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13026|回复: 95

第十五节 《内经》自相矛盾举隅-《<内经>时代》补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15 21:35: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十五节  《内经》自相矛盾举隅-《<内经>时代》补注


赵洪钧著   金栋补注(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5 21:37:2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文】今《内经》中多有自相矛盾处,古今学者或视而不见或见而讳言。仅略举其大端如下。
一、五味与五脏补泻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那么,五味与五脏的攻、补关系到底怎样为好呢?这一点在《内经》中似乎应该很严密。《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本身却有矛盾。请看下面摘要:
“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酸伤筋
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苦伤气
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甘伤肉
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辛伤皮毛
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髓……咸伤血。”
引文中有两个问题。一是酸、甘、辛三味理应补所生脏,但又伤该脏所生,讲不通;二是苦、咸两味另是一套。但从逻辑上讲,把“伤气”和“伤血”换一下,再把“伤气”改为“伤骨髓”,才能与其他三位一致。再看《素问·五藏生成》又有不同说法:
“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
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
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
多食酸,则肉胝(di)皱而唇揭
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
这一段与上一段互有长短。
文中的矛盾也不是为了迁就临床事实。读者能仔细体会一下这本小册子所讲的五行学说演变经过,大体上就能理解,为什么会留下这些马脚。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5 21:39:46 | 显示全部楼层
【补注】
⑴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王冰注:“气,谓卫气。味,谓五脏之味也。《灵枢经》曰:‘卫气者,所以温分肉而充皮肤,肥腠理而司开合。’故卫气温则形分足矣。《上古天真论》曰:‘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泻。’由此则精不足者,补五脏之味也。”

张介宾《类经十二卷·论治类八》:“此正言彰之之法,而在于药食之气味也。以形精言,则形为阳,精为阴。以气味言,则气为阳,味为阴。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者藏精而起亟也。故形不足者,阳之衰也,非气不足以达表而温之。精不足者,阴之衰也,非味不足以实中而补之。阳性暖,故曰温。阴性静,故曰补。”

郭霭春《黄帝内经素问校注语译》:“以气、以味:柯校本‘以气’作‘以味’,‘以味’作‘以气’。按柯校‘气味’两字互易,是。温之以味,与前‘味归形、形食味’合。补之以气,与前‘气归精、精食气’亦合。”

高校教参第二版程士德《内经·第二章阴阳五行学说》:“另一说是认为承上文‘味归形、形食味’之理而言,《素问注证发微·卷一》注:‘上文曰味归形,形食味,则形不足者,当温之以味也,而兹曰温之以气;上文曰气归精,精食气,则精不足者,当补之以气也,而兹曰补之以味。正以上文又曰味伤于形,则伤于味者,亦能伤形也,而味不可以无气,故戒之曰形不足者当温之以气,毋专用味焉可也,所谓独阴不生者也。如用阴味之药,必兼以阳气之药。上文又曰气伤精,则伤于气者,亦能伤精也,而气不可以无味,故戒之曰精不足者,当补之以味,毋专用气焉可也,所谓孤阳不成者是也。如用阳气之药,必兼以阴味之药。’……注文虽不同,但均以阴阳互根立论,故其义则一。”

胡天雄《素问补识》:“《素问校注语译》云:‘柯校本(指清·柯逢时本)以气作以味,以味作以气。按柯校气、味两字互易,是。温之以味,与前味归形、形食味合。补之以气,与前气归精、精食气亦合。’天雄按:柯本误。气可言补,味不可以言温,后文又有‘阳病治阴,阴病治阳’之语,则此等句法,似为有意识的安排,形不足是阴病,温之以气是阴病治阳。此气字,本之天之五气,并非药物之气。温之以气,即呼吸精气、导引行气之谓。古人认为‘形本于精’(《庄子·则阳》),‘精自生,形自盛’(《汤液醪醴论》),‘精气竭绝,形体毁沮’(《疏五过论》),所以形不足者,应该温之以气,使其精气充沛、食欲增强(今气功疗法使食欲增强,可证),来补充形体之不足。因为形不足,多由进食少,而‘不能食者’,正是‘精无俾也’(《评热病论》)所致,温之以气,正是要解决‘精无俾’这个问题。”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5 21:41:40 | 显示全部楼层
⑵五味与五脏的攻、补关系:指五味补益五脏和五味攻泻五脏的关系。

《素问·生气通天论》有云“阴之所生,本在五味”,如“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肾欲咸,此五味之所合也”及“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之“同气相求”者所生五味,若“食饮有节”,并“谨和五味”,则为补益之五味也。

而《素问·生气通天论》所云“阴之五宫,伤在五味”,即指“饮食自倍,肠胃乃伤”之过食失节自伤,如多食“酸伤肝筋、辛伤肺皮、苦伤心血、咸伤肾骨、甘伤脾肉”。或过食失节伤所胜(克)之脏,如多食“酸伤脾肉、辛伤肝筋、苦伤肺皮、咸伤心血、甘伤肾骨”,则为攻泻之五味也。亦或伤所不胜之脏者。此五味多食而伤所胜之脏,见原文下云“《素问·五藏生成》”篇之摘引。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5 21:43:13 | 显示全部楼层
⑶酸伤筋、苦伤气、甘伤肉、辛伤皮毛、咸伤血:此五味所伤,从逻辑和体例分析矛盾重重,或为不成熟之推理所致,故赵先生说“引文中有两个问题”。

酸伤筋、甘伤肉、辛伤皮毛,为过食失节自伤;咸伤血,是伤所胜之脏;苦伤气则又不同于过食自伤与伤所胜。因五脏之五体为筋、脉(血)、肉、皮(毛)、骨,而“气”非五体,五体又少“骨”,故体例不符,逻辑不当。林亿等《素问》新校正云:“详此篇论所伤之旨,其例有三:东方云‘风伤筋、酸伤筋’,中央云‘湿伤肉、甘伤肉’,是自伤者也;南方云‘热伤气、苦伤气’,北方云‘寒伤血、咸伤血’,是伤己所胜;西方云‘热伤皮毛’,是被胜伤己,辛伤皮毛,是自伤者也。凡此五方所伤,有此三例不同。”所以赵先生说:“把‘伤气’和‘伤血’换一下,再把‘伤气’改为‘伤骨髓’,才能与其他三位一致”,如此则为过食失节自伤而统一矣。

另,“苦走气”之“气”与《素问·宣明五气篇》“五味所禁: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及《灵枢·九针》五走云“辛走气”、五裁云“病在气,无食辛”所云之“气”,或为一致。因“辛入肺”而肺又主气,所以其“气”则代指肺无疑。如此因肺体为皮毛,为“辛伤皮毛”自伤所占,而“苦伤皮毛”为所胜之味,则“气”代皮毛之体例与“咸伤血”相符。虽如此,同一内容中既有五味所生本脏之伤如酸伤筋,又有五味所克它脏之伤如咸伤血,逻辑体例不一,强解否?见下孙诒让《周礼正义》疏。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5 21:46:20 | 显示全部楼层
⑷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王冰注:“心合脉,其荣色,咸益肾,胜于心,心不胜,故脉凝涩而颜色变易也。”即“心之合脉也,其荣色也,其主肾也”之谓。因多食咸味益肾而胜心,致心之血脉运行不畅,则“脉凝泣而变色”。正如《素问注证发微》所云:“此承上文五脏之所主者,有相克之义,而此遂以所主之所伤者言之也。心之所主者为肾,故肾之味咸者也。多食咸,则心为肾伤,心之合在脉,脉则凝涩不通;心之荣在色,色则变常而黧黑矣。”

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王冰注:“肺合皮,其荣毛,苦益心,胜于肺,肺不胜,故皮枯槁而毛拔去也。”即“肺之合皮也,其荣毛也,其主心也”之谓。因多食苦味益心而胜肺,致肺气失和不利而不能输精于皮毛,则“皮槁而毛拔”。正如《素问注证发微》所云:“肺之所主者心,故心之味主苦者也。多食苦,则肺为心伤,肺之合在皮,皮则枯槁而不泽;肺之荣在毛,毛则脱落而似拔矣。”

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王冰注:“肝合筋,其荣爪,辛益肺,胜于肝,肝不胜,故筋急而爪干枯也。”即“肝之合筋也,其荣爪也,其主肺也”之谓。因多食辛味益肺而胜肝,致肝虚失藏血不荣筋爪,则“筋急而爪枯”。正如《素问注证发微》所云:“肝之所主者为肺,故肺之味主辛者也。多食辛,则肝为肺伤,肝之合在筋,筋则紧急而不柔;肝之荣在爪,爪则干枯而不润矣。”

多食酸,则肉胝皱而唇揭:王冰注:“脾合肉,其荣唇,酸益肝,胜于脾,脾不胜,故肉胝皱而唇皮揭举也。”即“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其主肝也”之谓。因多食酸味益肝胜脾,致脾虚失运而唇肉失养,则“肉胝皱而唇揭”。正如《素问注证发微》所云:“脾之所主者为肝,故肝之味主酸者也。多食酸,则脾为肝伤,脾之合在肉,肉则胝皱而憔瘁;脾之荣在唇,唇则揭举而枯薄矣。”

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王冰注:“肾合骨,其荣发,甘益脾,胜于肾,肾不胜,故骨痛而发堕落。”即“肾之合骨也,其荣发也,其主脾也”之谓。因多食甘味益脾胜肾,致肾虚精枯而骨发失养,则“骨痛而发落”。正如《素问注证发微》所云:“肾之所主者为脾,故脾之味主肝者也。多食甘,则肾为脾伤,肾之合在骨,骨则疼痛而不快;肾之荣在发,发则渐堕而零落矣。”

上乃五味过食失节而所胜五脏者也,逻辑体例统一。而《素问·生气通天论》:“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注:多食酸,则脾为肝伤)。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注:多食咸,则心为肾伤)。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注:多食甘,则肾为脾伤)。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注:多食苦,则肺为心伤。此逻辑不当)。味过于辛,筋脉沮弛(注:多食辛,则肝为肺伤),精神乃央”之所云,亦当为五味过食失节而伤所胜之脏,并经与《太素·卷第三·调阴阳》相参比对后发现,文字内容有出入,或是传抄失误,亦或逻辑推理不成熟所致。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5 21:47:28 | 显示全部楼层
⑸五行学说演变经过:指相克说、相生说及五行配五脏的演变经过。五行学说及五行配五脏的关系,源于儒家,而儒家又有古今经文之分,相配属又不一,所以并非一蹴而就,有过艰难演变经过,并有不成熟之推理,说明《内经》有其痕迹、留下些许马脚也是正常现象,因正是那个时代之作品,对其中有些不合逻辑体例之矛盾推理,不可强解。见本书第四节、第五节和第六节。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5 21:49:1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文】各脏到底以何味为补呢?《素问·五藏生成》说:“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肾欲咸,此五味之所合也。”照此段理解,各味补所生脏是正确的。《内经》至少还有四处讲“五味所入”,关系与此同。但也有大唱反调者。《灵枢·五味》说:
“肝色青,宜食甘
心色赤,宜食酸
脾色黄,宜食咸
肺色白,宜食苦
肾色黑,宜食辛
这种宜食的味不都是生我之味,又不是后世所说的我克味和克我味,故它是另一家言或不成熟的推理。可是,同一篇中五脏禁味却说得很严密。
“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肾病禁甘,肺病禁苦。”这与五行相克说完全合拍。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5 21:50:26 | 显示全部楼层
【补注】

⑴各味补所生脏是正确的:此乃根据五行学说中“同气相求”、“同类感召”为理论依据。因五脏之所生“本在五味”,故“同气相求”之所生五味,若“食饮有节”,并“谨和五味”,则为补益之五味也,所以“补所生脏是正确的”,此非指五行相生之说。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5 21:52:05 | 显示全部楼层
⑵至少还有四处讲“五味所入”:即如

①《素问·宣明五气篇》:“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五味所禁: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苦走骨,骨病无多食苦;甘走肉,肉病无多食甘;酸走筋,筋病无多食酸。是谓五禁,无令多食。”

②《素问·至真要大论》:“夫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

③《灵枢·五味》:“五味各走其所喜,谷味酸先走肝,谷味苦先走心,谷味甘先走脾,谷味辛先走肺,谷味咸先走肾。……五色:黄色宜甘,青色宜酸,黑色宜咸,赤色宜苦,白色宜辛。凡此五者,各有所宜。”

④《灵枢·五味论》:“五味入于口也,各有所走,各有所病。酸走筋,多食之,令人癃;咸走血,多食之,令人渴;辛走气,多食之,令人洞心;苦走骨,多食之,令人变呕;甘走肉,多食之,令人惋心。”

《灵枢·九针》:“五味: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甘入脾,咸入肾,淡入胃,是谓五味……五走:酸走筋,辛走气,苦走血,咸走骨,甘走肉,是谓五走也。五裁:病在筋,无食酸;病在气,无食辛;病在骨,无食咸;病在血,无食苦;病在肉,无食甘;口嗜而欲食之,不可多也,必自裁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5/1/23 20:1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