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hillman

关于六经辩证、卫气营血辩证、三焦辩证,郝万山教授的观点,大家谈谈想法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5/19 21: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事实说话令人信服
发表于 2006/5/20 12: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也来谈谈叶天士。叶天士(1667-1746),名桂,号香岩,别号南阳先生,江苏吴县人,清代杰出的医学家,为温病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叶氏以30岁之龄即名满天下,尚书沈德潜曾为他立传,说:“以是名著朝野,即下至贩夫竖子,远至邻省外服,无不知有叶天士先生,由其实至而名归也。”他是温病卫气营血辨证论治纲领的创立者,为温病学说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叶氏一生忙于诊事,在世没有亲笔著述。现传有《临证指南医案》十卷,后附《幼科心法》及《温热论治》各一卷;《叶天士医案存真》三卷。据载都是他的门人和后代整理记录的。叶氏医案记录极简,往往只言病机和方药。近代名医蒲辅周、岳美中、邓铁涛等人,都极推崇叶天士,岳美中先生语:“张仲景、李东垣、叶天士,此三子者,上下两千年,荜路蓝缕,斩棘披荆,于医术有所发明,对人民有所贡献。历代医药著作,国亦不乏其人,或长于一技,或擅于一专,不能与三子同日而语。”
如果叶天士治病都是治过来治过去,最后“不了了之”的话,其鼎鼎大名,不知因何而来。

[ Last edited by 一行 on 2006/5/20 at 12:12 ]
发表于 2006/5/20 12:14:05 | 显示全部楼层
也来看一例叶氏医案

叶天士案赏析一

《叶案存真》案:舌缩,语音不出,呼吸似喘,二便不通,神迷如寐,此少阴肾液先亏,温邪深陷阴中,已见,厥阳内风上冒。
处方为阿胶,鲜生地,玄参,黄连,鲜石菖蒲,童便。

程门雪按:叶氏此方实从白通加人尿,猪胆汁汤化出,彼则寒伤少阴,故用附子,干姜温经,葱白通阳,人尿,猪胆汁反佐为引;此则热伏少阴,故用阿胶,玄参育阴,鲜生地,川连清温,鲜石菖蒲通窍达邪,童子小便为引。一寒一热,两两相对。仲景之秘,唯叶氏能通变之。《存真》另有一案,证见脉微,下利,厥逆,烦躁,面赤戴阳,即用白通加人尿汤,处方为泡生附子,干姜,葱白,煎好冲人尿一杯。两相对照,益见本案是以阿胶,玄参,生地当白通汤中附子,以川连当干姜,以菖蒲当葱白,而用人尿则相同。护阴清温之法从通阳温经之方脱胎而出,可谓推陈出新。
发表于 2006/5/20 12: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转一篇贴子:
不可一概而论,蒲辅周老先生曾说过:热病用天士,脾胃病采东垣,沉疴重病仲景方。大家细思之。即便是热病,也必须分析寒温,不可一概辛温。纵令气候地势如何变化,人之体质不已,邪气的寒化热化不已,任何时候都会存在寒热变化。温病学其实创见良多,只可惜被西医的理论束缚了,以西医的理论可以印证为荣,当今所谓的学温病者,一味苦寒清热,解毒泻火。其实哪是温病,纯粹西医,对这种“温病”当然要排斥。温病学的创见余以为更多在于保津液以及对于湿温治疗方面的创见,同时还有辨舌、验齿的理论丰富了中医临床。关于预防的理论也是对中医学的一大贡献。况且温病学的创立,不仅仅是疾病谱改变的结果,还有就是明代温补学派的遗毒过深所致,一为治病活人,也有补偏救弊之功。故学医者,最忌死记一种方法,对其他方法一概排斥,这是违背为医之道的。
发表于 2006/5/20 12:24:51 | 显示全部楼层
邓铁涛谈“寒”、“温”

  长期以来,外感发热病的论治,有“伤寒”与“温病”之分,在历史上发生过数百年的争论。邓铁涛自幼受父亲的影响,对“伤寒”与“温病”无所偏执。以后在实践中,更体会到只要真正辨证论治,有是证而用其方,无论是伤寒方或温病方,都能取效活人。如何看待“寒”“温”之争?邓铁涛在50年代便开始对此进行研究探讨,他对温病学说的产生与发展作了较全面的剖析,认为伤寒学派以东汉张仲景为宗师,以《伤寒论》为典范。但宋元以后,由于都市人口密集,水陆交通频繁,并且远洋业也日渐发达,为传染病的流行酿成条件,传染病的种类续有增加,这就使医家感到运用伤寒经方治病有时而技穷,于是便有了温病学派的萌芽。到了明清时期,经吴又可、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等医家的探索研究,温病学说日臻成熟,从而形成了温病学派。从发展的观点来看,温病学派是在伤寒学派的基础上向前发展了的,可以看成是伤寒派的发展。但如果认为既然是发展了,便可取代伤寒派,取消伤寒派的宝贵经验——法与方,那是错误的。同样,认为温病派微不足道,杀人多于救人,而一笔抹煞温病派数百年来的学术经验,也是不对的。他主张:伤寒与温病的学说和方法同样是我国医学宝贵的遗产,应该以科学的方法通过临床实践进行研究与实验。1955年8月,他在《中医杂志》发表了题为《温病学说的发生与成长》一文,阐明了自己的学术观点,在中医界引起了较大反响(此文后来被日本神户中医学研究会翻译,刊于《中医临床》1980年第3期,对日本中医学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寒”、“温”到底如何合流?邓铁涛提出了更高层次的研究课题。他从毛泽东的“两论”中得到启迪:理论之重要,在于能指导实践。“寒”、“温”之争,主要矛盾在辨证。在教材中,外感发热病的辨证,有“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六淫辨证”,这对学术流派学习是必要的,但在临床上,则往往使初学者见证茫然,所以他认为“寒”、“温”合流的关键在辨证上,从而提出了“外感发热病辨证之统一”的学术观点。他认为伤寒派与温病派有一脉相承的关系,其所研究的对象又同是外感发热性疾病,所以辨证的统一是可能的,亦是完全必要的。怎样使分歧的辨证比较紧密周详,取长补短使之统一,便于掌握和指导临床,把前人的学说提高一步?邓铁涛对文献医著做了大量的研究,并以临床实践为依据,于70年代初,先后发表了《外感发热病辨证刍议》、《外感发热病的辨证论治》等文,从历史发展、病因、病机、辨证、实践等方面阐述了外感发热病辨证可以统一,而且能够统一的观点,提出了一套较完整的辨证提纲和论治方法。《外感发热病的辨证论治》内容,于1971年编入《中医学新编》。
80年代,邓铁涛在所主编的《实用中医诊断学》中,将“外感发热病辨证之统一”的学术观点,更统一化、理论化地融会到“辨证方法在临床上的综合应用”的章节中。
发表于 2006/5/20 12:48:31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裘沛然和“瘦因吟过万山归”

裘老这篇文章,是我半年前拜读的。其文中谈到的抵当汤治疗心脏病的方法,在我女友的医案中也有所应用,并且效果很是不错。

至于裘老是因何对中医丧失信心,我们来看他的原话:“经方、古方、时方、验方一套一套的都用上了,可是仍然有不少疾病不能解决。” 这一阶段,要注意,他老人家并不只是对温病学失去信心,而是对整个中医学失去信心,有原文为证:“今举伤寒一类而言,当时已研读过数十家著作,其中尤服膺郭白云、成无己、柯韵伯、吕搽村、尤在泾及日人丹波元简父子之书,对莫枚士的《经方释例》和陆渊雷的《伤寒论今释》亦饶有兴趣。”甚至这一阶段是经方用的比例应该是比较大的,“经方、古方、时方、验方一套一套的都用上了”。所以,可见老人家当时学富五车,却一无能用的尴尬与痛苦境地。

裘老是又如何重燃对中医的热情的,我们可以看他的原话:“ 当时我又回忆过去学医时的情景,曾亲自看到海上名医如夏应堂、王仲奇、丁济万诸先生,他们治好了不少西医所不能治的疾病,程门雪先生亲自给我讲过治愈了一个经德国著名医师确诊并谢绝不治的结核性脑膜炎的病儿,他用的是《福幼编》中的一张方剂。在近代著名学者郑传笈所撰“丁甘仁”墓表中曾说:“晚年名益重,道益行,不独沪地绅商,争相招致,即西商之侨居者,积资数千万,出其百一,足以尽集诸西医,而有疾必折衷先生。”这些,使我猛然省悟,自己看不好病,是我没有学习好,不是中医没有办法,其过在我而不在中医学。这就使我在彷徨的歧途中又回过头来。 ”
而夏、王、丁这三人是什么人呢?“夏应堂先生“上溯《内经》、《伤寒论》、金元四家,下及叶天士、薛生白、王孟英诸家,而能博采众长,思维取舍”,王仲奇先生“既用经方,亦用时方,或经方、时方并用”,亦当精于温病。丁老为丁甘仁之孙,亦同时精于温病伤寒。可见裘老还是承认温病学能治病的。

至于裘老之后又学了什么,如何学习的,也可以看其原话:“我国古代学者有句名言,治学要“猛火煮,慢火温。”这次重新学习,就遵循这个方法。且以重学《伤寒论》为例来说吧,过去只泛览各家注疏之说,对大论的精髓和仲景书的本来面貌,没有自己的真知灼见。这次学习,首先改变了学习方法,专读白文,对各家注疏概置不问,专用仲景之言,来解仲景之意,这样学习, 很能解决一些问题。”请注意,裘老是说“以重学《伤寒论》为例”,并非只学伤寒论。
说裘老是因温病学而对中医失去信心了,又完全摒弃温病学而学习伤寒学的,是否裘老本意,是否严谨,请大家于文中查之。
发表于 2006/5/20 13: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这个帖子,是想阐述这么几个问题:
1、认识什么才是“温病”,什么才是“温病学派”,大家口诛笔伐的“温病派”是否真的是“温病学派”,把庸医和温病派画等号是不严肃和不公平的。自古以来,庸医的数量就大大多于明医,温病学诞生以前,难道就没有庸医了吗?当今一些庸医,不讲辩证,一味苦寒清热,解毒泻火,这是西医化的中医,哪是温病学?同样,不讲辩证,一味辛温补阳,乱用姜附,也是庸医,这样的例子也不是没有啊。
2、温病学在中医史上的贡献和温病产生的疾病学根源。前面论述甚详。
3、近几十年来人类疾病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流行性温热病已不象以前那么肆虐,动不动赤地千里,尸横遍野,人类的第一杀手已经让位于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诸如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钩端螺旋体病、猩红热、流行性出血热、肠伤寒等这些人类杀手已不常见到。而且由于西医的统治地位,中医治疗重症温热病的机会少了,所以对温病学说的一些理论认识必然会有不足。但不能因此否认温病的历史功绩和其基础理论,2003年的sars,让人们看到流行性热病并没有消失,只是换了个样子出现,对此,温病学还是有很高的研究价值的,中医如何对抗这样的疾病,需要从伤寒学和温病学各方面同时进行研究,而不是互相攻击,这会对温病学的认识产生误导,对于中医发展和后学者都是无益的。

[ Last edited by 一行 on 2006/5/20 at 13:24 ]
发表于 2006/5/20 13:43: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行兄,我对您的经历很同情,对您的精神很敬佩,我对您的言论很看重
惟希望您目前的“纠偏”思想,不要成为您新的障碍,请兄三思之
发表于 2006/5/20 13:47:41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莲华 at 2006/5/20 13:43:
一行兄,我对您的经历很同情,对您的精神很敬佩,我对您的言论很看重
惟希望您目前的“纠偏”思想,不要成为您新的障碍,请兄三思之

谢谢莲华兄,庆幸的是我对中医始终没有失去信心。请看这篇文章,尤其是最后一段,我是参此学习的:http://www.37tcm.net/forum/viewthread.php?tid=17693&fpage=1
发表于 2006/5/20 14:41:35 | 显示全部楼层
任何一派的盛行都有其特定的时代与背景,就象一行说的明清时期瘟疫的流行产生了温病派,而现在伤寒派的红火我认为是西医的泛滥与无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5/1/11 14:4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