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未悟道

《中医学之道》读书笔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5/5/16 21:51: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未悟道 于 2015/5/16 21:55 编辑

六,“正”的理论模型

模型方法
第1—275:“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自然辩证法》)假说、理论、模型、规律以至整个科学,都是对客观实在的一种反映,而且是在某种程度上简化了它所表示的实在。列宁指出:“规律==现象的静止的反映”,“规律把握住静止的东西------因此,规律、任何规律都是狭隘的、不完全的、近似的。”由于假说、理论、模型、规律和科学,都只是简化地近似地反映客观实在,所以就需要不断加以充实、发展和完善。只要理论模型忠实地表现客观实在的一个侧面,就是一个有用的模型。在科学实践中,人们使用理论模型对客观实在的行为进行预测。如果预测的结果说明这个理论模型还有缺点,就应对它修正补充,甚至再寻求一个更好的模型。这样,理论模型的认识方法程序成为科学方法论的核心,因为理论模型一经建立,就决定着实践方向和目标追求,决定实践方法的选择

这段引文说明,模型方法是科学方法论的“核心”。模型方法,不仅是中医学,也是西医学方法。西医是疾病医学模型、生物医学模型,以及后来提出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型。
中医以人的健康与疾病相互转化为对象,健康状态是“正”模型,疾病状态是“症”模型。

医学是“人”学,正的模型是“人”的,从人出发,把人这一整体层次,看做一个系统。
中医理论模型,主要是功能态的,不能像物质结构模型那样理解和要求。物质结构模型,尽管是简化了的模式图,毕竟是以看得见、测得出的物质结构为基础。而功能之间的联系,是相互作用,是体现于事物,超越于事物,“形而上”的东西。

图解
书中没有明确指出的,“正”的模型图解。我认为把《阴阳自和稳态模型》和《阴阳自和,升降出入》两个图解结合,可以看做“正”模型。
中心,是一个“阴阳图”。
整体边界
以阴阳图的圆圈线为整体边界,即系统边界。
界内是阴阳
表示互根、自和。比较传统图,多一个阳升阴降,多五个方位的生长化收藏。
界外是出入
一边入,一边出,都是“气”,包括:物质、能量、信息。
演化发展
在阴阳图外,自下而上是一条轴线,下方:生命航程线;上方:生长壮老已。
一条直线指向图外圈,指示:整体边界;
一条直线指向圈内反S曲线,指示:自振荡节律。

形气神
前言---13:人体正气的“正”,是形气神三者的统一:
“形者生之舍也”,是整体边界屏障功能和界面全息效应,它以“和为贵”;“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
“气者生之充也”,是主体开放的流通自组织演化。它以“通则顺”,“气止则化绝”。
“神者生之制也”,是对流通自组演化过程的稳态适应性目标调节。它以稳为健,“神去则机息
”。

形者生之舍也
形,有形可见的实体;生,生命;舍,住舍;形体是生命的住舍。形体,有边界,没有边界哪有形?边界以外是“天”,边界以内是“人”,这是中医人天关系的天人之际、交界、界面。
以一个单细胞生命来说,界面是细胞膜,例如鸡蛋的蛋壳。从人来说,体表的皮肤,感官的表面,包括所有与外界相通的腔道,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生殖道表面粘膜。
生命系统以界面为屏障,防止有害的物质能量信息的侵入,避免自身物质能量的流散。根据自身“主体性”需要,有选择地控制物能信的出入度。所以“界面”虽然位于形体的外围、周边,但是以物能信为载体通过经络系统,与“神机”密切关联,表现出界面与内在关系的“全息效应”。
例如,“贪凉”与“饮冷”后,机体发动的生理性内、外界面,体表、呼吸道、消化道表面,表现出的抗寒反应。
形,也就是“器”,生命的容器。和为贵,以形体的完整性为基础。“容器”离散,生命自然停止。

气者生之充也
气,概括了物质能量信息流。
生命的形、器里充满了气。个体生命除了与生俱来的气,依赖于外界物质能量信息流的输入输出的流通,生命才能得以生存、发展。
入出
从外界输入生命系统的物质能量信息流,不是给什么要什么,而是人体这一“主体”,依据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加以选择的结果,这体现了生命的“主体性”。
出,至少包含三方面的内容。
第一,例如,黄牛拉屎排出的完整的玉米粒。虽然是摄入体内的食物,但基本没有被消化利用,排出体外。吸入呼吸道的灰尘,虽然与分泌物混合而排出体外,其实还是没有进入“界面”的东西。
第二,经过代谢后排出的所谓废物,包括对健康有利的热能散发,是主体通过界面主动排出界外的“出”的内容。
第三,人体对外的所有做功,唱歌、跳舞、劳动、生殖-----,都是出的内容。
升降:
对升降的理解,我仍然是一锅粥,试解如下。
概括物质能量信息代谢过程:
被主动摄入体内的“气”---物质能量信息,必须经过进一步选择、消化、吸收。然后依据自身需要,加以改造、利用,用来更新结构、重组物质、发挥功能、传递信息---,这个过程叫做“升”。
经过主体改造利用过的物质,分解、降解为低一层次的物质,降低了原有功能、信息的过程,叫做“降”。类似于物质的合成与分解代谢,伴随着功能和信息作用的降低,丧失,而不仅限于物质。
概括脏腑气机方向?
心火降,肾水升;肝气升,肺气降;脾气升,胃气降;肝随脾升,胆随胃降。

根据陆老图解,阳升阴降。这与看到过的“阴升阳降”的图解不同,如何理解?
据理,阳主动而升,阴主静而降。但是,心火属阳而降,肾水属阴而升;胃腑属阳而降,脾脏属阴而升?

出入,指系统与外界的流通、交换过程,物质能量信息流的输入和输出;升降,指物质能量信息流在系统内部的生长化收藏过程。而升降出入,都是服从和服务于整体生存、发展的目的需要,受阴阳自稳调节这个“神”机的支配,维持着“形”和“神”的正常和统一。
气,物质能量信息流的输入输出停止,“气止则化绝”,所以说,以通为顺,包括内外流通,内部各层次之间,一层次各“单元”之间的通。气的流通,又有程序与次序的问题,所谓“常守”。

神者生之制也
神,“神机”,是生命功能主体的阴阳自稳调节机制。
我理解,神,至少分低级和高级两个层次。

从一个单细胞生命来说,神机,位于细胞内部,通过对气,即物质能量信息流的调节,通过与界面相关的全息效应,保证整个细胞这一系统,对内实现稳态,对外实现适应,都是神机的作用、功能。

在地球上出现单细胞生命,到多细胞生命的进化,用了长达20亿年之久。可见即使两个细胞,要实现两细胞生命之间的“同步”、协调、分工、统一,是何等的艰难。而发展到生物进化高峰的“人”,其协调机制,将是难以想象的复杂!

但是上述两者的神机,仍然可以看做是“低级中枢”,因为人从站起来以前,就不仅是自然的人、生物的人,还是具有社会属性的人。人,之所以叫做人,较之于动物,又有另一个“高级中枢”,精神意识的神机。因此,人类,不以“形”胜,不以“气”胜,没有老虎的尖牙利爪,没有鲸鱼的庞大身躯,没有鸟儿灵巧的翅膀----,人以“神”,两个级别神机的协调统一,统治了地球!

神机,以稳,稳态,对内实现整体稳态为基本要求。必要地“稳”态,是物质分化,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液态稳床,相对的恒温,睡眠觉醒节律,稳定的物质能量信息流的程序化与有序化等等,都是阴阳自稳调节机制所进行的,无处不有、无时不在的目标自控。
对内的稳态与对外的适应,以五脏阴阳网络调节机制这个神机为中心,对“气”、气血津液流、物质能量信息流的调节来实现的。

形、气、神,三者的统一,是生命的,也是人体的基本模型。三者之中,气“根于外”,物质能量信息流来源于外界,“气止则化绝”。神“根于中”,是系统内在的五脏阴阳自稳调节机制,“神去则机息”。形、气、神,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生命的三个不同层次。生命以形为容“器”,“神气”为特征。

以上是个人的理解,前面关于阴阳、五行、藏象部分的内容都是对“正”模型不同侧面的表述。再摘要原文如下:

第1—29:生命的特征,与其说它包括了许多层次,不如说它只包括了一个层次,即整个机体这一层次
** 生命有多个层次,中医主要着眼于人的整体层次。

第1—10:人首先是物质的人,人体结构是由各种复杂物质构成的。人又是生物的人,在主体性开放中依靠从外界摄取物质能量来源,进行自组织生成演化以维持生命和健康。
第1—143:医学对象的人是一个自控系统,不能简单地看成受控系统。
第1—203:元就是系统,就是研究对象,把元看作人体这一层次,则元的外周标志为人体与环境的内外界面,环境的物质能量信息通过界面输入于系统,人体内物质能量和信息通过界面扩散于环境,这是一事物与他事物相互作用的作用面


第1---259:人体正气的理论模型。“神气形”统一的人的自我健康能力。
第1—30:指导中医学思想的“理论基础”,是中国生命哲学的有机发展观:
1,“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
2,“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升降出入,阴阳自和”,是一种个体生命的主体性开放自组演化的稳态适应调节的目标动力系统和“神转不回”时间不可逆的生命演化过程。这个主体性开放自组织演化的生命系统,由形—气—神三要素组成:
“形者,生之舍也”;“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
“气者,生之充也”;“气止则化绝”。
“神者,生之制也”;“神去则机息”。
指出:人,“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因此生命的本质在神和气,在于“气化流行”的流通自组演化和“神机”的稳态适应调节。指出:“一切邪犯者,皆是神失守位故也,此谓得守者生,失守者死;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健康的关键在于稳态适应性调节的“神机”

** “气化流行”的流通自组演化,是“气机”;五脏阴阳的稳态适应调节,是“神机”。
生命系统,是三者的统一。形,是生命的容器;气,是生命的内容;神,是生命之“主”。
依赖于阴阳自和这个根“本”动力,进行自组织、自调节、自稳态、自适应。共同体现了生命系统的独立性、整体性、主体性。沿着生命航程线,向维持个体和群体生存繁衍的目标前进,即生生之道。只有具备“自”和“主”,才成其为“生”!以区别于非生命的物质、能量、信息载体。

前言—9:“形者生之舍也”的整体边界屏障,从这里区分开:内和外,人和环境,自我和非我,即“形而内”的是人的自我的“生化之宇”,“形而外”的是环境非我的利害药毒,即从根本上区分了人与天,自我与非我,生命和物质。人的整体边界屏障功能控制着出入交换的开放度,顶住外部非我的压力,保证着人的自我完整性,从而使形而内的生化之宇的整体层次,能够在与形而外非我的利害药毒的相互作用中,保持主体性的地位和个体性的特征。整体边界形成之日,也就是系统发生之时;相反地边界的消亡意味系统的离散;“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阴阳离决,精气乃绝”,是生命本质的“主体开放流通自组演化调节”内容的丧失。
中医对整体边界屏障功能的重视,提出了腠理、大表、藩篱等概念。认为疾病是环境非我的“客气中人”,以内陷直中之为逆;故对外感病主张透邪出表的给出路政策,不主张长驱直入地关门打狗式的直接对抗。在长期针灸推拿实践中发现,作用于体表可影响内藏,作用于局部可影响远隔部位乃至整体,由此作出经络腧穴等重大发现。
第1—75:王冰注:“器者,谓天地及诸身也”,即大至宇宙,小到各种个体,都是开放系统,故称:“升降出入,无器不有”。通过内外出入的物质能量信息交换。构成一事物与他事物的相互作用,通过内部升降的物质能量信息流,实现各部分之间的流通,得以不断地进行生生化化,实现对自身有序结构的自组织和更新,因此说:“器者,生化之宇”。
整体性边界区分了内外,边界又是一事物与他事物相互作用的作用面,环境的刺激作用于此,系统的反应表现于此,成为我们得以认识其个体特征的边界。例如细胞则以其细胞膜为其整体性边界:“有机体是经过多少万年的进化才分化出来的,外膜已和内部区别开来,并具有遗传下来的一定结构”。医学的对象是完整的人,着眼于机体的整体性,因为“无论是骨、血、软骨、肌肉、纤维质等的机械组合,或是各元素的化学组合,都不能造成一个动物”。标志人体整体性的边界是体表的皮肤黏膜和感官,以及与外相通的腔道的黏膜面,包括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生殖道等等。环境的物质能量信息流由此输入体内,系统的物质能量信息流由此输出,环境的刺激作用于此,人体的各种反应表现于此。临床上通过表现于此的各种反应来进行观察和作出判断,也是通过这些界面输入刺激以进行治疗的。这是中医学的主要方法

** 整体边界屏障,是生命系统的第一道防线。这里,是藏象的“象”的表现部位,也是诊断治疗的对象,“证”的观控所在。

第1—58:---它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最基本的是:物质能量信息流不断从环境输入和向环境输出,生命体正是由于一种稳定的物质能量信息流才得以存在和发展
**气,一要流通,二要稳定。

第1—53:“正”,是中医学的健康模型,这是一种“精神安乎形”的心身相关自稳态;“正气存内”,意味维持着这种整体和谐的自稳态,“正气”----指维持自稳态的调节能力,简称自稳调节。最基本的自稳调节是阴阳自和;“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第1—177:主体性开放流通自组演化需要按程序和有次序地进行,需要有“阴阳”稳态适应性的目标调节。“神去则机息”是生命自组织演化的程序和次序紊乱。因而认为人“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形体犹存而生命终结,故生命和健康取决“神气”的流通自组织演化的稳态适应性调节,这就是人的生生之气的自我健康能力

**阴阳自稳调节机制,即神机;而“安乎形”的“精神”,我看做高级神机?

第1—68:在正气和邪气关系上,无论是健康和疾病,都是正邪相争过程。健康是“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不是因为没有邪;是由于“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而精神内守“真气从之,病安从来”,所以是正气为本,邪气为标。
第1—105:正气是指人体自身所具有的自我健康能力;邪是指致病因素。健康的时候不是没有邪,只是邪不能干扰破坏正气所维持的稳态。医生治好病意味着医生是标,病人是本,标本相得,邪气乃服。邪气只是服了,而不是没了。也即是医生通过调节人体阴阳平衡,使人体的抵抗力与致病因素作用力相对平衡,达到健康的目的

** 健康状态,不是只有正没有邪。外界的寒热、饮食、声光,体内的代谢产物,多余热能、水分,----无所不在、无时不有。在必要的时间、必要的地方,只要是生存需要的东西,都是正的内涵;反之则为邪。没有邪,也就无所谓正。
所以“正”,不是具体的物质能量信息,而是一种状态,一种维持着“邪不侵正”的健康状态。维持这种状态的能力,叫做“正气”。正气,同样是形气神的统一,并不限于某种具体的物能信。
维持某一具体脏腑功能状态的能力,就是该脏腑的正气,这是服从和服务于整体层次的低一级层次的“正气”。它在整体中的地位,决定于其对于整体层次正气的贡献度。
阴阳调节,在体内的层次又是无限可分的,但最终必须服从和服务于整体层次,否则为“邪”。

第1—82:五藏阴阳是中医的自稳态及其调节模型,气血津液是物质能量信息流模型,两个方面共同组成流通和调节的统一,构成中医正气存内的“正”的动力机制和目标模式,这是关于防病保健的动力机制,是养生莫若知本的“本”,是治病求本的关于治疗追求目标模式这个“本”
** 本==正==正气==阴阳==五脏阴阳自稳调节动力==人的自我健康能力。

第1—33:从知病到知不病,从病态反应中去发现其隐藏的生理功能,即从病理中去发现生理。
《素问-玉机真脏论》中提问:“脾善恶,可得见乎?岐伯曰:善者不可得见,恶者可见”。正常生理功能平时不易被发现,在病态反应中才显露出隐藏的不易发现的生理功能。例如脾主运化为后天之本,肝藏血主疏泄为将军之官,肺与大肠相表里等。这是因为:“非其位则邪,当其位则正;邪则变甚,正则微”(《六微旨大论》)。病态反应是生理功能的放大和亢进,本质上是主体性开放自组织调节系统的功能目的性行为,是“五脏发动,因伤脉色”(《脉要精微论》)的主体性抗病性反应。由此,王履正确地指出:“夫充于身者,一气而已,及其所用,所病而言之,于是乎始有异名耳。故平则为正,亢则为邪。阳气,则因其以养人而名之;以及过动而极,亦即阳气亢极而成火耳”。又称:“阳虽人身正气,既郁则为邪矣”。
于是:
平则为正,亢则为邪;稳乃健。
通则为正,郁则为邪;通乃顺。
和则为正,不和为邪;和为贵。
由此:
邪实,是正虚的外在表现;
正虚,是邪实的内部根据

** 与病态对照以明确常态,中医生理来自病理。

第1—125:人体心身相关的自稳态调节,是生命科学的尖端,李约瑟(1977)在国际科学史会上指出了:“谁知道心身相关概念的未来进展,将在医学中需要怎样进一步发展呢?在这方面,中国传统科学的思想复合体,可能会在科学发展面临决定性阶段的时刻发挥大于人们所承认的作用”。
** 现代科学的佐证,用来说明中医方法论的现代和未来价值。

第1—224:气机的本质界定,解决自组织自适应机制问题。
神机的本质界定,解决自稳态调节分级层次的网络问题。
神经网络—内分泌网络—免疫网络—代谢网络和膜学研究及其间的因子(递质激素)网络研究进展

** 陆老认为,中医研究应该明确的“气机”与“神机”概念的现代科学内涵。不是从西医角度出发的用现代科学手段来“研究中医”,而是从中医学术主体出发的“中医研究”!超越包容现代科学与西医成果,吸收、消化、改造为符合中医医道、医理、医术的内容,为中医自身的继承、发扬、光大作出贡献!

 楼主| 发表于 2015/5/17 21:25: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未悟道 于 2015/5/17 21:31 编辑

八,“症”的理论模型

书中没有明确指出的“症”模型,我把几个图解和说明重新组合来表示,由于不会上传,只好使用线条,凑合着看吧。

图一:病人正气的“症”的模型结构是:“虚实之变”

             阴阳──五脏                        外感        内伤
正虚        ∣      ∕    ╲                         六经         阴阳
↑∣    气血津液         表里(传变)   三焦         五脏
∣↓         ↑↓              ∕                      卫气营血   气血津液
邪实   郁瘀痰         ∕                        病邪          经络
              ∣     ╲    ∕
           寒热──风火湿燥水

中医学的生命观
“人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神去则机息,气止则化绝)形骸独居而终矣”。
中医学的健康观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万物并育而不相害。  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中医学的疾病观
“客气中人,与正气并在肤体中也”(《释名》) “邪气—脏腑—病形”(《灵枢》)
“得藏而有名”,“气合而有形”  “有病因,有病名,有病形”  “辩其因,正其名,察其形”(王履)  “一切邪犯者,皆是神失守位故也。”(《本病》)

图二:根据三个图解取舍重组,表示“正”“症”关系,中西医疾病分类学对照

                                  辩证分类学三要素
                                  ──────────“”   ─→“
                          抗病反应                  ∣ 病人正气  人体正气
                ╲   ────────                 ∣                ∣神,生之制稳乃健。
               ∣   ╲ ←正侵邪    ∣传变时态 ∣                ∣气,生之充通则顺。
      ∣病因∣邪──╲──→正 ∣               ∣                 ∣形,生之舍和为贵。
      ∣       ∣   邪侵正╲        ∣自稳调节 ∣
      ∣        ───────╲─                    ∣   整体性自稳调节:
      ∣病位       病理        ╲                        五脏阴阳、气血津液
”──────────                               时空传变过程:
疾病分类学三要素                                  六经传变、卫气营血、三焦传变
病理损害、解剖定位、致病因素             主体性抗病反应:
                                                              寒热、燥湿、风火、痰水、郁瘀

发表于 2015/5/18 09:33:27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在看 原文
 楼主| 发表于 2015/5/18 22: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我觉得,陆老在症的虚实之变中,所论述的虚实,不是诊断学意义上的虚实概念,而是发病学原理意义上的虚实概念。今天下午,才觉得不是那回事,否则,无法理解辩证为虚的问题,可见从原书百多篇论文中理出头绪,很费劲。所以真切希望有人随时提出问题,互相讨论!
 楼主| 发表于 2015/5/18 22: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九,“正”与“症”
再说“正”
人体正气的“正”,是形气神三者的统一。形是生命的“容器”;气是生命的“内容”;神是生命的“主导”。
没有形体,无所谓生命;形体离散,气神无所居,也就没有了生命。
只有形体,没有“气化流行”,就是已经“气止化绝”“形骸独居”的尸体。
没有气,无以养形,无以载神;“精神安乎形”以气为中介。
形以载气,气以养神;形以化气,气以化形,都受神调控,服从和服务于神的统一调节。
三者的统一,统一于一个生命系统的整体性、主体性,生存演化的目的需要。

我理解,形是相对固定的气,气是相对流动的形。形,小至一个细胞,大到一个人体,是看得见、摸的着的实体,在这方面西医极大地发展了,成为西医的主要优势。
气,概括了物质能量信息流,即中医说的气血津液流,或者叫“血气阴阳”。
物质方面,以水为例,有看得见的尿、汗、泪等分泌物。还有肉眼看不见,可以通过测量知道,可以定量测定的呼气、大便、皮肤蒸发的水分。
能量方面,例如,外界的环境温度、湿度、压力可以测量,人体辐射出的红外线,可以被近距离甚至远距离感知。
信息方面,例如,声、光、辐射,从外界输入的和从体内输出的,也是可以测量的。
总之,气,也是可以被看见和测知的。只有神,既看不见、摸不着,也测不出?
我的理解,分为两个层次。
低层次,是系统内部的极端复杂的自稳调节机制,只能是,建立在各种观察和测量所得基础上的“理解”。因为它表示的不是具体事物,而是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高层次,人的精神意识层次,现代科学难以进行测量表达。例如,一个人“神气十足”,一个人“神情沮丧”,文字描写,大家能够理解,要用科学测量和数学公式表达,不行。一个人“老实巴交”,一个人“傲气十足”,同样是看得见,听得懂,想得到,但是测不出的“神”。
综上所述,形、气、神,似乎也遵循着生命进化的顺序,从低级到高级,分为三个层次?这和神经系统,位于进化的高端相类似。
我认为,这对理解陆老的“症”模型,是有用的。

从中西医比较说,西医对形的认识和把握,显然优于中医。作为中医,我们常说西医不认识“气”,不知气为何物?根据以上分析,也不尽然。例如,西医的心电图虽然属于生物电变化,却是以细胞生化改变为基础,应该归属于中医“气”的范畴,因为是以物质能量信息流的变化为依据的,仍然不属于“神”的内涵。推而广之,一切涉及物质能量信息流变化的测量和检验,都应该“内化”为中医“气”的范畴?而精神病学才主要是研究“神”的学科,有区别的是:西医仍然把人,看做高级机器来分析;而中医则是心身相关、形神统一的观点。
联想的太远了,胡扯!

“正”与“症”
陆老专门论证了这两个字。简而言之:正是正气维持着健康的状态;正气有了问题,不足以维持健康状态,在正字上加个病旁,就是“症”,表示人体的正气有了病。突出中医医学观,即使在疾病状态下,仍然以重视人体正气为本,治病必求于本。
西医的“症状”一词,陆老说比中医使用“症”字,至少要晚几百年。言外之意,当仁不让,就用“症”字!我曾经尝试使用另一个字来代替陆老的“症”字,避免与症状混淆,但没有找到?

人体的“正”模型,形、气、神,三者的统一;病人的“症”模型,正虚、邪实、传变三要素,即虚实之变

两者关系?
同:正,是常人的健康状态;症,是病人的疾病状态;都是“人”的问题,陆老说“医学,根本上是人学!”   “正”,是正气维持着的健康状态;“症”,是正气不足以维持健康的状态,都是“正”的问题。
异:正,是健康模型;症,是疾病模型。从健康状态转变为疾病状态,是由正到症;从疾病状态转化为健康状态,是由症到正。

形以和为贵;和则健,失和则病,“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死。
气以通为顺;通则健,失通则病,“气止则化绝”,死。
神以稳乃健;稳则健,失稳则病,“神去则机息”,死。
正,是形气神的常态;症,是形气神的病态。





 楼主| 发表于 2015/5/19 22: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未悟道 于 2015/5/19 22:22 编辑

十,解图
第1—53:病为本,正为本,病人的正气是治病必求的本;“症”字从正从病,指病人的正气或正气有病;这是中医的疾病模型。

前言—14:病人正气的“症”,是正虚、邪实、传变三要素,是“虚实之变”。疾病是“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是“邪气盛则实”和“精气夺则虚”的对立统一。虚实之变是关于自组织演化调节发动的正祛邪抗病反应的传变时态特征。
正气虚,正气主要指五脏阴阳对气血津液流通自组演化的目标调节,“虚”指失衡为虚和不足为虚,即五脏阴阳调节的失衡为虚,气血津液流通的不足为虚。
邪气实,是指“非其位则邪的邪则变甚”,是原有机能亢进的正祛邪抗病反应的发动,是亢则为邪和郁则为邪。“亢”指五脏阴阳调节失衡的正反馈放大反应:阳盛则热,阴盛则寒等;“郁”指气血津液的流通障碍:气郁,血瘀,津聚为痰等。邪气盛则实是由精气夺则虚发动的,所谓“五脏发动,因伤脉色”:如“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诸热暓瘛。皆属于心”等。因此要求“谨守病机,各司其属”,即从邪实以求正虚这个根本。
传变时态,虚实之变的由流通演化调节发动的机能亢进的抗病反应的传变时态,历代如《玉机真脏论》的:
风者百病之长也,今风寒客于人,使人毫毛毕直,皮肤闭而为热,或痹,不仁,肿痛。
弗治,病入舍于肺,名曰肺痺,发咳上气。
弗治,肺即传而行之肝,病名曰肝痺,一名曰厥,胁痛出食。
弗治,肝传之脾,病名曰脾风,发瘅,腹中热,烦心出黄。
弗治,脾传之肾,病名曰疝瘕,少腹郁热而痛,出白,一名曰蛊。
弗治,肾传之心,病筋脉相引而急,病名曰瘛。
此病之次也,然其卒发者,不必治于传,或其传化有不以次。不以次入者,忧恐悲喜怒,令不得以其次。
急虚,身中卒至,五脏闭绝,脉道不通,气不往来,比于坠溺,不可为期。
在外感病,有《伤寒论》的六经传变,温病学提出的三焦传变,卫气营血传变,以及病邪间的传变。
在内伤病,则有阴阳之变,五脏之变,气血津液之变,以及经络传变。
中医对疾病的辩证诊断要求回答虚实之变,回答证候反应的目标动力学,即证候作为主体性反应的目标指向过程,它要干什么?到哪里去?谁发动的?目前处于什么发展阶段的时态特点,依此作为因势利导的依靠对象。

第1—54:“症”作为正气有了病,它必定要依着生存上的生理需要作出修整,首先是依靠放大系统对体内原有机能的发动,从而表现出机能亢进的抗病反应,中医学称之为“邪气盛则实”的旺气,它包括了气血津液的重新分布造成的某些部位的流通障碍----郁,因此叫:“郁则为邪,亢则为邪”。有郁必有不足,有亢必有失衡;邪气盛则实的旺气,是正气不足的表现,同时又是正气自身的发动。正气不足即“精气夺则虚”,包括气血津液的生成和分布的不足,以及阴阳五脏之间的失衡,因此叫:“不足为虚,失衡为虚”。正因为邪实是由正气发动的主体性的抗病反应,因此邪实是正虚的外在表现,正虚是邪实的内部基础。疾病是正邪相争,“症”就是邪实正虚的对立统一,没有绝对的孤立的虚症,有虚必有实;“症”,就是人体心身相关的自稳调节发动的主体性抗病反应及其时相性的传变过程。
邪气盛则实的风、寒、热、燥、湿、痰、郁、瘀、水、火等,都是气血津液流通分布变化的结果,与气有关的是:郁、寒、热、火;与血有关的是:风和瘀;与津液有关的是:燥、湿、痰、水等。正气有了病,即自稳调节发动了抗病反应,这是实现抗病愈病的积极因素和根本原因,因此它是中医治疗的依靠对象,而不是打击压制的对象。它之所以发动机能亢进的抗病反应,反映了它还未完善和尚未成功,因此是中医治疗的服务对象。------。
“症”的模型结构,包含了历代辩症的成就:八纲辩症,病因(邪)辩症,五脏辩症,气血津液辩症,六经辩症,卫气营血辩症,三焦辩症

**这里陆老有意不使用“辩证”一词,而以其“症”模型概念使用“辩症”。关于陆老“证”与“症”概念的区别,到辨证论治模型部分再学习。

第1—188:因此,既没有孤立的虚,也没有孤立的实。实是虚的外在表现,虚是实的基础背景。因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在疾病过程中,人体自稳调节处于失代偿状态;因此表面上看来是机能亢进的抗病反应,它的基础恰恰是相应的调节机能的削弱,是失代偿的表现。“邪气盛”的背景是“精气虚”,邪气盛则实,仅仅是相应的精气虚的外在表现。例如舌苔的出现反映消化机能的低下,发热和白细胞的增多,恰恰是由于抗感染的没有成功,高血压的背景是血流调节机能的削弱,高血糖的基础是血糖调节机能的低下,免疫超敏的背景正好是免疫效能的不足,正反馈是因为自控系统的削弱,振荡正好是自稳调节不足的表现。

图一:

            阴阳──五脏                          外感         内伤
正虚       ∣     ∕        ╲                        六经         阴阳
↑∣    气血津液          表里(传变)   三焦         五脏
∣↓         ↑↓              ∕                       卫气营血   气血津液
邪实   郁瘀痰         ∕                         病邪          经络
              ∣     ╲    ∕
            寒热──风火湿燥水

1,症模型,即疾病模型,“症合虚实”,即虚实之变,正虚、邪实、传变三要素。
图左:正虚与邪实的相互关系;图中:虚实的内涵与机制;图右:外感与内伤传变类型。
2,阴阳,这里指整体阴阳,与五脏结合为五脏阴阳,即健康模型中“正”的“神机”部分。正气有了病,或者说病人的正气出了问题。正气不足以维持“邪不侵正”的健康状态,转变为正气有病的“症”的疾病状态。即“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的病态。不论是什么样的临床表现,其本质都是正虚。
3,气血津液,即“正”态的“气机”,它受五脏阴阳“神机”的调控,随时调整以维持心身相关的形神统一。在疾病状态时,五脏阴阳为了生存需要,启动了抗病反应机制。这个抗病反应,就是气血津液流通的生成和分布改变,借以重组、恢复阴阳自和的自稳态,升降出入流的常守状态。
气血津液流的生成不足为虚,流通不足为实。“与气有关的是:郁、寒、热、火;与血有关的是:风和瘀;与津液有关的是:燥、湿、痰、水等”。这些都是“邪实”的内容,包括亢则为邪、郁则为邪。

在这里,陆老认为,寒热燥湿风火郁瘀痰水等,不是外来或内生的“邪气”本身,而是五脏阴阳发动的抗病反应状态下,气血津液流通变化的各种表现。这是与教材主要的不同点之一!

4,表里(传变):上方连接五脏,下方直接连接风火湿燥水,间接连接寒热、郁瘀痰。表示正虚邪实的内容,在时间和空间坐标上的传变,也即在时间轴线上的空间传变。
5,外感与内伤:列出历代辩症分类学的主要类型。

 楼主| 发表于 2015/5/20 22:02: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未悟道 于 2015/5/20 22:09 编辑

十一,辩证与辩病
书中论述具体辨证论治模型的内容既少又分散,其它理论方面的内容,本不想涉及,又绕不开,选原文的两个小标题,作为开头。

第1—86:
《论辩证与辨病问题》
             发表于《中国中医药学报》1990年
近代以来,人们把中医诊疗思想特征,概括为辨证论治。以资与西医辨病论治相区别。认为中医辩证与西医辨病,各有所长而相得益彰,提倡在临床上广泛地实行辩证和辨病相结合;认为证的研究是发展中医药学和中西医结合的突破口。笔者认为,对证和病及其相关概念怎样正确理解,是中医药研究和中西医结合课题设计的重要理论前提。

把证归属于病是战略观念失误
汉代张仲景《伤寒论》的“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前后两个证字的含义显然不同。观其脉证的证,属于诊察对象,是医学对象的可被诊察观测到的现象。知犯何逆的证,属于诊断的结论,是医生思维推理判断形成的概念。由此导致对证的不同理解:50年代,秦伯未认为“证是证据,是现象,在医学上代表疾病的临床表现”;朱颜称证“是整个外观病象的总和,相当于综合征或证候群”;任应秋也认为证“是整体病变的证候”。
80年代有人提出:证不是诊察的对象,而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四诊收集症状体征进行综合思维得出的诊断性结论。认为病、证、症三者皆为人体疾病的反映:“病”,反映疾病全过程的本质;“证”,是疾病某阶段本质的反映,受疾病的特殊本质所制约;“症”,指症状体征,既是病和证的外在表现,又是诊病和辩证赖以凭借的依据。五版教材也认为:“证反映疾病发展过程某一阶段病理变化的本质,它包括了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以及正邪关系”。
把证从诊察的对象,提升为诊断的结论,是出于担心把证作为外观的病象或病变的证候,会把辩证误认为只是现象性分析而未达本质性认识,会把辨证论治误认为只是症状性诊断和症状疗法,因而降低中医学的科学地位。
然而,诊与断是既相联系又有区别的认识过程,诊察属于认,判断则是识。证若是指可被诊察体认的现象或证据,则辩证的辩,是对诊察所得进行思辨推理识别判断的过程。证若指为已经医生思辨推理识别判断的诊断性结论,则辩证的辩,还将要辩些什么和辩向何去?
而且,作为中医学诊察的对象,也不限于症状体征,不能用症字来代替证的证据的含义。
至于把证提为诊断性结论,称它也反映疾病的本质,也揭示病因病理病位,则是仍然把中医学的研究对象局限在疾病。更把证称作是疾病全过程中某一阶段本质的反映,受疾病的特殊本质所制约,则是更进一步地把证从属于病,成为疾病分类学下低一个层次的证型而已。从而使辩证和辨病的中西医结合研究,只是在西医辨病论治下增加一些中医中医证型的内容,整个中医辨证论治,则被置于西医辅助疗法的从属地位。有人已经意识到这一点,于是提出:中医原本也是辨病的,中医本来就是辩证和辨病相结合的;从而再度掀起整理中医病名的工作。并进一步要求实现中医病名的规范化。
把证认同于病,而又自觉地从属于病的思想根源,在于这样一个医学观念:以为医学的研究对象只能是疾病,诊断的根本任务是找出疾病的本质;医学的发展水平也就是它对疾病的认识水平,衡量诊断水平的标志就是看它找出毛病的能力。于是认为证也反映疾病本质,辩证也是辩病因病理病位,辨证论治也是追求消除病因和纠正病理的对抗疗法。但是,这并不符合中医学实际,扭曲了中医学本来面目,既不利于中医学自主健康地发展,也不利于中西医在高层次上实现互补而又增益性的结合。
在建国前,用辨病论治观点研究中医药史和整理中医疾病史,结论是在古代有不少最早的发现和发明,但越到后来越落后,中医学只是具有鉴赏价值而已。30年代,余云岫以此全盘否定中医的诊疗思想,说什么“阴阳五行、三部九候之谬,足以废中医之理论而有余;治病必求本、用药如用兵二语,足以废中医之治疗而有余”;鉴于中医防治的实效无法否定,提出了:“研究国药,试用成方,足以发扬国产药物而有余”的废医存药论。
建国以后,曾经用西药的对抗疗法的疗效观,对中药进行药理筛选,在第一届药理学会议上进行了交流,其结果是阴性的居多,一些阳性作用的比起同类西药又大为不如。使许多药理学家怀疑:中药究竟有效的多还是无效的多?是否值得对此花气力研究?以后在针灸治疗疟疾和痢疾等,更难以用消除病因和纠正病理的药效观所能说明。而在临床实际,有更多的虽经西医检查而诊断不明,即还不清楚其病因病理病位的,中医的辨证论治照样可以进行,并能获得较好的疗效。反过来,在中医界,无论老中青,都主张积极引进现代诊断仪器,但这些西医用来作为病因病理病位的检测指标,迄今还未能内化为中医辨证判断的内容,也不能据此指导中医的立方选药。这些关于辨病诊断用的检测工具仍然受欢迎,只是用来作为中医辨证论治前后的比较之用,作为评价中医疗效的参考指标。对此人们责难中医理论的封闭和保守,却不能从单纯辨病的医学观念中解放出来

中、西医辨病论治的历史经验
近代的西方科学,强调的是认识论上的溯因分析,这是基于初始条件约束现在行为的物理学原理,由此推动近代解剖显微分析技术的进步。在医学上则是认为:是致病因素决定疾病的性质,病理变化决定疾病的转归。疾病的本质被归结为:致病因素造成的病理变化的性质及其解剖定位。于是诊断的根本任务是要回答:病从何来?这是关于“识病必求与本”的诊断思想。治疗的目的是:通过消除病因、纠正病理和清除病灶以消除疾病;并据此作为发展其诊疗技术的价值标准,相应发展以病因病理病位为基础的疾病分类学,这是一种建立在溯因分析认识基础上的疾病模型。对此,英国的Doxin(1978)指出:“特异性病因学概念统治了近代医学100年的发展,从Pasteur,Koch以来就成为医学思想的主要轴心。但这个概念面对目前发达和不发达国家面临的健康问题却是无能为力的,并把人们引入歧途;病人、医生、研究人员、医药公司、行政人员仍在这种思想支配下,从事寻找疾病的特异性原因。然而,英国死亡率的下降,疫苗和抗生素的作用,与营养、公共卫生及环境卫生改善的作用相比是比较小的”。在当代医学面临的难题中,突出的是关于疾病谱的改变、药物公害问题及其高更新率,迫使人们必须从医学模式的根本观念上去思考问题,提出了要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但其注意点仍然是就病因学观念上的扩展。苏联的察列格拉切夫(1978)认为这是因为:“现在的医学理论体系的方法论中心问题是:因素→机体的关系,这是立足于一个事物作用于另一个事物的外在的机械的因果概念,它排斥了相互作用的双向性”。纽约州立大学的Whitbeck(1977)指出:“现代医学使用的模型是:临床疾病实体、病理疾病实体和病因学动因。目前这种医学模型已不能适应需要,必须抛弃和纠正,因为作为疾病分类基础的假定是:每一个复杂过程中都能发现独一无二的病因学动因,然而关键的因素是机体的反应。代替目前的模型有两种办法:一是更强调人易患某种疾病的人体特点,走向疾病的体质论;二是用生理的观点研究健康和疾病问题,即研究身体在各种条件下对各种刺激的各种反应方式。随着我们逐渐强调身体的反应,疾病实体在我们的思想中就会占不重要的地位”
中医学在历史上的早期也经历过:以“邪为本”的诊断思想和以“工为本”的治疗思想,曾经为此付出血的代价和总结了极为宝贵的经验教训。《素问-至真要大论》的“夫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以之化之变也”,是病邪外因决定论;“治寒以热,治热以寒,方士不能废绳墨而更其道也”,把对抗疗法奉为常规,是药物外因决定论。即认为:病怎么来的?是致病因素;病怎么去的?是药物针对病因病理而消除病因纠正病理的结果。然而在实践中,“方士用之,尚未能十全”,甚至还出现“有病热者,寒之而热;有病寒者,热之而寒;二者皆在,新病复起”,原有的病没有治好,又产生新的病。
王冰注称这是“治之而病不衰退,反因药寒热而随生寒热,病之新者也”。认为这是由于“粗工偏浅,学未精深,以热攻寒,以寒疗热”,企图通过对抗压制予以纠正。但结果是:“亦有止而复发者,亦有药在病除、药去而发者,亦有全不息者”。针对病因病理的对抗疗法,为什么却是压而不服,纠而不正,复发增多,亦有全然无效的?王冰认为由于这种治疗思想已被奉为常规,故“方士欲废此绳墨,则无更新之法;欲依标格,则病势不除;舍之则阻彼凡情,治之则药无能验;心迷意惑,无由通悟;不知其道,何持而为?因药病生,新旧相对;欲求其愈,安可奈何?!”
“识病求本”的溯因分析和对抗疗法,为什么药在而除,药去而发?为什么旧病未除,新病复起?根本问题在于:并不是对致病的毒邪、对病因病理直接对抗的东西,都可以无条件地视为治病的。但是中医学历史上也出现过:鉴于“药在而除,药去而发“,于是更进一步“辛热比年而弗止,苦寒頻岁而弗停,犹恐药未胜病,久远期之”,企图依靠久远服药以战胜疾病,结果制造更多的新病。这种新病,是医源性疾病,是以邪为本的疾病观和以工为本的“药物战胜疾病”的医学观犯的错误。
医学实践的基本功能是:识别环境利和害并能趋利避害以实现养生保健,区分毒和药并且能动地化毒为药以帮助治病康复。医学最大的错误,某过于不识利害或化利为害,不辨药毒而变药为毒,不能治病反而制造疾病。
中医学从自身错误中学习和实现理论上的飞跃,必须从最根本的医学观念上考虑问题,从医学最根本的关系上回答问题。养生实践和治病实践要求回答:实践的目标、动力和条件选择的价值标准是什么?由此中医学提出了:养生莫若知本和治病必求于本的理论要求


1,以上引文主要是看陆老关于“辨病论治”的论述,为下面的辨证论治打底。而我本人,暂时不考虑使用中医的“病”概念,而只使用“证”概念,减少概念混淆的麻烦,一般情况下把“病”概念,让位于西医。
2,就个人而言,陆老文中批评的医学观,诊断观和治疗观,都是我以前信奉和遵从,从未怀疑过的医学“真理”!
我多年来一直努力于辨证论治具体步骤和模式的思考,也还只是把证理解为疾病本质下的,某一阶段、某一类型的机体反应状态,始终跳不出疾病医学观的框框。因为始终没有怀疑过:中西医都是寻找和治疗疾病的医学,这无疑是两种医学的基本出发点,是最基本的共同之处?包括前一段时间对于伤寒方证的学习,也是苦苦追求具体方证的病因、病位、病性的归属。
3,认为证是机体的反应状态,只是从“输出”的角度,理解临床表现,认为这是疾病本质的反映,而没有涉及“输入”端的刺激与“输出”端的反应的相互联系。也因为不是把这些临床表现,看做是五脏阴阳发动的,具有目的性的,通过气血津液流通体现出来的“反应”。所以看似相似,其实与陆老的机体反应状态,不是一回事。
4,陆老并不是完全否定对抗疗法和补充疗法,而是要求置于中医疾病观、诊断观和治疗观之下,加以限制的使用,作为助人生生之气的生生之具的合理组成部分!

发表于 2015/5/21 01:02:09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陆老的思想真的是很深刻精微  在医理的层面阐述 辩证和辨病的本质区别 为丰富现代中医理论并走出西医的影响提供了方向  从他身上我看到了现代中医人的素养 哲学和逻辑  也是我们中医学子需要涉猎的领域
 楼主| 发表于 2015/5/21 22:19: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未悟道 于 2015/5/21 22:21 编辑

十二,掉过头来看方老

把学习陆老辨证论治模式,比喻为攻坚战的话,前面的学习,算扫清外围。现在来到坚固的城堡下,尚未能找到比较理想的突破口,只好慢慢琢磨了。在我自己理清头绪,能够整理出相对简明实用,通俗易懂的图解和解说之前,不妨掉过头来,看一下方药中老先生的辨证论治五步法,对于临床实用和进一步互相对照探索陆老具体实用模式是有益的。
因为方老的辨证论治七步,有专书介绍,内容详细具体。而陆老书中,只是捎带提到辨证论治的七个步骤,既无具体内容,其本意也未必是临床实际参考模式,至少我觉得尚难直接使用于临床。似乎将两者结合起来,比较符合我自己的具体情况。
两位中医大家,均已作古。陆老曾说:岳美中老师,老方和我都是来自民间,中医的根在民间。陆老既称“老方”,可见二人关系较近。
两家,对于辨证论治的“证”字,理解和表述大不相同。方老认为,证是病位病性病因病势的概括。而陆老认为,辩证观察,证是表象信息;辩症求本,症是理论模型
下面列出提纲,后面再简要介绍方老的五步要点,作为探索陆老模式的基础。

方老七步
脏腑经络定位
阴阳、气血、表里、虚实、风、火、湿、燥、寒、毒定性
定位与定性合参
必先五胜
各司其属
治病求本
发于机先

证是病位病性病因病势的概括

方老五步
脏腑经络定位
阴阳、气血、表里、虚实、风、火、湿、燥、寒、毒定性
必先五胜
治病求本
治未病

陆老七步
辩病形、疗效、藏象?
因发知受辩刺激的属于致病的治疗的养生的因素?
审证求因,辩病形属于哪种抗病反应型式?
求其属也,求反应型式的调节机制背景?
必先五胜,求五脏间的相互作用?
求其中介,求反应与调节之间的中介是气、血、津液?
明其时态,处在传变时序中的哪个阶段?

辩证观察证是表象信息 辩症求本症是理论模型

或有同行认为,这些东西,临床上有用吗?名老中医实际临床是这样看病的吗?我没有见过国家级的知名中医,只见过地市级的名老中医。从郝万山介绍刘渡舟老先生的日常临床实际情况,似乎也是以方证相对为常规模式。不过,我觉得对于新学中医和我这样西医思维已成定势的中医,我还是很想有个基本程式作为参考。虽然我始终认为,理论学习要头头是道,临床实际凭直觉而行。

企盼感兴趣者对方老五步,参加讨论!
发表于 2015/5/22 15:41:4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2/28 08:3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