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选)
三、水胜火弱,阴盛阳衰之证
阴盛之邪,泛指痰涎水液积聚,阻碍阳气,气化不行。故阴盛阳衰之证,以阴盛为主。甚者阴盛格阳而发热汗出,舌苔白腻,脉象弦紧。此以真武汤证为代表:
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82)。
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欬,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316)。
为什么同样是真武汤证,而证候有上下之别,分别冠之以太阳病或少阴病?就是因为少阴与太阳互为表里即互为中气,水胜火,证候虽有上下之差异,而总归的病机是阴盛阳衰,少阴心肾阳气被太阳寒水所抑制。故太阳病发汗不解,反而仍发热,此热是阴盛格阳所导致。故如上述,舌必白腻,脉必弦紧,当属寒湿实证。
行文至此,让我介绍一下我的恩师。早年我在重庆跟师侍诊、学习中医三年。恩师蒋足鼎,时年七十岁,个体开业中医师。诊所设在重庆市中区民族路,临近解放碑地段。收徒三人,我是老大。恩师擅长运用经方治病,经常用桂枝汤,小青龙汤,五零散,真武汤,救人无数。小青龙汤和真武汤用得最多。用真武汤从来不加减,就是那么五味药。附子一律用生品——诊所隔壁就是药店,公家开设的。生附子从坛子里捞出来,个子像芋头,带着侵渍的盐水,湿漉漉的。吾师用生附子剂量之大,恐怕如今的火神派听了也会咋舌。常规用量三两,甚者六两。嘱病家切细用开水洗,先熬三点钟。其余生姜,白术,白芍,茯苓也以两计。是那时十六两为一斤的称呵,三两就是如今的90克,六两180克。再者,观其脉案,一律书之为“脉弦滑,舌苔白。”舌苔白,好理解,是寒性病。脉弦滑就不好懂了,那不是肝经痰火的脉象吗?吾师也不多做解释,只要求背诵《伤寒论》,指定读《伤寒来苏集》。说是“伤寒论学好了,才有根底。”后来我自己临证多了,方悟出吾师的苦心,那是吾师的遮眼法,要你自己去体验,去思考。是的,弦滑脉实际上是指弦紧脉,是阴盛阳衰而以阴盛为主的脉象呵!
证有真假凭诸脉,脉有真假凭诸舌,舌有真假凭病史。初学者,弦滑脉与弦紧脉难以分清,尤其要仔细运用四诊合参啊。
弦滑脉一般属肝经痰火之象,弦滑而较大,这是与弦细而紧属实寒脉象的主要区别。《医贯》说的“若曾服过凉药,脉必鼓指而有力”,就是指的弦紧脉。但这个弦细而紧与弦大而滑,难以量化,细与大怎样界定,实难截然区分。所以《医贯》又说“脉又难凭矣”。所以遇此疑似之际,唯一的办法就是详细地四诊合参。凡遇鼓指有力的脉象,弦紧也好,弦滑也罢,但见舌质淡胖,舌苔白腻或淡黄水滑,小便不甚黄,有腹胀属寒湿证候者,就可以用真武汤。为了稳妥,还要仔细询问生活史与病史,才能最后下病机诊断。当然,舌质红,舌苔黄腻,小便黄赤,属湿热腹胀者,是不可以用真武汤的。
四川盆地气候潮湿,患寒湿病者较多,所以用附子的机会较多。不过我的老师用生附子剂量之大,我在重庆那么多年,也没有见过其它医生那么用的。这是因为吾师接诊的病人大多属寒饮病者。现在的年经的医生不可盲目效仿。以身试法,用得不对是很危险的,据报道四川就有一位老中医自己服用附子过量致死,附子有毒这是不争的事实。我在这里主要是讲怎样辨证,而不是效仿用大量的生附子,这是要晓得的。下面例举两个医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