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1353|回复: 8

《般若导医录》周更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 00:08: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几年,大陆有几位科学家,经过一个朋友的介绍,他们流行这个气功,我就笑,我说,我们中国的宝贝多得很,气功算什么,我说你们不知道,我们年轻的时候都玩过的。第一步是武功,练武功,武功练好了进一步练气功,气功练好了再进一步道功,道功练好了进一步禅功,这是传统的中国的东西哦。但禅包括了佛家、道家,光讲气功,有许多人练气功来问我,这个气守丹田。我说,你所谓丹田,下丹田在肚脐下面一寸三分,道家讲的,中丹田在男女的两个乳房的中间,上丹田在眉间,守哪个丹田。这个是上丹田、中丹田、下丹田,把气守哪个地方好。我说不要瞎搞了,这些东西,我从年轻玩起,告诉你们,尤其女性不要随便开始守下丹田,不到某一步功夫不能随便守下丹田,女性,很严重哦,搞得不好就会血崩哦,男性也有问题的。他说,气守哪个丹田,我说,丹田是什么,你也不懂,乱扯,不晓得这三个什么叫丹田,我说我问你,我们人体是个皮做的,这个皮呀,像尼龙袋一样,里头装了些肉,里头肉把它捏拢来变成心肝脾肺肾装在这里头,每个地方有能道,有通路的,你吸一口气,把它憋在那个肚脐眼下面那个地方,就留住啦。有感觉啊,我说你拿个棍子打我的小肚子我绝对不怕,我还真可以不怕。这个也不是气,你也不懂,我问你,你看那个汽车轮胎,一个气胎,你把它打气打进,那个气打进去了以后叫那个气留在中丹田不动,轮胎做得到吗,做不做得到,那个气进来每个袋子都满的嘛,那里还停留,停留在那个上丹田,中丹田,那就是癌症,那个气嘛,空的嘛,那会停留在那里,那停留在那里是你的感觉嘛,不要瞎扯了,而且你把那个留在那里干什么呢,做什么用,免得家里不要买瓦斯了,就把肚脐放个气,瓦斯,饭都煮开了,没有这回事嘛,所以你气功练得再好为人治病,我说会啊,对不起啊,我是讲道理,不是批评气功不对,后面还有文章的,我说好,我告诉你,我也会,但是我不愿玩这个花样,帮助一下,减轻一下痛苦,有一点帮助,有的,说根本就会治好,对不起,你看所有统计下来,给气功治疗过的,有好处没有,绝对有好处,把病治好了没有,该抬的抬起走,该爬的还是爬出去,该躺在那里的,躺直了的就躺直了,医不好的,不要说气功。。。生命是包括了一切,真正的佛法是生命的科学,大家不要给宗教外衣困住了,太可惜了,时代到了现在,这个生命科学,只有这一套东西,在今天我们自己中国人来说,只有我们中国一路领先的,这句话我自己讲了我负责,这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外面的西方的科学文明只能作注解,可惜呢,我们自己中国这个文化,有啊,都在那个仓库里头,都在古书里头,你们年轻人也啃不懂,白话文入手的,写两个字写得东倒西歪的,文章作得青蛙跳井,扑通,不通,那个古书怎么读得懂嘛,那个仓库打不开啊。生命科学是这个。(出自南怀瑾《南禅七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 00:08:52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学有一个名词,必须要懂,这又是一个大科学来了。也许大家是清醒的,我是糊涂的,也许大家都糊涂,我是清醒的。佛经上告诉你有一个名称,小乘说得更清楚,但是讲理论的这些佛学家不注意的,叫“十一切入”。尤其你们讲修行,修安那般那你更要清楚了。不要念错哦,念成十一、切入,那就不对了。十,有十种精神、物理的功能,心物一元的。一切入,任何地方,它都会透进去穿过来。所以叫十一切入,是什么东西呢?青、黄、赤、白、地、水、火、风、空、识。

青、黄、赤、白是色相。现在天黑了,你走出去看看天空,我们普通讲夜里是黑的。你错了,你没有科学的眼睛,不懂光学。夜里不是黑的啊!是青的,深青的。没有一个真正的黑,就是太空里的黑洞也是深青色。太空有没有黑洞?我几十年前讲一定有,存在的。有些科学家不承认。我说我不是学科学的,我讲有就没有人听,现在那个霍金一讲有,大家就说有了。赤是红色的。这个里头要研究色了,大家在中学里读过,颜色分红、橙、黄、绿、蓝、靛、紫。紫到最深就变成青黑了。你注意哦,没有黑,没有白,怪吧!把所有的东西集中在一起就变黑了,变白了,黑白两个是另外哦。红色久了就变橙色,再变一变就变黄色,慢慢在变化,这是属于化学了。

所以十一切入,青、黄、赤、白四种色,怎么变出来的?是地、水、火、风、空五种物理作用的变化。最后一个识,是心理,精神的,这个不属于物理的,这样懂了吧!我们这些同学有的也讲哲学、佛学的,根本没有好好研究,也没有看经。普通上佛学院,老实讲在学校里混一混,概论也没有读完的,就算是什么学者专家了。读书要很仔细的才行。这十种东西,十分之一是唯心的,就是这个“识”是唯心的,青、黄、赤、白、地、水、火、风、空,都是唯物的。

注意!这十种是一切入,你在这里打坐,你的身心内外,整个宇宙,一切都穿插进来了,都穿过你的身心,这叫十种一切入。乃至钢板,乃至太空舱,什么都挡不住的,一切处都透入。譬如我们现在这个建筑有墙壁,你说有挡住吗?没有,地水火风空一样透过来。所以我们身体为什么衰老?是受物理的侵蚀变化,都透进来了。你在这里打坐,做起工夫来有境界,是不是受这个物理的影响干扰呢?可惜这里没有真正研究佛学的人,有的话我就问他。

我说你们注意哦,十二因缘,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什么?名色。神识入胎,和精虫卵脏结合,那个叫名色。名是概念、理念、精神,色是精虫跟卵脏配合一起的变化,所以叫做名色,不叫做胎儿。名色以后是六入。释迦牟尼佛好奇怪啊,佛经上明明讲六根对六尘,为什么十二因缘里,偏偏不叫六尘叫六入呢?问题来了吧!这就是科学头脑,研究学问的头脑。为什么讲生命那个识缘名色,名色以后不叫六尘,叫六入呢?当胎儿三缘和合形成人的生命,它这种物理的功能,都透入进来了,所以叫六入,这一下懂了吧!你看佛的科学多高。厉害吧!不是我厉害,是佛的厉害。你听了应该有个震撼的。

六入以后缘什么呢?触。触缘什么?受。触受就是你的感觉就来了。所以感觉的状态,所有身心的状态,都是物理的作用,可是人被物理世界骗了。有了触受以后缘什么?就爱了,越爱越抓,爱名、爱东西、爱漂亮、爱儿女家庭。所以爱以后就缘取,拼命抓。取缘有,现实的世界就是有,活着叫做生命。生命最后呢?衰老。老了以后呢?死。死了以后无明再来,这样懂了吧!你看我们本师,这位大老师的厉害,几千年前他就把科学的观念告诉你了。可是几千年前没有这个科学,大家不懂,所以他老人家想办法让后面的人懂。

懂了十种一切入,你修行打坐,为什么还管你的气呢?叫你先认识自己出入息,一进一出,你把心跟呼吸配合。思想跟呼吸,这是两样东西哦!从生命投胎以来就分开。你看这个生命活到五十几,虽然老了,但永远很规律地呼吸。可是很多人活了几十岁,根本不晓得呼吸是什么!你没有管耶,你只是那个第六意识思想在乱想乱跑,是不是这样?佛学有一句话,就是把向外驰求,像野马一样乱跑的心,用一条绳子,用自己生命这个气(风大),把它拉回来配合到一起。

《禅与生命的认知初讲》
 楼主| 发表于 2015/1/1 00: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物理是五大类“地水火风空”,物理这个物的变化,变成实体的物质,现在科学所谓的元素,重组氢、氦、碳……等等,已经就是地水火风空等五类大元素,变来变去的结果和现象。

所谓地水火风空,是用人类熟悉的自然界现象,来代表五类不同的物理作用;地代表坚固作用,水代表湿润作用,火代表温暖作用,风代表动,空代表无障碍。

有一个道理注意啊,心理这个本体是不生不灭,永恒的存在;物理也是不生不灭的,它起的是波浪式作用,也是安那般那生灭法,它起的作用,也是不断不常,相续的一个一个波动,但是本体也是永恒的,不生不灭的。

我们变一个方式说,有一个原则先认识,是讲有十种东西:地、水、火、风、青、黄、赤、白、空、识,翻译成中国的名称叫做“十一切入”,十种一切入,有十种功能,在任何东西、任何地方,都可以这样穿入透过的;入也就是进出,进出就是安那般那。地水火风,这是基本的物理;青黄赤白是地水火风的变化;空没有变化,空在中间;识,是心意识认识认知的这个“知性”。这十种,随时都穿插来来去去。

现在我们坐在这里,这个外面的光色,青黄赤白都进入我们的脑子,穿插全部细胞,尤其脑子,地水火风空都在与我们交流交换的,随时进入,随时出去,这叫十种一切入。

某董:青黄赤白同地水火风空,没有对应的吧?
南师:有对应啊!都是地水火风变化的。
某董:都是它变化的?地变化为青吗?
南师:不是那么呆板的。每一种都有五六种变化,同念头一样啊!一个念头一刹那间有九百六十种变化的。

某秘书:老师,这十种一切入,它们彼此之间,也是互相一切入的吧?比如四大性离,虽然性离,但彼此也是交流、互入的吧?
南师:嗯。譬如水乳性离,牛奶跟水各有不同,但是彼此混合在一起。包括细胞、精虫、任何物质、宇宙里头一切,都在十一切入中,都是这样。这个同脑神经反应、思想的反应,都有关系。尤其修安那般那,要知道“十一切入”。

女居士:上海这个天气奇怪,湿湿的,可是感觉很上火。广东人认为这种天气最毒了,湿毒。
南师:这是水火不济,受外界水火还有风进来,从这个你要体会十种一切入了,都有密切的关系,最毒的天气可以毒死人。

《南怀瑾与彼得·圣吉》
 楼主| 发表于 2015/1/1 00: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二因缘,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是什么东西?眼耳鼻舌身意叫六根,是名色本有的;色声香味触法叫六尘,也是物理和精神世界的东西。六尘穿进六根这个过程,叫做“六入”。

当年我看佛经,六根六尘,为什么这里用个“入”字?奇怪,就留意了。所以叫你们留意十种“一切入”,地水火风青黄赤白空识,你们用功都不用脑筋。“一切入”是穿透进来,譬如我们坐在房间里,你们什么感觉啊?今天比昨天气候沉闷一点,是不是?湿度高,它穿透进来,你受不了。你以为房间关着,外界环境就穿不进来了吗?都是穿入的。我们不过用暖气调剂,不然大家坐在这里不会这么舒服。这就要懂得,外面物理环境、精神环境对你身心穿透进来了,色声香味触法穿透进来了,就有接触,所以叫“六入”。

小乘的佛经你不能不研究,佛经十分科学,有十种一切入,地水火风空这五大,加上“识”这个心理精神作用,还有青黄赤白,那是地水火风等色法变化发生的现象,不论任何地方,任何地区,它都穿透你。

这个里头你研究研究,没有“黑”字吧?为什么啊?读佛经要做科学的研究,他说青黄赤白,怎么忘记了一个黑字?他没有忘记,实际上没有黑;因为所有颜色的集中就是黑。颜色分很多种,譬如你们中学的时候读过有七种,背来听听,红橙黄绿蓝靛紫,对了。不仅七种,还可以变化出更多的色彩。所有的色彩集中了以后,就是黑。全部反射了,就是白。各种颜色都是变化出来的,都是物理科学。所以你们如果不懂科学,就不要谈修行了。而古代那些得了道的师父们都懂,不过表达方式不同而已。

知道了十种一切入,就晓得坐在那里为什么定不住,因为你同时受气候等等外界的影响,地水火风空识,乃至各种现象境界,随时变化刺激你。你的心力不强,智慧不够,就会去抓,不能不理。所以般若谈空,叫你把它化开了,放出去。可是人呢?习惯在抓,这个生命在入胎时,识缘名色的时候已经都是吸进来。可是真吸得住吗?吸不住。他一边吸入,一边集中,一边散掉;越集中,越松散,反作用力越大。这个心理、生理与力学道理一样。

“六入缘触”……讲到“触”,一有六入以后,就发生接触,触就是交感,互相就受影响。

“触缘受”,触就是发生感觉、感受。你说,我受凉了,给风吹了,就是十一切入的地水火风这个风进来,冷气进来凉到了。一凉了以后里面发炎了,火起来了;接着流鼻水了,鼻子不通了,水大不流畅了;所以地水火风在里头变化,触受接二连三太多了。

我们从娘胎生出来到现在,没有一天是舒服过的,每一秒钟的触受都是很痛苦的。但是人们没有感受到,因为麻木了,习惯了,加上智慧不够,观察不清楚。工夫能够做到离开了触受,那你就变成虹光之身了,一片光明,空灵,与虚空合一,那也就是空无边处定了。这不是理论,也不是幻想,是真的工夫。

这个中间的修持关键,就靠你心意识的力量,能够做到不受这股业力的驱使。所以叫你们仔细了解《三十七菩提道品》。打坐不过是练习学定啊!坐着能够定了,还要在行住坐卧中,随时都能定,定慧等持。如果连定的根都没有扎好,五根中的定根都没有,当然就没有定力,怎么不受这股业力的驱使呢?五根是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依五根发起五力,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有了慧力,智慧变成力量了,破一切执着挂碍,那才叫做修行。

触受是很严重的,一切众生都被触受骗走了。男女两个为什么要做爱啊?是触受的舒服嘛!可是很短暂的。因为触而有感受,你们叫享受。你看,性的高潮享受不到一秒钟就没有了,这个力量就散了。那个高潮来的时候,是十一切入,都进入,集中了,那个力量一集中,爆炸了,又散了,结果什么都没有。可是众生凡夫呢,愚痴,没有智慧,给骗住了。

《人生的起点和终点》
 楼主| 发表于 2015/1/1 00: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六特胜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二十六:
“如契经说佛告苾刍,我已念入出息了知我已念入出息。我已念短入出息,了知我已念短入出息。我已念长入出息,了知我已念长入出息。我已觉遍身入出息,了知我已觉遍身入出息。我已止身行入出息,了知我已止身行入出息。问:入出息为先短后长?为先长后短耶?答:先短后长。云何知然?如施设论说?菩萨初入定时其息速疾,久入定已息便安住。如人担重,经险难处,其息速疾,后至平道,息便安住,故入出息先短后长。问:此观息风从鼻而入还从鼻出,何故乃说我觉遍身入出息耶?答:息念未成观入出息从鼻入出。息念成已,观身毛孔犹如藕根,息风周遍,于中入出。问,若尔何故非出定耶?答意乐加行,俱未息故。如菩萨时虽作此观,而不出定,亦以意乐加行未息,故无有过。尊者世友作如是说,如观一切大种造色所合成身,皆是无常、苦、空、无我,如病、如痈、如箭,不净以不舍离,缘息风觉,不名出定,此亦应尔。止身行者,谓令息风渐渐微细乃至不生。应知此中念入出息者是总,念短入出息等是别。复次念入出息者,是欲界持息念。念短息者是初静虑。念长息者是第二静虑。觉遍身者是第三静虑。止身行者是第四静虑。
又彼经说,我已觉喜入出息,了知我已觉喜入出息。我已觉乐入出息,了知我已觉乐入出息。我已觉心行入出息,了知我已觉心行入出息。我已止心行入出息,了知我已止心行入出息。应知此中觉喜者,观初二静虑地喜。觉乐者,观第三静虑地乐。觉心行者,观想及思。止心行者,谓令心行渐渐微细乃至不生。
又彼经说,我已觉心入出息,了知我已觉心入出息。我已令心欢喜入出息,了知我已令心欢喜入出息。我已令心摄持入出息,了知我已令心摄持入出息。我已令心解脱入出息,了知我已令心解脱入出息。应知此中觉心者,谓观识体。令心欢喜等者,佛虽不复令心欢喜摄持解脱,然菩萨时有如是事,故复重观。
又彼经说,我已随观无常、断、离、灭入出息,了知我已随观无常、断、离、灭入出息。尊者世友作如是说,随观无常者,谓观息风无常。随观断者,观八结断。随观离者,观爱结断。随观灭者,观结法断。有说随观无常者,观四大种无常。随观断者,观无明结断。随观离者,观爱结断。随观灭者,观余结断。有说随观无常者,观色身无常。随观断者,观过去结断。随观离者,观现在结断。随观灭者,观未来结断。有说随观无常者,观大种造色等皆是无常。随观断者,观苦受断。随观离者,观乐受断。随观灭者,观不苦不乐受断。大德说曰,随观无常者,观五取蕴无常。随观断者,观五取蕴空无我。随观离者,观五取蕴苦。随观灭者,观五取蕴不转寂灭。”
其余各经论的说法,都以此为基础,在名称和顺序上略有出入。

1、念入出息

严格说来,这并不是具体修法当中的一步。只是“总”说修安般念应念入出息。对这一智者大师对此总相作了详细说明,《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第七:
“一知息入,二知息出,此对代数息也。调息方法,事事如前数息中说。行者既调息绵绵,一心依随于息。息若入时,知从鼻端入至脐。若出时,知从脐出至鼻。如是一心照息,依随不乱。尔时知息粗细之相,粗者知风,喘气为粗。细者,知息相为细。若入息粗时,即调之令细,是名知粗细相。譬如守门之人,知门人出入,亦知好人恶人,知好则进,知恶则遮。复次知粗细者,入息则粗,出息则细。何故尔?入气利急故相粗,出息涩迟故细。复次知轻重,知入息时轻,出息时重。何以故?入息既在身内,即令体轻。出息时身无风气,则觉身重。复次知涩滑,入息时滑,出息时涩。何以故?息从外来,风气利故则滑,从内出吹内滓秽,塞诸毛孔则涩。复次知冷暖,知入息时冷,知出息时暖。何以故?息从外来,冷气而入故冷。息从内出,吹内热气而出故暖。复次知久近,入息时近,出息时久。何以故?息入既利则易尽故近,息出涩则难尽故久。复须觉知,因出入息故,则有一切众苦烦恼,生死往来,轮转不息,心知惊畏。行者随息之时,知息有如是等法相非一,故云知息入出也。问何故以此代数息?答若是数息,直暗心数,无有观行。修证时,多生爱见慢等诸烦恼病也。爱者爱著此数息,见者谓见我能数,慢者谓我能敌,以此慢他。今以随代数者,随息之时,即觉知此息无常,命依于息,以息为命,一息不还即便无命。既觉息无常,知身命危脆,知息无常,即不生爱,知息非我,即不生见,悟无常即不生慢,此则从初方便已,能破诸结使,不同数息。复次行者一心依息,令心不散,得入禅定,故名亦爱。觉悟无常故名亦策,与定相应名亦有漏,观行不著名亦无漏。复次若数息时,冥暗心而数,既无照了,后证定时,则心无所见。今随息者,既明心照息。后证定时,则心眼开,明见身三十六物,破爱见慢,此即是特胜胜于数息也。”
智者大师把这一步等同于六妙门的随息,要求在念入出息时观察、调节气息的粗细、轻重、涩滑、冷暖、久近(快慢)等等,并认为随息要优于数息。
《解脱道论》则将上座部佛教所传,修入出息生起禅定的总过程作了非常详细的描述,《解脱道论》卷第七:
“彼坐禅人,以九小烦恼清净心,现念入息,彼相得起。名相者,如抽绵抽古贝,触身成乐触,如凉风触身成乐触,如见入出息风触,鼻口唇念作风想,不由形色,此谓相。若坐禅人,以修多修相成增长,若鼻端增长,于眉间于额,成多处住,成满头风,从此增长,满身猗乐,此谓具足。复有坐禅人,从初见异相,如烟如雾如尘如碎金,犹如针刺,如蚁所啮,见种种色。若坐禅人,心不明了,于彼异相,心作异想成颠倒,不成出入息想。若明了坐禅人,不作异意想,念现入息,念现出息,离作余想,若如是作意,异相即灭,是坐禅人,得微妙相,心不放逸,念现入息,念现出息,彼相自在。以相自在,欲起修行,由欲自在,念现入息,念现出息,起喜。已喜自在,已欲自在,念现入息,念现出息,起舍。彼已舍自在,已欲自在,已喜自在,念现入息,念现出息,其心不乱。若心不乱,诸盖灭,禅分起,此坐禅人,已得寂灭,胜四禅定,如初广说。”
这里恰把《楞严经》中,孙陀罗难陀观鼻端白生起的禅相,作为修习禅定的障碍予以否定。

2、念息长短

《大毗婆沙论》:“问:入出息为先短后长?为先长后短耶?答:先短后长。云何知然?如施设论说?菩萨初入定时其息速疾,久入定已息便安住。如人担重,经险难处,其息速疾,后至平道,息便安住,故入出息先短后长。”
《分别功德论》卷第五:“息长亦知,息短亦知,短息者从心还,长息者谓从足跟中来。”
《解脱道论》卷第七:“方便所作过于其性,此谓长。性者现智,智为现,不愚痴事。问曰,云何不愚痴事?答曰,初坐禅人,得身心倚,以入出息念现作住,其出入息成细,出入息细故,成不可取。时坐禅人,若长息随观作长,乃至相起住,若相已起住,以性应作意,此谓不愚痴。复次当为心消息,有时作长,有时作短,如是当修。”
《成实论》卷第十四:“问曰,云何名息长短?答曰,如人上山,若担重,疲乏故息短。行者亦尔,在粗心中,尔时则短。粗心者,所谓躁疾散乱心也。息长者,行者在细心中,则息长。所以者何?随心细故,息亦随细。如即此人疲极止故,息则随细,尔时则长息。”
《坐禅三昧经》卷上:“一心念息入出,若长若短。譬如人怖走上山若担负重若上气,如是比是息短。若人极时得安息欢喜,又如得利,从狱中出,如是为息长。一切息随二处,若长若短处,是故言息长息短,是中亦行安那般那六事。”
《达摩多罗禅经》谈到了长短息的定义和先后问题,“往远名为长,来近则为短。” 所谓长短不是以呼吸的速度为标准来划分长短,而是以呼吸的力量以及由此使呼吸达至的距离为标准,力量强、距离远的呼吸就是长息,力量弱、距离近的呼吸就是短息。因此长短息的先后就容易判定了,“初远然后近,长短义亦然。” 这样从字面上看,此处与一般经论所讲短息在先,长息在后的观点矛盾,但实质上是一样的。力量强故速度快、距离远,力量弱故速度、慢距离近,而我们在修任何禅定时,呼吸都是先强后弱的。《达摩多罗禅经》还分别了四种长短息,即长中长、长中短、短中长、短中短,“出息渐增长,未到究竟处,是中所观察,说名长中短。一心勤方便,专念正思惟,增长至究竟,说名长中长。观已风回转,舍离余求想,然后得决定,此则短中长。入息极短时,还到所起处,余是所观察,说名短中短。”
《大乘义章》卷第十二:
“言息短者,如人上山担重疲极,气息则短,行者亦尔,在粗心中,气息则短。何者粗心?所谓躁疾散乱心也。言息长者,如人定止,气息则细,细时则长,行者如是,心细息细,细则长矣。”
《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第七:
“三知息长短者,此对欲界定。若证欲界定时,宜是定明净,都不觉知息中相貌。今此中初得定时,即觉息中长短之相。云何为觉?若心定时觉入息长,出息短。何以故?心既静住,于内息随心入故,入则知长。既心不缘外,故出则知短。复次觉息长则心细,觉息短则心粗。何以故?心细则息细,息细则入,从鼻至脐微缓而长,出息从脐至鼻亦尔。心粗则息粗,息粗则入,从鼻至脐急疾短,出从脐至鼻亦尔。复次息短故觉心细,息长故觉心粗。何以故?如心既转静,出息从脐至胸即尽,入息从鼻至咽间即知尽,此则心静,故觉息短。觉长故心粗者,如行者心粗,故觉息从脐至鼻从鼻至脐,道里长远,此则心粗故觉息长。复次短中觉长则定细,长中知短则是粗,何故尔?如息从鼻至胸则尽,此行处虽短,而时若大久。久方至脐,此则行处短,而时节长也。若就此而论,短中觉长则定细,觉长中而短是粗者,如心粗故息从鼻至脐,道里极长,而时节短,欻然之间,即出至鼻。何以故?心粗气息行疾故。此虽长而短,然此息短则是心粗也。故云短中长而细,长中短而粗也。如此觉长短时节,知无常由心,生灭不定故,今息长短相貌非一,得此定时,觉悟无常,转更分明。证欲界定,故名亦爱。观行觉无常,故名亦策。此略说第三知息长短,破欲界定也。”
《摩诃止观》卷第九:“特胜发者,忽见气息出入长短,知来无所从,去无所至,入不积聚,出不分散,若约根本,即是粗细住。”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七:
“若缘入息出息境时,便作念言,我今能学念长入息,念长出息。若缘中间入息,中间出息境时,便作念言,我今能学念短入息,念短出息。如入息出息长转,及中间入息,中间出息短转,即如是了知,如是名为若长若短。”
这里的长短息是以正常的入出息为长息,以入出息转换时的停顿为短息。《瑜伽论记》说:“三藏云,嘘气吸气气息即长,中间入息中间出息暂时名短。” 其余经论都是以力量、速度、远近为区分长短息的标准,并且多数以心、气关系来解释长短息产生的原因。此处以入出息为长息,中间息为短息。那么凡有呼吸出入即为长息,凡有停顿即为短。这样气息的长短就与心的粗细丝毫没有关系。因为只要有呼吸,就必然有入息出息,和中间的停顿,一律皆有长短息,这是其余经论不曾说过的。

3、念息遍身

《分别功德论》卷第五:“摩诃迦延那行安般者,不同罗云也,于息自在,若欲从眼、从耳,随意出入,复闭眼耳鼻口,便从九十万毛孔出。”
《大毗婆沙论》:“问:此观息风从鼻而入还从鼻出,何故乃说我觉遍身入出息耶?答:息念未成观入出息从鼻入出。息念成已,观身毛孔犹如藕根,息风周遍,于中入出。问,若尔何故非出定耶?答意乐加行,俱未息故。如菩萨时虽作此观,而不出定,亦以意乐加行未息,故无有过。尊者世友作如是说,如观一切大种造色所合成身,皆是无常、苦、空、无我,如病、如痈、如箭,不净以不舍离,缘息风觉,不名出定,此亦应尔。”
《解脱道论》卷第七:“复次坐禅人,以事令分明相起,是事当修,知一切身我入息。如是学者以二种行,知一切身,不愚痴故,以事故。问曰,云何无愚痴知一切身?答曰,若坐禅人念安般定,身心喜乐触成满,由喜乐触满,一切身成不愚痴。问曰,云何以事知一切身?答曰,出入息者,所谓一处住色身,出入息事,心心数法名身,此色身名身,此谓一切身。彼坐禅人,如是以见知一切身。”
《成实论》卷第十四:“遍身者行者信解身虚,则见一切毛孔风行出入。”
《坐禅三昧经》卷上:“念诸息遍身,亦念息出入。悉观身中诸出息入息,觉知遍至身中,乃至足指,遍诸毛孔,如水入沙。息出觉知,从足至发,遍诸毛孔,亦如水入沙,譬如[夢-夕+棐]囊,入出皆满,口鼻风入出亦尔。观身周遍,见风行处,如藕根孔,亦如鱼网。复心非独口鼻观息入出,一切毛孔及九孔中,亦见息入息出,是故知息遍诸身。”
《大乘义章》卷第十二:“息遍身者,行者信解己身浮虚,见诸毛孔风行出入,名息遍身。”
《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第七:“第四知息遍身者,对未到地定。若根本未到地,直觉身相泯然,如虚空,尔时实有身息,但以眼不开故,不觉不见。今特胜中发未到地时,亦泯然入定,即觉渐渐有身如云影,觉出入息遍身毛孔。尔时亦知息长短相等,见息入无积聚,出无分散,无常生灭。觉身空假不实,亦知生灭刹那不住。三事和合,故有定生。三事既空,则定无所依。知空亦空,于定中不著,即破根本未到地爱,策之义已在其中。问摩诃衍中及诸经多说观息入出,何以故,言知息入出?答此说知为观,而观法实未具足,故今说为知。大品广乘品中明十六特胜相,皆言知息入出长短,以是文为证,说知则不乖文义,观慧在下当说。”
《摩诃止观》卷第九:“若见息来去遍身,若约根本,是未到地,而根本暗证。谓无身床铺等者,非实无也,如灰覆火上,愚者轻蹈之。如夜啖食,如盲触妇,皆不畅其情。今有观慧,见息遍身,而定心明净安隐,故异暗证也。又见身中三十六物,如开仓见糓粟麻豆,若对根本,即初禅位。前八触触身仓,心眼不开,不见内物。特胜既有观慧,触开身仓,心眼即见三十六物,肝如绿豆,心如赤豆,肾如乌豆,脾如粟,大小肠道更相应通,血脉灌注如江河流,内有十二物肝心痰癊等,中有十二膜肤肪膏等,外有十二发毛等,出入息统致其间。”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七:
“若缘身中微细孔穴,入息出息周遍,随入诸毛孔中,缘此为境,起胜解时,便作念言,我于觉了遍身入息出息,我今能学觉了遍身入息出息。”
气息从全身出入的经验,我们在日常生活可能也稍有体会,但不可能是这里所描述的这种情景。从这里,我们也可能更加深刻地理解第一章所总结的呼吸产生的四个条件中,全身毛孔必须打开的道理。

4、止身行入出息

所谓身行,有三种意思,这里指的是呼吸,《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卷第三:
“身行云何?答身亦名身行,身业亦名身行,入息出息亦名身行。于此义中意,说入息出息身行,所以者何?入息者呼吸外风令入身内,出息者引发内风令出身外,由此势力,令身动转,通畅安隐,故入出息说为身行。”
《大毗婆沙论》:“止身行者,谓令息风渐渐微细乃至不生。”
《解脱道论》卷第七:“虽有身,无众生无命,如是学者,谓三学,一增上戒学,二增上心学,三增上慧学。如实戒,此谓增上戒学。如实定,此谓增上心学。如实慧,此谓增上慧学。彼坐禅人此三学,于彼事,以念作意学之,修已多修,此谓学之令灭身行,我入息如是学。云何名身行者?此谓出入息。以如是身行,曲申形随申动踊振摇,如是于身行现令寂灭。复次于粗身行现令寂灭,以细身行修行初禅,从彼以最细修第二禅,从彼最细修行学第三禅,令灭无余修第四禅。问曰,若无余灭出入息,云何修行念安般?答曰,善取初相故,以灭出入息。”
《成实论》卷第十四:“行者得境界力,心安稳故粗息则灭。尔时行者具身忆处。”
《坐禅三昧经》卷上:“除诸身行,亦念入出息。初学息时,若身懈怠,睡眠体重悉除弃之,身轻柔软。”
《大乘义章》卷第十二:“除身行者,行者系念住息境界,得境界力心则安静,心安静故粗息则灭,名除身行。”
《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第七:
“第五除诸身行者,对初禅觉观支。就中二,一明身行,二明除身。身行者欲界身中发得初禅,色界四大造色触欲界身。欲界身根,生身识,觉此色触。二界色,相依共住故名身。身行者即观支,此观支从身分生,知身中之法,有所造作,故名身行。次明除身行者,因觉息遍身,发得初禅,心眼开明,见身三十六物臭秽可恶,尔时即知三十六物由四大有头等六分,一一非身,四大之中,各各非身,此即是除欲界身也。除初禅身者,于欲界身中,求色界四大不可得,名除初禅身。所以者何?若言有色界造色者,是为从外来?为从内出?为在中间住?如是观时毕竟不可得。但以颠倒忆想,故言受色界触,谛观不得即是除初禅身。身除故身行即灭。复次未得初禅时,于欲界身中,起种种善恶行,今见身不净,则不造善恶诸结业,故名除身行。”
《摩诃止观》卷第九:“(见身内诸物)不净、无常、苦、空、无我,一切身行皆休,终不为身而造诸恶,是名除诸身行。”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七:
“若于是时,或入息中间入息已灭,出息中间出息未生,缘入息出息空无位,入息出息远离位为境,或出息中间出息已灭,入息中间入息未生,缘出息入息空无位,出息入息远离位为境,即于此时便作念言,于息除身行入息,我今能学息除身行入息,于息除身行出息,我今能学息除身行出息。
又即于此,若修若习,若多修习为因缘故,先未串习入出息时,所有刚强苦触随转,今已串习入出息故,皆得息除,有余柔软乐触随转。便作念言,于息除身行入息,我今能学息除身行入息,于息除身行出息,我今能学息除身行出息。”

5、觉喜入出息

《大毗婆沙论》:“觉喜者,观初二静虑地喜”
《解脱道论》卷第七:“诸禅相知喜为事,知我入息,如是学者,彼念现入息,念现出息,于二禅处起喜。彼喜以二行成知,以不愚痴故,以事故。于是坐禅人,入定成知喜,不以愚痴以观故,以对治故,以事故成。”
《成实论》卷第十四:“觉喜者,是人从此定法,心生大喜,本虽有喜不能如是。尔时名为觉喜。”
《坐禅三昧经》卷上:“随禅定心受喜,亦念息入出,除懈怠睡眠心重,得心轻柔软,随禅定心受喜。复次入息念止中竟,次行痛念止已得身念止,实今更得痛念止实受喜。复次已知身实相,今欲知心心数法实相,是故受喜亦念息入出。”
《大乘义章》卷第十二:“觉喜者,由前四行,心得定住,从此定法,心生大喜,本虽有喜心,不能如是,故名觉喜。”
《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第七:
“六受喜者,即是对破初禅喜支。根本禅中,喜支从隐没有垢觉观后生,既无观慧照了,多生烦恼,故不应受。今明受喜者,于净禅觉观支中生,以有观行破析达觉观性空,当知从觉观生喜亦空。即于喜中不著,无诸过罪,故说受喜。如罗汉人不著一切供养,故名应供。复次如真实知见,得真法喜,故说受喜。”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七:
“又于如是阿那波那念,勤修行者,若得初静虑,或得第二静虑时,便作念言,于觉了喜入息出息,我今能学觉了喜入息出息。”

6、觉乐入出息

《大毗婆沙论》:“觉乐者,观第三静虑地乐。”
《解脱道论》卷第七:“知乐我入息,如是学者,彼现念入息,现念出息,于三禅处起乐,彼乐以二行成知,以不愚痴故。以事故。”
《成实论》卷第十四:“觉乐者,从喜生乐。所以者何?若心得喜,身则调适,则得猗乐。如经中说,心喜故身猗,身猗则受乐。”
《坐禅三昧经》卷上:“受乐亦念息入出是喜增长名为乐。复次初心中生悦是名喜。后遍身喜是名乐。复次初禅二禅中乐痛名喜,三禅中乐痛名受乐。”
《大乘义章》卷第十二:
“言觉乐者,由前心喜,身得调适,身调适故,便得猗息,猗息故乐。如人疲苦,得息安乐,故名觉乐。故经说言,以心喜故,身得猗息,以身猗故,则得受乐。”
《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第七:
“七受乐者,对根本禅乐支。彼禅既无观慧,乐中多染,故不应受。今言受乐者,受无乐知乐性空,于乐中不著,既无乐过罪,上无别证无为之乐故说受乐。”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七:
“若得离喜第三静虑时,便作念言,于觉了乐入息出息,我今能学觉了乐入息出息。”

7、觉心行入出息

8、止心行入出息

大多数经论都把觉心行和止心行放在一起讲述。因为所谓心行指的是得到初、二、三禅的喜乐之后,会生起各种妄念,觉察到这些妄念就是觉心行,觉察到的时候也同时就以安般念的观慧止息了这些妄念。
所谓心行本有三种内涵,此处指妄念寻思。《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卷第三:
“意行云何?答,意亦名意行,意业亦名意行,想思亦名意行。于此义中意,说想思意行。所以者何?以想及思,是心所法,依止于心,系属于心,依心而转,扶助于心,是故想思说为意行。”
《大毗婆沙论》:“觉心行者,观想及思。止心行者,谓令心行渐渐微细乃至不生。”
《解脱道论》卷第七:“知心行我息入,如是学者,说心行,是谓想受。于四禅处,起彼彼心行,以二行成知,以不愚痴故,以事故,以如初说。令寂灭心行我息入,如是学者,说心行,是谓想受,于粗心行令寂灭学之,如初所说。”
《成实论》卷第十四:“觉心行者,见喜过患以能生贪故。贪是心行从心起故,以受中生贪故,见受是心行。除心行者,行者见从受生贪过,除灭故心则安隐。亦灭除粗受,故说除心行。”
《坐禅三昧经》卷上:“受诸心行亦念息入出,诸心生灭法,心染法心不染法,心散法心摄法,心正法心邪法,如是等诸心相名为心行。” 这里明确指出,知心行即知诸心生、染、散、邪,除心行即使这些心灭、不染、摄、正。
《大乘义章》卷第十二:
“觉心行者,论言,从喜生于贪心,名为心行。见受有此,生贪之过,名觉心行。除心行者,行者以见从喜生贪,除受去贪,心则安稳,名除心行。”
《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第七:
“八受诸心行者,此对破根本一心支。今明能通诸法故名诸心行。心行有二种,一者动行,二者不动行。有人解云,从初禅乃至三禅犹是动行,四禅已去名不动行。今略说不动行者,觉等四支是动行,后一心支是不动行,亦名诸心行者,即是一心支不动之行。若根本禅入一心时心生染著,此一心不应受。今明受诸心行者,知此一心虚诳不实,一心非心,即不取著,既无过罪,即是三昧正受,故说受诸心行。”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七:
“第三静虑已上,于阿那波那念,无有更修加行道理,是故乃至第三静虑,宣说息念加行所摄。又即如是觉了喜者,觉了乐者,或有暂时生起忘念,或谓有我我所,或发我慢,或谓我当有,或谓我当无,或谓我当有色,或谓我当无色,或谓我当有想,或谓我当无想,或谓我当非有想非无想,生起如是愚痴,想思俱行种种动慢,戏论造作贪爱才生起已,便能速疾以慧通达,不深染著,方便断灭,除遣变吐。由是加行,便作念言,于觉了心行入息出息,我今能学觉了心行入息出息。于息除心行入息出息,我今能学息除心行入息出息。”

9、觉心入出息

《大毗婆沙论》:“觉心者,谓观识体。”
《解脱道论》卷第七:“知心我入息如是学者,彼现念入息,现念出息,其心入出事,以二行成所知,以不愚痴以事故,如初所说。”
《成实论》卷第十四:“觉心者,行者除受味故,见心寂灭,不没不掉。”
《大乘义章》卷第十二:“言觉心者,以除心行,见心寂静,故名觉心。”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七:
“又若得根本第一第二第三静虑,彼定已得初静虑近分未至依定,依此观察所生起心,谓如实知,如实觉了,或有贪心或离贪心,或有嗔心或离嗔心,或有痴心或离痴心,略心、散心、下心、举心,有掉动心无掉动心,有寂静心无寂静心,有等引心无等引心,善修习心不善修习心,善解脱心不善解脱心,于如是心,皆如实知如实觉了,是故念言,于觉了心入息出息,我今能学觉了心入息出息。”
对比这几种论的解释,可以看到小乘诸论把心寂灭作为觉心的要点,而《瑜伽师地论》则把觉知心的状况作为觉心的要点。也许正如《大毗婆沙论》所说,当修行者觉知心的各种状况,对贪等心的本性如实了知,见到识体,自然会生发出去除各种心行的作用,达至寂静。

10、令心欢喜入出息

《大毗婆沙论》:“令心欢喜等者,佛虽不复令心欢喜摄持解脱,然菩萨时有如是事,故复重观。”
《解脱道论》卷第七:“令欢喜心我入息如是学者,说令欢喜,说喜于二禅处,以喜令心踊跃,学之如初所说。”
《成实论》卷第十四:“是心或时还没,尔时令喜。”
《坐禅三昧经》卷上:“心作喜时亦念息入出,先受喜自生不故作念心故作喜。问曰:‘何以故,故作喜?’答曰:‘欲治二种心,或散心或摄心。如是作心得出烦恼,是故念法心作喜。’复次若心不悦劝勉令喜。”
《大乘义章》卷第十二:“令心喜者,是心或时还复沈没,荣发令喜,名令心喜。”
《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第七:
“九心作喜者,此对二禅内净喜。所以者何?二禅喜从内净发,以无智慧照了,多受也。今观此喜,即知虚诳不生受著,如真实知生法喜亦名喜觉分。既从正观,心生真法喜,故名心作喜。”
《摩诃止观》卷第九:“前喜从三十六物生,此直就心作喜,故知对二禅。大集明二禅,但三支无内净,今心作喜意似于此。”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七:
“彼若有时见为惛沈、睡眠,盖覆障其心,由极于内住寂止故,尔时于外,随缘一种净妙境界,示现教导,赞励庆喜,策发其心,是故念言,于喜悦心入息出息,我今能学喜悦心入息出息。”

11、令心摄持入出息

《解脱道论》卷第七:“令教化心我入息如是学者,彼坐禅人,现念入息,现念出息,以念以作意,彼心于事令住令专,一心教化,以彼心住学之。”
《成实论》卷第十四:“若心还掉,尔时令摄。”
《坐禅三昧经》卷上:“心作摄时亦念息入出,设心不定强伏令定。如经中说,心定是道,心散非道。”
《大乘义章》卷第十二:“令心摄者,若心还掉,摄之令住,名令心摄。”
《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第七:
“十心作摄者,此对二禅一心支。何以故?为二禅喜动经摄,故说心作摄。今明摄者正以破前伪喜,生喜觉喜,此喜虽正,而不无涌动之过。即应返观喜性,既知空寂,毕竟定心不乱,不随喜动,故云作摄,是以大集经云动至心。”
《摩诃止观》卷第九:“作摄者,喜动则散,若作摄,得入一心,根本但内净受喜,特胜有观慧,恒摄喜心。”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七:
“彼若有时,见为掉举、恶作盖覆障其心,由极于外住嚣举故,尔时于内,安住寂静,制持其心,是故念言,于制持心入息出息,我今能学制持心入息出息。”

12、令心解脱入出息

《解脱道论》卷第七:“令解脱心我入出息如是学者,彼坐禅人,现念入息,现念出息,若心迟缓,从懈怠令解脱,若心利疾从调令解脱学之,若心高从染令解脱学之,若心下从嗔恚令解脱学之,若心秽污从小烦恼令解脱学之。复次于事若心不著乐,令著学之。”
《成实论》卷第十四:“若离二法,尔时应舍,故说令心解脱。”
《坐禅三昧经》卷上:“心作解脱时亦念息入出,若意不解强伏令解。譬如羊入苍耳,苍耳着身,人为渐渐出之。心作解脱诸烦恼结亦复如是,是名心念止作解脱。”
大乘义章》卷第十二:“令心脱者,若离沈掉心,则调停舍离二边,名令心脱。”
《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第七:
“十一心住解脱者,此对破三禅乐。所以者何?三禅有遍身之乐。凡夫得之,多生染爱,为之所缚,不得解脱。今言解脱者,以观慧破析,证遍身乐时,即知此乐从因缘生,空无自性,虚诳不实。观乐不著,心得自在,故名心作解脱。”
《摩诃止观》卷第九:“心作解脱者,此对三禅,根本之乐猗,喜遍身受,凡夫舍为难,特胜有观慧,则无爱味,故言解脱。”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七:
“若时于心善修善习,善多修习为因缘故,令现行盖,皆得远离,于诸盖中,心得清净,是故念言,于解脱心入息出息,我今能学解脱心入息出息。”

13、观无常

《大毗婆沙论》:“尊者世友作如是说,随观无常者,谓观息风无常。……有说随观无常者,观四大种无常。……有说随观无常者,观色身无常。……有说随观无常者,观大种造色等皆是无常。……大德说曰,随观无常者,观五取蕴无常。”
《解脱道论》卷第七:“常见无常我入息如是学者,彼现念入息,现念出息,其入出息及入出息事,心心数法,见其生灭学之。”
《成实论》卷第十四:“行者如是心寂定,故生无常行。”
《坐禅三昧经》卷上:“观无常亦念息入出,观诸法无常生灭空无吾我。生时诸法空生,灭时诸法空灭,是中无男无女无人无作无受,是名随无常观。”
《大乘义章》卷第十二:“无常行者,由心寂定,见法生灭,名无常行。”
《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第七:
“十二观无常,此对破四禅不动。所以者何?如世间中有动有不动法。三种为乐所动,犹名动法。今此四禅名不动定,凡夫得此定时,多生常想,心生爱取。今若观此定,生灭代谢,三相所迁,知是破坏不安之相,故经云,一切世间动不动法,皆败坏不安之相,故名观无常。”
《摩诃止观》卷第九:“从观无常者,对第四禅。余处亦观无常,未是别治,得不动定,味之为常,今有观慧,知离苦乐,而终是色法,犹是无常,不应生染,故称无常。”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七:
“彼于诸盖障,修道者心已解脱,余有随眠,复应当断。为断彼故,起道现前,谓于诸行无常法性,极善精恳,如理观察,是故念言,于无常随观入息出息,我今能学无常随观入息出息。”

14、观断

《大毗婆沙论》:“尊者世友作如是说,……随观断者,观八结断。……有说……随观断者,观无明结断。……有说……随观断者,观过去结断。……有说……随观断者,观苦受断。……大德说曰,……随观断者,观五取蕴空无我。”
《解脱道论》卷第七:“常见无欲我入息如是学者,现念入息,现念出息,彼无常法,彼法无欲,是泥洹入息学之。”
《成实论》卷第十四:“以无常行断诸烦恼,是名断行。”
《坐禅三昧经》卷上:“观有为法出散亦念息入出无常,是名出散。诸有为法现世中出,从过去因缘和合故集,因缘坏故散,如是随观是名出散观。”
《大乘义章》卷第十二:“所言断者,用无常行,断诸烦恼,故名断行。”
《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第七:
“十三观出散者,此对破空处。所以者何?出者即是出离色界;散者即是散三种色。复次出散者,谓出离色,心依虚空,消散自在,不为色法所缚,故名出散。凡夫得此定时,谓是真空安隐,心生取著。今言观出散者,行人初入虚空处时,即知四阴和合故有,无自性不可取著。所以者何?若言有出散者,为虚空是出散?为心是出散?若心出散,心为三相所迁,过去已谢,未来未至,现在无住,何能出耶?若空是出散者,空是无知,无知之法,有何出散?既不得空定,则心无受著,是名观出散。”
《摩诃止观》卷第九:“从观出散对空处,灭三种色,如鸟出笼,故言出。缘空故言散。虽缘空,亦有观慧。”

15、观离

《大毗婆沙论》:“尊者世友作如是说,……随观离者,观爱结断。……有说……随观离者,观爱结断。……有说……随观离者,观现在结断。……有说……随观离者,观乐受断。……大德说曰,随观离者,观五取蕴苦。”
《解脱道论》卷第七:“常见出离我入息如是学者,彼无常法,如实见其过患,于彼过患现舍,居止寂灭泥洹,使心安乐学之。如是寂寂如是妙,所谓一切行寂寂,一切烦恼出离,爱灭无欲寂灭泥洹。”
《成实论》卷第十四:“烦恼断故心则厌离,是名离行。”
《坐禅三昧经》卷上:“观离欲结亦念息入出,心离诸结,是法第一,是名随离欲观。”
《大乘义章》卷第十二:“所言离者,于有为法,悉生厌离,故名离行。”
《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第七:
“十四观离欲者,此对识处。所以者何?一切爱著外境皆名为欲。从欲界乃至空处皆是心外之境。若虚空为外境,识来领受此空,即以空为所欲。今识处定缘于内识,能离外空欲,故离欲。若凡夫得此定,无慧眼照了,谓言心与识法相应真实安隐,即生染著。今言观离欲者,得此定时,即观破析。若言以心缘识,心与识相应,得入定者,此实不然。何以故?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识皆不与现在心相应故,云何言心与三世识相应?定法持心,名为识定。故知此识定,但有名字,虚诳不实,故名离欲也。”
《摩诃止观》卷第九:“观离欲是对识处,缘空多则散,散名为欲,特胜观慧,离是散心,故名离欲。”

16、观灭

《大毗婆沙论》:“尊者世友作如是说,……随观灭者,观结法断。有说……随观灭者,观余结断。有说……随观灭者,观未来结断。有说……随观灭者,观不苦不乐受断。大德说曰,……随观灭者,观五取蕴不转寂灭。”
《解脱道论》卷第七:“常见灭我入息如是学者,彼无常法,如实见其过患,彼我灭是泥洹,以寂寂见学之。”
《成实论》卷第十四:“以心离故得一切灭,是名灭行。”
《坐禅三昧经》卷上:“观尽亦念息入出,诸结使苦在在处尽,是处安隐,是名随尽观。观弃舍亦念息入出,诸染爱烦恼身心五阴诸有为法弃舍,是第一安隐。如是观是名随法意止观。是名十六分。”
《大乘义章》卷第十二:“所言灭者,以心厌离,得一切灭,故名灭行。”
《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第七:
“十五观灭者,此对无所有处。所以者何?此定缘无为法,尘心与无为相应,对无为法尘发少识故。凡夫得之,谓之心灭,深生爱著,不能舍,为之所缚。今言观灭者,得此定时,即觉有少识,此识虽少,亦有四阴和合无常无我虚诳。譬如粪秽,多少俱臭,不可染著,是名观灭。
十六观弃舍者,此对非想。所以者何?非想是两舍之对治。从初禅以来但有遍舍,无有两舍故,未与弃舍之名。今此非想既有双舍有无故名弃舍,亦以此定,是舍中之极,故最后受名。若凡夫得此定时,谓为涅槃,无有观慧觉了,不能舍离。今明弃舍者,得此定时,即知四阴十二入三界及十种细心数等和合所成,当知此定无常若空无我虚诳不实,不应计为涅槃,生安乐想。既知空寂,即不受著,是名观弃舍。虽求定相,而亦成就此定,尔时即具二种弃舍,一者根本弃舍,二者涅槃弃舍,永弃生死,故云观弃舍。行者尔时深观弃舍,即便得悟三乘涅槃。”
《摩诃止观》卷第九:“观灭对无所有处。特胜观慧,观识若多若少皆无,故名观灭。观弃舍对非想非非想处。弃识处及无所有处,更有妙定,名为非想非非想,凡夫妄谓涅槃,佛弟子知其虽无粗烦恼,而有细烦恼,而无爱味,故称净禅。”
《瑜伽师地论》将断、离、灭这最后三步合在一起讲,《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七:
“又彼先时,或依下三静虑,或依未至依定,已于奢摩他修瑜伽行。今依无常随观,复于毗钵舍那,修瑜伽行,如是以奢摩他、毗钵舍那熏修心已,于诸界中,从彼随眠,而求解脱。云何诸界?所谓三界,一者断界,二者离欲界,三者灭界。见道所断一切行断名为断界,修道所断一切行断名离欲界,一切依灭名为灭界。思惟如是三界寂静,安隐无患,修奢摩他、毗钵舍那,彼由修习,多修习故,从余修道所断烦恼,心得解脱,是故念言,于断随观、离欲随观、灭随观入息出息,我今能学断随观、离欲随观、灭随观入息出息。如是彼于见修所断一切烦恼,皆永断故,成阿罗汉,诸漏永尽,此后更无所应作事,于所决择,已得究竟,是名十六胜行。”
发表于 2015/1/3 09:04:42 | 显示全部楼层
般若?印度梵文哈,般若导医,顾名思义,不是中医西医,是印医。印度是一个古老民族,人口和中国一样多,所以印医应该也很有一套滴。
 楼主| 发表于 2015/1/3 13:53:24 | 显示全部楼层
听风阁 发表于 2015/1/3 09:04
般若?印度梵文哈,般若导医,顾名思义,不是中医西医,是印医。印度是一个古老民族,人口和中国一样多,所 ...

这是外行话?为什么说是外行话?因为中医无国界,中华文化的本身就是一种包容一切,不断进取发展的文化。

《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大医精诚》、《医藏目录》、《医门法律》、《尚论篇》、《慎柔五书》、《医学心悟》。都含有佛学思想,却都不是印度医学。少林伤科、竹林女科也都是中医。
发表于 2015/1/3 14:44: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听风阁 于 2015/1/3 15:09 编辑
济缘 发表于 2015/1/3 13:53
这是外行话?为什么说是外行话?因为中医无国界,中华文化的本身就是一种包容一切,不断进取发展的文化。 ...

不是外行,而是你实在很可怜,用外来的宗教指导中国的中医,这种思想观念不只是外行而已,有害。道不同不相为谋。我们研究中医不用佛教这一套。
 楼主| 发表于 2015/1/3 17:51:28 | 显示全部楼层
听风阁 发表于 2015/1/3 14:44
不是外行,而是你实在很可怜,用外来的宗教指导中国的中医,这种思想观念不只是外行而已,有害。道不同不 ...

不是我很可怜,是你本来是可怜人,所以看谁不可怜呢?你这种自闭固执的心态才是有害的,中医本来就源自道家,佛道本来同源。《黄帝经》云:“ 道生法。法者,引得失以绳,而明曲直者也。故执道者,生法而弗敢犯也,法立而弗敢废也。故能自引以绳,然后见知天下而不或也矣。道虚无形,其督冥冥,万物之所从生。”这本身就是般若之理,道无不同,唯人强执己见而不能见。因此为医者无论何医,应为患者着想,用什么方法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没有作用,能不能解决问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5/1/22 12:5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