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1456|回复: 2

浅析“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4/1 18:41: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痰由多种原因而致,但总责之脏腑功能失调,气机升降失常。所以治痰以治气为先,从补气、化气、理气、降气四着手,常可获较好的疗效,临证中诸多验案都说明了此理。
  《丹溪心法》云:“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一身之津液亦随气而顺矣。”这里指出了理气化痰的重要意义。我们在临证中遇到很多病证与痰有关,所以“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也就是说,治气是治疗痰证的关键一环。
  痰与气关系密切
  痰是人体内的一种病理性产物,亦是一种致病物质,诸多疑难杂症每责之于痰,故有“怪病责之于痰”,“百病皆由痰作祟”之说。《类证治裁》云:“饮唯停蓄肠胃,痰则随气升降,遍身皆到,在肺则咳,在胃则呕,在心则悸,在头则眩,……变幻百端,昔人所谓怪病多属痰,暴病多属火也。”此处较详细地指出了痰饮随气升降引起的诸多病症。其中治气一法,笔者以为能保持或恢复机体正常的气化功能,令全身之津液输布正常,是治痰的重要原则。
  痰由多种原因而致,但随气病而生者较多。在人体中,气属功能活动,痰乃水津所化。在正常情况下,“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津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矣”。若脏腑功能失调,水津不布,必致津液停蓄而生痰。如肺气失宣,水不布散,则气壅为痰;肝气郁结,疏泄失职,则气滞成痰;脾失运化,水不转输,则水湿停聚,凝而成痰;肾气虚衰,蒸化失职,则水泛为痰;三焦壅滞,气化失司,则气结生痰。《杂病广要》云:“人之一身,无非血气周流,痰亦随之。夫痰者,津液之异也,流行于上,则为痰饮。散周于下者,则为津液,其所以使之流行上下者,亦气使之然耳。大抵气滞则痰壅,气行则痰行。”又云“人之气道贵乎顺,顺则津液流通,决无痰饮之患,一失其宜则气道壅塞,停饮聚于膈上,结而成痰。”可见痰的产生无不与气有关。
  气病可生痰,痰亦可阻气,两者互为因果。如肺炎喘嗽患者,由于外邪袭肺,肺气失宣,津液不能敷布,停积为痰,而见咳喘,喉中痰鸣。若痰浊未能及时排除和消散,必内留于肺,遏阻肺气,令壅者愈壅,如此循环,促使喘咳痰鸣加重。由是观之,治痰治气尚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治痰以治气为先
  临证中诸多验案说明,治痰治气从补气、化气、理气、降气四个方面着手,可获比较好的疗效。
  补气
  即扶助正气,增强机体抗病能力,亦属治本之法。因痰随气行,亦随气化,气足则津化,气衰则津停,因而成痰。在临床上若属正气不足而兼痰者,每于化痰之中少佐以补气之品,可促使痰液的顺利排除。补气包括补脾气、补肺气二法。肺主气而布津液,若肺气虚哀,不能布散津液,则必生痰浊,治宜补肺气以祛痰涎,如生姜甘草汤中取人参、甘草补益肺气,令其排痰有力。脾主运化,为生痰之源。若脾气虚弱,运化无力,必致痰浊内生而见短气乏力,脘闷痰多,便溏之症,治宜健脾补气以祛痰涎,如六君子汤中取人参、白术、茯苓,增强脾胃运化功能以杜绝生痰之源,故有“脾胃健运自无痰”之说。
  化气
  即温化阳气。此法属治本之法,其能使体内外阳气升发,促进气机通畅,令全身的气化功能复常。体内阳气不振,水津不化,必内停为痰,故治必以化气为先,化气包括温脾气、暖肾气二法。温脾气者,苓桂术甘汤、理气化痰丸是也。二方桂枝、干姜能暖脾胃之气,协助气化,令脾胃温运功能复常。痰饮其标在肺,其制在脾,其本在肾,若肾气虚衰,水不归源,泛而为痰,治当宗仲景“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方法,以《金匮》肾气丸温暖肾气,方中附桂具有生少火而化气行水的作用,此乃“烈日一照,阴霾自散”是也。
  理气
  即通畅气机。此法有利于使机体气机壅滞的症状改善,令痰浊自动随气的运行而消散和排除。理气包括宣肺气、理脾气、疏肝气等法。肺气主宣,宜通不宜壅,壅则肺气郁而生痰。倘若肺气不宣、痰浊内阻,见咳嗽痰多,胸膈胀满之症,宜选桔梗枳壳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合二陈汤宣肺理气以祛痰,旨取枳壳、桔梗、陈皮宣通肺气,促使肺主气和主治节、通调水道的功能正常发挥,以保持全身的气化功能正常。脾主升运而化精微。若脾胃气滞,升运失调,精微不行,留而化痰,致脘闷痰多,头重身困,可以顺气化痰汤(《时病论》)、平陈汤(《汤头歌诀白话解》)等理气健脾以消痰。其中苍术、陈皮、厚朴、木香等能调畅脾胃气机,令其升降复常,精微运化。肝主疏泄而恶抑郁,郁则气机不通,水津必随气结而为痰。若见脘胁胀闷痰多,或身起痰核等症,宜选越鞠丸、二陈汤加柴胡、郁金或加香附、白芥子等疏理气以祛痰,方以柴胡、郁金、香附疏肝解郁、调畅气机,促使痰的消散,此所谓“气顺则痰自消”。
  降气
  是引痰下行的一种治疗方法。因“痰之为物,随气而行,无处不到”。若气机上逆,往往痰随气上而为病。故凡痰在上部的病变可用降气祛痰法治之。降气包括降肝气、降肺气、降胃气等法。若肝郁侮肺,气机不利,津聚成痰,痰搏气结,逆于咽喉,见咽中如有炙脔,吞之不下,咯之不出之症,可投香苏散合半夏厚朴汤加旋覆花、代赭石等理气宣肺、降逆祛痰,旨在痰随气降。肺主宣肃而通调水道,若素有留饮,聚胃关肺,阻碍肺气下降,见上气喘逆,胸痞痰多等症,宜以苏子降气汤、三子养亲汤治之,取苏子、莱菔子降肺气以强攻涎。胃气主降,若中焦痰盛,痰随胃气上逆而致眩晕呕吐,痰涎清稀,宜选小半夏加茯苓汤合泽泻汤,以降逆和胃以祛痰。
  临证中,气病生痰有虚实寒热之分,虚则湿运无力,津聚成痰,实则气机壅滞,津停为痰,“苟气失其清肃而过于热,则津液受邪火煎熬,转为稠浊,或气失其温和而过于寒,则津液因寒积滞,渐至凝结,斯成痰矣”。因此在治疗的同时,还须按辨证论治的原则,求气之虚实寒热而治之。总之,治痰宜以治气为先,在治气的同时,还须依据痰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方药。若治痰与治气二者配伍得当,方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总之,古今医家皆重视痰饮治本的问题,意识到攻伐虽有一时之效,但也流弊不少,何况一旦滥用,正气削弱,难以恢复,患者因此而不起。《临证指南医案》指出:“古人不究标本,每著消痰之方,立消痰之论甚多。后人遵其法而用之,治之不验,遂有称痰为怪病者矣。不知痰乃病之标,非病之本也。善治者治其所以生痰之源,则不消痰而痰自无矣。”行气、理气应视为治痰的基础,如严用和指出:“人之气道贵乎顺,顺则津液流通,决无痰饮之患。”所以朱丹溪指出:“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一身之津液亦随气而顺矣。”其中“不治痰而治气”一语,实为治痰之妙谛。
发表于 2015/4/2 14: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前贤曰:人身无倒上之痰,天下无逆流之水,故不治痰而治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5/1/23 14:5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