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1618|回复: 3

调好阳虚体质,冬季不再怕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4/2 06:18: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肾阳。”肾阳在哪里?就在脐下三寸这个部位,叫做“丹田”。人们身体不适时,在去看病之前,最好先想一想,除了治病,这个病是因何而起?我为什么会生斑,我为什么会月经不调?为什么会乳腺增生?为什么会有子宫肌瘤?你听了今天的课,你就会明白,哦,原来它的源头在这儿,是自己的行为方式有问题,是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不留意。实际上,什么样的生活习惯就会造就什么样的体质,形成什么样的体质,就容易得什么样的病,我们一定要注意这个因果关系。
  阳虚体质的总表现
  主要就是怕冷,尤其是背部和腹部特别怕冷,甚则,一到冬天手冷过肘,足冷过膝,是由于热量不够,火力不足,也就是根本上的“真阳不足”,首先人体内的阳气,就像驻扎在人体内的军队一样,要走要防,而人体的边防就是皮肤,阳气旺盛,皮肤的循环和抵御外邪的能力好;其次,人的后背脊柱两旁为膀胱经的走行,膀胱经在经络里号称“藩篱”,把不应该进入到人体,对人体有害的因素全部隔离,所以,阳气虚的人,其共同特点就是脸色发白,浑身无力,腰背部特别怕冷。另一个是腹部特别怕冷,为何这么说?我们开头已经给大家说过“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肾阳。”肾阳在哪里?就在脐下三寸这个部位,叫做“丹田”。阳虚体质实际就是下边虚,阳气虚衰,脐周和脐下就特别的怕冷,所以阳气不足的人要特别注意保护后背和前腹部,由于阳气鼓动力不够,脉象上也很沉细,舌体胖大,比较娇嫩,整体表现为生机不够,头发不茂密,由于养息不足,蒸腾汽化就不行,饮水之后不能很好的被身体吸收利用,所以喝进去就尿出来,晚上起夜两三次,夜尿多;另外,没有火力温煦,大肠也偏寒,就会总腹泻,更严重的,因为人体没有足够的热量,营养无法吸收转化,吃什么就拉什么。在神志方面,因为阳气不足,所以性格比较沉静,情绪方面会有消沉。所以我们经常说抑郁症,抑郁症多见于两种体质,一种是气虚,一种是阳虚。气虚阳虚的人容易有抑郁的倾向,就是阳气虚弱的原因。
  女性生理期更要多注意
  中医上说:“水无热不沸,冰无热不化;寒无热不祛,湿无热不除;血无热不行,瘀无热不散;痛无热不消,瘤无热不解。”说到这里,特别提醒一下女性朋友,穿衣时一定要注意(尤其是生理期),背部和腹部一定要保暖,这个部位同时是元阳和盆腔所在的部位,生理期时,所有的血液聚于盆腔,盆腔充血,蓄势待发。这时,你若不注意保暖,穿露脐装,冷风一吹,盆腔血液循环受到影响,就会导致痛经。若长此以往,月经淤滞,该排的无法排出,生育能力和更年期都会受到影响,现代社会,很多女性不孕,月经不调,更年期难过等等,这些问题的源头都是年轻时各方面不注意造成的,也就是所谓的“宫寒”,将会导致一系列的问题!!!
  从传统养生看阳虚体质该注意什么
  我国养生学一向注重“天人相应”,意思是自然有自然的变化规律,人要根据自然的变化做出不同的调整,与之和谐。所谓的“天”,指的是一种自然规律,如春温、秋寒等,人体的脏腑、经络等随着季节的变化,其功能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只有顺应这种趋势,才能保障健康。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所以,冬季不能外泄太过,养生以“静”字当头,这也是中医“整体观念”的一种体现。《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医书中最早的典籍之一,其中在提到人与自然的关系时,用了言简意赅的八个字来概括——“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在古代,由于生产力低下,人类对自然的依赖性很大,基本上是靠天吃饭,所以人们非常重视自然界的变化和规律,努力跟自然之间保持着和谐统一。进入现代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逐渐从自然的束缚中挣脱,与自然规律越来越背道而驰,与此相应的,身心也发生了一系列病变。这也就是为什么虽然现代医学越来越发达,但疾病却层出不穷的原因所在。
  通过锻炼改善阳虚体质
  阳虚体质,可以通过锻炼来改善。阳虚体质冬季锻炼身体时,要坚持两个原则,一是“必待阳光”,二是“无泄皮肤”。前者指明了运动的时间,后者指明了运动的强度。
  那么,冬天我们该如何具体的顺应自然呢?不难,一个字——“静”。很多动物到了冬季,都会冬眠,就是为了尽可能少的消耗体内的能量。然而,人类不可能冬眠,但是冬天应该少运动,少运动也不是不运动,一定要控制好运动量,另外就是要注意运动的时间。说起运动时间,一般人都认为清晨运动比较好。再加上老年人睡眠少,很多人天刚亮就起床锻炼了,那么,早上锻炼到底好不好呢?好,但要注意不能太早。
  必待阳光,《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在谈到冬季养生时,特别指出要“必待阳光”。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清晨是一天中国较冷的时候(黎明前的黑暗),而寒为阴邪,最伤人体阳气,所以过早起床锻炼反而不好,对于这一点,现代医学也认同;早上起床后,人体的体温高,肾上腺素的含量也比晚间高出好几倍,这时如果从事过于剧烈的运动,对身体根本没有好处。但也不宜将锻炼安排到下午,晨为春、晚为冬,上午为阳、夜晚为阴,所以锻炼选在清晨日出之后才是最佳时刻。
  无泄皮肤,除了运动时间外,运动时还要注意“无泄皮肤”,也就是说不要大量出汗。养生首先要做到劳逸结合,从儒家文化的角度看,是“取其两端,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古人曾云:“肥肌肠,充肠腹,供嗜欲,养生之末也。”这里讲的是过逸,为什么现在有很多富贵病,就是这个原因。过逸不好,过劳同样也不好,过度劳累就会导致过劳死。中医讲究阴阳平衡,从运动的观点来讲,就是要“劳逸结合”,这样才能使机体始终处于一种平衡状态。冬天更要如此,因为冬天阳气是潜藏的,运动量过大就会“扰乎阳”,所以运动时要以练静功为主,打坐是一种不错的方法。除了打坐外,一些比较轻柔的运动,如五禽戏、太极拳等也比较合适。
  太极站桩,太极中有一招叫“站桩”,“站桩”:寓静于动,这招不仅是太极的基本功,其养生功效也不容小觑。万丈高楼平地起,想要盖高楼,首先要做的就是打地基,而站桩就是“打地基”的过程。练习站桩,既可以出功夫,又可以养生。别的不说,单是扶阳这一点,站桩的功效就是很大的。古人有种说法:“纯阳为仙,纯阴为鬼。”初生的婴儿生命力最为旺盛,生长最为迅速,就是因为他是纯阳之体。之所以说“生命在于运动”,也是因为运动能生阳,虽然它也耗阳,但总体来说是生大于耗,因此人体才会健康。具体到站桩,为什么强调站桩可以生阳呢?因为站桩首先练的是心理上的平衡。站桩有个要求,即“眼观鼻,鼻观心,心入定”,如此则眼无所视,耳无所听,心无所虑,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人体对阳气的消耗,“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站桩的过程中,始终要求“立身中正”,先贤们就曾经说过:“形正则气顺,气顺则周身血脉贯通”。生生不息,阳气也才能源源不绝。初学站桩者,可以选择一个安静的场所,练功时,舌顶上颚,意守丹田,一丸红日,坐肩云起。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双膝略微弯曲,以向前不超过脚尖,臀部向后不超过脚跟为宜。然后将身体的重心放于两脚中间,双手相合,中间像有一个气球,缓缓置于肚脐(丹田)处,沉肩坠肘,全身放松。头部和后背一定要保持正直,臀部感觉像坐于一个凳子之上,除去一切杂念,心中自会有一种虚无缥缈的感觉。初次练习者,开始每天最少要坚持5分钟,之后可慢慢增加练习时间。站桩方位以向东方为最佳,因为东方正是朝阳升起的地方,这样可以更好的养天地之正气。要长期坚持,要下功夫,所谓“功夫”就是时间,若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不会起到效果的。再就是简单易学的拍、打、揉、按摩,坚持下来也可以起到很好的保健效果。
  另关于肝虚寒证探讨,《备急千金要方》肝虚寒说:“右手关上脉阴虚者,足厥阴经病也。病苦胁下坚,寒热腹满,不欲饮食,腹胀,闷闷不乐,妇人月经不利,腰腹痛,名曰肝寒。”严用和说:“夫肝者,足厥阴经也。虚则生寒,寒则苦,肋下坚满,时作寒热,腹满不食,闷闷不乐,如人将憾之,眼生黑花,视物不明,口苦头痛,筋脉拘挛,爪甲干枯,喜悲怒恐,不得太息,脉沉细而滑,皆虚寒之类也。”温肝散寒必须在“养血中佐以温药生发”,不能单用温热药,否则损肝阴。
  最后给大家说几个我平时用的小偏方,以供大家参考!
  敷脐巧治妇科病
  痛经一:当归、吴茱萸、乳香、没药、肉桂各50g、细辛10g,樟脑适量,研末,于经前3天取适量,用酒精调和敷在肚脐上。24小时一换,经后3天取下,每日一次。
  痛经二:花椒粉、白胡椒粉适量,用醋或酒精调和,伤湿止痛膏贴于脐上。
  闭经:柴胡、香附、益母草适量,用黄酒调和成糊状,贴于脐上,一日一次。
  最后再给大家说几句谚语:
  1、冬进补,春打虎。
  2、宁可无肉,不可无豆。
  3、白菜吃半年,医生享清闲。
  4、胡萝卜,小人参,经常吃,长精神。
  5、练雪不练雾。
  6、寒头暖足胜吃药。
  7、常晒阳光,身体如钢。
发表于 2015/4/2 10:18:3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方法,现在开始练。
发表于 2015/4/3 16:29:07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先生,肝寒怎么治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2/23 05:2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