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4/11/21 19:38:46
|
显示全部楼层
今读铿锵中医先生《中医书名趣谈》,忽然记起干祖望先生有一篇《闲话书名》(见《干祖望艺术三种》),干先生将历代中医书名,归纳分为18类。现摘录如下:
1、简明的,如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王叔和的《脉经》;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书名使人一目了然。
2、费解的,如沈之问的《解围元薮》,“元薮”晦涩费解。又如孙志宏的《简明医彀》,“医彀”难解。再如《重楼玉鈅》,道家指咽喉为“重楼”。一般人难于理解。
3、文学气息浓厚的,如《排玉集》、《银海精微》;
4、口气傲慢的,如《医家正典》、《医宗必读》;
5、本质上傲慢而书名巧妙的,如《病机洞垣;
6、谦虚的,如《小品方》;
7、有儒家气息的,如《儒门事亲》;
8、有道家气息的,如《天元玉册》;
10、有基督教气息的,如博爱心鉴》;
11、字数最少的和最多的,如《良方》、《尚论张仲景伤寒论重编三百九十七法》;
12、以本书命运题名的,如《医醇賸义》;
13、地方性浓厚的,如《岭南卫生方》、《吴医汇讲》;
14、富丽堂皇的,如《金贵玉函》、《珍珠囊》;
15、诗意盎然的,如王冰的《玄珠密语》,龚居中的《红炉点雪》;
16、风流香艳的,如胡文焕的《香奁润色》。
17、刺耳难听的,如龚庆宣的《鬼遗方》。
18、莫名其妙的,如朱东的《立命元龟》,赵献可的《二本一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