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枪医案42 医生不敢开患者不敢服的中暑方
笔者开的一个中暑方如下:干姜15 熟附片30(先熬30分钟)炙甘草10 桂枝15 白芍30 生姜15 大枣10 龙骨30 牡蛎30 葛根20 天花粉30(单位:克)一剂。
笔者相信这是一个其他医生不敢开,药师不敢抓,患者不敢服的中暑方。为什么会开这样一个中暑方呢?还得从头说起:
2013.7.25——26.气候炎热,当地环境温度在33——34度,加之工人们在矿热炉旁工作,气温之高可想而知,估计也有50——60度。为了防止工人中暑,车间备有冰水,西瓜,藿香正气水,十滴水等防暑降温品,并且两小时一换班,可工人们汗水就没有断过。尽管这些防暑降温品都用了,可这两天连续发生5人中暑事件,25日3人,26日2人。患者的共同症状就是汗出不止,重者汗出如洗,浑身冰凉,尤其四肢冰凉,四肢痉挛,抽筋严重,呼号之声不绝于耳,口不渴,唇舌淡白或青白,脸色发白。严重者寇绍路伴肩背痉挛,蒲朝炳伴呕吐。
中暑是人们在烈日下,或者高温环境中行走,工作时间太长,热郁体内无以散发而形成的一种疾病。普通百姓说“中暑了”就是“热倒了”,“热很了”而得的一种病,很好理解。医生说“中暑了”那是为了普通百姓好理解,但内心一定要明白是否是真的中暑了。《金匮要略》说“太阳中热者,暍是也”,暍,即中暑。笔者眼拙,看不出这五名患者中的是哪门子暑,遍检中暑诸方竟无一可用。在笔者眼里,倒是满眼的大汗亡阳,阳虚寒盛,阴阳俱损。炎炎烈日下,熊熊炉火旁,怎么就“阳虚寒盛”了呢?怎么就“阴阳俱损”了呢?在如此高温环境,大汗不止即亡阳,汗即津液,津液外泄不止最终造成“阴阳俱损”,另外就是不停的喝冰水,吃冰冻西瓜,寒邪直入体内,中寒了,最终造成“阳虚寒盛”。如此高温环境中暑是常事,符合常理,本案“中暑”非常事,不符合常理,但符合医理,就按医理来,所以首用四逆汤回阳救逆,用芍药甘草附子汤治阴阳俱损以治本,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止汗固脱,用桂枝加附子汤治漏汗不止,四肢微急,难以屈伸,用芍药甘草汤缓急解痉以治标,用桂枝加葛根汤治汗出项背强几几 ,用瓜蒌桂枝汤治汗出身体强几几然,治标并防患于未然。就这样开出了上面的五张“中暑方”,其中寇绍路干姜30克,熟附片50克,随煎随服,蒲朝炳干姜30克,熟附片50克,半夏15克,生姜30克,余药不变,煎服法同寇绍路。
世人都说是中暑,所以这五张“中暑方”竟没有一个人服,全部西医抢救脱险,共花费3600元。
2013.8.26.写 2013.8.31.修改
谢谢李老师关注和支持!请老师多多指教!
理之灼灼,惜无伯乐;
经言“夏养阳,冬养阴”现代人不明白
中医的发展与西医有关,与老百姓的是懂非懂有关,知其一不知其二。
~~~
咱们华夏,千里马不缺,唯缺的是伯乐。古人云:千军好得,一将难求啊。
楼主吴老师的这个方子,组方严谨独特,不敢用,是他们的问题哦。~~~~~~
土枪老师你好:
为什么没有脉象呢?中暑应该有不少类型吧。~~~
用此方法能有效固摄阳气,避免阴液的进一步丢失,但是对于已经丢失的阴液呢,以何药调补呢~~~,如果真要用此方
高温环境,大汗不止即亡阳,汗即津液,津液外泄不止最终造成“阴阳俱损”,另外就是不停的喝冰水,吃冰冻西瓜,寒邪直入体内,中寒了,造成“阳虚寒盛”。用四逆汤回阳救逆,用芍药甘草附子汤治阴阳俱损以治本,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止汗固脱,用芍药甘草汤缓急解痉以治标,用桂枝加葛根汤治汗出项背强几几 ,用瓜蒌桂枝汤治汗出身体强几几然,治标并防患于未然。===的确合乎医理,好方!~~~
具有挑战性!治标还是治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