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病脏腑心法讲课记录(节段) 我所要讲的主要就是辨证论治。有两点是最重要的,一个是辩证,一个是用药。大家不用担心学不会,实际上还是比较简单的. 学习是一个思路问题,也就是常说的悟性。 很多医学书籍,里面会有很多错误,如果你不善于多读书和思考,那就会越学越糊涂。但很多人不得要领,也就会越看越糊涂。同样这也是中医的弊端,理论模糊,没有确切的定义,各解释各的。而且现在中医理论上的这些错误,多数医家又不去纠正和解释?而是很规矩的按前人的一套去讲,这是因为有一定地位的人,大多按部就班,他们都有心理顾虑的。 内经时代,古人对医学的理论做了高度概括,举世惊叹。后来的历代医学家对医学理论做了细化和发展,这就不可避免造成了许多问题,越细化越使人头晕。现代医学的微观科学导致了中医界产生了许多不伦不类、中西结合的辩证思维,不利于中医的发展,所以需要用一套科学的方法去论证中医。 很多宝贵的经验分散在历代医家的书籍中,只有了解了他们的思路和用药,就会发现他们的长处。 关于六病的划分,我们只能去定义,我们不可以去证明。这点千万要注意,要不然会争论不休,而无所适从。我主要的讲辩证就是舌象和脉诊。这是辩证的关键。我尽最大努力,教会大家辩证和用药的最简单、最切合实际的方法。尤其辩证,必须能有一个明确的清晰的判断。 五脏六腑的定义,古代没有异议,但对心包的论述还是有点牵强。比如热入心包,会出现神昏、谵语,实际上是神经系统及大脑所产生的症状。 所以我所定义的六脏,是把心包独立出来。构成六脏六腑。心包和三焦相对应,这样就产生了十二个脏腑。古人以阴阳把疾病分为两类,那就是寒热之分。内经说: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同时也就把十二脏腑分为两类,因为脏为阴,腑为阳,故出现后来的高度概括,这就是三阴(寒)和三阳(热)。 我们以六经去定义和区分人体脏腑之间与表里所形成的病理特征与关系,这就是最基本的医学体系。因为体表病理特征与脏腑有内在的联系,而以脏腑为主,所以称为六病脏腑辩证,这和教科书所说的脏腑辩证不是一回事。后来对辩证的细化,比如:三焦辨证、卫气营血、经络辩证、八纲辩证等,实际上都包含在六病脏腑之中。过度细化后,产生的模糊概念太多,让人无法适从。中医本身明晰的东西就不多,过度的不明确的细化,很容易产生误导。 比如:寒和热,我们常说,今天天气热,今天气冷,但到底多少度为热,多少度为寒冷,没有明确的概念,每个人的感受程度也不同。有的人可能感到热,有的人可能感到寒。这样的事情,在中医方面太多。所以医学的概念我们只能去定义和划分。而不是去证明。比如:古人认为肾主齿,也就是古人通过长期观察肾和齿有一定的联系,但你不可能去证明肾和齿的相关性。 医学的定义本身是一个近似的认识,所以千万不能去死读书,古人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能有这样的医学理论,已经是很了不起了。 不同的脏腑可能会产生类似的病症,这也是六病分类的意义。六腑以实证多见,六脏以虚证多见。身体上半部阳、热、实证多见,下半部阴、寒、虚证为主,这也是伤寒论所谓的三阳为热,三阴为寒的道理。心、肝、胰、肺、肾五脏的不足,久之容易患五脏之病,比如水肿、囊肿、肿瘤、增生、炎症、纤维化、硬化、退化性、衰竭、血栓以及功能性障碍等疾病。五脏的不足所产生的病症,往往是很难治愈的,这也就是内经上所讲的,病入五脏者,半生半死也。我们常说的心火,肝火等,属阳,一般都是局限的病症,能治。但五脏不足导致的病症是很难治愈的。 心不足,必然是心脏的功能减弱,那么他的脉象必然沉。所以伤寒论讲,少阴之为病,脉沉细。反过来说,心功能强,脉象必强,中医说心主神明,这又和大脑有关,大脑的兴奋度高,也会导致心率增快,反之,大脑兴奋度低,则心率减缓。中医说焦苦入心,苦药多寒,所以苦类药能减慢心率,比如苦参。 肝不足则寒,肝脏是藏血的,血足则身暖,所以伤寒论定为厥阴,寒则脉缓。酸入肝,酸类药能安神,故安神能增强肝功能。比如五味子。 肺不足则呼吸功能减弱,必然会导致心率加快,所以会出现脉数。中医说,健脾益气,体虚的人会呼吸急促。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肺为水之上源,肾为水之下源,故肺功能与脾肾有关。 脾(胰)不足,因为脾主运化,运化功能不足,必然导致消化吸收不良,久之会出现脉弱,又会导致血容量不足,甘类药能补中益气,故甘入脾。 肾不足,则会导致水肿、肾病、高血压、低血压等病症。最明显的症状是舌苔厚或水肿,脉象偏细。肾功能与水液代谢有关,肾不足则水液代谢功能减弱,咸淡中药具有利尿作用,故咸淡入肾。 脏腑之间有抑制和增强作用,这就是五行学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