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 -* 未注册 *-
等级: 未知
信息:
威望: 未知 积分: 未知
现金: 未知
存款: 未知
贷款: 未知
来自: 未知
发帖: 0 篇
精华: 0 篇
在线: 0 时 0 分 0 秒
注册: 未知
造访: 未知
复制 引用 回复 只看我 [第 265 楼]
但是真正临床可不是那么简单
比如我最近看的 伤寒六经病证治验选录
其中有一病历让我看不懂
说 某男43岁 以消渴症与中医治疗 诊为中阳失运 下焦阳虚 用温补脾肾等法
迭用理中汤加味及金匮肾气丸之属未效 反觉中满纳呆
现症 口渴 饮水频频 口干难忍 鼻干无涕 呼气觉冷 舌淡少津 脉略浮而迟细
诊断为 气冷肺沮 津液寒凝 用甘草10克 干姜10克 代茶饮月余而康
既然理中汤有干姜 甘草为何不愈?
所有针对咨询者的答疑 均属网友个人意见,仅供参考,与本论坛的立场无关。
2005/05/04 06:17am IP: 已设置保密 [本文共388字节]
cat0425
等级: 论坛实习生
信息:
威望: 0 积分: 10
现金: 1175 元
存款: 没开户
贷款: 没贷款
来自: 保密
发帖: 0 篇
精华: 0 篇
资料:
在线: 00 时 38 分 31 秒
注册: 2005/12/02 10:25am
造访: 2006/02/18 07:18am
消息 查看 搜索 好友 复制 引用 回复 只看我 [第 266 楼]
支持,加入,迫不及待!!!!
所有针对咨询者的答疑 均属网友个人意见,仅供参考,与本论坛的立场无关。
2005/05/04 09:05am IP: 已设置保密 [本文共28字节]
yggy -* 未注册 *-
等级: 未知
信息:
威望: 未知 积分: 未知
现金: 未知
存款: 未知
贷款: 未知
来自: 未知
发帖: 0 篇
精华: 0 篇
在线: 0 时 0 分 0 秒
注册: 未知
造访: 未知
复制 引用 回复 只看我 [第 267 楼]
请教各位火神高人:
能说说郑氏之--潜阳;封髓。二方的使用心得吗?
谢谢!
所有针对咨询者的答疑 均属网友个人意见,仅供参考,与本论坛的立场无关。
2005/05/11 03:46am IP: 已设置保密 [本文共106字节]
砺志 -* 未注册 *-
等级: 未知
信息:
威望: 未知 积分: 未知
现金: 未知
存款: 未知
贷款: 未知
来自: 未知
发帖: 0 篇
精华: 0 篇
在线: 0 时 0 分 0 秒
注册: 未知
造访: 未知
复制 引用 回复 只看我 [第 268 楼]
加味潜阳封髓丹治疗顽固性口腔溃疡经验点滴 云南石屏龙朋中心卫生院 杨通 后立新
顽固性口腔溃疡中医俗称口疮,表现在口唇之内,咽门以外部位,舌,唇,颊,软腭等
处发生溃疡,疼痛异常,病程延绵,反复发作,西医对此尚无根治方法.
古代医家对口疮的病因病机众说纷纭,但临床上多以火热,阴虚立论,治疗多以清
热,解毒,泻火,滋阴,活血,止痛为主,此类治法偶能取效一时,旋即复发,再难奏效.
医者往往以口疮为难治性,易复发性为挡盾牌,告诉患者决非三, 五付可以收功作为
敷衍.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笔者根据云南名老中医吴生元教授的经验, 认为温阳补土
伏火极为重要,复发性口疮患者一经治疗.多获良效.
顽固性口腔溃疡虽有火热上炎之征,但因反复发作,长期不愈,正气已虚, 脾胃之
火末熄,因此其炎上之火大多虚实并见.治疗过程中过用苦寒败胃之药, 正气越伤虚
火越浮,治疗虚火不知引火归源,一味滋阴降火,一派滋腻碍之品,中焦不能运化, 病
越长绵难愈.因此,将潜阳丹和封髓丹合二为一,加上治标之品,确立复发性口疮溃疡
温阳补土伏火之治疗大法.
潜阳丹出自清.郑钦安<<医理真传>>,由砂仁,附子,龟板,甘草组成,郑氏认为砂仁
辛温,能宣中宫一切阴邪,又能纳气归肾,附子辛热,能补坎中真阳,真阳为君火之种
,补真火即是壮君火也,龟板一物,坚硬,得水之精而生,有通阴助阳之力 ;甘草补中,
有伏火互根之妙.封髓丹由黄柏,砂仁,甘草组成,郑氏认为,黄柏味苦入心,禀天冬寒
水之气而入肾,甘草调和上下,又能伏火,真火伏藏,黄柏之苦和甘草之甘, 苦甘能化
阴,砂仁之立合甘草之甘,立能化阳,阴阳化合,交会中宫,则水火既济,心肾相交. 笔者口腔溃疡十余年,数易名医,遍尝中西药物及各种偏方验方无数, 偶尔发作时一
二周不愈,疼痛不止,食难下咽.笔者遍查历代中西医文面前献,终不得治法, 后有幸
跟随云南省名中医吴生元教授,请教于吴老,吴老诚示之潜阳封髓丹,服之立效,深奇
之,又请教于吴老,吴老讲授<<医理真传>>,乃明温阳补土伏火之大意.行医以来, 该
方验之临床,每获奇效.
典型病例
李xx,女,20岁,石屏县龙武人.口腔溃疡反复发作十余年 ,常合并化脓性扁桃炎,
曾以青霉素,甲硝唑等抗菌药品作正规足量长程治疗,后又以激素为主长程治疗, 病
情反反复复,经年不愈,症见:唇,颊,齿龈,舌面,咽喉部呈黄豆大小椭圆形溃疡,上浮
白色粘膜,周围鲜红微肿,扁桃体III度肿大,上浮黄白色脓点,疼痛难忍,一周来, 以
流汁饮食度日,乏力气短,舌尖红,苔薄白,脉细弱.辨证:中虚脾热,治则 :补土伏火 益气清脾.方药如下:黄柏20克 砂仁10克 龟板(冲)10克 板兰根15克、肉桂15克等
(为方便患者,笔者常以肉桂代附子引火归原)10克.患者服药二剂,疼痛大减,已能进
食,原方续进十余剂,基本临床治愈,后二年间,偶有复发,亦以潜阳封髓丹一,二剂愈
之.另一患者何某,男,石屏县人,45岁.每年周期性发作口腔溃疡六次,每次发作时间
长达一个月,发作期间口腔疼痛靡烂,饭菜不能食,热汤不能进,却又渴欲热饮,喝冷水
常不能解渴,为治疗此病,曾多次辗转于个旧.开远. 昆明各大医院.各专家的诊断意见
基本一致:阿弗他口腔炎.治疗方案各不相同,治疗结果却都一样:不见好转.常需等疾
病自愈,患者找到笔者时,现症见:口腔肌膜溃烂成点,溃点多,溃面成灰白色;舌质红,
无津少苔,脉细弱,辩证:阴虚炎旺,中虚脾热.治则: 补土伏火 滋阴清脾.方药:黄柏20g
砂仁10g 龟板(冲)10g 玄参15g 等患者服用二剂,病愈大半,又服五剂,病基本痊愈.嘱
其来常服用附桂理中丸.后只要病情反复, 立刻服用潜阳封髓丹一.二剂,病即康复.经
治疗后,患者第一年反复三次, 第二年反复二次,第三年未有反复.
笔者跟师吴老期间,发现经吴老治愈的患者在得到正确治疗之前,四处求医,却治疗
不当.致使患者病情缠绵,痛苦不堪.待到临床工作中 ,发现顽固性口腔溃疡被误治,
被拖延的现象确实极为普遍.笔者回忆自己早年患此病的种种痛苦体验,深感吴老经
方不为众医所知的遗憾. 为了给同道们提供一治疗顽固性口腔溃疡的新思路作为参
考,笔者学习吴老的经验,参与自己的临床治疗体会,成为此文,诚望仁者见仁, 智者
见智.
参考书目:
清 郑钦安 唐步祺阐释,郑钦安医书阐释, 巴蜀书社出版 1996年1月;
吴生元、杨通等,吴佩衡中药十大主帅古今用,云南科技出版社,1999年;
杨通,常见疑难病症治荟萃,云南科技出版社,1998年;
所有针对咨询者的答疑 均属网友个人意见,仅供参考,与本论坛的立场无关。
2005/05/13 05:12am IP: 已设置保密 [本文共3685字节]
yggy -* 未注册 *-
等级: 未知
信息:
威望: 未知 积分: 未知
现金: 未知
存款: 未知
贷款: 未知
来自: 未知
发帖: 0 篇
精华: 0 篇
在线: 0 时 0 分 0 秒
注册: 未知
造访: 未知
复制 引用 回复 只看我 [第 269 楼]
所有针对咨询者的答疑 均属网友个人意见,仅供参考,与本论坛的立场无关。
2005/05/14 08:49am IP: 已设置保密 [本文共15字节]
yggy -* 未注册 *-
等级: 未知
信息:
威望: 未知 积分: 未知
现金: 未知
存款: 未知
贷款: 未知
来自: 未知
发帖: 0 篇
精华: 0 篇
在线: 0 时 0 分 0 秒
注册: 未知
造访: 未知
复制 引用 回复 只看我 [第 270 楼]
请问楼上的仁兄也在云南吗?
能否再奉献一些?
再谢!!!
所有针对咨询者的答疑 均属网友个人意见,仅供参考,与本论坛的立场无关。
2005/05/14 08:56am IP: 已设置保密 [本文共102字节]
一源
等级: 论坛首席讲师
信息:
威望: +2 积分: 316
现金: 5961 元
存款: 没开户
贷款: 没贷款
来自: 保密
发帖: 294 篇
精华: 3 篇
资料:
在线: 132 时 58 分 11 秒
注册: 2003/12/25 09:10pm
造访: 2006/02/17 06:52pm
消息 查看 搜索 好友 复制 引用 回复 只看我 [第 271 楼]
烏附麻辛桂薑湯 成都中醫學院戴雲波方 川烏、附子、麻黃、細辛、桂枝、乾薑、甘草、蜂蜜
[补充该文...]
所有针对咨询者的答疑 均属网友个人意见,仅供参考,与本论坛的立场无关。
编辑 删除 2005/05/16 05:50am IP: 已设置保密 [本文共83字节]
一源
等级: 论坛首席讲师
信息:
威望: +2 积分: 316
现金: 5961 元
存款: 没开户
贷款: 没贷款
来自: 保密
发帖: 294 篇
精华: 3 篇
资料:
在线: 132 时 58 分 11 秒
注册: 2003/12/25 09:10pm
造访: 2006/02/17 06:52pm
消息 查看 搜索 好友 复制 引用 回复 只看我 [第 272 楼]
痹证要药
麻黄为痹证要药,仲景乌头汤、桂枝芍药知母汤、麻黄加术汤等治痹名方都用麻黄。我治风寒湿痹,多以麻黄附子细辛汤为主方,张璐说麻黄得附子则“发中有补”,诚是。即湿热痹、久痹、顽痹,也有用麻黄之时,取其开达腠理,温阳散寒,通畅经络。
《内经》说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成痹。风寒湿相合,性质偏寒,盖风为寒风,寒、湿皆为阴邪也。曾治中央党校司机张某风寒湿痹(类风湿性关节炎),仿成都戴云波先生法,川乌、附子、麻黄、细辛、桂枝、干姜、甘草合为一方,服百余剂而终获痊愈。又治张某,女,中学教师,下半身恶寒甚,虽盛夏也见不得一点风,屡用附子、姜、桂辈得小效,然腿寒终不除。于是改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温而散之,仅三剂,即有豁然通畅之感。去麻黄,再用温阳益肾之剂数十剂而愈,其温散通阳之功,于兹可见。
[补充该文...]
所有针对咨询者的答疑 均属网友个人意见,仅供参考,与本论坛的立场无关。
编辑 删除 2005/05/16 06:02am IP: 已设置保密 [本文共694字节]
一源
等级: 论坛首席讲师
信息:
威望: +2 积分: 316
现金: 5961 元
存款: 没开户
贷款: 没贷款
来自: 保密
发帖: 294 篇
精华: 3 篇
资料:
在线: 132 时 58 分 11 秒
注册: 2003/12/25 09:10pm
造访: 2006/02/17 06:52pm
消息 查看 搜索 好友 复制 引用 回复 只看我 [第 273 楼]
吴棹仙
吴棹仙(1892~1976年),名显宗,四川巴县人,现代针灸家。家为世医,幼随父学,先后就读于巴县医学堂、重庆官立医学校、重庆医学研究会公立医校、重庆存仁医学校等,并从内江王恭甫游。重医德,济贫病,治学严谨,疗疾多奇中。兼工书法,善诗词。曾在重庆创办国医药馆、国医传习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重庆市第一、第二中医院院长,成都中医学院医经、针灸教研组主任,为省第一届政协委员、省第二、三届人大代表、农工民主党四川省委委员。研究《素问》、《灵枢》、《伤寒论》、《金匮要略》等,颇有心得。在重庆执医业五十余年,精于内科、针灸,擅长经方,临床处方用药,多宗仲景。善用子午针法,能解《灵枢》补泻迎随之妙。1955年冬,出席全国政协会议时,献出子午流注环周图。著有《灵枢语释》、《子午流注说难》、《医经生理学》、《医经病理学》等书。
[补充该文...]
所有针对咨询者的答疑 均属网友个人意见,仅供参考,与本论坛的立场无关。
编辑 删除 2005/05/16 06:12am IP: 已设置保密 [本文共728字节]
一源
等级: 论坛首席讲师
信息:
威望: +2 积分: 316
现金: 5961 元
存款: 没开户
贷款: 没贷款
来自: 保密
发帖: 294 篇
精华: 3 篇
资料:
在线: 132 时 58 分 11 秒
注册: 2003/12/25 09:10pm
造访: 2006/02/17 06:52pm
消息 查看 搜索 好友 复制 引用 回复 只看我 [第 274 楼]
建国初期,重庆市中医在全国具有较高的地位,中医名家吴棹仙曾向毛泽东主席敬献其珍藏的“子午流注图”,是全国中医界的骄傲,也是重庆市中医界的骄傲,一直被视为党和政府关心中医事业的象征。
[补充该文...]
所有针对咨询者的答疑 均属网友个人意见,仅供参考,与本论坛的立场无关。
编辑 删除 2005/05/16 06:22am IP: 已设置保密 [本文共184字节]
一源
等级: 论坛首席讲师
信息:
威望: +2 积分: 316
现金: 5961 元
存款: 没开户
贷款: 没贷款
来自: 保密
发帖: 294 篇
精华: 3 篇
资料:
在线: 132 时 58 分 11 秒
注册: 2003/12/25 09:10pm
造访: 2006/02/17 06:52pm
消息 查看 搜索 好友 复制 引用 回复 只看我 [第 275 楼]
藏用担间三斗火;
陈承箧内一壶冰。
名医石藏用喜用热药,陈承则喜凉药,时人联赞之
[补充该文...]
所有针对咨询者的答疑 均属网友个人意见,仅供参考,与本论坛的立场无关。
编辑 删除 2005/05/16 10:59pm IP: 已设置保密 [本文共84字节]
一源
等级: 论坛首席讲师
信息:
威望: +2 积分: 316
现金: 5961 元
存款: 没开户
贷款: 没贷款
来自: 保密
发帖: 294 篇
精华: 3 篇
资料:
在线: 132 时 58 分 11 秒
注册: 2003/12/25 09:10pm
造访: 2006/02/17 06:52pm
消息 查看 搜索 好友 复制 引用 回复 只看我 [第 276 楼]
研究《伤寒》第一人 湖州,昔为楚地,以其水源丰富,盛产菰苘,而曾名菰城县,春秋战国时,为春申君之封地。至宋太宗七年,析乌程东南15乡,置“归安县”。这里水陆交通便利,物产丰富,人文荟萃,历来被誉为“丝绸之府,文物之邦”,名人辈出。中医学的发展历程中,宋朝时,,由于医学被士大夫们视为“小道”,虽仲景《伤寒论》奠定辨证论治基础后,但一直乏人进行系统研究,朱肱可以说是第一人。
朱肱,字翼中,又名亦中,人称“朱奉议”,自号无求子,晚年更号大隐翁,北宋末年归安(今湖州)人。周密《齐东野语》载曰:“肱,祖父名承逸,为湖州孔目官。父名临,字正夫,皇佑元年进士,官至殿中丞。兄名服,字行中,官至集贤殿修撰。弟名彤,以学问道德著称乡闾”,朱肱则于元佑三年中进士。朱氏堪称儒学世家,里中称之为“一门三进士”,即临、服、肱三人也。
肱,中第后曾任雄州(今河北保定)防御推官、邓州(今河南南阳)录事参军、奉议郎直秘阁等职。曾因上谏言“灾异”,并陈诉当政时弊,触犯曾布而罢官,乃隐居杭州大隐坊,究心医学。自《内》《难》之后,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始订定辨证论治的规范,但乏人进行系统研究,肱则潜心研读《伤寒》,提问析疑,“考古验今,首尾二十一年”,于大观二年(公元1108年)著成《无求子伤寒百问》,刊行首部专著问世。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复经修补,增为二十卷,并更名为《南阳活人书》。当时朝廷大兴医学,“求深于道术者,为之官师,起肱为医学博士”,乃于政和四年负责朝廷医药政令。
政和五年,肱又因“坐书苏轼诗”,贬达州(今四川达县)。次年,复职朝奉郎洞霄宫。史载其由达州返京途中,经洪州闻宋道方之医名,乃携《活人书》求教,经“指驳数十条,皆有考据,肱惘然自失”,返京后重作修改。故《活人书》重刊时,“附记”即有“乙未秋,以罪去国。明年,就领宫祠以归”之记录。其医学著称,还有于政和八年(公元1118年),取嘉佑中丁德用“左右手足井荣合原”及石藏用画“任督二脉、十二经注”、杨介画“心、肺、胆、脾、胃之系属,大小肠、膀胱之营垒”,校其错误,补以针法,著《内外二景图》三卷。
朱肱,不但医理精通,并且临床经验亦非常丰富。《泊宅编》曾载其在邓州长时“太守盛次仲疾作,召肱视之,曰:小柴胡证也,请进三服。至晚,乃觉满;又视之,问所服药安在?取而视之,乃‘小柴胡散’也。肱曰:古人制剂,谓锉如麻豆大,煮清汁饮之,名之曰汤,所以入经络,攻病取快。今乃为散,滞在膈上,所以胃满而病自如也。因依法旋制,自煮,以进二服,是夕遂安”。
《北海酒经•李保序》有云:“大隐先生朱翼中,壮年勇退,著书酿酒,侨居西湖上而老”,说明本书系朱肱隐居杭州时所撰。
[补充该文...]
所有针对咨询者的答疑 均属网友个人意见,仅供参考,与本论坛的立场无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