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4191|回复: 10

让你迅速成为寒热病高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5/11 12: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以病人自述"畏寒和发热的轻重,汗的有无,喜好冷暖来"作为辨别寒热病邪的要点和关键,灵活进行问病和辨证思考.
  再以"战汗"是病症的走向;以及病邪入内为里证后溯流寻源----弄清起初病邪的性质是后期用药的重要依据.以上要点必须整合思考和应用才能从本质上掌握知识点.
            请多指教

[ Last edited by 东方欧文 on 2006/5/14 at 12:56 ]
发表于 2006/5/11 12: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脉还是根据舌头来辨证?我现在只懂看舌头!寒病我现在懂看了,就是在热上还不怎么了解,有时间要把寒病和温病学习完
 楼主| 发表于 2006/5/11 12:36:46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是舌诊和 脉诊 而我上面写的是 单从问诊上辨证 相对容易
发表于 2006/5/11 13:02:28 | 显示全部楼层
口渴现在是比较难辩的,多数人冷热都喝,渴不渴都喝,喜饮极热的和极冷的几乎没见到。
发表于 2006/5/11 13:03:46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是问诊上有很多病也是发热 发冷, 呕吐和恶心 没胃口 疲劳等症状的
 楼主| 发表于 2006/5/11 13: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白兄回你话:
      当病人得里寒证时喜好冷暖就比较典型了,这时病人喜欢热,很怕冷我们就可以根据这一点再加上其他兼症进行合参进一步确定为里寒症以便用药
 楼主| 发表于 2006/5/11 13:27:33 | 显示全部楼层
kankan你说得没错 那些为兼症但很多表证和里证共同有这些症状单从这些上是无法准确辨证的要抓就要抓它们各自的不同也就是病症的典型才能准确辨证用药要"四诊合参"要不怎么说中医包罗万象了.
发表于 2006/5/11 16:48:31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东方欧文 at 2006/5/11 12:15:
以病人自述"畏寒和发热的轻重,汗的有无,喜好冷暖来"作为辨别寒热病邪的要点和关键,灵活进行问病和辨证思考.
  再以"战汗"是病症的走向;以及病邪入内为里证后溯流寻源----弄清起初病邪的性质 ...


    东方先生的看法很有道理,不过着眼点有失“圆融”,有结构化思维之嫌,用这种方法是可以提高辨别寒热病的能力,却不是一条通向“高手”的道路。我认为提高临床能力的途径还是应该在阴阳和六经的浑圆一气上下工夫。
发表于 2006/5/11 17:27:31 | 显示全部楼层
后学以为:志一先生所言是真正的中医思维
如同练习素描可以提高手上的工夫,但不是成为画家的路
 楼主| 发表于 2006/5/11 17:59: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两位均说的有理,既要加强基本功训练,也要在此基础上在实践中总结出捷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5/2/22 14:1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