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动物性食物或油煎食物过度摄入
我们把爱吃肉、海鲜,叫做“动物模式”饮食习惯;把爱吃“植物性食物”,叫做“植物模式”饮食习惯。首先我们要纠正一个错误观念:“蛋白质就是营养,营养就是肉,就是鱼,就是虾。”实际上,营养至少包括了“水、维生素、纤维素、碳水化合物、无机盐(矿物质)、蛋白质和脂肪”七大类。
其中每日需求量最大的是水,而不是蛋白质。我们每日需要2000~3000毫升水,蛋白质每日需求的总量50~80克。所以,“高蛋白质更有营养,高营养对我们的身体有好处”的观念显然是错的。
从现代中医角度来看,现代人因多喜辛辣、油煎及动物性食物,辛辣化火,油煎及高蛋白质化湿,湿火交阻中焦。脾喜燥恶湿,湿火久蕴,则伤脾气,损脾阴,进而导致营阴、清气不足。“饮食不节,而病生于肠胃,故命曰浊气在中也。”饮食因素是“湿火”因子的重要来源,故而“湿火”因子潜伏体内是现代的百病之始。
动物性食物里富含蛋白质、脂肪、胆固醇、甲硫氨酸和可食用酸。这些营养成分在人体需要的范围内,对人体是有益的。但是当我们摄入这些营养成分的量超过我们身体新陈代谢的分解和清除能力时,就会产生大量降解酶、自由基、内毒素等内生有害物质,即内生伏邪因子。
当蛋白质的摄入量超过需求,代谢产物是尿酸、尿素等有害物质,这些代谢垃圾主要是通过肝脏和肾脏清除。一方面机体由于异体蛋白质的长期刺激,可能会引起免疫系统紊乱,从而导致自身免疫病;另一方面就是机体清除这些毒素时,会产生大量自由基,后者进一步损坏我们的自身组织和器官。
现代研究已经证实,进食含蛋白质较多的食物后,血液中氨基酸浓度会快速升高,同时胰岛素分泌增加。精氨酸、赖氨酸、亮氨酸和苯丙氨酸均有较强的刺激胰岛素分泌的作用;进餐后胃肠道激素分泌增加可促进胰岛素分泌,如胃泌素、胰泌素、胃抑肽、肠血管活性肽都可刺激胰岛素分泌;迷走神经兴奋时也可以促进胰岛素分泌;交感神经兴奋时则抑制胰岛素分泌。因此,过度摄入蛋白质,以及不正确的饮食方式,可以导致胰岛素分泌紊乱。
而脂肪代谢产生的胆固醇和三酰甘油,除了会沉积黏附在血管壁上,导致血管硬化以及高脂血症,也可以导致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胰岛素抵抗增强,从而导致2型糖尿病,并且加重、加速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