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中医与股票 于 2014/9/14 14:22 编辑
中医是一门医学科学。它以医疗活动的方式进行生存。这一点它和西医一样。
上古时期大家都学中医,人人都是养生家。人们用中医知识自我救治,或相互救治。没有以中医为职业的人——职业中医生,只有“兼职”中医生。
到了奴隶社会的扁鹊时期,有了职业中医生。自此之后,医疗活动由“兼职”中医生和职业中医生共同承担。
汉朝是中医发展的鼎盛时期,《黄帝内经》、《伤寒论》就是这个时期成书的,但同时也是中医开始衰退的时期。由于官学的兴起,知识分子发现读书除了做学问(包括研究中医)外,还有更好的出路。这就是做官。
做官对知识分子的诱惑力是很大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这“黄金屋”、“千钟粟”、“颜如玉”只有做官才有,做学问(包括研究中医)是不会有的。于是知识分子再也无心做学问(包括研究中医)了,而是立志读书做官。虽然有些做不了官的知识分子改学中医,但他们的心还是在官场,行医实在是无奈之举。所谓“不为良相则为良医”只是他们谋生的“广告词”罢了。
由于知识分子人数的增多,职业中医生的人数也在增加。但中医的质量下降了,职业中医生的素质降低了。庸医多起来了。
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是自然经济,从大的方面分,有四个行业,即士农工商。中医属于“工”这个行业。工,即工匠,所以中医生又称医工。中医的医疗活动不是商业活动,而是自然经济活动。
清朝末年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商品经济开始发展。
西医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产物,是随着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产生而产生,发展而发展的。西医的医疗活动一开始就是商业活动。西医在清朝末年进入中国后,由于当时中国的商品经济发展缓慢,所以发展不快。
改革开放后,中国搞市场经济,西医如鱼得水,发展迅速。西医院、西医门诊部遍地开花,西医从业人员快速增加。而与自然经济相适应的中医,日渐萎缩,职业中医生人数不断减少。尽管国家采取保护措施,以免中医被“申遗”,但终究力不从心,无法挽回中医日渐衰落的颓势。
可喜的是近几年“兼职”中医生的人数不断增多。他们学习中医,研究中医,自我救治,相互救治,还原中医的本来面目,使中医的理论得到发展。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兼职”中医生的生命力是如此的顽强和旺盛,大有挑战西医、和西医一比高低的架势。而拿着事业单位工资的职业中医生在西医面前是那样的软弱可欺和不堪一击,就像当年的国民党军队遇到日本人一样。
从中医生存方式的发展变化过程中,我们知道:“兼职”中医生的人数经历了“多——少——再多”的过程,职业中医生的人数经历了“少——多——再少”的过程。哲学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要经过“肯定——否定——再肯定”的过程,即事物的发展符合“否定之否定”规律。中医生存方式的发展变化也无法摆脱这个规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