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中医真脉 于 2014/12/19 11:37 编辑
《大学》之本义 任何一门大学问,即是对构成我们赖以生存的这个单元宇宙中的所有一切——宇宙、生命、人体、精神意识、时间空间、物质、阴阳五行等无所不包,这些物质的结构的描述。用现代科学术语来讲,这个大学问就是爱因斯坦梦寐以求的统一场理论——用同一个理论解释所有物理现象。
历史上有许多大家对《大学》有着各自不同的解读。人们最为熟悉的当是朱熹的注释。但由于这些大家,缺乏对构成我们这个赖以生存的单元宇宙的物质结构有着足够清晰的认知,所以他们的解读都流于似是而非。
为中国正统文化不致断灭,让那些喜爱传统文化的孩子不致被误导,老夫将尽力还原《大学》之本义。
以下姑且先就《大学》首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进行解读。
为了让人们看得懂,能够理解,老夫用现代术语把她解释出来。
释义
大:《说文》解“天大,地大,人也大。”也就是除天地人外皆非大。即构成天地人的基源粒子比构成其它东西的基源粒子更加微观。这也正好解释为何人为万物之灵。
学:《说文》解“觉悟也。”即洞彻天地真理之慧悟。
道:《说文》解“所行道也。一达谓之道。” 一,乃万物之始,即是构成我们赖以生存的这个单元物质世界的最微观的基源粒子;达,通达,贯通。使“一”透贯畅通充盈于各个层次空间的途径法则即谓之道。
明明:《说文》解“明,照也。”叠词,使之越来越明。即不断地层层累积、彰显。
德:《说文》解“升也。”升,则高,即是通过修行(儒家做人的行为准则)不断累积“一”这个物质,从我们这个最表面的空间逐步地不断地向更高一层空间升华。简单说,德即是“一”这个物质。
亲:《说文》解“至也。”两物如何才能相至(完全一样)?唯有同化。即引申为同化。
民:《说文》解“众萌也。”还未觉悟之人。
止:动词,《广韵》解“停也,息也”引申为达到。
至善:被善(“一”的特性)完全同化。
串解
慧悟天地真理的法则,在于使自己通过修行不断地累积增长彰显德这个物质,在于使他人不断地同化于德,在于最后达到被善(德这个物质的特性)完全同化。
对传统文化任何一本典籍(当然包含《内经》《伤寒》等)的解释,必然也必须立足于“一”这个层面,否则,就是“不知止”。不知止,则罔作,凶。此天道使然。
请参阅帖子《何为中医》《中西医的本质区别》 加强理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