疫而言,仲景之学较为适合治疗温疬还是寒疬?如果都适合,那么为何明清时期对于瘟疫办法不多,为何“时师误以伤寒法治之,未尝见其不殆也”?是否当时修习的伤寒学说医生都是庸医呢?是否古人都很是无能,不能解伤寒论本意呢?

[ Last edited by 一行 on 2006/5/21 at 17:43 ]
发表于 2006/5/21 17:18:22 | 显示全部楼层
理论可以说得当当响,可以深入浅出的把别人扁的一钱不值,但是考察一下历史,往往难以作出合理的解释。纵观近现代明医,往往身兼伤寒与温病二学,并且其之所以出名,是久经临床考验的。纵观历次瘟疫,使用的也是温病方,治疗屡有效验,例子我上个帖子贴了不少,各位可能对此作出合理解释,再对温病下最后判决不迟。
 楼主| 发表于 2006/5/21 17:18:40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一行 at 2006/5/21 16:53:
既然今人的体质都被温病派害得麻黄汤证少,那当遵从紫极先生的治法才是。怎么这个论坛还教育人感冒了就要喝麻黄汤和桂枝汤呢?请问其详,不知这个能不能说。

断章取义,不是学习的态度,我劝你没事时多去看看书,有了自已的思想后,再来进行学术争鸣。
如今的感冒,麻黄汤少,并不是说没有麻黄汤证。你看到论坛教育人感冒就都要喝麻黄汤桂枝汤吗?若是有了桂枝汤证麻黄汤证,不喝这个汤喝什么去?你怎么没有看到所使的被清热误致的麻附辛汤,怎么没有看到造成水饮凌心的苓桂术甘汤。
你这是标准的无理取闹,当你会治外感时,再来此论坛吧。
 楼主| 发表于 2006/5/21 17:25:12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一行 at 2006/5/21 17:18:
理论可以说得当当响,可以深入浅出的把别人扁的一钱不值,但是考察一下历史,往往难以作出合理的解释。纵观近现代明医,往往身兼伤寒与温病二学,并且其之所以出名,是久经临床考验的。纵观历次瘟疫,使用的也是温病方,治疗屡有效验,例子我上个帖子贴了不少,各位可能对此作出合理解释,再对温病下最后判决不迟。

对温病的判决,在我的临床经验中,我已经给了结果。即然你这么拥护温病派,等你有了临床经验后,再判断也不迟。回家去看书吧,我这里劝你不论学什么,好好的学,不要带主观态度。等有了你自已的思想后,再定性也不晚。
 楼主| 发表于 2006/5/21 17:28:38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紫极先生 at 2006/5/21 17:25:

对温病的判决,在我的临床经验中,我已经给了结果。

在我的这个结果中,指导着我去治病,并且得到经验的验证。不论你服不服,都是这个结果。等你有了自已的经验验证后,再来谈理论,定是非。
 楼主| 发表于 2006/5/21 17:30:43 | 显示全部楼层
人云亦云,道听途说,过河拆桥,皆是学习中不可取的。
发表于 2006/5/21 17:34:33 | 显示全部楼层
流于口水战了,是不是我说的这样,我想大家各有体会,保留吧。
我去年感冒,柴胡桂枝汤,用了一剂,好了。前天感冒,吃了四个银翘散胶囊,也好,很浅陋,我自己辨的证。
仅此,不再回了,我真的看书去乐。
发表于 2006/5/21 22: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一行 at 2006/5/21 17:34:
流于口水战了,是不是我说的这样,我想大家各有体会,保留吧。
我去年感冒,柴胡桂枝汤,用了一剂,好了。前天感冒,吃了四个银翘散胶囊,也好,很浅陋,我自己辨的证。
仅此,不再回了,我真的看书去乐。

不知我误会没有?好象有针对《感冒患者须知》的意思。
柴胡桂枝汤的主症在《须知》里肯定没有的,但已经不是纯粹的太阳表症了。至于先生们,遇到这种情况就不会用吗。
遇到温病就不会“辛凉解表”了吗?
有时候真搞不明白一行先生到底要说个什么意思。

[ Last edited by 夜听春雨 on 2006/5/21 at 22:17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5/1/11 10:1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