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4/12/22 16: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jh624 于 2014/12/22 16:22 编辑
本人也曾与你相似,疾病多招,自学中医,浸淫于黄元御的中医绝学之中,常运用于自身,多有奇效。
黄元御在《素灵微蕴》医方解中讲,不能将各种病情分析透彻,则难以明析病情。故此书多讲病情分析,思路清晰,论述精到,常常因精彩的一两句话使我拍案而起,恨不能生逢其时。所以将你这些繁杂的病情也做一分析,虽不十分透彻,也对病情有一线明机。虽病情复杂,不外先天之弱与后天诊病有误两者相加所得。
1、自幼体弱:脾胃不佳。
2、消化不良、拉稀、药后拉稀:脾胃弱。脾胃后天之本,黄元御所讲脾胃是一气循环之轴心,一切疾病都因此枢轴不转而产生,是五行之本,变化之根。
3、常感冒,吃感冒药:由五行讲,脾胃为土,土生金,土弱而金亦弱,加之外感寒凉,肺气不敛,气机逆行。
宜用艾条烤颈部之大椎、肺俞、风池、印堂、太阳、四白、迎香等穴,每穴在3--5分钟,以烤红温热舒服为宜。似你直接灸,烤到化脓,虽为不应该,也显示体内寒湿重而水气转化不灵所致。艾灸盒虽方便却不能产生应有的效果,还是应持艾条离皮肤2-3厘米,舒服温热为宜。
4、阳瘘:脾湿肝郁,木气不振。又所在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体弱则气血衰弱,不能振作。与老年人气血衰弱,不能勃起是同一理。
5、乏力、易累、记忆力减退:脾胃弱则谷物精华不化精气神。阳气不升则神不能知来,阴气不降则魂不能藏往。都由中气不能健运所致。
6、真气运行法:导致气机逆行,上火流鼻血,少年时病根复发。阳强不倒则“木郁生下热,宗筋常举,精液时流。”(四圣心源之精遗篇)是水寒木郁而疏泄之故。
7、人格解体:四圣心源之精神篇中有“阳明不降则火金浮升而神飘于上,太阳不升,则水木沉陷而精遗于下。”
8:董洪涛太夫药物腹泻:本自脾湿胃寒,稍有寒凉之药则导致下泻。如枳实、黄芩、白芍、本是去上火之物,加之半夏,降气非常,中气不得维护而下泻,中气更败。
9、看医书、下法、吐法、汗法:这些方法对你非常不利,不宜用这些方法。
10、怕冷:不外内有寒而体表也有寒。外寒用艾条烤,内寒宜温升肝脾、暖肾水、降相火。一气循环,中气健运则百病离去。中成药均要停了,先进行艾条灸烤外寒,有了信心再说药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