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山水伊人

老中医收徒,教你真正的中医——经典中医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6 20:41:18 | 显示全部楼层
23 立体的懂

    怎样学习古文?我们翻开《唐才子传》,在《王勃》传里,说:“六岁善辞章。”他六岁已经会写诗文了。当时的诗,就是古诗、律诗、绝诗,当时的文,即古文、骈(pian2)文。六岁怎么就会写这样的诗呢?在看《骆宾王》传,称“七岁能赋诗”;《李百药》传,称“七岁能文”;《刘慎虚》传,“八岁属(zhu3)文上书”,类似的记载还有不少。换言之,在唐朝,七八岁的孩子不仅会读懂古文、骈文、旧体诗,还会写古文、骈文、旧体诗。是不是当时的人特别聪明呢?不是的。我们再看近代人,如康有为,“七岁能属文”。梁启超“六岁毕业《五经》,八岁学为文,九岁能日缀(zhui4)千言”(见钱基博先生《现代中国文学史》)。可见古今人的聪明是相似的。那末,不论是唐代人或近代人,他们从小就能读懂古文,不仅会读,还会写古文和旧体诗。为什么现在人读懂古文会成问题呢?这当跟读法有关。

    我曾经听开明书店的创办人章锡琛(chen1)先生讲他小时的读书。开始读《四书》时,小孩子根本不懂,所以老师是不讲的。每天上一课,只教孩子读,读会了就要读熟背出。第二天再上一课,再教会孩子读,读熟背出。到了节日,如阴历五月初五的端阳节,七月初七的乞巧节,九月初九的重阳节,年终的大节,都不教书了,要温书,要背书。如在端阳节要把以前读的书全部温习一下,再全部背出。到年终,要温习一年读的书,全部背出。到第二年年终,除了要背出第二年所读的书外,还要背带书,即把第一年读的书也要连带背出。因此,像梁启超的“六岁毕业《五经》”,即六岁时就把《五经》全背出了;所以他“九岁能日缀千言”。因此,《唐才子传》里讲的“六岁善辞章”,“七岁能赋诗”,按照“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的说法,他们在六岁七岁时,熟读的诗一定远远超过三百首,那他们的会吟诗也就不奇怪了。

    我向政协委员张元善老先生请教,问他小时怎样读书的。他讲的跟章锡琛先生讲的差不多,他说开始读时,对读的书完全不懂。读了若干年,一旦豁然贯通,不懂的全懂了,而且是“立体的懂”,它的关键就在于熟读背出,把所读的书全部装在脑子里。假如不是熟读背出,把所读的书全部装在脑子里,读了一课书,记住了多少生字,记住了多少句子,“这只是点线的懂”。记住的生字是点,记住的句子是线。点线的懂事不够的。因为一个字的解释在不同的句子中往往因上下文的关系而有变化,一个字在不同的结构里会具有不同的用法,记住了一个字的一种解释和一种用法,碰到了这个字的解释和用法有变化时就不好懂了。读一课书,记住了这课书中的生字,记住了这课书中的句子,这叫平面的懂,平面的懂只懂得这课书中的字的意义和用法;同样的字在别课书中,它的意义和用法假如有了变化,就看不懂了。因此,平面的懂还不够,不够解决一个字的解释和用法的多种变化。把一本书全部读熟就不同了,开始读时不懂,读多了渐渐懂了。比方读《论语》,开始碰到“仁”字不懂,“仁”字在《论语》中出现了104次,当读到十几次的“仁”字时,对“仁”字的意义渐渐懂了,当读到几十次、上百次的“仁”字时,对“仁”的意义懂的更多了。因为熟读背诵,对书中有“仁”字的句子全部记住,对有“仁”字的句子的上下文也全部记住,对于“仁”因上下文的关系而解释有变化也罢,对有“仁”字的词组因结构不同而用法有变化也罢,全都懂了,这才叫“立体的懂”。

——周振甫(fu3)《怎样学习古文》中华书局1992年6月第1版p1

                              蒙山山人于2015年12月17日

                         (乙未年十一月初七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6 20:43:42 | 显示全部楼层
24 补法为八法之末

岳美中曰:但我认为,中医治疗八法的汗、吐、下、和、温、清、消、补,惟补法最难掌握。

——《岳美中医学文集·论肺结核的证治》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0年3月第1版P148

清·王清任曰:可笑著书者,不分别因弱致病,因病致弱。果系伤寒、瘟疫大病后,气、血虚弱,因虚弱而病,自当补弱而病可痊。本不弱而生病,因病久致身弱,自当去病,病去而元气自复。

——《医林改错·卷上·方叙》

干祖望曰:医生喜补,病人吃苦。

——《干祖望·虚、补、补药》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年10月第1版P366

岳美中曰:病有三虚一实者(虚多、实少),先治其实,后补其虚。

——《岳美中医学文集·岳美中老中医治疗老年病的经验》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0年3月第1版P695

金·张从正曰:邪未去而不可言补,补之则适足资寇。

——《儒门事亲·推原补法利害非轻说》

清·唐宗海说:实证断不可用补虚之方,而虚证则不废实证诸方,恐其留邪为患也。

——《血证论·二卷·吐血》

明·吴有性曰:有邪不除,淹缠日久,必欲尫(wang1)羸(lei2).时医望之,辄用补剂,殊不知无邪不病,邪气去,正气得通,何患其虚之不复也。今投补剂,邪气益固,正气日郁,转郁、转热,转热、转瘦,转瘦、转补,转补、转郁,循环不已,乃至骨立而毙,犹言:服参(she1)几许,补之不效,天数也。病家只误一人,医家终身不悟,不知杀人无算。

——明·吴有性《瘟疫论·妄投补剂论》

清·唐宗海曰:如邪气未去而补之,是关门逐贼;瘀血未除而补之,是助贼为殃。

——清·唐宗海《血证论·用药宜忌论》

清·郑梅涧曰:凡人有疾,皆邪气所凑(cou4),虽病人瘦弱,不可专行补法……,先泄邪气,后补真气,此乃先师不传之秘也。

——《重(chong2)楼玉钥·论补要诀》

蒲辅周曰:《金匮要略》虚劳篇立大黄zhe2虫丸一法,颇发人深思,瘀血有所留着(zhuo2),病人致羸(lei2),似乎不足,不知病本未除,还当治本,若误用补,必益其病。

——薛伯寿《蒲辅周学术医疗经验继承心悟》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P123

金·张从正曰:邪气加诸身,速攻之可也,速去之可也。若先论固其元气,以补剂补之,其气未胜而邪已交馳横鹜(wu4)不可制矣。

——《儒门事亲·汗、吐、下三法赅(gai1)尽治病痊》

信曰:中医治病有八法,汗、吐、下、和、温、清、消、补。这八法不管怎样排列,总是汗为八法之首,补为八法之末。所以医圣张仲景很少单独用补法。为什么宋朝以后补法横行?庸医所致。医生看病风险高、挣钱少。庸医卖保健品无风险、挣钱多。卖保健品总得找个理由吧!见病人就说他虚,于是补药横行。以致清·汪昂《汤头歌诀》上来就是“补益之剂”。此歪风一直影响到今天的教材中医,动辄(zhe2)就开补药。不是说你脾虚,就是说你肾虚。孰不知,如岳美中所说“八法中,补法最难掌握”。所以,临床上能前七法,就不用补法。记住,补法是八法之末。

                    蒙山山人于2015年12月18日

                         (乙未年十一月初八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8 21:38:50 | 显示全部楼层
25 学中医一定要有文言文基础

谈这个问题之前,咱们先读两首诗。

1、有感   岳美中

于今才晓作医难,敢道壶中日月宽。

研古渐深方悟细,临床愈久始知难。

星槎(cha2)不惮一身老,雪案浑志五夜寒。

假我数年非望寿,欲期补拙在衰残。

——周凤梧,等《名老中医之路·无恒难以做医生(岳美中)》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7月第1版P18

2、书志    熊继柏

十年浩劫似渺茫,放眼古今枉断肠,

毁誉穷通逐逝水,丹心铁骨傲冰霜。

终惭爝火照兰室,如坐春风仰岐黄,

志在活人继绝学,夜阑犹自点青囊。

注:爝(jue2或jiao4)——火把。

——《熊继柏中医真谛访谈录》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年10月第1版P2

这两首诗不论平仄、对仗、押韵、用典都很正确,没有一定的古文修养是写不出来的。前一首诗为岳美中所写。岳美中年近中年才开始自学中医,终成现代名老中医之首(《名老中医之路》把他列为第一位。)他曾经给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加诺和越南主席胡志明治过病。为什么他能成为名医呢?因为岳美中在学中医之前,曾当过古文教员,有雄厚的文言文基础。所以《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所载12000多种书,岳美中曾读过4000多种。岳美中的文章也写的简练,现在中医书无出其右者。后一首诗为熊继柏所写。熊继柏虽然只读过六年书,只有高小文凭,但他肚子里有墨水,有文言文基础,所以中医学得好,成为一代名医。熊继柏能给阿尔及利亚总统治好病,不像现在某些大教授草包一个。

或曰:我中小学文言文考试成绩优异,可乎?答曰:不可。你连一篇《桃花源记》都背不出,怎么可以呢?你那是平面的懂,是蜻蜓点水,不是立体的懂,平面的懂是没有用的。

或曰:我不读文言文的中医,我读翻译过来的白话文中医,可乎?答曰:不可。君不闻“捎钱捎少了,捎话捎多了”。原著是原作者的思想,译著是译者的思想,二者有天壤之别。刘力红曾说:“《中基》与《内经》,《内科》与《伤寒》、《金匮》根本就不是一回事,相差太远太远了,怎么可以同日而语呢?”——刘力红《思考中医·略论中医的学习与研究》2006年6月第3版P9

谚曰:秀才学医,笼里抓鸡。没有文言文基础,你就读不懂《伤寒论》第1条“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jiang1)痛而恶(wu4)寒”为什么加“之”字,你就会把《伤寒论》第16条“常须识(zhi4)此”念成“常须识(shi2)此”。如此文章都读不懂,何谈学中医?这也是现在许多人学不会中医的原因之一。因此,学中医一定要有文言文基础。

                                蒙山山人于2015年12月19日

                         (乙未年十一月初九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31 19:59:59 | 显示全部楼层
26【诊途见闻】自信是成功的重要条件

   前日出诊,乘汽车时遇一年轻人,闲谈中知其是学生。吾问之:“何处上学?”他面带难色地小声答到:“我是中专生。”吾闻之戚然,现在教育怎么把孩子教的失去自信。吾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孩子,自信是成功的重要条件。以后不论谁问你在何处念书,你都要勇敢地报校名,要勇敢地说自己是中专生。文凭不等于成功,中国历史上很多状元没有成就,倒是很多进士很有成就。彭德怀没有文凭,照样成为第二大元帅。比尔·盖茨大学二年级没毕业,照样成为世界首富。你不是学过英语吗?单词‘I’到哪里都大写,从来没有小写过,你谁都不要崇拜,就崇拜‘I’。”他听我一席话,面带悦色,答曰:“谢谢叔叔鼓励,以前从没人这样鼓励我。”中途他到站下车时又说一遍:“谢谢叔叔鼓励,再见!”我望着他离去的背影,心想,学校不是水泊(po1)梁山,用不着排座次。学校应该培养健全人格的人,不是造神,更不是造奴才。心理健康比知识更重要,自信比知识更重要。我想着想着,突然被邻座开家长会归来坐车的妈妈们的吵闹声打断,耳朵里灌满了“我儿子这次考试排第十名”“我女儿考试排第九名”“你女儿比我儿子强啊!”……哎!文凭是鸦片,有多少家长和学生还在吸这种鸦片啊!金钱搭上了,时间和精力也搭上了,啥也没学会,心理也扭曲了,换来一张文凭。拿它换饭吃,因无能不好吃。拿它当画看,别人不喜看,怎么办?只有挂在家里自己欣赏吧!

                      蒙山山人于2015年12月21日

                   (乙未年十一月初十一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31 20:01:50 | 显示全部楼层
27 中医内容有哪些?

1、两分法:

*汉·张仲景曰: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序》

   *朱炳林曰:“勤求古训”是在医理上下功夫;“博采众方”是在医术上下功夫,二者不可偏废。

   ——朱炳林《困学斋中医随笔·医话三则》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年5月第1版P111

2、四分法

   *岳美中曰:中医讲究理、法、方、药。理、法、方、药能精,则辨证、论治无误,而活人有术。因而学习中医可以从理、法、方、药四个部分加以研究。

   ——《岳美中医学文集·当读的古医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0年3月第1版P443

   *熊继柏曰:中医治病辨证、论治有四个步骤,也就是“理、法、方、药”,缺一不可。……中医治病一定要有章法。理、法、方、药,理就是辨证,辨证搞准了才有正确的治法,治法确定以后,必须选准方,方跟证如果不能对应,不能合拍,照样治不好病。古人讲方证合拍嘛!

   ——熊继柏《熊继柏中医真谛访谈录·谈如何走向中医临床家的道路》2013年10月第1版P51

3、七分法

   *任应秋曰:我们提出了七个主要学派:医经学派、经方学派、河间学派、易水学派、伤寒学派、、温热学派和汇通学派。

   ——任应秋《任应秋中医各家学说讲稿·医学流派的形成与发展》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P9

   歌曰:中医学派主要七,经、方、寒、热、汇、河、易。

4、十分法

   *熊继柏曰:具体地讲呢,就是《内经》给我们确立了中医学完整的、系统的理论体系。这个完整的系统的理论体系不仅是《内经》的,而且是整个中医学的。……这个理论体系是些什么内容呢?归纳起来就是十大学说。1 阴阳学说。2 臓(zang4)象学说 。3 经络学说。 4 病因病机学说 。5 诊法学说 。6 病证学说。 7 治疗学说。 8针刺学说 。9 养生学说 。10 运气学说。

   ——熊继柏《从经典到临床(熊继柏<内经>与临证治验十三讲)·<内经>的理论体系》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1月第1版P22

歌曰:《内经》学说主要十,阴阳、臓、经与病机,

     诊法、病症兼治疗, 针刺、养生并运气。                 


    信曰:明白了中医有哪些内容,你就知道了学中医要努力的方向。例如,刘力红的《思考中医》偏于“勤求古训”,而黄煌的《经方的魅力》偏于“博采众方”,二者合参,你就不会走偏了。

                             蒙山山人于2015年12月22日

                                (乙未年十一月十二日)


发表于 2016/12/21 09:08:1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的教诲,中医现在的确危矣!
发表于 2019/11/1 09:45:36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现在还有收徒弟吗?
发表于 2021/10/8 14:32:48 | 显示全部楼层
遗憾!年龄超了
发表于 2021/11/21 09:28:31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得真的好啊,可惜难以持之以恒。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1/15 18:2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