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1133|回复: 1

药品"通用名"难倒市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5/17 11:19: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 广州日报

文/记者涂端玉 通讯员崔伟历

白加黑、泰诺、百服宁、必理通、感冒清……以后再也不会在处方上看到此类“名称”了,这些药品将统一署为“对乙酰氨基酚”。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5月11日召开全国医院管理年工作会议,决定恢复医生用药品通用名称开处方的制度。所谓药品的通用名,指在全世界都可通用的名称,一般是用来表达药品的主要化学成分。但实际生活中老百姓熟悉的,常常是企业给自己的产品注册的商品名。例如解热镇痛药“对乙酰氨基酚”为通用名,而泰诺等为商品名。

  现状:广州医院处方仍大量使用商品名,卫生部规定只是一纸空文

  虽然在2004年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处方管理办法(试行)》中就规定处方必须写药品通用名,但很多医疗单位并没有按照卫生部的规定认真执行。近日,记者从广州市部分医院了解到,目前广州的医院开药处方依然比较混乱,有的医生习惯性开具药品商品名,有的则使用通用名,而记者发现,现在很多医院流行的“电脑处方”里录入的药品名称也杂乱不一。一些医院称电脑软件需要更换,还有的称医生一下子难以扭转多年开处方习惯。而据广州军区总医院门诊部副主任祝绍俊介绍,其实药监局早就要求药品的通用名和商品名必须同时署上,但执行中没有统一把关。

  专家:此举本是为了打击贪心厂商“换汤不换药”、给低价药换个名就卖高价的牟利行为

  据专家介绍,同一种通用名的药品可能有成百上千家厂商同时在生产,商家包装后会给药品取不同的商品名, 在以前,一般来说,开处方时“约定俗成”应署药品通用名,其中一个很大原因就是如果署商品名,而此类药品已经不生产了,就必须重新更改处方。“自从有关部门对部分药物规定限价开始,商家觉得利润低了,就停止生产这个名称的药品,但换汤不换药,转而生产主要成分相同的新药”,有医生告诉记者:“许多药厂隔上一年半载便以改进为名推出疗效相同的新药,给老药起了个好听的新名,然后铺天盖地做广告,价格自然而然地就往上升了。”而专家指出,正是此类行为使得很多“经典廉价药”由此消失,而医生们处方上“通用名”也有“怕开了没药拿”的考虑。当然也有一些医生由于药品通用名称太长,而写商品名。

  市民:一种通用名对应上百种商品名,如何挑药让人一头雾水

  昨日,记者在广州市区部分药店采访时发现,处方上主要还是以商品名为主,只有少部分开具的是通用名。“这么大的药店我都不知道要拿哪种药。”在中山七路某小区旁大型药店内,市民刘小姐说,自己拿的处方上“羟氨苄青霉素”通用名,拥有“阿莫西林、阿莫仙、强必林”等多个商品名,加上害怕店员介绍时专挑贵的夸,她看得眼花缭乱,根本不知道哪种性价比更高。

  根据有关规定,一种药品可以同时标注通用名和商品名,前者用来表达药品的主要化学成分,后者则是企业根据营销需要注册的名称。通用名相当于一个人的大名,商品名相当于一个人的小名。医生提醒:市民如果实在不放心,可以要求开处方时同时开具通用名和商品名。

  质疑:拿到通用名处方后,究竟使用哪个企业的药品,决定权在药房工作人员手中,很难杜绝药品贿赂

  卫生部强硬推行“通用名开处方”新举,不少人欢呼,认为此举可堵商业贿赂和医药回扣。然而,部分业内人士却表示质疑。广州某三甲医院药剂师梁先生告诉记者,国内很多药品企业基本靠仿制进口药物或同类药物为生,有的同类药物仿制率高达90%,一种通用名药品,常常有数百家企业生产;医院招标时往往就某一通用名药会引进多种药品。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医生只开通用名,而未区分商品名,医生方面的贿赂可能堵死了,但可能带来另一种贿赂:拿到通用名处方后,究竟使用哪个企业的药品,这个决定权就落到了药房工作人员手中。

  操作:化学名太长会降低医生效率,中成药多无通用名很难执行

  也有专业人士表示,很多西药假如只能写通用化学名,将会大大降低医生的工作效率。例如“力百汀”、“安奇”和“君尔清”3种名称简单的药物,假如写通用化学名,都长得吓人——“羟氨苄青霉素克拉维酸钾”!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

  而对于中成药,很难找出用来表达其药品主要化学成分的通用名,因为大部分中成药是由多种草药熬制而成的,多数没有通用名,只有商品名。
 楼主| 发表于 2006/5/17 11:20: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药多名 忽悠患者难倒医生

作者:天涯    来源:绵阳信息网

“这些药都是治同样的病,成分都是一样的,但是名字却不一样,而且价格相差好多,我们在购买的时候真是麻烦。”近日,一市民打进本报热线,向记者诉说了他的苦恼。

  一药多名现象普遍

  昨(27)日,记者走访了我市一些药店,发现同种功效同种成分的药品被不同生产厂家冠以不同名字的现象在我市非常普遍。在富乐路的一家药店,记者询问有没有阿奇霉素,营业员拿出两种不同包装的药,一种售价15元,另一种售价却是48.5元。记者问:“怎么价差这么大?”营业员含糊地回答:“生产厂家不同。”记者来到成绵路上的一家药店里称要购买伤风胶囊,营业员拿出两种伤风胶囊。一盒叫“泰诺”,每盒12.00元;另一盒叫“复方金刚烷胺氨基比林片”,每盒9元。二者药量相差不多,价格却有差异。

  记者来到红星街某药店,直截了当地告诉营业员想了解一药多名的情况。“小儿复方氨酚烷最多!”营业员从货架上取出了10多种不同商品名、不同包装的“小儿复方氨酚烷”,售价从一元多到八元多不等。“其实,它们的成分、疗效都一样,都是治疗感冒的,不同的只是生产厂家和剂量。”这位营业员还告诉记者,现在市场上流通的6400多种药品中,常用的有2000多种,而其商品名多达数万种。据了解,这种情况在抗生素药品中更为突出。

  苦了患者难倒医务人员

  采访中,一位患有眼疾的陈先生非常苦恼地告诉记者,市面上许多成分相同的药品,其名字千奇百怪,而且它们的价格相差非常大,让人用得不放心。他说:“治疗眼病常用的氧氟沙星,各制药厂家分别给它取了泰利必妥、氟嗪酸、复尔必妥、安利滴眼液、贝利德、奥复星等商品名。名称不同,价格也不一样,同样剂量的,便宜的两三元钱,贵的比如泰利必妥每支价格高达21.5元!让我们怎么选择?”

  许多药品有多个商品名称,就连医生、药师、药店营业员也很难记全,也给他们带来了不少麻烦。在我市某医院门诊部上班的王医生告诉记者,随便翻开一本常用的《药物手册》,其中收载的药物一般都在1000种以上,大多数药物名称后的括号中至少还有两三个名称。医生除了要记住这些外,在开药方时还需要从记忆库中调用一般《药物手册》上查不到的商品名及其剂型、常用量等信息,否则容易开出不合格处方。

  专项整治一药多名

  针对一药多名现象,我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一姓李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一种药品一般有3个名称,即化学名、通用名、商品名。近年来,一些药品生产企业在包装和宣传中,弱化用来说明药品主要化学成分的通用名称,而过度强化药品的商品名称,造成一药多名的现象。一些企业,对同样的药品换个商品名称就借机夸大疗效,提高售价。一药多名不仅导致一些药品价格虚高,还误导一些消费者用药,扰乱了药品市场秩序。

  李先生告诉记者,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经专门下发文件规定:今年6月起,除含有新的化学结构、新的活性成分的药物,以及持有化合物专利的药品外,其它品种一律不得使用商品名称;同一企业生产的同一药品,成分相同但剂型或规格不同的,也必须使用同一商品名称;药品广告宣传中不得单独使用商品名称。该规定同时要求药品包装必须突出通用名称,并对其位置、字体和背景颜色都作了严格规定,要求药品的通用名字必须明显区别于它的商品名并且大于商品名两倍以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1/23 22:3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