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水中火 于 2015/5/28 08:03 编辑
痛经多是由于月经期间食用生冷(尤其是生冷水果,冷饮)或者少腹受寒留下的病根。轻微的,用了四逆汤,附子理中汤,去去脾胃的寒湿能好。严重的形成“冷积”,不通则痛,必须附子配伍大黄,患者服用的就是《金匮》大黄附子汤,取经方咸辛除滞之意。
因为患者是“积冷”,因为有“积”,不仅仅是冷,所以用去寒的乌头桂枝汤也疗效不显。“积”就是“积滞”,针对这种“积冷”,《汤液经法》给的治法是 咸辛除滞。大黄附子汤,就是依据这一理论所配方,通因通用(源自黄帝内经)。六腑以通为用,不通则痛,通则不痛。
生大黄6 附片6 细辛4
经方配伍重点强调了味对治疗的作用,具体是:辛苦除痞(例:栀子干姜汤),咸辛除滞(例:大黄附子汤),甘咸除燥(例:调胃承气汤,猪苓汤),酸甘除痉(例:芍药甘草汤),苦酸除烦(例:栀子豆豉汤)。今笔到于此,学者深思之。
经方经典中医强调的是五味的调和,以使得人体恢复阴阳五行的平衡,这样一来,药物的性和味就显得如此重要。这就是古中医经典《神龙本草经》对药物的阐述,开明就言药物的性和味,而从不言药之归经,因为你只要知道这个药是苦的,就能知道其有泻心,补肾,燥脾(经云:脾苦湿 急食苦以燥之)三个治疗作用,其他的诸如咸,辛,甘,酸以此类推。归经纯属多此一举,后世中医专门就喜欢做这些无用功,把中医复杂化,更使得后学无所适从,只知道纠缠什么论阴阳啊,元阳啊之类的,把中医文学化,脱离临床。用唐以后的中医理论解释上古中医经典不和亦是必然之事。
至今民间一些技术高明的草医,只要一尝,就能知道草药的大致功效。这才是上古中医朴实的本来面目,还需要你去死记硬背药物的性味吗?面对无数的经方爱好者无入门途径,故公开部分经方组方内容,以告当代经方之有缘者
《伤寒论》葶苈子大枣泻肺汤的前身就是《汤液经法》的小泻肺汤。葶苈子味咸,大枣味甘。咸甘除燥。属《汤液经法》五除(酸甘除痉,酸苦除烦,辛苦除痞,咸甘除燥,咸辛除滞)组方原理之一。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汤液经法》是打开《伤寒论》组方原理的金钥匙。要想对经方有个全面的认识,首先就要完全摒弃现有的药理知识,站在汉代历史角度去审视伤寒论才能明白理解仲景经方的原意,违反这一原则研究经方其结果必然与仲景思路格格不入。
有疑问,可楼下提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