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3951|回复: 16

糖尿病是一种生活方式病,你相信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2 21:49: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其实,2型糖尿病就是生活方式病。是因为社会进步了,生产力发达了,物质极大丰富,工作模式改变,生活方式改变,导致了机体内环境不能适应这些变化,从而引起的一种能量异常代谢的疾病状态。我们可以进行一条条分析,看看我们现在生活方式和2型糖尿病的关系。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 21:50: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动物性食物或油煎食物过度摄入

我们把爱吃肉、海鲜,叫做“动物模式”饮食习惯;把爱吃“植物性食物”,叫做“植物模式”饮食习惯。首先我们要纠正一个错误观念:“蛋白质就是营养,营养就是肉,就是鱼,就是虾。”实际上,营养至少包括了“水、维生素、纤维素、碳水化合物、无机盐(矿物质)、蛋白质和脂肪”七大类。

其中每日需求量最大的是水,而不是蛋白质。我们每日需要2000~3000毫升水,蛋白质每日需求的总量50~80克。所以,“高蛋白质更有营养,高营养对我们的身体有好处”的观念显然是错的。

从现代中医角度来看,现代人因多喜辛辣、油煎及动物性食物,辛辣化火,油煎及高蛋白质化湿,湿火交阻中焦。脾喜燥恶湿,湿火久蕴,则伤脾气,损脾阴,进而导致营阴、清气不足。“饮食不节,而病生于肠胃,故命曰浊气在中也。”饮食因素是“湿火”因子的重要来源,故而“湿火”因子潜伏体内是现代的百病之始。

动物性食物里富含蛋白质、脂肪、胆固醇、甲硫氨酸和可食用酸。这些营养成分在人体需要的范围内,对人体是有益的。但是当我们摄入这些营养成分的量超过我们身体新陈代谢的分解和清除能力时,就会产生大量降解酶、自由基、内毒素等内生有害物质,即内生伏邪因子。

当蛋白质的摄入量超过需求,代谢产物是尿酸、尿素等有害物质,这些代谢垃圾主要是通过肝脏和肾脏清除。一方面机体由于异体蛋白质的长期刺激,可能会引起免疫系统紊乱,从而导致自身免疫病;另一方面就是机体清除这些毒素时,会产生大量自由基,后者进一步损坏我们的自身组织和器官。

现代研究已经证实,进食含蛋白质较多的食物后,血液中氨基酸浓度会快速升高,同时胰岛素分泌增加。精氨酸、赖氨酸、亮氨酸和苯丙氨酸均有较强的刺激胰岛素分泌的作用;进餐后胃肠道激素分泌增加可促进胰岛素分泌,如胃泌素、胰泌素、胃抑肽、肠血管活性肽都可刺激胰岛素分泌;迷走神经兴奋时也可以促进胰岛素分泌;交感神经兴奋时则抑制胰岛素分泌。因此,过度摄入蛋白质,以及不正确的饮食方式,可以导致胰岛素分泌紊乱。

而脂肪代谢产生的胆固醇和三酰甘油,除了会沉积黏附在血管壁上,导致血管硬化以及高脂血症,也可以导致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胰岛素抵抗增强,从而导致2型糖尿病,并且加重、加速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出现。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 21:51:26 | 显示全部楼层
二、紊食生活方式


国内中式快餐企业“真功夫”联合全国健康教育事业项目推广办公室、世界排名前十的调研公司英德知集团,在北京发布了《2011中国白领膳食健康白皮书》。调查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五地的1500名25~40岁白领为样本。结果显示,近四成白领拥有3种或以上的不良饮食习惯,包括主食摄入不足、荤多素少、常吃油炸食品等。其中,有近四成白领“喝水没规律”“用餐没规律”“经常吃夜宵”“很少或不吃早餐”等,出现紊食生活方式。

日本科学家进行的动物实验证实,饮食不规律会打乱胰岛素分泌的节奏,进而令肝脏的“生物钟”节律紊乱。使肝脏代谢功能减退,原本应被消耗、排泄的物质会转变为脂肪,堆积在内脏中,造成脏器对胰岛素敏感度下降,糖利用降低。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医学院的托马斯博士通过一项小规模的新研究发现:每天都吃早饭有助于体重超重的女性降低她们患上糖尿病的风险。当女性漏过一顿早餐时,她们体内就会产生胰岛素抵抗,也就是需要分泌更多的胰岛素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当这种状况成为长期现象时,就会成为糖尿病的诱发因素。而饮食无规律、暴饮暴食,实际上就等于经常进行糖耐量试验,频繁影响胰岛素的正常分泌,加重胰腺的负荷。时间一长,胰腺β细胞在被长期摧残情况下,最终不堪重负,再也不能有效地完成本职工作,不能及时分泌足够的胰岛素,从而导致糖尿病。

我们认为,紊食的生活方式会导致消化道黏膜损伤,引起十二指肠黏膜及空肠等处G细胞和S细胞免疫损伤,导致包括胃泌素、胰泌素、胃抑肽、肠血管活性肽异常表达,及α 糖苷酶活性异常表达,进而导致胰岛素异常分泌,升血糖激素反馈性异常分泌,出现血糖调控的内分泌紊乱,引起糖耐量异常,最终导致2型糖尿病。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 21:52: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熬夜生活方式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是长期以来人类适应环境的结果。人体内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生长激素都是在夜间睡眠时才分泌的。前者在黎明前分泌,具有促进人体糖类代谢的作用;后者在入睡后方才大量产生,与胰岛素分泌及脏器的修复息息相关。所以熬夜是引发2型糖尿病的重要因素。

现代研究证实,肾上腺皮质激素与调控糖代谢的另一重要激素——胰岛素的效应正好相反,两种激素相对立的作用保证了糖代谢的平衡稳定。如果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异常,就会打破这个平衡,引起胰岛素异常分泌,产生糖尿病。而生长激素对胰岛素有拮抗作用,能够抑制葡萄糖利用而使血糖升高。

我们认为,2型糖尿病的最核心问题是糖利用问题。熬夜或者睡眠差会导致“伏火”因子潜伏体内,伏火因子可以干扰胰岛素的正常分泌和分布,阻碍人体重要器官如心、肝、脾、肺、肾、脑等对血液中糖的利用,进而产生2型糖尿病。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 21:53: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四、运动太少,尤其有氧运动太少


现代人运动太少,老是坐着或躺着,肌肉失于锻炼,气血都不流通。中医认为脾主四肢肌肉,脾主气血生化,如果久不运动,脾脏就会懒惰,不愿干活了,营养物质就会化生水湿,水湿停在经脉里,形成“伏湿”致病因子。伏湿因子具体地讲就是多种炎症因子的异常表达及代谢产物的堆积。最新的研究证明,糖尿病患者体内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 6)、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等炎症因子水平均高于正常人群,炎症因子水平升高是引起2型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发病机制。

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研究发现,人如果一天坐的时间超过6小时,患糖尿病的风险会显著提高。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高,容易对全身微血管造成损伤,长期处于静止状态更是增加了全身微血管的负担,因此,运动太少还会加重糖尿病并发症的出现。

现代研究证实,坚持运动尤其有氧运动,对机体葡萄糖利用的改善可维持数月,糖化血红蛋白可下降1.0%~1.5%。运动还可加强胰岛素与肌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增加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最新的研究还发现运动可促进肌肉活动因子(一种类胰岛素结构的肽类,具有类胰岛素样作用)的释放,增强胰岛素的作用。有氧运动可使血浆去甲肾上腺素反应减弱,同时增加对糖的利用和分解,有效控制血糖和改善代谢。长期运动锻炼可增加代谢中各种酶的活性,改善肌细胞对糖的氧代谢能力。运动不仅可降低即时血糖,而且运动结束后血糖还会持续下降,中等量运动的降糖作用可持续12~17小时。

葡萄糖进入细胞内被利用有赖于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蛋白,不同组织结构有一定的差别,肌肉和脂肪组织中转运蛋白主要为转运蛋白4。有规律、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跑步、爬山等,可增加2型糖尿病患者肌肉细胞内转运蛋白4基因转录,增加膜上转运蛋白4含量。动物研究表明,1次运动持续3小时,可使大鼠肌细胞转运蛋白4含量增加,并持续到停止运动后1周,从而提高肌细胞对葡萄糖的转运和利用;增加肌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的数量,提高胰岛素与受体的结合力。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 21:57:40 | 显示全部楼层
五、情绪波动太大,尤其思虑太过

我们现代的工作方式主要是脑力劳动,这不仅导致我们运动量减少,同时带给我们更多的“脑力劳动的副产品”。

情绪波动太大,现代医学认为属于“应激”反应,我们从中医角度出发认为由伏病因子中的火因子所为,因此,火因子所为包括了应激反应的过程,基本影响到“蓝斑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激素系统”,以及一些激素和热休克蛋白的表达,最终形成以“神经内分泌免疫”调控为主的全身机体应激性改变。

火因子可以导致儿茶酚胺、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等促进糖原分解和糖原异生相关内分泌激素紊乱,直接导致血糖异常。

我们认为,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紊乱,引起人体的体液免疫修复和免疫复合物清除功能下降,导致大量黏膜屏障中的定植菌凋亡,微生物毒素、各种代谢毒物、自由基等损伤细胞线粒体,进而溶菌酶及吞噬细胞异常活跃,细胞线粒体结构异常,引发能量利用障碍,器官、组织、细胞等能量不足;然后刺激中枢神经系统,激活升血糖相关激素异常表达,肝糖原、肌糖原、脂肪分解,加重内生毒素,引起线粒体二次打击;同时高血糖导致胰岛素异常分泌,引发胰岛β细胞的免疫损伤,甚至衰竭,最终形成2型糖尿病。
发表于 2014/11/3 18: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太好了。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就是一种不健康的方式,有时很想能回到古代的生活模式,可能这只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吧。
发表于 2014/11/3 21:56:39 | 显示全部楼层
相信这种说法,病大多是养出来的。
发表于 2014/11/4 10:47:54 | 显示全部楼层
难道就没有激素的功劳?
 楼主| 发表于 2014/11/4 20:54:56 | 显示全部楼层
天佑岐黄 发表于 2014/11/3 21:56
相信这种说法,病大多是养出来的。

太过安逸,或者是生活不规律也会致病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5/1/22 19:0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