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人女儿上高三,学业累,体弱,邀调治。 1、查脉弱,有根。四诊合参,判断无实邪夹杂,可以升提。 先处以:生脉散合升陷汤加山萸肉、生麦芽,两剂。 药后竟肚脐处疼痛、腹泻,便中有大量泡末。 2、改处:党参、炒白术、云苓、炙甘草、黑附子、干姜、生白芍、川连、防风,两剂。 药后便成形,肚脐处疼痛消除。但又添背、腰、胯有气流窜感觉。 3、嘱咐晚睡前以生姜、鹅腿葱切细丝煮水服用,并加服阿司匹林药片一枚。 服后下半夜微汗淋淋,早上已无不适感觉。 4、至此,泥泞过,踏坦途,以脾肾双调治之。 按:是证,脉证不符。前期调治中屡起变化,实因气陷后郁热、里寒、表寒三邪夹杂而脉不显示也。友人对余极信任,始终不疑,故取效。杂症调治初期,每有变化,俗言“摁下葫芦瓢起来”,唯患者多不知医者颇费力耗神,易起误会。故医患宜多沟通交流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