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5/7/11 13: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家乡的梧桐树 于 2015/7/11 13:12 编辑
“证”与“症”不同,但自古至今书写每多混淆,如“脉证相参”、“对症下药”、“舍脉从证”等。“症”即疾病症状,系患者感觉、外在表现。“同病异治”属症同而证不同,“异病同治”则属症不同而证同。所谓辩证与辨病相结合,实即详细分析患者之证与症。
少数久病或得外感暴病之人,常有证、症不符者,如“真寒假热”、“真热假寒”、“大实有羸状,至虚有盛候”等。此时脉与症,一真一假,故有“舍脉从症”或“舍症从脉”说法。仲圣《伤寒》书中亦有。
“舍脉从症”或“舍症从脉”,对医者基本功底要求颇高,用药失误极易害人。“舍脉从证”说法中“证”应为“症”,“舍证从脉”说法中“证”应为“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