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万山伤寒讲稿摘要: 有一年我到外地,带着学生实习。------当地的医生中有一个老唐大夫。---我发现他半天要看40个病人当中,有25--30 个病人,他开的是同一张方子:柴胡、黄芩、陈皮、赤白芍、枳壳、甘草、还有生、熟山楂。------初诊病人是这个,复诊病人也是这个;肾病是这个,肝病也是这个。
------看的时间长了,我就问:"唐大夫,怎么不管什么病您都是这个方啊?"他说:"你说说人得了慢性病的话,比方说支气管哮喘,一喘喘了20 年了,你一开头就用大剂量的治支气管哮喘的药,能给他解决问题么?"我说:"不能。""你看我们这个地方都穷,---你要是三付药没有一点效果的话,人家就不来找你看了,所以我开头就拿这个方子开道。所有的慢性病的病人都有心情不愉快的问题,都有食欲不振的问题。你吃完这个方子,心里很痛快,食欲一增加,他就对你建立了一种信任的感觉,以后他就靠着你来看病,等他对你完全有信任感的时候,你再给他发挥治他本身的病,那你吃十付、二十付、三十付、四十付他心里头也能接受。"原来唐大夫是这样的思路。
这个方子------小柴胡汤两个主要药,四逆散的三个主要药,再加上陈皮,和生、熟山楂,这就像二陈汤,二陈汤用到陈皮么,那不是疏肝、调胃、清胆、畅气、导滞的吗。对这种慢性病的病人,精神不爽,食欲不振,用完他之后,精神爽快,心中痛快,那是病就好了一半,所以四逆散在临床上应用是非常广泛的。
一,原**,女,45岁,本村。 15.6.25,素体消瘦,急躁易怒,胃不好,稍有饮食不慎,即需要西药缓解症状,偶尔也使用中药汤剂。 形瘦,色不泽,舌淡胖,苔白润。脉(未记录)。 主诉:心慌,自觉身颤不安(看不出来)。食欲不振,饥则嘈杂,食后饱闷。 肝胃不和证。 柴胡10,枳壳15,黄芩10,赤芍15,陈皮10,炒山楂15,甘草6, 半夏15,白术15,藿香6克。 三剂,三煎混合分三次服,一日三次,饭后。 6.28,明显好转,再三剂,三煎混合分三次,一日两服。 7.7,食欲显著改善,饱闷、饥嘈、心慌、身颤?消失。自觉脘凉。 舌淡胖。加苍术。 柴胡10,黄芩10,枳壳15,白芍15,陈皮10,炒山楂15,甘草6, 半夏15,白术15,藿香6,苍术10克。 三剂,症状消失,停药。自诉此次中药效果最好。 **原方没有剂量,赤白芍,生熟山楂同用。我只用了一种芍药,避凉;我用的山楂虽经炒制,基本还是生山楂。 该病人舌淡胖,又值暑湿气候,加入温燥的(水)半夏、白术、藿香,仍然见到“脘凉”感!效果尚属满意。
二,吴**,男,53岁,本村。 15.6.9日:形瘦,色晦;舌暗红,苔白润。 脉无力。胸膈闷胀,食欲较差。偶有嗳气,时泛淡水、口中涎沫。三日未便。轻度尿等待。困乏、头昏,偶畏凉。 半夏6,生姜3,陈皮3,香附3,苏梗3,枳壳6, 当归3,郁金3,桂枝3,甘草3,杞子12,鸡金6; 五剂,煮散。两煎混匀分三次服,饭后。 15.6.11,明显胸脘不适和乏力,不服药则无不适。停药,试用老唐方: 柴胡6,黄芩6,枳壳6,白芍6,赤芍6,陈皮6,山楂6,甘草3; 两剂,煮散,日三次,饭后一小时服。 食欲明显增加,精神体力明显改善。连用7剂/7天,食欲、食量、精力明显改善。出现胸部凉感!间歇性出现,右少腹及腰胁,阵发性疼痛,尿频,尿时不畅。去医院检查,转按前列腺炎治疗。 **第一方以理气为主,小量也见明显不适。转试老唐方,总量45克,加工粉碎后一手可握,竟然两剂显效,病人诉说是治疗以来效果最好的方子。前方偏温燥,服后不适;后方偏凉,服后食欲食量明显改善,也出现胸部凉感。本例,除了只用一种山楂外,没有加药。
三,李**,男,50岁本村。 15.7.4,慢性胃病,形瘦色晦。舌紫,苔腐微黄。口臭,口干不喜饮。长期便粘滞不爽,睡眠差。吃中药后口臭明显减轻。老唐方+消食滞。 柴胡15,黄芩15,枳壳15,白芍15,陈皮10,山楂15,甘草6, 神曲15,莱菔子15,连翘15,大腹皮10克。 三剂。 7.10,无效,见烧心,舌紫转暗。换方。
四,李**,男,65岁,本村。 15.7.1,贲门癌术后一年半。消瘦,长期晨起口泛淡水。食欲差,偶有胸膈刺痛、嘈杂。舌紫润无苔,脉虚。间断,多次,以疏肝、健胃、补脾、活血、温寒,从未见明显效果。 试服老唐方:柴胡10,黄芩10,枳壳10,白芍15,陈皮10,山楂15,甘草5克。两剂,无效,停。
原方没有剂量和用方指征,只提到改善食欲、心情。看做四逆散、小柴胡加减方,属于疏肝法之一。 以上四例,准确地说不是原方,是加减方。前两例显效,后两例无效。第一例虽然加了温燥药,仍然药后“脘凉”,第二例也提到“胸凉”感。原来估计第四例也会出现凉感,没有出现。第三例,见烧心,不是热象,或者与药性凉有关,或者山楂、芍药酸味有关?我原来把本方叫做“开道方”,显然,开道方不是一直用的。
探索组方本义和使用指征,加减技巧,作为疏肝之一法,这只是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