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2052|回复: 5

医学 西医 中医 经方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8/11 12: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医学   西医   中医   经方派
   
    任何一门医学,必然要研究人。人是由人体及思想(现代量子物理学证实也是物质)构成。中医讲天人合一,天与人怎么合一?一是什么?《说文解字》释义:万物之始。即是构成我们这个单元宇宙的最基本粒子,也就是《大学》所说的止,也就是易经所说的太极或有,也就是中医所说的元气,内经所说的正气。包含我们赖以生存的这个单元宇宙中的一切,如时间、空间、思想、精神、意识、物质、人体、石头、空气、阴阳五行、不同层次的各种粒子、细菌病毒等等等等。如果分开来,在万物这个层面研究,永远都是在盲人摸象!(遗憾的是这正是现代科学的方法)只有合起来,在一这个层面合起来(也只有在一这个层面才能把天与人合得起来),才能合于一。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些中医大家说,中医大可以治国的道理。

    几乎从来没有人把易经完整地系统地运用于中医学。阴阳五行对应于五脏六腑等理论,也只是对易经四象层面的运用。这也就是尽管诸多术数(奇门、六壬、太乙、八卦、八字、相学、风水等)应用奇验精准,但无法对所有人所有事都能准验的原因。

    几乎所有所谓经方家都是在依样画葫芦-----对照伤寒金匮条例的症状而获取药方,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当然,这并不能否定他们所取得的很不错的疗效!
    坛里一感冒患者,因某医用4、5个经方治疗半月无效,而求助于老夫。老夫同样筑基在该医所用经方之一,但大加化裁,许一副药即可通鼻塞,止流涕,但药后24小时内咳嗽会更加严重, 24小时后可减轻8成! 此事令老夫回想,曾有一福州西医外科博士因病而自习中医经典多年,后治一大腹鼓胀患者,自言113个经方中,除明显不沾边的用了90来个,也没治愈。老夫同样用他已用过的经方,剂量重新加减,变干姜为煨姜,服至第四剂,排除青黑稀大便半桶,鼓胀顿消!

    什么是经方?经方决非依样画葫芦。张仲景也决非《伤寒》那点东东。习典,当立足于典所立之基,方能通典!

发表于 2014/8/11 13:54:52 | 显示全部楼层
你除了能吹,什么都不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11 13:57:37 | 显示全部楼层
整天在论坛里面宣传你得了什么奇书,多么历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12 11:47:48 | 显示全部楼层
Jxian 发表于 2014/8/11 13:57
整天在论坛里面宣传你得了什么奇书,多么历害。

引起先生误会,实在抱歉!不是老夫多么厉(不是历)害!老夫只是在说理!
其实,许许多多的人在此“奇书”指导下,在各自领域取得了开创性的突破!老夫要表达的只是这本书的神奇!仅此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12 11:05:44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过来再看老先生的帖子,所说的理 简单明了,不知道为啥很多人都不明白。——但是 做起来难,超难!!! 在医学 领域 ,领会并应用,都是大家,都是神医了一类的。
很多人的思维,一方面可能是人性 中自然有所偏向(虽然也看了他人的文章,但 更重要的是 ,这个想法 是 个人的体悟 和对他人的观察得来的。),另外应该 是这个大概是承受了 现代的教育  留下的弊端吧,。 很多人的思维 变得 只懂得分析条条分析(这个对学技能和找工作等 特别有用,因为只要学一个自己擅长的技能而不用管其他 就能做得很好的。),而不懂得 条条都在整体里面中互相作用和协调。整体中 分开看,只要挑着自己喜欢的看,自然很容易理解。但要整体把握,把 各个分支整合 起来 系统地看,这需要 放开心中的对其他分支的成见, 需要 包容的思维。 当然,个人看,最重要的,需要 不断地改变自己成见的思维,放宽自己的思维的界限。
这是俗人之见。  也许 只有不断地求知并修行 才有可能达到 这样的程度。不然,人一辈子 就注定是狭隘的。说到这里,感觉自己 很不学无术,又有点颓废。 技不成,道更别说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12 11:46:1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先生所说的理,即透过 技法 领悟内理 和 领悟内理 用其法 。不然,只会知其一,不知其二,只知然 不知其所以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5/4/10 20:2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