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1099|回复: 2

医案欣赏1 阴阳俱虚(古人杰医案欣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4/29 09:42: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阴阳俱虚(古人杰医案欣赏)

   
   马××,男,原陕西省检察院检查专员。解放前作地下工作,被敌人逮捕入狱。患伤寒病出汗太多,热退后受风,恶寒,振战,身出鸡皮疙瘩,手足冷,少腹痛,饮热汤略止。在狱中受敌折磨,更缺乏营养,日渐消瘦。解放后,出狱,带病工作,支持不住,在西安市郊王曲住疗养院数年,遍求名医治疗无效。后经某老中医治疗,吃中药半年,服人参,鹿茸1000克多,亦未见显著效力。1954年初诊,脉沉迟而涩,60次/分,舌无苔,面色暗黑,少腹按之坚硬如石,拒按,筋拘急,如指粗,语低微。询其病史,方知发汗后伤其元气。
  根据《伤寒论》第68条:“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
  开出芍药甘草附子汤(芍药,炙甘草,附子)之后,交给患者,患者见次方药味少,分量大,怀疑说:“三味如此简单之草药,岂能治我这复杂而长期不愈的久病吗?”
  后经我给他详细讲解病的根源,他恍然大悟说:“我初得病时,就是发汗太多,身体发冷而病的求医多年,从未听到过你这种理论,服一剂试试。”
  当天夜晚十二点,有人乘小汽车来敲我的门,说病人吃药三小时后,觉腹中发热,热气满身走串。问是怎么回事?我说:“这是寒散阳复的好现象。”
  至第二天下午,病人亲自来说:“没想到我的病已见大效,现在身不冷腹不痛了,此方真是奇妙!”
  复诊其脉已由沉迟而涩转为细弱,脉位升至中部(关部),仍用前方三剂,服后病已消失,身暖不冷,皮肤柔和。病人拿次方请前述之某老中医看,此医看后讽讥曰:“这叫什么药方,纯粹胡闹。”
  病人说:“我的病经先生用珍贵药品补治半年,未见效果,浪费了国家大量资金。此药少价贱,服四剂病已治愈。”

  土枪按:古人杰:原西安市中医医院老中医。郭永来老师曾经发帖寻找古人杰医案,刘止吴先生即发该案上来。读该案,甚觉精彩,不敢私乐,故转论坛以飨同道。读该案,有几点启示:
  1.了解患者生活工作史,病史和治疗经过十分重要。如不了解“发汗后伤其元气”,很可能根据“脉沉迟而涩,60次/分,舌无苔,面色暗黑,少腹按之坚硬如石,拒按,筋拘急,如指粗,语低微。”等症状而如前医用参茸误治。
  2.马专员“患伤寒病出汗太多,热退后受风,恶寒,振战,身出鸡皮疙瘩,手足冷,少腹痛,饮热汤略止。”从这些症状看显系少阴寒证,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四逆汤之类当属对证,即使无效也不至偏离太远,远胜于用参茸剂。但古先生用芍药甘草附子汤可谓慧眼。
  3.临床四诊细致是辨证用药的关键。从初诊的情况看,古先生这方面的诊断很细致,为后面的准确辨证,处方用药提供了充分的证据。
  4.古先生学宗仲景,临床善用经方。先生“询其病史,方知发汗后伤其元气。”马上结合到《伤寒论》第68条:“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进而给出芍药甘草附子汤,效果十分显著,多年痼疾四剂而愈。
  5.芍药甘草附子汤是个阴阳俱补,调和阴阳之方。过汗亡阳,阴损及阳,阴阳俱损,这是芍药甘草附子汤的病机。从马专员临床症状看亦为阴阳俱虚。用阴阳俱补之方补阴阳俱虚之证,正相合,是以效佳。
  2012.4.14.
~~~谢谢先生分享。受教了!
多谢分享!


好案!

发人深省。


依经文一语也可治愈顽疾,可见经方之效如桴鼓!





经典好案~~~
~~~
我用过麻黄附子细辛汤,四逆汤之类。问三药剂量是多少???

谢谢王家祥老师鼓励和支持!谢谢!~~~

古道西风老师谦虚了,谢谢老师关注!~~~

谢谢樊老师的精彩点评!谢谢!~~~
发表于 2015/4/29 10:49:3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进而给出芍药甘草附子汤,效果十分显著,多年痼疾四剂而愈。


好帖!
发表于 2015/4/29 11:59:49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生“询其病史,方知发汗后伤其元气。”马上结合到《伤寒论》第68条:“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

病情表现其实非常复杂,但先生一句“发汗后伤其元气”,且用药三味,令人敬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2/29 14:4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