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独孤园丁

《黄帝内经》说什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2/3 16:03:46 | 显示全部楼层
《素问》
《素问》之名首见于汉张机《伤寒论序》。原书九卷,八十一篇。唐王冰搜集整理重新编次注释为二十四卷,宋林亿等《新校正》,名之曰《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即现流行之本。

张机《伤寒论·序》:“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

晋皇甫谧《甲乙经·序》:“按:《七略》、《艺文志》,《黄帝内经》十八卷。今有《针经》九卷,《素问》九卷,二九十八卷,即《内经》也。”

王冰《黄帝内经素问注·序》:“班固《汉书·艺文志》曰:‘《黄帝内经》十八卷,《素问》即其经之九卷也,兼《灵枢》九卷,乃其数焉。”

《四库全书总目·子部·医家类一》:“《黄帝素问》二十四卷。唐王冰注。《汉书·艺文志》载《黄帝内经》十八篇,无《素问》之名,后汉张机《伤寒论》引之,始称《素问》。晋皇甫谧《甲乙经序》称《针经》九卷、《素问》九卷,皆为《内经》,与《汉志》十八篇之数合,则《素问》之名起于汉、晋间矣,故《隋书·经籍志》始著录也。然《隋志》所载止八卷,全元起所注已阙其第七。冰为宝应中人,乃自谓得旧藏之本,补足此卷。宋林亿等校正,谓《天元纪大论》以下,卷帙独多,与《素问》余篇绝不相通,疑即张机《伤寒论序》所称《阴阳大论》之文,冰取以补所亡之卷,理或然也。其《刺法论》、《本病论》则冰本亦阙,不能复补矣。然每篇之下必注全元起本第几乎,犹可考见其旧第。所注排决隐奥,多所发明。”

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子部三·医家类一》:“《汉书·艺文志》载《黄帝内经》十八篇,无《素问》之名,后汉张机《伤寒论》引之,始称《素问》。晋皇甫谧《甲乙经序》称《针经》九卷、《素问》九卷,皆为《内经》,与《汉志》十八篇之数合,则《素问》之名起于汉、晋间矣,故《隋书·经籍志》始著录也。
嘉锡按:《书录题解》卷十三云:‘《汉志》但有《黄帝内外经》,至《隋志》乃有《素问》之名。’《提要》推本其说,因谓《伤寒论》始称《素问》,其名当起于汉、晋之间。愚谓秦、汉古书,亡者多矣,仅存于今者,不过千百中之十一,而有书缺简脱,鲜有完篇,凡今人所言某事始见某书者,特就今日仅存之书言之耳,安知不早见于亡书之中乎?以此论古,最不可据。即以医书言之,《汉志·方技略》医经七家二百一十六卷,经方十一家二百七十四卷,今其存者,《黄帝内经》十八卷而已。《素问》九卷,《灵枢》九卷。此外《隋志》著录古医书可见者,亦仅《本草经》三卷,《黄帝八十一难》二卷耳,安所得两汉以上之书而遍检之,而知其无《素问》之名乎?使《内经》本不名《素问》,而张机忽为之杜撰此名,汉人笃实之风,恐不如此。《提要》不过因《汉志》只有《内经》十八卷并不名《素问》,故谓其名起于刘、班以后,不知向、歆校书,合中外之本以相补,除复重定著为若干篇,其事无异为古人编次丛书全集。著之《七略》、《别录》,其篇卷之多寡,次序之先后,皆出重定,已与通行之本不同,故不可以原书之名名之。如《战国策》三十三篇,初非一书,其本号或曰《国策》、或曰《国事》、或曰《短长》、或曰《事语》、或曰《长书》、或曰《修书》,而刘向名之曰《战国策》。见向《战国策叙》。使《短长》诸书今日尚存,固不可曰《汉书·艺文志》只有《战国策》三十三篇,无‘短长’之名,必起于汉、晋以后也。《内经》十八卷,其九卷名《素问》,其余九卷则本无书名,故张仲景、王叔和引后九卷之文无以名之,直名之曰《九卷》。详见《灵枢经》条下。然则《素问》之名,其必出于仲景之前亦明矣。刘向于《素问》之外,复得《黄帝医经》若干篇,于是别其纯驳,以其纯者合《素问》编之为《内经》十八卷,其余则为《外经》三十七卷,以存一家之言。不问其为黄帝所作与否。盖必尝著其说于《别录》,而今不可见矣。此如陆贾著《新语》十二篇,刘向校书之时又得贾平生论述十一篇,合而编之,为《陆贾二十三篇》,不复用《新语》之名,正同一例。今既不得以《新语》之名为后起,则亦安见《素问》之名必起于汉、晋以后也乎?”

发表于 2015/2/3 16:07: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素问》释名为《问道》
河间市人民医院  金栋

《素问》书名其解甚多,有见地者不外有三。一指平素问答之义,如明马莳、吴昆、张介宾及目前《百度百科》等;二指宋林亿等《素问》新校正引《易纬·乾凿度》之语,释为“太素者质之始也”,后丹波元简《素问识》予以确论“是也”,似乎已成定论,如高校教参第二版程士德《内经》、山东中医学院、河北医学院合编《黄帝内经素问校释》、王洪图《王洪图内经讲稿》、张登本《内经的思考》、王育林《中医古籍考据例要·黄帝内经考据》、任应秋《任应秋论医集·典籍研究·黄帝内经十讲》等;三指《问道》之书,如清高士宗、傅景华《黄帝内经素问译注》、胡天雄《素问补识》及范登脉《黄帝内经素问校补》等。

据范登脉考证,“素”当释为“道”,“太素”即大道,明确提出了《素问》当释名为《问道》。

林亿等《素问》新校正云:“所以名《素问》之义,全元起有说云:‘素者,本也;问者,黄帝问岐伯也。方陈性情之源,五行之本,故曰《素问》。’元起虽有此解,义未甚明。按《乾凿度》云:‘夫有形者,生于无形,故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气形质具,而疴瘵由是萌生,故黄帝问此太素,质之始也。《素问》之名义或由此。”

范登脉《黄帝内经素问校补》:“按:《新校正》所引的这段文字,意思比较隐晦。什么是‘质之始’的‘太素’?让我们先来看汉唐人的说法。
《白虎通义卷下·德论下·天地》云:先有太初,后有太始,形兆既成,名曰太素。混沌相连,视之不见,听之不闻。然后剖判,清浊既分,精出曜布,度物施生。
《晋书》卷十四《志第四·地理上》云:昔者元胎无象,太素流行,对越在天,以为元首。
又卷九十二《列传第六十二·文苑传》录成公绥《天地赋》云:惟自然之初载兮,道虚无而玄清;太素纷以溷淆兮,始有物而混成。
原来‘太素’是介于‘道’(无形)与‘三才’之间的状态,相当于老子所说的‘有’(《老子》三十九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一般古书中所说的‘混沌’状态。
黄帝欲问此‘混沌状态’者何?林亿的说法实在未得其解。不过,由于他的这段引文一般人读的似懂非懂,大家觉得他讲的高深莫测,所以连象丹波那样博学的大家似乎也被蒙过,跟着在那里说:是也,是也。
其实,要理解这个‘素’字,何须绕那样大的弯子呢?
《说文·素部》云:‘素,白緻缯也。’引申之,‘素’与白同义。凡本于自然、未加雕饰曰素、曰朴、曰白、曰真,而与‘道’同德。”并与“道素”同义连用予以详细考证。其考证的结果是“‘素问’就是‘问道’,犹《天问》即《问天》;‘太素’就是‘大道’,别无深义。”

由此可见,《素问》当释名为《问道》,始合经旨。

《素问》乃《问道》之书,即问天道、阴阳五行之道及天人相应之道等。

《素问·上古天真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乃天人相应之道、阴阳五行术数之道。《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乃天地阴阳运动变化之大道。《素问·六节藏象论》:“黄帝问曰:余闻天以六六之节以成一岁,人以九九制会,计人亦有三百六十五节以为天地久矣。……夫六六之节,九九制会者,所以正天之度,气之数也。天度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气数者,所以纪化生之用也。……天以六六为节,地以九九制会。天有十日,日六竟而周甲,甲六复而终岁,三百六十日法也。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其气九州、九窍,皆通乎天气。故其生五,其气三。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合则为九。九分为九野,九野为九脏。故形脏四,神脏五,合为九脏以应之”,此乃问天地人三才之道、天人相应之道及和于术数之道等,且医道的数理依据于此可见一斑。

《黄帝内经》(《素问》、《灵枢》)中用“道”字二百六十九次,多以本原、过程、相互作用的意义出现,并反复强调天道、地道、人道及医道、诊道、治道等内容。《素问·著至教论》:“黄帝坐明堂,召雷公而问之曰:子知医之道乎?……愿得受树天之度,四时阴阳合之,别星辰与日月光,以彰经术,后世益明,上通神农……此皆阴阳、表里、上下、雌雄相输应也,而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以教众庶,亦不疑殆,医道论篇,可传后世,可以为宝。”明确提出了医之有道-医道,此道“可以为宝”。

清程文囿《医述·序》:“夫医之为道大哉矣!体阴阳五行,与《周易》性理诸书通;辨五方风土,与官礼王制诸书通;察寒热虚实脉证,严于辨狱;立攻补和解方针,重于行军,固难为浅见寡闻道也。”

先贤立“道”的目的之一是“推天道以明人事”,而《素问》所涉,正是典型的天道与人事,作为宇宙本原、万物法则的“道”,在中医理论体系构建时,自然就成为所效的规律与准则。潘毅认为,此“道恰恰是中医理论的核心,是中医的灵魂。”

明确指出《素问》乃《问道》之书者是唐道医王冰。在其序言中说:“孔安国序《尚书》曰: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素问》是黄帝之书《黄帝素问》,乃言大道之《问道》者也。“冰弱龄慕道,夙好养生,幸遇真经(《素问》),式为龟镜。”

王冰认为《素问》是“至道之宗,奉生之始”、“恐散于末学,绝彼师资,因而撰注,用传不朽”,“乃精勤博访,而并有其人,历十二年,方臻理要,询谋得失,深遂夙心”,其目的是“俾工徒勿误,学者惟明,至道流行,徽音累属,千载之后,方知大圣之慈惠无穷”。

而古注《素问》的高士宗《直解》,亦明确“素”乃“道”之义。《素问直解·序》:“《素问》以阴阳之理,阐天人之道。”又说:“《素问》为《黄帝内经》,本太素浑元之理,阐天人合一之道。”

太素浑元是什么?不正是混沌状态吗!不正是“道生一”之“一”或与《易》对应的太极吗?即宇宙处于天地(阴阳)未判、清浊未分的混沌元气状态,可理解为宇宙的原始本体、物质的本源。而“本太素浑元之理”,不正是《素问》之问天道、阴阳五行之道及天人相应之道吗?

胡天雄《素问补识·序》:“《素问》称载道之书,为医书之祖,古代名医之学,多由是而出。”傅景华《黄帝内经素问译注》:“‘素问’的含义,其解甚多。有见地者,全元起以‘素’为本;林亿引《乾凿度》以‘素’为质;吴昆、马莳、张介宾、王九达等以其为‘平素问答’之意。‘素’是一个会意字。金文‘素’字是双手截断脐带的象形,表示生命诞生的过程,引申义为本来就如此。《淮南子》中载:‘虚无者道之舍,平易者道之素。’虚无是道的所在,平易是道的本来。‘素问’就是有关生命本原的问对,‘素问’就是有关生命之道的问对。”“平易者道之素”、“平易是道的本来”,素之“本来就如此”不正是道吗?

《四库全书总目》将《黄帝素问二十四卷》即归于“医家类”,又归于“道家类”;《素问》归于道家类,虽云“总以为道家言者,今一概收载,殊为牵强”,然道教典籍《道藏·太玄部》亦记载“黄帝内经素问补注释文”五十卷,此岂非确论《素问》乃《问道》之典籍哉?

发表于 2015/2/3 16: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灵枢经》

《四库全书总目·子部·医家类一》:“《灵枢经》十二卷。案:晁公武《读书志》曰:‘王冰谓《灵枢》即《汉志》《黄帝内经》十八卷之九。或谓好事者于皇甫谧所集《内经》、仓公论中钞出之。名为古书,未知孰是。’又李濂《医史》载元吕复《群经古书论》曰:‘《内经·灵枢》,汉隋唐《志》皆不录,隋有《针经》九卷,唐有灵宝注《黄帝九灵经》十二卷而已。或谓王冰以《九灵》更名为《灵枢》,又谓《九灵》尤详于针,故皇甫谧名之为《针经》。苟一经而二名,不应《唐志》别出十二卷。’是《灵枢》不及《素问》之古,宋元人已言之矣。近时杭世骏《道古堂集》亦有《灵枢经跋》曰:《七略》《汉艺文志》《黄帝内经》十八篇,皇甫谧以《针经》九卷、《素问》九卷,合十八卷当之。《隋书·经籍志》《针经》九卷、《黄帝九灵》十二卷,是《九灵》自《九灵》、《针经》自《针经》,不可合二为一也。王冰以《九灵》名《灵枢》,不知其何所本?余观其文义浅短,与《素问》之言不类,又似窃取《素问》而铺张之,其为王冰所伪讬可知。后人莫有传其书者。至宋绍兴中,锦官史崧乃示家藏旧本《灵枢》九卷,除以具状经所属申明外,准使府指挥依条申转运司选官详定,具书送秘书省国子监。是此书至宋中世而始出,未经高保衡、林亿等校定也。其中《十二经水》一篇,黄帝时无此名,冰特据身所见而妄臆度之云云。其考证尤为明晰。然李杲精究医理,而使罗天益作《类经》,兼采《素问》《灵枢》。吕复亦称善学者,当与《素问》并观其旨意,互相发明。盖其书虽伪,而其言则辍合古经,具有源本。譬之梅赜古文,杂採逸书,聊成篇目。虽抵牾罅漏,赝讬显然,而先王遗训,多赖其蒐辑以有传,不可废也。此本前有绍兴乙亥史崧序,称旧本九卷八十一篇,增修音释附于卷末。”

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补充校正甚详,文烦不录,有兴趣者可查阅之。

发表于 2015/2/3 16: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灵枢》书名之沿革

《灵枢》之前称《针经》,最早又称《九卷》。
                                 
《灵枢》的名称,始见于王冰《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序》文中。

《针经》的名称,最早见于①《素问·八正神明论第二十六》云:“岐伯曰:法往古者,先知《针经》也。”(马莳《素问注证发微》注云:“此亦历解《针经》之辞也。《针经》者,即《灵枢经》也。第一篇《九针十二原》中,有先立《针经》一语,后世皇甫士安,易《灵枢》为《针经》之名,故王冰释《素问》、宋成无己释《伤寒论》宗之,己各医籍皆然。”)和②《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一》云:“令各有形,先立《针经》。”(张介宾《类经十九卷·九针之要》注云:“《灵枢》即名《针经》,义本诸此。”)

《九卷》的名称最早见于《伤寒论·自序》。《素问王冰序》新校正说道:“《素问》外九卷,虽张仲景及西晋王叔和《脉经》只谓之《九卷》。皇甫士安(谧)名为《针经》,亦专名《九经》。”是有理论根据的。王叔和《脉经·卷第七·病不可刺证第十二》引了一段文字,下面小注说:“新校正云:出《九卷》。”而所引的这段文字,却见于《灵枢·逆顺第五十五》篇。这些都是《新校正》的根据。可见,《针经》这一部书,因为它只有九卷,张仲景、王叔和则称之为《九卷》了。

《九卷》这一部书,到了晋代,皇甫谧又称之为《针经》。到了唐代,出现了一部内容与《针经》相类似的书,王冰称之为《灵枢》。这一问题,也是由《新校正》首先发现的。

王冰在《素问·三部九候论篇第二十》“血病身有痛者,治其经络”句下的注文引了一段文字,称为“《灵枢经》曰”;在《素问·调经论篇第六十二》“无中其大经,神气乃平”句下的注文,也引用了同样的一段文字,却称为“《针经》曰”;《新校正》认为这是王冰指《灵枢》作《针经》的证据。如《新校正》说道:“详此注引《针经》曰,与《三部九候论》注两引之,在彼云《灵枢》而此曰《针经》,则王氏之意,指《灵枢》为《针经》也。”可见《灵枢》这一名称,是在公元8世纪中期王冰时代才能出现的。

《针经》和《灵枢》的内容是完全相同的呢,或还有些不同的地方呢?这两部书在南宋时代都还存在。有的学者考证,这两部书的内容基本相同,只不过编次有些不同,里面的文字“间有详略”而已。

《针经》到了北宋初年早已亡佚,当时只存有《灵枢》,所以高保衡、林亿等校正医书的时候,他们进书表中所列举的书名只有《灵枢》而没有《针经》。当他们校正医书的时候,即公元十一世纪中期,《灵枢》虽然存在,但业已残缺了许多,并不是一部完整的书《素问·调经论篇第六十二》“神气乃平”句下的《新校正》说道:“据今《素问》注中引《针经》多称《灵枢》之文,《灵枢》今不全,故未得尽知。”。到宋哲宗元祐八年(公元1093年),高丽献到医书,里面有一部九卷的《黄帝针经》,下诏颁布天下,然后中国方才又有一部完整的《针经》(《宋史·卷一十七·哲宗本纪》说道:“元祐八年正月庚子,诏颁高丽所献《黄帝针经》于天下。”)现今存在的《灵枢》即是高丽献到的《黄帝针经》,后经南宋史崧于绍兴25年(公元1155年)将“校正家藏旧本《灵枢》九卷,共八十一篇,增修音释,附于卷末,勒为二十四卷。”而成《灵枢》的名称及现在所见到的内容,后人未再改动。

综上所述,《灵枢》最早称为《九卷》,初见于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自序》。晋王叔和《脉经》亦称《灵枢》为《九卷》,至皇甫谧《甲乙经》始名之为《针经》。皇甫谧在其序文中虽称《针经》,然在其文中引《灵枢》经文时,仍然多称《九卷》。这种《九卷》、《针经》混称的情况,既说明了《灵枢》在很长一个时期内被称为《九卷》,同时也说明从晋代开始,始有《针经》之名。

《灵枢》最早的原本也只分九卷。皇甫谧《甲乙经·自序》说“《针经》九卷”;《隋书·经籍志》也著录“《针经》九卷”;虽然都是《针经》的名称,但实际上即是今天现存的《灵枢》,到了南宋时代,史崧改编为二十四卷(史崧《灵枢经·序》:“家藏旧本《灵枢》九卷,共八十一篇,增修音释,附于卷末,勒为二十四卷。”)。

发表于 2015/2/3 21:31:16 | 显示全部楼层
长见识,谢楼主及金栋兄
发表于 2015/2/4 07:49:3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说得好,深入浅出,简明扼要。
发表于 2015/2/4 08:39:08 | 显示全部楼层
无知者辩无知,岂不让人笑掉大牙?你无救也。我试问三个问题!第一易经从何而出?内经从何而出?你可去考证过?第二你今所讲不过百年试问你可曾知中医之大道否?第三我想问你以合书为准?看何书而名?可否用几句原话来说?    千年来中医一直都在衰败,万年来名医又有多少你可知晓?你之真明又在何方?我记得刘力红在思考中医中说过这样一句话:“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的序言中谈到:“上古有神农、黄帝、岐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仲文,中世有长桑、扁鹊,汉有公乘阳庆及仓公。下此以往,未之闻也。”张仲景在这段文字所显示的资料,提醒我们注意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正值经典产生,或愈是接近经典的年代,名医、大师愈多?而为什么一旦远离这个时代,名医、大师就“未之闻也”?这个现象值得我们去思考。”你可明白此话之真意?所以我也建议你来读经典之书,别再乱看了!
发表于 2015/2/4 11:00:26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教,楼上能否推荐下经典书啊
 楼主| 发表于 2015/2/4 11: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滔滔 发表于 2015/2/4 11:00
请教,楼上能否推荐下经典书啊

易经
黄帝内经
道德经
神农本草经
伤寒杂病论
四圣心源
陈无择医学全书
郑钦安医学三书

其他少看,以免歧途!



 楼主| 发表于 2015/2/4 11:13:29 | 显示全部楼层
独孤园丁 发表于 2015/2/4 11:10
易经
黄帝内经
道德经

抱歉,漏了一个。
园运动的古中医学(彭子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5/1/22 12:3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